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_直岛当代美术馆_案例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23
1“方”形母题安藤以四向同性的“正方”为母题,进行组合,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匀质与非匀质问寻求着某种微妙的平衡. 直岛现代美术(图1)馆选址于风景优美的丘陵地带,为了保护山地景观,安藤采取了将建筑群置于地下的方法.该组建筑由两翼组成,一侧是画廊,另一侧是入口,分别在中问设有三角形和四边形下沉庭院,像栈道一样联系着两翼.由这些下沉式的外部空问所构成的几何图案是仅可见的存在,这些构筑依附于大地,失去了轴线与方向性。
这组建筑以方为母题,封闭而精确。
然而轴网的巧妙旋转,产生了斜向处理的线型坡道与室外庭院的内在依据,无论在平面上还是空间效果上都打破了这种沉寂,注入了空灵般的美感。
在国际儿童文学图书馆这个改建项目中, 由于在建筑前方缺少一个入口, 安藤斜向插入了一个由7 个立方体模块组成的玻璃盒子, 创造了空间的联系与活力. 在阴角一侧,漂浮于二层的玻璃盒子消解了建筑的物质感,并创造了简洁宜人的休息空间, 在这里, 可以俯视近处的花园.2 曲线形曲线形的造型, 在安藤的作品中, 既不是高迪痴迷的自由曲线,也不是阿尔瓦阿尔托惯用的波浪形手法, 他采用的是具有严格几何意义的规则形——圆、椭圆等, 即使打散成片段, 也是规则而理性的. 这与高迪和阿尔托手下的曲线有着不同的品性.典型实例如兵库木材博物馆( 1991 年至1994 年) ,见图2, 该建筑处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且使用了非同寻常的木结构, 隐喻了地域性特征. 主体包含- 环状展厅和内天井. 规则的圆形平面具有强烈的向心性, 而一段扇状的附属用房却向外离去, 消解了这种向心的力度,给人以动态的知觉.3 圆+ 方其实很多优秀作品都是这样的, 不管构思如何脱俗,格调多么高超, 运用的几何形式是方还是圆, 运用的材料是玻璃还是石材, 细细品味都会发现, 作品形式方面的成功往往在于错综复杂的几何构成, 随意粗放的笔触中蕴藏着节律分明, 严谨和谐的秩序感. 方和圆联袂演出的情况, 在安藤作品中比比皆是, 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淡路岛梦幻舞台( 1997 年至2000 年) , 从平面上看, 这组建筑有些复杂, 甚至有些凌乱, 有方形、椭圆形, 甚至在安藤那里很少见到的三角形也担负起宾馆的重要职能. 不过, 仔细解读, 却不难发现: 在看似繁琐的各单体之间, 有一条折线形的轴线或隐或现地跃然纸上,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 从整体构图可以看出, 方与方、方与圆相互穿插, 组织得复杂而富于秩序感.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成功, 直线形体与曲线形体的强烈对比, 方体之间的微妙对比,产生了生动流畅之感. 这项工程是从人工植树以改善原先恶劣的自然环境开始的. 出于环境保护考虑, 诸如停车场之类的大体量建筑尽可能置于地下, 最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陡峭斜坡和美妙的景色所构成的一幅梯田似的花园.长期关注日本建筑的聂兰生教授一语中的:“安藤的建筑都控制在严格的几何秩序中, 方与圆贯穿于整个作品, 许多气质上宁静深沉, 形象上简约单纯的作品, 都在方与圆的错位中完成.”安藤通过方与圆两种几何形的交织, 完成了心目中建筑原型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