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格式:pdf
  • 大小:131.14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

一级学科英文名称:Instru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

二级学科英文名称:Measuring and Testing Technologies and Instruments

一、培养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电子、计量测试及控制、光学、机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实践技能,具备独立从事计量测试理论的研究、动态测试系统的设计及动态数据的处理、仪器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能力,可在工农业、电子、交通、教育、医疗、技术监督等行业从事精密测量、测试及控制系统设计、仪器仪表、计量管理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本学科主要研究精密测量技术及应用,机器视觉及测量,基于网络的虚拟技术及仪器,计量测试信息数据采集、传输与管理,动态测试技术与应用,智能测试技术及仪器,网络测试与控制,生物医学中的测试计量技术等。本学科在测试理论和技术、智能测试技术及仪器开发方面具有特色。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视觉及测量,计量测试信息数据采集、传输与管理,动态测试技术与应用,智能测试技术及仪器等。

1.机器视觉及测量

以光电技术、图像处理及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结合图像测量技术,研究图像信息的获取、校正、处理和测量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工业、交通运输、军事装备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技术问题。

2.计量测试信息数据采集、传输与管理

主要研究计量测试信息的采集、传输与管理技术,并探索新的测量理论与数据处理方法。

3.动态测试技术与应用

集机械、光学、电子、传感器、计算机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于一体,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利用现代检测技术,研究动态测试与控制、系统在线检测、设备故障智能诊断等。

4.智能测试技术及仪器

以现代测控理论、传感器技术、虚拟技术、智能仪器、网络与计量测试技术为基础,研究智能仪器与自动化装置的设计与开发、测控系统的构建和开发技术。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按照《河南科技大学关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河科大研[2010]5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培养方式采用导师负责制,遵循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在组织好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做好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以下简称中检)、评审与答辩等环节的组织工作,并严格把关。

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1.5年,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5年。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延期毕业,延期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四、选课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所修总学分不少于27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5学分,具体学分分配情况见下表。

硕士生学分要求分配表

学 位 课非学位课

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学分要求34≥8≥12硕士生可根据论文工作的需要,经导师同意后选修培养计划之外的课程,取得的成绩和学分可列入成绩总表,但不作为规定的学分。以同等学力或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应补修录取专业2-3门本科生主干课程。补修课程由导师确定,并应在培养计划中列出。补修课程通过自学或跟随本科生听课方式进行,需考核并记录成绩,但不计入学分。

学位课必须考试,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非学位课可以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取得及格及其以上成绩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五、学位论文工作要求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硕士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注重选择有重要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内容作为论文的研究内容。为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具体要求如下:

1.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内容研究工作。论文工作过程中应实施中检工作,中检通过后方可继续培养工作。

2.学位论文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应有新见解或新成果。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语言简练、图表清晰、层次分明。学位论文必须由硕士生独立完成,能体现硕士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学风。与他人合作或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有实验研究和验证。硕士生在学期间一般应阅读较多的有关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料,学位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数量和格式应符合学校相关规定。学位论文必须采用学校规定或认可的格式撰写。

3.硕士生除完成学位论文外,在申请答辩之前还应达到学校规定的在学研究成果要求。学位论文完成后需进行文字复制比检查,文字复制比小于30%时,可正常进行,文字复制比在30%-50%之间的,应写出书面情况说明,文字复制比大于50%时,应推迟答辩。

4.学位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一般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进行盲审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校外专家。通过评阅方可申请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应有1-2名校外专家。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5.提前完成论文,并满足学校的相关规定者,经本人提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和研究生处审批后可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