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美术一上《8奇妙的同心圆》[韦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08第八课《奇妙的同心圆》浙美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同心圆的概念。
2.了解和掌握画同心圆的方法。
3.善于观察和分析画作。
4.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同心圆的概念。
2.了解和掌握画同心圆的方法。
3.善于观察和分析画作。
2. 教学难点1.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画纸。
2.颜料。
3.刷子。
4.粘土/纸板。
2. 教学环境教室内空气流通良好,卫生整洁,安静有序,学生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各种同心圆图案,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了解同心圆的概念。
同心圆是指公共中心点但半径不同的圆。
2.了解和掌握画同心圆的方法。
在纸上用铅笔勾画第一个圆,再向外画出第二个、第三个……直至画出想要的层数。
可以使用尺子或者圆规来获得更准确的圆形。
3.善于观察和分析画作。
学生应该能够观察画面中同心圆的大小、粗细、层数等概念,分析艺术家是如何运用同心圆来表现主题的。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用铅笔画出三到五圈同心圆。
2.用颜色填充同心圆。
3.学生可以在圆心处添加一些小图案,来丰富画面。
4. 作品欣赏老师给学生展示一些艺术家的同心圆作品,让学生对比、分析,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同心圆来表现主题的。
5. 作品展示老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一个人的创作过程。
五、教学总结同心圆技法是绘画中的一种常用技法,也是艺术家们常用来表现主题的手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通过绘制同心圆的过程,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等语言)9展示同心圆的摆法,并引导大家“你们觉得这三种,哪一种看上去圆宝宝的一家是最团结紧密的啊?是啊,丁老师也觉得这样的圆很奇特,它呀,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同心圆,师边板贴课题边请学生跟着念一遍。
二:引出色彩和规律1师,那想想看,生活中像这样的大圆在下,小圆在上,而且全部在中间的同心圆有哪些呢?生思考回答水波等2师,真不错,大家可真会观察生活,其实啊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同心圆,丁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个同心圆,瞧!这是什么?生------洋葱3是啊,这是洋葱,可是丁老师有一双神奇的手,能把它变成同心圆,睁大你的火眼金睛看仔细了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用刀横着切洋葱,展示横截图,并放大,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同心圆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思考观察回答,一圈一圈的;有淡淡的紫色···师,小朋友们可真厉害!真是会观察,那请你再看!PPT展示石头路图片,找找这里面的同心圆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4师小结:其实啊,不管是用小点排成的圆,还是用线排成的圆,只要是大圆在下面,小圆在上面,一层一层有规律的在最中间的位置重叠起来,那就是奇妙的同心圆。
(板贴奇妙的三个字)三:添加装饰美化1师,好,了解了什么是同心圆,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圆宝宝的一家人,你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呢?生,漂亮的花纹2师,不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别的小朋友它们是怎么给圆宝宝的一家三口穿上漂亮的花衣裳,涂出美丽的花纹师展示学生同心圆作品欣赏,引导,可以是用你喜欢的一种颜色,从深到浅进行变化;也可以是用各种各样的彩色线条进行装饰,还可以涂出彩虹的颜色等3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好要给我们可爱的圆宝宝一家穿什么花纹的衣服了么?接下来请你先用双面胶或者固体胶把圆宝宝的一家三口先粘贴好,团结在一起,再进行装饰生粘贴大小不一的三个圆,再装饰,师巡回指导,挑选有特点的作品四:作品展示及评价师将有特点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请学生说说哪一副作品最奇妙?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其实,只要是你们用心去感受同心圆的美,每一副作品都是奇妙的!生活中像这样奇妙的同心圆,还有很多,看!PPT展示生活中及教室里的各种同心圆水波,树轮,甜甜圈,蜘蛛网,电风扇等等师:在我们中国啊,圆象征着圆满,象征着和谐,有很多外国的大画家也喜欢画一画各种各样的圆,瞧!PPT欣赏康定斯基作品四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再练习一幅同心圆,送给亲爱的爸爸妈妈!第二课时回顾上节课知识点,将未完成作业继续完成。
2019年一年级美术上册第8课《奇妙的同心圆》教案浙美版教学目标1、能用线和色来表现圆形。
2、初步学习在规定形状里涂色的方法,运用色彩进行造型表现。
3、通过以。
教学重难点的构成游戏来提升对造型活动的兴趣。
1、重点:了解同心圆的特征并能大胆用色彩和线条来绘制同心圆。
2、难点:画出同心圆的美感。
教学过程1、欣赏导入(1)认识同心圆。
师在黑板上画出同心圆。
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同心圆吗?(2)欣赏生活中的同心圆。
共同赏析一些图片,教师请学生尝试找出各种的同心圆纹样。
2、讨论研究(1)说说见过的生活中的同心圆现象是怎么样的?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感悟同心圆的特点。
3、赏析评价:观察《方块与同心圆》,思考:作品主要的造型元素是什么?你看到了那些色彩?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并简单介绍康定斯基的生平与作品风格。
4、创作表现(1)请学生用油画棒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一个自己心中认为最美的同心圆。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音乐)5、作品展示,评价交流。
(1)让学生把自己完成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2)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对作品对自己的作品命题。
(3)教师总结评价。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拼在一起进行装置,并给这张大作品命题。
课后反思:一开始我看这个课题的时候,觉得很好玩,但是看看课的内容我觉得非常的简单,上公开课会非常乏味。
后来想想这节课其实是以后所有造型表现课的基础,练习线条和涂色,这两个基本元素虽然简单,但是想画好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还真是一个难点。
我把这节课的目标订得很低,就让学生学会画同心圆,学会在同心圆里画圆就好。
这么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1、作业练习,分层次进行现在我们都提倡美术课堂练习分两次进行。
因此,我把这课的作业就进行了分层练习,第一次就让学生练习画同心圆,第二次进行涂色的练习。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是很持久,这样的两次练习比较适合。
2019秋浙美版美术一上第8课《奇妙的同心圆》word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线和色来表现圆形。
2、初步学习在规定形状里涂色的方法,运用色彩进行造型表现。
3、通过以。
教学重难点的构成游戏来提升对造型活动的兴趣。
1、重点:了解同心圆的特征并能大胆用色彩和线条来绘制同心圆。
2、难点:画出同心圆的美感。
教学过程1、欣赏导入(1)认识同心圆。
师在黑板上画出同心圆。
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同心圆吗?(2)欣赏生活中的同心圆。
共同赏析一些图片,教师请学生尝试找出各种的同心圆纹样。
2、讨论研究(1)说说见过的生活中的同心圆现象是怎么样的?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感悟同心圆的特点。
3、赏析评价:观察《方块与同心圆》,思考:作品主要的造型元素是什么?你看到了那些色彩?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并简单介绍康定斯基的生平与作品风格。
4、创作表现(1)请学生用油画棒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一个自己心中认为最美的同心圆。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音乐)5、作品展示,评价交流。
(1)让学生把自己完成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2)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对作品对自己的作品命题。
(3)教师总结评价。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拼在一起进行装置,并给这张大作品命题。
课后反思:一开始我看这个课题的时候,觉得很好玩,但是看看课的内容我觉得非常的简单,上公开课会非常乏味。
后来想想这节课其实是以后所有造型表现课的基础,练习线条和涂色,这两个基本元素虽然简单,但是想画好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还真是一个难点。
我把这节课的目标订得很低,就让学生学会画同心圆,学会在同心圆里画圆就好。
这么简单的教学内容,,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1、作业练习,分层次进行现在我们都提倡美术课堂练习分两次进行。
因此,我把这课的作业就进行了分层练习,第一次就让学生练习画同心圆,第二次进行涂色的练习。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是很持久,这样的两次练习比较适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奇妙的同心圆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课为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主题为“奇妙的同心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同心圆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运用同心圆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心圆的概念,掌握同心圆的制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对同心圆的认识和创意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 同心圆的概念理解。
2. 同心圆的制作方法。
3. 创意设计的实践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鞭、黑板。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彩笔、圆规。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组同心圆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心圆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同心圆的概念、制作方法,并展示一些创意设计案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同心圆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5.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1. 奇妙的同心圆2. 课题: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8课3. 内容:同心圆的概念、制作方法、创意设计4. 教学目标:掌握同心圆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5. 教学难点:同心圆的概念理解、制作方法、创意设计的实践应用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同心圆作品,要求创意独特,色彩搭配和谐。
2. 写一篇关于同心圆的观察日记,记录同心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同心圆的制作方法,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同心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起注意的重要步骤。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奇妙的的同心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奇妙的同心圆》是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的内容。
本课以同心圆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同心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生活中的同心圆现象,了解同心圆的定义和特点;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实践同心圆的创作方法;欣赏和分析同龄学生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圆形有所接触,但对同心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正处于培养阶段,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愿意通过绘画和手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此外,学生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和交流,这为课堂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同心圆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实践同心圆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欣赏和分析同龄学生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同心圆的定义和特点,学会运用同心圆进行创作。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同心圆现象,并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同心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同心圆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创作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欣赏法:欣赏同龄学生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纸、画笔、手工材料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手工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同心圆现象,如轮子、钟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同心圆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同心圆有初步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同心圆进行创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奇妙的的同心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奇妙的同心圆》是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的第8课,本课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同心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中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向学生展示了同心圆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同心圆的奇妙之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但对于同心圆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同心圆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同心圆的概念,学会用画笔描绘同心圆,发现同心圆的规律和美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自然美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感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同心圆的画法和规律,发现同心圆的美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同心圆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画笔等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动手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同心圆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同心圆的美。
2.讲解:讲解同心圆的概念和画法,让学生了解同心圆的基本规律。
3.实践:学生动手画同心圆,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同心圆的规律和美感。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观察和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同心圆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同心圆的美感和应用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同心圆的概念、画法、规律和应用等方面,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同心圆的相关知识。
浙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8 奇妙的同心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8奇妙的同心圆》是浙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和掌握同心圆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同心圆,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探索。
但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有限,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同心圆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同心圆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同心圆,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合作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同心圆,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具有同心圆特征的物品,如轮子、钟表等。
2.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具有同心圆特征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引出同心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图片和文字,讲解同心圆的绘制方法,如如何使用圆规、如何画出大小不同的同心圆等。
同时,教师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绘制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制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尝试将同心圆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如设计图案、制作手工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同心圆的概念和绘制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创作。
教学目标
1、能用线和色来表现圆形。
2、初步学习在规定形状里涂色的方法,运用色彩进行造型表现。
3、通过以圆形的构成游戏来提升对造型活动的兴趣。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有个别对同心圆的概念了解了,但是大多数则是不了解的,所以要循序渐进地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同心圆(同心圆就是不同大小的圆依次组合而来)。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同心圆的特征并能大胆用色彩和线条来绘制同心圆。
难点:画出同心圆的美感。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设计
1、游戏中认识同心圆:
游戏一:叠(圆形彩纸片)——引出同心圆。
师:小朋友,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生:圆形)
师:对,这张彩纸是圆形的,老师还剪了一些大小不同的圆形。
师:看!课上,老师想用这些圆形来拼摆一下,你觉得老师会把他们拼摆成什么
呢?
师:请大家张大眼睛看仔细喽!一层一层叠加上去,变成一个同心圆。
师:你见过它吗?它叫什么?
师:对,我们把它叫做同心圆。
(出示板书:同心圆)
2、寻找生活中的同心圆:
活动一:说一说
师:在大自然中和我们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同心圆纹样呢?
(生:说一说)
活动二:画一画
出示图片(如:滴水图、射箭的靶子、树的年轮……)
师:课件展示有同心圆的图片,请你们来画一画你找到的同心圆。
活动三:猜一猜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找到的同心圆。
树的年轮上有同心圆、射箭的靶子上也出现了奇妙的同心圆、洋葱切面上也有奇妙的同心圆、蜘蛛网上也有……
师: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下面哪个是同心圆
师:大家觉得今天的同心圆是不是特别(奇妙)呢!(出示课题:奇妙的)
感悟出:同心圆的特点:在同一平面上同一个圆心不同半径的圆。
3、感受用不同色彩搭配而成的同心圆的奇妙之处:
师:刚才我们都用线条的形式找到了不同的同心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老师给这个同心圆用油画棒涂上了颜色,瞧,是不是很漂亮呢!
教师出示画好的同心圆。
4、创作表现:奇妙的同心圆 (用色彩表现同心圆)
学生作业:(用喜欢的颜色画一个或几个同心圆。
)
(过渡):看来不同的颜色能使我们的同心圆变得更加地奇妙有趣,接下来,也请小朋友拿起你们手中的彩笔,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画一个或几个同心圆吧!学生作业,巡视指导。
5、展示:将学生的作品拼在一黑板上进行比较,发现我们也能创作出这么美妙的作品来。
6、拓展延伸:欣赏《北京人民大会堂文人大礼堂》和《马家窑文化彩陶》两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