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理性传统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86.44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棂纹样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发周会科;谭良斌【摘要】The application of window lattice patter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s one of important processing mean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art, and also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ecoration carpentry. Window lattice pattern becomes the one of powerful decoration by its artistic design, beautiful model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window lattice pattern,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n modern excellent architecture with chinoiserie,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of window lattice pattern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o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中国传统建筑中窗棂的运用,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装饰木作的主要内容.窗棂纹样以其精美的图案、玲珑剔透的造型成为传统建筑中最为有力装饰件之一.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窗棂纹样的研究,并结合对当代优秀中国风建筑的分析,以使当代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传统建筑中的窗棂纹样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意义.【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20【总页数】2页(P55-56)【关键词】建筑历史;民族建筑;窗棂纹样;中国风【作者】周会科;谭良斌【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500;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 引言窗户最本质的意义是开在建筑上的洞口,借以排烟、通风、采光。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身立命、遮风挡雨已经不再是建筑空间的唯一功能,人们逐渐追求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并重的建筑设计,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融入富有个性化和人文文化的视觉元素。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而这种展现,渗透在建筑之中,铸就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独特内涵。
所以,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蕴藏着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底蕴。
本文就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标签:建筑设计;传统文化;继承;发展1、概述1.1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具有较强的积淀性以及相应的文化传承机制的一种文化的综合体。
一般传统文化包含的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积淀与传承下来的知识、技能、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思想道德、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集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是依靠一定的传承机制,将我国悠久的文化与历史进行延续、发展与深化,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与再发展进而生成新的文化。
1.2建筑文化在中国深厚传统文化中,建筑文化是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建筑文化中也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很多的建筑中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很多的建筑符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展现,因此建筑文化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属性以及一些明显的特征。
建筑文化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属于一种建筑文化形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
我国保存下来的很多古代建筑以及现代建筑中比较优秀的建筑中很多都有传统文化的物质性以及精神性的体现。
1.3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主要是指建筑设计者对建筑进行设计上的创作,或者是为了一个建筑项目进行制图与设计,主要是对建筑的形态、建筑的结构、建筑的暖通设计等进行有关的专业性设计。
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体现建筑设计的理念以及建筑设计的创新体现在建筑设计的作品中,会借鉴与引用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创造中。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当代建筑设计始终处于发展变革之中,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和科技变革,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文明,也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遗产,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底蕴,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体现出建筑的独特性和文化特色,更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和价值观念,为建筑设计注入更为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本文将从建筑立面、建筑结构、建筑色彩和建筑功能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建筑立面建筑立面是建筑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建筑体现文化特征的重要部分。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传统建筑形式、建筑装饰和传统文化图案等元素得到了应用。
在一些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檐口、重檐、飞檐等传统元素,可以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得到合理的运用,通过对这些传统元素进行现代化的演绎和呈现,使得建筑立面既兼具传统的文化特征,又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追求。
建筑立面的装饰和图案也可以运用传统的中国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重新演绎,创造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立面装饰图案,以此为建筑赋予更为凝练的文化内涵。
二、建筑结构传统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通常采用木质结构,以榫卯和斗拱等传统接合方式构筑。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中国建筑的结构体系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传统的榫卯结构可以在当代建筑中得到运用,通过现代化的工艺和材料,使得传统结构在当代建筑中得到新的生命和发展。
斗拱等传统结构元素也可以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进行重新设计和应用,在建筑结构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在传统木结构与现代钢结构的结合,不仅保留了传统建筑的韵味与特色,更使得建筑的结构更为稳固和坚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
三、建筑色彩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色彩的运用,传统的中国建筑色彩主要以红色、金黄色、绿色和蓝色等为主,这些颜色不仅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审美理念,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相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1、装饰图案传统装饰图案是中国艺术的资源宝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作才华,融合了中国的宗教、、伦理和民情风俗而发展起来的,并且形成了最具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体系。
我国传统装饰图案大都具有一定的意境,寄寓一定的思想意识,有一定的文化渊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传统图案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创作心理来看,它的创造目的是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综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维方式,运用特有的视觉形态,向世人传达着独具特色而朴素宜人的视觉信息,它重叠了实用意识、民俗风情、伦理道德、宗教习俗,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心理的艺术形态体现。
传统装饰图案中的点、线、面、体、色彩、肌理的构成,充满着人类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具有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平衡、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的特征,这些特征共存于同一画面,体现装饰遵循的秩序感艺术。
2、文字汉字起源于远古的记事画图,汉字的结构在保持象形因素的同时,又具有了抽象符号的意义,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符合形式美的法则。
文字作为一种符号、一种特殊的图形,除了作为语言信息的载体在物化层面上呈现着“形”之外,更是具有直观诉求力的视觉传达要素,代表着文化层面上的含义。
汉字的结构在保持了象形因素的同时,又具有了抽象符号的意义,这就使书写汉字的书法艺术,不是单纯的书写,而是应用笔画点和线的结构和运动,具有多样和自由的形式,符合形式美的法则,从而展现深广的意境。
比如,楷书具有壮美的气势;行书具有妩媚的线条;汉碑具有古朴的内涵;草书充满了动态的、美的韵律。
如果我们把中国书法艺术的形、神、意恰当融人艺术设计之中,完全有助于形成具有强烈文化意味的民族特色。
3、色彩中华民族独特的色彩原色观念“五行五色”学说,所谓“色不过五,五色之变小,不容胜观也”。
阴阳五行学说道中所谓的“五色”由黑、黑、白、青、徐形成。
在传统的宗教壁画、民间年画、传统服饰、京剧脸谱、古代建筑中大量应用领域。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1500字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民族或群体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人们不断总结并创造的智力成果、具有鲜明的文化标志。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1500字的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传统文化的论文1500字篇1浅谈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先哲对人居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探索延续至今。
其中蕴涵的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等对室内设计影响深远。
现代家居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再创造,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分与审美思想来指导现代家居室内设计并进行运用,优化建筑信息,使之和谐共生,从而整体、有效地营造一种理想的家居生活艺术环境,具有非常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设计艺术一解析传统文化“传统”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传统是已经形成的遗产或文化;也有人说传统是具有民族生活情感的,在民众中不断流传、继承下来的文化。
本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的、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1 什么叫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类文化的精华。
如中国的“彩陶文化”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其彩陶图案丰富多彩,所刻画的动物形态栩栩如生,如鱼纹、鸟纹和蛙纹等,至今在室内设计中仍起着装饰的点睛作用。
又如古埃及文化距今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与建筑关系极为密切,它所建筑的金字塔,至今还令世人叹为观止。
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在室内设计上都喜欢遵循具有文化传统的建筑理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心理行为的取向,其宗旨是周密考察了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如中国古代园林布局,无论是北方园林的宏伟、大气,还是江南园林的玲珑、典雅、都强调园林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思想,即“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建筑分析及对当代建筑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1-27T15:57:46.973Z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0期作者:姜博涵[导读]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注重礼仪教化,致中和,重规矩,敬天地,崇尚宗教姜博涵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师范)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当代建筑分析摘要: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注重礼仪教化,致中和,重规矩,敬天地,崇尚宗教,强调天人合一。
中国地大物博,地域疆土广阔,虽然各民族的风俗差异明显,但是却有许多的建筑的相似点。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样式,意蕴内涵以及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概述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有六大古文明:古中国、古印度、古西亚、古爱琴海、古埃及、古中美洲。
但现在世界上的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东、西方两个部分。
一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其他地区为辅形成的东方建筑体系,二是由古希腊和古爱琴海流域为主体形成的西方古典文化。
在建筑领域中,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是持续不断地,向上可以延伸至上古时代,它形成世界古代建筑的一朵瑰丽的奇葩——一个独具特色的体系,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古典建筑体系。
中国的传统建筑主要是指:1911年以前建造的中国古代建筑,也包括具有传统的建筑风格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包括官方建筑和民间生活建筑。
二、特点分析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因为音乐和建筑,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大白缺有着相同的特征。
那就是不论形式多么复杂,其内核都严格按照一定的节奏、层次、韵律展开。
如果说音乐表现的是时间序列,那么与之相对的,建筑则表现空间序列,即通过空间的连续与重复表达鲜明的节奏。
而这种特征,在建筑中表现尤为明显。
建筑绝不只是技术的问题,它大到国家政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都能在建筑中体现出来。
首先概况一下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历史:最开始是天然岩洞(旧石器时代)、营造屋室(农耕时代)、夯土技术和大宫室(商代)、瓦砖高台建筑(春秋)、木架建筑(战国)、都城,宫殿,陵墓,筑长城(秦代)、木架建筑成熟,砖石建筑,建筑装饰,设计,施工技术成熟(隋唐时期)、《营造法式》北宋1103年颁发由李诫编修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其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宋辽金元明清)。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摘要:本文从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的途径、传统建筑模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当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来对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传统建筑;现代建筑;传承;发展一、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1)传统文化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源泉众所周知,现代建筑设计不是“无源之水”,无论是什么样的建筑,其设计都要结合一定的传统建筑文化;即使是“反传统”的建筑设计师也必须结合传统建筑文化。
现代建筑设计并不是也不可能是设计师个人行为,一个优秀的现代建筑其设计就必须对优秀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继承,必须正确的对待传统建筑文化,利用传统建筑文化来体现当今的时代特色和科技成就,要在丰富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中汲取创新源泉。
例如:在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的设计就有效的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获得了国际高度的赞赏,是中国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的典型例子。
中国馆的总设计师是何镜堂,他认为和谐观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构建就是斗拱,这个造型可以有效的防雨,所以应用较多,也因此成为我国建筑的一个亮点。
总的来说,在其中要对传统建筑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依据实际情况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
现代建筑设计要有效利用传统建筑文化这一创新源泉来进行设计,提高现代建筑的文化特质。
(2)现代建筑设计根植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一般来说现代建筑的设计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展开并完成的,所以不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就很难进行现代建筑的设计工作。
追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不同的传统建筑文化会反映出不一样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这样才使现代建筑呈现多样性,才使每个地域有不同的特色现代建筑,当然他们都是对某一个时期文化风貌的体现。
中国古典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摘要】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传承特点、突显的时空特点和很强的集聚特点。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应当注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影响和运用,积极地发掘和继承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精神实质,将它传承到我们当代的建筑空间设计中。
【关键词】古典建筑艺术;传承特点;时空特点;集聚特点;当代建筑中国古典建筑主要是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以汉族木构体系为主体的主流建筑,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地域性建筑。
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建筑延续的历史最长、分布的地域最广。
它不仅对我国当代建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早在8、9世纪,就已经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的古典建筑有过直接影响,17世纪以后还对欧洲建筑产生间接影响。
至今中国的世界遗产数已居世界第三位,而其中的中国古典建筑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
本文就围绕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在当代建筑中的影响和运用这一论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欣赏价值,笔者认为其不同于欧洲古典建筑艺术,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传承特点;注重地域的空间与时间环境,表现出突显的时空特点;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高度统一,表现出很强的集聚特点。
(1)鲜明的传承特点。
就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整体环境而言,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
史籍《周礼》中有关野、都、鄙、乡、闾、里、邑、丘、甸等的规划制度,至少说明当时已有了系统的大区域规划构思。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已经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达相当高的水平。
就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单体建筑而言,木构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
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安装和估工算料,构件走向规格化、模数化,保证了单体建筑的规格化与群体序列多样化的并行发展。
(2)鲜明的时空特点。
建筑时空观是建筑形态对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二者是统一的。
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应用与发展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建筑元素在新时代亟需被赋予新的生命力,传统建筑文化重构和对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的探索势在必行。
本文对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统建筑元素;建筑设计;发展0 引言中国传统建筑具有高超的营造技艺、鲜明的风格特点和精美的艺术形式,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传统建筑的意识载体应该被继续发扬和传承。
但近代我国经历了百年屈辱的社会历史,传统建筑文脉也随之被历史隔断。
在国际现代主义建筑风潮迅速蔓延全球的背景下,现代主义建筑以其标准化的营造体系、工业化的材料生产、科学高效的施工管理等优势迅速蔓延并侵蚀了我国各大城市,造成了全国各地不分南方北方、不论大城小城、不管城内城外都是“千城一面”的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的特殊风貌(见图 1)。
因此,在当代新技术、新材料、新风格的冲击下,传统建筑文化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发展与传承受到巨大的挑战和阻碍。
如何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如何对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文化进行重构,并结合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进行探索,如何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成为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对传统建筑元素应用的探索20 世纪初叶,国际上流行的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风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先进思潮为主导,第一批留学归国的中国建筑师们试着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同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融合,建造出了一批又一批兼具传统民族特色和西方建筑手法的建筑作品。
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进行的探讨和发展从未中断,从20 世纪20 年代以来,西方侵略者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国门,同时带来西方建筑文化观念和先进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中国建筑师试图探索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技术融合的发展,其中一些颇具代表性的建筑设计尝试是将西式建筑营造技术同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合的计探索,即中式多用于建筑形态的外部表现,西式多用于内部设计元素的重构和营造手法的运用,例如河南大学大礼堂(见图 2)、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园建筑、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等建筑(见图 3)。
论中国现代建筑中的建筑传统文化作者:李改英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摘要:中国城市中的现代建筑越来越多,受建筑全球化势潮的影响,大部分建筑都是千篇一律的方盒子,钢架、玻璃、混凝土,失去了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
部分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已经认识到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取其精华,将其融入现代建筑中去,设计建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需要深刻了解中国的建筑传统文化。
在对待建筑传统的时候,不单只注重形式,更重要的是学习它的精神所在。
寻找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点,创作出现代精神和古代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优秀建筑作品。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传统中国现代建筑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建筑文化及建筑传统1.1建筑文化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体现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技术进步和艺术特色的综合反映。
建筑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民族性、时代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等特性。
1.2建筑传统建筑文化是芸芸众生都不能置身事外的,建筑的形态和风格同民族的会或多或少因地域而异,同地域的会或多或少的因民族而异。
建筑不能游离在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之外,应该有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
而建筑的这两个特性其实就是建筑传统。
建筑传统因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在每一个社会阶段中,都有其特定的建筑形式与内容。
从巴比伦的拱券到古罗马的穹窿顶,又从古罗马的穹窿顶到拜占庭的帆拱,再到哥特式的骨架式拱券及飞券结构,无一不是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这表明传统的延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传统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联系过去和现在甚至包括未来的一个因素。
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和灿烂辉煌的建筑传统文化的国家,在当今世界现代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建筑正与它所处的文化体系以及国家、民族一道,别无选择地面对一个可持续上百年又全新发展的方向,即全球化的现代浪潮。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的应用梁智发布时间:2023-05-16T06:47:04.98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3年5期作者:梁智[导读] 建筑是为满足人们居住、生产、生活等功能要求的活动空间,伴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不断追求,建筑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现代建筑已经不再是传统单一的功能性空间,而是兼具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工程技术、美学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现代城市建筑设计应该重视地域文化,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重视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
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518034摘要:建筑是为满足人们居住、生产、生活等功能要求的活动空间,伴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不断追求,建筑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现代建筑已经不再是传统单一的功能性空间,而是兼具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工程技术、美学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现代城市建筑设计应该重视地域文化,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重视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引言:随着当今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建筑的审美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这就令建筑其精神的意义得到改变,同时也是重新得到重视。
在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要充分结合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精神追求等文化元素进行特色性设计,以积极的态度弘扬东方传统文化,在设计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东方传统文化艺术在建筑设计中得到拓展和衍生。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随着当今世界上文化的多元性发展和地区化的影响,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师们都已经意识到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建筑的设计中是十分必要的,讲建筑观念、设计技术、传统文化三者相结合,才能使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充满长久的生命力而不会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现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创新问题,既包括了现代建筑与文化地域性的关系、国家民族性的多元化问题;同时也包括在新的建筑思想和新的建筑技术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如何延续建筑本身的文化性与其内涵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方面都是当代建筑师们需要关心和研究的问题。
古建筑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及保护措施探析摘要:现存于城市的古代建筑是城市的文化瑰宝,必须加以保护:此外,古建筑蕴涵丰富的建筑美学特色和地域人文特点。
本文结合项目实例,详细阐述了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并对其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特点、作用和修葺保护措施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总结。
关键词:古建筑:古典园林:园林设计:建筑美学;修葺保护1 引言我国的古代建筑,不仅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恃色,使建筑具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力,而且极大地加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表现力,使建筑物具有了优美的外观形象,以至于在中国古代筑各个方面的特点形成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人对山水的爱好十分深厚,对自然山水的追求由来已久。
她们不仅要在居住生活中体现自然,而且还要在作为生活境域的园林里去体现自然。
因此,寄情山水、亲近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所追求的首选。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叠山引水,将厅、堂、亭、榭等古建筑与山石融为一体,戎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并非对自然山水的机械模仿,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高度概括的自然。
在一定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精炼却不失自然的环境,将片段美和人文美巧妙的结合起来。
到了现代,由于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建造园林的社会环境、造园目的和所服务的人群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如何深层次的挖掘其美学价值、表现手法,如何让古典美学与现代创作紧密结合,发挥古建筑的美学、文化价值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2 项目概况邵阳市双清公园古为“双清揽胜”,始建于宋代,园位居资水、邵水汇合处而得名,院内亭阁相映、怪石嶙峋,曲径通幽,具古典园林风韵,自古为“宝庆十二景”之首,现占地面积约4.3hm2(64.41亩)。
1956年公园始建时,占地约2.1hm2(31.4亩)。
中国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启示:韶洋班级:环艺201212班学号:414 考核成绩:摘要:现代建筑正以多种方法对传统文化和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进展着传承开展,展现其古今结合的独特风貌。
文化作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力量,根植在心灵深处,本文以中国馆为例,表现了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的建筑杰作,其从设计理念、建筑形态和建筑技术等各方面完美地表达了我国文化传统和古代文化和技术,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开展的典型例。
关键词:建筑文化古代建筑现代建筑影响创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无声的历史的思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
在某种意义上说古代建筑是古代一定社会历史的缩影,是古老而珍贵的旅游资源。
古代世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古埃与、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为辉煌。
它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今天的建筑设计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开展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局部。
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
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
中国古代建筑的开展:从原始社会的半地穴棚居式建筑到夏商周时期建筑雏形的形成。
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从半穴居住所开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
而在长江流域那么为杆栏式建筑。
这便是中国古建筑的开创阶段。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不论在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上,已经根本具备了建筑雏形,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开展史的根底。
对古建筑设计在当代建筑设计的应用价值探讨摘要: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又以古建筑文化最为突出。
众所周知,古代建筑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能为当代建筑空间设计增光添彩。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应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当代建筑设计;古建筑元素;融合引言中国建筑历史悠久,衍生出多种风格,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园林艺术等。
不仅充分满足了生活的需要,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美丽。
另一方面,当代建筑功能繁多,却缺乏魅力。
为弥补这一不足,大多数建筑设计师都在积极探索。
很多人关注古建筑,希望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并运用到实践中。
通过案例反思,找到了促进古今建筑融合的途径。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高度成熟的建筑技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展现了各个朝代的独特风格,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具备一定的历史特色和文化意义。
另外,一些建筑设计特点和建筑思想准则对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如何将古建筑的设计特点运用到当代建筑设计中,促进建筑设计的多种多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筑是技术和文化的综合体,既是科技表达的承载者,也是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产物。
1、古建筑设计的特点1.1建筑材料古建筑的建筑材料一般以木材为主,这在很多古建筑中都能体现出来。
无论是梁柱构架还是戗角飞椽等,均采取使用木质材料。
这种材料具备一定的强度,能够有效连接多种功能。
还可用于木雕、塑形,浓密多彩的装饰提高了它的美感,充分展示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
但它也有一定的缺点,如易燃、易腐,不利于长期储存。
1.2建筑思想老建筑的设计更多的是注重建筑的美观性和人性化,美学涵盖建筑设计的美化。
古建筑设计精美,建筑各元素的细部设计共同构成了色彩缤纷、异彩纷呈的建筑整体。
古建筑的人文体现在多以庭院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层层递进,具备一定的空间感和视觉感,有一定的层次性,布局上优先中心对称,建筑风格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