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 化学组高二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33.50 KB
- 文档页数:4
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二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纸(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题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第1题选择题(12分)(多选,每选1.5分)(1)实验室配制SnCl2溶液,必须先用盐酸溶解SnCl2,才能配成澄清溶液,若用这种固体直接溶于水得不到澄清的溶液,用盐酸的目的是()A.利用同离子效应B.缓冲溶液C.抑制盐的水解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定量分析中可用AgNO3溶液滴定Cl-溶液,加入K2CrO4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体积为50mL,[Cl-] = 10-5 mol·L-1,AgNO3与CrO42-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
已知K sp(AgCl) = 1.77×10-10,K sp(AgI)= 8.51×10-17,K sp(Ag2CrO4) = 1.12×10-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定开始时应向含Cl-的溶液中滴加0.1mol/L的K2CrO4溶液4.00mLB.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rO42-的浓度约为3.6×10-3 mol·L-1C.滴定开始时,若向试液滴加的K2CrO4溶液超过4.00mL,测定出的Cl-浓度小于实际浓度D.可用0.1 mol·L-1的KI溶液代替K2CrO4做指示(3)向蓝色的CuSO4溶液逐滴加氨水,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溶解成深蓝色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到热的10M/L浓硫酸中,生成红色粉末和SO2气体。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化学竞赛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高二化学竞赛试题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请考生把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有:cu—64 al—27 fe—56 o—16 h—1第一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学》杂志评出某年10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电离过程是放热的过程b.盐的水解一定能促进水的电离c.催化剂能提高水分解的转化率d.金属的电化腐蚀与水无关2.亚硝酸(hno2)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0.1mol·l-1的亚硝酸溶液的ph约为2b.100ml 1mol·l—1的亚硝酸溶液恰好与100ml 1mol·l—1的naoh溶液完全应c.用亚硝酸溶液作导电性试验,灯泡很暗d.hno2溶液与nacl溶液不能发生反应3.某溶液中加入铝粉后,能放出大量h2,那么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k+、alo2 、oh 、b.na+、k+、ba2+、clc.、ba2+、k+、cl d.na+、s 、、cl4.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5、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达到平衡后,c(x2)为0.4mol/l,c(y2)为0.8mol/l,生成的z为0.4mol/l,则该反应式是a、x2+2y2 2xy2b、2x2+y2 2x2yc、3x2+y2 2x3yd、x2+3y2 2xy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b.称量加热后的固体时,均需先将固体在空气中冷却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容量瓶应先用试剂润洗d.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7.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h2o+h2o h3o++oh-b、hco3-+oh-h2o+co32-c、co2+h2o h2co3d、co32-+h2o hco3-+oh-8.某消毒液无色,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则该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a.kmno4 b.naclo c.h2o2 d.cl2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 ==baso4↓b. 铜片加入稀硝酸中:3cu +2no3- + 8h+== 3cu2+ + 2no↑ + 4h2oc. 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2fe2++2br-+2cl2 ==br2+4cl-+2fe3+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两溶液混合:2hco3- + ba2+ +2 oh-== baco3↓ +2 h2o+co32-10、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al3+b、al(oh)3c、alo2-d、al3+和al(oh)311、将0.l 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a、溶液的ph增加b、ch3cooh电离程度变大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d、溶液中c(oh-)减小12、将mg al2o3、fe2o3的混和物溶解在过量的100mlph值为1的硫酸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全部转化成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a、0.1mol/lb、0.05mol/lc、0.2mol/ld、无法计算13、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和hclo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离程度:hcn>hclob、溶液的ph:hcn<hcloc、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n<hclod、酸根离子浓度:c(cn-)<c(clo-)14、将物质的量相等的硫酸铝和硫酸铵溶水形成vml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氢氧化钠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混合溶液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直至过量。
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高二化学学科能力解题技能初赛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3.元素周期表:一、选择题(本题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Pb 3O 4可写成2PbO ·PbO 2,若看成一种盐,又可以写成Pb 2[PbO 4].根据这种书写规则,Fe 3O 4用上述氧化物和盐的表示形式为( ) A .2FeO ·FeO 2,Fe 2[FeO 4] B .FeO ·Fe 2O 3,Fe 2[FeO 4] C .FeO ·Fe 2O 3,Fe[FeO 2]2 D .2FeO ·FeO 2,Fe[FeO 2]2 2.中和一定量的某醋酸溶液时,消耗氢氧化钠m g.如果先向该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然后再用氢氧化钠中和,此时可消耗氢氧化钠n g.则m 与n 的关系为( ) A.m >n B .m <n C.m =n D.无法确定 3.标准状况下,往100 mL 0.2 mol·L -1的FeBr 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 -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 A .0.224 L B .0.336 L C .0.448 L D .0.672 L 4. 长期使用的锅炉底部会形成一层锅垢,它是由一种难溶性的盐和一种难溶性的碱组成的,下列可能属于锅垢成分的一组物质是( )乙醇、乙酰丙酮混合液、四丁基溴化胺导电盐 A .Ca(OH)2和MgCO 3 B .CaSO 4和Mg(OH)2C .CaCO 3和Mg(OH)2D .CaCl 2和MgCO 35.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七发射成功,神舟七号圆满完成中国航天员出舱等四大科学试验,创下了中国航天领域的4个第一.在升空和着落时,为了防止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而燃烧,应选用某种特殊材料覆盖在飞船表面,这种材料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A .良好的导电性B .高温下能分解,吸收热量C .密度大,能增大飞船的惯性D .硬度大,机械性能好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1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若该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3分,错选不得分.)6.右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醇盐的dianhauxue 合成装置.(CH 3COCH 2COCH 3)在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CH 3CH 2OH +2e -=2CH 3CH 2O -+H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阳极Pb 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B .当阳极失去2 mol e -时,阴极产生2 mol 氢气C .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D .已知Pb -4e -=Pb 4+,当消耗Pb 的质量为103.5 g 时,则转移电子2 mol7.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x C(g).Ⅰ、将3 mol A 和2 mol 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为a ;Ⅱ、若起始时A 、B 、C 投入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 (A)、n (B)、n (C),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也为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Ⅰ达平衡时,A 、B 、C 各增加1 mol ,则B 的转化率将一定增大B .若向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3 mol A 和2 mol B ,C 的体积分数若大于a ,可断定x >4C .若x =2,则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应当满足3 n (B) =n (A)+3D .若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当满足3 n (C) +8n (A)=12 n (B)时,可断定x =48.下面有3则关于“CO 2”的消息:(1)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 Gpa 的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 K ,人们成功地制得了原子晶体干冰.(2)CCTV 《科技博览》报道,2004年3月中科院首创用CO 2合成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3)超临界流体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针对以上消息,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2CH 3COCH 2COCH 3+2e -=2(CH 3COCHCOCH 3)+ H 2↑ ○-①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沸点;②原子晶体干冰易汽化,可用作致冷剂;③原子晶体干冰的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④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⑤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⑥聚二氧化碳塑料属于纯净物;⑦使用聚二氧化碳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⑧超临界二氧化碳与CO 2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能是一种原子晶体;⑩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A .②③④⑨⑩B .②③④⑤⑥⑧⑩C .①③④⑧⑩D .③④⑦⑧⑨9.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 和B ,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0 min 时降低温度,40 min 时升高温度B .8 min 前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min)-1C .反应方程式中的x =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20~40 min 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10.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Na 2CO 3和NaHCO 3溶液中:c (Na +)+c (H +)=c (OH -)+c (HCO 3-)+c (CO 32-)B .一元弱碱MOH 对应的盐MCl 溶液中:c (Cl -)>c (H +)>c (M +)>c (OH -)C .等物质的量的一元弱酸HX 与其钾盐KX 的混合溶液中:2c (K +)=c (X -)+c (HX)D .pH =3的一元酸HX 和pH =11的一元碱MOH 等体积混合:c (M +)=c (X -)>c (H +)=c (OH -)11.将4.6 g Na 和2.7 g Al 同时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定容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B .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是加入的Al 的质量的2倍C .所得溶液中Na +和Al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所得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c /mol·L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a 、b 、c 的化学式分别为Ne 2、Br 2、HFB .第二组物质只表现氧化性,不表现还原性C .第三组物质中c 的沸点最高,是因为c 分子内存在氢键D .第四组中各化合物的稳定性为:H 2O>H 2S> H 2Se>H 2Te13.石棉是一类价格低廉的硅酸盐材料,它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癌.一种叫矿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 2Fe 5Si 8O 22(OH)2.它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中Fe 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它属于硅酸盐B .该物质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Na 2O·3FeO·Fe 2O 3·8SiO 2·H 2OC .1 mol 该物质能和18 mol HNO 3反应,也能与18 mol 盐酸反应D .这种石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4.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1所示,1个水合铜离子中有4个配位键B .CaF 2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每个CaF2晶胞平均占有4个Ca 2+C .H 原子的电子云图如图3所示,H 原子核外大多数电子在原子核附近运动D .金属Cu 中Cu 原子堆积模型如图4,为最密堆积,每个Cu 原子的配位数均为1216.下列有关二元弱酸H 2A 的盐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4NaBr 淀粉KI Na 2S 溶液 Na 2CO 3 23图1 图2 图3 图4 F -Ca 2+A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 2A 、NaHA 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B .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 2A 、NaHA 两溶液中,前者pH 大于后者C .在NaHA 溶液中一定有:c (Na +)>c (HA -)>c (OH -)>c (H +)D .在Na 2A 溶液中一定有:c (Na +)+c (H +)=c (HA -)+c (OH -)+2c (A 2-)Ⅱ卷(共62分)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17.(6分)如下图所示,各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部分反应的产物略去.A 的摩尔质量为65 g ·mol -1,B 、F 为金属单质,D 、H 、G 为无色气态非金属单质,C 、K 、L 和X 都属于氧化物,E 、J 、M 均为重要的化工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 X 的电子式为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A 的化学式为.18.(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 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υ逆(H 2)= υ正(H 2O)d.c (CO 2)=c (CO)(3)830 ℃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_______________移动(选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4)若830 ℃时,向容器中充入l mol CO 、5 mol H 2O ,反应达到平衡后,CO 的转化率为_____.19.(8分)士兵在野外加热食物时通常采用“无焰食物加热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镁粉、铁粉、氯化钠,使用时加入水与其中的镁反应放出热量.下面是在相同的室温下对该产品的两个探究实验:【实验1】向加有等量水的隔热容器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物质,结果参见下图1.①1.0 mol 镁条、0.10 mol 铁粉、0.10 mol 氯化钠粉末;②将1.0 mol 镁条剪成100份、0.10 mol 铁粉、0.10 mol 氯化钠粉末;③1.0 mol 镁粉、0.10 mol 铁粉、0.10 mol 氯化钠粉末;【实验2】向加有100 mL 水的隔热容器中分别加入0.10 mol 镁粉、0.50 mol 铁粉及不同量的氯化钠粉末,不断搅拌,第15 min 时记录温度升高的幅度参见上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证实影响镁与水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A .反应温度B .NaCl 的用量C .铁的用量D .镁的表面积(2)实验2中当NaCl 的用量大于0.125 mol 时,实验就无须再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A .加入更多的NaCl 不再增加反应速率B .加入NaCl 反而会降低反应速率C .已达到沸点不再有温度变化D .需要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温度(3)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了0.060 mol NaCl ,则第15 min 时混合物的温度最接近于______.A .34 ℃B .42 ℃C .50 ℃D .62 ℃(4)铁粉、NaCl 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20.(10分)A 、B 、C 、X 均为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品已略去).图2 n (NaCl )/mol0 0 0 0 0 0 0 0 温度升高/℃图1 时间/s 温度/℃ A B C +X , 一定条件 反应① +X , 一定条件 反应②试回答:(1)若X 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 不可能是 .a. Sb. N 2c. Nad. Mge. Al(2)若X 是金属单质,向C 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 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则B 的化学式为 ;C 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 ,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 检验此C 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 .(3)若A 、B 、C 为含某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 为强电解质,A 溶液与C 溶液反应生成B ,则B 的化学式为 ,X 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 或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21.(9分)A 、B 、C 、D 、E 、F6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D 同族;B 、C 同周期;C是与F 不同周期的邻族元素.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A 、B 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E 和F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现有由上述6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甲、乙、丙、丁、戊、己6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比如下表:__ ___. (2) 向乙的水溶液中加入MnO 2,其氧化产物是_ __.(3) 化合物丙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实验室制取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 ___.(4) F 的单质与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 戊与足量丁投入甲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 _________.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22.(9分)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可看成是1个S 原子取代了Na 2SO 4中的1个O 原子而形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探究Na 2S 2O 3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Na 2S 2O 3是否与Na 2SO 4相似具备下列性质呢?猜想①: ;猜想②:溶液呈中性,且不与酸反应;猜想③:无还原性,不能被氧化剂氧化.【实验探究】基于上述猜想②、③,设计实验方案(填写下列3个空格).22324【问题讨论】(1)甲同学向探究“猜想③”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据此认为氯水可将Na2S2O3氧化.你认为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请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a2S2O3被氯水氧化.该实验方案是.23.(12分)本世纪初,中国宣布将推广“车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1)乙醇燃烧不完全时,有CO生成.用下图装置确证乙醇产物有CO、CO2和H2O,可将乙醇燃烧产物依次通过________ (按气流从左到右顺序填装置编号).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2中A瓶中的溶液变浑浊.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 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1中所盛的是________ ___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装置4中所盛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可以确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尾气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处理方法).。
高二化学竞赛试卷命题:李甦审校:路智田总分100,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Mn:55 Fe:56 Cu:64Zn:65 Ag:108 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增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自然界缓解“温室效应”的是A.CO2+H2O H2CO3B.6nCO2+5nH2O (C6H10O5)n+6nO2C.NH3+CO2+H2O+NaCl===NaHCO3+NH4C1 D.CaC03+CO3+H2O===Ca(HCO3)22. 在右下图的实验装置中,从实验开始过一段时间,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A.苹果块会干瘪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pH试纸变红3.唐代医书《外台秘要》一书中记载了水银霜的制法:将水银(即汞)和硫磺共炒后再加入NaCl 灼炒之,倒扣一铜盆,片刻后,铜盆内壁便附着一层白色的水银霜。
据此可知水银霜的化学成分为A.HgSB.Na2SC.HgCl2D.Hg2Cl24.金属陶瓷是一种应用于高科技的复合材料,合成方法是将陶瓷(主要成分:Al2O3、ZrO2等耐高温材料)和粘结金属(主要是Cr、Mo、W、Ti等高熔点金属)研磨混匀成型后,高温烧结使金属仍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金属陶瓷之中,据此判断合成工艺必须A.在氧气中合成B.在HCl气氛中合成C.在氮气气氛中合成D.在空气中合成5.实验室利用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以溶液变浑浊时间的长短来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各组实验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组号反应组号反应温度(℃)参加反应的物质Na2S2O3H2SO4H2O的体积(mL)体积(mL)浓度(mol·L-1)体积(mL)浓度(mol·L-1)A10 5.00.1010.00.10 5.0 B10 5.00.10 5.00.1010.0 C30 5.00.10 5.00.1010.0 D30 5.00.20 5.00.1010.0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高二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嗨,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化学里那些超有趣的概念,就像咱们要准备化学竞赛初赛一样,把这些概念搞清楚可是很重要的哦。
一、化学键咱先来说说化学键,这个概念就像是原子之间的小钩子。
原子们就靠着这些小钩子连接在一起,组成各种各样的分子呢。
比如说离子键,这就像是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原子像超强磁铁般吸在一起。
你看啊,就像在生活里,正电的原子就像一块正极磁铁,负电的原子就像负极磁铁,“啪”的一下就吸得紧紧的。
像氯化钠(NaCl),钠原子(Na)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带正电的钠离子(Na⁺),而氯原子(Cl)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变成带负电的氯离子(Cl⁻),然后钠离子和氯离子就靠这种强大的“磁铁吸力”,也就是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啦。
再说说共价键,这就是原子们共用小钩子连接起来的。
就好比两个小伙伴,每人都有一个小钩子,然后把这两个小钩子缠在一起,这样就连接起来了。
比如说氢气(H₂),两个氢原子(H)各自拿出一个小钩子(电子)来共用,就形成了共价键。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呢,可以把它比作一场拔河比赛。
反应物和生成物就像两队人。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反应物这边力量比较大,反应就朝着生成物的方向进行得比较快,就像拔河比赛开始时一方被另一方拉着走。
但是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物这边的“力量”也在慢慢增加。
最后啊,达到一个状态,就是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了,就像拔河两队人谁也拉不动谁了。
这个时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也不再变化了,这就是化学平衡状态。
就好比拔河绳子静止不动了,两边的人数也不再有变化了。
三、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这个概念就像小磁针一样。
咱们拿水(H₂O)来说,它是极性分子。
你可以想象水的分子形状像个“V”字,氧原子(O)在中间,两个氢原子(H)在两边。
氧原子一端就像小磁针的南极,带负电,氢原子那端就像北极,带正电。
这就使得水这个分子有了极性,就像小磁针有南北极一样。
再看看二氧化碳(CO₂),它是直线对称的分子,氧原子在两边,碳原子在中间。
(数学部分)第一部分解题技能竞赛大纲第二部分解题技能竞赛试题样题第三部分数学建模论文示范论文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化学学科笔试部分竞赛大纲(2013年试验稿)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走进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和发现创新型人才,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普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举办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以下简称“竞赛”)。
竞赛由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数理化》杂志社承办。
为保证竞赛活动公平、公正、有序地进行,现将数学学科笔试部分竞赛大纲颁布如下:1 命题指导思想和要求根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及创新能力。
命题吸收各地高考和中考的成功经验,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体现新课程标准对能力的要求,注意数学知识中蕴涵的丰富的思维素材,强调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注重考查数学的通法通则,注重考查数学思想和方法。
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促进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
总体难度把握上,要追求“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略高于高考”的原则。
并提出以下三个层面上的命题要求:1)从宏观上看:注意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全面考查,注意对数学基本能力(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的考查,注意对数学思想和方法方面的考查,注意考查通则通法。
2)从中观上看:注意各个主要知识块的重点考查,注意对主要数学思维方法的考查。
3)从微观上看:注意每个题目的基础性(知识点)、技能性(能力点)、能力性(五大基本能力为主)和思想性(四种思想为主),注意考查大的知识块中的重点内容(如:代数中的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注意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交汇命题,注意每个题目的通则通法使用的同时也适度引进必要的特技,注意题目编拟中一些题目的结构特征对思路形成的影响。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说明: 本试题共6页,两大题,共17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至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3分)分)1、泽维尔用四氟二碘化碳做了下面的实验:( )发现2个完全等同C —I 键是一先一后断裂的。
有关上述反应类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键是一先一后断裂的。
有关上述反应类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B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C .消去反应.消去反应D .加聚反应.加聚反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是( )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能发生水解反应.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能发生水解反应C .向硝酸银稀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白色沉淀恰好溶解,即得银氨溶液.向硝酸银稀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白色沉淀恰好溶解,即得银氨溶液D .乙醇、乙烯、乙醛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醇、乙烯、乙醛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氨水吸收过量的SO 2:OH -+SO 2=HSO 3-B .FeSO 4溶液被氧气氧化:4Fe 2++O 2+2H 2O =4Fe 3++4OH -C .少量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反应:.少量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反应: 2 O-- +H 2O+CO 2→ 2 + CO 32— D .Cl 2与稀NaOH 溶液反应:Cl 2+2OH -=Cl -+ClO -+ H 2O 4.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2.4L NH 3中含氮原子数为 N AB .14g 乙烯和环丙烷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N AC .1 L 0.1mol·L --1碳酸钠溶液的阴离子总数小于0.1 N A D .1 mol O 2和2 mol SO 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等于2N A5.A 、B 、C 为短周期元素,A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 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 的氯化物是氯碱工业的原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的氯化物是氯碱工业的原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是O ,B 是Cl B .A 、B 、C 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A >C >B C .B 的气态氢化物比A 的稳定的稳定D .向AlCl 3溶液中加过量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得白色沉淀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得白色沉淀6.有关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有关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构成原电池时溶液中SO -24移向Cu 极 B .构成原电池时Cu 极反应为:极反应为: Cu ﹣2e --=Cu 2+ C .构成电解池时Fe 极质量既可增也可减极质量既可增也可减D .a 和b 分别接直流电源正、负极,Fe 极会产生气体极会产生气体7.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如:.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了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如:.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二、非选择题(本题6小题,共67分)回答以下问题: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对A 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代号)。
乙醇、乙酰丙酮混合液、四丁基溴化胺导电盐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高二化学学科能力解题技能初赛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3.元素周期表:Ⅰ卷(共38分)一、选择题(本题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Pb 3O 4可写成2PbO ·PbO 2,若看成一种盐,又可以写成Pb 2[PbO 4].根据这种书写规则,Fe 3O 4用上述氧化物和盐的表示形式为( )A .2FeO ·FeO 2,Fe 2[FeO 4]B .FeO ·Fe 2O 3,Fe 2[FeO 4]C .FeO ·Fe 2O 3,Fe[FeO 2]2D .2FeO ·FeO 2,Fe[FeO 2]22.中和一定量的某醋酸溶液时,消耗氢氧化钠m g.如果先向该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然后再用氢氧化钠中和,此时可消耗氢氧化钠n g.则m 与n 的关系为( ) A.m >n B .m <n C.m =n D.无法确定 3.标准状况下,往100 mL 0.2 mol·L -1的FeBr 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 -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A .0.224 LB .0.336 LC .0.448 LD .0.672 L4. 长期使用的锅炉底部会形成一层锅垢,它是由一种难溶性的盐和一种难溶性的碱组成的,下列可能属于锅垢成分的一组物质是( )A .Ca(OH)2和MgCO 3B .CaSO 4和Mg(OH)2C .CaCO 3和Mg(OH)2D .CaCl 2和MgCO 35.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七发射成功,神舟七号圆满完成中国航天员出舱等四大科学试验,创下了中国航天领域的4个第一.在升空和着落时,为了防止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而燃烧,应选用某种特殊材料覆盖在飞船表面,这种材料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A .良好的导电性B .高温下能分解,吸收热量C .密度大,能增大飞船的惯性D .硬度大,机械性能好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1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小题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若该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3分,错选不得分.)6.右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醇盐的dianhauxue 合成装置.(CH 3COCH 2COCH 3)在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H 3CH 2OH +2e -=2CH 3CH 2O -+H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阳极Pb 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 .当阳极失去2 mol e -时,阴极产生2 mol 氢气C .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D .已知Pb -4e -=Pb 4+,当消耗Pb 的质量为103.5 g 时,则转移电子2 mol7.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x C(g).Ⅰ、将3 mol A 和2 mol 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为a ;Ⅱ、若起始时A 、B 、C 投入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 (A)、n (B)、n (C),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也为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Ⅰ达平衡时,A 、B 、C 各增加1 mol ,则B 的转化率将一定增大B .若向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3 mol A 和2 mol B ,C 的体积分数若大于a ,可断定x >4 C .若x =2,则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应当满足3 n (B) =n (A)+3D .若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当满足3 n (C) +8n (A)=12 n (B)时,可断定x =48.下面有3则关于“CO 2”的消息:(1)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 Gpa 的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 K ,人们成功地制得了原子晶体干冰.(2)CCTV 《科技博览》报道,2004年3月中科院首创用CO 2合成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3)超临界流体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针对以上消息,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沸点;②原子晶体干冰易汽化,可用作致冷剂;③原子晶体干2CH 3COCH 2COCH 3+2e -=2(CH 3COCHCOCH 3)+ H 2↑○-冰的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④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⑤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⑥聚二氧化碳塑料属于纯净物;⑦使用聚二氧化碳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⑧超临界二氧化碳与CO 2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能是一种原子晶体;⑩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A .②③④⑨⑩B .②③④⑤⑥⑧⑩C .①③④⑧⑩D .③④⑦⑧⑨ 9.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 和B ,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0 min 时降低温度,40 min 时升高温度B .8 min 前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min)-1C .反应方程式中的x =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20~40 min 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10.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Na 2CO 3和NaHCO 3溶液中:c (Na +)+c (H +)=c (OH -)+c (HCO 3-)+c (CO 32-)B .一元弱碱MOH 对应的盐MCl 溶液中:c (Cl -)>c (H +)>c (M +)>c (OH -)C .等物质的量的一元弱酸HX 与其钾盐KX 的混合溶液中:2c (K +)=c (X -)+c (HX)D .pH =3的一元酸HX 和pH =11的一元碱MOH 等体积混合:c (M +)=c (X -)>c (H +)=c (OH -) 11.将4.6 g Na 和2.7 g Al 同时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定容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B .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是加入的Al 的质量的2倍C .所得溶液中Na +和Al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 .所得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有4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a 、b 、c 的化学式分别为Ne 2、Br 2、HFB .第二组物质只表现氧化性,不表现还原性C .第三组物质中c 的沸点最高,是因为c 分子内存在氢键D .第四组中各化合物的稳定性为:H 2O>H 2S> H 2Se>H 2Te13.石棉是一类价格低廉的硅酸盐材料,它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癌.一种叫矿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 2Fe 5Si 8O 22(OH)2.它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中Fe 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它属于硅酸盐 B .该物质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Na 2O·3FeO·Fe 2O 3·8SiO 2·H 2OC .1 mol 该物质能和18 mol HNO 3反应,也能与18 mol 盐酸反应D .这种石棉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4.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1所示,1个水合铜离子中有4个配位键B .CaF 2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每个CaF 2晶胞平均占有4个Ca 2+C .H 原子的电子云图如图3所示,H 原子核外大多数电子在原子核附近运动D .金属Cu 中Cu 原子堆积模型如图4,为最密堆积,每个Cu 原子的配位数均为1216.下列有关二元弱酸H 2A 的盐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 2A 、NaHA 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B .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 2A 、NaHA 两溶液中,前者pH 大于后者24NaBr 淀粉KI Na 2S 溶液2323c /mol·L 图1 图2 图3 图4F -Ca 2+C .在NaHA 溶液中一定有:c (Na +)>c (HA -)>c (OH -)>c (H +)D .在Na 2A 溶液中一定有:c (Na +)+c (H +)=c (HA -)+c (OH -)+2c (A 2-)Ⅱ卷(共62分)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17.(6分)如下图所示,各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部分反应的产物略去.A 的摩尔质量为65 g ·mol -1,B 、F 为金属单质,D 、H 、G 为无色气态非金属单质,C 、K 、L 和X 都属于氧化物,E 、J 、M 均为重要的化工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 X 的电子式为 .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A 的化学式为. 18.(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 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υ逆(H 2)= υ正(H 2O) d.c (CO 2)=c (CO)(3)830 ℃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_______________移动(选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4)若830 ℃时,向容器中充入l mol CO 、5 mol H 2O ,反应达到平衡后,CO 的转化率为_____. 19.(8分)士兵在野外加热食物时通常采用“无焰食物加热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镁粉、铁粉、氯化钠,使用时加入水与其中的镁反应放出热量.下面是在相同的室温下对该产品的两个探究实验:【实验1】向加有等量水的隔热容器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物质,结果参见下图1. ①1.0 mol 镁条、0.10 mol 铁粉、0.10 mol 氯化钠粉末;②将1.0 mol 镁条剪成100份、0.10 mol 铁粉、0.10 mol 氯化钠粉末; ③1.0 mol 镁粉、0.10 mol 铁粉、0.10 mol 氯化钠粉末;【实验2】向加有100 mL 水的隔热容器中分别加入0.10 mol 镁粉、0.50 mol 铁粉及不同量的氯化钠粉末,不断搅拌,第15 min 时记录温度升高的幅度参见上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证实影响镁与水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A .反应温度 B .NaCl 的用量 C .铁的用量 D .镁的表面积(2)实验2中当NaCl 的用量大于0.125 mol 时,实验就无须再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 A .加入更多的NaCl 不再增加反应速率 B .加入NaCl 反而会降低反应速率C .已达到沸点不再有温度变化D .需要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温度(3)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了0.060 mol NaCl ,则第15 min 时混合物的温度最接近于______. A .34 ℃ B .42 ℃ C .50 ℃ D .62 ℃(4)铁粉、NaCl 能使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20.(10分)A 、B 、C 、X 均为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品已略去).试回答:(1)若X 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 不可能是 .图2 n (NaCl )/mol0 0 0 0 0 0 0 0 温度升高/℃图1 时间/s温度/℃A B C +X , 一定条件 反应① +X , 一定条件反应②a. Sb. N2c. Nad. Mge. Al(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3)若A、B、C为含某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或,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21.(9分)A、B、C、D、E、F6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族;B、C同周期;C是与F不同周期的邻族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A、B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E和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现有由上述6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甲、乙、丙、丁、戊、己6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比如下(1)化合物己的电子式为__ ___.(2)向乙的水溶液中加入MnO2,其氧化产物是_ __.(3)化合物丙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实验室制取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 ___.(4) F的单质与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戊与足量丁投入甲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 _________.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22.(9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看成是1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1个O原子而形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Na2S2O3是否与Na2SO4相似具备下列性质呢?猜想①:;猜想②:溶液呈中性,且不与酸反应;猜想③:无还原性,不能被氧化剂氧化.【实验探究】基于上述猜想②、③,设计实验方案(填写下列3个空格).【实验结论】Na2S2O3能与酸反应,具有还原性,与Na2SO4的化学性质不相似.【问题讨论】(1)甲同学向探究“猜想③”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据此认为氯水可将Na2S2O3氧化.你认为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请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a2S2O3被氯水氧化.该实验方案是.23.(12分)本世纪初,中国宣布将推广“车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1)乙醇燃烧不完全时,有CO生成.用下图装置确证乙醇产物有CO、CO2和H2O,可将乙醇燃烧产物依次通过________ (按气流从左到右顺序填装置编号).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2中A瓶中的溶液变浑浊.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 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1中所盛的是________ ___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装置4中所盛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可以确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尾气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