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动平衡实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6.93 MB
- 文档页数:5
车轮动平衡(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车轮动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车轮动平衡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车轮动平衡的定义和意义。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车轮动平衡的应用场景。
1.3 教学活动开场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车轮动平衡?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展示车轮动平衡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车轮动平衡的重要性。
讲解车轮动平衡的定义和意义,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第二章:车轮动平衡的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车轮动平衡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对车轮动平衡的理解和认识。
2.2 教学内容讲解车轮动平衡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介绍车轮动平衡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2.3 教学活动讲解车轮动平衡的原理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车轮动平衡的运作机制。
介绍车轮动平衡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如平衡机和轮胎平衡块。
进行车轮动平衡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亲眼观察和体验车轮动平衡的效果。
第三章:车轮动平衡的测量与调整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平衡机和其他工具进行车轮动平衡的测量和调整。
培养学生对车轮动平衡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车轮动平衡的测量方法和步骤。
讲解车轮动平衡的调整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活动讲解车轮动平衡的测量方法和步骤,如放置车轮、调整平衡块等。
进行车轮动平衡的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和调整。
提供一些练习题和实际案例,让学生练习和应用所学的测量和调整方法。
第四章:车轮动平衡的应用与维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车轮动平衡在日常车辆维护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车轮动平衡的维护意识和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车轮动平衡在日常车辆维护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介绍车轮动平衡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4.3 教学活动讲解车轮动平衡在日常车辆维护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车轮动平衡的作用。
介绍车轮动平衡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定期检查平衡块、更换轮胎等。
进行车轮动平衡的维护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维护操作。
车轮动平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车轮动平衡的概念,掌握影响车轮动平衡的因素;2. 学生能够描述车轮动平衡的作用,了解其在汽车安全行驶中的重要性;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不同情况下车轮动平衡的变化及其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车轮动平衡的检测;2. 学生能够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车轮的配重,使车轮达到动平衡状态;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车轮动平衡,培养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车轮动平衡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汽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车轮动平衡基本概念:介绍车轮动平衡的定义、作用及影响因素,对应教材第3章第1节;2. 车轮动平衡检测原理:讲解车轮动平衡检测的原理、方法及设备,对应教材第3章第2节;3. 车轮动平衡检测与调整操作:详细讲解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步骤、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3章第3节;4. 车轮动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车轮动平衡在汽车维修、保养中的应用案例,对应教材第3章第4节;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车轮动平衡检测与调整的实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车轮动平衡基本概念及作用;第二课时:车轮动平衡检测原理及设备;第三课时:车轮动平衡检测与调整操作;第四课时:车轮动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第五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车轮动平衡检测与调整。
教案(2011 -2012 学年)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名称:车轮动平衡的规范操作授课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班级:汽检中技 __________课程授课计划表课外作业多练习车轮动平衡的规范操作步骤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四、动平衡的操作步骤?(1)清洁轮胎并拆除旧平衡块(2 )检测轮胎压力并调整(3 )固定车轮并测量数据(4 )打开仪器电源,输入数据(5 )按下起动键,初调不平衡量(6 )测试完毕,拆下所有设备并归位(7 )再调不平衡量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教学主要内容和步骤一.复习二.引入生活实例三.进入新课(先理论)(后实践)一、问题的提出:1、轮胎尺寸代号180/60R14 每一部分的含义是什么?180 :轮胎宽度60 :扁平率R:子午线轮胎14 :轮辋直径2、轮胎异常磨损的类型?(1)中部磨损(2)胎肩磨损(3)单侧磨损(4)羽状磨损例举生活中的例子:1.怎样使天平能处于平衡状态?2.怎样使船在大风大浪的情况下,保持平稳行驶?依次提出3个问题:(1)什么叫动平衡?(2)车轮为什么要做动平衡?(3 )那么,车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动平衡呢?教师一边示范操作,一边引导学生来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步骤一.强调安全问题二•面对实物介绍设备:动平衡检测仪,平衡块,平衡块起子,测量尺,锥度盘,夹具,胎压表,车轮三.开始操作步骤(1)清洁轮胎并拆除旧平衡块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对被测轮胎进行清洗,去掉泥沙,沙石等;2.拆掉旧平衡块,拆完后不可随便丢弃。
步骤(2)检测轮胎压力并调整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检查轮胎压力,若胎压过低,则将轮胎充气至规定值;2.在被测轮胎上找出允许的最大充气压力值步骤(3)固定车轮并测量数据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用锥度盘和夹具将车轮固定住,固定完后要保证车轮不左右遥晃,保证轮胎不偏心;2.分别测量轮辋边缘到机箱的距离,轮辋宽度,轮辋直径(轮辋直径可直接读取)。
车轮动平衡实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车轮动平衡的原理和重要性;2.学习正确的车轮动平衡实训方法;3.掌握使用平衡机进行车轮动平衡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车轮动平衡的原理和实训方法;2.教学难点:使用平衡机进行车轮动平衡的技巧。
三、教学准备:1.平衡机;2.多个不同失衡程度的车轮。
四、教学过程:1.了解车轮动平衡的原理和重要性(20分钟):-车轮动平衡是指车轮在运转时,不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以减少震动和噪音,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车轮失衡会导致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产生抖动,影响驾驶安全性,同时还会增加车轮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2.学习正确的车轮动平衡实训方法(30分钟):-检查车轮是否需要动平衡:通过观察车轮是否有异物、轮胎是否均匀磨损等方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动平衡。
-选择适当的平衡配重:选择平衡配重时应根据车轮的失衡情况和平衡方案进行选择。
-固定平衡配重:将选定的平衡配重依次安装在车轮上,确保固定牢固。
3.掌握使用平衡机进行车轮动平衡的技巧(40分钟):-将车轮安装到平衡机上。
-启动平衡机,并根据显示屏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平衡机会检测车轮失衡情况并自动计算所需配重。
-按照平衡机的指示将配重安装在车轮上,要确保配重固定牢固。
-重新测量车轮失衡情况,如果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则车轮动平衡处理完成;如果误差过大,则需重新调整配重直至达到要求。
4.实训操作演示(30分钟):-老师进行实训操作演示,学生们观摩并记录要点。
-重点演示平衡机的使用技巧,包括安装车轮、选择配重、调整配重等操作步骤。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教学总结(20分钟):1.复习车轮动平衡的原理和重要性;2.强调正确的车轮动平衡实训方法;3.总结使用平衡机进行车轮动平衡的技巧。
六、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自使用平衡机进行车轮动平衡。
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训操作成果,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车轮动平衡实训车轮动平衡是一项重要的汽车维护工作。
在进行轮胎动平衡之前,需要先检测并调整轮胎到规定胎压值,并清除轮胎异物。
接下来,需要安装适合轮辐中心孔尺寸的定位锥块,并将待检测轮胎安装在动平衡仪上。
使用快速锁紧螺母将轮胎固定,并确保轮胎安装牢固。
然后启动动平衡检测仪,核对轮胎类型,按方向键进行选择,按“OK”进行确认。
根据轮辋情况,选择粘贴或是敲击平衡块,按“OK”键进行确认。
在进行标准平衡方式(两边敲击平衡块)的自动测量尺测量方法时,需要将内侧测量尺拉出,使测量尺顶端平面顶在钢圈内沿的平面部分并保持此位置。
然后将外侧自动测量尺拉出,使顶端平面顶在钢圈外沿平面上。
稍候,显示屏上会自动显示平衡所需的所有三项轮胎参数信息。
在进行粘贴铅块平衡方式时,只需要使用内侧测量尺。
在图中界面中,按F5键可进入手动输入钢圈数据的界面。
在图示界面下,拉出内侧测量尺,将测量尺端头夹持粘贴铅块的部位顶到钢圈内沿预计要粘贴铅块的位置。
保持内侧测量尺处于此位置,稍作停留,程序会自动记录此位置。
然后继续缓慢将内侧测量尺向前拉伸,直至到达预计粘贴铅块的外侧粘贴铅块处。
保持内侧测量尺处于此位置,稍作停留,程序会自动记录此位置。
然后松开内侧测量尺,扣下轮胎保护罩即可开始平衡测量。
在手动测量输入轮胎参数时,需要选择好平衡方式后,在图示界面下,按F5选择手动测量钢圈参数。
拉出内侧测量尺,使测量尺顶端平面顶在钢圈内沿平面;读取此时测量尺上标出的刻度数。
使用随设备配备的钢圈宽度测量尺,将测量尺的两个测量角分别顶在钢圈内、外沿的平面上,从钢圈宽度测量尺的指针所指刻度读出钢圈宽度数值。
然后扣下轮胎保护罩即可开始平衡测量。
通常单侧轮胎超过50克的不平衡量表明轮胎偏差过大,使用平衡优化程序可以减小轮胎总的过大的不平衡量。
最后,抬起车轮防护罩,用手按箭头方向慢慢转动车轮,当指示装置出现两相对箭头时停止。
置轮胎,使其自然停止后再取下。
)9、安装轮胎时,要确保轮胎的方向正确。
教案(2011 – 2012学年)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名称:车轮动平衡的规范操作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汽检中技课程授课计划表授课章节名称轮胎动平衡的规范操作授课课时 1 授课形式理实一体使用教具多媒体课件、动平衡仪一台、车轮一只、平衡块若干、测量尺一把、锥度盘一个、平衡块夹具一个、胎压表一个、平衡块起子一把教学目的专业知识目标:1、学会车轮动平衡仪的规范操作步骤2、掌握胎压表的读取和胎压的调整专业能力目标:通过老师边示范边引导,学生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动平衡仪的规范操作教学难点动平衡仪的规范操作课外作业多练习车轮动平衡的规范操作步骤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一、什么叫动平衡?为了避免或消除车辆在行驶中车轮抖动这种现象,使车轮在动态情况下通过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车轮校正各边缘部分的平衡。
这个校正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动平衡二、车轮为什么要做动平衡?(1)防止轮胎异常磨损(2)提高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安全三、那么,车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动平衡呢?(1)方向盘震动(2)车轮出现有节奏的异响(3)更换轮胎,轮毂或是补过轮胎后(4)车轮受过大的撞击(5)由于颠簸导致平衡块丢失四、动平衡的操作步骤?(1)清洁轮胎并拆除旧平衡块(2)检测轮胎压力并调整(3)固定车轮并测量数据(4)打开仪器电源,输入数据(5)按下起动键,初调不平衡量(6)测试完毕,拆下所有设备并归位(7)再调不平衡量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教学主要内容和步骤一.复习二.引入生活实例三.进入新课(先理论)(后实践)一、问题的提出:1、轮胎尺寸代号180/60R14每一部分的含义是什么?180:轮胎宽度 60:扁平率 R:子午线轮胎 14:轮辋直径2、轮胎异常磨损的类型?(1)中部磨损(2)胎肩磨损(3)单侧磨损(4)羽状磨损例举生活中的例子:1.怎样使天平能处于平衡状态?2.怎样使船在大风大浪的情况下,保持平稳行驶?依次提出3个问题:(1)什么叫动平衡?(2)车轮为什么要做动平衡?(3)那么,车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动平衡呢?教师一边示范操作,一边引导学生来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步骤一. 强调安全问题二.面对实物介绍设备:动平衡检测仪,平衡块,平衡块起子,测量尺,锥度盘,夹具,胎压表,车轮三.开始操作步骤(1) 清洁轮胎并拆除旧平衡块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 对被测轮胎进行清洗,去掉泥沙,沙石等;2. 拆掉旧平衡块,拆完后不可随便丢弃。
车轮动平衡(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车轮动平衡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车轮动平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汽车维修效率和安全性。
1.2 教学目标了解车轮动平衡的概念和原理掌握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方法和操作技巧能够进行车轮动平衡的调整和维护第二章:车轮动平衡的原理2.1 车轮动平衡的定义车轮动平衡是指车轮在旋转过程中,重心轴线与旋转轴线重合的状态。
当车轮达到动平衡时,可以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提高行驶稳定性。
2.2 车轮动平衡的原理车轮动平衡的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转动惯量的概念。
当车轮旋转时,如果重心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会产生离心力,导致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和噪音。
通过车轮动平衡的调整,可以使重心轴线与旋转轴线重合,消除离心力,达到动平衡状态。
第三章: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方法3.1 检测工具和设备车轮动平衡的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动平衡机。
动平衡机可以测量车轮的重心位置和旋转轴线位置,计算出离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3.2 检测步骤和操作技巧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步骤包括:1) 将车轮安装到动平衡机上,确保车轮与动平衡机的连接稳定。
2) 启动动平衡机,调整速度至正常行驶速度。
3) 测量车轮的重心位置和旋转轴线位置,计算出离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4)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车轮是否达到动平衡状态。
如果离心力过大或方向不正确,需要进行调整。
第四章:车轮动平衡的调整方法4.1 调整工具和设备车轮动平衡的调整需要使用专业的动平衡机和调整工具。
调整工具包括平衡片、平衡块和平衡轴等。
4.2 调整步骤和操作技巧车轮动平衡的调整步骤包括:1) 将车轮安装到动平衡机上,确保车轮与动平衡机的连接稳定。
2) 启动动平衡机,调整速度至正常行驶速度。
3)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需要调整的位置和大小。
4) 使用调整工具,对车轮进行调整。
调整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教案(2011 – 2012学年)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名称:车轮动平衡的规范操作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汽检中技课程授课计划表授课章节名称轮胎动平衡的规范操作授课课时 1 授课形式理实一体使用教具多媒体课件、动平衡仪一台、车轮一只、平衡块若干、测量尺一把、锥度盘一个、平衡块夹具一个、胎压表一个、平衡块起子一把教学目的专业知识目标:1、学会车轮动平衡仪的规范操作步骤2、掌握胎压表的读取和胎压的调整专业能力目标:通过老师边示范边引导,学生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动平衡仪的规范操作教学难点动平衡仪的规范操作课外作业多练习车轮动平衡的规范操作步骤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一、什么叫动平衡?为了避免或消除车辆在行驶中车轮抖动这种现象,使车轮在动态情况下通过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车轮校正各边缘部分的平衡。
这个校正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动平衡二、车轮为什么要做动平衡?(1)防止轮胎异常磨损(2)提高汽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安全三、那么,车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动平衡呢?(1)方向盘震动(2)车轮出现有节奏的异响(3)更换轮胎,轮毂或是补过轮胎后(4)车轮受过大的撞击(5)由于颠簸导致平衡块丢失四、动平衡的操作步骤?(1)清洁轮胎并拆除旧平衡块(2)检测轮胎压力并调整(3)固定车轮并测量数据(4)打开仪器电源,输入数据(5)按下起动键,初调不平衡量(6)测试完毕,拆下所有设备并归位(7)再调不平衡量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教学主要内容和步骤一.复习二.引入生活实例三.进入新课(先理论)(后实践)一、问题的提出:1、轮胎尺寸代号180/60R14每一部分的含义是什么?180:轮胎宽度60:扁平率R:子午线轮胎14:轮辋直径2、轮胎异常磨损的类型?(1)中部磨损(2)胎肩磨损(3)单侧磨损(4)羽状磨损例举生活中的例子:1.怎样使天平能处于平衡状态?2.怎样使船在大风大浪的情况下,保持平稳行驶?依次提出3个问题:(1)什么叫动平衡?(2)车轮为什么要做动平衡?(3)那么,车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动平衡呢?教师一边示范操作,一边引导学生来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步骤一. 强调安全问题二.面对实物介绍设备:动平衡检测仪,平衡块,平衡块起子,测量尺,锥度盘,夹具,胎压表,车轮三.开始操作步骤(1) 清洁轮胎并拆除旧平衡块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1. 对被测轮胎进行清洗,去掉泥沙,沙石等;2. 拆掉旧平衡块,拆完后不可随便丢弃。
车轮动平衡说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车轮动平衡的基本概念,理解其物理原理;2. 使学生了解车轮不平衡的影响,认识到其重要性;3. 引导学生掌握动平衡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车轮不平衡现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动平衡检测设备,进行车轮动平衡调整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汽车维修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2.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车轮动平衡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养成遵守操作规程的好习惯。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汽车维修技术领域,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对汽车维修领域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车轮动平衡的基本概念及物理原理;- 车轮不平衡的影响,包括行车安全、车辆损耗等方面;- 动平衡检测设备的原理、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2. 实践操作:- 车轮动平衡检测设备的操作步骤;- 车轮动平衡调整的方法和技巧;- 故障分析与排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车轮动平衡基本概念及物理原理讲解,介绍动平衡检测设备;第二课时:演示动平衡检测设备的操作步骤,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第三课时: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车轮动平衡检测与调整,教师巡回指导;第四课时:总结与反馈,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汽车维修基础- 第一节:车轮动平衡基本概念及物理原理- 第二节:动平衡检测设备介绍第二章:汽车维修操作技能- 第一节:车轮动平衡检测与调整方法- 第二节:故障分析与排除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案
(2011 – 2012学年)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
课程名称:车轮动平衡的规范操作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汽检中技
课程授课计划表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后实践)
二.面对实物介绍设备:动平衡检测仪,平衡块,平衡块起子,
测量尺,锥度盘,夹具,胎压表,车轮
三.开始操作
步骤(1) 清洁轮胎并拆除旧平衡块
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 对被测轮胎进行清洗,去掉泥沙,沙石等;
2. 拆掉旧平衡块,拆完后不可随便丢弃。
步骤(2) 检测轮胎压力并调整
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检查轮胎压力,若胎压过低,则将轮胎充气至规定值;
2.在被测轮胎上找出允许的最大充气压力值
步骤(3) 固定车轮并测量数据
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用锥度盘和夹具将车轮固定住,固定完后要保证车轮不左右遥晃,保证轮胎不偏心;
2.分别测量轮辋边缘到机箱的距离,轮辋宽度,轮辋直径(轮辋直径可直接读取)。
步骤(4) 打开仪器电源,输入数据
.
精品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教案
(2011 – 2012学年)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
课程名称:车轮动平衡的规范操作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汽检中技
课程授课计划表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 对被测轮胎进行清洗,去掉泥沙,沙石等;
2. 拆掉旧平衡块,拆完后不可随便丢弃。
步骤(2) 检测轮胎压力并调整
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检查轮胎压力,若胎压过低,则将轮胎充气至规定值;
2.在被测轮胎上找出允许的最大充气压力值
步骤(3) 固定车轮并测量数据
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用锥度盘和夹具将车轮固定住,固定完后要保证车轮不左右遥晃,保证轮胎不偏心;
2.分别测量轮辋边缘到机箱的距离,轮辋宽度,轮辋直径(轮辋直径可直接读取)。
步骤(4) 打开仪器电源,输入数据
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车轮动平衡(教案)章节一: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车轮动平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车轮动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车轮动平衡的概念。
通过实际例子或故事,解释车轮动平衡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车轮不平衡可能带来的问题。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车轮动平衡?它是怎么回事?2. 讲解车轮动平衡的概念,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3. 分享实际例子或故事,解释车轮动平衡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车轮不平衡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分享结果。
章节二:理论知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车轮动平衡的理论知识。
2. 引导学生理解车轮不平衡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车轮不平衡的原因,如轮辋变形、轮毂磨损等。
介绍车轮动平衡的计算方法和原理。
解释车轮平衡块的作用和种类。
1. 讲解车轮不平衡的原因,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2. 介绍车轮动平衡的计算方法和原理。
3. 讲解车轮平衡块的作用和种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检测和调整车轮动平衡,并分享结果。
章节三:实践操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车轮动平衡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车轮动平衡的检测和调整方法。
教学内容:讲解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方法,如使用平衡机等设备。
介绍车轮动平衡的调整方法,如添加或调整平衡块。
演示车轮动平衡的实际操作过程。
教学活动:1. 讲解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方法,并展示相关设备或工具。
2. 介绍车轮动平衡的调整方法。
3. 演示车轮动平衡的实际操作过程,并解释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车轮动平衡的实际操作,并指导并进行评价。
章节四: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将车轮动平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
提供一些车轮动平衡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案例中的问题。
教学活动:1. 提供一些车轮动平衡的实际案例,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教案
(2011 – 2012学年)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
课程名称:车轮动平衡的规范操作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汽检中技
课程授课计划表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二.面对实物介绍设备:动平衡检测仪,平衡块,平衡块起子,测量尺,锥度盘,夹具,胎压表,车轮
三.开始操作
步骤(1) 清洁轮胎并拆除旧平衡块
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 对被测轮胎进行清洗,去掉泥沙,沙石等;
2. 拆掉旧平衡块,拆完后不可随便丢弃。
步骤(2) 检测轮胎压力并调整
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检查轮胎压力,若胎压过低,则将轮胎充气至规定值;
2.在被测轮胎上找出允许的最大充气压力值
步骤(3) 固定车轮并测量数据
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用锥度盘和夹具将车轮固定住,固定完后要保证车轮不左右遥晃,保证轮胎不偏心;
2.分别测量轮辋边缘到机箱的距离,轮辋宽度,轮辋直径(轮辋直径可直接读取)。
步骤(4) 打开仪器电源,输入数据。
车轮动平衡(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背景随着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车轮作为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平衡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本章将介绍车轮动平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性。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车轮动平衡的基本概念,理解车轮动平衡的原理,认识车轮动平衡的重要性。
1.3 教学内容1.3.1 车轮动平衡的基本概念1.3.2 车轮动平衡的原理1.3.3 车轮动平衡的重要性第二章:车轮结构与运动分析2.1 课程背景了解车轮的结构和运动分析是研究车轮动平衡问题的基础。
本章将介绍车轮的结构和运动分析方法。
2.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车轮的结构,理解车轮的运动分析方法。
2.3 教学内容2.3.1 车轮的结构2.3.2 车轮的运动分析方法第三章:车轮动平衡的数学模型3.1 课程背景建立车轮动平衡的数学模型是研究车轮动平衡问题的关键。
本章将介绍车轮动平衡的数学模型。
3.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车轮动平衡的数学模型,并能够运用该模型分析车轮动平衡问题。
3.3 教学内容3.3.1 车轮动平衡的数学模型建立3.3.2 车轮动平衡数学模型的应用第四章:车轮动平衡的检测与调整4.1 课程背景掌握车轮动平衡的检测与调整方法对于解决车轮动平衡问题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车轮动平衡的检测与调整方法。
4.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方法,学会车轮动平衡的调整技巧。
4.3 教学内容4.3.1 车轮动平衡的检测方法4.3.2 车轮动平衡的调整技巧第五章:车轮动平衡的应用实例5.1 课程背景了解车轮动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车轮动平衡的重要性。
本章将介绍车轮动平衡的应用实例。
5.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车轮动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认识车轮动平衡对交通工具性能的影响。
5.3 教学内容5.3.1 车轮动平衡在汽车中的应用实例5.3.2 车轮动平衡在自行车中的应用实例第六章:车轮动平衡的实验与验证6.1 课程背景实验是验证理论的重要手段。
车轮动平衡实训
一、项目知识衔接
汽车的车轮是由轮胎、轮毂组成的一个整体。
但由于制造上的原因,使这个整体各部分的质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匀。
当汽车车轮高速旋转起来后,就会形成动不平衡状态,造成车辆在行驶中车轮抖动、方向盘震动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或是消除已经发生的这种现象,就要使车轮在动态情况下通过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车轮校正各边缘部分的平衡。
这个校正的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动平衡。
二、项目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车轮如何做动平衡。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如何安全规范的做车轮动平衡。
3、职业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车轮动平衡,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训技能水平,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训器材准备实(附图片说明)
车轮动平衡机一台车轮一个动平衡块若干
四、教学组织与时间
教学组织:分组教学、详尽指导
教学时间:4课时
五、操作工艺流程(附图片说明)
一、清洁车轮
用起子翘掉轮胎花纹中夹着的石子和黏在车轮上的泥土。
二、检查车轮
1、轮辋应无明显变形,轮胎应无变形和不均的偏磨。
2、车轮气压应达到标准气压。
三、车轮准备
拆掉原平衡配重块。
四、动平衡机检查
开机:左显示屏“-a- ”,右显示屏“8.0”。
五、动平衡测试
1、取下快速锁紧螺母。
2、装上车轮,并用快速锁紧螺母锁紧。
3、将拉尺抵住轮辋安装平衡块处,读取尺身上的数值,按“↑”“↓”输入读数。
4、用宽度卡尺测出轮辋对边宽度,按“↑”“↓”输入读数。
5、确认轮辋直径,按“↑”“↓”输入读数。
6、按START钮启动运转,数秒后自动停止。
左右显示屏显示出不平衡量。
7、转动车轮至定位灯有一组全亮时停止,此时轮辋最高点为不平衡点。
8、在轮辋不平衡点装上显示屏测得值相应的平衡块。
9、重复检测,直至左右显示屏均为“00”。
10、松开快速锁紧螺母。
11、取下车轮,并装回快速锁紧螺母。
12、关机。
六、注意事项
1、严格定期检查维护轮胎动平衡机。
2、轮胎动平衡前应将轮胎清洗干净。
3、准备好有关铅块、夹子、锤子、胶水等;
4、安装轮胎时应该卡位准确,并且施加合理的扭矩。
5、按照标准的技术参数进行动平衡试验;
6、动平衡机运转时,轮胎运转方向一侧不得站有任何人员。
7、安装和拆下车轮时要轻,不能摩擦轴上的螺纹。
六、考核方式
1、考核评分表
附件:车轮动平衡作业评分表
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学号:
2、学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