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芬那敏铵糖浆(科室会)
- 格式:pptx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24
纳美芬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虎良艳;李朝标;李劲松;李慧娴【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0(0)4【摘要】目的观察纳美芬在临床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手术治疗患儿92例,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麻醉方式联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入纳美芬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记录2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Ramsay评分及疼痛评分。
注射生理盐水或纳美芬后的10 min之内对2组患儿的呼吸恢复程度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9.57%(χ2=10.897,P<0.05)。
观察组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
经治疗发现,观察组患儿呼吸情况恢复率为93.48%(43/46),远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χ2=5.392,P<0.05)。
结论纳美芬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94-95)【作者】虎良艳;李朝标;李劲松;李慧娴【作者单位】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1【相关文献】1.盐酸纳美芬在小儿复合麻醉中的应用2.盐酸纳美芬在小儿喉罩麻醉中的应用3.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纳美芬在小儿喉罩麻醉中的应用4.右美托咪定联合盐酸纳美芬在小儿喉罩麻醉中的应用效果5.盐酸纳美芬在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和镇痛中的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美芬在小儿全身麻醉后复苏中的应用研究郑镇伟;廖晓丽;游志坚【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纳美芬在小儿麻醉后复苏中拮抗阿片类药物呼吸抑制以及促进意识恢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的学龄前儿童分为纳美芬组、纳洛酮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行常规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术毕按分组情况静脉注射纳美芬0.25 μ上g/kg、纳洛酮1 μg/kg或生理盐水0.25 mL/kg,随后记录患儿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率、镇静评分、疼痛评分等.结果纳美芬组和纳洛酮组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小剂量纳美芬和纳洛酮均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后麻醉复苏,快速解除芬太尼引起的呼吸抑制,并促进意识恢复.【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8(047)027【总页数】4页(P3521-3523,3528)【关键词】麻醉,全身;纳美芬;纳洛酮;小儿;呼吸抑制【作者】郑镇伟;廖晓丽;游志坚【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51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2盐酸纳美芬(nalmefene)是纳屈酮的6位亚甲基水溶性衍生物,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的阿片受体拮抗剂[1]。
纳美芬临床用途广泛,目前在麻醉科主要应用于拮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镇静和低血压等症状[2-3]。
但至今为止国内关于纳美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小儿方面的研究很少。
本研究通过观察小剂量纳美芬和纳洛酮在学龄前儿童全身麻醉后拮抗芬太尼呼吸抑制和镇静的效果,探讨小剂量纳美芬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后复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月至 2017年5月择期行腹腔镜下单侧或双侧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ASA分级Ⅰ级,年龄3~6岁,性别不限,体质量12~24 kg,无严重心、肺、肝、肾等疾病,且上呼吸道感染痊愈超过14 d。
纳美芬(nalmefene)作为一种特异性吗啡受体阻断剂,结构为6位亚甲基的纳曲酮类似物,该药系1975年合成,并于1995年上市,现已渐成为纳洛酮的替代产品。
新一代用于神经保护治疗的阿片受体拮抗剂Nalmetrene与纳洛酮相比,纳美芬具有作用时间长、给药途径多、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临床用途广泛,已用于拮抗麻醉性镇痛剂引起的呼吸抑制、镇静和低血压等症状,并应用于酒精中毒和海洛因依赖等的治疗。
1 药理学作用纳美芬是μ、κ、α阿片受体阻断剂,能竞争性拮抗各类阿片受体,尤其对μ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
在人体的脑内和外周组织都存在着β-内啡肽、脑啡肽等阿片样内源性物质。
这些物质对神经、内分泌、呼吸及心血管等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纳美芬在与外周阿片受体结合后,还能与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身体应激状态下引起的中枢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等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纳美芬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与它所成的盐的种类有很大的关系,甲碘纳美芬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而盐酸纳美芬较易透过血脑屏障。
纳美芬静注2min即可产生受体拮抗作用,5min之内可阻断80%的大脑阿片受体。
它广泛分布于组织中,在肝脏与葡糖苷酸结合并缓慢代谢形成非活性物质,从尿中以原形排泄的量不足5%,但纳美芬的排泄对于肾末期疾病患者而言有很大改变,晚期肾病患者的清除半衰期从正常者的(10.2±2.2) h增至(26.1±9.9) h。
纳美芬的t1/2约为11h,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达40%~50%,而纳络酮的t1/2仅为1~2h,纳美芬的作用持续时间比多数阿片受体激动剂(除美沙酮和右丙氧芬)都长。
2 药物制剂注射剂纳美芬注射剂(REVEX()是由Ohmeda制剂公司开发,于1995年4月17日获得FDA批准上市的,是该药目前唯一的上市剂型。
该制剂有两种规格0.1g·L-1和1g·L-1的生理盐水溶液(pH3.9)。
美芬那敏铵糖浆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美芬那敏铵糖浆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美芬那敏铵糖浆英文名称: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ChlorphenamineMaleate and Ammonium Chloride Syrup汉语拼音:Meifennamin An Tangjiang【主要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5毫升含氢溴酸右美沙芬4.5mg,马来酸氯苯那敏2mg,氯化铵30mg。
【性状】本品为红色澄清液体;味甜。
【适应症】主要用于消除或缓解因上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反应引起的咳嗽、痰多而粘稠,或同时伴有鼻塞、流涕以及打喷嚏等症状。
【规格】1ml:氢溴酸右美沙芬0.9mg,马来酸氯苯那敏0.4mg 与氯化铵6mg。
【用法用量】本品仅供小儿口服。
2岁以下请遵照医生指示服用;2~6岁,每次一茶匙﹝5ml﹞,每日服2~3次;6~12岁,每次一茶匙半﹝7.5ml﹞,每日服3~4次或遵照医生指示服用。
【不良反应】个别可见轻微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胃痛、食欲缺乏、口干、便秘等;亦可见嗜睡、视力模糊、排尿不畅、胸部发紧、出血倾向、血压稍降、耳鸣、头晕、头痛、肌肉痉挛及对光线敏感等反应。
【禁忌】1. 对本品各成分过敏者禁用。
2.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哮喘、肺气肿、前列腺肥大以及抑郁症的小儿禁用。
3.下呼吸道感染及哮喘发作者禁用(因可使痰液变稠而加重疾病)。
4.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不适宜长期服用,用药不得超过7天,如症状未缓解,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2.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4.请将本品置于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
5.镰状细胞贫血者可引起缺氧或(和)酸中毒。
【药物相互作用】1.中枢神经抑制药如镇静催眠、抗惊厥药以及乙醇(酒精)可增强本品的作用和不良作用。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6.12.008·论 著·美芬那敏铵糖浆消除或缓解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房定珠鲍一笑美芬那敏铵糖浆注册研究协作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呼吸科(上海 200092)摘要:目的以愈美甲麻敏糖浆为对照,评价美芬那敏铵糖浆消除或缓解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应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方法,在11个临床研究中心共纳入FAS分析患儿253例,试验组127例,最终纳入符合方案集(PPS)分析118例;对照组126例,纳入PPS分析116例。
试验组服用美芬那敏铵糖浆,对照组服用愈美甲麻敏糖浆,遵医嘱连续服用不超过7 d,至少服用3 d。
结果入组时两组的年龄、性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评分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试验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缓解中位时间为51.0 h(95% CI:43.0~62.0 h),对照组为56.0 h(95% CI:48.0~64.0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校正中心和基线影响后,试验组非劣效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14,P = 0.71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单项症状消失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依从性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各有7例不良事件,且均有1例判断为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8%。
结论美芬那敏铵糖浆在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能有效快速缓解症状,其疗效和安全性非劣效于传统药物愈美甲麻敏糖浆。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愈美甲麻敏;临床研究;儿童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extromethorphan Hydrochloride, Chlorphenamine Malente, and Ammonium Chloride Syrup on eliminating or relieving the symptoms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children F ANG Dingzhu, BAO Yixiao, Registration Study Group of 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 Chlorphenamine Maleate and Ammonium Chloride Syrup (X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extromethorphan Hydrochloride, Chlorphenamine Malente, and Ammonium Chloride Syrup on eliminating or relieving the symptoms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hildren, by comparing with Guaifenesin, 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 Methylephedrine Hydrochloride,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Syrup.Methods Random, blind and parallel control method was adopted. A total of 253 pediatric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in 11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s; 127 patients were assign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finally 118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program set analysis (PPS); 126 patients were assign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finally 116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P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ok Dextromethorphan Hydrochloride, Chlorphenamine Malente, and Ammonium Chloride Syrup and control group took Guaifenesin, 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 Methylephedrine Hydrochloride,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Syrup. All of the patients took as prescribed at least for 3 days but not more than 7 day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sex, and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PPS showed the median time of symptom relief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51.0 h (95%CI: 43.0-62.0 h) and 56.0 h (95%CI: 48.0-64.0 h)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calibration of center and baseline effec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not wors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score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F=0.14, P=0.710). The individual symptoms disappear rate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the complianc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P all > 0.05). Both groups had 7 cases of adverse events, and one cas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each. Thus,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s in two groups were 0.8% each.Conclusions Dextromethorphan Hydrochloride, Chlorphenamine Malente, and Ammonium Chloride Syrup can effectively通信作者:鲍一笑电子信箱:dr.smilebao@relieve symptoms rapidl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its efficacy and safety were non worse than traditional Guaifenesin, Dextromethorphan Hydrobromide, Methylephedrine Hydrochloride,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Syrup.Key words :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Dextromethorphan Hydrochloride, Chlorphenamine Malente, and Ammonium Chloride Syrup; clinical research; child营养不良;⑨癫痫患儿;○10支气管异物引起咳嗽;○11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以及抑郁症者;○12肝肾功能不全,丙氨酸转氨酶(ALT )和/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 > 1.5×正常值上限(ULN ),肌酐 > 1×ULN ;○13患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或患有恶性肿瘤;○14解剖学因素造成鼻腔堵塞或大体解剖畸形者,过敏性鼻炎患者;○15近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研究者;○16合并其他疾病,研究者认为将无法评价疗效、无法保障安全用药或不大可能完成预期的疗程和随访的患者。
纳美芬抑制全麻诱导时芬太尼诱发呛咳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陈实玉;蒋龙;仓静;张荃【摘要】目的:观察预注纳美芬能否有效抑制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以及预注纳美芬对患者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全麻手术患者7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26例.3组患者入室后100%O2面罩通气2 min(T0),静脉诱导前分别注射0.9%氯化钠液(对照组)、0.25μg/kg纳美芬(0.25纳美芬组)、0.5μg/kg纳美芬(0.5纳美芬组)10 mL,2 min后(T1)记录心率(HR)、无创血压(NBP)、脉搏氧饱和度(SpO2);5 s内静脉注射4μg/kg芬太尼,2 min后(T2)记录HR、NBP、SpO2,并观察这2 min内是否出现呛咳反应.T2时刻后静脉注射2.5 mg/kg丙泊酚、0.6 mg/kg罗库溴铵、1.5 mg/kg利多卡因诱导,90 s后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T3)即刻记录HR、NBP、SpO2.结果:对照组呛咳的发生率为53.8%,高于0.25纳美芬组(3.8%,P<0.01)及0.5纳美芬组(0,P<0.01).纳美芬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注纳美芬能有效抑制芬太尼诱导时的呛咳反应,且在试验剂量下不影响阿片类药物的交感抑制作用,不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9(026)002【总页数】3页(P265-267)【关键词】纳美芬;芬太尼;呛咳;血流动力学【作者】陈实玉;蒋龙;仓静;张荃【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4芬太尼是目前全身麻醉诱导时使用最广泛的阿片类镇痛药之一。
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说明书--乐萌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 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汉语拼音: Yansuan Nameifen Zhusheye 商品名: 乐萌英文名: Nalmefe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成份】1.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纳美芬,化学名称: 17-环丙甲基-4,5α-环氧-6-亚甲基吗啡喃-3,14-二醇盐酸盐化学结构式:分子式: CHNO?HCl 21253分子量:375.9CAS No.:58895-64-02. 辅料:氯化钠、注射用水【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纳美芬用于完全或部分逆转阿片类药物的作用,包括由天然的或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
【规格】1ml:0.1mg(以CHNO计) 21253【用法用量】纳美芬注射液一般为静注,也可肌注或皮下注射。
一般原则:本品可通过剂量滴定逆转不期望的阿片类作用。
因为不期望逆转痛觉缺失而引起危害或产生撤药反应,一旦达到了足够的逆转效果,就不应继续用药。
逆转术后阿片类药物抑制的推荐剂量:使用100μg/mL的剂量浓度,见表1的初始剂量。
术后使用纳美芬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逆转阿片类药物过度的抑制作用,而不是引起完全的逆转和急性疼痛。
初始剂量为0.25μg/kg,2-5分钟后可增加剂量0.25μg/kg,当达到了预期的阿片类药物逆转作用后立即停药。
累积剂量大于1.0μg/kg不会增加疗效。
对已知的心血管高危患者用药时,应将本品与氯化钠注射液或无菌注射用水按1:1的比例稀释,并使用0.1μg/kg作为初始剂量和增加剂量。
对阿片类药物耐受或产生躯体依赖的患者:纳美芬对阿片类药物耐受或躯体依赖的患者能引起急性戒断症状。
在初次或持续用药时应密切观察这些患者是否出现戒断症状。
至少应在2-5分钟后再次用药,以增加剂量达到最大疗效。
重复用药:如果复发呼吸抑制,应再增加剂量来达到临床治疗效果,增加剂量时应避免过度逆转。
纳美芬预防全麻诱导时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临床效果杜春春;孙志荣;徐亚军;薛萍;钟静;许平波【期刊名称】《临床麻醉学杂志》【年(卷),期】2018(34)8【摘要】目的观察纳美芬对全麻诱导时舒芬太尼诱发呛咳、术中丙泊酚用量以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全麻患者300例,年龄18~60岁,BMI 18~30 kg/m2,ASA I-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75例:C组(生理盐水)、L组(利多卡因1 mg/kg),N1组(纳美芬0.1 μg/kg)和N2组(纳美芬0.2 μg/kg).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2min后开始全麻诱导:靶控输注丙泊酚3.5 μg/ml、静推舒芬太尼0.3 μg/kg(时间5 s)2 min后,静推罗库溴铵0.6mg/kg,90 s后插管.术毕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镇痛.记录呛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记录术毕、术后6h及24 h的VAS疼痛评分.结果 C、L、N1及N2组患者呛咳发生率分别为37.3%、21.3%、5.3%及1.3%.N1组和N2组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和L组(P<0.01或P<0.05),N1组和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N2组(P<0.05).四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美芬0.1 μg/kg可有效预防全麻诱导时舒芬太尼引起的呛咳,且不影响术中丙泊酚用量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总页数】3页(P744-746)【作者】杜春春;孙志荣;徐亚军;薛萍;钟静;许平波【作者单位】200032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盐酸纳美芬对全麻诱导期芬太尼诱发呛咳的预防作用 [J], 刘美玉;张建友;孙建宏;李向荣;马正良2.盐酸纳美芬对在全麻诱导时使用舒芬太尼所致呛咳的预防作用 [J], 张莹3.盐酸纳美芬预防小儿全麻诱导期瑞芬太尼诱发呛咳的临床观察 [J], 姜燕;魏嵘;傅月珍;黄小静4.盐酸纳美芬对心脏手术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预防作用 [J], 王涛涛;翟明;郭睿;王南海5.纳美芬抑制全麻诱导时芬太尼诱发呛咳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J], 陈实玉;蒋龙;仓静;张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方沙芬那敏糖浆【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方沙芬那敏糖浆英文名称:Dextromethorphan Hydrochloride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Syrup 【成份】糖浆剂,每5毫升糖浆含氢溴酸右美沙芬4.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枸橼酸钠60毫克、氯化铵30毫克、枸橼酸6毫克。
【适应症】本品综合镇咳、祛痰、缓解因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所引起的症状等,疗效好而副作用低微。
【用法用量】小儿口服3~6个月,2.5毫升; 6个月~1岁,2.5~5毫升; l~3岁,5毫升; 3~5岁,5~7.5毫升; 5~10岁,l0毫升(详见说明书)。
【不良反应】偶有胃肠道不适、厌食昏睡。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狭角型青光眼、尿潴留及前列腺肿大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1. 本品与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可使中枢抑制作用加强,应避免合用。
2.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酒精可延长本品的作用持续时间。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美沙芬为中枢神经镇咳剂,可作用于延脑咳嗽中枢;扑尔敏为抗组胺药物(H1一受体挂抗剂),能有效地缓和因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所致的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及角膜炎;氯化铵及枸橼酸钠均为祛痰剂,其作用为刺激胃粘膜使产生反射作用,从而抑制浓痰生成。
用于因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引起的伤风、感冒、鼻炎、鼻窦炎、枯草热、喉炎、咽炎、气管炎及耳炎等所出现之症状,如咳嗽、痰多、喉咙痒、鼻塞、流涕及打喷嚏等。
【贮藏】宜存放于阴凉之处。
【批准文号】HC20050022【生产企业】企业名称:Advance Pharmaceutical Co.Ltd.。
美芬那敏铵糖浆的成分美芬那敏铵糖浆是一种用于缓解感冒和过敏症状的非处方药。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药物成分美芬那敏和辅助成分如铵糖浆。
美芬那敏是一种非麻黄碱类抗组胺药物,也是一种镇静剂。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从而减少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美芬那敏可缓解鼻塞、鼻痒、喷嚏和流涕等过敏反应,同时也对咳嗽和咳痰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由于其镇静剂的作用,美芬那敏也可以帮助缓解失眠引起的不适。
铵糖浆是一种多糖混合物,主要用作药物的载体和稳定剂。
它可以增加药物在糖浆中的可溶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能赋予口感和甜度。
铵糖浆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可耐受且安全的。
使用美芬那敏铵糖浆时,可以先摇匀瓶中的液体。
剂量方面,成人通常每次服用5毫升至10毫升,每天3次;儿童的剂量则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最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然而,美芬那敏铵糖浆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
对于某些人群,如孕妇、正在哺乳的女性、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或肾功能减退的人以及过敏对美芬那敏过敏的人,应慎重使用或避免使用。
在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以确定是否适合自己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使用建议和注意事项。
首先,建议在睡前服用,以减小镇静剂的影响。
其次,不要与酒精一起使用,这可能增加镇静剂的效应。
此外,避免与其他含抗组胺药物的产品同时使用,以防止剂量过量。
总而言之,美芬那敏铵糖浆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用于缓解感冒和过敏症状。
了解其成分和使用方法对于正确使用和避免潜在风险非常重要。
在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注意正确使用剂量和遵循使用建议和注意事项,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氨酚麻美糖浆【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氨酚麻美糖浆英文名称:Paracetamol,Pseudoephedrine Hydrochloride and Dextromethorphane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毫升含对乙酰氨基酚16毫克、盐酸伪麻黄碱1.5毫克、无水氢溴酸右美沙芬0.5毫克。
辅料为:蔗糖、聚乙二醇400、苯甲酸钠、哈密瓜精、水。
【适应症】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咽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
1-3岁每次服5ml;4-6岁每次服7.5ml; 7-10岁每次服10ml;11-14岁每次服20ml,一日3-4次。
【不良反应】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1.用药3~7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4.请勿超过推荐剂量服用,每隔4~6小时给药一次。
5.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心脏病、甲亢、青光眼、哮喘患者及对伪麻黄碱药理作用敏感者慎用。
6.不应同时服用含与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
7.1岁以下儿童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8.请勿同时服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9.服用过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不应与巴比妥类,解痉药,酚妥拉明,,苯妥英钠,洋地黄苷类及氯霉素同服。
2.长期服用本品或与其它解热镇痛药同时服用有增加肾毒素之危险。
3.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本品中对乙酰氨基酚通过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解热作用;盐酸伪麻黄碱能选择性地收缩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减轻鼻塞症状;氢溴酸右美沙芬对延髓咳嗽中枢有直接作用,能抑制咳嗽反应,无成瘾性。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美芬那敏铵糖浆美芬那敏铵糖浆,主要用于消除或缓解因上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反应引起的咳嗽、痰多而粘稠,或同时伴有鼻塞、流涕以及打喷嚏等症状。
[1] .药品名称美芬那敏铵糖浆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5毫升含氢溴酸右美沙芬4.5mg,马来酸氯苯那敏2mg,氯化铵30mg。
作用类别呼吸系统用药适应症主要用于消除或缓解因上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反应引起的咳嗽、痰多而粘稠,或同时伴有鼻塞、流涕以及打喷嚏等症状。
规格60ml用法用量本品仅供小儿口服。
2岁以下请遵照医生指示服用;2~6岁,每次一茶匙﹝5ml﹞,每日服2~3次;6~12岁,每次一茶匙半﹝7.5ml﹞,每日服3~4次或遵照医生指示服用。
不良反应个别可见轻微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胃痛、食欲缺乏、口干、便秘等;亦可见嗜睡、视力模糊、排尿不畅、胸部发紧、出血倾向、血压稍降、耳鸣、头晕、头痛、抽筋及对光线过敏等反应。
禁忌1.对本品诸成分过敏者禁用。
2.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哮喘、肺气肿、前列腺肥大以及抑郁症的小儿禁用。
3.下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发作者禁用(因可使痰液变稠而加重疾病)。
4.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不适宜长期服用,用药不得超过7天,如症状未缓解,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2.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4.请将本品置于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
5.镰状细胞贫血者可引起缺氧或(和)酸中毒。
药物相互作用1.中枢神经抑制药如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以及乙醇(酒精)可增强本品作用和不良作用。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吗氯贝胺、苯乙肼等可增强本品作用和不良作用。
3.不能与CRP2C6抑制剂- 胺碘酮、氟西汀、帕罗西汀、普罗帕酮、奎尼丁、磺胺嘧啶、呋喃妥因、氟哌啶醇以及硫利达嗪并用。
4.可增强金刚烷胺、抗胆碱药、氟哌啶醇、吩噻嗪类以及拟交感神经药等的作用。
药物过量过量服用易发生烦燥、焦虑、入睡困难、神经过敏、酸中毒和低钾血症。
盐酸纳美芬的临床应用
徐凌涛
【期刊名称】《云南医药》
【年(卷),期】2011(32)2
【摘要】@@ 一、盐酸纳美芬的药理作用rn自从20世纪70年代利用放射性受体分析法证实大脑组织内存在众多的阿片受体[1,2],主要是K,μ和δ3种.并发现脑内同时存在内源性的配体亦称内源性的吗啡,主要是B-内啡肽和强啡肽,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与阿片受体呈现镜像分布.
【总页数】3页(P259-261)
【作者】徐凌涛
【作者单位】楚雄州中医院,急诊科,云南,楚雄,6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1
【相关文献】
1.盐酸纳美芬联合甲硫氨酸维B1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应用 [J], 李荣伟
2.盐酸纳美芬的临床应用进展 [J], 张琳;张骅
3.盐酸纳美芬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J], 朱海兵;温预关;黄河清
4.盐酸纳美芬联合甲硫氨酸维B_1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应用 [J], 李荣伟
5.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用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 [J], 刘丽英; 陈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美芬在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儿童中的脑保护作用杨良民;谢小娟;马立刚;宋绍团【期刊名称】《儿科药学杂志》【年(卷),期】2018(24)12【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在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儿童脑保护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1例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应用盐酸纳美芬治疗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7例,比较两组儿童术后1 d、3 d、5 d、7 d各个时间点总动脉血流速度、血清神经功能(强啡肽、内啡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清炎性因子(IL-4、IL-6、IL-10、TNF-α)指标差异,并分析两组儿童治疗预后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儿童血清强啡肽、内啡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3 d、5 d、7 d依次降低,但观察组儿童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儿童颈总动脉血流速度在3 d、5 d、7 d依次提升,但观察组儿童提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儿童术前1天血清IL-6、TNF-α、IL-4、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儿童血清致炎因子IL-6、TNF-α水平在术后3 d、5 d、7 d依次降低,但观察组儿童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儿童血清抗炎因子IL-4、IL-10在术后3 d、5 d、7 d依次提升,但观察组儿童提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术后应用盐酸纳美芬可有效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儿童颈总动脉血流、减轻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强啡肽、内啡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颅脑损伤的继发性病理损伤,降低致炎因子高表达,促进抗炎因子高表达,从而对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儿童起到脑保护作用。
【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纳美芬;重度颅脑损伤;脑保护;儿童【作者】杨良民;谢小娟;马立刚;宋绍团【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相关文献】1.盐酸纳美芬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分析 [J], 陈霞;陈琳;张胜武2.盐酸纳美芬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疗效及脑保护作用观察 [J], 马煜东;祖国友;李杏娜;杨海玲;赵景茹;3.盐酸纳美芬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疗效及脑保护作用观察 [J], 马煜东;祖国友;李杏娜;杨海玲;赵景茹4.纳美芬治疗儿童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脑保护作用 [J], 张亦鹏5.盐酸纳美芬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J], 王红鑫;刘志雄;刘劲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羟色胺修饰药的治疗应用
谢芳
【期刊名称】《国外药讯》
【年(卷),期】2000(000)012
【总页数】1页(P25)
【作者】谢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4
【相关文献】
1.5-羟色胺在双层纳米金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研究 [J], 牛凌梅;连靠奇;马莉;康维钧
2.Nafion修饰电极测定5-羟色胺 [J], 刘颖;邹明珠
3.5-羟色胺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检测 [J], 刘华俊;刘慧宏
4.加拿大警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停药后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潜在风险 [J],
5.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制备及抑郁小鼠大脑和血液样品中5-羟色胺含量的测定 [J], 陈玉玲;麦婉莹;王玉婷;方旖旎;张淼;王诗;丁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