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能力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8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年制〕第一局部职业能力标准一、二、三、四、教学安排表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理论实践周学时周数考核方式课程群性质授课地点精品课程校企开发课证融通12BX0020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63333-111▲公共基础课必修12BX00601形势与政策教育/6603-02▲公共基础课必修99BX00300信息技术教育1320320-48■公共基础课必修07BX00601体育(1)1300300-215▲公共基础课必修15BX00100军训和入学教育(含军事理论)25614407-202▲公共基础课必修12XX00100公益与品格教育1280280-214▲综合素质课选修大学英语Ⅲ 3.5565604-014■公共基础课必修D4管理学基础35427272-2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院校级创业财税技能35427272-214■专业拓展课必修D4快递运营46432322-216■专业核心课必修D4小计1120.5530260268140501010012BX00400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概论2363242-116▲公共基础课必修12BX00602形势与政策教育14402-02▲公共基础课必修15BX00302就业指导(1)0.58804-02▲公共基础课必修12XX00200整合思维1280280-214▲综合素质课选修大学英语Ⅲ 3.5565604-014■公共基础课必修D4市场营销35427272-2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市场调查与分析35427272-2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物流信息技术35427272-6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院校级是快递技能综合实训3540540-318▲专业核心课必修D5是电子商务实务35427272-2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仓储与配送业务处理35427272-214■专业基础课必修D4院校级是小计11264562352211851102315BX00303就业指导(2)0.58804-02▲公共基础课必修12XX00300人文艺术修养1280280-214▲综合素质课选修12XX00400团队与执行力1280280-214▲综合素质课选修物流企业经营模拟实训3480480-86▲专业拓展课必修D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35427273-39■专业核心课必修D4省部级是物流作业流程优化综合实训3480480-68▲专业核心课必修D3电商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3540540-69▲专业核心课必修D5专业综合实践822402240-288▲专业拓展课选修D6小计822.5492354571413511********顶岗实习(毕业设计)15.04204200-2815▲专业核心课必修小计115420042015011000公共基础课1117342231109320.2%11000综合素质课4411201120 4.8%0000专业基础课515324135189517.9%5210专业核心课93480081719240.5%8120专业拓展课1142240224016.7%0000总计3084180********10100.00%2433第四学期统计符号说明:▲考查 ■考试授课地点(单一选项):D1普通教室 D2一体化教室 D3机房 D4多媒体教室 D5实践场所 D6校外实训基地 D7其他(语音室、体育馆等)课证融通课程:指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的课程。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能力要求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管理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一系列关键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
本文将探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所需的能力要求。
二、全面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全面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并掌握物流网络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和分销等。
同时,他们还应具备分析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效率和成本的能力,以优化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三、高效的运输管理能力物流运输是物流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高效的运输管理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并熟悉各种运输方式,包括陆路、海运、航空和铁路等。
他们还应具备运输规划和调度的能力,以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安全地送达目的地。
四、灵活的仓储管理能力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灵活的仓储管理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并掌握各种仓储设施的运作原理和管理方法。
他们还应具备合理安排仓储空间和库存的能力,以确保货物能够及时配送。
五、精准的库存管理能力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精准的库存管理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并熟悉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他们还应具备合理制定库存策略和计划的能力,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库存成本和风险。
六、高效的信息管理能力信息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高效的信息管理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并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原理和运作方式。
他们还应具备分析和利用物流信息的能力,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七、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物流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团队合作的复杂系统。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与供应商、运输商和客户等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
八、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物流管理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全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服务等级评定管理办法为深入贯彻商务部发布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SB/T11132-2015)行业标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中国电商物流产业联盟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组织开展全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服务等级评定工作,对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设施设备、信息化、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依据服务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一、总则第一条全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服务等级评定工作依据商务部发布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SB/T11132-2015)国内贸易行业标准进行。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均可在自愿的基础上申请参与等级评定。
第二条根据《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SB/T11132-2015)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企业分为仓储型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企业、运输配送型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企业和综合型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企业。
各企业应按上述分类申请评定。
第三条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共分为A、AA、AAA、AAAA和AAAAA级五个等级,AAAAA级为最高级,依次降低。
二、评定机构设置及职责第四条由商务部等相关部委推荐,中国电商物流产业联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及相关协会共同设立“全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服务等级评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等级评定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全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服务等级评定的组织领导工作。
等级评定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是:(一)审定《全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服务等级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二)核准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服务等级;(三)协调评定工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四)审议批准全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服务等级评定工作办公室的计划和总结。
第五条等级评定领导小组下设“全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服务等级评定办公室”(简称“等级评定办公室”),负责评定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等级评定办公室负责组建专家组,由商务部等相关部委推荐,行业组织、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各领域专业人士组成,负责标准宣贯、推介、答疑、文件审核、现场评定、综合评分、出具评审报告等工作。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总课时:20
学分:2
适修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
课程性质:公共任选课□,公共限选课□
所属类型:人文与艺术□,国学与人生□,科技与管理□,技能训练类□,其它□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
(2)了解物流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特点。
(3)熟悉配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
2、技能目标
(1)熟悉电子商务下供应链管理的设计
(2)掌握网络营销系统设计
(3)了解电子商务物流系统
3、素质目标
(1)掌握物流的概念和分类
(2)熟悉电子商务物流中心与配送
(3)了解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课时分配
四、教学方法建议
理实一体,利用教学辅助资料,配套练习题。
以讲述为主,结合学生课堂讨论的方法进行分教学。
五、教学基本条件
1、硬件条件
多媒体教学软硬件、网络环境、视频资料、相关数据。
2、师资条件
教师资格,有经济学知识,使用媒体及网络技术。
3、教学资源
阅读与理解能力、知识、社会实践经历。
六、考核评价要求
1、考核方式
理论成绩和实训成绩、考试成绩。
2、成绩评定
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实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的记载内容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实训作业三项,各占总成绩的10%、10%、30%。
七、课程开发成员信息。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标准总学时:36适用专业:高职高专及成人院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贸易经济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2学分,总学时为36。
本课程紧紧围绕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突出了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精益性,同时体现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实务性、探索性和可操作性。
主要任务:通过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强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正确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的发展动向;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流案例;学会跟踪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动态。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一)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授案例习题实验其他第一章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862第二章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技术1082第三章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862第四章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外包1082第五章电子商务物流模式1082第六章电子商务环境下采购与生产物流管理10811第七章电子商务环境下仓储管理871第八章电子商务环境下运输与配送管理8521第九章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服务8521合计80(二)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1章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概况能专业能能够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现代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力目标力展的影响程度方法能力●具有基本的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之间关系的现实感知;●具有一定的分析现代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影响的逻辑思路社会能力●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感知;●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关注行业发展,善于思考行业热点现象或问题任务一物流概述一、物流的概念1.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2.物流的定义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限选学时数:____32______ 学分: ________________ 适用专业:__物流管理__一、课程性质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限定选修课,它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居于重要地位。
在学习《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等课程的基础上,本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的概念、物流的功能与目标、物流与生产及其他流通活动的关系、物流合理化方法、影响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因素、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建立模式;配送的概念与分类、配送作业方法、配送管理与配送技术;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合理运输方法、运输的组织与管理;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商品分类与条形码、商品包装、商品检验;物流设施与设备规划;物流与配送系统的作业流程分析与设计、不同类型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与配送系统的方案分析与设计、物流与配送成本管理等。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的授课以培养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思想、方法、概念,掌握电子商务支撑技术,掌握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建设开发的基本方法,具有对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的初步认识,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要求在保证讲授、讨论、作业、考试考核和教材等诸要素并重的前提下,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展示课程的前沿性和时代性,重视课程的实践性,紧密加强实践操作、课堂教学大纲结合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还可以尝试和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三、课程总体目标本课程以科学实践发展观为指导,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具备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熟悉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术规范;能够利用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商务活动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营维护;使学生成为可以在通信、信息服务、商业、金融、证券、保险或生产型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规划设计、实务操作及管理的应用型高职技术人才。
【最新2018】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前言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有物流管理职业更加细分化,很多新型物流职业岗位不断出现。
这些要求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应当具备更高的物流专业管理素质和职业能力。
我国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增加速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
201X年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未来十年我国物流业每年的增幅将会达到25%以上,未来会出现数百万物流管理人才的缺口。
同时现有物流专业管理人才自身职业素养也不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当前物流管理人才中具备物流专业学历的人员占比不足45%,尤其是在新型物流岗位中季度缺乏高素质的物流专业管理人才。
因此,未来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进一步细化,同时做好相关物流人才职业能力的引进和培养。
明晰物流岗位,提高物流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是把我国物流产业继续做强做大的重要工作。
1.我国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设置与职业能力情况分析我国当前物流专业管理岗位主要分为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营销和信息管理等六大类几十个细节岗位设置。
运输岗位需要物流管理人员对货物运方式、运输调度和运输成本管理等具体的职责十分了解,需要物流管理人才具备物流运输专业知识素养。
仓储岗位主要承担货物入库、储存、盘点、出库和装卸等工作,需要相关人才具备出入库填单技术、装卸设备调度和仓储商品保养等能力。
配送岗位主要进行配送作业、流通加工、配送组织、配送调度和配送单据填写等常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配送技巧、单据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能力。
采购岗位主要工作有制定采购计划、联系供应商、制定采购方案、供应商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等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市场管理能力和相关财务技巧等。
一、物流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学生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基础理论和物流管理基本知识,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掌握从事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二、物流专业特色及培养规格1.专业特色在产学结合的基础上,以就业岗位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整合课程内容,课程和职业能力相对应,建立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模式,着力培养适应物流产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应用能力为特征的专业人才。
以就业岗位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体现在:就业岗位 支撑课程采购及物料控制供应链管理、采购学、商务谈判物流规划与设计 物流方案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成本管理货运代理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贸易流程仿真实训生产企业 生产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条码技术与应用商业企业 商业学、零售学、配送与配送中心、POS系统实训、条码技术与应用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运输概论、仓储管理、条码技术与应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模拟、电子商务模拟实验2.人才规格学生了解并掌握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理论、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强。
初步成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物流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后续发展能力强,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人才。
学生毕业时,可在各类企业从事物流业务操作及管理工作,如:港口、各类商业流通企业、生产企业、专业物流公司、快递公司等。
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毕业生知识要求毕业生能力要求能 力 类 别 能 力 要 素 课 程 设 置 考 核 标 准通用能力 英语应用能力具备阅读和翻译本专业一般性英文资料的能力,具备基本的日常口语交流的能力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办公自动化设备和软件的使用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电脑网络处理单据及各类文件信息技术基础就业创业能力获取求职信息的能力;撰写求职自荐书的能力;求职答辩能力;签订劳务合同的能力;就业指导、课外拓展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社交能力 交往与组织的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大学生心理与健康礼仪与社交知 识 类 别 知 识 内 涵 课 程 设 置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管理知识 基本管理职能、管理程序、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管理学原理金融与经济知识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西,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金融学基础会计学 市场营销知识市场营销的基本观念、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知识;市场调研及营销环境分析的知识;市场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及促销策略知识;市场营销物流基础知识物流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组成物流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体系;物流学概论综合化专业技术知识 物流职能技术运输各种方式及合理规划的知识;仓储技术及其优化的知识;配送管理和配送中心管理的知识;物流各环节成本预测、核算、决策和分析的知识;生产企业物流管理的知识;供应链理念和设计的知识;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与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知识;零售领域得知识;物流机械设备管理的知识;物流信息技术的选择和条码的应用知识;商业流通和采购管理的知识;国际贸易流程实训;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实训;物流技术综合实训;运输概论仓储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管理生产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与国际货运代理零售学物流机械与设备物流信息技术与条码应用商业与采购学国际贸易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物流技术综合实训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有捕获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素质拓展教育课创新能力 学生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不拘泥于传统模式,敢于提出创新的思想及理念的能力;素质拓展教育课职业生涯规划创新能力资格证书专业基本技能 营销调研技能市场调研、预测的能力;开展广告宣传的能力;营销策划的能力;开拓市场、推销的能力;市场营销、商业学营销员资格证书 会计统计技能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及费用核算的能力;利润核算、效益分析的能力;统计分析的能力;基础会计学、统计学会计资格证金融理财技能知晓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金融学企业管理技能各种不同类型的的企业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和指挥领导的能力;管理学物流学概论助理物流师商务谈判技能与客户及对手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谈判技巧,把握谈判局势、控制谈判方向的能力物流技术综合实训商务谈判师专业综合能力 物流管理能力采购管理能力;运输管理能力仓储管理能力;配送与配送中心管理能力;零售管理能力;物流设备管理能力;物流成本管理能力;企业物流管理能力;物流企业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商业与采购学运输概论仓储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零售学物流机械与设备物流成本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与国际货运代理供应链管理ERP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国际贸易实训物流技术综合实训报关员单证员跟单员报检员物流师电子商务师物流经理国际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书投标师条码技术与应用资格证书物流方案策划能力物流企业策划与设计物流方案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与国际货运代理供应链管理物流技术综合实训ERP实训物流系统设计能力 物流信息技术设计物流系统的能力;物流信息技术与条码应用电子商务实训国际贸易实训物流技术综合实训ERP实训POS实训毕业生素质要求素质名称 内 涵 要 求 培 养 途 径思想道德素质 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介绍电子商务师是指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
为了规范电子商务师的从业行为和能力要求,国家发布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
《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是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进行全面梳理和明确的标准文件。
该标准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能力要求、实践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
基础能力要求是指电子商务师在从事电子商务工作前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其中包括了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包括互联网基本原理、网络架构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对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包括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市场营销和商业模式的了解,包括市场分析、品牌推广、产品定价等;对数据分析和应用的掌握,包括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数据挖掘和预测等。
实践能力要求是指电子商务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和技能。
其中包括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和管理能力,包括网站建设和维护、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营和管理;电子商务推广和营销能力,包括社交媒体营销、搜索引擎优化、内容营销等;电子商务运营和服务能力,包括订单处理、物流管理、客户服务等;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能力,包括数据采集和整理、数据分析和应用、数据隐私保护等。
职业素养要求是指电子商务师在从业过程中需要具备的道德和职业素质。
其中包括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包括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等;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包括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与他人协作、协调团队合作等;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包括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等。
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发布,对于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为电子商务师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有力的培训和学习指导,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具参考性的招聘和用人标准。
同时,它还为电子商务师的职业发展路径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标准,为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然而,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标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XX/T11132—2021》XX 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25服务能力 25.1经营场所 25。
2设施设备配置 35.3信息系统35.4合同与单据45.5服务费用46作业要求46.1仓储作业46.2中转作业66。
3运输作业66。
4末端配送作业76.5退换货作业87服务要求 97。
1电子商务交X平台97.2商户 97。
3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组织 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2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XX国XX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联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顺丰速运(集团)有限XX、圆通速递有限XX、申通快递有限XX、普洛斯XX管理(中国)有限XX、乾龙物流集团有限XX、XX百利威仓储物流有限XX、XX网仓科技有限XX、商派软件有限XX、圣特尔?E店宝、锐特信息技术有限XX、XX菱通软件技术有限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干为、曾毅、曾治平、陈XX、李琳、徐佳梅、徐燕、李治银、陈涛、陈丽园。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服务能力、服务要求和作业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提供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组织以及相关主体,提供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组织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也可作为电子商务交X平台或商户对第三方物流服务进行选择、规范和管理的参考依据。
本标准不适用于跨境物流、冷链物流和医药物流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768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GB/T 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63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开发指南GB/T 26772运输与仓储业务数据交换应用规范GB/T 27917快递服务XX/T11068-2021 网络XX仓储作业规范JT/T 919.1-2021 XX物流信息交换第1部分:数据园JT/T 919。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68学分:4适用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先修课程:电子商务概论、商贸实务等后续课程: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等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
其任务是以物流管理、客户服务等职业岗位业务处理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在电子商务物流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养成基本的物流职业素养,为将来从事电子商务物流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和《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一般电子商务物流过程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采取理实一体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知识;掌握主要电子商务物流技术;掌握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知识;掌握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知识;掌握电子商务下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知识;掌握现代销售与逆向物流管理知识;掌握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保管原则等知识;了解搬运装卸与运输、包装合理化知识;掌握电子商务配送与配送中心知识;了解现代物流运作模式知识;了解物流服务管理流程,理解物流服务管理原则。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包装标志,能够选用合适的材料包装快递商品;能够完成网上发货操作和退换货操作;熟悉物流的基本流程;能够给客户提供良好的物流方面的客户服务;能够对快递公司进行比较选择;熟悉供应链管理和相关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专科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代码:630801 名称:Electronic commerce二、所属学科门类代码、名称代码:6308 名称:电子商务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本思想道德素质及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熟悉经济管理与现代商务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电子商务技术与政策法规,了解电子商务活动基本流程;掌握一定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能力;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战略眼光,能够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网络贸易与营销活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要求1.社会能力(1)沟通表达:在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能合理地运用信息撰写较规范的应用文,如报告、计划、论文、总结等,且书写工整。
(2)自我管理:确定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安排并有效利用时间完成阶段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抑制不正当需求,集中精力不断获得新知识,适应新环境。
(3)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勤于思考,乐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实训和毕业设计中,勤于动脑,勇于探索,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4)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以及组织相互协调,互相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2.专业能力(1)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在因特网上检索、浏览、下载和收发信息。
(2))能够创建并运营网上商店和网上商城。
(3)能够进行企业国际网络贸易的业务操作。
(4)能够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运营与管理。
(5)能够利用网络营销工具实现企业网络营销。
3.方法能力(1)企业基本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2)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方法。
(3)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方法。
五、相近专业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六、核心课程电子商务导论、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网络营销与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系统软件应用、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等。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的一门必修课程。
课程的作用:介绍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重点讲述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管理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物流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掌握物流相关操作技能。
为提高学生物流方面的素质,增强物流理论与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的物流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导课程是《物流管理基础》,后续课程为《物流综合实训》。
(二)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来设计、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学习程度要求主要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用语来表述。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掌握”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 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
> 熟悉电子商务的功能和运行模式。
> 掌握现代物流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 理解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 理解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 理解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概念、作用和分类等相关知识。
> 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概念及其合理化途径。
> 理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 熟悉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和合理化途径。
> 理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 掌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业流程。
物流管理专业标准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标准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制定的。
该专业标准主要包括与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相关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包括: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群、职业描述、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内容。
具体如下:1.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上看,急需大量物流管理专业的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预测,我国大专以上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到2010年为40~50万人。
但从目前国内物流人才的培养情况来看,物流人才仍远远滞后于实际发展需要且供不应求。
东北、辽宁及沈阳的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作为紧缺本科层次十个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辽宁是东北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连接的通道,拥有全国最密集、最现代化的铁路、陆路交通网,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优良港口众多,是东北经济圈的中心省份。
同时,辽宁又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省份。
辽宁身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其辐射人口达 1.2亿,明显的区位优势为辽宁“承北接南”、“东拓西联”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发展现代物流业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
从辽宁省地理位置来看,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具有为上述地区提供物流服务的社会使命。
目前物流业已被列为辽宁省的支柱产业,将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物流专业是新兴专业,作为辽宁省省会、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沈阳市只有3所院校开设此专业,目前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较少,供不应求,我院是全省最早开办物流专业的院校之一,有一定的办学基础。
这向高校培养物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出了任务和挑战,这也为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开设提供发展契机。
专业发展的可行性:(1)学科优势我院是一所工、文、管、法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多层次教育的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