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7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7.11•【字号】渝建〔2019〕363号•【施行日期】2019.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渝建〔2019〕363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市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名范围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实行提名制度,我委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提名责任单位。
凡符合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范围的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优秀人选和项目均可向我委提出提名申请,我委将根据有关成果质量和贡献择优提名。
提名一等奖的项目同时需要提供两名以上同行专家的独立意见。
二、提名程序(一)申请被提名号。
申请市科学技术奖提名的个人或单位,请于2019年8月18日18时向我委申请被提名号。
(二)提名书填报。
获取被提名号的个人或单位登录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综合业务平台提名系统(http://113.207.120.149)填写提名书相关内容并进行审核,于8月20日18时前完善提名意见后提交上报。
(三)提名公示。
项目所有完成人在所在单位公示,我委将通过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内容按照《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请在市科技局网站下载)要求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公示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经核实处理后再次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方可提名。
网络提名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28日18时,逾期不予受理。
(四)提名材料报送。
纸质材料请于8月29日18时前报送我委,逾期不予受理。
三、有关要求(一)提名书请按照《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准确、完整、真实填写,并应符合市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涉及保密内容。
2019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复杂应力高陡页岩气层精准压裂关键技术二、提名单位意见由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复杂应力高陡页岩气层精准压裂关键技术》研究,以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工程为依托,针对涪陵二期产建区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埋深较大等地质条件带来的挑战,以及二期压裂井施工压力高、砂堵井比例增加、改造体积和裂缝导流能力小、压后产量低且递减快等难题,创新发明了钻井压裂工程一体化甜点优选及评价技术、井工厂压裂多参数整体协同优化设计技术、多簇裂缝均衡起裂与延伸精准控制技术、压裂效果实时评估与调参以及多因素产能预测技术,在国内首次形成了针对复杂应力高陡页岩气储层条件的可复制推广的一体化精准压裂关键技术。
本项目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9件(发明专利15件),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34篇(SCI/EI收录16篇)。
成果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页岩“甜度”评价方法、多簇裂缝均衡起裂与延伸的精准控制技术国际领先。
该项目为涪陵页岩气田在短短五年内建成了100亿方产能的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实现了北美之外的首个大型页岩气田的商业化开发,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页岩气产业化进程做出关键性支柱支撑。
近三年在涪陵页岩气田共应用161口页岩气水平井,新增江东区块、平桥区块的经济可采储量125.46亿方,新增利润9.90亿元。
并在威荣、永川、平桥南、丁山-东溪等深层页岩气区块推广应用。
对中国其它页岩气区块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也可应用到页岩油及致密气中,应用前景广阔。
对照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涪陵区科技局提名该项目为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针对涪陵二期江东、平桥等区块所存在的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埋深较大等新挑战,通过攻关形成了一套适合复杂地质条件的岩气层精准压裂关键技术。
取得的重大技术发明如下:1.发明了钻井压裂工程一体化甜点优选及评价技术提出了页岩“甜度”的概念,建立了甜度评价模型及方法,研发了三维地质导向智能软件平台。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7.18•【字号】渝府发〔2020〕22号•【施行日期】2020.07.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市政府决定,对为我市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和《重庆市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经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议,市政府批准,授予周绪红院士、卞修武院士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授予“纳米材料生长动力学研究及其光电作用下的电荷输运机制”等8项成果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移动最小二乘近似无网格方法的数学理论与应用”等10项成果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复杂动力学行为分析”等6项成果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授予“高精度超敏免疫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等2项成果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复杂应力高陡页岩气层精准压裂关键技术”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智能化血液粘度动态分析仪制造关键技术”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柑桔害螨绿色治理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20项成果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予“高品质汽车底盘开发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应用”等45项成果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授予“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网关开发与应用”等49项成果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授予“重庆渝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奖;授予周家足教授(美国籍)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根据重庆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安排,现公示以下获奖材料,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监督和评议:
一、获奖项目名称:《XX领域科技创新项目》
1. 项目负责人:XXX
2. 获奖理由:项目在XX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 获奖证书编号:XXXXX
二、获奖项目名称:《XXX技术研发及应用》
1. 项目负责人:XXX
2. 获奖理由:项目在XXX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3. 获奖证书编号:XXXXX
三、获奖项目名称:《XX团队在科技创新中的杰出贡献》
1. 项目负责人:XXX
2. 获奖理由:该团队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本地区的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3. 获奖证书编号:XXXXX
以上公示材料均为重庆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认定的获奖项目,欢迎广大公众对这些项目进行监督和评议。
如有任何疑问或意见,请及时与评审委员会联系。
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6月目录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 (3)重庆市自然科学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 (17)重庆市技术发明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 (35)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1) (58)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2) (87)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 (104)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 (118)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135)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138)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提名书( 年度)一、候选人基本情况编号:提 名 者姓 名性 别民 族贴 照 片 处身份证号国 籍出生日期 出 生 地 从事专业文化程度 学 位 授予时间 院 士 当选时间 政治面貌 职 称职 务电子信箱 学科分类名称 1代 码 2 代 码 3代 码工作单位 名 称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传 真电子信箱 住宅 通讯地址住宅电话 邮政编码传 真受教育情况:(限300字)二、提名意见(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提名者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传真提名意见:声明:本单位遵守《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以及市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提名工作的具体要求,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调查处理。
法人代表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二、提名意见(适用于提名专家)姓名身份证号专家类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完成人□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前三)完成人□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第一)完成人工作单位职称学科专业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联系电话责任专家□是□否提名意见:声明:本人遵守《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以及市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提名工作的具体要求,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二、提名单位意见该项目团队依托中国科学院水库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跨尺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学科平台,聚焦食品中违禁添加物、农药残留、能源环境特征物质等特征物质的现场、快速、实时、准确的筛查需求,针对传统分析手段监测费用昂贵、操作过程复杂、分析处理时间长、分析数据更新缓慢、不适于现场在线监测,不能满足动态数据分析要求等问题,系统研究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安全、能源环境监测领域的理论创新及技术创新工作,历时5年,获得了一系列理论与技术成果,建立了新的光谱处理方法,设计了新型的芯片,建立了食品安全、能源环境安全领域的监测方法,形成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领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累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SCI学术论文16篇。
我单位严格按照《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推荐书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确认该项目符合《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中的申报条件。
经审查核实,申报的各项内容及材料符合重庆市科技进步奖的提名条件。
综上所述,同意提名该项目为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食品安全问题、能源环境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突出难题。
其特征物质的快速、现场监测需求增长迅速。
目前食品以及环境监测领域主要采用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手段。
这些方法的监测设备费用昂贵、操作过程复杂、分析处理时间长、分析数据更新缓慢,不适于现场监测,不能满足动态数据分析的要求。
因此本项目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课题的支持下,系统研究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能源安全领域的算法理论、芯片技术以及现场检测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发明和创新内容如下:1.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拉曼光谱与处理方法,通过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阈值去噪算法实现拉曼光谱原始信息的高频噪声滤波,采用基于非对称最小二乘的基线校正算法,去除荧光背景对光谱分析的干扰,进行标准归一化处理以及基于三次平滑样条拉曼光谱数据拟合,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拉曼光谱的噪声,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表项目名称 出租汽车计价器检定装置关键技术与应用推荐单位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项目简介《出租汽车计价器检定装置关键技术与应用》为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08QK305。
该项目因单位搬迁延至2010年12月完成技术工作,2012年1月通过专家验收。
项目主要研制内容包括:(1)实现了可变速检定。
采用八段速变速加无线遥控的方式,实现了滚轮装置的变速转动,检定时车速范围可达(10~80)km/h,真实模拟了出租汽车在道路上实际行驶的状态。
(2)通过系统化设计,降低了研制成本。
控制系统对固定转速式检测装置与变速式检测装置兼容性进行了技术设计,保证了通用性和产品系列化,降低了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
研制的TMS-F3C多功能网络式出租汽车计价器检定装置(同时具有定速和变速两条检测线)、TMS-F3A和TMS-F3B型固定式定速和变速出租汽车计价器检定装置分别满足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不同需要。
(3)可移动式检定装置的研制。
采用被动式滚轮设计,避免了现场使用对动力电源的要求,通过缩小滚轮周长,并采用现场组合方式实现了设备的快速安装。
本项目研制的TMS-Y型移动式出租汽车计价器检定装置解决了小城镇和特殊情况下需要现场开展出租汽车计价器检定的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4)同类装置中首次采用低压电磁离合技术用于制动。
低压电磁离合技术利用电磁场产生的磁力作用,避免了硬摩擦导致刹车片磨损的缺点,系统采用24V低压控制,该制动系统具有制动效果好,维护成本低的特点。
由于目前的传统式电磁刹车装置和液压刹车系统。
该项目已获得三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详见附件2-1,2-2,2-3)。
分别是:①变速出租汽车计价器检定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2 20065735.9。
②移动式出租汽车计价器现场检定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2 2 00657749.0。
③低压电磁离合技术作为制动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2 20065726.X。
重庆市水利局2019年度重庆市水利科技进步奖拟奖名
单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水利局
•【公布日期】2020.07.31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7.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
正文
2019年度重庆市水利科技进步奖拟奖名单公示为保障我市水利行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现将2019年度重庆市水利科技进步奖拟奖名单公示公示于后,接受社会监督。
2019年度重庆市水利科技进步奖拟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其中:创新及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奖3项、应用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奖1项、技术开发与发明成果奖2项、其他科学技术成果奖4项)。
现将拟奖名单予以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内容若有异议,可在2020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7日期间以书面形式向重庆市水利学会秘书处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须注明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新南路3号水利大厦1115
邮编:401147
附件:2019年度重庆市水利科技进步奖拟奖名单
重庆市水利学会
2020年7月31日附件
2019年度重庆市水利科技进步奖拟奖名单
(同等级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导语】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为表彰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而设立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励。
以下是根据最新发布的提名公示信息整理的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一、提名奖项类别1.重庆市自然科学奖2.重庆市技术发明奖3.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4.重庆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二、提名条件1.基本条件:提名对象须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相关规定。
2.具体条件:(1)重庆市自然科学奖: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发现重要的科学现象、特性和规律,提出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对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重庆市技术发明奖:在技术发明方面,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显著提高产品性能、质量、效益,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4)重庆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在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中,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团队或组织。
三、提名程序1.申报:符合条件的提名对象由所在单位或个人向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申报。
2.初审: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进入专家评审环节。
3.专家评审: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提名对象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4.公示: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审定: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对公示无异议的提名对象进行审定。
6.表彰:重庆市人民政府对获奖者进行表彰。
四、提名材料要求1.重庆市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材料:(1)提名书;(2)主要成果证明材料;(3)其他辅助材料。
2.重庆市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材料:(1)提名书;(2)合作成果证明材料;(3)其他辅助材料。
五、提名截止时间请按照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发布的具体通知要求,按时提交提名材料。
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2019年度)一、推荐类别:科技进步奖二、项目名称:大型贯流式水轮发电机阻尼系统故障抑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三、推荐单位(专家)及提名意见:我单位严格按照《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对提名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提名书内容和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确认该项目符合《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的提名资格条件,提名材料全部内容属实,且未发现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被提名成果发生争议,将积极配合工作,协助调查处理。
我单位承诺将严格按照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作为提名单位的义务并承担相呼的责任。
提名该项目为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推荐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四、项目简介:我国水电资源及其丰富,水电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水轮发电机是开发利用水电资源的关键电力设备,与传统的混流式、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相比,贯流式水轮发电机是一种开发利用低水头、大流量水电资源的优良机型,可节省土建费20-30%、增加年发电量3-5%。
然而,由于该种发电机受制于流道和灯泡体水力性能的限制,其气隙和转子直径明显小于常规发电机,从而导致其内部空间狭小细长、设计制造难度陡增,稍有不慎,将因过热而引发阻尼系统严重故障,包括阻尼条融断、磁极表面烧蚀等。
近年来日本日立、奥地利伊林、瑞士ABB等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制造的多台大型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由于考虑不周、设计不当,阻尼系统频发故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厂家声誉,其主要原因是在发电机分析、阻尼系统设计、故障监测等方面,均存在难以攻克的技术瓶颈。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下,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历经十余年,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①针对大型水轮发电机发热严重、精确计算极难的问题,创建了“机-电-磁-热”多物理现象耦合模型及其有限元算法,攻克了三维多物理场深度耦合求解的难题,计算误差和计算时间分别比国际同类算法降低了48%和15倍;②发明了一种有效削弱齿谐波的不对称磁极,提出了一套抑制阻尼系统故障的电磁结构与材料参数优化新技术,使转子磁极表面损耗与温升分别降低了56%和58%,对抑制故障起到了根治作用;③采用红外和无线传感技术,发明了大型水轮发电机转子磁极过热故障智能监测新方法,攻克了旋转磁极非接触式可靠监测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大型水轮发电机通风、发热综合监测的突破。
2019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涪陵页岩气高效开发评价技术二、提名单位意见由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长江师范学院、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该项目,其所研发技术属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涪陵页岩气技术集成与示范体系建设(编号:2016ZX05060)》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对我国海相页岩气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国南方地区海相页岩气开发起到了技术引领与示范的作用。
利用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涪陵气田310井次单井配产、生产动态调整、年度产量预测与规划,全力支撑二期江东、平桥区块产建方案编制与实施,为中石化百亿方产能建设及涪陵页岩气田年产60亿方页岩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单位开发面积采收率由15%提升至40%,推广应用后,新增销售收入100357万元、新增利润47919万方、新增税收15039万元。
并成功在平桥南区块、威远—长宁区块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该项目取得了三项创新成果,一是创建了基于地质与工程因素相结合的页岩气井产能系数,形成了页岩气井定产条件下产量与井底流压互相联动的动态产能评价新技术。
二是建立了综合考虑生产动态、微地震监测、压后反演等要素的页岩气井储量动用评价技术。
三是构建了考虑应力分布特征、构造形态变化及裂缝发育特征等影响因素的复杂构造区页岩气井位部署优化技术。
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对照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涪陵区科技局提名该项目为2019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以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工程为依托,应用焦石坝区块动、静态资料开展气藏精细描述,明确开发效果地质影响因素;进行页岩物理模拟实验,建立压裂改造后三维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气藏工程方法开展开发效果评价,建立页岩气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形成了一套页岩气有效开发技术政策。
1、主要创新成果:(1)创建了基于地质与工程因素相结合的页岩气井产能系数,形成了页岩气井定产条件下产量与井底流压互相联动的动态产能评价新技术。
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2019年度)一、提名类别:自然奖二、项目名称:机械传动系统内部激励机理与动力学特征分析理论三、提名单位(专家)及提名意见:提名专家的姓名:丁汉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职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学科专业:机械工程按照《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推荐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推荐书内容及全部附件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该成果符合《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的推荐资格条件,推荐材料全部内容属实,且未发现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被推荐成果发生争议,将积极配合工作,协助调查处理。
本人承诺将严格按照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履行作为推荐专家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名该项目为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四、项目简介本项目属机械动力学学科。
机械传动系统是机器的核心关键部件,应用领域广泛。
大量的机器事故表明:“机械传动系统的激励变化及其传递的机理不清”是其根本原因。
因此,揭示其内在作用机理与机制,研究系统内部的激励与其动力学特征的映射关系是本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本成果以国家/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为依托,历时十余年研究,建立了机械传动系统内部激励机理与动力学特征分析与提取理论,主要创新点如下:1. 机械传动系统内部刚度与误差耦合作用机理与理论。
提出了基于“切片”的啮合刚度计算思想,首次建立了啮合刚度与轮齿误差耦合非线性激励模型、非均匀空间分布轮齿裂纹的啮合刚度模型,解明了误差与刚度耦合激励机理,使机械传动系统内部齿轮的动态激励计算提升到高耦合度和高精度层面,形成了评价准则,该理论已应用于工程正向设计。
2. 非光滑多界面非线性接触动力学及振动分析理论。
提出了考虑重力影响的弹性变形与回复静平衡位置及接触非线性刚度的界面接触振动建模科学思想,建立了球-刚性平面接触振动基础模型,探明了传动零件间接触表面状态、力/位移与响应之间的内在非线性作用与机制,首次发现了机械传动零件非光滑接触表面受迫振动响应振幅突变跳跃现象,揭示界面振动能量耗散机理,建立了多界面接触非线性振动分析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在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2019 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序号:二、提名意见(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三、项目简介(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1.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2. 科技局限性(限1页)五、客观评价(限2页。
围绕创新性、应用效益和经济社会价值进行客观、真实、准确评价。
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比较,国家相关部门正式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鉴定结论,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
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六、应用情况和效益1.应用情况(限2页)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限2页)承诺:上述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用于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名: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九、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十、附件一、必备附件1.“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前3项2. 应用满三年的佐证材料3.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审批的批准文件4.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及情况汇总表(模板附后)二、其他附件1. 应用情况和效益佐证材料2. 其他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特别说明:因为是内部提名,提交提名书纸质资料时所有附件材料可以是复印件,原件自己保存。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填写要求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是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依据,原则上应由提名者提供,以第三人称表述。
提名意见、项目简介、客观评价必须由提名者客观、如实、准确作出;主要科技创新、应用推广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目录,以及主要完成人情况、主要完成单位情况等客观内容及其证明材料可以由被提名的项目完成人、完成单位提供,但提名者要对有关内容认真严格审查,并承诺对提名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019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6月目录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 (3)重庆市自然科学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 (17)重庆市技术发明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 (35)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1) (58)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2) (87)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 (104)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奖提名书及填写说明 (118)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135)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138)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提名书( 年度)一、候选人基本情况编号:提 名 者姓 名性 别民 族贴 照 片 处身份证号国 籍出生日期 出 生 地 从事专业文化程度 学 位 授予时间 院 士 当选时间 政治面貌 职 称职 务电子信箱 学科分类名称 1代 码 2 代 码 3代 码工作单位 名 称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传 真电子信箱 住宅 通讯地址住宅电话 邮政编码传 真受教育情况:(限300字)二、提名意见(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提名者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传真提名意见:声明:本单位遵守《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以及市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提名工作的具体要求,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调查处理。
法人代表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二、提名意见(适用于提名专家)姓名身份证号专家类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完成人□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前三)完成人□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第一)完成人工作单位职称学科专业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联系电话责任专家□是□否提名意见:声明:本人遵守《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以及市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对提名工作的具体要求,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2019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紫苏良种选育与产业化二、提名单位意见该项目是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09GG0152。
项目筛选出紫苏鲜叶挥发油含量4‰,干叶挥发油含量1.93%,稳定性好的紫苏良种“太极紫苏0901”,于2018年获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品种鉴定证书“太极紫苏0901”(渝品审鉴2018015)。
并通过研究制定了紫苏配套高效优质种植技术规程。
与青菜头进行轮作和与玉米套种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及紫苏叶“三季采收法”,使紫苏种植基地得以广泛推广。
紫苏叶是藿香正气液重要原料,2008年起,每年通过免费提供紫苏种子建设种植基地,从2008年起累计建立104534亩基地,建立起了全国最大的以获取紫苏叶油为目的的紫苏种植基地。
累计建立良种基地1000余亩,生产良种超20000kg,紫苏叶1400余吨,紫苏叶产值1800余万元,累计提取紫苏叶油8400L,产值5000余万元。
其中2016年~2018年,建立良种基地165.97亩,生产良种3319.4kg。
推广基地40884亩,产紫苏叶542.008吨,产值653.3698万元,自提紫苏叶油2556.4L,产值1533.84万元。
2019 年建立基地20700亩,预计产紫苏叶300吨,产值390万元,自提紫苏叶油1800L,产值1080万元。
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持续性好。
现藿香正气液已在俄罗斯、老挝、加拿大、莫桑比克等共13个国家及地区获注册。
未来30年,太极将其打造为世界最大的OTC 单品,力争年销售额过100亿美元,覆盖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百亿藿香将为紫苏基地推广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会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仅四川农业大学和西南大学开展紫苏新品种审定,其中药油两用紫苏品种一个:川紫1号;油用紫苏品种3个:油紫苏1号(渝品审鉴2013008)、油紫苏2号(渝品审鉴2013009)、油紫苏3号(渝品审鉴2013010),以上品种均未大面积推广应用。
对照重庆市科学技术授奖条件,涪陵区科技局提名该项目为2019年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项目立足为太极集团拳头产品藿香正气液提供质量稳定可控的原料,先后搜集试材200余个,筛选出鲜叶挥发油含量4‰,干叶挥发油含量1.93%,稳定性好的良种。
高于3.5‰的预定目标,远高于2015年版药典挥发油含量0.4%的标准。
弄清了挥发油积累规律,现蕾期挥发油含量最高;挥发油含量最高部位是茎尖嫩叶。
对最适种植区域、生产种植模式、育苗方法、种植密度、施肥技术、采收加工技术等进行全面研究,建立配套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制定操作规程(SOP)。
选择和涪陵当地青菜头进行轮作和与玉米套种相结合的种植模式,群众易于接受。
推广紫苏叶“三季采收法”,极大提高紫苏叶产量,使种植基地得以广泛推广。
公司自主研究,知识产权属公司独有。
2018年获重庆市农作物品审会颁发的鉴定证书,“太极紫苏0901”(渝品审鉴2018015)。
从2008年起累计建立104534亩基地,建立起了全国最大的以获取紫苏叶油为目的的紫苏种植基地。
其中2016年~2018年,建立基地40884亩。
现藿香正气液已在俄罗斯、老挝、加拿大、莫桑比克、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香港、澳门共13个国家及地区获注册。
未来30年,太极将其打造为世界最大的OTC单品,力争年销售额过100亿美元,覆盖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百亿藿香将为紫苏基地推广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会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筛选的紫苏良种挥发油含量高、芳香浓郁、商品品相好,深受各大药企青睐,目前我司紫苏叶已外销扬子江药业、武汉健民药业、香雪制药等。
将为我市紫苏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更有利的市场保障。
四、客观评价1、重庆市科委项目验收评价:“项目选育出鲜叶挥发油含量高于4%的紫苏品系TJ-9;阐明了TJ-9挥发油积累规律,确定了叶用紫苏的合理采收期;对种植区域、生产种植模式、育苗方法、种植密度、施肥技术、采收加工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制订了TJ-9品系的生产操作规程(SOP);制订了TJ-9品系的种植繁殖技术规程,2008年到2012年累计生产紫苏良种1429kg,发展种植基地10950亩,生产紫苏叶372.65吨,满足了太极藿香正气液的原料需求,保证了原料药材质量稳定。
”2、2017年12月3日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检验报告:太极紫苏0901具标准规定的显微特征,检出与紫苏醛对照品相同颜色的斑点、挥发油含量1.93%。
3、2019年7月25日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质检中心检验报告:太极紫苏0901阴干样挥发油含量1.65%,紫苏醛含量71.4%,亳州药材市场紫苏叶样挥发油含量0.34%,无法检出紫苏醛含量。
4、具文献查询及调查,目前仅四川农业大学和西南大学开展紫苏新品种审定,其中药油两用紫苏品种一个:川紫1号;油用紫苏品种3个:油紫苏1号(渝品审鉴2013008)、油紫苏2号(渝品审鉴2013009)、油紫苏3号(渝品审鉴2013010),以上品种均未大面积推广应用。
五、推广应用情况紫苏叶是太极集团拳头产品藿香正气液的重要原料,为保证原料质量稳定可控,从2008年起,采用“包种子、包技术、包回收”的“三包”政策,每年在重庆市涪陵区、丰都县、垫江县、酉阳县通过免费提供“太极紫苏0901”种子累计建设高效优质种植基地104534亩紫苏种植基地,建立起了全国最大的以获取紫苏叶油为目的的紫苏种植基地。
累计建立良种繁育基地1000余亩,生产良种超20000kg,产紫苏叶1400余吨,产值1800余万元,累计提取紫苏叶油8400L,产值5000余万元。
其中2016年~2018年累计推广面积达41040.97亩,其中良种繁育基地156.97亩,推广基地40884亩,紫苏叶总产量542.008吨,产值686.2678万元,紫苏叶示范区亩产达160kg,亩效益1760元。
“太极紫苏0901”良种及其配套高效优质种植技术惠及农户15198户,发放技术手册15480册。
紫苏良种覆盖率100%,推广配套高效优质种植技术达100%。
提取紫苏叶油2556.4L,产值1533.84万元。
近三年成果应用单位表序号单位名称应用起止时间联系人面积(亩)数量(吨)经济效益(万元)1 重庆市涪陵区玮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高军1389671737312473168.17 211.7092 重庆市涪陵区一凤2016年1月1日至2018黄志雄13388974004263 39.15 49.241植专业合作社日3 重庆市涪陵区民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毕绍忠1389679266612214113.02 140.214 重庆市丰都县民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许宗民173236387384100 79.213102.97695 重庆市垫江县研恩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张立洪189968223392700 26.825 34.39796 重庆市酉阳县两河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赵令西187239987085170 115.63 147.733 合计40884542.008686.2678 注:2016年紫苏保护价11元/kg,2017年和2018年紫苏保护价13元/kg。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1.孙燕玲,排名1,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完成单位: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申报、组织及实施。
负责紫苏资源收集,挥发油含量测定,各项栽培技术研究、良种繁育及种植基地推广。
2.张玉方,排名2,研究员。
工作单位:甘孜州康定贡嘎中华虫草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单位: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参与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协助组织项目实施,参与材料搜集,协助开展栽培技术研究和挥发油含量测定。
3.汪丽萍,排名3,助理工程师。
工作单位: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完成单位: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参与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负责紫苏资源收集、栽培技术研究及资料撰写等。
4.付昌奎,排名4,助理工程师。
工作单位: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完成单位: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负责推广基地建设。
5.杨明宏,排名5,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完成单位: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参与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6.邹隆益,排名6,工程师。
工作单位: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完成单位: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参与推广基地建设。
7.吴正峰,排名7,助理工程师。
工作单位: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完成单位: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参与推广基地建设。
8.卢进,排名8,研究员。
工作单位:重庆太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参与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组织实施。
9.王露,排名9,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太极集团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完成单位: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参与紫苏资源收集及栽培技术研究。
10.侯婷婷,排名10,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太极集团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完成单位: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参与紫苏栽培技术研究及基地建设。
八、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1.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排名第一。
牵头完成项目申报,组织实施。
承担完成紫苏资源收集及良种选育扩繁、栽培技术研究。
对项目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2.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排名第二。
负责紫苏基地推广应用。
对项目的推广应用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3.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排名第三。
负责紫苏叶加工使用。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包括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保持极为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
1.完成人孙燕玲、张玉方、卢进、杨明宏共同承担“白花前胡家种及规范化种植研究”,2007年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重庆太极药用动植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紫苏、金荞麦良种-高效优质种植及产地初加工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孙燕玲、张玉方、卢进、付昌奎、杨明宏等开展项目实施,项目顺利结题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