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 习题解答
- 格式:doc
- 大小:112.04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 试卷A 卷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汇编源程序的后缀名是 ( C ) A 、exe B 、.obj C 、.asm D 、.lib 2. 作为8位有符号数补码,80H 的真值是 ( C ) A 、0 B 、-2 C 、-128 D 、128 3. 8086 CPU 内部能够记录代码段段地址的寄存器是 ( D ) A 、DS B 、IP C 、CX D 、CS 4. 若(AX)=35F0H ,(CX)=00B8H ,当AND AX ,CX 指令执行后,AX 寄存器的值为( B ) A 、 1400H B 、 00B0H C 、 0000H D 、 0FFFFH 5. 若(SP)=1000H ,则执行指令PUSH AX 后SP 的值为 ( B ) A 、0FFFH B 、0FFEH C 、1002H D 、1001H 6. Mul BX 指令隐藏操作数的寄存器是 ( D ) A 、BX B 、CX C 、SI D 、AX7.能够将AL中的1、3、5位取反的指令是( C )A、AND AL , 2AHB、OR AL , 2AHC、XOR AL , 2AHD、TEST AL , 2AH8.循环指令LOOP结束循环的条件是( D )A、CX≠0B、ZF=0C、IF=0D、CX=09.除法指令DIV BL中,被除数在寄存器( A )A、AXB、DXC、DX:AXD、BX10.输出单个字符的2号DOS功能调用的入口参数是( C )A、AHB、ALC、DLD、DH11.以下对伪指令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伪指令没有操作数B、伪指令没有目标代码C、汇编程序中伪指令可有可无D、伪指令不会被执行12.某伪指令X=12H中所定义的X是( B )A、变量B、常量C、标号D、段名13.下面指令序列执行后完成的运算,正确的算术表达式应是( D )MOV AL,BYTE PTR XSHL AL,1DEC ALMOV BYTE PTR Y,ALA、Y=X*2+1B、X=Y*2+1C、X=Y*2-1D、Y=X*2-114.下面指令结束后目标操作数不变化的是(D )A、INC BXB、SUB AX,BXC 、MOV BX,[SI+2]D 、LEA BX,[0010H] 15. 若采用程序查询方式传送数据,则接口电路中必须要有 ( D ) A 、中断控制器 B 、DMA 控制器 C 、定时计数器 D 、状态端口 16. 若某芯片的片内端口选择信号线有3根,则该芯片中CPU 可访问端口数目为 ( C ) A 、4个 B 、6个 C 、8个 D 、10个 17. 芯片8255A 的C 口置/复位控制字应写入的端口是 ( D ) A 、端口A B 、端口B C 、端口C D 、命令端口 18. 使8255A 的PC 3输出低电平的C 口置复位命令字为 ( A ) A 、06H B 、0FH C 、0DH D 、07H 19. 8086系统中需要接入16个中断,系统至少需要使用多少片8259芯片? ( B ) A 、2片 B 、3片 C 、4片 D 、5片 20. 在DEBUG 命令行下,查看寄存器的数值,可用 ( C ) A 、U 命令 B 、D 命令 C 、R 命令 D 、G 命令 二、填空题(本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存储器分段管理模式中,若存储单元A 的物理地址为12000H ,且该单元所属逻辑段的段地址为1030H ,则其有效地址应为__1D00_______H 。
第1章进制及码元1•进制转换129= 81H= 10000001B=201Q 298= 12AH= 100101010B=452Q 1000= 3E8H= 1111101000B= 1750Q 5DH= 1011101 B= 1350= 93 D 3E8H=1111101000 B= 17500= 1000 D3570=11101111 B= 0EF H= 239 D 3. 数据表示范围:一字节的无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0〜255,有符号数(补码)表示范围为-128 —+127。
一个字的无 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0〜65535,有符号数(补码)表示范围为—32768〜+32767。
N 位二进制数 的无符号数表示范围为 0〜(2N-1),有符号数(补码)表示范围为-2N -1〜(2曲-1).4.35H 代表的ASCII字符为M :,代表十六进制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为53_,代表压缩8421BCD 码等价的十进制值为 35_,代表非压缩8421BCD 码等价的十进制值为 5。
5. FFH 代表无符号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为一 1 ,代表反码有符号数时等价的十进制值为第2章微机硬件基础1 .计算机系统硬件的五大功能部件及其主要功能?答:硬件系统按功能模块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及移位运算,其中主要包括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 , ALU)和暂存数据(原始、中间、结果)的寄存器(Register , R)。
控制器实现对计算机部件的协调调度完成指令的分析执行,其中主要有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 PC)或叫指令指针(Instruction Pointer , IP)、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 , IR)、指令译码器(Instruction Decoder , ID)、微操作命令发生器、时序发生器等。
微机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后答案微机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后答案【篇一:《微机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复习练习题与答案(new)】lass=txt>一、填空题1、8086/8088 cpu内部结构按功能分为两部分,即由单元和单元组成。
2、若cpu的数据线宽度为16位,则它的字长为位;地址线宽度为20位,则它的寻址空间为 1mb 。
3、8086cpu为了适应各种应用场合有两种工作模式,即是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
4、8086/8088cpu复位后,cs的内容为 0ffffh ,ip的内容为0000h 。
5、8086的16位标志寄存器包括6 个状态标志位和3 个控制标志位。
6、计算机的i/o端口地址的编址方式有统一编址和独立编址,而8086cpu寻址外设采用独立编址方式。
7、cpu与外设间有4种i/o信息传送方式,即无条件传送、查询传送中断传送、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8、若某输出外设的i/o接中的数据端口地址为100h,要将字节数据从8086cpu输出到外设的指令是mov dx,100h和out dx,al。
9、响应可屏蔽中断intr的条件是控制标志if= 1。
10、若8253的某一计数器用于输出方波,该计数器的工作方式为;若该计数器输入频率为100khz,输出方波频率为10khz,则计数初值应设为 10。
11、串行通信协议分为和。
12、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13、8088 组成的系统中,存储器分个不超过字节的段。
14、当8088cpu的intr端输入一个电平时,获得了中断请求。
15、8088工作于最小工作模式时,控制总线由产生,工作于最大工作模式时,控制总线由总线控制器8288产生。
16、数据的并行i/o方式是以为单位进行传送;数据的串行i/o方式是以为单位进行传送。
17、从地址/数据复用线中分离出地址信息需用逻辑芯片,地址/数据复用线中的双向数据传送需用逻辑芯片双向缓冲器。
第一章1.1 解:五代,详细见书1.2 解:微型计算机: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以集成了计算机主要部件——控制器和运算器的微处理器为核心,所构造出的计算机系统。
PC机:PC(Personal Computer)机就是面向个人单独使用的一类微机。
单片机:用于控制的微处理器芯片,内部除CPU外还集成了计算机的其他一些主要部件,如:ROM、RAM、定时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有的芯片还集成了A/D、D/A转换电路等。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主要面向大流量数字信号的实时处理,在宿主系统中充当数据处理中心,在网络通信、多媒体应用等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1.3 解:微机主要有存储器、I/O设备和I/O接口、CPU、系统总线、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组成,各部分功能如下:CPU:统一协调和控制系统中的各个部件系统总线:传送信息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I/O设备:实现微机的输入输出功能I/O接口:I/O设备与CPU的桥梁操作系统:管理系统所有的软硬件资源1.4 解:系统总线:传递信息的一组公用导线,CPU通过它们与存储器和I/O设备进行信息交换。
好处:组态灵活、扩展方便三组信号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其使用特点是:在某一时刻,只能由一个总线主控设备来控制系统总线,只能有一个发送者向总线发送信号;但可以有多个设备从总线上同时获得信号。
1.5解:(1)用于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及信息管理方向。
采用通用微机,要求有较快的工作速度、较高的运算精度、较大的内存容量和较完备的输入输出设备,为用户提供方便友好的操作界面和简便快捷的维护、扩充手段。
(2)用于过程控制及嵌人应用方向。
采用控制类微机,要求能抵抗各种干扰、适应现场的恶劣环境、确保长时间稳定地工作,要求其实时性要好、强调其体积要小、便携式应用强调其省电。
1.6 解:1.7 解:I/O通道:位于CPU和设备控制器之间,其目的是承担一些原来由CPU处理的I/O任务,从而把CPU从繁杂的I/O任务中解脱出来。
《16/32 位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教程》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1 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习题1.2 〕什么是通用微处理器、单片机(微控制器)、芯片、嵌入式系统?〔解答〕通用微处理器:适合较广的应用领域的微处理器,例如装在机、笔记本电脑、工作站、服务器上的微处理器。
单片机:是指通常用于控制领域的微处理器芯片,其内部除外还集成了计算机的其他一些主要部件,只需配上少量的外部电路和设备,就可以构成具体的应用系统。
芯片:称数字信号处理器,也是一种微控制器,其更适合处理高速的数字信号,内部集成有高速乘法器,能够进行快速乘法和加法运算。
嵌入式系统:利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通用微处理器,结合具体应用构成的控制系统,其典型的特点是把计算机直接嵌入到应用系统之中。
〔习题1.5 〕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解答〕:也称处理器,是微机的核心。
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芯片内集成了控制器、运算器和若干高速存储单元(即寄存器)处理器及其支持电路构成了微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对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统一的协调和控制。
存储器:存储器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外部设备:外部设备是指可与微机进行交互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也称设备。
设备通过接口与主机连接。
总线:互连各个部件的共用通道,主要含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信号。
习题1.6 〕什么是总线?微机总线通常有哪3 组信号?各组信号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总线:传递信息的共用通道,物理上是一组公用导线。
3 组信号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1)地址总线:传输将要访问的主存单元或端口的地址信息。
(2)数据总线:传输读写操作的数据信息。
(3)控制总线:协调系统中各部件的操作。
习题1.7 〕简答如下概念:(1)计算机字长(2)取指-译码-执行周期(3)(4)中断(5)总线解答〕(1)处理器每个单位时间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称计算机字长。
(2)指令的处理过程,即指处理器从主存储器读取指令(简称取指),翻译指令代码的功能(简称译码),然后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简称执行)的过程。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41页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设BX=2000H,SI=3000H,指令MOV AX,[BX+SI+8]的源操作有效地址为()。
A.5000H B.5008H C.23008H D.32008H2.设DS=1000H,ES=2000H,BX=3000H,指令ADD AL,[BX]的源操作数的物理址为()。
A.13000H B.23000H C.33000H D.3000H3.设DS=2000H,ES=3000H,SI=200H,指令MOV ES:[SI],AL的目的操作数的物理地址为()。
A.20200H B.30200H C.50200H D.200H4.指令MOV MEM[BX],AX中的MEM是()。
A.原码B.反码C.补码D.移码5.用来作为寄存器间接寻址的寄存器有()个。
A.8 B.6 C.5 D.46.指令MOV [BX+SI],AL中的目的操作数使用()段寄存器。
A.CS B.DS C.SS D.ES7.指令MOV BX,[BP+5]中的源操作数使用()段寄存器。
A.CS B.DS C.SS D.ES8.段内间接寻址只改变()中的内容。
A.CS B.IP C.CS和IP D.PSW9.段间间接寻址只改变()中的内容。
A.CS B.IP C.CS和IP D.PSW12.两个整数补码9CH和7AH相加运算后,会产生()。
A.无溢出且无进位B.无溢出但有进位C.有溢出且有进位D.有溢出但无进位13.指令JMP WORD PTR [BX]属于()寻址。
A.段内直接B.段内间接C.段间直接D.段间间接24.如果―JNC L‖指令的操作码放在0040H,转移后在0020H处取下一条指令的操作码,那么该条指令的位移量是()。
A.20H B.1EH C.0DEH D.0E0H25.如果―JA P‖指令的操作码放在0050H, 该指令的位移量为34H,执行完此条指令转移到取下一条指令的偏移地址为()A.0082H B.0084H C.0086H D.0088H(12001H)=78H,AX=1000H,26.若DS=1000H,BX=2000H,(12000H)=56H,执行―ADD AX,[BX]‖指令后,AX=()。
c微机原理习题一、选择填空1、CPU执行OUT DX ,AL指令时,()的值输出到数据总线上。
A、AL寄存器B、AX寄存器C、DL寄存器D、DX寄存器2、连接主机与外设间的电路称为()。
A、接口B、端口C、数字电路D、转换电路3、地址译码的作用是()。
A、设计接口B、区分不同外设C、接至地址总线D、向外设输出数据4、中断控制器8259可管理()。
A、非屏蔽中断B、指令中断C、外部中断D、可屏蔽中断5、对INT N指令,其中断向量存放在内存从()开始的地址中。
A、DS*10H+N*4B、DS*10H+NC、0*10H+N*4D、0*10H+N6、8259的中断服务寄存器ISR的某一位如果置1,则表示()。
A、8259中断服务故障B、CPU正在执行中断服务程序C、外部设备可以请求中断服务D、中断服务程序刚执行完毕7、8086/8088CPU内部有一个始终指向堆栈顶部的地址指针是( )。
A、SPB、IPC、BPD、BX8、8086/8088CPU内部地址指针是( )。
A、20位B、8位C、16位D、24位9、8086存储段是存储器的一个逻辑单位,其长度可达()字节A、16KB、64KC、640KD、1M10、对于“未对准好”字,8086CPU需要()个总线周期完成对该字的访问。
A、1B、2C、3D、411、8086/8088能寻址内部存储器的最大地址范围为( )。
A、64KB、512KC、1MD、10M12、除法出错是属于()中断。
A、线路故障B、内部C、INTOD、单步13、中断传送方式下,当外部需要输入输出数据,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由接口电路使( )信号有效,引起中断响应。
A 、HLDAB 、INTRC 、HOLD D 、INTA14、DMA 数据传送,是由( )控制的。
A 、硬件控制器B 、程序C 、CPUD 、外设15、CPU 与外设交换信息时,是通过( )传送外设控制和外设状态信息的。
第3章 80X86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本章主要讲授:本章主要讲授:80X8680X86的数据类型、寻址方式、指令格式、指令系统(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串操作数指令、控制转移指令、处理机指令和高级语言指令)和80486指令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注意下面几方面的内容:一、掌握80X86的数据类型;二、掌握80X86的寻址方式;三、掌握80X86的指令系统及它们的一些使用实例。
四、了解保护属性检查指令、高级语言指令以及Cache 管理指令等。
习题精解1.已知DS DS==2000H 2000H,,BX BX==0100H 0100H,,SI SI==0002H 0002H,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存储单元[20100H][20100H][20100H]~~[20103H][20103H]依次存放依次存放12 34 56 78H 56 78H,,[21200H][21200H]~~[21203H][21203H]依次存放依次存放2A 4C B7 65H 2A 4C B7 65H,说明下列每条指令执行后,说明下列每条指令执行后AX 寄存器的内容。
(1)MOV AX AX,,1200H (2)MOV AX AX,,BX (3)MOV AX AX,,[1200H] (4)MOV AX AX,,[BX] (5)MOV AX AX,,[BX+1100H] (6)MOV AX AX,,[BX + SI] (7)MOV AX AX,,[BX][SI+1100H]参考答案:根据物理地址形成公式:物理地址=段基址×根据物理地址形成公式:物理地址=段基址×161616+有效地址,得:+有效地址,得:(1)1200H(2)0100H(3)4C2AH(4)3412H(5)4C2AH(6)7856H(7) 65B7H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数据寻址方式,寻址方式就是指令中用于说明操作数所在地址的方法,或者是寻找操作数有效地址的方法。
第一章(下载后可查看)第二章1.8086/8088 CPU的地址总线有多少位?其寻址范围是多少?答:8086/8088 CPU的地址总线共20位,最大可寻址1MB空间。
2.8086/8088 CPU分为哪两个部分?各部分主要由什么组成?答:8086/8088 CPU分为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两个部分。
其中: BIU包括:4个16位的段地址寄存器(CS、DS、SS、ES);1个16位的指令指针寄存器IP;1个20位的地址加法器;指令队列寄存器;内部寄存器;输入输出总线控制逻辑;EU包括:4个16位的通用数据寄存器(AX、BX、CX、DX);4个16位的专用寄存器(BP、SP、SI、DI);1个16位的标志寄存器FR;4. 8086/8088 CPU中有几个通用寄存器?有几个变址寄存器?有几个指针寄存器?通常哪几个寄存器亦可作为地址寄存器使用?答:8086/8088 CPU中共有:8个16位的通用寄存器AX、BX、CX、DX 、BP、SP、SI、DI;2个变址寄存器SI、DI;2个指针寄存器BP、SP;其中BX、BP、SI、DI亦可作地址寄存器。
5.8086/8088 CPU中有哪些标志位?它们的含义和作用如何?答:8086/8088 CPU中共有9个标志位,其中DF、IF和TF为控制标志位,其余6个为状态标志位。
它们的含义和作用如下所示:CF(Carry Flag)进位标志:若算术运算的结果产生了进位或借位(对字节操作最高位是D7位;对字操作最高位是D15位),则CF=1,否则CF=0。
PF(Parity/Even Flag)奇偶标志:如果运算结果中含有偶数个1,则PF=1,否则PF=0。
此标志位主要用于数据通信中,检测数据传送有无出错。
AF(Auxiliary Carry Flag)辅助进位标志:用于反映一个字节(字的低字节)的低4位向高4位有无进位(借位)的情况,有进(借)位时,AF=1,否则AF=0。
第1章作业答案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把CPU(运算器和控制器)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做在一个芯片上,即为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加上一定数量的存储器和外部设备(或外部设备的接口)构成了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与管理、维护计算机硬件以及支持应用的软件相结合就形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1.2 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CPU应该具备哪些主要功能?CPU主要由起运算器作用的算术逻辑单元、起控制器作用的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可编程逻辑阵列和标志寄存器等一些寄存器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以及控制计算机按照程序的规定自动运行。
1.3微型计算机采用总线结构有什么优点?采用总线结构,扩大了数据传送的灵活性、减少了连线。
而且总线可以标准化,易于兼容和工业化生产。
1.4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一个系统的数据和地址合用一套总线或者合用部分总线,那么要靠什么来区分地址和数据?数据总线是双向的(数据既可以读也可以写),而地址总线是单向的。
8086CPU为了减少芯片的引脚数量,采用数据与地址线复用,既作数据总线也作为地址总线。
它们主要靠信号的时序来区分。
通常在读写数据时,总是先输出地址(指定要读或写数据的单元),过一段时间再读或写数据。
第2章作业答案2.1 IA-32结构微处理器直至Pentillm4,有哪几种?80386、30486、Pentium、Pentium Pro、PeruiumII、PentiumIII、Pentium4。
2.6IA-32结构微处理器有哪几种操作模式?IA一32结构支持3种操作模式:保护模式、实地址模式和系统管理模式。
操作模式确定哪些指令和结构特性是可以访问的。
2.8IA-32结构微处理器的地址空间如何形成?由段寄存器确定的段基地址与各种寻址方式确定的有效地址相加形成了线性地址。
若末启用分页机制,线性地址即为物理地址;若启用分页机制,则它把线性地址转为物理地址。
第3章 80X86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本章主要讲授:80X86的数据类型、寻址方式、指令格式、指令系统(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串操作数指令、控制转移指令、处理机指令和高级语言指令)和80486指令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注意下面几方面的内容:一、掌握80X86的数据类型;二、掌握80X86的寻址方式;三、掌握80X86的指令系统及它们的一些使用实例。
四、了解保护属性检查指令、高级语言指令以及Cache管理指令等。
习题精解1.已知DS=2000H,BX=0100H,SI=0002H,存储单元[20100H]~[20103H]依次存放12 3456 78H,[21200H]~[21203H]依次存放2A 4C B7 65H,说明下列每条指令执行后AX寄存器的内容。
(1)MOV AX,1200H(2)MOV AX,BX(3)MOV AX,[1200H](4)MOV AX,[BX](5)MOV AX,[BX+1100H](6)MOV AX,[BX + SI](7)MOV AX,[BX][SI+1100H]参考答案:根据物理地址形成公式:物理地址=段基址×16+有效地址,得:(1)1200H(2)0100H(3)4C2AH(4)3412H(5)4C2AH(6)7856H(7) 65B7H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数据寻址方式,寻址方式就是指令中用于说明操作数所在地址的方法,或者是寻找操作数有效地址的方法。
包括数据寻址和转移地址寻址两大类。
80X86的数据寻址方式总结如下:(1) 立即寻址方式操作数作为指令的一部分而直接写在指令中,这种操作数称为立即数,这种寻址方式就称为立即数寻址方式。
注:1、使用立即寻址的指令主要用来给寄存器赋初值,并且只能用于源操作数字段2、不能直接给段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赋予立即数。
例: MOV AL,5MOV AX,1234HMOV EAX,12345678H(2) 寄存器寻址方式操作数存放在指令规定的某个寄存器(如:对于16位操作数,寄存器可以是AX,BX,CX,DX,SI,DL,SP或BP;而对8位操作数,寄存器可以是AH,AL,BH,BL,CH,CL,DH 或DL)中。
习题一解答:1.3(1)[0.0000]原=0.0000 [0.0000]反=0.0000 [0.0000]补=0.0000(2)[0.1001]原=0.1001 [0.1001]反=0.1001 [0.1001]补=0.1001(3)[-1001]原=11001 [-1001]反=10110 [-1001]补=101111.4[N]反=1.0101 [N]原=1.1010 [N]补=1.0110 N=-0.10101.5(1)原码运算:比较可知,正数较大,用正数减负数,结果为正反码运算:01010011-00110011=[01010011]反+[-00110011]反=001010011 +[100110011]反=001010011+111001100=000100000补码运算:01010011-00110011=[01010011]补+[-00110011]补=001010011 +[100110011]补=001010011+111001101=000100000(2)原码运算:比较可知,负数较大,用负数减正数,结果为负反码运算:0.100100-0.110010=0.100100+[1.110010]反=0.100100+1.001101=1.110001补码运算:0.100100-0.110010=0.100100+[1.110010]补=0.100100+1.001110=1.1100101.6(1) (11011011)2=(219)10=(001000011001)BCD(2) (456)10=(010*********)BCD(3) (174)8=(124)10=(000100100100)BCD(4) (2DA)16=(730)10=(011100110000)BCD1.7(1)9876H看成有符号数时,默认为负数的补码,转换为十进制数是:-26506(2)9876H看成无符号数时,转换为十进制数是:390301.8(1)98的压缩BCD码为:10011000B(2)98的非压缩BCD码为:0000100100001000B1.9(1)[S1+S2]补=[S1]补+[S2]补=00010110+00100001=00110111,无溢出[S1-S2]补=[S1]补+[-S2]补=00010110+11011111=11110101,无溢出(2)[S1+S2]补=[S1]补+[S2]补=00010110+11011111=11110101,无溢出[S1-S2]补=[S1]补+[-S2]补=00010110+00100001=00110111,无溢出(3)[S1+S2]补=[S1]补+[S2]补=01100100+00011110=10000010,有溢出[S1-S2]补=[S1]补+[-S2]补=01100100+11100010=01000110,无溢出(4)[S1+S2]补=[S1]补+[S2]补=10011100+11100010=01111110,有溢出[S1-S2]补=[S1]补+[-S2]补=10011100+00011110=10111010,无溢出习题二解答:2.1答:8086有哪些寄存器组?各有什么用途?①通用寄存器AX、BX、CX、DX它既可用作16位寄存器,又可将它拆成高、低8位,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8位寄存器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1.条件转移指令JNZ,根据()标志的状态,决定是否转移。
A.CFB.ZFC.IFD.ZF和CF3.当两个无符号数作加法运算时,如果标志位(),表示发生溢出错误。
A. OF=1B. OF=0C. CF=1D. CF=04. 指令 MOV [DI], BYTE PTR [SI] 的错误原因是( )。
A. 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不能同时为存储器操作数B. 目的操作数类型不明确C. SI不能用于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D. DI不能用于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5.要将二进制数“11110011”变换为“00001111”,应用()指令。
A. SHRB. SARC. RORD. RCR6.串行通信的传输方式有( )。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 ABC都是9.当CPU访问303H端口时,应采用的寻址方式是()。
A.直接B.立即C.相对D.寄存器DX间接二、填空题1.假定DS=1000H,ES=2000H,SS=3500H,DI=0024H,BX=0200H,BP=0100H,数据段中变量名为VAL的偏移地址为0030H,将下列指令中源操作数的的寻址方式和物理地址填入后面的括号里。
寻址方式物理地址(1)MOV AX,VAL ()()(2)ADD AX,[DI] ()()(3)MOV AX,8[BP] ()()(4)AND AX,ES:[BX] ()()2.给定如下数据定义伪指令:A DB 20H,3H,11HB DW 10H,6A0H写出下列每条指令执行后的结果。
MOV AX,WORD PTR A + 1 ;AX=()MOV BX, B ;BX=()MOV AX,WORD PTR A ;AX=()MOV BL,BYTE PTR B+2 ;BL=()2.在 8086/8088CPU 中,由于 BIU 和 EU 分开,所以和可以重叠操作,提高了 CPU 的工作效率。
3.一微机以2400波特的速率、7位数据位、1个奇偶检验位、1个停止位的方式发送异步串行数据,发送1位需要毫秒,发送1个字符需要毫秒。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习题解答(第三章)————————————————————————————————作者:————————————————————————————————日期:问题:画图说明下列语句分配的存储空间及初始化的数据值解答:(1)byte_var DB 'ABC',10,10h,'EF',3 DUP(-1,?,3 DUP(4))(2)word_var DW 10h,-5,3 DUP(?)习题3.10‘A ’‘B ’‘C ’1010h ‘E ’‘F ’-1-444...41h 42h 43h 0ah10h 45h 46h ffh -04h 04h 04h3个10h 0FBh FFh ------10h-5??? 3.16 解:mov ah,1 ;只允许输入小写字母int 21hsub al,20h ;转换为大写字母mov dl,almov ah,2int 21h ;显示3.18 解:mov ax, bufXcmp ax, bufYjge donemov ax, bufY done:mov bufZ, ax3.19 解:.model small.stack.data bufXdw -7 signXdb ?.code.startupcmp bufX,0 ;test bufX,80hjl next ;jnz nextmov signX,0jmp donenext: mov signX,-1done: .exit 0end3.20 解:mov dl,’2’mov ax,bufXcmp ax,bufYje next1dec dlnext1: cmp ax,bufZje next2dec dlnext2: mov ah,2int 21h3.22 编制程序完成12H、45H、0F3H、6AH、20H、0FEH、90H、0C8H、57H和34H 等10个字节数据之和,并将结果存入字节变量SUM中(不考虑溢出和进位)。
第7章输入/输出接口习题与参考答案这一章的习题与参考答案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输入输出概述及DMA控制器的习题与参考答案;另一部分是中断及中断控制器部分的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输入输出概述及DMA控制器的习题与参考答案1、请说明为什么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必须有三态输出功能而输出接口却不需要的原因。
解: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的输出端是直接接在数据总线上的,如果数据寄存器没有三态输出功能,则无论数据寄存器被寻址选中或未被选中,其数据都会被送上数据总线,若此时总线上真正要传送的数据与该输入缓存器的内容不一致时,就会发生总线冲突。
所以,输入接口的数据缓冲器必须有三态输出功能,以便当接口未被寻址选中时,其输出端处于高阻态,从而与总线隔离。
对于输出接口来说,是输入端与数据总线相连,而输出端是与外设相连,因此其输出不影响总线状态;另外,一个外设一般只与一个输出数据缓存器相连,因此输出接口的数据缓存器无须有三态输出功能。
2、8086/8088CPU中哪些寄存器可以用于I/O寻址?若I/O端口地址分别是10H和100H,分别写出向这两个端口写入73H的程序段。
解:8086/8088CPU内可以用于I/O寻址的寄存器为AL、AX和DX。
向端口10H写入73H的程序段为:MOV AL,73HOUT 10H,AL向端口10H写入73H的程序段为:MOV AL,73HMOV DX,100HOUT DX,AL3、图为7段显示器接口,显示器采用共阳极接法,试编写程序段,使AL中的一位十六进制数显示于显示器上。
输出锁存器地址为40H。
解:TABLE DB 3FH,06H,5BH,4FHDB 66H,6DH,7DH,07HDB 7FH,67H,77H,7CH,DB 39H,5EH,79H,71HLEA BX,TABLEXLA TOUT 40H,AL4、PC/XT机有哪些输入输出方式?各自的特点如何?DMA控制器应具备哪些功能?解:无条件方式:需要外设处于就绪状态,硬件简单;查询方式:CPU需要不断地查询外设是否就绪,浪费CPU时间,硬件较简单;中断方式:外设准备好后,向CPU发中断请求,请求CPU完成数据传输,外设与CPU 并行;硬件又比前两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