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图书资料专业初级职称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已过时]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沿用至今的字体是()。
A.隶书B.行书C.楷书D.草书【答案】C【考点】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解析】隶书在八分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以钟繇所书之字为代表的“真书”,即楷书,又称“正书”。
自从楷书出现之后,汉字的字体趋于基本稳定。
楷书沿用至今,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
【说明】最新版考试教材已删除了该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已并到中级基础第三章中考查。
2.[已过时]标志着雕版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的是五代时期()的刊刻。
A.《大藏经》B.《十三经》C.《十三经注疏》D.《九经》【答案】D【考点】雕版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的标志【解析】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技术,最先是在民间使用,直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才在宰相冯道主持下由官府刻印《九经》。
《九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刻本,它的刊刻,开了儒家经典大规模刊刻的先河,也标志着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
【说明】最新版考试教材已删除了该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已并到中级基础第三章中考查。
3.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作品编辑发行B.编辑复制发行C.作品复制发行D.作者编辑读者【答案】B【考点】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解析】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即构成出版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为编辑、复制和发行。
4.中国标准书号ISBN 978-7-5403-2020-1中的“5403”表示的是()。
A.出版序号B.出版物号C.出版代码D.出版者号【答案】D【考点】中国标准书号的组成名称【解析】中国标准书号由不同长度的5段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段之间以短线隔开,前面冠以ISBN作为标志符,如“ISBN 978-7-5064-2595-7”。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2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工具书中,属于综合性词典的是( )。
(A)《汉语小词典》(B)《古今汉语词典》(C)《经济大辞典》(D)《辞海》2 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是( )。
(A)《艺文类聚》(B)《册府元龟》(C)《太平御览》(D)《古今图书集成》3 东汉许慎所编《说文解字》的编排方法是( )。
(A)部首法(B)笔画法(C)音序法(D)字母法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基本部类不包括( )。
(A)哲学(B)社会科学总论(C)自然科学(D)综合性图书5 利用百度搜索有关“出版产业”的文献,最佳检索策略为输入( )进行检索。
(A)“出版产业”(B)出版or产业(C)出版+产业(D)出版not产业6 关于选题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选题优化是为了增强选题的针对性(B)选题需要优化是因为原设计的选题与实际情况有差异(C)选题优化包括修订和调整两方面的工作(D)选题优化后必须重新经过集体论证7 关于审稿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经过三审以后,才能对稿件作出处理(B)审稿分为三级,前一级对后一级负责(C)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D)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一般编辑人员担任8 审稿的结论不包括( )。
(A)接受出版(B)退修(C)待定(D)退稿9 编辑加工整理的作用不包括( )。
(A)履行出版单位的把关职责(B)决定稿件取舍(C)保证书刊质量(D)发挥和提高编辑人员的创造性10 编辑加工整理时需处理的标题问题不包括( )。
(A)同一层次的标题使用了相同的标志形式(B)标题与正文内容不一致(C)标题与稿件的性质不吻合(D)标题太长或模棱两可11 期刊编辑加工整理中统一格式的要求不包括( )。
(A)统一全刊注释格式(B)统一全刊各栏目标题的字体字号(C)统一全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D)统一全刊同一栏目作者署名位置12 根据国际标准开本规格,A5开本是采用A系列全张纸开切的( )。
2012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真题201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初级)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下列各书中,不属于综合性百科全书的是( )。
A. 《中国大百科全书》B. 《不列颠百科全书》C.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D.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2. 下列各书中,不属于类书的是( )。
A. 《四库全书》B. 《古今图书集成》C. 《艺文类聚》D. 《册府元龟》3. 《四库全书总目》使用的分类法是( )。
A. 事物性质分类法B.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C. 时序法D. 四部分类法4. 下列排检方法中,属于形序法的是( )。
A. 号码法B. 笔画法C. 中图法D. 主题法5. 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
A. 选题设计B. 选题论证C. 选题优化D. 选题管理6. 关于稿件来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引进稿件是指通过著作权贸易或者出版交流而获得的稿件B. 组织稿件是出版单位获得稿件的主要途径C. 引进稿件一般都正式出版过,不需再进行审D. 自投稿意味着作者主动将该作品的出版权授予出版单位7. 作为编辑过程环节之一的审稿,其作用不包括( )A. 决定稿件取舍,为文化传播把关B. 整理加工稿件,保证发稿质量C. 发现创作人才,扩大作者队伍D. 提出修改意见,提高稿件质量8. 作为编辑过程环节之一的审稿,其规范操作方法是( )。
A. 把意见直接用色笔批注在原稿上B. 使用校对符号批改C. 用铅笔给有疑问的文字作标记并把意见写在稿面相应的空白处D. 把需删去的字句直接涂去并抄录在浮签上9. 关于审稿过程中的精读,说法错误的是( )。
A. 精读是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的B. 精读的目的是更深入了解稿件的内容和创作特色C. 精读时只重点阅读稿件中的难点和疑点D. 精读可以为审稿判断提供扎实可靠的依据10. 关于期刊一级标题的版式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
2012天津图书馆资料专业技术(初级)职称考试复习题及考试题(其中红色字体为2012年考试题)科目:图书馆学一、名词解释1、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2、图书馆:是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贮、传递和开发,并为社会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机构。
3、文献分类:根据文献分类法对文献的学科性质及其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确定所属类目和给出分类号,用于揭示和组织文献,及编制分类目录索引的工作。
4、主题标引:就是用语词形式描述和查找文献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文献检索要求编辑的一种情报语言,以主题字顺为基本序列的一种文献组织系统。
5、文献编目:按照特定的规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著录和组织成目录的过程。
6、图书馆工作评估:是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图书馆各项工作和目标进行评价和测度。
7、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
8、文献资源建设: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及其他信息机构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合理布局,以满足和保障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
9、数字图书馆:准确的定义应该是“超规模大的、分布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
二、简答题1、文献按记录手段和载体类型分为哪四类?印刷型文献(纸本)、缩微型文献、视听资料、电子出版物,后三者称为非书资料。
2、图书馆一词的由来?1、英文library,藏书之所,来源于拉丁文2、19世纪末,图书馆一词由日本传入我国3、正式使用是1904年建立的湖北省图书馆和湖南省图书馆3、图书馆的五要素?藏书、馆员、读者、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4、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哪些?本质属性:藏用性;5、图书馆的一般属性是哪些?一般属性:社会性、学术性、服务性、教育性。
6、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哪些?基本职能:又称自然职能,收集整理和提供使用,可把这一过程统称为传递文献信息。
7、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哪些?社会职能:又称一般职能,1、保存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情报4、开发智力资源。
2012年初级职称考试大纲2012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第一章资产[基本要求](一)掌握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金核算、现金清查(二)掌握银行结算制度的主要内容、银行存款核算与核对(三)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四)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五)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六)掌握存货成本的确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清查(七)掌握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的核算(八)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九)掌握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十)掌握无形资产的核算(十一)熟悉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十二)熟悉无形资产的内容(十三)熟悉其他资产的核算(十四)了解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考试内容]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按其实物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按其来源不同,资产可分为自有资产和租入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可分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又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等。
第一节货币资金一、库存现金(一)现金管理制度1.单位应当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并遵守有关库存现金限额的规定。
2.单位应当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加强现金收支管理。
(二)现金的账务处理单位应当设置现金总账和现金日记账,分别进行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
(三)现金的清查单位应当按规定进行现金的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对于清查的结果应当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
如果账款不符,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别情况处理。
二、银行存款(一)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单位应当设置银行存款总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分别进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
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库一、选择题(一)基础理论1.图书馆业务工作是以()为工作对象,以传递文献信息为方法,以读者服务为目标的一种过程。
A.文献B.知识C.信息D.书籍2."目录"一词最早出现于班固的《汉书•叙传》,"目"是指篇目,"录"是指叙录。
请问:叙录的意思是 ( )。
A.前言B.附录C.提要D.关键词3.《公共图书馆宣言》是由()制定的。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B.国际文献学会C.国际公共图书馆协会D.国际信息学会4.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有文字的文献()。
A.陶文B.青铜器铭文C.甲骨文D.先秦石鼓石刻5.属古罗马人发明的一种书籍形式是()。
A.莎草纸书B.泥版书C.羊皮纸书D.蜡版书6.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是()。
A.中国国家图书馆B.上海图书馆C.广州图书馆D.北京大学图书馆7.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是( )。
A.中国国家图书馆B.美国国会图书馆C.英国图书馆D.法国国家图书馆8.根据国际图联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每()万人就应该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A.10B.3C.5D.89.下列不属于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是:( )。
A.社区图书馆B.街道图书馆C.儿童图书馆D.农村乡镇图书馆(室)10.不属于图书馆效益的特点的是()。
A.利润性B.外向性C.模糊性D.潜在性11.为了防止竹简虫蛀和霉烂,在书写之前,需要进一步加工处理,这一道工序叫()。
A.蒸馏B.杀黄C.汗青D.留青12.以下哪项属于图书馆的经济效益()。
A.用户满意程度B. 信息及时性C.潜在经济效益D. 情报完整性13.复合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与()的有机结合。
A.传统图书馆B.虚拟图书馆C.无墙图书馆D.复合图书馆14.()是指文献中记录的人类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信息,经过积累总结的知识,是文献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
A.信息内容B.制作方式C.记录符号D.载体材料15.()是指能够记录知识、信息的各种物质实体,是人类传播和交流知识信息的媒介。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2012年版)说明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关于“国家对在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要求,按照人事部和新闻出版总署2001年8月颁发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在人事考试中心的指导下,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织全国出版界长期从事出版实践、理论研究和专业教学工作的专家,于2002年首次制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下简称《考试大纲》)。
此后,曾作过一些调整和修订。
今年,根据出版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专业知识和实务能力要求,在总结、分析历年考试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2011年版《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形成2012年版《考试大纲》。
本大纲根据我国出版工作实践的特点,从“应知”和“应会”两个方面明确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并分级别提出相应考核要求:对申请初级职业资格的考生,着重考核“入门性”的知识内容和实务技能;对申请中级职业资格的考生,要求在全面掌握初级技术人员所必备的知识和实务技能的基础上再有较大提高,从而能够独立承担责任编辑(或责任校对、责任技术编辑)的工作职责,能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充分保证出版物的质量。
本大纲分为“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均包括“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和“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两门科目,每门科目内分别按知识模块分层次列出了相应知识点的考试要求。
其中:标明“掌握”的知识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运用;标明“熟悉”的知识点,要求全面理解、能够运用;标明“了解”的知识点,要求基本理解。
相应内容的试题数量所占比例也有高、中、低之分。
作这样的提示,对于考生从整体上把握出版专业知识体系和明确考试的重点所在,有一定的帮助。
图书资料专业基础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图书馆基础理论知识(一)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内容1.掌握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2.了解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3.了解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4.了解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二)图书馆及职能相关知识1.掌握图书馆的概念2.了解图书馆的构成要素3.熟悉图书馆的属性4.掌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三)图书馆类型相关知识1.熟悉图书馆类型划分的标准2.熟悉国家图书馆的类型、职能3.掌握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4.掌握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特点5.了解科学、专业图书馆的性质、任务6.了解其他类型图书馆:工会、少儿、技术、中小学和军事图书馆(四)图书馆事业的相关知识1.了解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2.熟悉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3.掌握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4.掌握图书馆网的概念、类型、意义、职能5.了解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的定义、特点和方法6.熟悉图书馆法的意义、作用和内容(五)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相关知识1.掌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2.掌握读者服务工作的基本内容3.了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内容4.了解图书馆自动化的概念及发展5.熟悉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各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六)图书馆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1.了解图书馆管理的含义、对象和特征2.了解图书馆业务机构的设置3.熟悉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意义及内容4.熟悉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5.了解图书馆统计的意义、作用、指标体系6.了解图书馆统计分析的六种比率计算方法7.了解图书馆工作评价的意义和标准8.熟悉图书馆评估的意义及标准意义:从宏观看,可以客观地反映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的现状,加强对图书馆事业整体建设的宏观调控,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从微观看,对于一个具体的图书馆来说,通过评估,可使图书馆负责人和馆员了解本馆的业务水平、特点和工资差距,为以后制定本馆的发展计划和工作目标,提出改进工作的重点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标准:领导体制,队伍建设,馆舍和设备,经费,馆藏文献数量和质量,文献管理水平,用户服务,图书馆管理水平,现代化水平,其他。
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理论与实务)一、出版物选题策划内容包括:选题策划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选题的立项,选题计划。
组稿的方式、步骤和落实。
(一)基本要求1.熟悉选题策划的概念。
2.掌握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3.掌握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
4.掌握选题论证和优化的各项要求。
5.了解立项选题的管理。
6.了解选题计划的内容和类型。
7.熟悉选题计划的结构。
8.了解选题计划的特点、制订与调整。
9.掌握组稿的方式和步骤。
10.熟悉组稿的落实。
(二)考试内容1.选题策划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2.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
3.选题的立项。
4.选题计划的基本知识。
5.组稿的方式、步骤和落实。
二、图书编辑内容包括: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
编辑加工整理与审定发稿,发稿后的编辑工作。
图书辅文。
图书重印和再版。
(一)基本要求1.掌握三级审稿责任制的全面要求。
2.掌握初审的任务,能对稿件熟练作出质量评价、按规范形成审稿意见。
3.熟悉复审的任务。
4.了解终审的任务。
5.熟悉稿件送请外审的条件、手续和对外审人员的要求。
6.掌握对审稿后续工作的要求。
7.熟悉出版合同的签订。
8.熟悉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
9.掌握对编辑加工整理的各方面要求,并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编辑加工整理。
10.掌握对拟发稿件提交审定、送请作者复核的要求。
11.掌握校样处理的要求。
12.了解图书辅文的概念、作用。
13.熟悉图书辅文的种类。
14.掌握图书辅文的撰写要求。
15.熟悉编辑在图书辅文方面需做的工作。
16.了解图书重印和再版的意义。
17.熟悉图书重印和再版的条件。
18.掌握图书重印、再版的程序要求。
19.了解重版率的概念。
(二)考试内容1.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全面要求。
2.三个审级的任务。
3.稿件质量的评价和审稿结果的处理。
4.稿件送请外审的条件、手续和对外审人员的要求。
5.出版合同的签订。
6.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
7.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
2014年初级出版考试《专业理论与实务》考试大纲一、信息检索内容包括:常用印刷型工具书的类型,各类工具书的特点、种类、功用和使用方法。
印刷型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出版工作常用信息的检索方法。
(一)基本要求1.掌握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类型、特点、功用。
2.掌握常用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特色,能熟练选择使用。
3.了解类书和政书的概念。
4.了解关于书目、索引和文摘的知识。
5.熟悉年鉴的特点、功用、类型和常用年鉴的特色。
6.了解关于手册、名录、表谱和图录的知识。
7.熟悉印刷型工具书的排检方法,掌握其中字顺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8.了解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类型。
9.掌握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10.熟悉常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11.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
12.了解图书报刊资料的检索途径。
13.掌握字、词、成语的检索途径。
14.熟悉典故、诗词文句的检索途径。
15.掌握综合性百科资料的检索途径。
16.熟悉人物、机构、历史、地理资料的检索途径。
17.了解科技资料的检索途径。
(二)考试内容1.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类型、特点、功用与它们的使用。
2.类书和政书的概念。
3.关于书目、索引、文摘、手册、名录、表谱和图录的基本知识。
4.年鉴的特点、功用、类型和常用年鉴的特色。
5.印刷型工具书的排检方法及其运用。
6.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类型和基本方法。
7.常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8.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及其运用。
9.选择合适的途径检索出版工作中常用信息。
二、书刊编辑业务内容包括:编辑工作中的信息采集、选题策划与组稿的基本知识。
审稿的作用、制度、要求和方法。
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步骤、方法和加工整理的内容。
稿件提交审定和整理发稿的要求。
发稿后的编辑工作。
非印刷型出版物的编辑工作。
(一)基本要求1.了解信息采集的作用。
2.掌握编辑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范围和采集信息的方法。
3.熟悉信息处理的步骤。
《图书资料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和北京市人事局《关于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号)文件的要求,我市图书资料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图书资料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涵义为:掌握系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运用其要点,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图书资料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图书资料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〇一二年一月图书资料专业基础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图书馆基础理论知识(一)图书馆学基础知识1.掌握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2.了解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3.了解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4.了解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二)图书馆及职能相关知识1.了解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2.了解图书馆的构成要素3.熟悉图书馆的属性4.掌握图书馆的职能(三)图书馆类型相关知识1.熟悉图书馆类型划分的标准2.熟悉国家图书馆的类型、职能3.掌握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4.掌握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特点5.了解科学、专业图书馆的性质、任务6.了解其他类型图书馆:工会、少儿、技术、中小学和军事图书馆(四)图书馆事业的相关知识1.熟悉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2.掌握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3.掌握图书馆网的概念、类型、意义、职能4.了解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意义和任务5.掌握图书馆法的意义、作用和内容(五)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相关知识1.掌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2.掌握用户服务工作的基本内容3.了解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形式4.了解图书馆自动化的概念及发展5.熟悉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各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六)图书馆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1.了解图书馆业务机构的设置2.熟悉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意义及内容3.熟悉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4.了解图书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5.掌握图书馆评估的意义及标准6.掌握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的意义、内容二、信息组织基础理论知识(一)信息组织基础知识1.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概念2.熟悉信息组织形式和检索途径3.熟悉检全率与检准率的基本概念4.掌握信息描述的基本概念(二)分类法基础知识1.掌握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及作用2.熟悉信息资源分类法的概念3.熟悉信息资源分类法的编制类型4.掌握类目表的结构5.熟悉标记符号的编号制度和标记技术(三)主题法基础知识1.掌握主题法的概念2. 掌握主题法的特征3.熟悉主题法的类型4.了解叙词表的结构三、文献编目基础理论知识(一)文献编目基础知识1.掌握信息资源的概念及种类2.熟悉元数据的概念和类型3. 熟悉常用编目规则和标准4.掌握目录的概念及种类5.掌握图书馆目录的职能(二)文献著录基本知识1.掌握著录项目的基本概念2.掌握《中国文献编目规则》所规定的八大著录项目3.熟悉标识符号、著录格式、著录级次、著录用文字的基本概念4.熟悉著录信息源的概念和类型(三)检索点及标目基本知识1.掌握检索点的基本概念2.熟悉标目的基本概念3. 熟悉标目的作用4.熟悉规范档的概念5. 了解规范档的类型及作用(四)计算机书目文档基本知识1.熟悉CNMARC书目格式的结构2.熟悉CNMARC数字字段区的数据组织方式3.熟悉字段、子字段与数据元素的基本概念4.了解CNMARC数字字段区的标识系统四、文献检索的基础理论知识(一)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1.熟悉文献资源的类型2.熟悉文献资源检索工具体系3. 掌握工具书的概念和类型(二)辞书的相关知识1.掌握辞书的基本概念2.熟悉中国古代辞书的主要类型3.熟悉中国有代表性的辞书(三)类书的相关知识1. 掌握类书的概念2. 掌握类书的特点及功用3.熟悉中国有代表性的类书(四)百科全书的相关知识1. 掌握百科全书的概念2.掌握百科全书的类型及特点3. 熟悉中外有代表性的百科全书(五)电子版检索工具基础知识1. 了解电子版检索工具的形式2. 熟悉常见数据库的类型3. 熟悉电子版检索工具的特点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一、文献标引专业理论(一)分类标引理论1. 了解分类标引的意义2.掌握号码配置的方法3.掌握组配标引的三种类型4.熟悉基本分类规则5.熟悉一般分类规则6.熟悉常见的同类书排列类型(二)主题标引理论1.掌握主题标引的基本概念2.熟悉主题标引与分类标引的异同3.熟悉主题标引的基本规则4.熟悉各种主题及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标引二、文献编目专业理论(一)普通图书著录规则1.熟悉图书著录范围和规定信息源2.熟悉题名与责任说明项著录规则3.熟悉版本项著录规则4.熟悉文献特殊细节项著录规则5.熟悉出版发行项著录规则6.熟悉载体形态项著录规则7.熟悉丛编项著录规则8.熟悉附注项著录规则9.熟悉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项著录规则(二)中文图书CNMARC格式著录方法1.熟悉标识块字段著录方法2.掌握著录信息块字段著录方法3.熟悉附注块字段著录方法4.熟悉连接款目块字段著录方法5.掌握相关题名块字段著录方法6.掌握主题分析块字段著录方法7.掌握知识责任块字段著录方法三、文献检索专业理论(一)掌握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1.印刷版工具书的排检方法2.电子版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3.搜索引擎中的常用检索方法(二)图书资源检索相关知识1.掌握近现代图书检索方法及工具2.熟悉古籍图书的检索工具3.熟悉有代表性的电子图书系统(三)报刊资源检索相关知识1. 了解中国数字化报刊资源2. 熟悉常见的报刊资源检索系统第三部分新理论知识一、图书馆基础新理论(一)数字图书馆的相关知识1.掌握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概念2.熟悉数字图书馆的功能3.熟悉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二)复合图书馆的相关知识1.掌握复合图书馆的概念2.熟悉复合图书馆的优势3.熟悉复合图书馆的形态(三)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和电子版权相关知识1.熟悉馆藏文献数字化的意义2.熟悉馆藏文献数字化的基本技术3.了解图书馆数据库的版权保护4.了解电子信息资源的合法利用二、文献标引新理论1.了解关键词索引2.了解本检索技术3.了解自动主题标引4.了解自动分类标引三、文献编目新理论(一)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相关知识1.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编目方法2.了解网络资源编目元数据(二)计算机联机编目知识1.掌握联机编目的概念及作用2.熟悉联机编目系统的功能3.了解国内外联机编目机构四、文献检索新理论1. 掌握搜索引擎的概念2.了解搜索引擎的类型3. 了解搜索引擎的发展4. 熟悉中外常用搜索引擎图书资料专业实务第一部分基本工具一、了解国内外主要分类法1.《杜威十进分类法》2.《国际十进分类法》3.《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4.《冒号分类法》5.《中国图书馆分类法》6.《雅虎》(Yahoo!)二、了解国内外主要主题词表1.《美国国会标题表》2.《医学标题表》3.《汉语主题词表》4.《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三、了解文献著录基本工具1.《中国文献编目规则》2.《西文文献著录条例》3.《中国机读目录格式》4.《MARC21机读目录格式》四、了解文献检索基本工具(一)常用的中国辞书1.《康熙字典》2.《新华字典》3.《现代汉语词典》4.《古汉语常用字典》5.《辞海》6.《辞源》7.《汉语大字典》8.《汉语大词典》(二)现代百科全书1.《中国大百科全书》2.《不列颠百科全书》(三)图书资源检索工具1.《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目录查询系统》2.《CALIS联合目录公共查询系统》3.《中国民国总书目》4.《超星数字图书馆》5.《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四)、期刊论文资源检索系统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3.《CGRS全文检索系统》4.《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第二部分实践操作一、文献标引的实践操作(一)文献分类标引掌握图书分类规则,能利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各种类型文献进行分类标引。
1.单主题文献的标引2.多主题文献的标引3.丛书、多卷书的标引4.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的标引5.目录、索引、文摘的标引6.关于对著作的研究、注释的标引(二)文献主题标引掌握主题标引方法,能根据《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对各种类型的文献进行主题标引。
1.单主题文献的标引2.论及地区和时代的文献标引3.传记文献的标引4.文学艺术类文献的标引5.丛书、多卷书、论文集的标引6.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词典的标引二、文献著录的实践操作根据《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CNMARC著录方法,对中文普通图书进行简单MARC著录。
1.标准书号与获得方式项(010字段)2.题名与责任说明项(200字段)3.版本项(205字段)4.出版发行项(210字段)5.载体形态项(215字段)6.丛编项(225字段)7.附注项(300字段)8.相关题名项(500、510、517、540字段)9.相关主题项(600、605、606、607、610、690字段)10.责任说明项(701、702、711、712字段)三、文献检索的实践操作1.查考术语信息的工具及方法2.查找近现代图书的检索途径和方法3.查找期刊论文的检索途径和方法第三部分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一)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二)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三)了解知识产权法(四)了解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五)了解商标的定义(六)了解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七)了解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八)了解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