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Capital N ormal University2006年增刊(S ocial Sciences Ed ition )中共党史研究以科学发展观 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李 红 辛 兵 方爱珍 刘红燕 张志鹏摘 要: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指导意义。
过去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在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所代替。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人才学会“社会诊断”和开“社会处方”。
针对新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和对人才培养的新的要求,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了本博连读、P BL 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医学教育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要跻身于世界一流医学教育行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还要从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完善,才能全面提升北大医学教育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6)增刊-0152-03收稿日期:2006202225作者简介李红(6),女,满族,北京市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副研究员。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高等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
教育部长周济在谈到教育改革发展的三大任务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
因为和谐社会将是人充分、全面发展的社会,而教育的普及和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
因为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需要全体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而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的最直接手段。
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荐单位北京大学所属学校是(是否部属)课程名称儿童口腔医学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医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口腔医学课程负责人葛立宏申报日期2008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八年三月填写要求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⑴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⑵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⑶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⑷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80年代末期开始采用双生子法研究儿童牙生长发育和遗传因素与儿童口腔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90年代在葛立宏主任领导下,儿童口腔医学的教学和科研有了长足发展。
2004年成立独立的儿童口腔医学教研室,出版了《儿童口腔医学》双语教材。
目前主要从事婴幼儿龋病(ECC)、牙发育异常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分子遗传学)以及乳牙牙髓干细胞的研究三个方面。
其中乳牙牙髓干细胞、破骨细胞在牙根吸收中的作用及低磷酸酯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与国际研究同步并有创新。
儿科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74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70余篇,国内学术会议180余篇,其中二十余篇发表在国际专业杂志上。
课题中工作改革与发展建议9月29日下午,中国药科大学“十四五”发展战略暨全面深化改革研究2021年度课题中期成果交流会在江宁校区召开。
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冯锋,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高雪梅,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处、质量评估处副处长黄滋淳,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谢阿娜等作为专家出席本次会议。
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办公室部分成员、“十四五”发展战略暨全面深化改革研究课题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相关人员等参加会议。
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召开。
会上,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许风国首先介绍了课题立项背景和前期工作情况。
专家组组长、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冯锋主持评审环节。
各课题组分别从课题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及下一阶段思路设想等方面进行汇报。
专家针对各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进度及后期研究需改进的方面等,逐一给出中肯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许风国处长向专家组的精心指导和辛勤工作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他表示组织战略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集全校智慧,共同为学校改革发展“问诊把脉”。
希望各课题组能在下一阶段研究工作中,精准聚焦课题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梳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内容,提高成果质量,突出研究成果对学校事业发展决策的借鉴作用和实践转化潜力,为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的落实和学校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据悉,2021年,为全面推动学校“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围绕“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改革发展任务,学校启动了中国药科大学“十四五”发展战略暨全面深化改革课题研究工作。
2022年,围绕“十四五”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学校又组织开展了中国药科大学“十四五”发展战略相关调研课题研究工作。
中观层面的战略课题研究与微观层面的调研课题研究相互支撑、互为补充,通过进一步加强战略管理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将有利于加快推动学校“药学教育学”二级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2023年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立项结果一、项目背景医学教育教学一直是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更新,医学教育教学模式亟需改革与创新。
为此,各级教育部门和医学院校积极开展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二、项目目的1.适应医学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2.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
3.推动医学教育教学的国际化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立项项目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我校提交了以下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经过评审通过的项目如下:1.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本项目旨在通过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促使学生从早期就能够与真实病患进行接触,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和医术的医学人才。
2.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多方面因素,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推进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本项目旨在加强学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设,提供更加先进和完善的技能培训设施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条件,提高其临床操作能力。
4.开展跨学科交叉课程本项目旨在将医学与工程、管理、人文等其他学科相结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跨界融合,培养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
四、项目实施计划1.确立项目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
2.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分工和责任人。
3.加强宣传和组织动员工作,提高师生对项目的认知和参与度。
4.建立健全项目进展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项目实施方案。
五、项目经费预算1.根据项目实际需求,拟定详细的经费预算表,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2.制定严格的经费管理办法,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和考核,防止出现资金浪费和滥用现象。
六、项目成果评估1.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PBL教学模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刘杨【摘要】PBL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since its first use in medical education in 1960s. Despite the advantages, this paper analyzes common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BL teaching process in case design,guiding role of teachers,students engagement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t also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to promote PBL teaching.%PBL教学法自20世纪60年代引入医学教育中以来,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显著作用。
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文章从病例设计水平、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参与度、考核方式这几方面对PBL教学法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PBL教学模式的参考性建议和解决方案。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3页(P694-696)【关键词】PBL教学;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改革【作者】刘杨【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肿瘤系统生物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常被译为“问题导向学习”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并逐渐被引入全球医学教育领域[1]。
北大医学部PBL教学改革(一)随着现代医学科技不断发展,医生们不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此,北京大学医学部采用了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来对医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
这一教学方法将去除传统的课本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实践,以贴近真实医学实践和职业能力要求。
接下来,本文将深入探讨北大医学部PBL 教学改革,以及它所带来的优点和挑战。
一、PBL教学改革的优点1、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PBL教学中,学生们需要组成小组,根据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和实践,培养其实际能力和情境感知。
2、促进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PBL教学中,不同专业的学生们需要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学生们在高效沟通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提高教学效率:在PBL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们之间进行互动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质量。
同时,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需要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这也增强了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PBL教学改革的挑战1、教师培训难度大:PBL教学方式需要教师进行实时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教师的培训成本以及选聘优质教师的难度都较大。
2、管理难度高:PBL教育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协调,而这些管理机构需要与教师、学生、社会等多个利益主体进行有效合作。
其管理难度也较大。
3、医学生个体差异大:医学生个体差异大,其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学机构和教师要有相应的教学策略和个性化教育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PBL教学法虽然在过去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由于它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方面的巨大优势,看似这些问题也是可以被克服的。
对于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来说,他们需要在出台教学方案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创新,以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