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10.04 MB
- 文档页数:50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第1首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第3首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第4首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第1篇《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第2篇诫子书三国蜀汉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第21首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60篇人教版1.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篇目汇总(7-9)七上1《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七上2《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七上3虽有佳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七上4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文言文汇总目录七年级上册5 童趣(沈复)10 《论语》十则20 *山市蒲松龄25《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30 *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七年级下册5 伤仲永王安石15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20 口技林嗣环25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30 *狼蒲松龄八年级上册21 桃花源记陶渊明22 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 *核舟记(魏学洢)24 *大道之行也(《礼记》)26 三峡(郦道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 *观潮 (周密)29 *湖心亭看雪(张岱)八年级下册21 与朱元思书吴均22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3 *马说韩愈24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26 小石潭记柳宗元27 岳阳楼记范仲淹28 醉翁亭记欧阳修29 *满井游记袁宏道九年级上册21 陈涉世家司马迁22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23 *隆中对陈寿24 *出师表诸葛亮九年级下册17 公输《墨子》18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 鱼我所欲也《孟子》20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21 曹刿论战《左传》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3 *愚公移山《列子》七年级上册5 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 《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七年级上册5 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mǎo)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iāng)。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yā)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 《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20山市蒲松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导语】学习古⽂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忧考分享的初中古⽂⼤全必背⼈教版。
欢迎阅读参考!【篇⼀】初中古⽂⼤全必背⼈教版:曹刿论战 先秦:左丘明 ⼗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者谋之,⼜何间焉?”刿⽈:“⾁⾷者鄙,未能远谋。
”乃⼊见。
问:“何以战?”公⽈:“⾐⾷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对⽈:“⼩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牺牲⽟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忠之属也。
可以⼀战。
战则请从。
”(遍同:徧)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之。
刿⽈:“未可。
”齐⼈三⿎。
刿⽈:“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望之,⽈:“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夫战,勇⽓也。
⼀⿎作⽓,再⽽衰,三⽽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译⽂ 鲁庄公⼗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会谋划,你⼜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这⼀类安⾝⽴命的东西,不敢独⾃享有,⼀定把它分给别⼈。
”曹刿回答说:“这些⼩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帛之类的⽤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定按照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信⽤,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同去。
” 鲁庄公和他共坐⼀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
”等到齐军三次击⿎之后。
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篇目汇总(人教版)
1、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2、论语十二章
3、《春》朱自清
4、虽有嘉肴
5、河中石兽
6、伤仲永
7、木兰诗
8、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9、桃花源记
10、陋室铭
11、爱莲说
12、大道之行也
13、三峡
14、答谢中书书
15、记承天寺夜游
16、湖心亭看雪
17、与朱元思书
18、五柳先生传
19、送东阳马生序
20、马说
21、小石潭记
22、岳阳楼记
23、醉翁亭记
24、出师表
2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7、鱼我所欲也
28、曹刿论战
29、邹忌讽齐王纳谏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龟虽寿过故人庄题破山寺后禅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如梦令观书有感木兰诗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赋逢入京使滁州西涧江南逢李龟年送灵澈上人约客论诗望岳春望石壕吏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长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浣溪沙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望江南渔家傲江城子武陵春破阵子观刈麦月夜卜算子商山早行破阵子浣溪沙醉花阴山坡羊南乡子朝天子关雎蒹葭
从军行月下独酌羌村三首登楼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别云间。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60篇人教版人教版初中文言文60篇全文:1. 《礼记·曲礼上》2. 《诗经·小雅》3. 《易经•大壮》4. 《孟子·万章》5. 《孟子·梁惠王》6. 《孟子·尽心》7. 《易经·乾卦》8. 《春秋·终南》9. 《周易·复卦》10. 《荀子·圣问》11. 《公羊传》12. 《论语·王制》13. 《淮南子·天文》14.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5. 《资治通鉴·新书》16. 《庄子·养生主》17. 《史记·孟尝君列传》18. 《韩非子·礼运》19. 《孙子·兵法》20. 《吕氏春秋·康侯》21. 《老子》22. 《庄子·天地》23. 《管子·政令》24. 《法华经·大乘起信论》25. 《韩非子·正义》26. 《淮南子·重修》27. 《中庸》28. 《大学》29. 《论语·颜渊》30. 《论语·述而》31. 《论语·子罕》32. 《论语·八佾》33. 《论语·里仁》34. 《论语·雍也》35. 《论语·季氏》36. 《论语·子张》37. 《论语·子路》38. 《论语·卫灵公》39. 《论语·子思》40. 《论语·子贡》41. 《论语·阳货》42. 《论语·子夏》43. 《论语·宪问》44. 《论语·卫子夫》45. 《论语·子网》46. 《论语·诗》47. 《论语·离娄》48. 《论语·颜子杰》49. 《墨子·行远》50. 《墨子·无极》51. 《墨子·质多》52. 《墨子·功利》53. 《墨子·道论》54. 《墨子·天命》55. 《墨子·覆巢》56. 《墨子·难穷》57. 《司马迁·征魏书》58. 《孔子家语》59. 《战国策·秦策》60. 《三国志·魏书》。
初中必背文言文人教版初中必背文言文人教版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必背文言文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于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为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文言文汇总目录七年级上册5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10 《论语》十二则20 虽有嘉肴《礼记》25 河中石兽30 *寓言四则〔选二〕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七年级下册伤仲永王安石木兰诗孙权劝学口技林嗣环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狼蒲松龄八年级上册21 桃花源记陶渊明22 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 *核舟记〔魏学洢〕24 *大道之行也〔《礼记》〕26 三峡〔郦道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 *观潮 (周密)29 *湖心亭看雪〔张岱〕八年级下册21 与朱元思书吴均22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3 *马说韩愈24 送X马生序宋濂26 小石潭记柳宗元27 X楼记范仲淹28 醉翁亭记欧阳修29 *满井游记袁宏道九年级上册21 陈涉世家司马迁22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23 *隆中对陈寿24 *出师表诸葛亮九年级下册17 公输《墨子》18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 鱼我所欲也《孟子》20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21 曹刿论战《左传》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3 *愚公移山《列子》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