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金融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3
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5100)嘿,亲爱的同学们,我要跟你聊聊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那些事儿。
这可是我根据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精心打造的方案哦,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主题。
一、培养目标咱们得明确一下培养目标。
这个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要具备扎实的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现代金融分析方法和技能,能熟练运用金融工具和模型,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管理、风险控制、资产定价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公共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数学、统计学等,这些课程是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1)核心课程金融数学、金融工程、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统计分析、投资学、公司金融等,这些课程是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
(2)选修课程金融衍生品、金融计量学、金融科技、金融伦理与法规、国际金融、金融市场模拟等,这些课程旨在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
3.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习、实践性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旨在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方式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实习、实践性课题研究等,要求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加强与同行学者的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四、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要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论文。
论文选题应结合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注重实证分析和应用研究。
五、培养期限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期限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
六、考核与评价1.过程考核对研究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考核,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环节等。
数学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具备深厚的数学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学科前沿知识;2.具备扎实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开展独立深入的原创性数学教育研究;3.熟悉高校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及其实施环境;4.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论文撰写和学术交流能力;5.具备系统的高等数学教育教学理论和操作技能;6.具备高校数学教育课程中各类教材、教法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编写和实施能力。
二、培养方式和培养期限1.学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
2.导师:每位研究生配备一名主导师和一到两名副导师,导师须具备数学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并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科研成果。
3.培养计划:研究生入学后,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明确研究方向和要求。
4.培养环节: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科研论文撰写、学术交流、教学实践等。
三、培养内容1.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应完成一定数量的学分要求,同时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学术报告等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2.学术研究:研究生需参与课题研究,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完成学术论文,向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成果。
3.学术交流:博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活动,发表学术报告,并与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4.教学实践:研究生应参与高校的本科生数学教学实践,亲身体验教学过程,并积累教学经验。
四、培养考核与发展1.培养考核: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将进行周期性的学习进展考核、研究工作评估和中期答辩等,以确保研究生按时完成培养计划。
2.学位论文要求:研究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具有科学研究创新性的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五、总结数学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特定的培养方式、内容和考核,确保研究生具备深厚的数学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学科前沿知识,具备扎实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高等数学教育教学工作。
金融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授经济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本专业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能够从事经济、金融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人才和经济、金融部门高级管理人才。
2.掌握坚实宽广的经济、金融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厚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专业领域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站在学术前沿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创造性研究。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而且有一定的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能在本学科相关领域独立从事高层次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政府有关经济、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高层次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 金融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主体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进行跨期资源配置的行为决策以及金融资产定价、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 货币金融学主要研究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均衡利率和利率期限结构、宏观审慎金融政策机制与协调等宏观货币金融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 制度金融理论将制度经济学引进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及金融发展理论,以探讨如何设计最佳的制度安排以推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发展、完善金融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及防范金融风险等。
4. 金融发展理论探讨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并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及设计合理的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5. 金融中介理论与风险管理主要研究以银行代表的金融中介存在和市场占优的经济学、讨论它们在不同约束下的风险偏好和贷款行为选择,以及金融机构风险计量模型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6. 金融工程主要研究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管理及金融产品设计与创新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7. 公司金融理论主要研究公司投融资决策、公司治理以及行为公司金融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苏州大学金融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120)学科、专业简介:本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科学研究实力雄厚, 于2008 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现有正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3人,其中包括姜礼尚教授等国内著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融风险理论与衍生品定价和保险数学与信用风险理论等。
近几年来,承担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多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科隶属的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和数学科学学院拥有现代化机房,中、外文期刊353种,资料室藏书达3.56万册。
一、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在金融数学领域中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金融及保险机构等从事金融产品设计和创新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 金融风险理论与衍生品定价;2. 保险数学与信用风险理论.三、学制及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博士生为四年。
因特殊原因需变更学习年限的全日制博士生,由本人提出申请、导师认可,经中心主任和数学学院院长同意后报研究生部批准。
四、学分要求:按本专业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要求博士生课程学分不低于1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及选修课学分不得低于9个学分。
五、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见后表)六、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1学分),学术报告与学术研讨(2学分)。
要求博士生在所学领域具有较宽广的理论知识和利用这些知识来完成学位论文的能力,能独立组织一些前沿讲座,并参与讨论班讨论。
七、科研与学位论文工作:要求博士生能够独立在金融数学一些重要领域中开展研究工作(包括资料的收集及利用计算机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在某些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作者在金融学领域的理论和应用上有独特见解,并有比较系统的、较高水平的理论性或应用性成果。
金融数学专业代码(070120)主要研究方向1. 金融风险理论与衍生品定价2. 保险数学与信用风险理论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续)。
数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引言:
一、培养目标:
1.学术深造:培养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其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学术领军人物;
2.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和推动学科发展;
3.跨学科合作:培养学生具备与其他学科合作的能力,能够在跨学科研究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课程设置:
1.学术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分析、代数学、几何学、概率论、数论等基础课程,旨在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现代数学、高等数学方法等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领域前沿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科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意愿,设置相关学科专业方向的课程,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
4.创新研究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学术交流课程:培养学生在学术论文撰写、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组织方面的能力。
三、科研要求:
1.科研项目:学生需选择参与数学研究项目,与导师合作完成一定的研究工作,提高研究能力;。
金融工程学博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融工程学博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金融理论知识、扎实的数学、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基础,具备独立的研究能力和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在金融、经济、数学和统计等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现代金融工程领域先进的理论与方法,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能够选取与其自身专业研究相关的课题,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前沿科学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
二、课程设置金融工程学博士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金融理论课程:包括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金融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数学、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和统计基础知识。
3. 金融工程方法与应用课程:包括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建模、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为学生提供金融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
4. 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包括实证金融、行为金融、金融大数据分析等课程,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知识结合与交叉融合的能力培养。
5.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包括文献综述、学术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
三、导师指导金融工程学博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安排专业导师指导。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金融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金融工程研究方法和应用技能,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和答辩。
四、学位申请与毕业要求金融工程学博士学位申请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完成以下要求:1. 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取得学分要求。
2. 通过学位考试,取得资格。
3. 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撰写、答辩。
学位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价值。
五、实践与科研金融工程学博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要进行实践与科研。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发表学术论文,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金融数学专业专业博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内容1.数学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等课程,以夯实数学基础。
2.金融理论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产品、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课程,以提升金融理论知识。
3.专业领域课程:根据学生研究方向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如金融数学建模、金融计量经济学、数值方法等,以提升专业能力。
4.研究方法论课程:包括数据分析与处理、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等课程,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科研基础和独立的研究能力。
5.学术活动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培养模式1.硕士-博士连读:该模式适合于具有较强数学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在硕士学习期间开展小型研究项目并参与导师的科研团队,为博士研究打下基础。
2.研究生导师制:每位博士研究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研究计划制定以及毕业论文的指导。
3.学术委员会评议:每年定期组织学术委员会对学生的学术进展进行评议和指导,以确保学生的研究工作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研究生培养阶段1.硕士学位阶段:包括修读基础课程、选修专业课程、参与科研项目或实习等环节,撰写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
2.博士学位阶段:包括深入学习金融数学领域的高级课程、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交流、广泛阅读文献、深入开展独立科研工作,并撰写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五、学位要求1.修满规定学分:硕士学位需修满30学分,博士学位需修满60学分。
2.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学生需撰写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表明其对所研究领域的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
计算数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1.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深入研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人才,许多高校开设了数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计划。
本文将设计一套符合实际需求并且可行的数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2.培养目标本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较高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优秀数学研究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3.培养方案3.1培养体系本方案主要分为硕士研究生阶段和博士研究生阶段两个阶段。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生将学习并掌握数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数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将继续深入研究数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培养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并完成一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课题研究。
3.2培养课程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
基础课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旨在为学生提供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专业课包括数学建模、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以研究生导师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设计。
课程内容包括数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学术论文的阅读和学术报告技巧等。
3.3科研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本方案要求学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参与科研项目,并完成一项小型科研课题。
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将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研究工作。
此外,学生还将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增加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4.培养管理4.1指导教师在本方案中,每个学生都将有一位专职导师负责指导和管理其学习和科研工作。
导师将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提供相关的课题和科研资源,并定期与学生进行学术指导和交流。
4.2培养方案评估机制为了确保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业和科研工作,本方案要求学生每学年向导师提交学术研究进展报告和学习计划,导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告和计划进行评估和反馈。
博士数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读博搞数学啊,那就是要成为数学界的超级大侠。
要在数学的某个领域,像代数、几何或者分析这些大江湖里,成为能开山立派的宗师级人物。
不仅得掌握超级高深的数学知识,还得有创新能力,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新的数学定理、方法啥的。
而且呢,要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大白话给同行讲明白,可不能自己在那闷头玩高深,得让数学界的小伙伴们都能感受到你成果的厉害之处。
二、招生对象。
那些本科和硕士阶段就已经在数学这个神秘世界里摸爬滚打,对数学有着强烈热爱,就像热爱美食一样欲罢不能的同学。
你得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像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这些基础武功得修炼得炉火纯青。
还得有探索精神,不是那种遇到难题就躲的,得像探险家一样,对数学里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想要去一探究竟。
三、学习年限。
一般来说呢,这就像是一场长跑比赛,大概是三到四年的时间。
不过要是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特别复杂的情况,就像在迷宫里绕不出来了,那可以申请延长个一两年。
但也不能没完没了啊,总不能一辈子都在这一个博士阶段晃悠,对吧?四、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这就像是给咱的数学大厦打地基。
像现代数学前沿专题这种课,能让咱知道现在数学界那些超级厉害的家伙都在研究啥新玩意儿。
还有高级数值分析,就像是给我们一把更锋利的剑,让我们能在处理数值问题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2. 专业课程。
根据你自己选择的细分领域,有专门的课程。
比如说你要是搞拓扑学的,那就有专门的高级拓扑课程,在那里面你会接触到各种奇奇怪怪但又超级有趣的拓扑空间。
如果是搞数论的,高级数论课程就会带你进入数的神秘王国,探索那些数与数之间的微妙关系。
3. 研讨课程。
这可就像是数学界的武林大会了。
大家围坐在一起,把自己最近研究的一些小成果或者遇到的难题拿出来分享、讨论。
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像武林高手过招一样,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有时候一场激烈的讨论就能让你突然茅塞顿开,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向。
苏州大学金融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120)
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科学研究实力雄厚, 于2008 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现有正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3人,其中包括姜礼尚教授等国内著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融风险理论与衍生品定价和保险数学与信用风险理论等。
近几年来,承担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多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科隶属的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和数学科学学院拥有现代化机房,中、外文期刊353种,资料室藏书达3.56万册。
一、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在金融数学领域中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金融及保险机构等从事金融产品设计和创新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金融风险理论与衍生品定价;
2. 保险数学与信用风险理论.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博士生为四年。
因特殊原因需变更学习年限的全日制博士生,由本人提出申请、导师认可,经中心主任和数学学院院长同意后报研究生部批准。
四、学分要求:
按本专业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要求博士生课程学分不低于1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及选修课学分不得低于9个学分。
五、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见后表)
六、必修环节:
学科综合考试(1学分),学术报告与学术研讨(2学分)。
要求博士生在所学领域具有较宽广的理论知识和利用这些知识来完成学位论文的能力,能独立组织一些前沿讲座,并参与讨论班讨论。
七、科研与学位论文工作:
要求博士生能够独立在金融数学一些重要领域中开展研究工作(包括资料的收集及利用计算机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在某些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作者在金融学领域的理论和应用上有独特见解,并有比较系统的、较高水平的理论性或应用性成果。
金融数学
专业代码(070120)
主要研究方向
1. 金融风险理论与衍生品定价
2. 保险数学与信用风险理论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
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