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别名及棋盘
- 格式:docx
- 大小:20.33 KB
- 文档页数:5
围棋的别称:手谈、坐隐、河洛、烂柯、忘忧、乌鹭、方圆、
木野狐
围棋的别称
围棋作为一种高级的智力娱乐活动,富于形象艺术性和思辨哲理性,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青睐。
围棋也因此获得了不少美称,如手谈、坐隐、河洛、烂柯、忘忧、乌鹭、方圆、木野狐等。
东晋书法家王坦之把弈者正襟危坐、运神凝思的神态比作是僧人参禅入定,故称“坐隐”。
“手谈”的出现与魏晋时期士人阶层清谈之风有关。
“烂柯”出现于南朝梁任防《述异记》,记载晋人王质伐木观棋,棋罢斧柯烂尽,方知误入仙人境,不觉百年。
围棋的别称有哪些
围棋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棋类运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别称。
就象古⼈除了姓名外,还有字、号⼀样。
下⾯,店铺为您详细介绍“围棋的别称有哪些”,⼤家⼀起来看看吧,更多内容尽在店铺。
1、弈
是围棋最古⽼的叫法,也是时间上最长的叫法。
从远古到唐宋,围棋被称为弈的时间约有3000年。
今天英语中对围棋的叫法是“弈⾼”,这是来源于⽇本⼈对围棋的称呼,⽽⽇本⼈是在隋唐时期将围棋从中国带到⽇本的。
所以英语中围棋的发⾳渊源于我国古代对围棋的叫法。
2、⼿谈
南北朝时出现的对围棋的叫法。
《世说新语·巧艺》:“⽀公遁以围棋为⼿谈。
”《颜⽒家训·杂艺》:“围棋有⼿谈,坐隐之⽬。
”
3、碁
棋的古字写法。
古代的围棋⼦多⽤⽯头或贝壳打磨⽽成,所以在造“棋”字时,形取“⽯”,声取“其”。
⽇本⼈⾃⼀千多年前学会围棋后,⼀直到现在仍在⽤碁这个字。
4、烂柯
柯是指斧头柄,烂柯是说斧头柄烂掉了。
传说晋代有个叫王质的⼈进⼭伐⽊,看见有⼏个⼩孩下围棋,不知何物,越看越觉有意思,不知不觉看了好多年,等到想起要回家时,赫然发现斧头柄已经烂掉了。
5、乌鹭
乌,⿊⾊⼤鸟,鹭,⽩⾊⼤鸟。
⼆字的意思是⿊⽩,即指围棋。
6、此外,还有“坐隐”、“⿊⽩”、“⽅圆”、“⼤棋”等叫法。
围棋别名及棋盘围棋,起源于中国,它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你们知道围棋的别名吗?知道围棋棋盘怎么看吗?下面店铺给你介绍围棋的别名及棋盘吧,欢迎阅读。
围棋的别名从古文献来看,围棋最早被人称为"弈"或"棋"。
据说,这是各地方言不同的缘故。
北人称"弈",南人谓"棋"。
后来,有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互相攻击,互相包围的特点,称"下棋"是"围棋"。
汉代,围棋虽已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出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围棋"还是被当作动宾词组使用。
如古诗中"溪头烘药烟霞暖,花下围棋日月长","昂头说《易》当闲客,落手围棋对俗人"都是明显的例证。
到了佛道盛行的南北朝时期,围棋活动极为普遍,文人学士中有的已嗜弈成癖,有些遁迹沙门的佛门弟子也乐此不疲。
这期间,围棋又得了两个富有时代特点的别名。
东晋高僧支道林与颇负棋名的辅国重臣谢安等人相交甚笃,他长期枰边观战见棋手交锋时缄口不语,手起棋落,意蕴其中,"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和",于是说围棋是"手谈"。
意思是对弈的双方通过一递一着进行着无言的交谈,同样达到了交流思想、融洽情感的目的。
稍后,王坦之把弈者正襟危坐、运神凝思时毫无喜怒哀乐表情的那副神态,比作是僧人参禅入定,故又称围棋为"坐隐"。
晋人的神话小说中有则故事,说有个名叫王质的青年樵夫,入山砍柴,遇见仙者对弈,因在旁侧观棋入迷,虽岁移月逝斧柯烂尽犹不自知,待一局棋罢,"及归故里,无复时人",王质回到故居方知同辈之人皆已作古……由于这段故事流传极广,后人遂将"烂柯"戏作围棋的别称。
至今,烂柯一词不仅在国内围棋书刊上还是屡见不鲜,甚至在日本,也有高段棋手特意将烂柯两字书于扇面,用此馈赠海内外弈友。
围棋的理解围棋,又称为围碁,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策略性棋类游戏。
它起源于中国,被誉为"棋中之王",因其复杂的规则和无穷无尽的变化而被广泛喜爱和研究。
围棋的基本规则很简单,游戏双方使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在棋盘上交替落子。
棋盘是一个19×19的方格网,共有361个交叉点。
黑方先行,双方轮流在空白的交叉点上落子,落子后不能移动,只能在空白的交叉点上下子。
当一方的棋子形成一片围地,将对方的棋子围住,就可以获得这片区域的得分。
最后得分高的一方获胜。
围棋的魅力在于它的无穷变化和深厚的战略性。
棋盘上的每一个交叉点都可能成为战场,每一步棋都可以影响整个局势的发展。
因此,围棋被誉为"智慧的游戏",需要玩家具备深思熟虑的头脑和全局观。
围棋的战略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攻守兼备:围棋中攻与守是紧密相连的。
一方面,玩家需要利用自己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势力,夺取对方的地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守自己的棋子,避免被对方围住。
围棋的攻守要求玩家在局势中灵活应对,既要积极进攻,又要及时防守。
2. 考虑全局:围棋是一个全局性的游戏,每一步棋都可能影响整个局势的发展。
因此,玩家需要考虑全局,预测对手的下一步棋,制定相应的对策。
只有全局观念清晰的玩家才能在围棋中取得优势。
3. 利用势力:势力在围棋中非常重要。
玩家需要在棋盘上布局,形成自己的势力区域,同时封锁对手的势力,限制对手的发展空间。
利用势力可以有效地控制局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优势。
4. 妙手回春:在围棋中,有时候看似处于劣势的一方可以通过妙手回春来扭转局势。
妙手回春是指在关键时刻采取出人意料的棋法,迅速扭转局势。
这种战术手段需要玩家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灵活的思维。
围棋不仅仅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哲学、一种思维方式。
围棋所蕴含的智慧和战略思维可以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在围棋中,每一步棋都需要玩家深思熟虑,权衡利弊,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围棋简明规则【围棋的起源】:“弈”是围棋最古老的称谓。
在先秦典籍中屡见,尚无“围棋”一词,关于围棋的最早文字见于《左传》:“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
”由此可知围棋起源中国。
一、【围棋棋具】1、棋盘: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
棋盘上标有九个园点,称为星位,中央位置的星位又称“天元”。
2、棋子:棋子分黑白两色,棋子的数量黑白双方各180个为宜。
二、【围棋的下法】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棋子下定后,不得移动。
三、【棋子的气】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看作是一个整体。
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所有气的和数)。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如果有对方棋子存在,这口气即为无气(计为0气)。
如所有的气点均为对方占据,便是无气状态。
无气的棋子即为死子(也叫做被提或被吃),无气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活。
四、【提子】当某一棋子下定后,同时造成对方棋子无气的状态时,应把无气之棋子提出处盘外,称作“提子”。
提子规则是:一方下子后造成对方棋子无气,必须立即提取。
五、【禁着点】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或“禁入点”(禁止下子)。
六、【终局】棋局至双方均同意无处落子即为终局;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也为终局。
七、【活棋和死棋】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避免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八、【计算胜负】终局后即开始计算胜负,通常胜负有两类计算方法:数子法(以中国为代表)和数目法(以日、韩两国为代表)。
数子法:确认终局,先将双方死子全部清理出盘外,然后计算出一方的子数总和(子和围住的点全部相加,子和点相同,以子为单位计数),双方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点即为一子。
围棋七大别名的由来围棋七大别名的由来围棋有许多饶有趣味的别名。
围棋在中国古代的本名为“弈”,最早见于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左传》《论语》《孟子》等。
后人取黑白棋子对抗围地之意,改称围棋。
围棋最早的别名是弈,最具神话色彩的别名是烂柯,最灵动的别名是乌鹭,围棋最大气的别名是方圆,最魅惑的别名是木野狐,围棋最近的别名则是手谈与坐隐。
围棋最早别名—弈万物皆有初,要说别名也就从最早的说起。
围棋最早的别称——“弈”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春秋时期《论语.阳货》。
其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中的“弈”就是最早用以描述围棋的句子。
也许古人也爱偷懒,一个字比两个字写着方便,于是在后来的《说文》《孟子》等文中,“弈”被广泛的代指围棋所使用,甚至在先秦的诸多典籍中“弈”的出现也是屡见不鲜,而“围棋”却很少出现,可见“弈”在当时已是广泛使用的书面用语,其应用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围棋”,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围棋最神话别名—烂柯“烂柯”是围棋的另一个别名,其中暗藏着一个著名的神话传说。
南北朝时代的《述异记》一书中曾记载,晋代浙江信安郡有一座石室山,有一个名叫王质的樵夫进山砍柴,途遇对弈的`仙人,驻足观望,忘却了时间,一局看罢才发现手里砍柴的斧子都已生锈,斧柄更是腐朽成灰,顿时大惊,一路狂奔回家,方知同辈人已早不在人间。
正所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就因为这个神话故事,石室山被后人称之为“烂柯山”。
围棋也被人们称之为“烂柯”。
苏东坡、白居易、王安石等名家都曾游览过烂柯山并留下了诸多咏叹的诗文,其中唐朝诗人孟郊的一首《烂柯山石桥》:“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红。
”让烂柯一典盛传棋界,成为了围棋经久流传的别称。
围棋最灵动别名—乌鹭在所有动物中,鸟类是最轻盈灵动的精灵,所以将此别称冠以最灵动的头衔。
古时候的棋子均为玉石所做,色泽莹润明亮,是只有贵族才可享有的娱乐活动。
茶余饭后的达官贵人们摆开阵势,敲棋击,发现黑白交错同色相连的棋子犹如结伴迁徙的鸟儿在三尺纹构筑的纯净天空翱翔飞舞,鸟类色彩各异,或五彩斑斓或双色交错,单单纯色的却种类不多,正巧乌鸦、白鹭各为黑白,正如棋子分明的两色,围棋别称“乌鹭”由此而来。
围棋术语及解释一、前言围棋是一种古老而深受人们喜爱的策略性棋类游戏。
它有着丰富的术语和专业知识。
本文将从基础的围棋棋盘、棋子、着法等术语入手,逐步讲解围棋术语的含义和解释,力求使读者对围棋有一个全面、详细、深入的理解。
二、棋盘术语1. 棋盘棋盘是围棋的基本工具,用于摆放棋子、记录棋局。
它由19条等距离的竖线和19条等距离的横线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
棋盘由横线和竖线组成。
2. 点棋盘上的每个交叉点称为一个点。
点分为黑点、白点和空点。
空点是指未被棋子占据的交叉点。
3. 格棋盘上相邻的四个点形成一个格。
相邻的格之间没有间隙。
棋盘上一共有18x18个格。
三、棋子术语1. 棋子棋子是围棋的核心元素,它用于在棋盘上下子。
棋子分为黑子和白子,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玩家。
2. 着子着子是指在棋盘上放置棋子的动作。
每一步着子必须放在一个空点上。
3. 上手当两名玩家轮流着子时,每次轮到某个玩家下子时,就称为”上手”。
通常黑方先上手。
4. 自提自提是指通过巧妙的着法,使对方的一部分棋子无法逃脱,不得不被提掉。
被提掉的棋子从棋盘上移除。
四、着法术语1. 同形同形是指棋盘上的两个棋局,在双方棋子的分布、布局上完全相同。
2. 活路活路是指棋子能够自由进出的位置,棋子在活路上不易被围住,更容易扩展势力。
3. 逃生逃生是指被围住的棋子通过巧妙的着法,成功逃脱围困,保全自己的势力或一部分棋子。
4. 逼迫逼迫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着法,使对方的棋子处于危险之中,被迫采取某种应对措施。
5. 杀棋杀棋是指围住对方部分棋子,使其无法逃脱,只能全部被提掉的棋局。
五、局势术语1. 局势局势是指棋局的进展和情况。
在围棋中,局势随着双方的着子不断发展变化。
2. 优势优势是指在当前局势下,某一方的棋局发展得较好,掌握了较大的势力,处于较有利的地位。
3. 劣势劣势与优势相对,指在当前局势下,某一方的棋局发展不利,势力较小,处于较不利的地位。
4. 评价评价是对局势进行分析,判断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走势。
围棋及文化围棋及文化围棋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
目前围棋流行于亚太,覆盖世界范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棋类游戏。
简介中文:围棋日文:囲碁(读音yigo)拼音:wéiqí(也是我国提倡的英文译法)围棋的棋子和棋盘英文:Go(源自日文的发音),weiqi,the game of go或the chess of go(但weiqi用得比较普遍,是我国提倡的英文译法)又可以译为“日本棋”Japanese chess。
在英文词汇中,有些中国的东西,因为最先由日本人传入西方国家,所以称呼都用日本发音。
例如:豆腐,盆栽,折纸,等等。
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保定唐县。
中日韩是现今围棋的三大支柱,但近年来日本围棋逐步衰弱,形成了中韩争霸的局面。
目前,围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规则不统一,没有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统一管理,所以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中国围棋规则是数子法,日本围棋规则和韩国围棋规则是数目法,台湾应氏围棋规则(应氏规则)和智运围棋规则(2008世界智力运动会围棋规则)采用的是计点制度。
一盘棋用三种规则计算出来的结果一般是相同的。
尽管国际上开了多次围棋规则研讨会,不过各方均坚持自己国家的围棋规则最好,都不可做任何退让,除了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比如:棋盘大小、用时、赛场规定)有一些统一外,在真正的问题上(围棋胜负计算)没有任何进展。
围棋的本质是:谁的占地面积大谁获胜。
不过“地”至今没有一个能被世界接受的定义--中国规则是“子空皆地”,日韩规则是“唯目是地”,应氏规则也是“子空皆地”(与中国内陆规则区别为:中国内陆规则计算胜负是单方,与盘面中数180.5进行比较;应氏规则为黑白双方的点数相减,此处的“点”事实上就是中国规则说的“子”,就是称呼不一样。
)。
古代围棋与现代围棋下法有非常大的不同,主要围棋区别有以下四点:第一,古代围棋有还棋头(眼位不是目,该规则后来被日本废除);第二,古代围棋白先黑后(现代围棋黑先白后,该规则后来被日本修改);第三,古代围棋没有贴目,黑棋181子就获胜(日本发明的贴目,目前黑棋185子才获胜),无贴目围棋的下法已经失传了;第四,古代围棋是座子制,就是先在对角星位分别放黑白两子,最大限度限制先手优势(后来被日本废除,为了限制先手增加了贴目)。
围棋的别称及出处静观仙弈方一日尘世纷争已千年一梦烂柯山水变空叹凡间幻如烟围棋与书画、诗词、音律等艺术一起,融汇于悠悠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之中,历代流传着大量与围棋有关的神话典故、奇闻轶事,仅从它众多的别称便可见一斑。
围棋的别称最著名的莫过于“烂柯”,据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所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
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
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说的是晋朝时,有位名叫王质的樵夫,进到位于今浙江省衢州城东南的石室山伐木,遇见几位仙童对弈、吟曲。
王质在一旁观棋、听曲入迷,仙童递给他一枚状如枣核的仙果,含在嘴里便不觉得饥渴。
没过多久,仙童提醒他该回家了,此时,王质见其伐木用的斧柄已烂尽。
当他回家之后,方知同辈之人皆已作古。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即出自此一传说。
之后,“烂柯”便成了围棋的别称之一,石室山也被称为“烂柯山”。
烂柯山景色幽邃,主峰有一石梁如虹凌飞,鬼斧神工,蔚为壮观,梁下主洞南北中空,后世于此所筑石质大棋盘,为天下之最,此山被道家列为“洞天福地”和“青霞第八洞天”。
“烂柯山”所筑石质大棋盘为天下之最(网路图片)所谓“洞天福地”,即指道家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
据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读名山记》一书中记载,全国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
以“烂柯”为题材的诗词甚多,如唐代孟郊诗云:“仙界一日内,人间千岁穷。
双棋未遍局,万般皆为空。
樵客问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独自凌丹虹。
”除“烂柯”之外,围棋又被称为“弈”,《说文解字.三上》中记载:“弈,围棋也。
”另一个指“棋”的异体字为“碁”,中国古代使用颇广,如《隋书.经籍志》中所载棋谱目录,均作“碁”。
“棋”字可用于多种棋类,如“围棋”、“象棋”等,而“碁”则专指围棋。
此外,围棋又被称为“黑白”,以黑白两种颜色形容围棋棋子,引申指围棋。
关于围棋的名词解释围棋是一种古老而玄妙的策略棋类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为大家解释一些围棋术语和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的智慧之美。
1. 棋盘和棋子:围棋使用一个19×19的方形网格作为棋盘,交叉点被称为“星位”。
而在棋盘上摆放的棋子分为黑子和白子。
黑子使用黑色,白子使用白色,使得对弈双方可以清晰地区分每个棋子的位置。
2. 活和眼:在围棋中,生死问题至关重要。
当一个或多个棋子形成一片区域,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无法被对手吃掉,我们称其为“活”。
而一个或多个棋子形成了一个空隙,必须被对手包围住,我们称其为“眼”。
眼是围棋中的基本单位,拥有至关重要的防守和进攻功能。
3. 形势评估:在围棋中,棋盘上的各个局部都有不同的形势,这取决于各自的生死状态、防守和进攻位置等。
通过对形势的评估,玩家可以更好地制定策略,并针对对手的下法作出相应的应对。
4. 先手和后手:围棋中有先手和后手之分,先手方在对局开始时先行一步。
先手的优势在于可以占取一定的先机,并且在之后的对弈中更有发言权。
而后手方则需要更加灵活应对,并在切合实际的情况下积极进攻。
5. 布局和开局:布局是指围棋中玩家在游戏开始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旨在合理安排棋子的位置以形成有利的局势。
而开局则是指对弈开始的最初阶段,双方迅速在棋盘上布下自己的棋子,争夺优势位置。
开局的选择和策略对整个对局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6. 策略和变化:围棋中有许多不同的策略和变化,玩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局势和对手的下法来制定相应的策略。
一些经典的策略包括:逐点阵地争夺;打劫和逃生;连线和切断等。
玩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选择,并在对弈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变化。
7. 战斗和收官:围棋是一场智慧和耐力的战斗,战斗的结果取决于玩家的能力和策略。
在对弈的最后阶段,双方会逐渐决定胜负,并以判定棋盘上的眼位、领地以及俘虏的棋子数来确定胜负。
胜利条件是将对方的棋子完全围困并不能逃脱。
围棋为何有“坐隐”、“忘忧”之别名?北齐文人颜之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围棋有坐隐、忘忧之目,颇为雅戏。
'意思就是说,围棋还有“坐隐”、“忘忧”这样一别名,这是一种很高雅的游戏。
将围棋称之为“坐隐”、“忘忧”都是东晋时代出现的。
东晋时期,围棋风靡一时,而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始终受到众多名士的垂青。
时有名士王坦之,字文度,因官居北中郎将,故世称王中郎。
此人声望很高,《王中郎传》说他“器度深淳,孝友天至;誉辑朝野,标的当时。
”他对围棋也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据《世说新语》记载,他在守丧时,只要有客人来访,他竟然可以置礼教关于丧期间不能作乐的禁忌于不顾,公然同客人纹枰对局。
这一方面固然是名士风范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也确乎表明了他对围棋的酷爱程度,赋予围棋以“坐隐”的雅号就开始于他。
《世说新语》说:“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
这里的支公,就是支遁,乃东晋有名的高僧。
东晋另一名流祖讷则称围棋为“忘忧”。
祖讷,字士言,他的弟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闻鸡起舞、击楫中流的壮士祖逖。
祖逖素有大志,无奈时运不济,在北伐中因孤立无援而告失败。
祖讷对弟弟的失败感到十分痛心,终日弈棋。
朋友王隐劝他要珍惜光阴,不要把时间全部花费在下棋上,祖讷回答说,“我亦忘忧耳'。
称围棋为“忘忧'就源出于此。
“坐隐”、“忘忧''作为围棋的别名出现于东晋时期,这不是一种偶然,相反,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必然产物,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我们知道,司马氏立晋不久,便开始了八王之乱,随之而来的又是五胡之乱,最后不得不南渡长江,偏安江左,是为东晋。
江左政权初期,文士们普遍沉浸在动乱所带来的悲怆与哀痛之中。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太子洗马卫珍渡江时,形容憔悴,神态惨然,对左右说道:“看到这茫茫江水,令人百感交集。
”南渡之初,过江诸名士,常于风和日丽时聚会于新亭。
一次,名士周面对新亭美景,不觉深深地叹息:“风景虽同昔日,奈何半壁河山,已换新主。
围棋的名词解释作为一种古老而精妙的棋类游戏,围棋吸引了无数人的热爱和投入。
由于其博大精深的规则体系和独特的战略思维,围棋常常在解释其术语时显得有些复杂。
本文将对围棋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古老而庄严的游戏。
一、基本规则及棋盘术语1. 棋盘:围棋棋盘为19×19的方格,共有361个交叉点。
在围棋中,双方玩家要根据棋盘上的形势来制定战术和策略。
2. 棋子:围棋中有两种颜色的棋子,一种为黑色,一种为白色。
黑棋先行,双方轮流落子。
3. 着子:指玩家落子的行为。
每一着子都会对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合理的着子位置和策略则是围棋的核心所在。
二、棋盘上的形势术语1. 活棋和死棋:指在战局中的棋子是否具备连续可扩展的活动空间。
活棋可以继续发展,而死棋则无法再进行有效落子。
2. 眼:指一个位置周围被一方或两方的棋子包围的交叉点。
如果一个位置具备两个或以上的眼,该位置的棋子就能够存活。
3. 三〇二五局:指黑方在九宫格的中心占领两个角落,白方在两个边上各占一个角落的局势。
这种形势被认为是围棋中的经典局面。
三、棋局中的实践术语1. 斜冲:指一方的棋子向对方的棋子的邻近位置进攻,以建立优势形势。
2. 跳吃:指一方跳过对方的棋子,直接进攻对方棋子附近的位置,以吃掉对方的棋子或限制对方的发展。
3. 关键点:指在棋盘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交叉点。
四、终局胜利条件1. 存活棋子:指在围棋终局时,某方具备足够的存活棋子,没有被吃掉的情况下获得胜利。
2. 领先子数:如果一方在落子结束时多出较多的子数,即使对方的棋子都存活了,也可以宣布获胜。
3. 互相达成共识:有时,当双方实际上觉得比赛没有意外结果时,他们可以互相同意和棋。
五、围棋的价值与意义围棋作为一门古老而博大的智力游戏,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竞技。
围棋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理念,注重思维的广度和长远。
通过围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出扎实的思考和决策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专注力和观察力。
围棋入门知识介绍围棋,又被称为围碁、国际围棋是一种古老的东方棋艺,起源于中国,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围棋具有简单的棋规和复杂的棋局,深受广大爱好者喜爱。
本文将介绍围棋的入门知识,包括棋盘规格、棋子规则和基本战术等内容。
一、棋盘规格围棋的棋盘是由19×19共361个交叉点组成的正方形格子。
这些交叉点形成了棋盘上的星位,主要用于定位和布局棋盘。
二、棋子规则围棋使用的棋子分为黑子和白子两种,通常使用黑白两种不同颜色的圆片表示。
棋子放置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且立即不能移动,只能借助其他棋子或空白点来形成连续的棋局。
黑子先下,双方交替落子。
落子时,棋子要放置在空白的交叉点上,并且不能与其他已落子的棋子相连。
如果两个或更多的己方棋子通过水平或垂直相连,形成了一个完全包围的区域,那么该区域内的对手棋子将被拿走,并且己方将占据该区域,这被称为提子。
三、基本战术1.攻守平衡:围棋中攻防平衡非常重要。
在进攻时要保持灵活,尽量避免过于贪心的进攻,以免被对手反守。
在防守时要及时堵住对手的进攻路径,形成厚实的棋局,以便在后续战斗中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2.角对角战术:围棋中的“角”是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角对角战术也是围棋中的基本战术之一、在对局中,争夺角位通常是一项重要任务,因为角位可以提供更多的影响力和地盘,有利于战局的发展。
3.安全至关重要:在围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要求之一、保护自己的棋子并阻止对手进攻是围棋战术的核心。
在放置棋子时,要注意棋子之间的距离,以避免被对手成功进攻。
4.形势判断:围棋是一个复杂的策略游戏,形势判断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玩家需要根据对手的行动和棋局的发展来预测对手的意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5.放置前沿:在围棋中,放置棋子的位置十分重要。
越靠近棋盘中心的交叉点往往具有更高的地盘价值。
因此,在选择落子位置时,需要考虑到地势和对手的势力范围,以获得更大的优势。
四、扩展知识1.三手禁止:围棋规则中有一条关于三手禁止的规定。
围棋入门须知棋具介绍围棋入门须知棋具介绍棋子:棋子分为黑棋和白棋,黑子181个,白子180个。
棋子呈圆形。
中国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韩国则常用两面凸的棋子。
中国云南所产的“云子”为历来的弈者所青睐,迄今已有五百馀年的历史。
较为珍贵的棋子材料有贝壳、玛瑙等。
对弈时双方每人使用一种颜色。
每一个棋子都是平等的,不存在大小之分。
棋盘:围棋盘由19条横线19条竖线组成,共361个交叉点,最外边的线称为边线。
为了便于识别棋子的位置,棋盘上划了九个点,术语称做“星”,中央的星点又称为“天元”。
棋盘可分为“角”、“边”以及“中腹”。
现今的棋盘则有19×19、13×13、9×9,较为普遍,另外还有一些是较罕见的15×15、17×17。
正式比赛所用棋盘为19×19,其他作为教学和练习辅助。
棋钟:正式的比赛中可以使用棋钟对选手的时间进行限制。
非正式的对局中一般不使用棋钟。
围棋棋局非语言礼仪1、准备阶段双方互相握手并落座,表示棋局正式开始。
2、对局阶段某方置两子于棋盘较空旷处,表示认输。
3、对局阶段某方用手指或棋子连续敲击棋盘盘面两次,表示请求终局。
收到对方的终局请求,可以用手指或棋子连续敲击棋盘盘面两次表示同意终局,或用手指或棋子连续敲击棋盘盘面三次表示不同意终局,请对方继续行棋。
4、对局阶段某方用棋子敲击棋盘盘面一次,随后将棋子置于提子堆,表示着虚着并请求终局。
收到对方的虚着终局请求,可以置一枚棋子于提子堆表示着虚着并同意终局,或落一子于棋盘上表示不同意终局。
棋局的流程完整的棋局包括五个阶段:1、准备阶段:包含礼节及确定开局阶段的先后手两个程序。
先后手由抽签、猜先或棋赛的竞赛规则确定。
猜先的方法是:先由高段者握若干白子暂不示人。
低段者出示一颗黑子,表示“奇数则己方先行,反之后行”,出示两颗黑子则表示“偶数则己方先行,反之后行”。
高段者公示手握白子之数,先后手自然确定。
围棋入门基本知识1. 简介围棋,又称圍棋、围碁,是一种源自中国的两人对弈策略棋类游戏。
它以黑白两色棋子在棋盘上进行行棋,通过控制棋盘上的空间来竞争对方。
围棋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战略性而备受推崇,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喜爱和研究。
2. 棋盘和棋子围棋棋盘由19条横线和19条竖线组成,共有361个交叉点。
最常见的材质是木板或塑料,上面刻有黑色和白色的交叉点。
棋子分为黑子和白子,棋子为圆形,通常用石子或塑料制成。
黑子在棋盘上用实心点表示,白子用空心点表示。
3. 游戏目标围棋的游戏目标是通过在棋盘上放置自己的棋子,建立领地并包围对方的棋子,以获取更多的领地和对方的损失。
最后计算领地的面积,得出胜负。
4. 行棋规则•玩家轮流落子,黑子先行。
•每一步落子后,该子成为己方颜色的棋子。
如果落子后形成对方颜色的棋子被完全包围,则被对方提子。
•两个相邻的同色棋子形成连续的棋子,被称为“连”。
•两个相邻的不同色棋子之间留有一个空位,被称为“气”。
一个连至少需要一个以上的气才能存活。
•当一个己方的连所有的气都被对方包围时,被对方提子并从棋盘上移除。
•不允许重复局面出现,即不允许重复一样的局面。
•当双方都认为不能进行有效的行棋时,游戏结束。
5. 基本策略围棋是一种高度战略性的游戏,以下是一些入门的基本策略:•要有积极的攻击意识:要学会进攻对方的棋子,并尽量将其包围。
•注意己方棋子的生死问题:确保自己的棋子有足够的气才能存活,避免被对方提子。
•建立地势优势:通过建立自己的领地,控制更多的空间。
•防守和进攻兼顾:应该在保护自己的领地的同时,也要尽量限制对方的发展。
•局部和整体的平衡:不仅要注意局部的形势,还要考虑整个棋局的发展趋势。
6. 高级概念除了以上基本知识外,围棋还有许多高级概念值得深入学习和探讨,如下:•大目和小目:在围棋中,目是指已经建立的领地。
学会评估目的大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策略非常重要。
•识石和杀活:围棋中的棋子有活、死和可变状态。
围棋的别称都有什么?
围棋的别名有:弈、坐隐、方圆、乌鹭、手谈、纹枰等。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原弈》认为:“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
岂曰尧哉!”
明朝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提出“乌曹作博、围棋”。
乌曹相传是尧的臣子,有的人又说他是夏桀的臣子。
后来,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张英的《渊鉴类函》等也采录了这种说法。
明朝林应龙在《适情录》中认为,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
据《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辅导之事。
围棋别名及棋盘
你们知道围棋的别名吗?知道围棋棋盘怎么看吗?下面给你介绍围棋的别名及棋盘吧,欢迎阅读。
围棋的别名从古文献来看,围棋最早被人称为"弈"或"棋"。
据说,这是各地方言不同的缘故。
北人称"弈",南人谓"棋"。
后来,有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互相攻击,互相包围的特点,称"下棋"是"围棋"。
汉代,围棋虽已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出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围棋"还是被当作动宾词组使用。
如古诗中"溪头烘药烟霞暖,花下围棋日月长","昂头说《易》当闲客,落手围棋对俗人"都是明显的例证。
到了佛道盛行的南北朝时期,围棋活动极为普遍,文人学士中有的已嗜弈成癖,有些遁迹沙门的佛门弟子也乐此不疲。
这期间,围棋又得了两个富有时代特点的别名。
东晋高僧支道林与颇负棋名的辅国重臣谢安等人相交甚笃,他长期枰边观战见棋手交锋时缄口不语,手起棋落,意蕴其中,"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和",于是说围棋是"手谈"。
意思是对弈的双方通过一递一着进行着无言的交谈,同样达到了交流思想、融洽情感的目的。
稍后,王坦之把弈者正襟危坐、运神凝思时毫无喜怒哀乐表情的
那副神态,比作是僧人参禅入定,故又称围棋为"坐隐"。
晋人的神话小说中有则故事,说有个名叫王质的青年樵夫,入山砍柴,遇见仙者对弈,因在旁侧观棋入迷,虽岁移月逝斧柯烂尽犹不自知,待一局棋罢,"及归故里,无复时人",王质回到故居方知同辈之人皆已作古……由于这段故事流传极广,后人遂将"烂柯"戏作围棋的别称。
至今,烂柯一词不仅在国内围棋书刊上还是屡见不鲜,甚至在日本,也有高段棋手特意将烂柯两字书于扇面,用此馈赠海内外弈友。
围棋的棋子呈黑白两色,古代文人对此曾有一番别出心裁的比喻。
"引如征鸿赴沼,布若群鹊依枝"。
黑白子被喻为鹊鸟、鸿雁。
五代时,有位年仅十岁的孩童名叫廖凝,他随长者一起观棋,且赋诗一首以记其事,其中形容白棋优势"满汀沤不散,一局黑全输"一句,尤使闻者叹服。
"玉子声乾,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
……全似落浦斜晖,寒鸦游鹭,乱点沙汀碛。
"把黑白子比作羽色玄素的飞禽,这在宋词中更见神采。
王之道有《蝶恋花》词:"玉子纹楸频较路。
胜负等闲,休冶黄金注。
黑白斑斑乌间鹭,明窗净几谁知处。
fu剥声中人不语,见可知难,步武来还去,何日挂冠宫一亩,相
从识取棋中趣。
""乌鹭"目前在国内用得不多,但在日本的《ji》周刊上每期可见。
法,喜剧性的人物形象及时反映日本围棋新闻大赛的最新战况,其作品专栏名就叫"乌鹭戏评"。
唐代诗人张说曾云:"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元稹《酬段元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诗?quot;异日玄黄队,今宵黑白棋",宋王安石也有"战罢两奁收黑白",所以后人亦有用"方圆"、"黑白"泛指围棋。
自古以来,嗜棋成痴者沉湎枰中竟会废寝忘食,故而人说棋枰是"木野狐",迷得人忘乎所以。
弈者对垒,"三尺之局兮作战场",投子于枰,布阵列势,宛若将帅在调动兵马,布置攻防。
然而棋子毕竟是没有生命力的静物,所以竟有称棋为"鬼阵"者。
明清的古典小说中多有围棋场面的描述,如《西游记》中唐太宗召魏征对棋、《红楼梦》中贾政命清客詹光陪弈。
但那里都用"大棋"相称。
至今,木野狐、鬼阵、大棋这些别名人们久已不用,渐渐淡忘了。
《新民围棋》1996年2月号
围棋棋具『棋盘』棋盘看起来很简单,并无神秘之处,其实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对于初学者来讲,认识和了解棋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我们先来认识棋盘,了解棋盘的部位、名称。
这可是围棋入门的一道关口!以后,你就听得懂“棋魂中的一些名词啦!1) 棋盘为正方形,由横竖平行交叉的线构成盘面。
正式的棋盘为十九路盘(下图:盘面上有横竖各十九条并行线,构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另外还有较小的十三路、九路盘供初学者使用。
(而一些下棋的软件,如“手谈也分19路和9路两种!)2) 棋盘上各点的位置,采坐标法编号。
如下图的黑子1为( 14.七)、白子2为(7.十三)。
3) 棋盘约可分为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和中腹九个部份。
4) 棋盘上共有九个方便定位的黑点,称作「星」。
盘面有四个角星,四个边星,中腹正中央的星有个特殊的名称,叫“天元。
5)棋盘最外一条线叫边线,也叫一线,向里依次叫二线,三线,四线等。
一般以四线作为边和中腹的分界线。
角星的周围是角部,一般以角星两侧的五线作为角和边、角和中腹的分界线。
6)角部的八个点――角部有一个三三,一个星,两个小目,两个目外,两个高目,这八个点十分重要,要记住它们的位置和特征!1.红色
的a点叫“三三。
2.红色的c点叫“小目。
3.×符号处为“目外。
4.▲处为“高目。
5.●就是“星。
『棋子』『棋筒』围棋的棋子为圆形,分为黑白两种颜色。
标准棋数为黑子181枚、白子180枚,共361枚。
(足不足数关系不大) 棋筒是放棋子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