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巷道布置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69
采区巷道布置之我见摘要:采区巷道布置有其基本要求,影响因素有煤层层数、间距,煤层倾角、厚度等,采区联合布置有利于集中生产、掘进及维修费用低、占用设备少、采区服务年限长、回采率高,采用联合布置方式应考虑石门长度是否经济合理、煤层埋藏条件、生产能力等因素。
关键词:矿井;采区;巷道;联合布置1 采区巷道布置的基本要求及影响因素1.1采区巷道布置的基本要求。
采区巷道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矿井的生产技术的发挥作用,关系到工作面、采区甚至整个矿井的生产效果、科学合理的采区巷道布置应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1)有利于矿井优化集中生产。
采区能力能满足矿井能力的要求,并有较大的增产活力。
(2)具备完善的生产系统,如运输、通风、疏水、排矸、行人、材料运输、供电、压风、贮煤等系统都应完善。
各生产系统要有利于机械作业效能的充分发挥,并尽可能为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创造条件。
(3)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尽量减少设备台数、简化生产系统、减少掘进率(特别是减少岩巷掘进率)。
做到以较少的巷道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
(4)合理留设各类煤柱,尽可能提高采区回采率。
(5)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其它的有关要求,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1.2影响采区巷道补助的因素。
影响采区巷道布置的因素很多,生产能力、设备状况、围岩性质、地质构造、顶板类型、采区涌水、采煤方法都影响采区巷道布置。
但决定采区巷道布置形式的主要因素有三个:(1)煤层层数和各煤层的间距。
如系单一煤层或煤层群间距较大时则形成单一煤层的布置方法,如系近距离煤层群则可能采用联合布置形式。
(2)煤层倾角。
缓倾斜、倾斜煤层的巷道布置与急倾斜煤层比有显著的差异。
(3)煤层厚度。
薄及中厚煤层属于一同类型的布置方式,厚煤层由于采用的采煤方法不同,布置方式有显著的变化。
2 采区联合布置的优点用一组共用的巷道来开采近距离煤层群时叫采区联个布置。
共同巷道包括采区上(下)山、分阶段巷道和采区峒室。
共用巷道一般开掘在煤层群最下面的薄煤层内或煤层群下面的底板岩石中。
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煤炭是世界能源资源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且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资源。
为了合理利用煤炭能源资源,必须以最高效和安全的方式采掘煤炭。
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是保证煤炭开采高效、安全、经济的技术,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巷道布置1.1 防透水巷道在煤矿开采中,巷道里的水是矿工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保证开采的高效和矿工的安全,需要在巷道布置中考虑如何降低煤矿透水率。
为此,需要在煤层中设置防透水巷道,包括采煤区、联络巷道和主要水源的防透水巷道。
这样的巷道可以大大降低水流到达开采面的数量,保证开采面的干燥和安全。
1.2 通风巷道通风巷道是通往采煤面的重要通道,保证采煤作业的正常进行。
通风巷道不仅要满足通风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到矿工的安全因素。
为此,需要在通风巷道中设置适当的距离,并适当加高通风巷道垂直度,确保矿工的安全。
1.3 输煤巷道输煤巷道是煤炭开采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保证煤炭成品的高质量,需要在输煤巷道中考虑如何减少煤炭的受损率,并使煤炭径向负荷均匀。
传输带的使用将有效减少煤炭受损率,并可保证传输带的厚度和煤炭径向负荷一致。
二、采煤工艺技术2.1 煤层开采方法煤层开采方法是影响煤炭产量和采煤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煤炭开采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长壁工作法、综采工作法和短壁工作法。
对于具体矿井,应根据煤层的厚度、产量、采煤难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2.2 支承方式支承方式是煤矿开采中支撑工作的关键。
在煤炭开采中,常用的支承方式有两种:钢筋网支承和液压支撑。
相比之下,钢筋网支承成本较低,但不具备液压支撑的平稳性和稳定性等优点。
2.3 煤层透水性井压在煤层开采过程中,水和煤尘是矿工们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减少煤尘的产生,需要及时清理和管理采煤机的粉尘制造装置,并对采煤机进行管理。
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煤层中的水资源进行管理,以避免煤层水源污染和透水性井压等问题。
总之,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是影响煤炭开采效率和成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矿井采区巷道方案设计一、采区设计的内容(一)采区设计说明书(1)采区位置、境界、开采范围及与邻近采区的关系;可采煤层埋藏的最大垂深,有无小煤窑和采空区积水;与邻近采区有无压茬关系(2)采区所采煤层的走向、倾斜、倾角及其变化规律、煤层厚度、层数、层间距离、夹矸层厚度及其分布,顶底板的岩石性质及其厚度等赋存情况及煤质。
瓦斯涌出情况及其变化规律,瓦斯涌出量及确定依据;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性及其发火期;地温情况等。
水文地质:井上、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发育情况变化规律;矿井突水情况、静止水位和含水层水位变化;断层导水性;现生产区域正常及最大涌水量,邻近采区周围小煤窑涌水和积水情况等。
煤层及其顶底板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3)确定采区生产能力,计算采区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和高级储量所占的比例,计算采区服务年限并确定同时生产的工作面数目。
(4)确定采区准备方式。
区段和工作面划分、开采顺序,采掘工作面安排及其生产系统(包括运煤、运料、通风、供电、排水、压气、充填和灌浆等)的确定。
当有几个不同的采区巷道准备方案可供选择时,应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择优选用。
(5)选择采煤方法和采掘工作面的机械装备。
(6)进行采区所需机电设备的选型计算,确定所需设备型号及数量,采区信号、通讯与照明等。
(7)洒水、掘进供水、压气和灌浆等管道的选择及其布置。
(8)采区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9)安全技术及组织措施:对预防水、火、瓦斯、煤尘、穿过较大断层等地质复杂地区提出原则意见,指导编制采煤与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并在施工中加以贯彻落实。
(10)计算采区巷道掘进工程量。
(11)编制采区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区段数目、可采煤层数目及煤层总厚度、煤层倾角、煤的容重、采煤方法、主采煤层顶板管理方法、采区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机械化程度、采区生产能力、采区服务年限、采区采出率和掘进率、巷道总工程量、投产前的工程量。
巷道断面及布置巷道断面及布置一、巷道断面形状我国煤矿巷道常用的断面形状是梯形和直墙拱形(如半圆拱形、圆弧拱形、三心拱形管称拱形),其次是矩形。
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岩层或地压情况下,才选用不规则形(如半梯形)、封闭拱形、椭圆形和圆形。
矩形断面利用率高,承载能力低,一般用于顶压、侧压都小,服务年限短的巷道,如侧压大,两帮支架将发生移动或被坏。
梯形的断面利用率较拱形高,但承压性能较拱形差,常用于服务年限不长、断面较小或围岩稳定、地压不大的巷道。
拱形断面则常用于服务年限长或围岩不稳定、地压大的巷道。
在特别松软或膨胀性大的岩层中开掘巷道,当顶压、侧压都很大时,可采用曲拱形;底膨严重时,可用带底拱的封闭拱形;四周压力都很大且不均匀时,可采用椭圆形;四周压力均匀时,可采用圆形。
沿煤层掘进巷道时,为了不破坏顶板,常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将巷道开掘成各种不规则形。
巷道断面形状往往取决于矿区富有的支架材料和习惯采用的支护方式。
木棚子和钢筋混凝土棚子适用于梯形和矩形等断面;料石和混凝土砌碹适用于拱形、圆形等曲线形断面;而金属支架、锚杆支护适用于任何形状断面。
二、巷道断面尺寸巷道断面尺寸主要依据用途来决定的,并用所需通过风量来校正,以人员通过方便为原则,《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巷道净断面,必须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
巷道开掘出后不加支护的断面称为荒(毛)断面,支护后的断面称为净断面。
巷道断面尺寸主要考虑巷道的净高和净宽。
(一)巷道的净宽度矩形巷道(直墙巷道)的净宽度,是指巷道两侧壁或锚杆露出长度终端之间的水平间距。
对梯形巷道,当巷道内通行矿车、电机车时,净宽度指车辆顶面水平的巷道宽度。
当巷道内设置运输机械时,净宽度指从巷道底板起1.6m高水平的巷道宽度;当巷道不放置和不通行运输设备时,净宽指净高的二分之一处的水平距离。
巷道净宽主要取决于运输设备本身的宽度,人行道宽度和相应的安全间隙,无运输设备的巷道可根据通风及行人的需要来选取。
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摘要】煤矿开采是煤炭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是其核心内容。
本文围绕巷道布置的基本原则、类型,采煤工艺技术介绍,煤矿采煤方法以及安全生产技术展开讨论。
巷道布置的科学合理性影响着矿井运行效率和安全,采煤工艺技术直接影响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率。
煤矿开采的技术创新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煤矿开采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煤矿开采的发展趋势,指出技术创新对煤矿开采的积极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煤矿开采工艺技术的提升和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煤矿开采、巷道布置、采煤工艺技术、基本原则、类型、采煤方法、安全生产技术、重要性、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影响。
1. 引言1.1 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
巷道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通风、运输、排水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会影响采煤工艺技术的实施效果。
在整个煤矿开采过程中,巷道布置的设计与选址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到矿井的整体布局和煤炭资源的有效开采利用。
巷道布置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经济适用、科学合理。
巷道布置的类型主要包括主准备巷道、煤层探矿巷道、采煤工作面巷道等。
采煤工艺技术介绍涉及到现代采煤机械的运用、采煤工序的流程、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等方面。
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是煤矿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
深入研究和认真实践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水平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巷道布置的基本原则煤矿的巷道布置是煤矿开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设计和安排直接影响采煤工作的效率和安全。
巷道布置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煤层的结构和特性:在进行巷道布置时,首先要充分了解煤层的结构和特性,包括煤层的倾角、厚度、岩层夹矸情况等,以便合理确定巷道的位置和尺寸。
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煤矿开采是煤炭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而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技术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
巷道布置通常指的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巷道布局设计,而采煤工艺技术则是指在煤矿开采中的采煤方法和技术手段。
本文将就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巷道布置1.巷道布置的意义巷道布置是煤矿开采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为了保障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安全开采。
好的巷道布置可以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同时也为矿工的工作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矿工的安全。
a.合理性原则:巷道布置应该尽量符合煤矿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技术要求,尽量减少对矿体的破坏,提高采煤效率。
b.安全性原则:巷道布置应保证矿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为矿工的作业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c.经济性原则:巷道布置应尽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应考虑到矿井的长期经济效益。
a.主运输巷的布置:主运输巷是煤矿开采中重要的运输通道,其布置应根据煤矿的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技术要求进行布置,通常是在矿井的底部水平布置,以便于方便的将煤炭及时运出矿井。
b.采煤巷的布置:采煤巷是用于采煤的巷道,其布置应根据煤层的走向和倾角进行布置,以便于矿工对煤层进行开采。
c.通风巷的布置:通风巷是用于通风的巷道,其布置应保证矿井的通风效果,以便于矿井内的瓦斯和粉尘及时排出,保障矿工的安全。
二、采煤工艺技术采煤工艺技术是指在煤矿开采中的采煤方法和技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采煤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矿工的安全,保证煤炭生产的正常进行。
2.采煤工艺技术的主要方法a.长壁采煤法:长壁采煤法是目前煤矿开采中使用最多的采煤方法,其特点是采煤机在煤壁上来回工作,将煤炭切下来,再由支架将煤炭支护起来,使之不塌方。
b.综采工艺:综采工艺是在煤矿开采中的一种比较新的采煤工艺技术,其特点是采煤机不仅可以采煤,还可以对煤层进行掘进,提高了开采的效率。
c.斜井采煤法:斜井采煤法是在煤矿开采中的一种特殊的采煤方法,适用于煤层倾角大于45度的情况,其特点是采煤工作面呈倾斜状。
浅析煤矿矿井开拓及巷道布置改进矿井开拓和巷道布置是煤矿生产中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技术措施, 它不仅关系到当前的生产条件,同时也影响着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
既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又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改进矿井开拓和巷道布置,实现合理集中生产是当前煤矿生产的技术发展方向,是多快好省地发展煤炭生产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技术措施,是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更有利于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1 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改进应遵循的原则(1)应本着实践第一的宗旨和安全生产为第一要务。
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生产试行规程”及有关的若干规定,不断地在生产实践中积累总结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
(2)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应合理集中,克服分散现象。
对于一般的大中型矿井,应尽量以一个水平和较少的采取来负担矿井的生产任务;对于多水平生产的大型矿井,应在充分发挥各水平和各采区生产潜力的同时,尽量减少生产水平个数,逐步实现合理集中生产。
(3)应遵循有关的技术政策,力求在经济和技术上合理,以达到降低掘进率,提高每米开拓巷道的获得煤量,较少巷道维修工作量,节约支护材料与开拓费用,降低吨煤成本的目的,为提高煤质创造利好条件。
同时也要考虑到进一步挖掘矿井潜力,为提高煤炭产量留有一定的余地。
2 矿井开拓及巷道布置改进的主要途径改进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的目的在于实现矿井的合理集中生产,以较少的开拓和准备巷道的掘进及维修工程量,获得更多的采煤量,改善矿井技术经济指标,实现煤炭生产的较好发展。
改进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的主要途径可归结为以下几条。
(1)合理选择工作面长度,为提高回采工作面单产创造条件。
提高回采工作面单产是生产矿井挖潜增产的主攻方向。
在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方面,主要应合理选择工作面长度,减少巷道工程量,为提高回采工作面单产及采区集中生产创造条件。
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煤矿开采是指利用煤矿资源进行采掘和开采活动的过程。
煤矿开采过程中,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高效开采。
本文将对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一、巷道布置1.巷道的作用巷道是煤矿中用于运输煤炭、瓦斯、通风和人员的通道,同时也是煤矿采煤工作的基础设施。
良好的巷道设计和合理的布置能够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2.巷道的类型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用途,巷道可以分为主巷道、副巷道和掘进巷道。
主巷道负责将煤炭从井下运输到井口,副巷道用于通风和瓦斯抽采,掘进巷道则是用于开采工作面和矿井井壁支护。
3.巷道的布置原则巷道的布置应该符合以下原则:一是便于煤炭、瓦斯和通风的运输和抽采,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二是合理利用矿井空间,降低矿井建设成本和提高开采效率;三是保证矿工的安全,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二、采煤工艺技术1.采煤工艺的分类煤矿采煤工艺主要分为综采工艺和细分工艺。
综采工艺包括“推顶煤壅”、“截割采煤”和“综合采煤”,适用于比较厚的煤层和煤岩混合的矿层。
细分工艺则包括“长壁工艺”和“短壁工艺”,适用于薄煤层和薄煤岩层。
不同的采煤工艺有各自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在综采工艺中,需要使用煤机和刮板输送机进行采煤和运输;在细分工艺中,则需要使用长壁采煤机和液压支架进行采煤和支护。
采煤过程中还需要解决矿层的顶板和底板管理、瓦斯和煤尘的治理等技术难题。
3.采煤工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矿井深度的加深,煤矿采煤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将成为采煤工艺的发展趋势,新的采煤机械和设备将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采煤,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是煤矿开采中的关键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高效开采。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煤矿开采将会迎来一场全面的革命,为矿工们创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工作环境。
矿井运输大巷的布置[摘要]为了进行煤层开采,除了构建一套井底车场外,还必须在开采水平布置一套开拓巷道,即开采水平布置。
矿井运输大巷布置的基本要求是开采布置合理、保证井下运输畅通。
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和设备、矿井运输大巷的断面和支护、矿井运输大巷的方向和坡度、矿井运输大巷布置方式等问题。
[关键词]矿井;运输大巷;布置中图分类号:td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034-01为了进行煤层开采,除了构建一套井底车场外,还必须在开采水平布置一套开拓巷道,即开采水平布置。
矿井运输大巷布置的基本要求是开采布置合理、保证井下运输畅通。
运输大巷布置如下。
1、矿井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和设备各类井型矿井大巷通常采用矿车轨道运输,少数矿井的大巷用带式输送机运煤,而矸石、物料仍采用矿车轨道运输。
牵引机车选取主要决定于矿井的瓦斯等级、运量和运距等。
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时,通常要另设一条辅助运输大巷,绝大多数矿井的辅助运输大巷仍采用矿车轨道运输。
矿车轨道运输适合运距较长、拐弯较多、不同煤种的分运、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巷道断面大的大巷,带式输送机运输则适合运量大、运距短、煤种单一、装载点少、巷道直的大巷。
2、矿井运输大巷的断面和支护大巷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时,巷道断面要随运煤与辅助运输的配合方式确定。
新建矿井要平行布置带式输送机大巷和轨道大巷,每隔一定距离用联络巷连接。
为方便处理两条大巷的交叉关系,并便于带式输送机大巷的泄水,带式输送机大巷略高于轨道大巷。
带式输送机大巷的断面必须满足检修要求,在设检修道时,检修道与带式输送机间要留适当的安全距离,轨道大巷可采取单轨或双轨断面;在带式输送机大巷不设检修道时,轨道大巷要采取双轨断面。
一些生产矿井把带式输送机和轨道安排在同一条大巷中,即机轨合一,此方式布置紧凑,少掘一条大巷,而一条巷道的断面大,尤其在巷道交叉处施工较为困难,为便于带式输送机跨越轨道及架线,要抬高带式输送机及巷道高度,不利施工,同时一条巷道布置两套运输系统,难免互相干扰。
煤矿开采的巷道布置与采煤工艺技术煤矿开采是指利用地下煤矿资源进行探矿、开采和利用的过程。
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技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煤矿的采煤效率和安全生产。
本文将从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巷道布置1. 巷道的作用煤矿巷道是连接矿井各采区、采煤工作面与地面的通道,它是矿井的血脉,为采煤提供了必要的通道和条件。
巷道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采煤工作的开展及后续运输和通风等工程的实施。
2. 巷道布置的原则(1)合理布置:合理布置是指在考虑地质条件、矿井结构、采煤工艺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巷道布局方式,以满足采煤的需要和提高生产效率。
(2)安全布置:安全布置是指在巷道布置过程中,要考虑到矿井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地质灾害并保证矿井的通风、排水等设施的安全使用。
(3)灵活布置:灵活布置是指在巷道布置过程中要考虑到煤层的不规则性和采煤工作面的变化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矿井生产的需要。
(1)矿井主通风巷:主通风巷是矿井的主要通风通道,用于保证矿井内部的通风环境,排除有害气体和保障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
(2)采煤工作面巷道:采煤工作面巷道是连接采煤工作面与矿井主通风巷的通道,它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巷道之一,直接关系到采煤工作面的正常作业。
(3)运输巷道:运输巷道是用于将采煤工作面上产出的煤炭和矿石等物资运出矿井的通道,它是煤矿生产的重要通道。
(1)合理安排巷道的位置和布局,以便于煤炭和矿石的运输。
(2)合理设置巷道的通风和排水系统,保证巷道内部的通风和排水畅通。
(3)合理选择巷道的支护方式,保证巷道的稳定和安全。
二、采煤工艺技术1. 采煤工艺技术的作用采煤工艺技术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利用机械设备和工艺方法开采煤炭的技术。
采煤工艺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到煤矿的采煤效率和生产质量。
(1)安全生产:安全是煤矿生产的首要原则,在采煤工艺技术中,要保证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
(2)高效节能:采煤工艺技术要求高效节能,尽可能提高采煤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大巷布置方式一、缓斜及其以上煤层的大巷布置方式这类大巷布置有3种基本方式,即单层布置、分组布置和集中布置。
1.单层布置(分煤层大巷与主要石门布置)单层布置的特点是在开采水平内,在各可采煤层中,或在煤层底板岩层中都布置大巷,各煤层单独布置采区,各煤层之间用主要石门联系。
由于各煤层单独布置采区,就每个采区而言,准备工程量较小,各分煤层大巷之间只开一条主要石门,石门的开拓工程量一般不大;由于建井时首先在上部煤层进行开拓准备,初期工程量较少;如果各分煤层大巷是沿煤层掘进,则施工速度较快,初期投资较少。
其缺点是,每个煤层均布置大巷,总的开拓工程量大和维护工程量大;大巷沿煤层布置,维护困难,维护费用高,煤柱损失大。
因此,在建国初期,煤层巷道支护技术不高时,它适用于煤层间距大,井田走向长度和服务年限短的中小型矿井。
2.集中布置(集中大巷与采区石门布置)集中布置的特点是在开采水平内只布置一条或一对集中大巷,用采区石门联系各煤层。
这种布置方式的大巷工程量较少;大巷一般布置在煤组底板岩层或最下部煤与岩石坚固的煤层中,维护容易;生产区域比较集中,有利于提高井下运输效率;由于以采区石门联系各煤层,可同时进行若干个煤层的准备和回采,开采顺序较灵活,开采强度,较大。
其缺点是矿井投产前要开掘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和采区石门,煤系地层厚度大时,初期建井工程量较大,建井工期较长;每一采区都要开掘采区石门,煤层间距大时,采区石门总长度大。
故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井田走向长度大,服务年限长,煤层数目较多,层间距不大的矿井。
3.分组布置(分组集中大巷与主要石门布置)分组布置的特点是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分组,每个分组开掘十条集中大巷,分组内用采区石门联系,分组集中大巷之间用主要石门或分区石门联系。
这种布置方式总的巷道工程量较少;生产比较集中,大巷容易维护。
其缺点是总的石门长度较长。
因此,它适用于可采煤层数较多,层间距大小不等的矿井。
特别是由于井筒布置要求,当井底车场落在煤层组的上部或中间时,采用分组布置,初期工程量少,建井工期短。
炭窑坪煤矿D1003工作面尾巷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炭窑坪煤矿D1003工作面尾巷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关键词:掘进巷道顶板支护第一节巷道布置1、该掘进工作面沿煤层顶板布置,以真方位角0°06′掘进在采区回风巷距七顺12m处开口。
2、巷道断面如下:净断面:2.4m×1.8m第二节矿压观察一、观察对象D1003掘进工作面内错尾巷二、观察内容用锚杆拉力计、扭力扳手对顶帮锚杆的锚固力、扭力矩实施抽查检测;用钢尺对巷道硐高进行观测以分析顶、底板移近量,对巷道宽度进行观测以确定巷道两帮的移近量。
三、观察方法用LY200型锚杆拉力计检测顶、帮锚杆锚固力,用力矩扳手检查扭力是否达到要求。
每月1、11、21号进行拔拉测试,且每次抽查每组不少于3根,所测数据记录在册,并通报队组。
四、数据处理:由队组人员配合技术科测试,观察记录归技术科负责整理分析判断,上报分管矿领导,分析结果及时反馈队组,从而不断修改设计补充措施,指导施工。
第三节支护工艺一、支护参数设计(一)、采用类比法合理选择支护参数根据采区准备巷道支护经验,锚杆选用1.8m长的圆钢锚杆,排距800m m,间距800m m,网为10#铁丝网。
(二)、采用计算法校验支护参数1、顶锚杆通过悬吊组合梁作用,帮锚杆通过加固帮体作用达到支护效果,应满足L≥L1+L2+L3式中L—锚杆总长L1—锚杆外露长(帮锚杆为0.15m)L2—有效长度(顶锚杆取免压拱高b,帮锚杆取煤帮破碎深度)m L3—锚入岩层深度0.3m普氏免压拱高b=「B/2+H t a n(45°—W帮/2」/F顶式中B、H巷道中宽和高B=2.4m H=1.8mF顶—顶板岩石普氏系数顶取2;W帮—两帮围岩的内摩擦角取63.43°。
b=「2600/2+1800t a n(45°—63.43°/2」/2=「1300+425」/2=0.862m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顶板锚杆长L顶≥1.262米,所选锚杆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及采煤方法在煤矿开采中,采区巷道布置及采煤方法是决定煤矿开采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巷道布置和合适的采煤方法可以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成本,保证煤矿的持续生产。
本节将重点介绍采区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的相关内容。
采区巷道布置:1.采区巷道布置的原则:(1)合理布置:巷道布置应根据矿层结构、矿井地质条件、开采方法等因素进行科学布置,避免盲目开采,充分考虑巷道的通风和支护需求。
(2)安全可靠:巷道布置要避免高风渗透区、大型断层、矿压突出等危险地段,确保采区的安全稳定。
(3)经济合理:巷道布置要尽量减少开挖量,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同时,要考虑巷道的疏水排水和材料输送等要求。
2.常用的采区巷道布置方式:(1)单巷道布置:将采区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单巷道,每个巷道负责一个开采工作面。
这种布置适用于采高较低、矿层稳定的煤矿。
(2)双巷道布置:将采区划分为两条平行的巷道,分别负责进风和出风,提供必要的通风和人员、物资往来通道。
这种布置适用于采高较大、需要疏水排水和辅助支护的煤矿。
(3)多巷道布置:根据具体情况,将采区划分为三条或以上的巷道,以满足复杂的开采需求。
这种布置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矿井瓦斯较大的煤矿。
采煤方法:1.长壁采煤方法:长壁采煤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采煤方法之一,适用于采高较大、煤层厚度较大的矿井。
其基本工艺流程为:首先在工作面上进行掘进,然后采用控制性爆破技术将煤体从煤层上下破碎,再通过采煤机将破碎的煤体切割下来,最后通过运输机和运输设备将煤炭运出井口。
长壁采煤方法效率高,产煤率大,但对于采煤机性能、支护设备和通风系统要求较高。
2.直接煤矿压采煤方法:直接煤矿压采煤方法是通过矿井压力将煤体从煤层上下破碎并压入控制性房间,然后通过运输设备将煤炭运出井口的采煤方法。
这种采煤方法适用于煤层薄、煤层软弱、瓦斯含量高的矿井。
直接煤矿压采煤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产煤率较低,支护设备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