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论基础及模型(8)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85
排队论模型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是研究由顾客、服务机构及其排队现象所构成的一种排队系统的理论,又称排队论。
排队现象是一种经常遇见的非常熟悉的现象,例如:顾客到自选商场购物、乘客乘电梯上班、汽车通过收费站等。
随机服务系统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系统,如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银行业务、医疗服务、计算机设计与性能估价,等等。
随机服务系统模拟,如存储系统模拟类似,就是利用计算机对一个客观复杂的随机服务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进行动态模拟,以获得系统或过程的反映其本质特征的数量指标结果,进而预测、分析或估价该系统的行为效果,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排队论模型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每当某项服务的现有需求超过提供该项服务的现有能力时,排队就会发生。
排队论就是对排队进行数学研究的理论。
在医院系统内,“三长一短”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
由于病人到达时间的随机性或诊治病人所需时间的随机性,排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如何合理安排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使病人排队等待的时间尽可能减少,是本文所要介绍的。
一、医院系统的排队过程模型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病人在医院中的排队过程也是很复杂的。
如图1中每一个箭头所指的方框都是一个服务机构,都可构成一个排队系统,可见图2。
图1 医院系统的多级排队过程模型二、排队系统的组成和特征一般的排队系统都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 输入过程其特征有:顾客源(病人源)的组成是有限的或无限的;顾客单个到来或成批到来;到达的间隔时间是确定的或随机的;顾客的到来是相互独立或有关联的;顾客相继到达的间隔时间分布和所含参数(如期望值、方差等)都与时间无关或有关。
2. 排队规则其特征是对排队等候顾客进行服务的次序有下列规则:先到先服务,后到先服务,有优先权的服务(如医院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给予优先治疗,在此不做一般性的讨论),随机服务等;还有具体排队(如在候诊室)和抽象排队(如预约排队)。
排队的列数还分单列和多列。
3. 服务机构其特征有:一个或多个服务员;服务时间也分确定的和随机的;服务时间的分布与时间有关或无关。
5。
2 排队论排队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现象,它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要求得到服务的顾客,二是设法给予服务的服务人员或服务机构(统称为服务员或服务台),顾客与服务台就构成一个排队系统,或称为随机服务系统。
如图5。
5所示。
图5.5 排队系统结构5.2.1 排队论概述1. 排队论研究的基本问题随机性是排队系统的共同特性,顾客的到达间隔时间与顾客所需的服务时间中,至少有一个具有随机性.排队论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如:系统的队长(系统中的顾客数)、顾客的等待时间和逗留时间等)的概率特性,然后进一步研究系统优化问题。
与这两个问题相关联的还有系统的统计推断问题。
1) 性态问题(即数量指标的研究)研究排队系统的性态问题就是通过研究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的瞬时性质或统计平衡下的性态来研究排队系统的基本特征.2) 最优化问题排队系统的最优化问题涉及排队系统的设计、控制以及系统有效性的度量,包括系统的最优设计(静态最优)和已有系统的最优运行控制(动态最优),前者是在服务系统设置之前,对未来运行的情况有所估计,确定系统的参数,使设计人员有所依据;后者是对已有的排队系统寻求最优运行策略。
其内容很多,有最小费用问题,服务率的控制问题等。
3) 统计推断问题排队系统的统计推断是通过对正在运行的排队系统多次观测、搜集数据,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推断所观测的排队系统的概率规律,建立适当的排队模型。
2. 排队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特征实际中的排队系统是各种各样的,但从决定排队系统进程的因素看,它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机构。
由于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机构的复杂多样性,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排队模型,因此在研究一个排队系统之前,有必要弄清楚这3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结构。
1) 输入过程输入过程是说明顾客来源及顾客是按怎样的规律到达系统.它包括3方面内容:①顾客总体(顾客源)数:它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无限的。
排队模型一 1. 一般的排队过程为:顾客由顾客源出发,到达服务机构(服务台、服务员)前,按排队规则排队等待接受服务,服务机构按服务规则给顾客服务,顾客接受完服务后就离开。
排队过程的一般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我们所说的排队系统就是指图中方框所包括的部分:在现实生活中的排队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对上面所说的“顾客”和“服务员”要作广泛的理解。
它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种物质或设备。
排队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尽管排队系统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决定排队系统进程的因素来看,它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及服务机构.1)输入过程:描述顾客来源以及顾客到达排队系统的规律。
包括:顾客源中顾客的数量是有限还是无限;顾客到达的方式是单个到达还是成批到达;顾客相继到达的间隔时间分布是确定型的还是随机型的,分布参数是什么,是否独立,是否平稳。
2)排队规则:描述顾客排队等待的队列和接受服务的次序。
包括:即时制还是等待制;等待制下队列的情况(是单列还是多列,顾客能不能中途退出,多列时各列间的顾客能不能相互转移);等待制下顾客接受服务的次序(先到先服务,后到先服务,随机服务,有优先权的服务)。
3)服务机构:描述服务台(员)的机构形式和工作情况。
包括:服务台(员)的数目和排列情况;服务台(员)的服务方式;服务时间是确定型的还是随机型的,分布参数是什么,是否独立,是否平稳。
2.到达和服务过程的模型2.1 到达过程的模型用i t 表示第i 个顾客到达的时间,.称1i i i T t t +=-为第i 个到达时间间隔.我们用12,,T T 的特征来刻画顾客到达过程. 最常见的情况是12,,T T 独立同分布. 用X 表示这样的随机变量.如果X 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这时1()()i E T E X λ==即平均每隔1λ来一个顾客.换句话说,单位时间理平均有λ个顾客到来.称λ为到达速率.用()N t 表示到时刻t 为止到达的顾客总数,则在上面的假设下()()N t P t λ .除了指数分布外,常用的还有爱尔朗分布,其密度函数为1()(), 0.(1)!k RxR Rx e f x x k --=≥- 这时2(), ()i i k k E T D T R R==. k 叫形状参数, R 叫速率参数.当取λ使得R k λ=, 则爱尔朗分布可以看成是k 个独立的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随机变量的和的分布.2.2服务过程的模型一般总是认为不同顾客接受服务占用的时间长短是相互独立的. 用Y表示一个客户接受服务的时间长短, 它是一个随机变量.若Y的分布是参数为μ的指数分布, 意味着一个顾客的服务时间平均为1μ. 单位时间里可以完成的平均顾客数为μ.若Y服从形状参数为k, 速率参数为R kμ=的爱尔朗分布, 则平均服务时间为1μ, 根据爱尔朗分布的性质, 可以将Y看作是k个相继子服务的总时间, 每个子服务都服从参数为1kμ的指数分布且相互独立.在排队论中,我们常用如下字母表示特定的到达时间间隔或服务时间分布:M: i.i.d. 指数分布D: i.i.d. 的确定分布E k: i.i.d. 的形参为k的爱尔朗分布GI: 到达时间间隔是i.i.d. 的某种一般分布G: 服务时间是i.i.d. 的某种一般分布在处理实际排队系统时,需要把有关的原始资料进行统计,确定顾客到达间隔和服务时间的经验分布,然后按照统计学的方法确定符合哪种理论分布。
第9章 排队论排队论是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的现象。
因为人或物或是信息为了得到某种服务必须排队。
有一类排队是有形的,例如在售票处等待买票的排队,加油站前汽车等待加油的排队等;还有一类排队是无形的,例如电话交换机接到的电话呼叫信号的排队,等待计算机中心处理机处理的信息的排队等。
为了叙述的方便,排队者无论是人、物、或信息,以后统称为“顾客”。
服务者无论是人,或事物,例如一台电子计算机也可以是排队系统中的服务者,我们以后统称为“服务员”。
排队现象是我们不希望出现的现象,因为人的排队意味着至少是浪费时间;物的排队则说明了物资的积压。
但是排队现象却无法完全消失,这是一种随即现象。
由于顾客到达间隔时间的随机性和为顾客服务时间的随机性是排队现象产生的原因。
如果上述的两个时间是固定的,我们就可以通过妥善安排来完全消除排队现象。
排队论是研究排队系统在不同的条件下(最主要的是顾客到达的随机规律和服务时间的随机规律)产生的排队现象的随机规律性。
也就是要建立反映这种随机性的数学模型。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这些规律,对实际的排队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做出最优的决策。
排队论中的数学模型是根据概率和随机过程的理论建立起来的,我们先来讨论泊松过程和生灭过程,然后,再此基础上研究排队系统的结构及其主要的数学模型,最后研究排队系统的优化问题。
9.1泊松过程和生灭过程9.1.1 泊松过程如果用表示在[0时间内顾客到达的总数,则对于每个给定的时刻,都是一个随机变量。
随即变量族()N t ,]t t ()N t {(称作是一个随机过程。
)[0,]}N t t T ∈若对,有12n n t t t t +<<<"1111122(()(),(),,()n n n P N N N N t i t i t i t ++==="n i =11(()())n n n P N N t i t ++==n i = (9-1)则称随即过程{(为马尔柯夫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