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环境教育法的发展历程与动向
- 格式:pdf
- 大小:252.19 KB
- 文档页数:3
(二)设置主要负责机构《国家环境教育法1970》提出了在教育总署内设立环境教育司,该司受教育总署署长监督,但同时又要按照教育、卫生、福利部部长所颁布的命令为标准去履行其职责。
此外,建立了环境教育顾问委员会,主要负责向教育总署署长和环境教育司提出方案管理与实施建议、制定一项审查和处理申请的标准。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环境教育法1970》在机构设置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足,因此,《国家环境教育法1990》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作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在环境保护局下成立环境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即环境教育处,成立环境教育监督协调机构,即环境教育咨询委员会和联邦环境教育特别工作小组,该法案规范了美国环境教育机构的队伍建设和项目管理,成为美国环境教育不断前进的制度保障。
(三)提供资金与补助稳定的经费来源同样也是推进环境教育的重大保证。
在资金来源方面,《国家环境教育法1990》第六条规定,环境保护局可以以合同、契约和拨款的形式,资助环境教育的课程设计、实施方法、课题项目、人员培训等活动,力求开发和更新环境保护的措施、技术等。
除此之外,还设立国家环境教育和培训基金,筹集来自社会各种机构的捐助与各方面的支持。
在补助方面,一是环境教育相关措施可以得到推进,环境教育赠款项目支持中小学学生研究环境问题、培训教师及促进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环境合作。
教育机构、州和地方机构、部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都有资格获得这些赠款。
另一方面,资金可以为从事环境教育及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给予补助,比如委员会人员津贴、奖励机制、环境实习奖金和奖学金等。
环境保护局局长可颁发环境教育奖:罗斯福奖、梭罗奖、卡逊奖、班卓奖及总统环境青年奖5种奖项,来表彰在环境教育方面作出杰出成就的人,极大鼓舞了民众参与环境教育的积极性。
(四)开发环境教育课程美国环境教育法中为环境教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包括人员、资金等。
同时,环境教育课程根据不同群体设计安排,在美国环保局的网站上可以看到环境教育课程计划分为几大类:水、空气、气候变化、生态系统、能源、健康、减排和循环利用等。
国内外环境教育发展评述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类的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它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也日益加重。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几个国家环境教育的特点,引出对我国环境教育的思考,探讨解决目前我国环境教育问题的对策,使之朝深远发展。
关键词:环境教育现状借鉴工业革命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但同时人们对发展的深刻内涵却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然资源不加控制的开发利用,大大加深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程度,在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于是环境教育的重要作用便凸现出来。
一、国外环境教育的历程1.北美的环境教育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境教育的国家,并于1970年率先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环境教育法》,开始在全国推行环境教育。
从此,美国就把环境教育作为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举措推广和实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环境教育已经形成一个基本成熟和完善的教育体系。
在美国的环境教育中,社会各个阶层都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
首先,政府作为环境教育的倡导者和推行者,积极制定和修改关于环境教育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
同时,政府从不干涉环境教育的发展,只是对其发展进行监督和服务。
美国的经济很发达,因此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教育,不仅直接用于教育投资,还设置一些关于环境教育方面的奖项,用来表彰在环境教育事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人。
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着“绿色消费”的方向发展,企业的生产要适应消费的变化,所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在另一侧面支持了环境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最后,美国的环境教育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教育体系。
美国环境法美国环境法是美国制定的关于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第一个关于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是1899年的《河流与港口法》(亦称《垃圾法》)。
随后又颁布了《联邦杀虫剂法》(1910年),《防止河流油污染法》(1924年),《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1938年)等。
20世纪50年代前后,由于环境污染事件增多,美国开始重视联邦的污染防治立法,先后颁布了《联邦水污染控制法》(1948年)、《联邦杀虫剂、灭菌剂及灭鼠剂法》(1947年)、《原子能法》(1954年)、《联邦大气污染控制法》(1955年)、《联邦有害物质法》(1960年)、《鱼类和野生生物协调法》(1965年)、《空气质量法》(1967年)、《自然和风景河流法》(1968年)等。
此外,还多次修改了《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
到1969年,美国颁布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标志其环境政策和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以治为主变为以防为主,从防治污染转变为保护整个生态环境。
随后,又颁布了《环境质量改善法》(1970年)《美国环境教育法》(1970年),《海岸带管理法》(1972年),《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1972年),《海洋保护研究及禁渔区法》(1972年),《联邦环境杀虫剂控制法》(1972年),《噪声控制法》(1972年),《安全饮用水法》(1974年),《濒危物种法》(1973年),《联邦土地政策及管理法》(1976年),《有毒物质运输法》(1975年),《资源保护与回收法》(1976年)和《有毒物质控制法》(1976年)。
进入80年代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酸、能源、资源和废弃物处置方面的立法,制定了《酸雨法》(1980年),《机动车燃料效益法》(1980年),《生物量及酒精燃料法》(1980年),《固体废物处置法》(1980年),《超基金法》(1980年)和《核废弃物政策法》(1982年)。
到目前为止,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制定了几十个环境法律,上千个环境保护条例,形成了一个庞杂的和完善的环境法体系,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也有自己的环环境法,并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环境教育的发展及启示一、环境教育在美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严峻的环境问题推动美国公众在国内掀起了由环保主义者引领、社会各界参与,保存主义与保护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等环境思潮不断博弈的环保运动。
由最早的自然教育、户外教育、土地伦理教育等发展起来环境教育,不断受到公众、商业组织、非政府组织、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最终通过立法确定了环境教育的功能和地位。
美国在1970年制定了全球第一部环境教育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将环境教育法制化的国家,并正式在国际上开始引领环境教育的发展。
1. 起源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工业化发展的美国成为了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然后无限制的污染排放让美国饱受污染带来危害之痛,因排放污染物、使用化学品及杀虫剂等伴生的环境公害事件不断出现。
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荒野及野生动植物的消失这些直观的现象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而易见,并促使人们的意识发展转变。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人们开始到人类与环境休戚与共,1962年美国著名的环境先驱蕾切尔•卡逊写作的《寂静的春天》揭开了美国开始反思环境问题带来的惨痛教训的序幕。
1970 年,美国通过了《环境教育法》,根据该法案第一款,成立了环境教育办公室,负责为高等院校、地方教育机构及其他公立或私立机构提供资助,支持他们开展环境教育工作。
之后许多全国性和地方性环境教育组织相继成立,例如北美环境教育协会(NAAEE)。
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教育在美国开始兴起。
1970年美国国家环保局成立,推动《清洁空气法》、《清洁大气法》等一系列环境法制的出台。
2. 发展1970年《环境教育法》由尼克松总统签署生效后,法案对环境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在健康和教育部下设环境教育办公室,开发环境教育教材,推动公众对环境质量及生态平衡的认识,同时支持中小学开发环境教育大纲;资助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工商界人士的培训;指导户外生态研究中心的设计;资助社区举办提高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计划。
美国的环境教育和培训计划一、环境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历程1. 早期阶段美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早,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当时,主要是通过自然科学课程和户外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1888年,约翰·迪维·莫里斯(John Dewey Morris)在其著作《The Duty of the State in Relation to Industrial Education》中首次提出了关于环境教育的理念,开启了美国环境教育的先河。
2. 环境运动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环境运动在美国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国社会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1970年4月22日,地球日就是由美国领导的环境保护运动首次发起,这一天也被定为地球日,后来逐渐成为全球环保运动的日子。
在环保运动的推动下,美国政府对环境议题做出了重大决策,包括通过《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系列环境法律,推动了环境教育的发展。
3. 现代环境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开始逐步加大对环境教育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方面。
1990年,美国环保局(EPA)发布了第一份《环境教育工作计划》,提出了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环境教育项目和资源。
从此,美国的环境教育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各个州和地区都纷纷开展了各类环境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美国环境教育和培训计划的目标和内容1. 学校环境教育在美国,学校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美国各个州都制定了相关的环境教育标准和课程要求,要求学校将环境教育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此外,美国环保局还向学校提供了大量的环境教育资源和支持,包括教材、课程设计、培训等,帮助学校提高环境教育的水平。
2. 社区环境教育社区环境教育是通过各类社区组织、NGO等渠道向公众提供环境教育和培训服务。
美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历程与成效环境保护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环境保护政策的历程与成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美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并评估其取得的成效。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美国环保政策的历程。
20世纪初期,美国面临着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然而,当时的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对较低,环境问题被忽视。
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系列环境灾难的发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从而推动了美国环保政策的发展。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案》,确立了保护环境的国家政策,并成立了环境保护署(EPA)来负责环境保护的监管和管理。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环保政策的成效。
美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
首先,美国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通过采取严格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美国成功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特别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这些努力使得美国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大部分城市的雾霾问题得到了缓解。
其次,美国在水资源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美国通过实施严格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如限制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加强水体监测和治理等,成功减少了水污染的程度。
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水体的水质,也保护了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此外,美国还在能源领域取得了一些环保方面的成就。
美国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同时,美国也在能源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推广能源节约技术和政策,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然而,美国环保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美国的环保政策过于依赖市场机制,忽视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人则认为美国的环保政策过于保守,未能及时跟上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此外,美国的环保政策也受到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影响,导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美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历程与成效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但美国在环保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
西方国家环境法的发展第一阶段:环境逐步被重视环境法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一些环境问题引起了政治家、公众和环保组织的关注,如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工厂废水的排放等。
西方国家开始制定出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以规范和保护环境。
1963年,美国通过了《空气纯化法》,成为了全球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
该法律主要管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设立了国家排放限制标准和监管机构等。
瑞典在1974年制定了全球第一个《环境法典》,该法律的出台对环境保护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环保法律不断完善和加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到环保法律的第二个阶段。
它们加强了环保法律的实施,完善了法律体系,并加强了环境监管机制。
在此期间,许多著名的环境保护法律相继出台,如英国的《自然环境和乡村法案》、美国的《清洁水法》、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等,这些法律清晰地规定了环境破坏者的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了明确的处罚。
同时,许多环保机构也得到了成立和加强,例如,美国的环境保护署、英国的自然环境研究所、德国的联邦环境署等,这些机构主要负责环境监测、检查、管理和处罚等方面的工作,是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环节。
第三阶段:绿色经济的兴起和应对气候变化21世纪初,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加剧,全球环境保护的重心逐渐转向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领域。
在这个阶段,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开始致力于推动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
为此,西方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环保和气候政策和法律,如欧盟的“2030气候与能源框架”、德国的“能源转型行动计划”、美国的“清洁能源计划”等。
同时,一些新的环境法律也相继出台,如法国的《能源转型法》、英国的《气候变化法》等,这些法律都致力于推动经济转型减少排放并鼓励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此外,在全球气候问题的背景下,国际上也开始加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推广,包括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