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同步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2 Word版含答案.pptx
- 格式:pptx
- 大小:196.95 KB
- 文档页数:8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练习1(新人教实验版必修一)一、选择题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 耗水量表”。
据此回答以下2题。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2.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读下图,判断以下2题。
3.假定①②处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致,则(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C.①②都是寒流D.①②都是暖流4.假定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中,②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则( )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活动异常频繁B.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涝灾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异常多雨D.秘鲁渔场饵料丰富,鱼类众多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 地区胜利建成。
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分析完成以下2题。
5.关于图中南极地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水汽输送,②和⑤为降雨B.④为蒸发,⑤为降雪C.③为蒸发,④为升华,⑤为降雪D.图中水循环为逆时针方向6.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而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
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A.地热能B.风能C.煤炭D.太阳能7.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
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 )A.大气降水B.地下水C.湖泊水D.高山冰川融水读图,回答以下2题。
8.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9.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A.东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10.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A.AB.BC.C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解析第1题,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第2题,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答案 1.A 2.C,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湖泊水B.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地下水4.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冬季降雪量过大B.春夏季气温过低C.夏季降水量偏多D.夏季融水量过大解析第3题,该河流在我国新疆,河流水量大的时间是3~5月,判断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补给的,变化小;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在6~9月;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
第4题,该河流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是冬季降雪、春季积雪融化形成径流;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说,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洪峰。
答案 3.C 4.A(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第5~6题。
5.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6.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解析第5题,①环节是蒸发,气温高则蒸发旺盛;②环节是降水,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③环节是地表径流,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7月份降水少,所以地表径流也小;⑥环节是植物蒸腾,开普敦是地中海气候,但1月份是其夏季,气温高,蒸腾作用旺盛。
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word版含解析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第55~56页活动(1)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与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西北地域气候变暖,而降水却逐渐增加等自然要素有关。
(3)黄河下游断流与中下游地域过度援用黄河水等人为要素有关。
(4)人类可以经过一致分配水资源、植树造林等措施缓解或防止黄河下游断流。
学业达标以下图为〝水圈的构成表示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散布最广的是()A.a B.b C.c D.d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域没有固体形状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外流区域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进程解析:此题组主要考察地球下水体的组成。
第1题,气态水数量虽少但散布最广。
第2题,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热带地域高海拔的平地上有固态的冰川存在;我国外流区域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答案:1.A 2.C以下图表示重庆左近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地下水B.雨水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解析:图中①所示的补给量多少与降水量的多少分歧,所以应是降雨补给。
应选B。
答案:B4.招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要素是()A.春季增温快,夏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气团控制,少锋面雨解析:②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补给,因夏季积雪多,而春季气温上升快,所以春季融雪量大,夏季,因已没有积雪,只要终年冰川消融,所以消融量较少。
应选A。
答案:A以下图表示某流域径流进程的不同环节。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区分是()A.下渗、坡面流、壤中流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C.坡面流、下渗、壤中流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解析:甲为降水构成的坡面流,乙为下渗,丙为下渗后构成的壤中流。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过关]1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Co “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Do '‘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了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下图表示重庆附近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
读图回答2〜3题.2。
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
地下水 B.雨水补给Co冰雪融水补给 D.湖水补给3。
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o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o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
夏季单一暧气团控制,少锋而雨4。
下图为新疆某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改进大棚示意图”.该大棚的改进所利用的地理学原理是A。
水汽输送原理 B.地表径流原理C.水循环原理D.水汽蒸发原理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a-*f-*h-*g Bo c—f—h—dC・c—a—b—d Do d-*a-*b-*c6.水循环中的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巧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o 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7.水循环是地球水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形式,是联系地球各圈层和各种水体的“纽带”。
读“水循环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水循环的类型看,我国东部地区进行河流补给的降水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循环的一个环戊(2)写出图中数字编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②________,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0(3)目前,人类通过兴建水库大坝、实施调水工程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这些行为都是对水循环中的________ (填数字编号)环节施加影响。
《自然界的水循环》习题一、单选题1. 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①长江②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③东南季风④塔里木河河水蒸发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2. 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是()A. 降水B. 地下水C. 冰川融水D. 湖泊水3.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A.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 调节气候D. 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4. 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 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 冰川水、大气水、河流水C. 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5. 在下列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在某些时候可以施加影响的环节是()A. 地下径流B. 地表径流C. 水汽蒸发D. 水汽输送读“我国甲、乙、丙三条河流流量变化图”,完成第(1)~(2)题。
6. 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是()。
A.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B.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C. 南方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D.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7. 乙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B. 气温高,蒸发强C. 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D. 东南季风难以到达8. 对陆地水资源更新起重要作用的是()A. 海上内循环B. 内陆循环C. 海陆间循环D. 三种一样重要二、综合题()9. 图3.2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3.2 地球上的水循环图(1) 在图中再画出七个箭头,完成水循环的全过程。
(2) 填写出图中各代号在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G__________(3) 图上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之间。
(4) 如果这个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开垦为耕地,可能会对该地区降水造成什么影响?10.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雨水 B.冰川融水 C.湖泊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答案 B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
读图,完成2~4题。
2.图中信息表明(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C.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D.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3.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降水量少 B.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C.蒸发量大 D.入库水量少4.该水库可能位于( )A.太行山地 B.安徽省北部 C.秦岭山地 D.云南省中部答案 D B B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2013年我国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
完成5~6题。
5.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A.1月初B.6月中旬C.6月底D.8月中旬6.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A.华北B.东北C.闽南D.江南答案 C D下图中的图Ⅰ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图Ⅱ是图Ⅰ中乙地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7-8题。
7.图I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反映出此处: ( )A.海拔高蒸发微弱B.是阶梯分界处,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8.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了4种植物进行种植,测得4种植物的根深见下表,假设根部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 a b c d根深 4.1米 1.2米 3.6米1米A. a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B. b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C. c植物在F区不能成活D. d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答案 B D甲图为我国某河流与湖泊的水体交换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9题。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B卷)对应学生用书P3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A.A B.B C.C D.D答案 A解析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外流区域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过程答案 C解析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在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长江补给水源的判断,正确的是()A.a是雨水,b是地下水B.a是地下水,c是冰雪融水C.a是雨水,b是冰雪融水D.a是冰雪融水,c是地下水答案 C解析长江以雨水补给为主,故a是雨水;地下水补给稳定、水量变化小,故c是地下水;冰雪融水补给量较小,受温度的影响,春夏季补给稍多,冬季无此补给,故b是冰雪融水。
4.图中显示冬季补给水源b没有,其原因是()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B.气温较低,冰雪不融化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答案 B解析西部山地、高原冬季气温低于0 ℃,冰雪不融化,所以无冰雪融水补给。
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环节分别是()A.下渗、坡面径流B.打井抽水、跨流域调水C.坡面径流、下渗D.修建水库、打井抽水答案 C解析地表径流包括河道径流和坡面径流,则甲应是坡面径流;乙应为地表水的下渗环节。
6.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条件对径流过程不同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地势起伏大,坡面径流流速慢B.植被覆盖率高,下渗雨水多C.岩体破碎程度高,地下径流量小D.降水强度大,坡面径流下渗多答案 B解析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覆盖率高,下渗的雨水多;地势起伏大,则坡面径流流速快;岩体破碎程度高,有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使地下径流量增大;降水强度大,不利于坡面径流的下渗。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夯实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
读图,完成第1~2题。
(导学号51340041)图a图b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D.湖水补给量减小2.C,完成第3~5题。
3.图中序号与水循环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蒸发B.③④——降水C.⑤——地下径流D.⑦——植物蒸腾4.能实现图中②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5.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水循环哪个环节施加影响?()B.②C.④D.⑤4.C5.C,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的补给形式,A是补给,B是补给,C是补给。
(2)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地区,判断理由是什么?(3)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
,哪一条是在修坝前测到的?判断理由是什么?地下水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东北有春汛和夏汛。
(3)互补关系(4)曲线②。
理由:全年流量很不稳定,径流量变化很大,显然没有受到水库的调节作用。
能力提升7.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流量和降水量年内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C.结合雨带推移规律分析,该河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制作规格大小相同的M、N、O、P四个水槽,现将底部具有透水性能的M、N水槽置于同一水平高度,水槽内分别放置带土草坪和小砾石;在M、N水槽的正下方,斜放底部不透水的、倾角相同的O、P两水槽,如下图所示。
实验时,兴趣小组同时在M、N上方均匀洒入等量自来水,并立即观察记录O、P水槽出水口水流量的情况。
据此完成第8~9题。
8.此实验可以模拟的地理现象是()。
A.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B.植被涵养水源C.水污染的成因D.地表水补给地下水9.下图是兴趣小组两位同学分别绘制的上图中O、P水槽出水口水流量过程简图。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创新题)图1中山顶到湖泊之间存在一条河流,图2是在该河流乙处测得的8月中旬一次降水过程中降水量与流量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图21.甲处的水体类型可能是()A.冰川B.咸水湖泊水C.冻土底冰D.土壤水2.图中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觉,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该流域()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B.种草种树,植被掩盖率不断提高C.降水强度逐年增大D.气候趋暖,蒸发量不断增大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不在山顶,因此甲处不行能是冰川;甲处未形成湖泊,不行能是咸水湖泊水;该地植被茂密,不行能有冻土底冰;该地河、湖发育从河道弯曲上可知地势低平,多沙质土壤,故D项正确。
第2题,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差逐年变大,说明植被涵养水源的力气增加,降水转化为地下径流增多,地表水汇合成洪流的时间延长。
答案:1.D 2.B3.(创新题)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河流流量和降水量年内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河径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B.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C.结合雨带推移规律分析,该河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D.该河确定只有一种水源补给解析:该河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应以雨水补给为主。
该河流域4~7月为汛期,因此推断应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该河为一大河,一般有多种水源补给,从图中无法推断有多少种补给水源。
答案:B4.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久雨不溢”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白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解析:“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有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这就证明白小天池参与了水循环。
答案:A(创新题)右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