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和急救
- 格式:ppt
- 大小:700.50 KB
- 文档页数:21
用药和急救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区别一些常见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了解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3.知道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及使用方法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来了解药品的主要成份、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药品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思量问题的能力及积极参预和合作精神。
3.通过亲自设计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培养学生独立、全面地考虑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根据病情对症用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认真负责的思想。
2.通过对祖国医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发扬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1.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2.学会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
・教学难点1.区别处3药和非处方药。
2.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分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1.教师湘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安全用药常识”O2.学生准备:每人一份药物使用说明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从生活现象出发,导入新课]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免不了会生病,请大家回顾一下,当自己或者家人生病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学生1:到医院去请医生为我们治疗。
学生2:家长给吃点药就好了。
教师:看来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得了一些不太严重的小病时,并没有到医院去看医生,而是在家里吃些药,那末这样做可以吗?学生1:这样做不可以,吃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行,否则容易用错药,不仅耽误治病,还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后果。
学生2:只要家长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这样做是可以的。
学生3:我允许这种看法,对于常见的轻微病症,自己在家吃点药既能够节省时间,又能够及时治病,不会耽误学习。
教师:究竟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有道理呢?对于药品这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干做到安全用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第二章用药和急救一*、安全用药[讲述中华Ii药学的悠久历史,推进新课]教师:我国的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时代传说的神农氏尝百草,到春秋时的神医扁鹊、三国时期的华佗,直至明代李时珍花费一辈子心血编写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无不凝结着中华民族在治疗疾病、运用中草药方面的无穷智慧。
抢救流程和用药首先,当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第一时间需要冷静下来,切忌慌乱。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对伤者进行初步检查,观察伤者的呼吸、心跳、意识状态等。
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心跳,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如果伤者有呼吸或心跳,但受伤严重,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其次,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比如,对于严重出血的伤者,需要立即进行止血处理,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并及时送往医院。
对于突发心脏病或中风的患者,需要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体位,以及进行心脏按摩等急救措施。
对于烧伤、中毒等情况,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在进行急救处理的同时,合理使用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急救过程中,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抗生素、抗过敏药等。
比如,对于疼痛剧烈的伤者,可以使用止痛药进行镇痛处理。
对于感染性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过敏反应严重的伤者,可以使用抗过敏药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频次,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药物使用,比如心脏骤停时的肾上腺素使用等,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总之,正确的抢救流程和用药对于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的处理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加关注急救知识,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做到随时随地都能够做出正确的急救处理。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使用药物时谨慎对待,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抢救流程和用药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些紧
急情况下,正确的抢救流程和用药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
常见的抢救流程和用药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当遇到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时,要保持镇定,切忌慌乱。
如果是他人遇到意外,要先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简
单的抢救措施。
对于意外伤害,如出血、骨折等,我们可以先用干净的纱布或
衣物进行包扎止血,然后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并保持伤者的体温。
对于烧伤,要用冷水或冰块敷在伤处,但切忌使用冰块直接接
触皮肤,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而对于突发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等,我们要尽快将患者平放,保持呼吸道通畅,松开患者的衣领,并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急救人员到来。
在抢救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合理使用药物。
对于一些常见的
急救药物,如阿司匹林、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要根据医生的建
议和药品说明书来正确使用,避免过量或错误用药。
此外,对于过
敏反应严重的患者,我们也要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以备
不时之需。
总之,在面对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时,正确的抢救流程和用药
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在必要
时使用急救药物,以尽快将患者转交给专业的医护人员。
希望大家
都能掌握这些基本的抢救知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护士急救药品用药安全及相关护理措施培训总结
一、用药安全:
1. 评估患者:护士应该对患者有完全的认知,对其病史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过敏史、药物过敏史、患者的系统病史和最重要的药物共用史,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从而确定可用的药物。
2. 遵守执业药师规定:护士应当遵守执业药师颁布的用药安全标准,如不宜使用药物,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药物,确保患者的安全。
3. 注意药物剂量:任何药物应该在正确的剂量下使用,否则会导致服药后不良反应出现或者药物效果降低。
4. 加强药物监测:护士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药物血浆,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护理措施:
1. 积极参与病人的护理:护士应积极参与病人的护理,了解病患的身体特点,以便更好地把握疾病的症状,并依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正确使用药物:护士在使用药物时应该注意遵照医嘱,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及时监测药物疗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疗效。
3. 清洁消毒:护士应严格执行清洁消毒工作,确保药物使用安全,以及病人能够摆脱药物感染所带来的危害。
4. 进行预防措施:护士应该开展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治疗护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用药与急救课题用药与急救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2.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了解急救应注意的问题。
3.说出出血的急救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以及模拟处理急救,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安全用药,加强自我保健的科学意识,学会关注生命、热爱生命。
2.通过参与急救行动,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学会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知道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2.准确归纳急救三步骤;模拟练习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教学难点1.熟记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
2.模拟练习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有个头疼脑热时,家长通常给我们吃点药就好了,这样做可以吗?当然可以,但前提是家长要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一旦用错药,不仅耽误治病,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显然,做到安全用药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呢? 认识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举例说明用错药的严重后果。
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经历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安全用药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拓展1.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指药物在正常治疗剂量下使用时所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较轻微。
例如,麻黄碱在解除支气管哮喘时,也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引起失眠。
(2)过敏反应:指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
如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时,轻者会出现皮疹及哮喘发作,严重时会发生过敏性休克,若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用药和急救及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一、安全用药1.概念: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和危害。
2.药物分类3使用药物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二、急救1.急救电话:120。
当遇到某人突发疾病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清楚病人的情况和发病地点。
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应采取一些简单的必要的救治措施。
2.胸外心脏按压(1)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借此改变胸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将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
(2)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并且脸色逐渐转为红润时,则证明抢救有效。
3.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1)原理:依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
(2)方法①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
②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子,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平缓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
4.出血急救(1)类型根据出血部位区分,体内器官的出血是内出血;体表的出血是外出血,外出血又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2)外出血的判断及急救措施三、了解自己、增进健康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1)健康的概念健康是指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
(2)保持愉快的心情①意义: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②调节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倾诉或宣泄;自我安慰。
2.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
8.2 用药与急救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4.了解基本的急救方法,学会运用一些急救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安全用药的常识,能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2.通过学习急救常识,增长处理紧急事故的应对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
2.关注药物的安全使用问题,纠正有病就吃消炎药的错误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难点1.设计旅行小药箱,心肺复苏的操作顺序和步骤。
2.把用药和急救的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学过程:一、安全用药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2.拓展药物的不良反应①副作用:指药物在正常治疗剂量下使用时所产生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较轻微。
例如,麻黄碱在解除支气管哮喘时,也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引起失眠。
②过敏反应:指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
如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时,轻者会出现皮疹及哮喘发作,严重时会发生过敏性休克,若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③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过于敏感而产生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一般较严重。
如长期或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溃疡、出血或穿孔。
④致畸作用:指有些药物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而导致畸胎。
如沙利度胺会导致胎儿四肢短小。
3.提示:“是药三分毒”是指凡是药物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如果应用合理,可以预防疾病,反之,则有可能危害健康。
4.你能分辨哪些是中药,哪些是西药吗?你是怎样分辨的?(1)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药用植物、动物、矿物中提取出来的;而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物制剂。
(2)药物的说明书中有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十分重要?使用说明中的药品名称、作用类别、用法用量、规格、适应症、有效期、批准文号、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理作用、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护士急救药品用药安全及相关护理措施培训总结
本次护士急救药品用药安全及相关护理措施培训,旨在提高护士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以及增强护士在急救处理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对培训内容进行总结如下:
一、药品使用安全
1.正确使用药品:护士在使用药品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等信息,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
2.药品存储管理:护士应将药品按照规定分类存储,避免混淆或受潮变质等情况,同时要注意药品的保质期,及时清理过期药品。
3.药品配制使用:护士在配制药品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避免因配制不当导致药品失效或不良反应。
4.药品剂量计算:护士在计算药品剂量时,应准确无误,避免因计算错误导致药品过量或不足,影响治疗效果。
二、急救处理相关措施
1.急救前准备:护士在进行急救处理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患者情况,检查急救设备和药品储备情况等,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2.急救处理流程:护士在进行急救处理时,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操作步骤进行,尽快采取必要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急救后护理:护士在完成急救处理后,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
理,包括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必要的药品治疗、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以确保患者的康复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护士在进行药品使用和急救处理时,应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