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
超凡拔俗,守志不阿
1.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尤有傲霜枝. __苏轼
2.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__宋·郑思肖
3.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__唐·元稹
返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 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____苏轼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 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 “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饮
酒
陶 渊 明
( 其 五 )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仰慕陶渊明人 品,尤其李白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思 想, 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 相承的。
真意指自然之趣人 生真谛。
❖ 三、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 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3分,分析1分,情感2分)
答案示例: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 却。
❖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 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是指什么?诗人为什么又“欲
辨已忘言”呢?
❖ 以“从……的中,我读出了……”为句式,写 一段排比的话。
❖ 例:从“结庐在人境”中,我读出了陶氏感情的奔 放 与洒脱。
“车马喧”指“污浊喧闹的官场和烦心追求 名利的世俗生活。
“心远地自偏”“远”的对象是什么? 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 超凡脱俗
❖心远地自偏
❖心远 指心远离世 俗,远离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