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良好操作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625.50 KB
- 文档页数:40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第一节概述良好操作规范(GMP)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良好操作规范在食品中的应用,即食品良好操作规范以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应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的方法,解决食品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质量问题和安全卫生问题。
良好操作规范并不是仅仅针对食品企业而言的,应该贯穿于食品原料生产、运输、加工、储存、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也就是说从食品生产至使用的每一环节都应有它的良好操作规范。
因此食品良好操作规范是实现食品工业现代化、科学化的必备条件,是食品优良品质和安全卫生的保证体系。
一、GMP的起源与发展食品良好操作规范的概念借自于药品的良好操作规范。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识到必须通过立法加强药品的安全生产,并在1963年颁布了药品的良好操作规范,1964年在美国实施。
1969年美国以联邦法规的形式公布食品的GMP 基本法《食品制造、加工、包装、储运的现行良好操作规范》。
该规范包括5章,内容包括定义、人员、厂房及地面、卫生操作、卫生设施与控制、设备与用具、加工与控制、仓库与运销等。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在食品良好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制定了《CAC/PCPI —1981食品卫生通则》以及30多种食品卫生实施法规,供各会员国政府在制定食品法规时作为参考。
这些法规已经成为国际食品生产贸易的准则,对消除非关税壁垒和促进国际贸易起了很大的作用。
加拿大政府制定本国的GMP和采纳一些国际组织的GMP,鼓励本国食品企业自愿遵守。
一些GMP的内容被列入法律条文,要求强制执行。
二、我国GMP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建立了19个食品企业卫生规范和良好生产规范。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食品企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为适应我国参加WTO后的形势,我国将加大制定和推广GMP的力度,积极采用国际组织制定的GMP准则。
第二节 GMP的内容食品良好操作规范,也称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是一种具有专业特性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制造业管理体系。
目录1、原料、辅料的采购、储存、运输卫生要求2、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3、工厂的卫生管理4、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5、卫生和质量检验的管理6、成品储存、运输的卫生要求7、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8、工具、设备的卫生管理和维护保养9、员工任职的管理要求10、良好工艺管理要求良好操作规范(GMP)1、原料、辅料的采购、储存、运输卫生要求1.1采购1.1.1原辅料采购按公司《采购控制程序》执行,验收按卫生标准按GB2715执行,食品添加剂(色素)的采购按公司《采购控制程序》执行,按采购物资验收规程验收,使用按GB2760卫生标准执行。
1.1.2原辅料、包装物在储存、运输过程的安全卫生按《原辅料和包装物安全卫生控制程序》执行。
购入的原料应具有一定的保质期限,也不应受到污染。
定期对原料进行卫生指标化验。
辅料应达到相应卫生要求。
1.1.3盛装原料、辅料的包装或容器,其材料应无毒、无害,不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所有包装材料的合格供方都应出示相应的卫生证明。
1.1.4采购人员应具有简易鉴别原材料质量、卫生的知识和技能。
1.2运输1.2.1运输工具应清洁、无污染,并有防尘、防雨雪设施。
1.2.2运输作业时,操作要轻拿轻放,免使原辅料受损伤,且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时装运。
1.2.3应定期对运输工具清洗、消毒,保持洁净卫生,并建立相应卫生制度。
1.3储藏1.3.1应设置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原辅料仓库。
1.3.2原辅料存放应离地、离墙并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垛与垛之间也应有适当间隔。
仓库地面应干燥、清洁,仓库具防鼠、防虫、防雀、防火等设施。
1.3.3应设专人管理,建立《仓库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状况,按规定清扫、消毒、通风换气。
1.3.4各种原材料应按品种分类分批储存,每批原辅料均应有明显标识,先进先出,并保持帐、卡、实相符。
及时清除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原辅料,防止污染。
2、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2.1环境2.1.1厂、库区要远离有害场所,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垃圾、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孽生的潜在场所,避免危及产品卫生,厂区周界应有适当防范外来污染源侵入的设计与构筑。
良好操作规范(GMP)良好操作规范是根据CAC《食品卫生法典》编制,员工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的有关保证食品安全的生产操作要求。
作为食品生产、包装、贮藏安全卫生品质管理体系的技术基础,具有执行上的强制性,生产销售上的必要性。
它包括了对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存以及环境与设备的卫生管理和加工过程的生产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定义1、“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生的或熟的成品和原料,包括各种食品原料及其配料。
2、“食品接触面”指接触人类食品那些表面及在加工过程中会将污水滴溅在食品上或与食品接触的那些表面,包括用具及接触食品的设备表面。
3、“微生物”是指酵母菌、霉菌、细菌和病毒,包括对公众健康有影响的那些致病菌微生物。
4、“害虫”指任何令人讨厌的动物或昆虫,包括鸟、啮齿动物、蝇和幼虫等。
5. “适当的”指为达到良好的食品卫生规范的预期目的所需要满足的要求。
6.“关键控制点”是指食品加工过程的一个点,再这个点上控制不好就可能引发危害。
7.“应该”用以说明推荐的或建议性的作业方法、包括设备。
8.“返工品”是指由于非卫生因素而被抽离加工过程干净的未被掺杂,经过重新加工并适用于消费的的食品。
第二条人员采取合理的措施和预防方法确保做到下列几点:1、疾病控制:经体检凡患有传染性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员工,直至消除上述病症之前,均不得参与接触食品生产作业。
2、清洁卫生:凡是在工作中直接接触食物、食物接触面及食品包装材料的员工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卫生规定,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2.1 穿干净卫生的工作服,戴干净卫生的帽、口罩;2.2 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2.3 开始工作之前或每次离开工作台之后,以及在双手可能已经弄脏或受到污染的任何其它时间,要在充足的洗手设施中洗净双手并消毒;2.4有可能掉入食品、设备或容器中的珠宝饰物,不得带入生产现场;2.5 将衣物和其它个人物品存放在更衣室内;2.6 禁止在生产车间内吃东西、喝饮料或吸烟,吐痰、擤鼻涕应防止污染食品。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是指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操作环境和操作要求,确保食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的一种标准化管理制度。
GMP的目的是保证产品的卫生与安全,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效益。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严格执行GMP,能够有效地控制食品质量,提高食品产业的竞争力。
GMP的实施要求与操作规程一、车间卫生1、车间内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
地面、墙壁和天花板要每天清洁,消毒。
2、车间内要设置宣传卫生的标语和宣传画册。
3、车间内要明确划分“洁净区”和“非洁净区”,并进行相应管理。
二、作业人员1、对食品生产企业员工的装束要求:穿工作服、工作帽、围裙、工作鞋。
头发用橡皮圈束起来,不得留有散装头发。
2、生产车间内的作业员需进行职前培训,特别是要注意食品生产企业的相关政策法规。
3、严格规范生产工艺流程,防止误操作和污染食品。
三、管理制度1、按照GMP的要求制定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
2、每个车间必须配备车间主管和质量管理人员,对产品和设备质量全面负责,确保生产操作符合GMP要求。
3、要对使用的设备和仪器进行定期检修、备份,确保设备准备工作的质量。
四、生产设备1、对生产设备进行彻底清洁,确保设备无异味、异体。
2、对产品的颜色、气味、状况、外表进行严格的原料挑选和委托加工质量管理。
3、每次使用前要对生产设备进行除尘、清洗和消毒。
五、运输与存储1、要根据食品的性质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采取适当的防撞、防渗漏措施。
2、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外包装,保持其质量和食味。
3、根据不同的存储条件和要求将食品分开存放。
六、环保要求1、确保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达到国家要求。
2、提倡节约水质地,减少环境污染。
3、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法规,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
GMP的好处1、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执行GMP,可有效防止食品污染,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降低工业事故风险:GMP规程的实施,能有效降低工业事故的发生率。
3、提高企业效益:GMP的实施,使企业的生产流程更加标准化和系统化,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
GMP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良好操作规范”,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简要地说,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符合法规要求。
食品GMP所具有的意义是:
1.为食品生产提供一套必须遵循的组合标准。
2.为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卫生监督员提供监督检查的依据。
3.为建立和实施国际标准提供基础。
4.便于食品的国际贸易。
5.使食品生产经营人员认识食品生产的特殊性,由此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激发对食品质量高度负责的精神,消除生产上的不良习惯。
6.使食品生产企业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要求更为严格。
7.有助于食品生产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从而保证食品质量。
GMP(良好操作规范)细则一、个人卫生1、所有雇员必须接受正规培训,包括个人卫生、GMP、清洁和卫生程序、个人安全和HACCP中岗位角色培训。
2、“卫生制度”同时适用于所有的来访者,货车司机及商务洽谈者等,因为他们有可能会进入公司的食品加工区域或仓储区域。
所有人员包括维修人员和来访者必须从指定的入口进入仓库区域,同时必须穿白大衣,带发网,在进入生产及配料贮存区域时,还须摘除所佩带的珠宝戒指、项链、耳环等。
来访者也必须由本公司的员工陪同。
3、卫生制度。
不遵守制度将受到惩戒。
(1)在工厂内的任何时间,必须穿着由公司指定的相应工种统一制服。
而且这些制服不允许在公司以外的地方穿着。
(2)必须在指定的区域穿着坚固及有防护性能的工作鞋。
(3)在生产区域和原料仓库必须戴干净、清洁的发网。
除餐厅、实验室、生产车间办公室和更衣室外,工厂的其他区域都应戴发网或工作帽。
(4)在生产区域和原料仓库必须戴胡子罩。
(5)胡子必须保持清洁。
而且不允许延伸至嘴角以下。
(6)所有珠宝、项链不允许戴入任何生产区域和原料仓库,在开始工作前,必须摘除手表、手镯、项链耳环和带有宝石的戒指。
(7)不允许戴假指甲,指甲必须经常修剪。
(8)在生产区域和原料仓库不允许涂指甲油。
(9)在生产区域和原料仓库不允许喷香水。
(10)在任何时间、工厂的所有区域及办公区域必须保持“严禁吸烟”。
香烟严禁带入上述区域,只有在特别指定地点才允许吸烟。
(11)不允许在工厂的任何区域吃东西及喝饮品。
(12)不允许在化学和微生物实验室、洗手间、更衣室吃东西及喝饮品。
(13)只允许钱、手帕、钥匙和与工作相关的东西可被带入生产区域。
(14)在所有生产期间,必须保持手的清洁,手的清洁必须是在:——开始工作前——暂停工作前、后——使用洗手间后——吸烟后——任何手脏的时候(15)所有操作人员当直接接触产品时必须穿戴清洁干净手套。
(16)所有传染病和与传染病接触的事件均必须及时向主管报告。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简称GMP),是一种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国际标准。
GMP的实施可以确保食品的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符合卫生要求,并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符合安全和质量标准。
本文将介绍GMP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一、GMP的定义与目的GMP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食品农业组织(FAO)制定的一项国际标准,旨在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
GMP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可追溯性以及符合法规要求,以提供消费者最安全、最优质的产品。
二、GMP的重要性1. 保证食品安全GMP通过制定严格的生产环境、设备、工艺和操作规范,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这样可以减少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2. 提高产品质量GMP要求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和储存,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GMP还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合适的监控和记录,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并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3. 提升企业信誉度GMP是一个企业的基本要求,只有符合GMP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得到认可。
通过遵循GMP,企业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度。
消费者对GMP认证企业更加信任,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三、GMP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1. 生产环境控制GMP要求食品生产车间要保持干净、整洁、无害和无异味。
生产车间应有合适的通风设备、废弃物处理系统,以及防止害虫和害兽侵入的措施。
同时,工作人员应穿戴适应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用品,以确保产品不受外来因素的污染。
2. 设备和工艺控制GMP要求食品生产设备要符合卫生要求,并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
同时,工艺要求要符合标准,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控制得当。
这样可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原材料控制GMP要求食品生产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原材料供应商管理制度,只购进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
良好操作规范GMP良好操作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是制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一种关键的质量管理方案,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控制和维护。
以下是关于良好操作规范的一个的简要介绍。
1. 概述良好操作规范提供了一套制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标准操作流程和程序,以确保产品的相关安全性、稳定性、质量性等得到控制和维持。
良好操作规范主要包括标准操作流程、制定文件、记录文件等。
该规范是医药行业质量保证的基础,同时也是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的必要条件之一。
2. 基本原则良好操作规范的实施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人员所有参与制药生产的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并且必须拥有适当的教育和工作经验。
此外他们也应该有良好的健康和卫生习惯。
2.2 环境生产场所和设备的卫生条件必须达到卫生标准,以确保制药过程的整洁度。
2.3 设计和装备生产设备的设计必须符合特定的工艺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2.4 文件记录制药过程涉及的信息必须记录下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监控和公正性。
2.5 检验和审计必须对制药过程进行检验和审计,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3. 细节要求良好操作规范的实施需要具体流程和步骤,下面列举几个细节要求:3.1 管理案例必须建立全面的管理案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维护。
3.2 培训和工艺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需要经过相关的培训,并且学会正确的工艺,以确保规范化的生产过程。
3.3 过程矫正任何出现的缺陷或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发现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维护。
3.4 货物追溯必须建立完整的货物追溯的记录,以确保每一批产品的质量都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4. 总结良好操作规范是制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制药企业需要全面严格地执行相关规定。
通过制定详细的流程和步骤,确保产品的质量得到管理和控制。
同时需要加强培训,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建立完整的记录和质量追溯机制,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得到稳定和可持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