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 1机械运动
- 格式:doc
- 大小:531.00 KB
- 文档页数:22
第8讲机械运动聚焦四川3年中考命题点1 长度的测量1.(2016·资阳)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枚5角硬币的直径,测得的直径是2.22 c m.2.(2016•凉山州)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取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0.19c m.3.(2015·南充)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50 c 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 m.命题点2 运动的描述4(2015•自贡)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人亡的原因是(A)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5.(2014·绵阳)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B )A.乙车B.甲车C.房屋D.树木6.(2016·南充)小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参加60 m测试,以小丽为参照物,则终点计时员是运动(填“运动”或“静止”)的;她的测试成绩为10s,则她的平均速度为21.6km/h.7.(2016·雅安)飞机起飞时,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8.(2014•巴中)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都是运动(填“运动”或“静止”).命题点3 速度公式的理解与计算9.(2016·自贡)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BC)A. B. C. D.10.(2014•德阳)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B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1.(2016·宜宾)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8.00c 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0.2m/s.12.(2016•德阳)某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6m/s,现在它在水流速度为2m/s的河中逆流行驶,在经过一座桥时掉落了一只空木箱,经过了2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马上调头去寻找漂走的木箱,从此处到追上木箱,船行驶的路程至少为960m.13.(2016·广元)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内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AC的平均速度V AC=0.02m/s,AB段的平均速度V AB=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 段的平均速度V BC.绿版练1.(2016•淮安)如图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D )A.地球B.月球C.太阳D.“天宫一号”2.(2016•武汉)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C)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的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3.(2016•黔东南)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 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4.(2016•成都)马斯克于2013年首次提出了超级高铁的计划.他设想乘客坐在类似胶囊的“车厢”里,“车厢”在低压管道中被发射出去,沿着空气轨道行驶,其速度最高可以达到约1200 km/h.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车厢”的速度可以达到1000 m/sB.材料中描述的1200 km/h是指“车厢”的平均速度C.坐在“车厢”里面的乘客相对于自己的座位是静止的D.在“车厢”加速启动阶段,面向前方的乘客由于惯性将向前倾5.(2016•百色)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D)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6.(2016•宿迁)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D)A.v甲=0.6m/s,v乙=0.4m/s 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 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7.(2014•广元)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90km/h,25m/s.8.(2014•南充)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是静止(填“静止”或“运动”)的.9.(2016•滨州)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2.64cm;图B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2.5m/s.10.(2016•贺州)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计数是3min10s,合计190s.11.(2016•张家界)2015年8月11日,来自挪威的翼装飞行运动员艾斯朋从天门山顶跳下,另一位极限运动员比约恩借助飞机低空跳伞,二位选手各自飞行一段时间后,低空跳伞者准确地落在翼装飞行者身上并短暂停留.若以艾斯朋为参照物,比约恩是静止,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比约恩是运动.第11题图第12题图12.(2016•东营)东营园博园是全省自然与文化的缩影,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小明和妈妈在园博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如图所示,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填“运动”或“静止”);若骑行2.7km路程,用了0.5小时,则平均速度为1.5m/s.13.(2016•莆田)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40.0c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25.0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4)v BC>v AC(填“>”“<”或“=”)14.(2016•济宁)甲、乙两人进行100 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 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 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 B )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15.(2016·泸州)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在完成S 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完成S 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C .在完成S 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D .在完成S 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16.(2016•杭州)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 .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17.(2016•扬州)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 自己(或动车)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 m ,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 s ,则动车的速度是50m/s ,已知车长150 m ,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1150m ,所需要的时间是 23 s.18.(2015•德阳)两艘潜艇相距S ,以相同的速度V 1成单纵队同向航行,后艇的超声定位器发出信号到达前艇并被反射回来,声音在水里传播的速度等于V 2,则后艇发出信号和收到回声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122222V V S V。
专题4 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2017•怀化卷】小明对生活中的几个物理量做了如下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课桌高度约为1.5mB.他上学步行平均速度约为10m/sC.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g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2.【2017•贵港卷】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回对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宫二号是靠超声波向地面传递信息的B.天空二号在发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自动交回对接成功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静止的D.在空间实验室不能使用测力计测量手的握力【答案】C【解析】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故A错误;天空二号在发射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不是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故B错误;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太空中虽然失重,但弹力依然存在,所以用用握力棒锻炼臂力是可行的,故D错误;故应选C。
【考点定位】电磁波的传播;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重力;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3.【2017•毕节卷】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C B.人正常步行速度越5m/s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2kg【答案】C【解析】洗澡水的温度与人体温度差不多,约为40℃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实际;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左右,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50g=0.15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应选C。
2017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第1章机械运动(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7大庆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在相同时间内,近可以比较运动快慢,根据图象,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出甲、乙两辆小车的运动快慢情况;然后再判断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方向;(2)根据图象判断各段的运动情况,根据v=判断出各段的速度.【解答】解:A、由图知,0﹣t过的路程比乙大,根据v=,在时间相同,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向西运动,故A错误;B、由图知,t1﹣t3时间内甲的路程不再变化,处于静止状态,t2时刻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甲、乙两物体相遇,故B错误;C、由图知,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D、由图知,0﹣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2.(2017湖州1)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A.跳远B.跳高C.铅球D.长跑【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据课本可知,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所以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长跑.故选D .3.(2017上海7)甲车从M 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分别如图( a )、( b )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 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 甲、v 乙,M 、N 间的距离为 s ,则( )A .v甲<v 乙,s=36米B .v 甲<v 乙,s=12米C .v 甲>v 乙,s=36米D .v 甲>v 乙,s=18米【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乙读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2)根据甲、乙各自的速度和时间,算出12s 通过的路程,它们的路程之差就是P 、Q 两点间的距离.【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s 甲=12m 时,t 甲=6s ;s 乙=12m 时,t 乙=12s ;则甲的速度:v 甲===2m/s ;乙的速度:v 乙===1m/s ;v 甲>v 乙,故AB 错误; (2)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 甲=v 甲t=2m/s×t ,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 乙=v 乙t=1m/s×t , M 、N 间的距离为:s=s 甲+s 乙=2m/s×t+1m/s×t=1m/s×t+12m ,解得相遇的时间:t=6s ,带入M 、N 间的距离为:s=s 甲+s 乙=2m/s×t+1m/s×t=2m/s×6s+1m/s×6s=18m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 .4.(2017青岛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A、s﹣t的图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17淮安4)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轨道旁的行道树B.沿途的路灯杆C.有轨电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A、小明相行道树,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小明小明相对于沿途的路灯杆,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明相对于有轨电车的车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小明相对于迎面来的轿车,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17邵阳1)2017 27 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地球D.天舟一号【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解答】解:天地球、月球、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运动的,故ABC错误;“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舟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2017郴州6)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分析】解答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AC、加油过程为参照物,加油机、战机和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是运动的.故AC错误.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与加油机之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战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战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8.(2017宜昌8)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1.6mB.中学生百米跑平出速度为7.1m/sC.人体的体积为0.5m3D.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学校课桌的高,故A不符合实际情况;B、中学生百米跑的速度约为7m/s,故B符合实际情况;C、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人的体积为V===0.05m3,故C不符合实际情况;D、人的正常体温为37℃,温暖舒适的气温为25℃,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9.(2017武汉1)2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解答】解:A、“天舟一号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B、C、D、“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相对于地球有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10.(2017黄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于5月17至27日在秀美山水宜居名城﹣﹣湖北•黄石成功举行.在百米赛跑比赛中,黄石籍男运动员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佳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A.2.5 m/s B.3.3 m/s C.7.0 m/s D.11.1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的估测,结合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估算中学生运动会中男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答】解: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中于10s,即运动速度略大于10m/s;中学生百米所用时间要超过10s,即运动速度要小于10m/s,不可能达到11.1m/s;而2.5m/s 和3.3m/s太慢,7m/s符合题意.故选C.11.(2017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坐在甲车上的小北运动,甲车的运动有5种情况:①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②乙车不动,甲车向南运动;③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④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也向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慢;⑤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也向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快;A、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故A正确;B、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故B错误;C、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C错误;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D错误.故选A.12.(2017宜昌5)20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地球B.“天舟一号”C.“天宫二号”D.太阳【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解答】解:AD、“天舟一号”相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故AD错误;B、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C 错误;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选C.13.(2017海南1)琼岛四季瓜果香,下列四种海南瓜果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2cm 3的是( )A .木瓜B .菠萝C .龙眼D .椰子【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海南瓜果木瓜、椰子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2cm 3的是龙眼,其余水果的体积都远远大于2cm 3;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14.(2017济宁2)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C .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相等D .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6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2)在2~4s 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解答】解:A 、由s ﹣t 图象可知,当t=6s 时,路程s=15m ,即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故A 正确;B 、由s ﹣t 图象可知,在2~4s 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故B 正确;C 、物体在前2s 内运动的路程为5m ,后2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5m=10m ,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 不正确;D 、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v==济宁2=2.5m/s,故D正确.故选:C.15.(2017安顺2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这些同学以地面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故选A.二、填空题1.(2017牡丹江19)2016年7月15日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辆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高铁成功完成交回实验,最大速度可达420km/h.牡丹江距离哈尔滨约300km,若标准动车组以30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从牡丹江到哈尔滨需1h,行驶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1)已哈尔滨的路程和标准动车组的平均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解答】解:(1)根据v=可知,从牡丹江到哈尔滨需要的时间:t===1h;(2)被研究的物车是运动的,一定选择和列车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列车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答案:1;地面.2.(2017所示,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白鹭是的运动(均选填“运动”或“静止”).【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1【解答】解: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时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以岸为参照物,白鹭与岸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答案:静止;运动.3.(2017岳阳13)蒙内(蒙毕)铁路是我国用中国技术,按中国标准帮肯尼亚修建的标轨铁路,今年5月31日正式通车运行.列车从蒙巴萨出发,以120km/h 的速度运行4h后到达内罗毕,铁路全程约480km,行驶的过程中,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1)根据v=的变形公式求出铁路的全程;(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1)根据v=可得全程:s=vt=120km/h×4h=480km;(2)行驶的过程中,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相对于列车来说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则路旁的建筑物是运动的.答案:480;运动.4.(2017无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2.00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60km/h.【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长度的测量.【分析】由图读出两站意长度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根据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可得两站间实际距离,由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分度m,所以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2.00cm;由题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所以两站间实际距离为2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v===60km/h.答案:2.00;60.5.(2017邵阳25)邵工的雪峰大桥,是一座翼型斜拉桥,其翼型伸展度居全国首位,大桥全长约为951m,设计时速60km/h.若汽车以15m/s 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时间63.4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已知桥长和汽车的速度,根据公式t=可求所用时间.【解答】解:由v=可得,所需时间约为:t===63.4s.答案:63.4.【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6.(2017襄阳9)所示匀速上行的扶梯上,若以扶梯为参照物,则乘客是静止的(填“运动”或“静止”).当乘客在运行的扶梯上向上行走时,乘客对扶梯的压强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压强大小比较.【分析】(1)判断乘看他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2)当乘客在运行的扶梯上向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故压强变大.【解答】解:(1)乘客以扶梯为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乘客是静止的;(2)当乘客在运行的扶梯上向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根据p=知,压强变大.答案:静止;变大.7.(2017海南12)海来,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静止的,他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500m 的时间是100s.【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如果物体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2)知道小谦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和行驶路程,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骑车时间.【解答】解:小谦同学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同学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由v=得,小谦同学骑自行车匀速行驶时间t===100s.答案:静止;100.8.(2017兰州20)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甲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10m,图中的a点表示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在相同时间内远近可以比较运动快慢,根据图象,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出甲、乙两位同学的运动快慢情况;(2)由图象可知相距的距离;(3)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解答】解: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25m,乙车运动25m﹣10m=15m;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2)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故相距的距离为10m;(3)由图象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即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答案: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9.(2017遵义9)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的最大载重为77.3t,最大巡航速度为980Km/h,最长航程为5555Km.我国版图的最大横跨距离为5027.4Km.2017年5月5日,C919从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以浦东机场指挥塔为参照物,C919是运动的.若C919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横跨我国最大版图仅需 5.13 h.【分析】(1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已知速度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解答】解:(1)C9东机场成功起飞,以浦东机场指挥塔为参照物,C919与浦东机场指挥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C919是运动的;(2)根据v=可得,C919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横跨我国最大版图需要的时间:t===5.13h.答案:运动;5.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常见题目,难度不大.10.(2017重庆”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如图所示,长江索道全长约1165m ,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33s ,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5 m/s .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1)根据公式v=计算平均速度;(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1)长江1165m ,单程运行时间为t=233s ,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v===5m/s .(2)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游客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游客自己是运动的.答案:5;运动.11.(201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先前发射升空的“天宫二号”完成了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是 静止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后为节省燃料,会打开两侧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 能转化为 电 能.【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太阳能的转化.【分析】(1)研究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2)目前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解答】解:(1)“神舟十一号”二号”完成对接后,“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是静止的;(2)太阳能电池板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答案:静止;太阳;电.重庆9【点评】本题以飞船发射为载体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科技的联系,注重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考查,是考试的热点.12.(2017武汉13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半程马拉松距离约21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70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5m/s.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减轻了赛事当天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升华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1时间,利用v=计算他全程的平均速度;(2)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解答】解:(1)s=21km=21000m,t=70min=420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5m/s;(2)人工降撒到云层中,在常温下就可以升华为气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答案:5;升华;液化;凝华.13.(2017深圳17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如图所示,小车从位置A 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为2s,则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80.0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0.4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值,由图读出小车前端在B位置与A位置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两示数之差等于小车的路程;图示两钟表示数之差为小车的运动时间;已知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的1cm,小车由A到B通过的路程:s=90.0cm﹣10.0cm=80.0cm=0.800m;小车的运行时间t=2s;小车的平均速度:v===0.4m/s;答案:80.0;0.4.14.(2017吉林12)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1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考点】速度的计算;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知道小明的步长和步数求出再根据v=求出步行速度;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由题意小明行走的路程s=6000×0.5m=3000m,他步行的速度v===1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手机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静止的.答案:1;静止.三、作图题四、实验题1.(2017北京3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2.80cm.。
第8讲机械运动.1.(2016·郴州)同学们估测教室里讲台的高度,结果正确的是(C)A.80 m B.80 dm C.80 cm D.80 mm2.(2016·泰安)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B)A.地面 B.上升的电梯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3.(2016·盐城)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 m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四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A)4.(2016·泸州)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C.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D.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5.(2016·漳州)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甲(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2.10__cm.6.(2016·张家界)2015年8月11日,来自挪威的翼装飞行运动员艾斯朋从天门山顶跳下,另一位极限运动员比约恩借助飞机低空跳伞,两位选手各自飞行一段时间后,低空跳伞者准确地落在翼装飞行者身上并短暂停留.若以艾斯朋为参照物,比约恩是静止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比约恩是运动的.第6题图第7题图7.(2016·兰州)如图是某物体的s -t 图象,由图象可知前5 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0m ,在5 s ~15 s 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0.4m/s.8.(2016·襄阳)张刚同学在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进行如下猜想:猜想一: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长度有关.“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v =s t.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请对张刚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改变高度时,没有控制长度一定(或路程不同,不能只通过时间比较运动快慢). 绿版练第8讲 机械运动1.(2016·呼和浩特)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B) 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 mm 的细颗粒物 B .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 km/h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 s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 dm2.(2016·郴州)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C)A.站台 B.甲车 C.乙车 D.自己3.(2016·随州)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 000步.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 000步,路程约4 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A)A.6 km/h,65 cm B.1.5 km/h,1.2 mC.6 km/h,20 cm D.15 km/h,0.6 m4.(2016·黔东南)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5.(2016·宿迁)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D)A.v甲=0.6 m/s,v乙=0.4 m/sB.经过6 s两小车一定相距6.0 mC.经过6 s两小车一定相距4.8 mD.经过6 s两小车可能相距2.4 m6.(2016·百色)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D)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7.(2016·贺州)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计数是3__min__10__s,合计190s.8.(2016·兰州)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船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向东(填“西”或“东”)行驶的.9.(2016·湘潭)小明站在电梯里,电梯以1 m/s速度匀速向上运行,通过6 m的路程需6s,他相对于电梯是静止(填“运动”或“静止”)的.10.(2016·东营)东营园博园是全省自然与文化的缩影,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小明和妈妈在园博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如图所示,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填“运动”或“静止”)的;若骑行2.7 km路程,用了0.5小时,则平均速度为1.5m/s.11.(2016·鄂州)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0.16m/s;(2)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12.(2016·江西)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解:(1)由图知,s =30 km ,限速v =60 km/h ,由v =s t变形可得,驾车到萍乡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t =s v =30 km 60 km/h=0.5 h =30 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萍乡北站的时间为8:50由于到站时火车G1692已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达南昌所用时间t ′=10:31-9:11=1 h20 min =80 min 总路程s ′=240 km ,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v ′=s ′t ′=240 km 8060h =180 km/h13.(2016·杭州)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 .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14.(2016·济宁)甲、乙两人进行100 m 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 m 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 m 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B)A .同时到B .甲先到C .乙先到D .不能确定15.(2016·扬州)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自己(或动车)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 000 m ,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 s ,则动车速度是50m/s ,已知车长150 m ,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1__150m ,所需要的时间是23s.。
2017年各省部分物理中考题机械运动知识点练习(含答案)
机械运动
【问题导学】
1、生活中如何描述和比较物体的长度和时间?物理学中是如何描述和比较的?
2、什么是(机械)运动,如何描述运动?
3、生活中如何比较几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反应物体运动的快慢?
4、物体运动的类型有哪些?如何计算和测量物体的速度?
【链接中考】
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2017湖南长沙,19,3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测试火线和零线 B.测量液体的温度
C.测量物体的重力 D.测量物体的长度
2、(2017湖南衡阳,3,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
B.人的正常体温是39℃
C.成年人散步时速度约为4m/s
D.家用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30W
3、(2017河北,1)下列估测经验最接近实际的是()
A.乒乓球台高约为760cm
B.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
C.成年人正常行走1.2m用时约1s
D.近几年石家庄冬季平均气温约10°C
4、(2017南京,2)以下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六月份南京的平均气温约为50℃
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4s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约为200W
5、(2017杭州,1)如图是一初中《科学》课本,下列对此课本的估测值域真实值最接近的是()
A.长度约为26厘米 B.质量约为2千克
C.重力约为0.2牛 D.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2帕。
2017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2017·邵阳)2017 年 4 月 27 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1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地球D.天舟一号2.(2017·宜昌)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2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地球B.“天舟一号” C.“天宫二号” D.太阳图1 图2 图33. (2017·益阳)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3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4. (2017·安顺)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5. (2017·菏泽)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车厢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6. (2017·镇江)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图1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图27. (2017·郴州)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8. (2017·淮安)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如图1,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轨道旁的行道树B.沿途的路灯杆C.有轨电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9. (2017·武汉)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2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图1 图2 图3 图410. (2017·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11. (2017·扬州)如图3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12. (2017·内江)如图4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13. (2017·海南)琼岛四季瓜果香,下列四种海南瓜果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2cm3的是()A.木瓜B.菠萝C.龙眼D.椰子14. (2017·常州)如图1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A.3.15cm B.3.150cm C.2.15cm D.2.150cm15. (2017·湖州)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A.跳远B.跳高C.铅球D.长跑16. (2017·六盘水)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2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图1 图2 图3 图417. (2017·大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18. (2017·眉山)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19. (2017·镇江)如图1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20. (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2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图1 图2 图321. (2017·上海)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3( a )、( b )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甲、v 乙,M、N 间的距离为 s,则()A.v甲<v乙,s=36米B.v甲<v乙,s=12米C.v甲>v乙,s=36米D.v甲>v乙,s=18米22. (2017·咸宁)如图1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23.(2017·南通)用高速摄影机拍摄于子弹穿鸡蛋前后的两帧画面,如图2所示,已知拍摄两帧画面的时间间隔为6.0×10-4s,则子弹的速度约为()A.80m/s B.180m/s C.280m/s D.380m/s图1 图2 图3 图424. (2017·云南)如图3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25. (2017·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26.(2017·黄石)湖北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于5月17至27日在秀美山水宜居名城--湖北•黄石成功举行.在百米赛跑比赛中,黄石籍男运动员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佳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A.2.5 m/s B.3.3 m/s C.7.0 m/s D.11.1m/s二.填空作图题1.(2017·海南)海口“双创”以来,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的,他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500m的时间是s.2.(2017·江西)如图4所示,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白鹭是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3. (2017·攀枝花)如图5,小华和妈妈在仁和区湿地公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小华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是以为参照物,但站在地面上的爸爸认为他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的.4. (2017·哈尔滨)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6,被测木块的长度为cm.5. (2017·怀化)如图1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6. (2017·湘潭)如图2,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图1 图2 图37. (2017·六盘水)如图3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8. (2017·无锡)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cm,若地图上1cm 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km/h.9. (2017·岳阳)蒙内(蒙巴萨--内罗毕)铁路是我国用中国技术,按中国标准帮肯尼亚修建的标轨铁路,今年5月31日正式通车运行.列车从蒙巴萨出发,以120km/h的速度运行4h后到达内罗毕,铁路全程约km,行驶的过程中,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0. (2017·邵阳)邵阳市区即将竣工的雪峰大桥,是一座翼型斜拉桥,其翼型伸展度居全国首位,大桥全长约为 951m,设计时速 60km/h.若汽车以15m/s 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时间s.11. (2017·牡丹江)2016年7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辆中国标准动车组在郑徐高铁成功完成交回实验,最大速度可达420km/h.牡丹江距离哈尔滨约300km,若标准动车组以30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从牡丹江到哈尔滨需h,行驶过程中以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12. (2017·遵义)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的最大载重为77.3t,最大巡航速度为980Km/h,最长航程为5555km.我国版图的最大横跨距离为5027.4km.。
2017年中考试题分类2.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解析:选C.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由s﹣t 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B 正确;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不正确;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确.故选C.(2017·内江中考)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的迎面吹来,真实的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
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解析】选B。
本题考查相对运动。
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A错误;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B正确;.风相对于风洞和地面都是静止的,C、D错误;故答案选B。
(2017·菏泽中考)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车厢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解析】选 C.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概念。
茶杯是静止在小桌上的,和火车的车厢相对静止,故相对于火车的车厢,茶杯是静止的.A错.乘客不动时,相对于火车静止,故茶杯相对于人也是静止的,B错.列车员在相对于车运动,茶杯相对于列车员是运动的,C错.车门和车是一整体,故茶杯相对于车门也是静止的,D对.故选D.(2017·淮安中考)2.(2017·淮安中考)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解析】选C。
一、填空题16.(烟台)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
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
物理学上采取_____(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得快慢。
16. 【答案】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观众18.(威海)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
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则大约需要20 小时。
【解答】解: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根据v=可得所用的时间:t===20h。
故答案为:马(或自己);20。
14.(聊城)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聪和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05s和13.13s,则小聪的短跑速度较大,在奔跑过程中,小明观察到现众在向后运动,这是选自己为参照物。
【解答】解:百米赛跑时,路程相同,由题中数据可知小聪所用的时间比小明少,根据v=知,小聪的短跑速度较大。
在奔跑过程中,小明以自己为参照物,观众与小明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观众是运动的,所以小明观察到现众在向后运动。
故答案为:小聪;自己。
16.(淮安)如图所示。
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诚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 c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cm/s.10.(吉林)长吉公路全长约110km,一辆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长吉公路约需要小时。
以正在行驶的轿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护栏是的。
10. 【答案】:1.1、运动;11.(毕节)(1分)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cm。
11.【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与8.5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50cm﹣1.00cm=7.50cm。
专题4 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2017•武汉卷】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答案】B【解析】“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相对于地球有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D错误;故应选B.【考点定位】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2017•郴州卷】下列估算符合实际的是()A.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1 cm B.人的正常体温约37℃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0 kg D.一个鸡蛋的重力约10N【答案】B【考点定位】数据的估测3.【2017•郴州卷】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答案】D【考点定位】机械运动4.【2017•衡阳卷】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B.人的正常体温是39℃C.成年人散步时速度约为4m/sD.家用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30W【答案】A【解析】一个苹果质量在150g左右,可以与鸡蛋做比较;人体正常温度在37℃左右;成年人散步时速度约为1.1m/s;家用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在2000W左右。
故选择A。
【考点】质量、温度、速度、电功率5.【2017•岳阳卷】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A.物体长度为1.45cm B. 物体质量为6.6g C.温度计示数为16℃ D.电流表示数为0.32A【答案】AA.物体长度为1.45cm,正确,长度的测量的结果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三部分。
2017年中考物理分类专题训练题—机械运动
2017年中考物理分类专题训练题—机械运动
说明: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资料是有学而思在线名师精选历年中考题目编写和解析。
根据中考知识模块的分布,旨在让孩子用最少的时间突破最重要的得分重难点。
希望孩子们利用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满分需要坚持,中考需要实战。
中考物理满分冲刺百日倒计时,100个必考易错点,100
组精选好题目。
百日百题成就满分中考加入我们,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一起做,不孤独!
加群请备注:中考网,点击加入:
扫码关注公众号,回复加群,进入群聊。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机械运动一、选择题1.(2017邵阳,1)2017 年4 月27 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 C.地球D.天舟一号【答案】D【解析】解: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月球、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运动的,故ABC错误;“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舟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2.(2017郴州,6,2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答案】D【解析】解:AC、加油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战机和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是运动的.故AC错误.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与加油机之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战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战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考点】参照物3.(2017百色,12)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C.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中速度的计算。
对选项A,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选项A三名运动员全程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不正确;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小,物体运动越快;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
故三名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时间越少,运动越快,即v=s/t得:表中可知:周伟用时最少,平均速度最大,对选项B不正确;对选项C,根据v=s/t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v刘=s/t刘=60m/(8.3-2.4)s=60m/5.9s≈10.17m/sv周=s/t周=60m/(8.4-2.5)s=60m/5.9s≈10.17m/s对选项C正确;对选项D,根据v=s/t得: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相等;所以选项D不正确。
【考点】机械运动4. (2017来宾,16)(多选)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B.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答案】BD【解析】解: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经过了5个时间间隔,用时5×0.1s=0.5s,故A错误;B、由图可知,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故B正确;C、由图可知,AC之间的距离为s=5.50cm=0.055m,则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0.055m0.11m s0.5ssvt===,故C错误;D、由图可知,小球在BC段的时间为t BC=2×0.1s=0.2s,路程s BC=5.50cm-2.50cm=3.00cm=0.03m.小球在AB段的时间t AB=3×0.1s=0.3s,路程s AB=2.50cm=0.025m,所以0.03m0.15m s0.2sBCBCBCsvt===,0.025m0.083m s0.3sABABABsvt==≈,计算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BD.【考点】平均速度.5.(2017来宾,6)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球B.太阳C.“长征七号” D.“天宫二号”【答案】D【解析】解:“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选D.【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6.(2017玉林,11)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答案】D【解析】解:A、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v甲===2m/s,乙车的速度v乙=2m/s,所以甲车速度等于乙车速度;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车是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B错误;C、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所以,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故C错误;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经过5s通过的路程s=vt=2m/s×5s=10m.故D正确.故选D.【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7.(2017安顺,2)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答案】A【解析】解:这些同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故选A.【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8.(2017河北,5)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答案】A【解析】解: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的运动有5种情况:①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②乙车不动,甲车向南运动;③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④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也向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慢;⑤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也向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快;A、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故A正确;B、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故B错误;C、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C错误;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D错误.故选A.【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9.(2017大庆,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答案】D【解析】解:A、由图知,0﹣t1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根据v=,在时间相同,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向西运动,故A错误;B、由图知,t1﹣t3时间内甲的路程不再变化,处于静止状态,t2时刻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甲、乙两物体相遇,故B错误;C、由图知,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D、由图知,0﹣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10.(2017黄石,13)湖北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于5月17至27日在秀美山水宜居名城﹣﹣湖北•黄石成功举行.在百米赛跑比赛中,黄石籍男运动员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佳成绩.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A.2.5 m/s B.3.3 m/s C.7.0 m/s D.11.1m/s【答案】C【解析】解: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中百米纪录略小于10s,即运动速度略大于10m/s;中学生百米所用时间要超过10s,即运动速度要小于10m/s,不可能达到11.1m/s;而2.5m/s和3.3m/s太慢,7m/s 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11.(2017武汉,1)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答案】B【解析】解:A、“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B、C、D、“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相对于地球有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2.(2017咸宁,9)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答案】C【解析】解:由图象知,A、物体运动15s对应的路程是30m,所以15s通过的路程是30m.故A正确;BCD、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则速度为:v===4m/s,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至10s内物体静止;而10至20s时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m/s.所以在20s的过程中物体做的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m/s.故B正确;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C.【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匀速直线运动.13.(2017宜昌,5)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地球 B.“天舟一号”C.“天宫二号”D.太阳【答案】C【解析】解:A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和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故AD错误;B、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C错误;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选C.【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14.(2017常州,6)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A.3.15cm B.3.150cm C.2.15cm D.2.150cm【答案】C【解析】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2)图中起始端刻度值为1.00cm,末端刻度值为3.15cm,物体长度为3.15cm﹣1.00cm=2.15cm.故C正确.故选C.【考点】长度的测量.15.(2017南通,9)用高速摄影机拍摄于子弹穿鸡蛋前后的两帧画面,如图所示,已知拍摄两帧画面的时间间隔为6.0×10﹣4s,则子弹的速度约为()A.80m/s B.180m/s C.280m/s D.380m/s【答案】B【解析】解:一个鸡蛋的长度大约是5cm,子弹运动的路程大约是两个鸡蛋的长度,则子弹运动的距离:s=2×5cm=10cm,子弹的速度:v==≈167m/s.与B选项最为接近.故选B.【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16.(2017扬州,8)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A.菲菲正确 B.翔翔正确 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解: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若动车不动,则火车是运动的;若动车运动,则火车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故菲菲的判断错误;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故翔翔的判断正确.故选B.【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7.(2017菏泽,2)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车厢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答案】C【解析】A.茶杯是静止在小桌上的,和火车相对静止,所以相对于这列火车的车厢,茶杯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茶杯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