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阵地: 《新青年》
前期:四提倡,四反对
内容: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 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 的胜利》
评价新文化运动
地位: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积极作用: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消极作用:
对文化的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 辛亥革命 同盟会 孙中山 兴中会 康、梁 戊戌变法 第二单元 近代化探 “自强”“求富” 索 洋务运动 魏源《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五四运动中无产 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鸦片战争
内容结构 向 西 方 学 习
列 强 侵 略
新民主主义 革命兴起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我国近代化的起 步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破产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主观目的: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评价: 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
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 失败原因:
二、中共诞生 1、标志: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2、诞生地点:上海。 3、代表人物: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4、党的奋斗目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5、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6、性质——中国无产阶级政党。 7、领导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首任书记) 8、中共诞生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 面貌焕然一新。
(3)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