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学计划、进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5
2024-2025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新教材教学计划进度表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1 8月26日--8月30日始业教育;科学之旅;第一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验室规章制度科学之旅-物理学习方法;1-1 长度、时间的单位,换算,测量方法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2 9月2日--9月6日1-2 运动的描述; 1-3运动的快慢;理解机械运动;参照物与相对运动;速度的计算;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3 9月9日--9月14日1-4 速度的测量;第一章小结;第一章节-复习与提高;测量实验;实验方法;测量工具;教材习题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4 9月18日--9月20日(中秋)第二章: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2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声音的三种特性及影响因素;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5 9月23日--9月27日2-3 声的利用;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5跨学科实践-隔音房的材料认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噪声的产生与防治;材料的认识与准备工作;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6 9月29日--9月30日2-5-2 跨学科实践-隔音房的模型制作;第二章节小结;第二章节-复习与提高;制作与展示;思维导图章节总结示例学习;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7 (国庆)10月8日--10月12日第三章:3-1 温度; 3-2 熔化和凝固;3-2-2熔化和凝固实验理解温度;温度的测量;熔化凝固吸放热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8 10月14日--10月18日3-3 汽化和液化;3-4 升华和凝华;3-4-2物态变化总结;3-5跨学科实践:厨房中的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的状态与吸放热;生活实际厨房中的物态变化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9 10月21日--10月25日第三章节小结;第三章节-复习与提高;期中复习与检验;讲-评-测前三章节-复习与提高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10 10月28日--11月1日第四章:4-1光的直线传播; 4-2 光的反射; 4-2-2 光的反射实验光传播的条件;光的反射定律;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11 11月4日--11月8日4-3平面镜成像及实验探究;4-4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特点;折射定律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12 11月11日--11月15日4-5光的色散;第四章节小结与复习与提高;第五章:5-1 透镜光的三原色;自制单元小结图;透镜的分类与作用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13 11月18日--11月22日5-2 生活中的透镜;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5-3-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总结;透镜与应用;成像规律的总结;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14 11月25日--11月29日5-4 眼睛与眼镜;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第五章小结与复习与提高近远视眼的成像原理与矫正;目镜与物镜的作用与联系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15 12月2日--12月6日第六章:6-1 质量;6-1-2托盘天平的使用;6-2 密度;质量;质量的测量;密度的公式与计算;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16 12月9日--12月13日6-3 测量液体的密度; 6-3-2测量固体的密度;密度的测量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17 12月16日--12月20日6-4 密度的应用;第六章节小结与复习与提高;密度的生活应用;图表章节总结示例学习;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18 12月23日--12月27日期末复习概念与小节练习应用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19 12月30日--1月3日期末复习实验练习与总结讲授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20 1月6日--1月10日期末考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十五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篇一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上海理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五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声音的世界、七彩的光、熟悉和陌生的力。
教材从出生时首先感受到的声音现象入手,再介绍无处不在的光现象和力,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是生活知识的一部分,消除了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增加了他们的亲切感和兴趣。
教材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种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1、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
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
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2、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
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
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
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
4、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随着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所重视,在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中,编制实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学生在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中学习的充分、有效,我参照国家有关教学规定,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拟定了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实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相关物理实验的操作方法;2.让学生理解实验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实验学习,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4.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熟悉不同实验设备并具备使用实验设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包括:物理电路实验、物理光学实验、机械波实验、热力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原子物理实验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观察法、实验法、实物演示法等。
通过讲解法、观察法等,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法、实物演示法等,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能力。
二、实验教学进度表(一)学期第一周任务:介绍实验室的基本形式和实验设备;教学内容:物理电路实验;教学方法:讲解法、实物演示法。
(二)学期第二周任务:验证物理电路的实验原理;教学内容:物理光学实验;教学方法:讲解法、实验法。
(三)学期第三周任务:验证光学实验的实验原理;教学内容:机械波实验;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实验法。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希望通过实施这一实验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实验室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浅出的掌握实验知识,并达到实验技能的提高,实现学习的有效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物理,由于概念较为抽象,很多同学需要从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大挑战。
学生来自农村,知识面相对较窄,两级分化较为明显。
有些学生研究积极性不高,也不够灵活。
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法和学生的研究方法上作出改进,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启发思维,提高研究积极性,培养良好的研究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期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材以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为出发点,设计了循序渐进的结构。
教材涵盖声、光、热、力等知识,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安排多种探究活动,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章,分别是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质量与密度。
三、教学任务与目标:1.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了解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备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能够记录实验数据,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并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四、教学措施:1.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材不仅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2.强化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研究,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需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过好训练关,我们将利用教材中各类实验,对于做不好的实验,要求学生重做直到熟练为止。
初中物理教学进度计划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进度计划。
物理课程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科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现象的规律,并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本教学任务将围绕初中物理的核心知识点展开,如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侧重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演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此外,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任务还包括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物理学科上获得成就感。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习惯不佳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将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初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基础扎实,有的学生基础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位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弥补不足。
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等形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物理课堂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力、能量、光、电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学会使用基本的物理实验仪器和工具,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
(3)具备一定的物理计算能力,能够解决基本的物理问题,如速度、加速度、密度、压强等计算。
(4)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能够运用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等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合理假设和论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方法,使学生能够从具体的物理现象中提炼出一般性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2024年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为推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自主学习为目标,以抓好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紧紧围绕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优等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二、工作目标:1、本学期是物理的开始学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获得必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感受、认识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发展其探究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建立自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2、继续强化分组实验的教学.教师努力创造条件,完成学生的分组实验,也可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增加每个学生动手的机会.3、在规定计划时间内基本完成八年级物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愿望都能够提高.二、现状分析:本届初二年级共有____个班,两位物理教师,上学期这个年级的总成绩非常好,学生总体基础优秀,故要保持原有成绩切进一步提高,压力非常大.三、具体措施:1、认真学习《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2、详细分析学生的情况,编制适合学生的导学案、反馈、巩固练习,提高课堂____分钟的教学效率.3、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多讨论一些相关课题,多钻研教材,以较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4、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和别人成功的经验,探索适合我们学习情况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5、加强听课教研活动,教师间要互听互评,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7、课后辅导要因材施教,辅导对象重点放在困难生和优等生上,坚持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特别是对困难生要耐心解答其疑问,点拨思路,以便使困难生能够完成作业,不断进步.8、加强课堂练习,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学生练习要即时上交、批改、评析.四、进度安排用主备分工第1-____周《引言》、《声现象》王玉松第4-____周《物态变化》侯燕第8-____周《光现象》、期中复习王玉松第____周期中复习及考试侯燕第11-____周《光的折射透镜》王玉松第15-____周《物体的运动》侯燕第18-____周期末复习王玉松五、教研活动安排:2024年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二)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进度表有一个好的教学计划,不仅教师的讲课质量提升,学生听课质量也会提高,所以有一个好的教学计划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物理是八年级新开学科,多数同学感到新奇,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有些同学听说物理难学,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减。
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上作进一步纠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二、指导思想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一、走进实验室,二、运动和能量,三、声,四、在光的世界里,五、物态变化,六、质量和密度。
具体章节又可分为:观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动手做、活动、我的设计、家庭实验室、走向社会、物理在线几大个板块。
这样编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学好物理知识。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重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2024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_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物质、运动、力、能量等方面的内容。
- 了解一定范围内的物理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实践。
-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学期- 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概述。
- 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的描述。
- 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
- 能量的概念和能量的转化。
- 根据课程内容组织生活中的物理实践活动。
2. 第二学期- 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 压力和浮力的作用。
- 简单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基本特性。
- 通过实验学习简单物理现象。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课- 采用讲授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
-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 综合实践- 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与物理学科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知识考察- 通过笔试、作业、课堂练习等方式考察学生对物理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评价- 针对实验能力和实验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3. 综合评价- 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验表现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五、教学环境1. 教室配备- 教室内设有投影仪、实验仪器和相关物理实验设备。
- 班级内设有小组学习区域,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学习。
2. 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内设有各类物理实验仪器和设备,满足教学需要。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博客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博客为标题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进度安排,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为基础,介绍该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和进度安排。
一、教学计划概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六个单元,分别是力和压力、机械能、声音、光的反射和折射、电流与电路、磁与电的联系。
通过这些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进度表以下是八年级物理教学进度表的具体内容:1. 第一单元:力和压力(5周)- 第一周:力的概念和计算- 第二周:力的作用和力的效果- 第三周: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第四周:浮力和压强- 第五周: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2. 第二单元:机械能(4周)- 第六周: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 第七周:动能和势能- 第八周:能量守恒定律- 第九周:机械能在生活中的应用3. 第三单元:声音(4周)- 第十周:声音的特点和传播- 第十一周:声音的强度和音量- 第十二周:声音的音调和音色- 第十三周: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4. 第四单元:光的反射和折射(4周)- 第十四周:光的传播和反射- 第十五周: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第十六周:光的颜色和光的成像- 第十七周: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5. 第五单元:电流与电路(5周)- 第十八周: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第十九周:串联和并联电路- 第二十周:电阻和欧姆定律- 第二十一周:电流与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6. 第六单元:磁与电的联系(4周)- 第二十二周:磁场和磁铁- 第二十三周:电磁感应- 第二十四周:电磁铁和电动机- 第二十五周:磁与电的联系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计划的特点和优势1. 渐进式教学:教学计划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每个单元的内容都与前一单元有所联系和延伸,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挖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
全书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
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
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
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
许多节还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三、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
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
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
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
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
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
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
以上项目每期至少各进行一次。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实际,反对离开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抽象的“讲条条”、“读条条”。
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学科教学的鲜明特点;要注意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博,努力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6、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单纯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是为了不教”。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7、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益,要紧持启发式教学,反对“填鸭式”的满堂灌,要继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与试验,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开展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要研究与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四、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
2、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3、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7、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五、具体的安排:
除了以上教学内容外,还有:
1、积极参加教科研的活动。
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讨教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提高自己在科研活动方面的能力。
2、积累教学中的得与失。
有空时多写一些教学中的体会,注意积累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