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试题7814552745988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试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2004年1月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元音3.语法范畴4.意音文字5.词语替换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内部又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大学派。
2.中国、印度和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将音节[p'an]中的辅音n换成辅音小原来的意思“盘”就变成了“旁”,这说明这两个辅音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关系。
4. 是语法单位在相互组合中所产牛的表示结构关系的意义。
5是词义的概括性特点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说明词义是没有阶级性的。
6.同义问“抢夺一抢劫”的区别不同。
7.腓尼基字母向西向东发展,分成两支,向东发展产生了 __________ 和梵文字母等。
8. 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语言发展的动力。
9.现代汉语有七大方盲,例如——以上海话作为代表。
10.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都属于印欧语系,但语族不同,英涪属于_________ 语族。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o分)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到题中括号里。
1.F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符号的意义比符号的形式更加重要8.C吾言和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C .从音位到语素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D.古人研究浯言,主要是研究口语,重视语言的现实运用2.有甲乙两个声波图.甲声波比乙声波振动次数少,乙声声波比甲声波振幅小,因此()A.甲声音低,乙声音弱H.甲声音高,乙声音弱C.甲声音低。
乙声音强1).甲卞菏弱,乙声音低3•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红色”和“黑色”是绝对反义同8.“老”和“少”是绝对对立的反义词C“高”与“矮”这对反义词具有:非此即彼的关系D.反义词“长”和“短”具有相对性,4.下列说法()说明汉字与汉语是基本适应的。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2.【问答题】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3.【问答题】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为什么说符号的聚合和组合是相互依存的4.【填空题】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_______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_______层的最小单位。
5.【问答题】语言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体现?6.【问答题】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①分[f?n]+配[p‘ei]→分配[f?mp‘ei]②喇[lA]+叭[pA]→喇叭[1Ab?]③豆[t?u]+腐[fu]→豆腐[t?uf]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mar]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⑥in[in](在……上)+bed[bed](床)→inbed[imbed]A.同化:_________B.异化:_________C.弱化:_________D.脱落:_________7.【填空题】语言的功能包括____ 功能和_______ 功能。
8.【填空题】语言符号的_______和_______,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9.【问答题】举例说明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
10.【问答题】名词解释:义项11.12.【单选题】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快—慢B.正—反C.好—坏D.黑—白13.【填空题】_______和________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单选题】下列对“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经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示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15.【问答题】“船来了”这一表述中的“船”,在具体运用中能够指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但“船”的词义却是“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
《语言学概论》总复习题□ 语言变化的内部决定因素是×. 基本词汇和语法√. 语言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社会因素×. 言语□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 语言符号是视觉的线条符号□ 语言是√. 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系统×. 说的行为和结果×. 说话和言论×. 语音和言论规则的总合□ 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 语言意义是指×. 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语言体系中固有的意义□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主要指直观动作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强制性,永远是任意的□ 符号的种类很多,语言是一种×. 视觉符号√. 听觉符号×. 触觉符号×. 嗅觉符号□ 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同时产生×. 有时前在先,有时后在先√. 语言意义产生在前×. 语言意义产生在前□ 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 言语作品□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 "请您务必来!"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 他对我说:"走过来。
学年第一学期试题(卷)汉语言文学2014-2015语言学纲要小时。
100分,共8页,答题时间为2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2、音位变体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请诚实答卷,得分评分人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空,每空分。
)分,共201 是我国)、( )1、文字学、( 4、组合关系传统的语文学。
)能力和、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2 灵活的()能力。
)、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
( 5、聚合关系、舌位的前后三)、( )、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4 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韵5 韵母三部分,其中、、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母三部分。
韵头、( )、韵尾母又分、语法的( ) )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和(6评分人得分 7、、()根据语法意义的表达手段的不同,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分)1分,共10三、判断题(每小题)四种类型。
黏着语屈折语、、(,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 8、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叫(叫作(。
))( 1、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 ( ) 9 )2、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3、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 ( )。
)(“语言”4、动物掌握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和、10 ( ) ( )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t]5、、()音素6、[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得分评分人 3小题,每题15分,共分)5本大题共 ( 二、名词解释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
这是汉语的特点。
、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7 词根()有的语法著作中常常把前缀、后缀叫作词头、词尾。
)(。
尠递归性、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这就是结构规则有8 、音位1.9、音素[a]和[ɑ]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标签:标题]篇一:汉语言文学200道经典试题汉语言文学试题200道1、语言的三要素是指哪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2、语言包括哪两种表现形式?书面语、口头语3、王力的《汉语史稿》把汉语的发展分为哪四个时期?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4、现代汉语从什么时候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5、“雅言”6、“”7、民族共同语8、普通话的定义是什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
.9、现代汉语的方言一般分为哪几大类?七大类: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10、湖南人一般说哪几种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北方方言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2001年1月1日12汉语,占95%13、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括哪几种?1415词根复合16、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什么?词序和虚词17、关于汉字起源的问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说法是哪种?仓颉造字说18、世界上的汉字基本上可以分为哪两大类?表音文字、表意文字、汉字的形体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9.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20、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古代文字叫做什么?金文21、篆书一般分为哪两种?大篆、小篆22、大篆的代表作是什么?石鼓文23小篆24隶变25、什么的出现,汉字作为方块字就定型了?楷书26、草书分为哪几种?章草、今草、狂草27、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怎样的?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从表意到表声28、现代汉字经常运用的是哪几种汉字形体?楷书、行书29、简化汉字的方针是什么?“约定俗成,稳步前进”、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什么? 30.语素31词32本义33基本义34、由本义派生出来、发展出来的意义叫词的什么义?引申义35、汉语的熟语包括哪些?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36、当遇到其他字典辞书中查不到的字时,哪部书是最好的顾问?《汉语大字典》37、阅读古书是遇到关于词语典故、人名书名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可以查哪本书?《辞源》38、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包括哪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9、议论文三要素包括哪些?论点、论据、论证40中古汉语41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42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平仄,讲对仗43、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哪一首?《孔雀东南飞》(或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4、近体诗一般有哪四种主要形式?篇二:2014汉语言文学试题2014年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试卷(总100分,考试时间14:0016:00)一:单选选择题(总44分)1广义的()指所有的古体文字A篆文B大篆C石鼓文D金文2.1964年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中,简化汉字共()个 A1235B2235C3235D42353彻底排除汉字中的象形符号,把汉字变成由点,横,撇,捺组成的单纯书写符号的字体是()A楷书B金文C隶书D篆书4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是()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是泰山最早的刻石,也是汉字史上第一次使用的小篆字体 5. A《泰山刻石》B《纪泰山铭》C《峄山刻石》D《琅琊刻石》6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的是()的对联A贵阳甲秀楼联B洱海联C丽江玉泉公园得月楼联D滇池大观楼联7下列读音准确的是()A毳(四声)B缶(三声)C琮(二声)D縠(二声)8诗句“深夜冷溶溶,圜丘露气浓”中的“圜丘”指的是A宫后苑B天坛C颐和园仁寿殿D故宫太和殿9萧诗联“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指的是()A山海关B嘉峪关C玉门关D居庸关10龚自珍属于()朝代的诗人A元B宋C明D清11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碣石”指的是()A碣石碑B碣石海C碣石山D碣石镇12《孟姜女庙联》中运用()的方法,属成功之作A正对B反对C比喻D夸张13“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山四面开。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涵盖了许多学科,例如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
为了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复习,我们整理出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语言学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声音系统的科学。
它主要探讨发音、音位、音系等相关内容。
在汉语言文学中,语音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为汉语句子的意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它的正确读音。
以下是一些汉语语音学的知识点:•韵母:在说汉语时,韵母是起到连接声母和声调的作用的,可以理解为声母和声调的连字符。
•声母:声母是汉语中最基本的发音单位,它是声音的起始部分,在发音中用来传递意义。
•声调:汉语是一个声调语言,声调是词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语法词汇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中词类、句式结构及其语法复合形式的学科。
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词汇语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以下是一些汉语词汇语法的知识点:•名词:名词可以用来表示人、事、物或概念,名词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等成份。
•动词: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是状态,它在句子中表示主谓关系,也可以带上对象等宾语。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况的词语,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或充当补语。
汉语语法汉语语法是汉语言文学的核心部分,它是研究汉语语言结构特点的学科,包括语义、语用、句法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汉语语法的知识点:•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在中文语言中,往往是主语在前,谓语在中,宾语在后。
例如,“我明天去上海”。
•句子成分的识别:在中文语言中,词语之间的顺序通常是不固定的,根据它们词义关系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
二、文学学诗词曲诗词曲是汉语文学的三个基本门类之一,包括古诗、唐诗、宋词、元曲等。
以下是一些汉语诗词曲的知识点:•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它以五个字为一个句子,且不押韵。
代表作品有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系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2〕试题〔B〕10小题,每题1分,把答案填在括号1、下面不属于汉语语法特点的是A、有丰富的形态变化B、虚词很重要C、语序很重要D、短语与句子构造根本一样2、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是A、形态标准B、意义标准C、功能标准D、充当何种句法成分的标准3、以下各词中不是名词的是A、上面B、附近C、今后D、永远4、“问题是如何把同学们很好地发动与组织起来。
〞这句话中有个动词。
A、3B、4C、5D、65、以下句子中划线的疑问代词属于虚指用法的是A、我到哪儿去都可以吗?B、你能告诉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吗?C、他是谁?D、他们是哪个大学的学生?6、以下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一组动词是A、修理、成为、派出B、严加、制止、感到C、爱、喜欢、讨论D、同意、赞成、认为7、“他酒后杀人这件事让大家感到震惊〞,这句话的主语是A、他B、他酒后杀人C、这件事D、他酒后杀人这件事8、“你今年到底几岁了?〞这个句子的句型是A、名词性谓语句B、形容词性谓语句C、动词性谓语句D、主谓谓语句9、“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个句子是A、条件关系复句B、单句C、紧缩复句D、让步关系复句10、“快乐得跳了起来〞的补语是A、数量补语B、结果补语C、情态补语D、可能补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项是符合题意的,把答案填在括号内,多项选择、少选均不得分。
1、以下例子中,是词语仿用的修辞手段的是我们这儿是小局,必须服从大局。
这项工作的意义不是很渺小,而是很渺大。
C、我便索性又讲了一点子马道主义,把马寄放在面房老板那儿。
D、无理不能取闹,有理也不能取闹。
2、“梦想是青年的风帆,回忆是老年的晚霞〞这句话用了什么辞格?A、明喻B、暗喻C、对偶D、比照3、能受副词“很〞修饰的词语有A、性质形容词B、状态形容词C、代词D、心理动词4、以下词组中,属于主谓词组的是A、洗衣粉一包B、老王我认识C、有人来了D、身体安康5、以下句子属于连动句的是A、他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来分析问题。
汉语言文字学试题集第一篇:汉语言文字学试题集汉语言文字学试题集一、填空(每空1分。
共25分)1、《论语》第一篇是《_____》,今见《孟子》最早注本为东汉_______注。
《诗经.关雎》最后一句是_______。
《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______,其谁曰不然?”《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______,而有志焉。
”《离骚》:“纷吾既有_______兮,又重之以修能。
”“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语出《______》篇。
2、今字“婚”的古字是_______。
“头发”的“发”字的繁体字是_______。
“勝”字的声符是_____。
查《康熙字典》“鄙”字在_______部。
3、《词诠》为近人_____所著,周德清《中原音韵》分曲韵为______部。
陆发言著《_____》分诗韵为206韵。
4、现代汉语的两个元音韵尾是_______、_____。
“除”韵的字母是舌尖后、送气、清、_______音。
“居”的韵母是舌面、______、______、______元音。
“共”的韵母属于______呼。
“小雨”连续时,“小”的实际调值是_______.5、从短语的结构类型看,“绕道走”属于______短语。
“书本”一词属于复合式的_____型。
修辞格的通感也叫____觉。
6、王力分先秦古韵为30部,与“缉部”相配的阳声韵是_____部。
36个字母的牙音_____。
“今”属13辙的_____辙。
二、解释名词术语(每题4分,共20分)1、籀文2、犯孤平3、惯用语(举例)4、施事宾语(举例)5、之为言(举例)三、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相区别的语法特征。
2、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构成和应用有哪些条件?3、根据王力《古代汉语》语法体系语气词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
语言学概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口腔、鼻腔、______腔是人类发音的共鸣腔。
2、瑞士语言学家绪尔在他的名著《_______》中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理论在主张。
《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民族共同语×.民族交际语×. 国际交际语□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混合×. 融合×. 分化×. 整化□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语音□声调决定于√.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 [p、tʻ、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塞音×. 擦音□舌尖后浊擦音是×.[x] ×. [b]√.[ʐ] ×. [z]□ [](大)是√. 开音节×. 闭音节×. 元音首音节√.辅音首音节□ [ɕɤɛ](血)中的[ɛ]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51](盖)中的[i]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辅音□普通话[ɕ55kʻu214](辛苦)快读是[ɕiŋ 55kʻu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fən214214]快读是[fəm35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51214](豆腐)快读是[51f]这种现象是×.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第三章语义□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2005年1月全国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6分)1.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2.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 )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A.黑格尔B.康德C.洪堡特D.歌德3.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下列( )决定的。
A.发音体B.共鸣腔的不同形状C.发音源D.发音部位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双唇音的一组是( )。
A.[p][p‘]B.[p][f]C.[p][n]D.[b][k]5.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
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6.北京人把“分配”[f n55p‘ei51]说成[f m55p‘ei51],这种语音变化形象是( )。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7.下列四组合成词中,( )含有不成词语素。
A.火车B.热爱C.心疼D.端详8.一般说来,前缀在构词中通常( )。
A.只改变词的具体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B.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C.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具体意义D.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抽象意义9.“一张上海”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词语搭配不当,其实是“买一张去上海的车票”这句话在特定场所(售票处)对话省略。
这种现象说明了( )。
A.语境对语法的作用B.修辞对语法的作用C.语汇对语法的作用D.语音对语法的作用10.“学习外语”和“政治学习”中的“学习”是( )。
A.边缘类的词B.兼类词C.同音词D.词性完全相同的词11.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 )。
语言学概论综合练习(一)导言-第二章练习及解题提示一、填空题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3.一种语言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但无限的句子中却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则__________。
4.__________包括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和美国描写语法学派。
5.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__________,没有阶级性。
6.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形式是__________。
7.语言符号音和义之间的结合是社会成员__________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8.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语言结构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前者的作用在于使语言单位的结合具有有序性,后者则简化了语言系统,便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
9.语言的底层是一套__________,上层是__________的符号和__________。
10.语言符号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11.语言符号具有二层性,其核心是__________。
12.人类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的能力和__________的能力。
13.语言的__________主要是指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请打×)1.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叫文言文。
()2.埃及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之一。
()3.索绪尔被人们称之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著作为《普通语言学教程》。
()4.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则,例如汉语动词后面的宾语一般是名词充当,所以只要在动词后面放一个名词就能组成述宾结构。
()5.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语言作为社会现象,不是属于上层建筑,而是属于经济基础。
《语言学概论》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语言学概论》(编号为11011)共有名词解释题,论述题,简答题, 填空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名词解释题1.国际音标2。
语言融合3.亲属语言4。
形态5。
语言能力6.“洋泾浜”7。
语言符号8.社会方言9.组合关系10.谱系分类11。
语言学12。
基本词汇13.词的理性意义14.符号15。
孤立语16.音标17.混合语18.思维19。
仿译词20。
屈折语21.音素22.聚合关系23.语言24。
国语25。
说话二、简答题26.举例说明地域方言在词汇上的差别。
27。
为什么说机器不能思维?28。
聋哑人不会言语,那么聋哑人能思维吗?29.语法范畴有何特点?30.举例说明语流音变中的“弱化"现象。
31。
举例说明借词过程中往返借用的现象.32.地域方言的形成原因。
33。
语言融合的意义。
34。
语言和说话的异同。
35。
人类语言语法结构的普遍特征?36.社会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37.举例说明共同语形成的条件.38.举例说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39.汉藏语系诸语言在结构类型上的共同特点。
40。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三、填空题41。
一种语言能否成为全社会共同交际工具的条件,关键在:()、()。
42.语言的分化主要表现在( )、( )。
43。
文字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44。
词的词汇意义可分为:()、()45.语言融合的过程大体是:先出现()、最后导致一种语言()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的统一。
46.语言发展的原因主要有:()、()的相互影响47.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
48。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系列,它又可以分以下三级:它们是:( )、词、()。
49。
语言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50.语言符号的特征主要有( ),()。
51.语言发展的特点主要有()、().52。
1、语言的三要素是指哪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2、语言包括哪两种表现形式?书面语、口头语3、王力的《汉语史稿》把汉语的发展分为哪四个时期?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4、现代汉语从什么时候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5、汉语口语的共同语在汉代扬雄的《方言》里使用的名称是什么?“雅言”6、什么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白话文运动”7、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叫什么?民族共同语8、普通话的定义是什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
9、现代汉语的方言一般分为哪几大类?七大类: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10、湖南人一般说哪几种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北方方言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2001年1月1日12、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什么语言?说这种语言的人占全国人口的多少?汉语,占95%13、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括哪几种?汉语、英语、阿拉伯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14、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什么?HSK15、汉语构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词根复合16、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什么?词序和虚词17、关于汉字起源的问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说法是哪种?仓颉造字说18、世界上的汉字基本上可以分为哪两大类?表音文字、表意文字19、汉字的形体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20、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古代文字叫做什么?金文21、篆书一般分为哪两种?大篆、小篆22、大篆的代表作是什么?石鼓文23、汉字发展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字体是什么?小篆24、什么是汉字形体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汉字形体从此进入今文阶段?隶变25、什么的出现,汉字作为方块字就定型了?楷书26、草书分为哪几种?章草、今草、狂草27、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怎样的?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从表意到表声28、现代汉字经常运用的是哪几种汉字形体?楷书、行书--29、简化汉字的方针是什么?“约定俗成,稳步前进”30、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什么?语素31、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什么?词32、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什么?本义33、一个词在某一历史阶段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叫什么?基本义34、由本义派生出来、发展出来的意义叫词的什么义?引申义35、汉语的熟语包括哪些?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36、当遇到其他字典辞书中查不到的字时,哪部书是最好的顾问?《汉语大字典》37、阅读古书是遇到关于词语典故、人名书名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可以查哪本书?《辞源》38、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包括哪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9、议论文三要素包括哪些?论点、论据、论证40、诗词格律的四声是指哪种汉语的四声?中古汉语41、中古汉语四声到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变化情况可以概括为什么?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42、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可以概括为什么?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平仄,讲对仗43、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哪一首?《孔雀东南飞》(或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4、近体诗一般有哪四种主要形式?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或称无虑、七律、五绝、七绝)45、律诗的第一联至第四联一次称为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6、近体诗一般押什么韵?平声韵47、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一般可以概括为什么?一句之内,平仄两两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反相对;相邻两联,平仄相合相黏48、律诗中的对仗通常是哪几联?颔联、颈联49、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什么作品?唐代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50、按照字数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哪几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未完待续)51、骈体文讲究平仄和对偶的艺术手法,孕育了哪两种艺术形式?律诗、对联52、保存至今最早的对联是谁写的?内容是什么?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53、促进对联完善的姊妹艺术有哪些?赋和骈体文、律诗、词、曲54、对联的格律有哪四条?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出句与对句相应的字词性相同;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出句与对句平仄相谐55、什么是对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统领上下联的作用?横额56、在对联,尤其是长联中,什么往往引出一组排比句或骈文句,使联语衔接紧密,层次分明?--领词57、对联的断句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掌握长联断句多、长句少的特点;要注意对联中的领词;要注意利用对联中的反复词语,根据反复词语的位置来断句;上下联互相参照断句58、中国文学的初创时期包括哪些内容?远古歌谣和神话59、从“开天辟地”以来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个时间段我们一般叫它什么?“先秦”60、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它一共有多少篇?《诗经》,305篇61、《诗经》被奉为经典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汉代62、《诗经》的内容包括哪几部分?风、雅、颂三部分63、《诗经》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哪些?赋、比、兴64、在文学史上“风骚”指的是什么?《诗经》和楚辞65、屈原出生于哪里?湖北秭归66、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谁?屈原67、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是哪部书?《春秋》68、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是哪部书?《战国策》69、《论语》是什么体散文?语录体70、《孟子》散文的特征是什么?长于辩论,气势磅礴71、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是哪部书?《庄子》72、“滥竽充数”出自先秦诸子中的哪部书?《韩非子》73、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多出自谁之手?李斯74、汉赋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三个阶段75、请举出一篇骚体赋的代表作品贾谊的《吊屈原赋》76、奠定典型汉代大赋基础的是谁的什么作品?枚乘的《七发》77、汉代大赋的典范之作是谁的什么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7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是哪部作品?张衡的《归田赋》79、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谁的什么作品?司马迁的《史记》8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书?司马迁的《史记》81、司马迁的《史记》包括哪几部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82、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是什么?《陌上桑》、《孔雀东南飞》83、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古诗十九首》84、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谁的什么作品?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85、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是什么?--曹丕的《典论·论文》86、建安七子是哪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87、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风气的是哪位诗人?陶渊明88、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的人是谁?谢灵运89、请举出魏晋南北朝史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的代表作。
语言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它主要关注语言的哪些方面?A. 语音和语法B. 词汇和语义C. 语音、语法、词汇和语义D. 语法和语用答案:C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学的分支学科?A. 语音学B. 语法学C. 心理学D. 语用学答案:C3.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什么?A. 音素B. 词C. 语素D. 句子答案:C二、填空题4. 语言学中的“_______”是指语言的物理表现形式。
答案:语音5. 语言学中的“_______”是指语言的抽象系统,包括语法规则和词汇。
答案:语法6. 语言学中的“_______”是指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
答案:语素三、简答题7. 简述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统计法等。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来收集数据;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语言实验以验证假设;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语言使用情况;统计法是利用统计学原理分析语言数据。
8. 描述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区别。
答案:描述语言学关注的是特定语言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的状态,它试图描述和解释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而历史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随时间的变化和发展,研究语言的起源、演变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
四、论述题9. 论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信息。
其次,语言反映了文化的特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词汇。
此外,语言的使用也受到文化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例如礼貌用语、禁忌语等。
最后,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变迁往往伴随着语言的演变。
10. 分析语言的多样性对全球化的影响。
答案:语言的多样性对全球化有着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语言多样性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另一方面,语言多样性也带来了沟通上的障碍,全球化进程中需要跨越语言障碍以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45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线性2.音高取决于()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D.共鸣器的形状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素B.音位C.音渡D.音节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A.自由重音B.移动重音C.固定重音D.不固定重音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A.同化B.异化C.弱儿D.增音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A.2个B.3个C.4个D.7个7.英语“worker”中的“-er”是()A.构词语素B.构形语素C.虚词语素D.词根语素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A.健儿B.女儿C.少儿D.花儿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一般语汇D.基本语汇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A.古语词B.方言词C.新造词D.外来词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A.句子的句型类B.句子的句式类C.句子的功能类D.句子的简繁类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A.语气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二者总是一致B.二者总是不一致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17.“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A.语汇意义B.语法意义C.语境意义D.蕴含意义18.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A.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1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意音文字D.全音位文字20.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21.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A.行话B.黑话C.官腔D.贵族语言22.以下对“思维”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思维既包括思维活动,也包括思维结果B.思维分为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C.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D.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23.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A.人类已经产生了语言B.人类已经产生了思维C.人类已经同时产生了语言和思维D.人类既没有产生语言,也没有产生思维24.患“失语症”是因为()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25.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A.历史词典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D.百科词典26.从翻译技术的平面看,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A.单词、句法、语义、语境B.单词、语义、语境、句法C.单词、句法、语境、语义D.单词、语义、句法、语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发音方法上看,一个辅音的特征取决于()A.音高的高低B.发音部位的前后C.送气不送气D.声带振动不振动E.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28.下列关于语义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语义场与上下位词没有关系B.语义场是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义项的聚合体C.语义场是一个层级体系D.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E.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是均衡的29.下列关于语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B.有些语素只有语音形式而没有意义C.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大类D.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E.词都是由语素形成或组成的30.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B.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C.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D.汉字是一种词语文字E.几千年来,汉字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31.“民族语言政策”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A.关于民族语言教育的政策B.关于官方语言的选择问题C.关于一个国家内部主体民族语言的政策D.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E.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问题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32.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33.义素34.音位文字35.语言的亲属关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举例说明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多音节词的区别和联系。
37.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38.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是渐变的。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9.下面都是“动词(着)+形容词”构成的词组,试从结构形式(A)和语义指向关系(B)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坐着挺好显着不高兴看着伤心透着轻浮躺着不合适听着刺耳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A1主谓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2动宾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3连动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1形容词陈述指向动词,或动词支配指向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2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施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3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受事(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说明“他说不好”有几种意义,并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10分,第42小题8分,共18分)41.谈谈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的区别和联系。
42.举例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课程代码 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A2.B3.D4.C5.B6.B7.A8.D9.D 10.C11.A 12.D 13.A 14.C 15.D 16.A 17.C 18.D 19.B 20.A21.B 22.A 23.B 24.B 25.D 26.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7.CDE 28.BCD 29.AE 30.AD 31.D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2.(1)形成关系指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功能性差别。
即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造句功能就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但各级语法单位所含成分的数量不一定增加。
33.(1)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2)义项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语义特征叫义素。
(3)例如,“哥哥”的词义经过与同类的其他词(如“弟弟、姐姐、妹妹”等)对比,可以得出它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
34.(1)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音位文字。
音位文字可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
全音位文字常常也简称音位文字。
(2)例如,古腓尼基文字就是只表示辅音音位文字;古希腊文字既有表示辅音的字符,又有表示元音的字符,是全音位文字。
35.(1)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称作语言的亲属关系。
(2)语言的亲属关系是语言谱系分类的基础。
具有亲属关系(历史同源关系)的各个语言就是亲属语言,归属为同一语系。
(3)例如,汉语和藏语都来自原始汉藏语,他们之间有亲属关系,是亲属语言,归属汉藏语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1)单纯词、合成词是根据词所包含多少个语素划分的;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是根据词所包含音节的数量划分的。
(2)合成词一定是多音节词,但单纯词不一定是单音节词。
(3)合成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飞机”。
单纯词是单音节词的例子,如“书”。
单纯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译音词“沙发”,拟声词“轰隆”,连绵词“逍遥”等。
37.(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语言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
例如:“我找他”这句话,可以分解为“我”、“找他”两个组成成分。
“找他”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找”和“他”两个组成成分。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呈线性排列,正是在这中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之间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
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可能线性排列为“我找”和“找我”,前者形成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顺序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信息和思想。
38.(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急剧变化会使社会的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这一性质要求语言必须有一定的稳固性。
例如汉语中“山、水、日、月、人、手、哭、笑”这些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