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彩画保护修复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6.77 KB
- 文档页数:16
古建筑彩画保护与修复施工工法古建筑彩画保护与修复施工工法一、前言古建筑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色彩的运用,使建筑更加美观、富有艺术感。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侵蚀和人为破坏的原因,很多古建筑彩画已经失去原始的光彩。
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些古建筑彩画,需要采取合适的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古建筑彩画保护与修复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依托传统工艺:古建筑彩画保护与修复施工工法充分参考和借鉴传统工艺,保持了古代技艺的原汁原味。
2.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工艺原理在理论层面上确保了工法的可行性,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
3. 手工操作:古建筑彩画保护与修复施工工法强调手工操作,以高度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彩画。
4. 易于实施:工法设计简洁明了,容易于实践应用,并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
三、适应范围古建筑彩画保护与修复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古建筑彩画,包括壁画、彩绘门窗、彩画雕塑等。
同时,不同规模、材质、年代的古建筑都可以采用该工法进行保护和修复。
四、工艺原理古建筑彩画保护与修复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艺术修复:根据古建筑彩画的元素和风格,通过分析和研究实际情况,进行艺术修复,保持古建筑彩画的原始风貌。
2. 材料选择:根据古建筑彩画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颜料、木材、胶水等,保证修复的效果和耐久性。
3. 精确还原:通过精确测量和模拟技术,还原古建筑彩画的细节和色彩,使修复的效果与原始彩画相仿。
4. 防护措施:对修复完毕的古建筑彩画进行适当的防护,以抵御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侵蚀和破坏,延长彩画的使用寿命。
五、施工工艺古建筑彩画保护与修复施工工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考察评估:对古建筑彩画进行全面的考察评估,确定修复的难度和范围,为后续的施工做好准备。
2. 材料准备:根据考察评估的结果,确定所需的修复材料,购买或配制好相应的材料。
3. 清洗修复:清洗古建筑彩画的表面,去除污渍和附着物,然后进行局部修补和整体修复。
浅析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修缮方法【摘要】中国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经历了历史岁月的洗礼,有些完整地保存至今,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木材料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发生劣化。
加之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一些古建筑的保管使用不当,更加速了这一劣化的进程。
本文主要以泉州威远楼为例,从木结构古建筑的特点出发,以坚持古建筑保护为基本原则,探讨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修缮方法。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修缮;保护【中图分类号】TU7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4-0027-02威远楼座落位于泉州市区北端,在宋郡衙、清提督衙前。
关于威远楼始建年代众说不一,民间相传五代王审知建立闽国后,就开始在泉州州治前建双阙(瞭望防卫楼),下垒石如城,或许就是威远楼最早的雏形。
那时,威远楼是泉州城的城标,不少国外航海旅行家的游记有它的记载。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间,因耿精忠之乱时威远楼部份遭毁,但即以重修,仍以“威远楼”。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威远楼又遭火焚毁失,于翌年重建。
由于乱世缺少善护,威远楼逐渐倒塌,迄民国十四年(1925年)北洋军阀孔照同用泉州地方绅士林骥罚款又一次对威远楼进行修护,当时晋江县国民党部设于威远楼。
抗日战争期间,晋江县抗敌后援会一度在此楼办公。
1959年春,泉州市政府接受文化部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古建筑专家杜仙洲的建议,决定拨款全面修复威远楼,1969劫难,1989年泉州市政府组织重建一座历史名楼——威远楼,同时得到了海内外泉州乡亲对重建威远楼积极响应和捐助,使这座千年文物胜迹“威远楼”重光展现至今。
1.木结构古建筑的特点和现状威远楼是座典型的仿唐宋年间闽南古建筑七开间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厅屋,分上下二层楼阁式造型,翘脊瓦简,雕梁画栋,整幢城楼景观古朴宏伟。
威远楼整体建筑结构以木结构体系为主。
木结构建筑的优点有很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大的灵活性,木材质轻,易加工,规格统一,建造灵活,形式多样,木材有适宜的强度和弹性,抗震性好。
及时修复维修公园壁画的建议壁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依附于建筑而存在,起着装饰、宣传、教育、图腾的功效。
西藏的壁画主要分布在古建筑、宫殿等地的墙壁上,这些壁画所表现的内容,生动展现了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翔实记载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艺术活动,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物价值,而且还是研究西藏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中国作为壁画遗存最为丰富的国家,对壁画的保护历史久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也逐渐建立了科学的壁画保护系统。
一、原则同意所报方案。
二、对方案的具体修改完善意见如下:(一)壁画保护修复:1.对脱盐处理后的壁画应建立检测机制,以及时发现问题。
2.建议对壁画使用的颜料做更细致的分析,有助于对壁画的断代。
3.进一步合理调整工程预算。
(二)建筑保护维修:1.建筑维修方案对局部墙体拆砌及墙内柱检修可能涉及的壁画保护内容没有相关设计说明,而壁画保护方案只涉及壁画原位现状保护做法,建筑维修方案与壁画保护方案存在脱节问题,应进行协调、完善。
2.工程性质为现状修整,因此应以最小干预为原则。
如对有些木构件的通裂现象,在不影响承载情况下,应以修补为主。
木柱柱根糟朽状况,应在实施中进一步勘察,以确定维修方式。
3.屋面维修应保持原传统做法,不宜在传统苫背层上使用现代防水层。
4.勘察及设计图纸的残损部位和维修部位应尽量量化。
补充完善屋面、瓦面、围护板墙、地板等做法,细化油饰、彩画的清洗和回贴具体做法,补充必要的大样图。
进一步细化操作工艺要求。
请你局根据上述意见,组织相关单位进一步完善维修方案,经你局核准后实施。
施工中请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文物安全。
此复。
□张文魁浅议古建筑彩画修缮(复)技术措施太原位于山西中部,自唐代迄清直至民国,一直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由于经济实力雄厚,留存了较多的宫观庙宇,其建筑水平较高,其文化内涵丰富,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较高,是研究山西当地建筑的典型范例。
本文依据太原文殊寺油饰彩画修缮、修复工程的实践,谈谈山西当地建筑彩画修缮、修复的技术措施,与同行商榷。
太原文殊寺位于杏花岭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东仓巷社区城坊东街8号,创建年代不详。
此寺在明代后期与五台山、晋王府关系密切,并通过印经、著述等活动保持着持续的影响力。
至清代,仍有名士客居。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现存实物的梳理可以看出,文殊寺等级较高,并因五台山及文殊菩萨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汉藏交融特征。
彩画保存现状文殊寺旧有彩画集中于文殊殿内檐,目前存在局部残损。
文殊殿为清代遗构,其彩画类型主要包括两种,即清代晋中金青画和一绿细画,均呈现出与晋北地区的关联。
(一)金青画属中、低等级小金可能为清代晚期2.纹饰特征找头软卡子退烟云做法与太原地区同类彩画相仿,具有一定的晋北风格。
云头/如意头岔口与典型晋中金青画中的汉纹锦有别,岔口与软卡子的结合同晋北上五彩的同类做法更为相近,但整体趋简。
端部硬卡子采用双色退烟云的简化处理,并用章丹色,与晋北中五彩同类做法相仿。
火焰宝珠的出现与五台山同类彩画相近,且具有显著的佛教特征。
方心行龙昂首向前,姿态及细部特征与晋北地区更为相近。
色彩以大面积找头、梁底绿地与方心红地相衬,偏于艳丽。
(二)一绿细画1.基本特征与晋中、晋北地区同类彩画相互关联,与太原同类彩画相比更为舒朗。
构件底部普遍绘有各类二方连续图案。
彩画构图多数取三段式,与太原同类彩画中的多段式构图有所区别。
2.纹饰特征盒子图案以各类锦纹为典型。
找头以1/4与一整两破式草片花的组合为典型,与晋中地区同类彩画有别。
完整的草片花外轮廓较宽,边缘无细线勾勒,与晋中、晋北地区同类彩画相仿。
找头与方心之间多设两路花瓣。
李氏宗祠修缮方案修缮背景李氏宗祠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它是李氏家族的祖先庙宇,也是闽南地区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李氏宗祠逐渐出现了老化及损坏,需要进行适当的修缮。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对李氏宗祠的修缮,恢复其建筑风貌和文化内涵,保护和传承李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方案设计确定修缮范围和内容根据实地勘察和专业评估,本次修缮主要涉及以下范围和内容:•建筑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的基础、墙体、梁柱和屋面等部位;•内部装饰:包括木雕、彩画、铜铸等材质的门窗、屏风、香案等;•园林环境:包括宗祠前庭、后园和围墙等。
修缮方法建筑结构修缮在进行建筑结构修缮时,应考虑李氏宗祠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主要方式为:•尽可能保留原有结构和材质;•对已经损坏或破坏的部位及时修补;•对无法修复的部分进行重建,应尽可能还原历史建筑的风貌和特点;•对建筑基础、墙体等要加强支撑和加固。
内部装饰修缮在进行内部装饰修缮时,应结合李氏宗祠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小心地拆卸原有装饰,尽可能保存可复原的部分;•对已经损坏的装饰部分或无法复原的装饰部分,尽可能采用与原材料相似的材质进行修补;•在修补时,应注意避免与原部件发生冲突和矛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对原有细节部分进行复原。
园林环境修缮在进行园林环境修缮时,应考虑宗祠的文化内涵,以还原历史园林的美学风貌:•庭院景观:对庭院景观进行清理,保留原有植物并栽种具有观赏性的植物,定期修剪和整理。
•围墙修缮:围墙应保留原建筑的基本构造和风格,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或重建。
•池塘修缮:对池塘进行疏通和清理,保留原有部分,并按照历史园林的风格进行增减。
预算及实施计划预算整个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00万元,其中建筑修缮费用150万元,园林环境的修缮费用50万元。
实施计划•第一阶段(1-6个月):进行基础和墙体的检查和加固,防止塌方发生,完成主体建筑物的修缮。
古建彩画工程施工方案一、概述古建彩画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古建彩画工程施工方案是在对古建筑结构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使用传统的绘画技法和彩绘颜料,对古建筑进行彩画装饰,既能保护古建筑的文化遗产,又能美化古建筑,增强古建筑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一项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
二、工程内容1. 工程范围:本次古建彩画工程施工范围为XXX古建筑全面彩画装饰。
2.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对古建筑主体建筑物、门楼、廊柱、门窗、天花板、柱头等进行彩画装饰。
3. 工程特点:本次古建彩画工程主要以传统彩画技法和彩绘颜料进行装饰,注重对古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历史背景的保护和表现。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前准备(1)方案设计:由专业彩画设计师设计古建彩画装饰方案,要充分考虑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因素,确保彩画的绘画内容和风格与古建筑相符。
(2)材料准备:准备传统彩画施工所需的彩绘颜料、绘画工具、辅助材料等。
(3)施工前检查: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量,确保古建筑结构完整,没有损坏痕迹。
2. 施工工艺(1)表面处理:对古建筑表面进行清洁和修复,确保表面平整、光滑。
(2)绘图设计:按照彩画设计方案,在古建筑表面上进行绘图设计,先用浅色、淡色的颜料用于勾勒主体框架。
(3)上色绘画:根据设计方案和勾勒好的主体框架,使用传统的彩绘颜料进行上色绘画。
(4)固化保护:对彩画装饰进行固化保护处理,确保彩画装饰色彩鲜艳持久。
3. 施工要求(1)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要设置专门的彩画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整洁、安全。
(2)施工人员:施工人员需专业彩画施工技术,熟悉传统彩画技法和施工工艺。
(3)施工质量监督:对彩画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和检查,确保彩画装饰的质量和效果。
4. 施工安全(1)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方案,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个人防护: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规定,佩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古建彩绘修复步骤古建筑彩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在古建筑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彩绘修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彩绘修复步骤如下:一、观察整体现场环境修复前,应全面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规划、结构和材料等,并通过实地考察来确定修复方案。
根据修复规划的复杂程度,可以确定较小的局部修复或整个彩绘修复。
二、建立信息档案建立彩绘修复前的信息档案是必要的工作。
这包括彩绘修复的方案、材料选择、人员安排、修复时的技术问题和完成后的标准等。
三、进行初步保护彩绘修复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先进行一定的初步保护,包括对于彩绘表面的清洗、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等。
四、分析和评估彩画状况在进行修复彩画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彩画的情况和将要进行的工作。
这包括对彩画材料、颜料、材料质量和彩画在时间和各种因素下的损伤程度的评估。
五、制定彩画修复计划根据彩画的情况和评估结果,制定出修复计划。
修复计划是一个具体的方案,其中包括使用的技术和材料以及人员安排等。
六、修复前准备工作在进行修复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工具、材料数量和准备工作场所等,为修复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执行修复工作一个具体的修复计划包括各种复杂的步骤和工具,比如构造细节的手工归还,完成细节工作的针头,以及恢复复杂保护系统所需的大型工具。
八、修复后的追踪和维护修复作业完成后需要进行跟进维护,确保质量持续稳定。
这包括修复后结果的分析评估和归档记录,以及修复后维护计划的制定。
彩绘修复所涉及到的各个步骤,都非常重要且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以确保古建筑的彩画修复质量和稳定性。
国家文物局关于瓦房店会馆群——北五省会馆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项目立项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14.06.03
•【文号】文物保函[2014]1218号
•【施行日期】2014.06.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瓦房店会馆群--北五省会馆古建筑彩画保护
修复项目立项的批复
(文物保函〔2014〕1218号)
陕西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呈报紫阳县北五省会馆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方案的请示》(陕文物字〔2014〕3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瓦房店会馆群--北五省会馆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工程立项。
二、对所报方案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如下:
(一)补充完善详细病害图。
(二)进一步细化保护措施。
数据应全面、准确。
(三)保护材料应注明化学名称。
(四)补充实施保护工作后日常养护、监测工作要求。
三、请你局根据上述意见和《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编制工程技术方案,并按照我局《关于印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管理办法(试行)〉通知》(文物保函〔2014〕64号)的要求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四、如需申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请在工程技术方案批复后,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规范要求,编制工程预算按程序报批。
此复。
国家文物局
2014年6月3日。
油漆彩画施工方案
油漆彩画施工方案是指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用彩画的方式进行装饰。
本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工艺及使用的材料等。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 确定施工区域的具体位置和面积,并进行测量和绘制施工图纸。
2. 清理施工区域,包括清除灰尘、杂物等。
3.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油漆、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施工工艺:
1. 首先,对施工区域进行打磨处理,以确保油漆能够附着在表面上。
如果有由于损坏或污染而需要修复的地方,需要提前进行修补工作。
2. 在打磨完毕后,进行涂刷底漆。
底漆能够增强上层漆的附着力,并使彩画更加持久。
3. 底漆干燥后,可以开始涂刷彩画。
彩画可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进行绘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和渐变效果的处理。
4. 彩画绘制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上光处理,以增强彩画的光泽和保护层。
使用的材料:
1. 油漆:选择质量好、颜色鲜艳、防水耐用的油漆。
2. 颜料: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颜料,包括颜料管、颜料
盒等。
3. 画笔: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画笔,包括毛笔、平头笔等。
4. 调色板:用于混合颜料,可以选择塑料或铁质材料。
以上是油漆彩画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环保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最终,通过施工人员的努力,能够创造出一幅美丽的彩画,为建筑装饰增添亮丽的色彩。
古建筑油漆彩画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研究其原始油漆彩画的特点和颜色搭配。
2.检查古建筑的表面状况,修复破损和裂缝,确保墙面平整。
3.清洗古建筑的表面,去除灰尘、油污等杂质。
二、油漆调制和施工准备1.根据古建筑的历史资料和原始彩画的颜色特点,调制出符合这些特点的油漆颜料。
2.分析古建筑的色彩搭配,并制定施工方案,包括颜色分布、图案设计等。
3.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喷枪、刷子、墙面处理剂、底漆等。
三、油漆彩画施工过程1.墙面处理:先用墙面处理剂打底,增强墙面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2.底色施工:根据设计方案,先进行底色的涂抹,等待其干燥。
3.图案绘制:根据古建筑彩画的图案和纹样,采用手绘或者模板的方式进行绘制。
绘制时要注意保持手臂的稳定和用力的均匀性。
4.彩绘涂抹:根据图案的要求,分别使用不同颜色的油漆进行涂抹。
涂抹时要注意保持颜色的均匀性和流畅度。
5.修复和润色:待彩绘干燥后,对绘制的图案进行修复和润色,确保其效果达到预期的要求。
6.上光处理:对绘制完成的彩画进行上光处理,提高其光泽度和保护性能。
四、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1.施工前要仔细研究古建筑的特点,确保油漆彩画的风格和色彩与古建筑相符。
2.油漆调制要根据历史资料和原始彩画的特点进行,尽量使用自然无污染的颜料。
3.彩画的图案绘制要准确无误,可采用设计图纸和模板等辅助工具。
4.在油漆涂抹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色彩的均匀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明显的色块和色差。
5.油漆彩画施工要注意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喷洒和滴漏,以免对古建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6.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验收检查,确保油漆彩画的质量和效果达到预期。
五、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和设备,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应严格遵守油漆和溶剂的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无毒害和无污染。
3.注意个人防护,使用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化学物质对身体的伤害。
古建筑油漆彩画施工方案_古建筑油漆彩画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工作1.1设计确认:确认彩画设计方案,包括颜色搭配、图案构思等。
1.2材料准备:准备好各种所需材料,包括油漆、颜料、刷子、毛刷、涂料辅助工具等。
1.3设备准备:准备好油漆喷枪、刷笔、罩具、脚手架等施工所需设备。
1.4基础处理:对古建筑墙面进行清洗、修补、打磨等处理,确保墙面平整且无明显缺陷。
二、施工步骤与方法2.1底漆处理:在古建筑墙面上涂刷一遍底漆,以增加油漆附着力和保护墙面。
2.2底色涂抹:根据设计方案,使用底色油漆对古建筑墙面进行底色涂抹。
可以选择刷涂、喷涂等方法进行施工。
2.3笔触勾勒:使用毛笔或细刷,在底色油漆干燥后,对图案轮廓进行勾勒。
2.4上色处理:根据设计方案,使用颜料对古建筑墙面进行上色处理。
可以选择湿法上色、干法上色等方法进行施工。
2.5层次渲染:在框架颜色上,使用渐变技巧进行层次渲染,增加画面立体感和丰富度。
2.6着色修饰:对画面细节进行修饰,如阴影、浮雕等,使画面更加生动。
2.7清理修整:油漆彩画施工完成后,对施工工具进行清理,同时检查画面是否完整,修复可能出现的瑕疵。
三、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3.1安全防护:施工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帽、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3.2施工现场控制: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行人靠近施工区域。
3.3质量把关: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确保最终完成的油漆彩画质量达到要求。
四、材料及工具清单4.1油漆:根据设计方案选择适合的油漆颜色和种类,包括底漆和彩漆。
4.2刷子与毛笔:根据施工需要选择适合的刷子和毛笔,包括宽刷、细刷、中刷等。
4.3颜料与颜料盒:选择符合设计需求的颜料和颜料盒,确保色彩的准确还原。
4.4油漆喷枪:使用油漆喷枪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油漆均匀度。
4.5罩具:使用罩具对古建筑周围进行覆盖,以避免油漆粉尘污染环境。
4.6脚手架:为了施工方便和安全,可配置适当数量的脚手架。
寺庙建筑修缮技术方案寺庙建筑修缮技术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制定项目计划:确定修缮目标、工期、造价预算等,并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小组负责协调管理工作。
2.勘察修缮对象:对寺庙建筑进行详细勘测,包括建筑结构、材料、病害等方面的调查,并编制详细的勘测报告。
3.强化文物保护:建立文物保护区域,加强巡视和管理,确保修缮工作不对文物造成二次破坏。
二、修缮内容与技术方案1.水平面修复:对地面进行修复,填平凹陷,修复破损砖石,铺设石板等。
2.墙面修复:修复因风化、腐蚀、裂缝等问题导致的损坏,采用原材料进行修补,如砌石、镶嵌、粉刷等。
3.屋面修复:对破损、腐朽、漏水等问题进行修复,维修和更换梁柱、瓦片、檐口等部件,确保屋面结构安全。
4.木构件修复:对腐朽、虫蛀等问题进行修复处理,采用防腐处理、填补漏缺等方法,保护和强化木构件的稳定性。
5.彩绘修复:修复壁画、彩画等艺术装饰,去除污渍和变色,修复裂纹和缺失部分,保护和恢复艺术价值。
6.古建设备更新:确保古建设备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更新老化和损坏的设备,如电气线路、照明设备、供暖设备等。
7.病害防治:对寺庙建筑常见病害,如裂缝、水渍、霉点等进行维修处理,采用防水、防潮、防霉等措施预防病害的发生。
8.照明改善:合理设计照明系统,提升光线亮度和质量,保护寺庙建筑的观赏效果,提升游客体验。
三、材料选择1.原材料:在修缮过程中优先选择与原建筑材料相似的材料,以保证建筑风格的一致性。
2.可持续发展材料:优先选择环保、耐久、易维护等特性的材料,以降低维护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防火材料:对于寺庙建筑,应选择具有较高防火性能的材料,以提高安全性和防火能力。
四、工程质量控制1.严格监督施工质量:设立监理团队,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2.建立施工台账: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整改。
3.材料检验: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符合标准和要求。
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古代建筑彩画保护修复的相关术语、定义、原则及工艺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古代建筑彩画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工作。
本标准不适用于古代建筑彩画的整体重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65—19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规范WW/T 0030—2010 古代建筑彩画病害与图示3 术语和定义GB 50165—1992和WW/T 0030—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清除 cleaning去除彩画表面污染物的技术措施。
3.2加固 consolidation对脆弱彩画层、地仗层,通过应用适宜的材料,以增加其强度和结合力的技术措施。
3.3局部补绘local repair of lacuna对局部残损的彩画,按照其传统制作方法所采取的修复技术措施。
3.4随色处理 retouching on repairs按原有彩画的色相、色度、光泽度等对局部补绘部分进行的色彩协调。
3.5表面防护 surface preservation通过在彩画表层施用防护材料,以减少雨水飘淋、空气污染等对彩画表层侵蚀的技术措施。
3.6操油spread tong oil在地仗层的表面一次性连续施涂生桐油的技术措施。
3.7灰 powdery material彩画地仗制作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通常由砖灰、大白粉等组成。
3.8灰油 cooked tong oil以生桐油为主加土籽面、樟丹粉熬炼制成,专用于打“油满”,是制作地仗层的主要胶结材料。
13.9 油满 youman传统油漆作工艺中配制的一种材料。
是由面粉、石灰水和灰油按一定工艺、比例调制而成的彩画地仗层的专用胶凝材料之一。
4保护修复原则4.1 真实性彩画是构成我国古代建筑物真实性的重要元素,其自身也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古建油漆彩画施工方案一、方案背景古建油漆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随着古建修缮和保护的发展,古建油漆彩画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本文档旨在介绍古建油漆彩画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二、施工准备1. 工具准备•丙烯颜料: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颜色。
•油漆刷:适用于绘制不同粗细的线条。
•颜料盘:用于调配颜料。
•普通毛刷:用于涂抹底漆和色漆。
•油脂纸:用于保护颜料盘和工具。
•砂纸:用于打磨和修复古建表面。
•涂刷漆具:包括刮刀、抹布等。
•清洁用品:如水桶、海绵、清洁剂等。
2. 材料准备•底漆:一般使用腻子作为底漆,以平整古建表面。
•腻子:用于填补和修复古建表面细小的破损和裂缝。
•色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彩绘油漆。
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清理古建:清除灰尘、污垢和附着物,确保古建表面干净。
•打磨古建:使用砂纸打磨古建表面,去除不平整和脱落的油漆。
•修复古建:使用腻子填补和修复古建表面的破损和裂缝。
三、施工步骤1. 底漆涂刷在古建表面涂刷一层底漆,以平整表面并增加色彩的附着力。
涂刷底漆前应先将腻子打磨平整,确保古建表面的平整和光滑。
底漆干燥后,用砂纸轻轻打磨,使表面更加光滑。
2. 彩绘设计在底漆干燥的古建表面上,根据设计需求使用铅笔或绘图工具进行彩绘的初步规划。
可以参考古代文献和古建筑文化进行彩绘设计,以保持传统风格。
3. 色漆涂刷按照彩绘设计的规划,在底漆上使用适当的色漆进行涂刷。
根据需要先涂抹浅色的底层漆,然后再逐渐添加深色的漆。
涂刷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漆料的稠度和涂刷的厚度,以保证色彩的均匀和质感的出色。
4. 彩画细节处理在彩绘完成后,可以使用细小的油漆刷进行细节处理,增强图案的效果和层次感。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漆进行渐变和混合,以创造更加细腻和独特的效果。
5. 漆面处理彩画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漆面处理。
可以选择进行光面、亚光或者亚光处理,以增加古建彩画的质感和保护性能。
古建筑油漆彩画施工方案(完整版)引言古建筑油漆彩画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代建筑的建造和修缮中,油漆彩画既是一种装饰手法,也是一种保护手段。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如何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油漆彩画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本篇文档旨在介绍古建筑油漆彩画的施工方案,以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油漆彩画,促进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施工准备1. 工具器材清单在施工前,应按照实际需要准备相关的工具器材。
下面是一份典型的清单:•滚筒•刷子•油漆桶•清洁工具•磨砂纸•蒸汽机2. 材料清单古建筑油漆彩画的材料种类繁多,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常见材料如下:•油漆颜料•胶粘剂•起皮剂•消泡剂•防腐剂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根据施工需求、古建筑的年代和地域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 安装脚手架在施工前,需要搭建脚手架以便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脚手架的选择和搭建应该符合相应的安全规定,并考虑到古建筑的材质和结构等因素。
施工步骤1. 洗刷古建筑在施工前,需要仔细洗刷古建筑表面。
对于已经褪色或者剥落的油漆及彩画,则要先进行去除。
特别是对于大面积起皮的部位,则需要使用磨砂纸进行打磨,使表面更加平整。
2. 进行修复在清洗过后,需要对油漆彩画进行修复。
具体操作包括:•洗刷龟裂部位,去除松动油漆。
•对于已经褪色或剥落的油漆和彩画进行修复,补充失去的颜色。
•对于各种损坏,如裂缝、缺损等,应进行修复。
修复具体操作根据古建筑材质和油漆彩画的情况而定。
3. 进行上油彩进行古建筑油漆彩画的最后一步操作,即上色彩。
选择合适的颜料和油漆,进行逐层上色。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一般需要进行数轮上色,并进行不同的涂刷方式和手法。
4. 进行保养完成古建筑油漆彩画的修复和涂刷后,需要进行保养。
保养措施包括:•对于古建筑的彩画进行定期修复和涂刷。
•对于周围环境进行保护,防止污染和损坏。
•对于建筑物进行保养,确保其结构牢固和安全。
文物保护工程彩画保护修复方案河南朱氏古建园林彩绘有限公司2015-8-29目录一、概况 (2)1、简介 (2)2、彩画及彩画保存价值 (2)二、彩画保存现状 (2)1、此次彩画保护修复范围 (3)2、彩画保存状况 (3)三、彩画制作工艺材料调查 (3)彩画绘制工艺分析 (4)四、彩画病害分析 (4)1、病害种类 (4)2、病害分布情况 (4)3、技术路线 (8)4、病害成因分析 (5)五、保护修复方案 (7)1、设计依据 (7)2、保护原则 (7)3、技术路线 (9)4、彩画的保护 (9)5、重绘彩画及油饰的修复 (13)六、档案记录 (14)七、工程预算 (15)彩画保护修复方案一、概况1、简介2、彩画及彩画保存价值现存构件上的彩画保存基本完整,图案以明清民式宝相花瓣、吉祥花草、戏谱历史人物为主,色彩主要使用青、绿、黄、朱主色。
走马板斗拱、箍头彩画以惹草、角云(蝙蝠云)、牡丹及宝相花瓣为主,梁枋、走马板绘制人物故事画为主。
现存彩画面积大,图案清晰,地方手法鲜明,色彩丰富,工艺细腻,技法娴熟,充分体现福建地区古代彩画工匠的高超技术。
构件借鉴了明清官式三段式(两箍头加苏式枋心)彩绘布局,箍头图案没有严格按照官式布局,采用了相对随性的民式特征,内容丰富,变化性强,在绘制技法上,基本为无地仗。
做法上较少使用官式的起谱子、拍谱子程序,而是直接绘制在建筑构件上,木构件上涂刷一层白色粉底,墨线勾勒纹样图案,然后根据图案填充不同的颜色颜料,纹样在白色粉底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晰、鲜明。
对研究福建地区彩画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彩画保存现状因绘制年代久远,又缺乏养护,古代彩画损坏较为严重。
现彩画已出现大面积污染、起甲、龟裂、空鼓、脱落等病害。
由于彩画中的胶结材料年久自然降解,导致彩画表面颜料层出现脱落、粉化现象,而且日趋严重。
如再不予以保护处理,彩画可能很难再保存下去。
因此,古代彩画的抢救保护迫在眉睫。
1、此次彩画保护修复范围本次保护修复中,脱落及补换新构件的彩绘参考现存彩画纹样,模拟原工艺原材料,进行补绘、重绘。
对于上架构件污染部分进行除尘清洗,龟裂松动彩绘进行加固修复。
2、彩画保存状况彩画为始建原物,保存较为完整。
部分彩画褪色、起甲、剥落、脱离,屋面金檩、檐檩及桷板无优势彩绘,本次修复应根据遗留彩绘进行补绘。
该殿彩画主要病害:为起甲、剥落、污渍、粉尘、裂缝等详见病害调查图内檐梁架彩绘现状梁板构件彩绘脱落龟裂新换构件未油饰彩绘三、彩画制作工艺材料调查为了后期的保护修复需要搞清彩画的制作工艺及绘画使用材料。
对古代彩画的初步观察可以看出,所保存的古代彩画基本使用了单皮灰地仗,灰层上施白粉层,表面是用矿物颜料进行的绘画。
使用的颜料除白粉层的白色颜料外,使用了红、黄、蓝、绿、黑色颜料。
绘画技法上使用了墨线勾勒纹样,红、黄、蓝、绿颜色进行渲染,基本以纯色为主,部分位置加有晕染。
线条流利,色彩鲜明,替木、脚背采用金黄色。
彩画绘制工艺分析梁架彩画地仗为单皮灰做法,灰层较薄,灰层与表面颜料层之间有高岭土的白色粉底层,白色粉底层上直接用墨线勾勒纹样,在用不同颜色的矿物颜料填充在纹样中,纹样中多有不同颜色颜料重叠图染现象;单皮灰地仗彩画古代彩画的绘制使用了矿物颜料。
红色颜料使用了朱砂和铅丹;蓝色颜料使用了群青;绿色颜料使用了巴黎绿和少量的氯铜矿;白色颜料使用了高岭土;黄色颜料使用了雌黄;白色粉底层使用了高岭土。
四、彩画病害分析1、病害种类经过现场勘查,文物建筑彩画存在的病害分三类:彩画表面病害、彩画本体病害和人为损害。
①彩画表面病害:污渍、水渍、粉化、粉尘和其他(日久风化潮变温度造成的褪色、开裂脱落)。
②彩画本体病害:空鼓、起甲、颜料层脱落、地仗层脱落、裂隙、龟裂和剥离。
③人为损害:后期维修使用造成的彩绘破坏缺失,祭祀焚烧等造成的烟熏灼热破坏。
2、病害分布情况(1)彩画病害统计彩画病害分类4、病害成因分析古代彩画因年久失于维护,破损状况严重。
主要病害分三类:一是颜料层和粉底层的粉化、脱落;二是颜料层表面污染、积尘结垢;三是地仗层的起翘、脱落。
通过现场勘察和对保护环境的调查可以推断,病害的成因:一与使用活动有直接关系;二与常时间的缺少维护、加固有关;三也是现今较为明显的难以解决病因就是建筑内的温湿度变化剧烈,使病害发展愈加严重。
为能保住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尽快地对其进行加固保护处理是势在必行的。
彩画病害是彩画材料(包括彩画的本体材料和支撑体材料)与保存环境共同作用而发生老化变质的结果。
保存环境是古代彩画病害发生、发展的外因,主要包括温湿度、光辐射、空气环境以及微生物等几个主要方面。
古代彩画的保存环境中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是两项最基本、最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彩画保存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微生物等引起的各类病害的产生及其发展速度。
较高的湿度是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微生物、粉尘等因素对彩画进行侵蚀的必要条件。
几乎所有引起彩画材料,尤其是颜料层病害的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的情、HS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中的可溶盐对颜料层的侵蚀。
急剧的温湿况下进行的,例如SO2度变化使水分在彩画内外不断的运动,这样频繁的干湿循环,膨胀收缩,使颜料层的老化速度加剧,导致彩画颜料层强度降低,造成颜料层的粉化、脱落,使地仗层与木基体之间剥离,造成空鼓、起翘、脱落。
因此,保持适宜、稳定的温湿度,是科学有效控制保存环境的基本措施,也是减缓古代彩画劣化发展速度的必要手段之一。
光辐射对文物材料的破坏作用有两个方面:光化学反应会导致文物材料的老化变质,光的热效应会加速部分病害的物理、化学变化的进程,而前者是光辐射破坏作用的主要方面。
光辐射只能破坏它照射到的物体,光对彩画的作用主要集中在表面颜料层。
古代彩画表面的污染主要是年久未清理及祭祀活动引起的。
使得彩画的颜料层粉化、脱落露出木基体,或附着灰尘发黑变色。
其中还有大部分污染来自灰尘的堆积结垢造成的。
灰尘是指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
前者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颗粒物,如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后者是指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的硫酸盐。
大气中的灰尘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具有相当活泼的理化特性。
灰尘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其化学组成因地而异,一般而言灰尘的主要成分包括非金属氧化物、各种盐类、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微粒。
部分灰尘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气溶胶等活泼物质的吸附能力,进一步增加了灰尘的化学活性。
基于以上特性,灰尘沉降在彩画表面而对颜料层形成物理损伤和化学腐蚀,灰尘的吸附性使其成为微生物病害的重要传播途径。
因此,古代彩画的除尘去垢的保护处理非常重要。
五、保护修复方案1、设计依据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2《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1.3《古建筑维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保护原则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油饰彩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功能首先是体现建筑等级及审美意义;其次是对建筑木材起到防护作用。
古代彩画主要保存在各殿内檐,所以此次对古代彩画的保护修复遵循以下原则:2.1.保持历史真实性,最少干预原则。
2.2.保护方案设计建立在科学分析调查、现场试验、效果评估等基础上完成。
2.3.保护方法和材料的选择保证其安全性和可再处理性原则。
对于后期补绘部分彩绘,工艺粗糙,与文物彩绘不符,此次修复将砍净挠白重新绘制。
实施工程中遵循以下原则:2.4.尊重相关历史资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彩画纹样。
2.5.运用传统彩画绘制工艺及材料,精益求精。
2.6.做好修复档案记录3、技术路线4、彩画的保护4.1.保护修复实验通过前期对彩画的制作工艺和绘制材料的调查分析,基本掌握了其彩画的绘制工艺特点,同时,对各殿彩画病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保护修复方法和材料的选择上可以参考以往对传统建筑彩画保护修复中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保护修复文献的查询,前期试验中我们选择了较为常用,并保护效果良好的几种加固材料,进行前期彩画清洗、加固实验。
1、清洗、加固实验材料:2、彩画表面除尘清洗实验使用洗耳球、毛刷等工具清除彩画表面灰尘,使用浓度50%的乙醇回软结壳的灰尘,再用手术刀或海绵擦、棉花等工具清除。
3、加固实验实验范围内平均分为四块,使用AC33、桃胶、骨胶、B-72不同加固材料进行可操作性实验及效果评估。
地仗修补及加固,使用原地仗中的传统粘结材料油满和古建筑修缮常用的聚醋酸乙烯酯,对板缝间缝隙、麻布地仗的空鼓、起翘进行加固修补实验。
通过对以往实验对加固效果的评估,选用5-7%的桃胶水溶液作为画面加固材料比较合适。
桃胶既为中国绘画的原材料,又具有较好的可再处理性,可操作性强。
使用桃胶操作时室温在15℃以上,渗透效果更好。
4.2保护处理通过前期实验结果评估,筛选出保护效果理想、可操作性强的保护材料和方法,用于古代彩画全面的保护处理工程中。
具体保护处理步骤如下:4.2.1画面清洗使用吸耳球、毛刷等工具,把画面及缝隙中的尘土顺一个方向刷除或吹出来。
尘土量大时,在不影响画面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小型吸尘器吸尘。
遇见较顽固的污迹,如鸟粪、泥渍等,用海绵擦、竹签等剔掉,坚硬的污迹用手术刀细心刮掉。
必要时用少量有机溶剂,如酒精水溶液、丙酮等,软化污染物加快污物的去除。
水渍的去除是用水把棉纸粘于水渍部位,干燥后轻轻取下,可多次操作,水渍变浅不明显即可,操作中如有颜料脱落现象,立刻停止清洗。
4.2.2画面加固画面颜料的粉化,使用5%桃胶水溶液喷涂,待表面快干的时候,用棉花隔棉纸按压,使颜料回帖。
颜料层起甲、龟裂病害处理,选用7%的桃胶水溶液,使用注射器,把加固材料顺起甲、龟裂的颜料缝隙注入渗透进颜料层,待表面加固材料完全渗透后,使用棉花隔棉纸按压画面,使颜料层回帖。
颜料层较厚部位,可多次注胶,使颜料层软化后再按压回帖。
画面病害处理完成后,对画面严重留有水迹部位进行清除,用水将棉纸粘于水迹上,待棉纸干燥后轻轻取下,如颜料脱落现象,立刻停止此操作。
4.2.3地仗回帖对地仗层的空鼓、剥离,使用原地仗中的传统粘结材料油满做加固材料,加固剥离时使用纯油满,将油满涂于板壁上,剥离的使用蒸汽回软后,回帖在原位支顶,干燥后取下支顶。
加固空鼓地仗时要将油满稀释,油满与水的比例为1:0.3,使用大号注射器将油满水注入空鼓部位,回帖支顶,干燥后取下支顶,稀释油满的水量要严格控制。
注入或涂刷油满的使用量也要以最少量为佳,对于大面积空鼓部位不必全面注满,点状粘接即可。
支顶用木板与画面之间铺两层棉纸和海绵,防止损坏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