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考化学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06.65 KB
- 文档页数:17
第 1 页 共 17 页 广东省高考化学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4.0分)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①建国60周年庆典晚会上,天安门广场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魅力的展现
②酒精灯加热铝箔至熔化,铝并不滴落,说明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③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④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
⑤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说明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A. 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2. 广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其代表有“广绣”、“广彩”、“镬耳屋”、“粤菜”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蚕丝制作“广绣”,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使用黏土烧制“广彩”,黏土中含有硅酸盐
C. 使用青砖建造“镬耳屋”,青砖的青色来自Fe2O3
D. 添加小苏打蒸制“粤菜”糕点,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
3. 硅烷是一种无色、与空气反应并会引起窒息的气体.其分子结构和CH4相似,但Si−H键键能比C−H键键能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SiH4分子呈正四面体形
B. SiH4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C. 因为Si−H键键能比C−H键键能低,所以SiH4沸点低于CH4沸点
D. SiH4分子稳定性低于CH4分子,因为C−H键键能高
4. 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的氧化或还原均可实现氮的固定 B. b是红棕色气体,b常温下可转化为c
C. 常温下d的稀溶液可保存在铝制容器中 D. e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5. 将两个铂电极放置在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O和O2,即可产生电流,称为燃料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通入CO的电极为正极;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
③通入CO的电极反应式是2CO+O2-4e-=2CO2;
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O+4OH--2e-=CO 32-+2H2O;
⑤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⑥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第 2 页 共 17 页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④⑤⑥ D. ①②③
6.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草木灰对农作物施肥 草木灰含有钾元素
B 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 NaClO溶液显碱性
C 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高温下铝能还原氧化铁
D 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铁与H2O高温下会反应
A. A B. B C. C D. D
7. 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的氧化物都能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B. Y的单质能从含R简单离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R单质
C. 某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该物质一定是含Z元素的盐
D. X、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熔点很高
8. 将浓盐酸加到KMnO4中进行如图(a~c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反应分析正确的是( )
A. a处变黄色,说明Cl2具有还原性
B. b处变橙色,说明非金属性Cl>Br
C. c处红色逐渐变浅,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D. 浓盐酸与KMnO4反应,只体现HCl的酸性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 4Fe(OH)2+O2+2H2O=4Fe(OH)3属于化合反应
C. SO2+Cl2+2H2O=2HCl+H2SO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AgNO3+HCl=AgCl↓+HNO3该反应不能说明盐酸酸性比硝酸强
第 3 页 共 17 页 10. 科学家进行如图所示的CH3OH制备及应用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H3OH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
B. 1molCO2含有约2.2×6.02×1024个电子
C. CO2和H2合成甲醇符合原子利用率100%
D. 图中涉及反应包含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草酸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B. 乙酰水杨酸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
C. K2CrO4加硫酸变橙色:8H++CrO42−=Cr3++4H2O
D. 将1molCl2通入含有1mol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I2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 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加热0.5mol⋅L−1CuCl2溶液
B 探究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向蔗糖中滴入浓硫酸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获得纯净干燥的氯气 将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的氯气依次通过浓硫
酸和饱和食盐水
A. A B. B C. C D. D
13. 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 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PCl3和0.50 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
A. 0.40mol B. 0.20mol
C. 小于0.20mol D. 大于0.20mol,小于0.40mol
14. 如图为“点击化学”的一种反应,下列关于Ⅰ~Ⅲ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 4 页 共 17 页 A. Ⅰ中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B. 1个Ⅱ分子中含有9个σ键
C. Ⅲ中碳氧键的键能均相等 D. 基态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
15. 某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铜是电解池的阳极
B. 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C. 铜电极上产生的是无色气体
D. 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16. 三元弱酸亚砷酸(H3AsO3)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各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向1mol⋅L−1H3As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3AsO3的第三步电离平衡常数Ka3=10−c
B. H3AsO3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减小后增大
C. pH=b时c(Na+)>c(H2AsO3−)>c(H3AsO3)=c(HAsO32−)
D. pH=12,存在的含砷微粒仅有H2AsO3−、HAsO32−、AsO33−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7. 钒(V)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等领域。一种以钒渣(主要成分是FeV2O4、Fe2SiO4、MnV2O4等)为原料制取金属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VO2+具有强氧化性,主要存在于pH<2的溶液中,pH>2时转化成酸式多钒酸盐。
②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第 5 页 共 17 页 金属离子 Fe3+ Fe2+ Mn2+ Mg2+
开始沉淀时(c=0.1mol⋅L−1)的pH
1.9 7.0 8.1 8.9
沉淀完全时(c=1.0×10−5mol⋅L−1)的pH 3.2 9.0 10.1 10.9
回答下列问题:
(1)FeV2O4中Fe为+2价,V的化合价为 。
(2)“焙烧Ⅰ”中FeV2O4转化为Mn2V2O7和Fe2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酸浸”所得浸出液中除含有VO2+、Mn2+外,还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 。
(4)“沉钒”可得到(NH4)4H2V10O28沉淀,“焙烧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沉钒”所得滤液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x,过滤得到Mn(OH)2沉淀和溶液A,溶液A中Mg2+浓度为0.24g⋅L−1,为尽可能多地回收Mn2+,并避免Mn(OH)2中混入Mg(OH)2,应控制x= 。溶液A经加氨沉淀除镁后,溶液中的溶质可再生循环到 工序使用。
(6)一种钒的硫化物的晶体结构(图a)及其俯视图(图b)如图所示:
①该钒的硫化物的化学式是 。
②该钒的硫化物的晶体中,与每个V原子最近且等距的S原子的个数是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18. 某化学学习小组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K1=5.4×10−2)的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Ⅰ、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下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mol⋅L−1 H2C2O4溶液、0.010mol⋅L−1 KMnO4 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物理量 V(0.20mo1/L
H2C2O4溶液)/mL V(蒸馏水)/mL V(0.010mol/L KmnO4溶液)/mL T/℃ 乙
① 2.0 0 4.0 50
② 2.0 0 4.0 25
② 1.0 a 4.0 25
(1)完成该反应的实验原理:
______ +______MnO4−+______ =______CO2↑+______Mn2++______H2O
(2)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a 为______;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______。
Ⅱ、测定H2C2O4⋅xH2O中x值。已知:M(H2C2O4)=90g⋅mol−1.①称取1.260g 纯草酸晶体,将草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