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队音乐-弦乐组基础理论与MIDI音序法实战教程——上 Read me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管乐团基本功训练教程长音练习长音可是管乐团的基础中的基础哦!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咱们得先学会把每个音都稳稳地吹长,才能吹出好听的曲子。
比如说吹长笛的同学,每天都要坚持练习长音,从最低音到最高音,每个音都要保持平稳、饱满,不能有抖动或者忽强忽弱的情况。
而且,在吹长音的时候,要注意呼吸的控制,用腹部呼吸,就像给气球打气一样,慢慢地把气吸进去,再均匀地吐出来。
练习长音的时候,可以拿个小闹钟或者手机计时,看看自己每个音能坚持吹多长时间,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一开始可能只能吹几秒钟,但是别灰心,坚持练习,慢慢地就能吹得越来越长啦!音阶练习音阶就像是音乐的楼梯,咱们得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上去。
不管是吹小号、长号还是萨克斯,都要把音阶练得滚瓜烂熟。
从自然音阶到半音阶,从大调音阶到小调音阶,都要练得溜溜的。
练习音阶的时候,要注意音准和指法的准确性,不能有偏差。
可以先慢练,把每个音都吹清楚,然后再逐渐加快速度。
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练,互相听听有没有吹错的地方,这样进步会更快哦!吐音练习吐音就像是音乐中的小鞭炮,噼里啪啦的,让曲子更有节奏感。
吐音有单吐、双吐和三吐,每种吐音的方法都不一样。
比如说单吐,就是用舌头轻轻地触碰哨片或者嘴唇,发出“突”的声音。
双吐是“突库”,三吐是“突突库”。
练习吐音的时候,可以先从简单的节奏开始,比如一拍一个吐音,然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变成一拍两个或者三个吐音。
要注意吐音的力度和速度的控制,不能太重或者太快,不然声音就不好听啦!节奏练习节奏可是音乐的灵魂,如果节奏乱了,那曲子可就没法听啦!所以咱们要好好练习节奏。
可以通过打拍子、读节奏谱、跟着节拍器等方法来练习。
从简单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到复杂的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都要掌握得妥妥的。
还可以找一些节奏感强的歌曲来听,跟着歌曲的节奏一起打拍子,培养自己的节奏感。
合奏练习咱们可别忘了合奏练习哦!管乐团是一个团队,大家要相互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大觉者电脑音乐教程第二十一课——音乐制作的常用武器之管弦乐、合成器与综合音源2007-06-29 13:24:08在上一讲中,我们主要介绍了一下乐队四大件的常用音源。
下面我们接着来介绍其他一些音源插件。
一.管弦乐管弦乐是很常用的音色,也是最传统的音色。
几乎各种风格的音乐都离不开它。
只要做音乐,这些音色都是要经常打交道的。
在这里我们不去谈管弦乐“如何去做”的话题。
做为音乐人,基本的乐器法是必须要掌握的。
管弦乐法的有关书籍非常多,而这些不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话题。
我只能向初学的朋友介绍常用的音色插件,而不会去讲“小提琴有几根弦、音域是怎样的”等话题。
那是做为音乐人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目前品质最好的管弦乐音色,非East West 出品的Symphonic Orchestra 系列莫数。
图:Symphonic Orchestra系列管弦乐音色Symphonic Orchestra系列的制作人Keith O.Johnson博士,是录音界的传奇人物,获得过两次GRAMMY奖和8次GRAMMY提名,制作过超过90部古典音乐作品。
Symphonic Orchestra的全部采样都是在造价1.25亿美元的大音乐厅内、使用声音最纯正最优美的管弦乐乐器和最高档的录音设备录制完成,据说一共花费了两年时间,才制作出这一款容量硕大无比、品质卓越超群的管弦乐音色库。
Symphonic Orchestra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24bit采样位深,具有近场、舞台、大厅3种不同效果。
3种立体声音色分轨可以任意地编排。
这套管弦乐根据售价不同和音色容量分为白金版、金版和银版三种,并附加有多个扩展音色包。
当然,它的体积也是令人咋舌的,如果没有硕大的硬盘和内存,最好还是不要用它。
一般来说,金版的Symphonic Orchestra已经绝对足够满足个人音乐工作室的需要了。
图:金版Symphonic Orchestra它的界面和上节课说过的HardcoreBass是不是一摸一样?呵呵。
弦乐组 MIDI 配器法弦乐的 MIDI 配器法首先基于自然乐器的配器法 , 再针对电脑音乐本身的特点 , 进行全方面考虑。
一、I、H提琴用不同的音色库这无非出于三点原因 :一是使音响更饱满。
如果I、H提琴都用同样的音色,无疑可以实现响度的增加 , 但音色听起来还是空洞和单一的 , 并不能使音响听起来更加饱满和丰富。
这样我们有必要选择两个互相融合的音色采样来增加由于丰富程度的提高而带来的真实感。
二是追求音色的差别。
I、□提琴作为弦乐组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其音色上的差别是必然的 , 如果选择同样的音色库我们当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力度、强度、节奏、时值、声像、混响等方面的差异,但很难做到音色上的差异,而这一点恰恰是体现I、n 提琴不同功能的重要方面 , 所以选取不同的音色库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三是增加声音的立体效果。
弦乐组中I、n提琴这两个部分从座次到人数以及演奏技术上都是不同的 , 这样在音乐厅里倾听实际的音响会充满着立体感和空间感 ,容易想像 ,同样的采样是很难实现音乐厅中的真实效果的。
二、音量的调整管弦乐写作中各乐器组应分属不同的功能(旋律、伴奏和低音), 对于弦乐组来讲 ,如果整个弦乐组充当着一种功能 . 另外,从弦乐的整体功能上来讲 ,它在管弦乐队中会充当各种角色 , 我们就要根据它的功能属性 ,来确定其音量和力度参数 , 以达到整个管弦乐队的音响平衡。
因此, 音量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是总体音量的控制 , 如果弦乐的和声起到背景的作用 , 就要把整体的音量拉到背景的位置,起到中景的作用 , 就要将音量控制在中景的位置。
还要使各个声部的音量均衡而统一 , 不要有某一声部突出的现象 , 这一点在制作弱奏时的长音和弦背景时尤为重要。
三、声像和混响对于声像的问题 ,应该说在好的采样中肯定会有所体现 , 但并不等于我们应该对这一参数置之不理。
尤其是当选取不同音色库时,已有的声像参数 , 不一定会是我们需要的数值 ,这就需要我们去自行调节。
弦乐队编配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四川音乐学院第一章测试1.在不同规模的弦乐队中,各乐器声部的乐器数量不同。
但大致趋势是一样的:随着音区由高到低,乐器数量呈递增排列。
()参考答案:错2.在管弦乐队的总谱中,弦乐组一般被放在乐队总谱的最下方。
()参考答案:对3.弦乐队里有四种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所以弦乐队一共有四个声部。
()参考答案:错4.弦乐组的排列方式,一般是按照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顺序自上而下地排列。
()参考答案:对5.让两组小提琴对称地分列于舞台两边,这种舞台布局是从20世纪才开始使用的,其目的是为了让两个小提琴组相互应答,形成一种弦乐“立体声效果”。
()参考答案:错6.下面是三种乐器的音域,其中哪一个是大提琴的音域?()参考答案:7.7. 将钢琴谱上的和弦改编为弦乐队演奏,下面列举了三种不同的改编方案,第三种没有错误,且最合理。
()参考答案:对8.以下关于弦乐队音域和音区的描述,有哪些是正确的?()参考答案:弦乐器的低音区和中音区的拨奏效果最好。
;中提琴的低音区与中音区,正好和大提琴的中音区及高音区相重叠。
9.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以下哪一种描述是错误的?()参考答案:活泼的快板,音乐轻盈灵动。
;如歌的行板,带有虔诚之感。
;绵延的柔板,音乐朦胧宁静。
10.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管弦乐队指南》第13变奏,1-10小节中,弦乐组的小提琴与中提琴声部没有采用什么弓法?()参考答案:拨奏;波弓;连弓第二章测试1.下面的两组乐谱,有一组存在错误的内容。
请选择出来。
()参考答案:将小提琴声部的旋律,降低两个八度,交给大提琴声部演奏2.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第二乐章,在1-8小节中,弦乐队的音色以何种顺序出现?()参考答案:拉奏,拨奏,拉奏,拨奏。
3.一个4小节的单旋律,全部音域都处于小字一组音区。
请问,适合以下哪些乐器声部演奏?()参考答案:中提琴声部;大提琴声部;第二小提琴声部;第一小提琴声部4.有一个8小节的单旋律,由两个4小节乐句组成,其全部音域都处于小字组音区。
管弦乐配器法教程I目次前言第一章管弦乐配器的声学基础第一节声音的产生第二节声音的音高特性一、声波的二、音高的相对性三、拍频四、结合音第三节声音的力度特性一、声强、声压与响度二、听觉阈与痛阈三、声压级与响度的测定四、等响曲线五、隐蔽效应第四节声音的音色特性一、声音的谐波结构二、共振峰三、声波的时间过渡特性四、其它对音色形成具有影响的因素五、声音的结合作业建议第二章弦乐器性能总论第一节弦乐器的发音原理第二节弓法技术一、连音弓法二、半连音弓法三、断音弓法第三节拨弦一、指端拨弦二、左手拨弦三、拍击拨弦四、其它拨弦奏法第四节触弦点的变化第五节双音与和弦一、双音二、三音及四音和弦第六节震音第七节滑音奏法第八节泛音奏法一、自然泛音奏法二、人工泛音奏法第九节揉弦第十节弱音器第十一节特殊奏法一、特殊定弦二、弓杆奏法三、强弓压奏法四、非常规的激振点变化五、叩击奏法六、其它特殊奏法作业建议第三章弦乐器性能分论第一节小提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定弦与音域三、各弦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二节中提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定弦与音域三、各弦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三节大提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定弦与音域三、各弦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四节低音提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定弦与音域三、各弦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四章弦乐器组的组合第一节概述一、弦乐器组的音色二、弦乐器组的力度三、弦乐器组的演奏技巧四、弦乐器组的编制与声部排列第二节线条性因素的构成一、同度线条的构成二、八度线条的构成三、十五度线条的构成四、多层八度线条的构成五、和声性线条的构成六、线条构成的特殊形态第三节和声性因素的构成一、密集的和声排列二、开放的和声排列三、特殊的和声排列四、和声的音区分布与幅度五、分部演奏的弦乐和声六、多弦演奏的弦乐和声第四节线条-和声性因素的音型化一、节奏音型化二、线条音型化三、和声音型化四、混合音型化第五节织体的分类与处理原则一、织体的分类二、织体处理的原则三、织体处理的方法第六节不同类型织体的构成一、同质性织体的构成二、异质性织体的构成第七节若干配器手段的使用一、织体因素的个性化与复杂化二、乐队踏板音因素的应用三、多重复合弦乐编制的应用四、横向色彩对比手法的应用第八节不同历史时期的弦乐写作一、文艺复兴与巴罗克时期二、古典时期三、浪漫主义时期四、印象主义时期五、表现主义时期六、世纪其它流派作业建议管弦乐配器法教程II(上册)目次第五章木管乐器性能总论第一节木管乐器的分类与发音原理一、木管乐器的分类二、木管乐器发音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木管乐器的常规演奏技术一、木管乐器的基本指法原则二、木管乐器的吹奏技术第三节木管乐器的非常规演奏技术一、单音性的特殊奏法二、微分音奏法三、复音奏法四、其它作业建议第六章木管乐器性能分论第一节长笛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二节长笛族的变种乐器一、短笛二、中音长笛三、低音长笛作业建议第三节双簧管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四节双簧管族的变种乐器一、英国管二、抒情双簧管三、海克尔管作业建议第五节单簧管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六节单簧管族的变种乐器一、小单簧管二、低音单簧管三、巴塞特管及其它作业建议第七节大管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八节大管族的变种乐器一、低音大管二、倍低音萨吕管作业建议第九节萨克斯管一、音响特性二、记谱、音域与音色特性三、演奏技术及在乐队中的运用作业建议第七章木管乐器的组合第一节概述一、木管乐器组的基本特性二、音量的平衡三、音色的呈现方式四、木管乐器组的编制与声部排列第二节线条性因素的构成一、同度线条的构成二、八度线条的构成三、十五度(以上)线条的构成四、多层八度线条的构成五、和声性线条的构成六、线条色彩的横向变化第三节和声性因素的构成一、木管和声的基本排列原则二、木管组与弦乐组的和声结合第四节线条-和声性因素的音型化一、音型化织体中各类木管乐器的技术适应性二、音型化写法中木管乐器的气息支持力三、音型化织体中木管组与弦乐组的结合第五节不同类型织体的构成一、同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二、异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第六节若干配器手段的使用一、派生线条的构成二、乐器声部的变化叠合第七节不同历史时期的木管写作一、文艺复兴与巴罗克时期二、古典时期三、浪漫主义时期四、印象主义时期五、表现主义时期六、世纪其它流派作业建议管弦乐配器法教程II(下册)目次第八章打击乐器性能总论第一节打击乐器的分类与发音原理一、打击乐器的分类二、打击乐器发音的基本原理第二节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式一、击奏二、碰奏三、刮奏四、擦奏五、摇奏六、拨奏第三节击器的选择一、不同类型击器的特性二、不同类型击器的运用第四节击点的选择一、击点选择的原理二、不同击点的运用第五节非常规打击效果一、乐器自身发音条件的改变二、非常规击器、击点和击法的结合作业建议第九章打击乐器性能分论第一节有确定音高的体鸣乐器一、木琴二、马林巴琴三、钟琴四、颤音琴五、管钟六、拱锣七、其它有确定音高的体鸣乐器第二节无确定音高的体鸣乐器一、三角铁二、钹三、大锣四、响板五、鞭六、响棒(梆子)七、盒梆八、木鱼九、刮响器十、摇响器(嘎声器)十一、砂槌十二、撬铃十三、牛铃十四、其它无确定音高的体鸣乐器作业建议第三节有确定音高的膜鸣乐器一、定音鼓二、其它有确定音高的膜鸣乐器第四节无确定音高的膜鸣乐器一、小鼓二、大鼓三、铃鼓四、邦戈鼓五、康嘎鼓六、通通鼓七、其它无确定音高的膜鸣乐器第五节打击乐器组中的气鸣乐器一、哨笛二、警报器三、汽车喇叭四、口琴作业建议管弦乐配器法教程III(上册)目次第十章拨(击)弦-键盘乐器性能分论第一节竖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音域及音区特性三、踏板与调弦四、等音调弦五、常规演奏技术六、非常规演奏技术第二节其它拨(击)弦乐器一、吉他二、曼多林三、民间-古代拨(击)弦乐器作业建议第三节钢琴一、音响特性二、记谱、音域及音区特性三、常规演奏技术四、非常规演奏技术第四节其它键盘乐器一、钢片琴二、羽管键琴三、管风琴五、风琴第五节电鸣键盘乐器一、马特诺电子琴二、电子风琴三、电子音响合成器作业建议第十一章打击-拨(击)弦-键盘乐器的组合第一节编制、声部排列与记谱惯例一、打击乐器组的编制二、声部排列原则三、若干记谱惯例第二节不同织体写法中打击乐器的运用一、同质性织体中打击乐器的处理二、异质性织体中打击乐器的处理三、打击乐器的其它处理方式第三节不同历史时期的打击乐写作一、巴罗克与古典时期二、浪漫主义时期三、印象主义时期四、二十世纪诸流派作业建议第十二章铜管乐器性能总论第一节铜管乐器的发音原理一、概述二、自然铜管乐器的特色三、活塞系统的运用第二节铜管乐器的常规演奏技术一、铜管乐器的指法二、铜管乐器的吹奏技术三、铜管乐器的力度特性第三节铜管乐器的非常规演奏技术一、单音性的特殊奏法二、微分音奏法三、复音奏法与泛音奏法四、其它特殊奏法作业建议第十三章铜管乐器性能分论第一节圆号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二节小号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三节小号的变种乐器一、短号三、低音小号作业建议第四节长号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作业建议第五节大号一、音响特性二、记谱与音域三、各音区音色特性四、演奏技术第六节其他用于交响乐队的铜管乐器一、瓦格纳大号二、翼号三、中音号四、次中音号五、上低音号/尤福纽姆大号六、萨克斯号作业建议第十四章铜管乐器(及多乐器组)的组合第一节概述一、铜管乐器组的基本特性二、音量平衡与混合音色三、铜管乐器组的编制与声部排列第二节线条性因素的构成一、铜管音色构成的线条二、混合音色构成的线条第三节和声性因素的构成一、同类铜管音色的和声结合二、不同类铜管音色的和声结合三、带有重叠声部的铜管和弦四、铜管组与其它乐器组的和声结合第四节不同类型织体的构成一、不同织体因素的音色配置基本原则二、同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三、异质性结构织体的构成管弦乐配器法教程III(下册)目次(第十四章)第五节不同历史时期的铜管写作一、文艺复兴、巴罗克与古典时期二、浪漫主义时期三、印象主义时期四、表现主义时期五、世纪其它流派作业建议第十五章管弦乐色彩的强化及全奏的处理第一节管弦乐织体因素的强调一、节奏性的强调二、色彩性的强调三、力度性的强调四、结构性的强调五、音响动态的强调作业建议第二节色彩性装饰手法的运用一、音响色彩的渲染二、骨架音的色彩性装饰三、附加同质性平行声部作业建议第三节不同类型力度变化的处理一、渐进型力度变化二、突变型力度变化三、力度的对位作业建议第四节音响的呼应、回声与转接一、呼应与回声二、音响的转接作业建议第五节乐队的全奏一、全奏的作用二、全奏的不同类型及其音响特征三、全奏的处理作业建议第十六章音色的对比变化与配器布局第一节音色的节奏一、音色节奏与旋律-和声节奏二、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音色节奏特色三、音色节奏与音乐陈述类型四、音色节奏的处理原则第二节音色对比变化的不同类型一、隐含性音色对比变化二、结构性音色对比变化三、“人工逻辑化”的音色对比变化作业建议第三节局部结构的配器布局一、呈示型结构中的音色布局二、过渡-展开型结构中的音色布局作业建议第四节整体结构的配器布局一、对整体结构配器布局问题的几点思考二、整体结构配器布局中四大关系的处理作业建议附录一:乐器频谱与共振峰图示附录二:弦乐器把位指法表附录三:木管乐器指法表附录四:铜管乐器指法(把位)表附录五: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管弦乐的基本乐理知识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管弦乐的基本乐理知识管弦乐系指除协奏曲、交响乐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
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
有时因创作意图和演出条件的不同,可对乐队编制适当调整,或加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等。
我国的管弦乐队为增强作品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而加入一些民族乐器,亦属常见。
管弦乐是随着16,17世纪声乐与器乐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到了18世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均作出巨大贡献。
19世纪到20世纪管弦乐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一大批优秀作曲家与优秀作品相继出现。
管弦乐团按乐器的不同可分为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组。
著名的管弦乐团有维也纳管弦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等。
管弦乐通常以管弦乐套曲形式表演,管弦乐套曲通常含三至四个乐章,各个乐章表达的音乐情感不同,使整个管弦乐音乐作品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比其他形式的重奏曲、小夜曲、奏鸣曲更能显出强烈的音乐效果。
长期附从于声乐,至十六世纪才逐渐独立。
随着乐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歌剧的兴起,使十七世纪的器乐创作有了显著进步,产生了舞曲合成的古典组曲,以及曲式自由的序曲,而赋格曲、幻想曲、随想曲、变奏曲、前奏曲等体裁也渐被普遍使用。
十八世纪,小提琴音乐迅速发展,歌剧序曲体裁的变革,曼海姆乐派等积极索新的形式和表现手段,均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革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顿确立了管弦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样式;莫扎特则进一步加以肯定,并发挥了木管乐器独特的表现力;贝多芬以交响性、戏剧性手法写作管弦乐序曲,给了奏鸣曲式以广阔的表现天地。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管弦乐创作尤为繁荣,扩大了题材范围,加强与文学的结合,兴起了由柏辽兹倡导的标题音乐创作;罗西尼、威尔第、比才等作曲家,尤其是瓦格纳,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的表现力,充实了乐队编制,丰富了配器手法,突出了音乐色彩,发展了和声语言;在体裁上也更为多样,出现了李斯特的标题交响诗,比才、格里格的乐队组曲,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以及诸如狂想曲、音乐会序曲等大量管弦乐作品。
《管弦乐配器法》主要参备考资料文献《管弦乐配器法》主要参考文献A. 中文参考书目一。
音乐声学类李万海:《录音音响学》,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2年版梁广程:《乐声的奥秘》,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年版朱起东:《音乐声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8年版龚镇雄:《音乐声学》,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二。
乐器法及配器法类N.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管弦乐法原理》,万叶书店,1952年版G . 雅戈:《管弦乐法》,万叶书店,1953 年版E. 普劳特:《管弦乐法教程》,音乐出版社,1955年版C. 维多尔与D. 罗加尔-列维茨基:《现代乐器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W. 辟斯顿:《配器法》,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C. 瓦西连科:《交响配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63年版中央音乐学院编:《民族乐队乐器法》,音乐出版社,1963年版H. 柏辽兹-R. 施特劳斯:《配器法》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德. 罗加尔-列维茨基:《管弦乐队讲话》,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I. 加拉米扬:《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原则》,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胡登跳:《民族管弦乐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张宏俊:《长笛的泛音》,载《音乐艺术》1983年第3 期德. 罗加尔-列维茨基:《现代管弦乐队》,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乐声:《西洋乐器》,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田进勤:《电子乐器》,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年版H. K. 沃尔夫:《从晚期浪漫派到现代管弦乐法的发展概述》,载《近现代音乐研文集》,中国音乐家协会辽宁分会编,1985年版朱起东:《圆号和它的特殊演奏法》,载《音乐艺术》 1985年第2期H. 伯夫:《圆号创新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施咏康:《管弦乐队乐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电子乐器译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朱起东:《小号表演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丹尼斯. 维克:《长号吹奏技巧》,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牟洪:《管弦乐队配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三。
弦乐组MIDI配器法作者:孙立军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02期摘要:弦乐音域广阔,音色统一,弦乐组具有延长音响和有大幅度音响变化的能力,弦乐器有各种演奏方法,音色复杂。
所以在音色库的选择上,在音量、声像和混响等的调节上,和声与旋律的处理上都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要以自然乐器为依据,并结合电子乐器的特点进行制作。
关键词:音色库;控制器;和弦排列;旋律制作中图分类号:J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4-0052-01弦乐的MIDI配器法首先基于自然乐器的配器法,再针对电脑音乐本身的特点,进行全方面考虑。
一、Ⅰ、Ⅱ提琴用不同的音色库这无非出于三点原因:一是使音响更饱满。
如果Ⅰ、Ⅱ提琴都用同样的音色,无疑可以实现响度的增加,但音色听起来还是空洞和单一的,并不能使音响听起来更加饱满和丰富。
这样我们有必要选择两个互相融合的音色采样来增加由于丰富程度的提高而带来的真实感。
二是追求音色的差别。
Ⅰ、Ⅱ提琴作为弦乐组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其音色上的差别是必然的,如果选择同样的音色库我们当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力度、强度、节奏、时值、声像、混响等方面的差异,但很难做到音色上的差异,而这一点恰恰是体现Ⅰ、Ⅱ提琴不同功能的重要方面,所以选取不同的音色库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三是增加声音的立体效果。
弦乐组中Ⅰ、Ⅱ提琴这两个部分从座次到人数以及演奏技术上都是不同的,这样在音乐厅里倾听实际的音响会充满着立体感和空间感,容易想像,同样的采样是很难实现音乐厅中的真实效果的。
二、音量的调整管弦乐写作中各乐器组应分属不同的功能(旋律、伴奏和低音),对于弦乐组来讲,如果整个弦乐组充当着一种功能.另外,从弦乐的整体功能上来讲,它在管弦乐队中会充当各种角色,我们就要根据它的功能属性,来确定其音量和力度参数,以达到整个管弦乐队的音响平衡。
因此,音量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是总体音量的控制,如果弦乐的和声起到背景的作用,就要把整体的音量拉到背景的位置,起到中景的作用,就要将音量控制在中景的位置。
当代音乐2021年第2期MODERN MUSICMIDI管弦乐制作学习的三个阶段——管弦乐制作课程教学的相关思考杜啸虎[摘要]管弦乐制作作为录音艺术或电子音乐作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近年来在各个高校已经陆续开设。
与传统配器课不同,管弦乐制作不仅需要把谱例通过软件制作成音频,还需要学生有能力把一段单旋律扩展成为一首双管编制的管弦乐。
但是受教学对象的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所限,无法达到统一的授课和考核标准。
因而,如何更多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和考核方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将是本文探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MIDI;管弦乐制作;配器;音乐制作[中图分类号]J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2-0054-03现阶段中国电子音乐及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中,管弦乐制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它不仅要求教学对象具备传统作曲专业的相关知识,例如作曲、和声学、曲式学、乐器及配器法等,同时还需要具备音序器软件操作以及不同品牌管弦乐音源的使用等电子音乐相关专业的技能,对教学对象的综合知识能力有很大的要求。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针对不同基础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才能达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能大大提高教学对象的学习积极性。
文章将分三个阶段依次展现管弦乐制作从易至难的教学和考核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进行学习。
一、总谱还原音响使用电脑音序器和音源将所给管弦乐总谱制作成可以播放的音频文件。
这种方式主要考察教学对象对软件操作的掌握情况,虽然不需要对作品进行“创作”,看似容易,但实则不然。
管弦乐总谱谱面所展现的内容不仅包含每个乐器所演奏的音符,还有不同乐器所特有的演奏法记号、表情记号等,想要全面掌握上述内容,需要系统地学习管弦乐队乐器法和配器法等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之上,还要使用计算机软件将谱面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尽可能一模一样[收稿日期]2020-08-23[基金项目]武汉音乐学院2020院级教研项目(200222)o[作者简介]杜啸虎(1986—),男,武汉音乐学院讲师。
管弦乐队训练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弦乐队训练课课程编号学分/学时2学分/36学时;所属教研室美育教研室前后课程本课程为基础课程课程类型校选课程考核方式期末乐器演奏100%授课对象校管弦乐团学生教学目的在掌握管弦乐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讲解、教授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技术以及他们在乐队中不同的运用。
针对不同的乐器进行专门的指导,针对性强,专业性高,在个人掌握好演奏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训练,最后达到合奏演出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演奏姿势、口形、发音、音准、气息、定音、手型、弓法、分组训练、合奏。
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材:1、管乐器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12参考资料: 2. 《跟我学音乐》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8 教学内容学时基本要求第一章弦乐组训练15 练习握弓手型,定音、空弦练习,熟悉把位、运弓练习、分弓练习、连弓练习、跳弓练习、断弓练习。
G大调音阶、D大调音阶。
半音阶指法基础训练,拨奏练习。
分组练习《运动员进行曲》,琶音练习,震音练习。
合奏《国歌》、《运动员进行曲》。
第二章木管组训练15 学习正确演奏姿势,学会哨片、哨嘴的安装;了解吹奏时对呼吸的要求,练习嘴型,吹哨嘴;长音练习,连音练习,调整音准。
音色练习,固定正确的口型与音准;熟悉基本指法,掌握吹奏是气息的稳定性;指法基础训练,G大调音阶、D大调音阶;半音阶指法基础训练,合奏《国歌》、《运动员进行曲》。
第三章铜管组训练15 学习正确演奏姿势,学会哨片、哨嘴的安装;了解吹奏时对呼吸的要求,练习嘴型,吹哨嘴;长音练习,连音练习,调整音准。
音色练习,固定正确的口型与音准;熟悉基本指法,掌握吹奏是气息的稳定性;指法基础训练,G大调音阶、D大调音阶;半音阶指法基础训练,合奏《国歌》、《运动员进行曲》。
第四章打击乐组训练9 范例分析,合奏训练。
有关说明:需通过面试考核,具备一定音乐素养,方可入选。
有乐器技能者优先。
拟稿(签名):阮俊宇 2007 年 6 月 30 日核稿(签名):周干明 2007 年 7 月 5 日审批(签名):孙华玉 2007 年 7 月 10 日。
管弦乐配器法与MIDI制作,似乎向来是高等音乐学府里面的神秘知识,一般不为喜欢音乐的朋友们所了解,而写出并且制作出一段大气的好莱坞式的管弦乐或者影视配乐,一直是朋友们心目中的梦想。
然而,市场上关于管弦乐MIDI制作与配器的教材是非常少的,而且不成体系,实用性不强。
出于这一考虑,我们制作并编写了这套《管弦乐配器法与MIDI制作教程》以献给朋友们。
本教程的内容是非常具有体系性的,是音乐学院教授们的研究成果,可供音乐学院学生,专业音乐人士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们学习使用或作参考。
本教程从最基本的管弦乐队基本原理讲解起,针对每一种乐器进行完整的专题的讲解,并且从旋律的配器,和声织体的配器以及综合配器角度讲解乐器组的配器手法和MIDI音序法(即MIDI制作),为了更好地讲解音乐,讲解配器手法,本教程在宿主软件Overture内演示,其既能显示五线谱,管弦总谱,又能进入钢琴卷帘窗口进行MIDI修饰,还能加载VST插件等。
我们尽量在短的教程内融入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并加入实际的例子进行实战讲解,使朋友们既能学习到完整的配器理论,又能与MIDI 制作联系起来,使自己能够学着制作管弦乐。
同时也希望朋友们循序渐进,要知道管弦乐配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得透彻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相信时间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惊喜的收获。
本教程的体系是这样的:弦乐组配器基础理论与实战教程,木管组配器基础理论与实战教程,铜管组配器基础理论与实战教程,打击乐与综合配器基础理论与实战教程。
本系列教程所选的例子均为音乐学院教授精心挑选的例子,很能说明管弦乐配器课题,希望朋友们能引起重视。
本教程全称名为《管弦乐队弦乐组基础理论与MIDI音序法实战教程——上》,时长约2小时10分钟,分为两个大部分,介绍如下:(1)管弦乐队基本理论:该部分最为重要,是所有管弦乐队配器的基础,其涉及到一系列的基本原理,都适用
到以后的配器法的学习中,并且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
再回顾会有不小的启发。
该部分讲解了管弦乐队组织
的基本原理,各种乐器介绍,乐器组介绍,乐队概念
介绍,以及重要的乐队音响的六个表现要素理论:音
质与音色,音区,密度,厚度,声部排列,力度。
(2)弦乐组基本理论与MIDI音序法实战:该部分进入到弦乐组的配器学习中,并且结合MIDI处理讲解配器
法,因此相比较一般的配器教程更有针对性。
首先介
绍发音原理,其次介绍重要的定弦,音域与音区问题,
接着是各种乐器音色的讲解,结合以不同的典型例子
讲解旋律与音色的关系。
接下来是把位介绍和最重要
的弓法理论与MIDI音序法:连弓弓法与MIDI音序法,
断弓弓法与MIDI音序法,震音弓法与MIDI音序法,
每种弓法都有实际的例子讲解应用。
接下来是和弦和
双音理论,这在配器中也是很常用的,能取得较好效
果。
接下来是特殊演奏技法:拨弦理论与MIDI音序
法,同样有多个具体的例子。
最后是整个弦乐组的
MIDI音序理论,包括声场排列,音色选择,混响选择
等问题。
教程以回顾的形式结束。
该教程不涉及艰深的管弦乐技巧,都是常用并且性价比很好的理论与MIDI处理手法,因此对于希望学习基础管弦乐配器以及MIDI 处理的朋友们非常实用,学习本教程后,只需灵活运用,就可以模仿或者制作出较好的管弦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