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3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表示》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节的内容,化学方程式不仅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从教材体系上看,本节是第三单元所学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初中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的”中介”,学生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
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不仅为化学定量计算打好基础,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因此本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在化学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讨论、归纳、对比,明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独特优点。
②通过对简单具体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尝试、归纳分析整理出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正误,获得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②通过合作讨论、指错纠错的方式,从步骤和注意事项建立正确书写方程式的强烈认识。
《化学反应的表示》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也认识了一些化学反应和他们的文字表达式,上一节中又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已具备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上比较活跃,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探究和学习,让他们在体验正确书写的成就感中找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效果分析这节课教学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了方程式书写的原则、步骤和配平方法,能用方程式表示简单的化学反应。
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思维积极活跃,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相结合,有认知冲突,有精彩碰撞,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
初三化学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1化学变化是指,也叫。
物理变化是指。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等现象。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还会伴随着。
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和的释放或吸收。
4.镁带燃烧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
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6.化学就是在、水平上研究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的、和物质。
7.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8.从微观角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等微粒。
从宏观角度,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如:从微观角度看,水是由大量的构成的;1个水分子又是由个和个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水是由和组成的。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1. 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2.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质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异?。
3.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包括、等)、、、。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1.药品的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拿:,不闻:,不尝。
(2)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取少量,液体取 ml,固体只需要盖满。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要,也不要,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内。
2.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3.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药品使用或;取用块状药品使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量多时,直接用试剂瓶倾倒,倾倒时,取下瓶塞,放在实验桌上,试剂瓶口试管口,标签手心,缓缓倾倒;量少时,用滴加,滴加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试管,更不能伸入试管。
4.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火焰分为、和。
取下灯帽,用点燃酒精灯;用温度较高的给物质加热;用盖灭酒精灯。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酒精灯内添加的酒精量一般控制在酒精灯容量的至。
不能用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试管中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化学反应的表示》省级优课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化学反应的表示》这一节内容是鲁教版教材初三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的课题。
在《课程标准的5个一级主题中,该节内容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一级主题,属于《质量守恒定律》这一二级主题。
本节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上看,是第三单元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初中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它在本单元中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帮助学生形成“变化观”这一化学学科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化学方程式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以符号的形式科学、简明地表达物质间的变化规律,成为联结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与化学原理概念、化合物特点、计算类问题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被认为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科研究交流、化学语言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价值。
二、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表示》是鲁教版化学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化学方程式不仅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基本内容有三:一是化学上用什么来表示化学反应(定义),二是为什么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意义),三是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怎样书写)。
针对本节内容,我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有如下一些思考:1、衣兰教授说过:教学的本质是活动,课堂是一个个富有情趣、挑战、生活化的大大小小的活动创建起来的。
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
本节课教师设置了看视频、微观粒子模型模拟反应实质、丰富的图片事实、趣味实验、尝试书写、合作探究、观察对比等多种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和谐有趣而又环环相扣的活动中初步认识方程式承载的强大功能。
2、化学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化学用语,它的学习要伴随其化学学习的整个过程。
其种类之多,配平方法之异,不可能在一节课里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要随着后续学习不断提高书写技能。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表示》是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重要章节,是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重要起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步骤及注意事项。
本章节不仅是对之前所学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后续深入学习化学反应规律、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学会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形成化学符号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而,他们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如何准确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还存在较大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逐步深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本质。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实验演示法: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4. 练习巩固法: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燃烧、食物的腐烂等,引出化学反应的概念。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一、化学给我们带了什么?1、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在化学工艺方面,我国古代的、、、、的工艺举世闻名。
2、天然材料有哪些?、、等。
3、人工制造材料或化学制品有哪些?、、等。
4、化学对社会的作用:(1)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高效的;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
(2)当今,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二、观察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指。
2、化学变化是指。
3、镁带燃烧的现象为,,。
文字表达式。
4、无色酚酞遇酸变色、无色酚酞遇碱的变色。
5、化学变化的特征:。
6、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有:、、、、。
7、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化学的能量观):常表现为、、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8、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
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9、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10、化学研究目的:。
11、绿色化学(化学的价值观):化学对环境的承诺A、;B、。
12、物理性质是。
包括。
13、化学性质是:。
包括。
14、白色污染指的是:。
15、三大环境问题:、、。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1、物质的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等微粒。
(微观方面)2、物质的组成:元素(宏观)水是由和组成;3、什么是化学: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以与为基础第二节化学之旅一、从问题开始1、问题的和是科学探究的起点2、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A、;B、;C、;D、;E、。
3、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质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异?。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设、等)、、。
四、化学探究的实验报告1、;2、;3、;4、;5、;6、。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认识初中阶段常用的仪器。
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三、药品的取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拿:,不闻:,不尝。
.;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第四节 元素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第三单元 溶液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三节 氧气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二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下册目录(鲁教版)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第二节 海水“晒盐“ 第三节 海水“制碱“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第九单元 金属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到实验室去 探究金属的性质 第十单元 化学与健康
第一节 食物中的有机物 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开发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一、学习目标:1、 能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含义。
2、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二、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三、自主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对于如何表示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但是如何做到简洁、通用呢?(一)、探究新知:学习任务一:探究如何表示化学方程式活动1:观察下列表示电解水反应的方法,指出其优缺点。
(1)氧气氢气水通电+−−→−(2)(3)O H O H 222+−−→−通电(4)↑+↑O H OH 22222通电 你认为选择__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_____________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活动2.想一想: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活动3同学间交流合作,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4阅读教材“活动天地”,仔细体会总结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尝试练习:(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5.讨论小结: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总结书写步骤、原则:书写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原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写出下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