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农作物编谜会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2
中班谜语农作物编谜会教案中班谜语农作物编谜会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谜语农作物编谜会教案,欢送大家分享。
中班谜语农作物编谜会教案1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平安才能快乐。
或许,你会认为平安问题离我们很远,有的同学心里可能会说:“我很平安啊!没必要这样大张旗鼓地教育我吧?〞其实不然,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约有 1.6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人死亡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和其他平安事故。
以20xx年为例,全国溺水和交通事故发生数量占全年各类事故总数的50%多,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
其中,交通事故导致受伤人数最多。
为何悲剧频频上演?因为我们的平安意识过于薄弱,从来不会担忧新闻里的事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比方,有些同学喜欢在路边购置小摊贩的食品或物品,觉得既方便又廉价,却不知道有些食品卫生不合格,内含大量致病菌,吃了容易出现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病症;有些食品含有超过国家质量和平安标准的香精、色素、防腐剂等,吃了会损害身体。
有些同学为了少走几步路,跨越马路防护拦;看到路上车辆不多,等不住就匆匆横穿马路。
有些同学上下楼梯没按一定秩序地靠右行走,或在楼层的楼梯、走廊内追逐、奔跑、打闹、玩耍,从而导致相互碰撞而受伤。
上面列举的这些行为都是不平安的,可也是同学们习以为常的,有的已造成严重的后果。
血的教训不能再有一次,悲剧不能重演,生命更没有第二次。
我们只有懂得一个道理:防患于未然,为了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我们一定要树立平安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卫生知识、平安防卫知识及应急避险技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一、遵守学校纪律,勤奋学习,努力探索,争做一个优秀的学生。
自上一次加强平安教育,严肃校纪,整顿校风的师生集会以来,我们学校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纪律上都有很大的改变,但还有个别的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上课不认真,作业不按时完成,有的仍然违反学校纪律和班级规章制度,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有骂人、打架的现象存在。
农作物谜语农作物谜语大全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谜语吧,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
有些运用迷格制成的'灯谜还有迷路。
你还记得哪些谜语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作物谜语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作物谜语篇1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他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
——打一水果(苹果)黄包袱,镶黑豆,尝一口,甜水流。
——打一水果(梨)脱下红黄衣,七八个兄弟,紧紧抱一起,酸甜各有味,大家都喜欢。
——打一水果(桔子)黄金布,包银条,中间弯弯,两头翘。
——打一水果(香蕉)冬天蟠龙卧,夏天枝叶开,龙须往上长,珍珠往下排。
——打一水果(葡萄)胖娃娃最爱笑,笑红身子笑破嘴,笑得大嘴合不上,露出满嘴红玛瑙。
——打一水果(石榴)高高个儿一身青,圆脸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子数不清。
——打一农作物(向日葵)像桃不是桃,桃里长白毛,秋天桃裂开,白毛吐出来。
——打一农作物(棉花)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打一农作物(花生)长的像竹不是竹,身子有节不太粗,又是紫来又是绿,只吃生来不吃熟。
——打一农作物(甘蔗)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来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白饭喷鼻香。
——打一农作物(水稻)奇怪奇怪真奇怪,腰里长出胡须来,脱下几层绿衣裳,颗颗珍珠一排排。
——打一农作物(玉米)农作物谜语篇21、红公鸡,绿尾巴,脑袋埋在地底下——胡萝卜2、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
——蘑菇3、水中撑绿伞,水下瓜弯弯,掰开瓜看看,千丝万缕连。
——藕4、瘦长的身材,翠绿的皮肤,全身是疙瘩,丑了自己美了别人。
——黄瓜5、一个黄妈妈,一生手段辣,老来愈厉害,小孩最怕他。
——姜6、红缸绿底,里头装把小米。
——辣椒7、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盛芝麻。
——茄子8、上塔棚,下塔棚,开黄花,结青龙。
——丝瓜9、小红碗,盛白饭,埋在泥里不得烂。
——荸荠10、生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街上有人卖,园里不种它。
中班语言活动《农作物编迷会》
一、教学内容:中班语言活动《农作物编迷会》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农作物的特征尝试编谜语,并努力做到完整的讲述自己编的谜语。
2.能积极参与,大胆想象,体验编谜和猜谜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PPT。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能根据农作物的特征尝试编谜语。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谈话法、讲解法等。
七、教学反思:
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语言交流活动,并能促进发展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及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在这次猜谜活动中,活动气氛热烈,幼儿猜谜的兴趣浓厚,情绪高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根据谜面的特征,通过联想,推测,判断,很快找出谜底,师幼配合默契,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猜谜语的教学活动,使我对猜谜语这一语言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将幼儿原有的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愉快地学,大胆地表达,达到语言交流的最佳效果。
同时在技巧方面还需不断学习和提高。
一、教案名称:中班谜语农作物编谜会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三、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农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等。
2. 培养幼儿对农作物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编谜语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农作物图片卡片若干张,如稻谷、小麦、玉米等。
2. 谜语卡片若干张,用于引导幼儿编写谜语。
3. 白板或黑板一块,用于展示谜语。
4. 彩色粉笔或白板笔若干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农作物图片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农作物的名称。
如:“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张图片,这是什么农作物呢?”(稻谷、小麦、玉米等)。
2. 学习农作物特点:教师简要介绍每种农作物的特点,如生长环境、外形、用途等。
例如:“稻谷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它生长在水田里,是我们制作米饭的主要原料。
”3. 编谜语:教师分发谜语卡片给幼儿,引导幼儿根据农作物特点编写谜语。
如:“请小朋友们看看手中的谜语卡片,尝试用有趣的语言描述这个农作物,编制一个谜语吧!”4. 展示谜语:幼儿在白板或黑板上展示自己编写的谜语,其他幼儿猜谜语。
如:“请小朋友们轮流到白板前,把自己编的谜语写下来,让我们一起猜猜看!”5. 总结:教师对幼儿编写的谜语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如:“小朋友们,你们编写的谜语都很棒!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出更多有趣的谜语。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农作物和谜语。
如:“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会了编谜语,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分享一下,让他们也猜猜你们编的谜语哦!”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编谜语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对农作物特点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幼儿在编写谜语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农田和农作物,加深对农作物的认识。
中班谜语农作物编谜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农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谜语来描述农作物。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农作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和珍惜食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思考他们所知道的农作物。
2. 主体部分:教师分别展示不同的农作物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农作物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谜语来描述这些农作物。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展示农作物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农作物的特点。
2. 互动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用谜语来描述农作物。
四、教学准备1. 实物或图片: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2. 谜语卡片:提前准备一些关于农作物的谜语卡片。
3. 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幼儿编写的谜语。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对农作物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作品评价:教师对幼儿编写的谜语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创造力和对农作物的理解。
3. 情感评价: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农作物的兴趣表现。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一颗稻谷,让幼儿观察并猜测是什么农作物。
2. 主体部分:教师分别展示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农作物的特点。
3. 编写谜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农作物的特点,尝试编写谜语。
4. 分享谜语:幼儿将自己的谜语写在卡片上,与大家分享并解释谜语的含义。
七、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并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农作物。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农作物主题展示区,让幼儿继续观察和了解农作物。
3. 区域活动: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设置与农作物相关的游戏,如农作物分类、农作物拼图等,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巩固对农作物的认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和引导。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常见的农作物,如小麦、稻子、玉米等,并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生长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编谜语。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农作物的喜爱,增强他们对农业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农作物的特征和生长过程,学会编谜语。
难点:帮助幼儿运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农作物的特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农作物图片、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视频、谜语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思考关于农作物的谜语。
2. 基本部分:(1)教师展示农作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农作物的特征。
如小麦、稻子、玉米等。
(2)教师播放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幼儿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3)教师分发谜语卡片,让幼儿根据农作物特征编写谜语。
(4)幼儿相互分享编写的谜语,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 拓展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猜谜语”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关于农作物的谜语,并进行展示。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家长可通过幼儿在家庭中分享农作物知识和谜语的情况,了解幼儿的学习效果。
3. 幼儿可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周:认识农作物(小麦、稻子、玉米)1. 学习农作物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参观农田,观察农作物生长过程。
第二周:了解农作物的作用1. 学习农作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 了解不同农作物的主要用途。
第三周:编谜语(小麦、稻子、玉米)1. 学习编谜语的基本技巧。
2. 编写关于小麦、稻子、玉米的谜语。
第四周:猜谜语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猜谜语游戏。
2. 分享和评价幼儿编写的谜语。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农作物的外观特征和生长环境,让幼儿了解农作物的特点。
中班谜语农作物编谜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农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编谜语。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农作物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谜语的概念,引导幼儿对谜语产生兴趣。
2. 农作物认知:介绍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外形特征、生长过程等。
3. 编谜语:引导幼儿观察农作物特点,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力,编写谜语。
4. 猜谜语:组织幼儿互相猜谜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农作物的知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农作物,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农作物特点。
2. 引导发现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幼儿互相交流、猜谜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物: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2. 图片:农作物图片。
3. 谜语卡片:提前准备一些关于农作物的谜语卡片。
4. 书写材料:纸、笔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谜语的概念,引导幼儿对谜语产生兴趣。
2. 农作物认知:介绍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外形特征、生长过程等。
3. 观察思考:展示农作物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农作物的特点。
4. 编谜语: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力,编写关于农作物的谜语。
5. 猜谜语:组织幼儿互相猜谜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 总结: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农作物的知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7. 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学到的农作物知识和编写的谜语。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对农作物的认知程度,能否正确描述农作物的特点。
2. 幼儿的想象力及表达能力,编写的谜语是否具有创意。
3. 幼儿的参与度,是否积极观察、思考、交流和分享。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农场或农村,亲身体验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过程。
中班谜语农作物编谜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题为“编写农作物谜语”。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的农作物,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
1. 教学目标•了解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理解谜语的组成结构•能够编写简单的农作物谜语•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2. 教学重点•常见农作物的名称及特征•谜语的组成结构3. 教学难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谜语的组成结构•学生是否能够独立编写农作物谜语4. 教学准备•农作物图片、干部、实物等•白板、白板笔•手工纸、彩笔、剪刀、胶水二、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农作物谁最棒活动目的:了解一些农作物的名称1.教师将几张包含不同农作物的图片展示给幼儿看,让幼儿自己描绘出图片中的农作物的特征。
2.教师说出一个农作物的名称,让幼儿以最快的速度描绘出这个农作物,比较谁描绘的最准确。
2. 新知:了解谜语活动目的:让幼儿了解谜语的构成1.教师讲解谜语的基本结构,即谜面和谜底。
2.举例解释挖空谜、对联谜等谜语形式。
3.教师让幼儿自己发挥,创造一些简单谜语。
3. 学习:了解常见农作物活动目的: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的农作物及其特征1.教师展示农作物的实物或图片。
2.让幼儿询问问题,了解农作物的特征,例如:这些农作物长在哪里?颜色是什么?吃起来好不好吃?3.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们的问题分享一些有趣的农作物小故事。
4. 活动安排:编写农作物谜语活动目的:让幼儿通过合作,编写属于自己的农作物谜语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
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农作物,理解这种农作物的特征,并在一张纸上写下谜面和谜底。
3.每个小组介绍他们的谜语,其他小组猜测答案。
4.整个班级共同评选出最有趣、最有创意的农作物谜语。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让幼儿通过编写农作物谜语,了解一些农作物的特征,并能够独立创造谜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的方式,让幼儿更加直观地认识了农作物,对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农作物的特点和用途,培养幼儿对农作物的兴趣。
2. 通过编谜游戏,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农作物:小麦、玉米、稻谷、土豆、胡萝卜等。
2. 农作物谜语创作:每个幼儿创作一个关于农作物的谜语。
3. 团队合作:分组进行猜谜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农作物,培养幼儿的谜语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幼儿在创作谜语时,如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农作物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农作物图片、谜语卡片、画笔、纸张等。
2. 环境:安静、舒适、有利于幼儿专注活动的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农作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农作物的名称。
2. 认识农作物:教师简要介绍每种农作物的特点和用途,让幼儿了解农作物的重要性。
3. 创作谜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农作物特点,创作一个谜语。
幼儿可以绘画并结合文字表达谜语。
4. 猜谜游戏: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轮流展示自己创作的谜语,其他小组猜谜。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农作物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责任。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谜语时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农作物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评价幼儿在猜谜游戏中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幼儿创作的谜语,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农场或农作物种植区,加深幼儿对农作物的直观认识。
2. 邀请农民或农业专家来园讲解农作物种植和保护知识,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开展农作物手工艺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活动安全,避免幼儿在创作和游戏过程中受伤。
2. 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和需求,鼓励内向或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参与活动。
3. 尊重幼儿的创意和观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