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市场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51.97 KB
- 文档页数:15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信息内容概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提供银行间外汇交易、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交易系统并组织市场交易;办理外汇交易的资金清算、交割,提供人民币同业拆借及债券交易的清算提示服务;提供网上票据报价系统;提供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信息服务;开展经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交易中心总部设在上海,备份中心建在北京。
到2005年底,“交易中心”外汇市场的会员均为银行类机构,共计384家,其中46%是国内商业银行总行及部分分行,50%为外资银行;人民币市场会员共计1193家,其中59%为各类银行机构,其余的是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票据市场会员共计1136家。
(详见附表)信息是市场最宝贵的财富。
交易过程的绝大部分是交易员发布本方信息,搜集、提炼、分析市场信息,从而寻找有利的交易机会和规避各种风险的过程,确认交易的成交只是一瞬间。
银行间市场也不例外。
交易员向市场发布的本方信息主要包括:一是本方报价信息,通过发送报价向市场全体或是特定对象公布自己的交易意向,从而启动交易过程。
市场由此产生报价行情及相应指数。
二是本方询价信息,进入与对手“讨价还价”过程;三是确认成交信息,表明达成具体一笔交易,市场由此产生成交行情及相应指数;四是发布本方机构及交易员等与市场交易有关的基本背景信息,如通讯地址、清算账户、交易员变更、债权债务重大事项、财务报表和其他资信信息更新等,以便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自己,由此创造更多达成交易的机会,提高交易效率。
交易员可从市场搜集的信息主要包括:一是市场公告、通知和市场成员重大事项公告,以便了解市场最新动态;二是财经新闻、专题分析、历史行情和相应指数,以便把握市场交易趋势、确定日常交易的操作目标,规避流动性风险和价格风险;三是政策法规,以便规避政策制度风险;四是他方机构及交易员等与市场交易有关的基本背景信息,如通讯地址变动、清算账户变动、交易员变动、债权债务重大事项、财务报表和其他资信信息更新等,以便充分了解交易对手,争取有利交易机会,防范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提高交易效率;五是市场即时报价行情、成交行情、市场指数和对手方询价,从而寻找交易机会、促进交易达成。
中国的外汇市场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汇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
中国的外汇市场分析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也是令人关注的重点。
那么,中国的外汇市场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外汇市场的走势呢?下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析。
一、中国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中国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分为两个平台,一个是银行间外汇市场,另一个是外汇交易中心市场。
其中,银行间外汇市场属于整体闭环,主要是为大型银行、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其中交易的外汇一般是USD/CNH,交易规模通常较大。
而外汇交易中心市场则较为灵活,主要服务于外汇大众,外汇交易可以是USD/CNH,也可以是EUR/CNY等交叉汇率货币。
在交易方式上,银行间外汇市场采用的是报价交易,即买方和卖方在交易商的监管下达成购买和出售外汇的协议;而外汇交易中心市场则采用的是竞价交易方式。
交易的价格以市场最优报价为准,成交的订单数量和价格要求都是由市场自动匹配完成。
整个市场交易规模较场外交易市场较小,也没有太多的杠杆交易。
二、中国外汇市场的显著特点中国的外汇市场具有很多的显著特点,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严格控制。
外汇市场属于敏感领域,政府会通过各种政策手段调节外汇市场的波动,以保持汇率的稳定。
一些具体的措施,例如设立外汇储备制度、货币政策等等,这些都是用来维持外汇市场平稳的手段。
此外,中国的外汇市场还具有较高的外汇储备量,外汇储备规模在2020年Q2已经达到了3.111万亿美元。
由此可见,中国对外汇的控制能力非常强。
虽然中国外汇市场备受关注,但是中国政府依然坚持在自己的掌控下,严格控制外汇市场,以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
三、外汇市场的影响因素外汇市场的走势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成的。
而受到影响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情境风险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深度影响外汇市场的走势。
政策风险方面,政府随时会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布各种政策。
中国外汇市场的新变化与前景一、前言外汇市场是指在海内外金融机构和个人之间进行外汇交易活动的场所和过程。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外汇市场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的外汇市场也在不断变化中,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回顾中国外汇市场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汇市场只允许进出口贸易使用外汇,后来逐渐发展为开放资本项目和完善外汇市场。
2005年,中国正式推出了外汇市场的银行间市场,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等重要货币的实时报价机制。
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加入全球货币核算体系。
三、中国外汇市场的现状中国外汇市场的市场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之一。
它由国内外金融机构、基金、企业等参与,市场主要以实盘交易为主,衍生品市场仍有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行业对于外汇市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外汇市场拥有适度的杠杆,风险控制力度加强,交易透明度逐步提高。
四、中国外汇市场的新变化随着中国经济体系的不断深入改革和金融领域的开放,中国外汇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变化。
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交易的金额逐步增多,并且逐渐实现了外汇市场的自我支撑,可以适应在短时期内大波的涌动;另一方面,外汇市场的业务逐渐拓宽,由原来长期持有资产买卖,到现在用股票、期货、期权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易,金融产品的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户的需求愈发迫切。
五、中国外汇市场的前景从当前外汇市场的状况来看,中国外汇市场前景广阔。
首先,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外汇市场将不断拓宽和深化,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交易产品也将越来越多元化。
其次,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技术会加速在外汇市场种的应用,技术的进步将促进外汇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
最后,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金融商品不断呈现新特色,对外汇交易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外汇交易市场的角色也将更加明显。
中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对比分析外汇市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相互交织,不断影响着国内外的经济状况。
本文将对中国外汇市场和国际外汇市场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其异同之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规模方面,中国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中占比相对较小。
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人民币受到严格的管制,中国的外汇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与之相比,国际外汇市场规模巨大,每天交易的规模高达数万亿美元。
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外汇市场涉及的货币种类更多,而中国外汇市场主要集中在人民币、美元等少数几种主要货币上。
另外,在市场参与者方面,国际外汇市场相对较为开放和多元化。
全球各国的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基金、跨国公司等都是国际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而中国外汇市场则相对封闭,主要由中国央行和少数几家商业银行掌控,其他金融机构的参与度较低。
这使得中国外汇市场在市场价格形成和流动性方面相对较弱,受到央行干预的程度较大。
另一个重要的对比点是市场监管和风险控制。
国际外汇市场有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包括国际金融机构、政府监管机构等多方面参与,以确保市场的公平、透明和稳定。
与之不同,由于中国外汇市场的封闭性,监管措施相对较为严格。
中国央行通过限制外汇交易额度、管理外汇储备等手段来维护市场的稳定。
然而,由于市场封闭的特点,中国外汇市场的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一些非法的外汇交易活动也层出不穷。
最后,中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在交易方式和市场工具上也存在差异。
国际外汇市场采用的是即时交易模式,交易速度快且高效。
而中国外汇市场则较为依赖于场外交易和实物交割的方式,交易时间相对较长。
此外,国际外汇市场可以交易的金融工具更多,涵盖了外汇期货、期权、差价合约等多种投资渠道。
相比之下,中国外汇市场的金融产品种类较为有限。
总结起来,中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在规模、市场参与者、监管措施、交易方式和市场工具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看中国的外汇市场分析的感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外汇占款达到273915.92亿元,较上月增加273.2亿元。
这是我国月度外汇占款在6、7月份连续负增长后首次由负转正,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逐渐变好,这个是最近的新闻发布。
讲到外汇市场,我国的外汇市场在旧中国已存在,只不过不受自己管理,新中国建立后开始真正独立管理。
由于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整个经济体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外汇领域也进行相应的改革。
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外汇市场的发展也越发的迅速。
我国的外汇市场从市场结构来看,主要分两个层次,一个是银行结售汇市场,一个是银行间外汇市场。
我国的外汇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外汇的管理也更加的完善。
1994年建立的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统一了以前分割的外汇调剂市场,如此一来,对于双重汇率、市场汇价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于供求方面的要求也能全方面的统一,另外,市场规则和操作规则也有了统一。
外汇市场建立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二个思想是渐进性。
对于外汇,我们的目标不能一下子定得太高,以至于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情况,因此,目前的外汇市场仅定位于银行结售汇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与国际接轨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交易方式与交易品种和方式的开发同样需要渐进,以适应当前国情。
第三个是可控性,外汇市场有一定的运行风险,而对其的调控也显得重要,因此我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发展松紧有度,可控自如,良性发展。
有效性是第四个指导思想,市场的有效性对各方面进行保障,是其基本职能能有效实施,保证全国统一的市场汇率以及外汇市场信息的即使准确的传导。
我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在运行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外汇制度不断完善,与国际相接轨;汇率基本稳定,促进了人民币与外汇之间的流动,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
中国的外汇市场发展十多年了,对这方面的研究与调控也越发深入娴熟,为了发展经济,外汇市场这块是不能落下的,加上全球化的发展的特点,国际贸易也越来越多。
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演进中国外汇市场的历史演进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当时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外汇交易完全由政府垄断。
1954年,中国成立了外汇管理局,负责监管和调控外汇市场。
此后的几十年,中国积极推行进口替代政策,限制外汇交易和资本流动,外汇市场非常封闭,且处于小规模、低效率、低技术含量的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外汇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这对于外汇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80年,中国首次引入了外国银行在国内设立外币账户,这开始了真正的外汇市场运作。
1994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成立了外汇交易中心,启动了现代化外汇市场的建设。
1996年,中国宣布开始进行现代化外汇管理系统的建设。
同年,中国加入了国际清算银行,并逐步推出外汇开放政策,开始放宽外汇管制,逐步开放外汇市场。
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开始面向市场,逐步放弃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逐步转变为间接干预和监管的角色。
2002年,中国宣布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浮动汇率。
此后,外汇市场逐步成熟,交易规模逐年扩大。
2004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各类跨国公司逐渐涌入中国市场,外汇交易逐步发展成为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金融市场。
截至2021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之一,国际支付结算业务交易量居全球第二,成为全球外汇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外汇市场将继续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开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中国外汇市场将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促进金融业的国际化。
同时,中国将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跨境金融服务,扩大全球影响力,引领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机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e System,简称CFETS)是中国领先的外汇交易机构之一,负责运营和管理中国外汇市场。
作为中国境内唯一的综合性外汇交易平台,CFETS在中国金融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一、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
当时,中国政府开始开展外汇交易业务,确保了外贸资金的顺利结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外汇市场逐渐扩大和完善。
199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标志着中国外汇市场制度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启动。
随后,中国外汇市场逐步实现了市场化、规范化和开放化的转型,成为全球外汇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二、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机构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机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商业银行:作为最主要的外汇交易参与者之一,商业银行在外汇市场的交易中提供了重要的流动性和服务功能。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营交易、代客交易等方式参与外汇交易,同时为客户提供结算、融资等服务。
2. 外资银行与金融机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它们在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投资和流动性。
3. 外汇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是中国境内唯一的外汇交易所,负责运营和管理境内外币间现货外汇交易、外币间利率互换和外汇衍生品市场。
4. 银行间市场:中国银行间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中的主要交易市场之一,也是外汇交易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银行间市场上,金融机构可以进行外汇现货交易、外币债券市场交易等。
5. 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的债券市场也是外汇交易的重要平台之一。
国内外汇市场中的一些交易机构可以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外汇现货和衍生品交易。
6. 期货交易所:中国也有一些期货交易所提供外汇期货市场,如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等。
外汇市场的市场主体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外汇银行、外汇银行的客户、中央银行、外汇交易商和外汇经纪商。
(一)外汇银行。
外汇市场外汇银行又叫外汇指定银行,是指根据外汇法由中央银行指定可以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外汇银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专营或兼营外汇业务的本国商业银行,在本国的外国商业银行分行及本国与外国的合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
中国的外汇指定银行包括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具有外汇经营资格的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各地方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许多还不具备外汇指定银行的资格。
(二)外汇银行的客户。
在外汇市场中,凡与外汇银行有外汇交易关系的公司和个人,都是外汇银行的供应者、需求者和投机者,在外汇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们中有为进行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经济交易而买卖外汇者,也有零星的外汇供求者,如国际旅游者、留学生等。
中国外汇银行的顾客主要是有外汇需要的各类企业,由于生产经营和国际贸易的需要而产生了外汇的需求和供给。
随着中国国门的开放和人们收入的普遍提高,个人在外汇交易中的地位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外汇经纪商。
外汇经纪商指介于外汇银行之间、外汇银行和其他外汇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联系、接洽外汇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经纪公司或个人。
目前中国外汇市场上外汇经纪商的角色已经出现,随着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外汇经纪商的作用将会逐步扩大。
(四)交易中心。
外汇市场大部分国家的外汇市场都有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交易中心为参与交易的各方提供了一个有规则和次序的交易场所和结算机制,便利了会员之间的交易,促进了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位于上海外滩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中国外汇交易的固定交易场所。
(五)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
外汇市场上另一个重要的参与者是各国的中央银行。
这是因为各国的中央银行都持有相当数量的外汇余额作为国际储备的重要构成部分,并承担着维持本国货币金融市场的职责。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逐步增加,中央银行在中国外汇市场的作用日益重要,大量的外汇储备成为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重要保证。
中国外汇市场发展历程1. 介绍外汇市场是指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和交易市场。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这些阶段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早期发展(1949年 - 1978年)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里,外汇市场受到了严格的国家管制。
国家实行了外汇管制制度,限制了人民对外汇的拥有和使用权限。
此时的外汇市场基本没有形成交易体系,外汇的兑换只能通过国家授权的金融机构进行。
这种管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
3. 开放与改革(1979年 - 1993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外汇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外汇制度改革,允许一定范围内的个人和企业持有外汇。
1980年,中国设立了第一个外汇交易所,使得外汇交易活动开始规范化和市场化。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外汇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4. 建立现代外汇市场(1994年 - 至今)1994年,中国成立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这标志着中国外汇市场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CFETS负责规范外汇市场交易活动,发起和组织外汇交易,并提供相关服务。
此后,中国外汇市场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国内投资者参与交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逐渐增大,外汇市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
5. 中国外汇市场的特点中国外汇市场的特点包括:- 外汇市场日益国际化:中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中国货币人民币也逐渐被纳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 外汇市场监管严格:中国外汇市场受到了严格的监管,防范风险,维护市场的稳定。
- 外汇市场逐步市场化:中国外汇市场逐步实行市场化,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对市场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 外汇市场日趋多元化:除了外汇现货交易外,中国外汇市场还发展了外汇衍生品市场,如外汇期货市场和外汇期权市场。
6. 发展的挑战与前景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以及市场监管的需求等。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数据服务(CMD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数据服务(CFETS Market Data Service, 以下简称CMDS)是交易中心提供的一种信息服务。
它依托实时、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数据生成和传输平台,提供完整、持续的银行间市场的市场数据信息。
CFETS Market Data Service (CMDS) is one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s provided by CFETS. Based on real-time, efficient, secure and reliable data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platform CMDS provide various types of integrated and continuous market data of Chinese inter-bank market.CMDS服务内容/ Contents of CMDSCMDS服务提供的数据涵盖银行间外汇市场、债券市场、拆借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包括行情数据、基准数据、历史数据和增值数据等。
已经推出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数据包括人民币外汇即期、远期、掉期和NDF产品的行情和报价等。
并即将推出债券市场、拆借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市场数据和SHIBOR、人民币利率收益率曲线等基准数据,以及各类历史数据、增值数据(市场深度、数据挖掘服务、过滤数据服务、新闻数据)等。
The data provided by CMDS include benchmark data, market data, historical data and value-added data of inter-bank FX market, bond market, funding market and derivatives market. For FX market CMDS provides market data of spot, forward, swap, NDF and etc. For bond, lending and derivatives markets CMDS will provide market data for all kinds of instruments: lending, Repo, cash bond, interest rate swap and etc. CMDS will also provide benchmark data such as SHIBOR, RMB interest rate yield curve) and historical data, value-added data (market depth, data mining, data filtering, news data).●涵盖市场/Markets⏹银行间外汇市场/Inter-bank FX market⏹银行间债券市场、拆借市场、人民币衍生品市场/Inter-bank bondmarket, lending market and RMB derivatives market⏹基准数据/Benchmark●数据类型/Data Type⏹实时数据/Real-time Data⏹延迟快照数据/Delayed Snapshot Data⏹交易中心其他高质量数据/Other high quality data●数据内容/Data Content⏹人民币外汇中间价:Central Parity Rate⏹最优报价:Best Bid/Offer⏹外汇市场最优报价做市商:Best Quote Liquidity Provider⏹外汇市场成交量标志:FX Market Dealt Volume Flag⏹最新成交价:Latest Dealt Rate⏹最新买卖成交价:Latest Bid/Offer Dealt Rate⏹最高成交价:High Dealt Rate Today⏹最低成交价:Low Dealt Rate Today⏹开盘成交价:Open Dealt Rate⏹回购定盘利率:Fixing repo Rate⏹收益率曲线:Yield Curve⏹债券指数:Bond Index⏹SHIBORCMDS的应用前景/Usage of CMDS●人民币外汇牌价的生成⏹对于有结售汇资格的银行,可以利用CMDS提供的市场数据动态的生成外汇牌价信息●人民币外汇资产定价/Pricing multi-assets⏹银行间市场实时分析与资产定价/ Anglicizing and pricingmulti-assets in real time⏹银行间市场及零售市场报价交易引擎数据源/ Data feed for priceengine of inter-bank market and retail market⏹跨市场、跨资产套利定价/Multi-market and multi-assets arbitragepricing●直通式处理和算法交易数据源/Data Feed for STP and Algorithmtrading⏹结合交易中心提供的交易、清算等服务为银行提供直通式处理能力/Provide STP capability for banks with collaboration of tradingand clearing service provided by CFETS⏹为算法交易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源/ High Quality Data Feed forAlgorithm tradingCMDS使用方式●直接专线连接用户可以租用中国电信或中国网通的专线,直接接入交易中心访问CMDS 服务。
中国外汇市场的构成有哪些?中国外汇市场的构成整个外汇市场可以分为两部分,即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零售外汇市场。
零售外汇市场是指外汇交易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中,最基本的阶层是个体商贩,特点是分布广而散。
与零售外汇市场相比,是银行间外汇市场。
银行间外汇市场也可称为银行间外汇批发市场,是外汇交易中的顶级市场,是银行间进行外汇交易的市场,形成相对集中的外汇市场。
在银行间市场,没有融资融券这种东西。
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仍是一个封闭的、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主要是指银行进行结售汇补仓的市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
它受到政府多方面的监管。
根据国家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在这个市场之外进行人民币与外币的交易。
以下是中国外汇市场的构成:中国的外汇市场有两部分,即银行间外汇市场(不对个人投资者开放,需要巨额资金)和零售外汇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国家外汇管理局监管银行与零售市场之间的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作为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平台,主要职责是提供银行间外汇交易、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交易系统并组织市场交易;办理外汇交易的资金结算和交割,为人民币同业拆借和债券交易提供清算提示服务;提供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信息服务。
外汇指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他金融公司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经营外汇业务。
外汇指定银行是指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批准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
外汇市场包括哪几种类型外汇市场包括无形外汇市场和有形外汇市场,两种类型,外汇市场是指在国际间从事外汇买卖,调剂外汇供求的交易场所,它的职能是经营货币商品,即不同国家的货币,国际上因贸易、投资、旅游等经济往来,总不免产生货币收支的关系。
如何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1.1 了解外汇市场在外汇市场上,投资者可以买卖不同的货币,以获得投资收益。
外汇市场是一个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它提供了一个可以买卖外汇的平台。
银行间外汇市场概述一、背景知识(一)我国外汇交易市场发展回顾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
同年4月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即中国外汇交易系统)正式启动运营。
银行间市场主要为外汇指定银行平补结售汇头寸余缺及其清算提供服务,外汇指定银行为交易主体,外汇管理部门对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实行上下限额管理,对于超过或不足限额的部分,银行可通过银行间市场售出或补充。
其后,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
1994年4月5日增设港币交易。
1995年3月1日开办日元交易。
2002年4月1日增加欧元交易币种。
在增加交易品种的同时,交易时间进一步延长。
从2003年2月8日开始,外汇市场交易时间从过去的9:20~11:00延长到9:30~15:30。
2003年10月1日起,允许交易主体当日进行双向交易。
2005年5月18日开办了8种外币对交易。
2005年8月15日推出远期外汇交易。
2006年1月4日引入了询价交易。
从此形成了银行间市场可全天候进行满足结售汇业务的双向外汇资金买卖、进行头寸平补和资金调度的市场运行现状。
在支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传导央行货币政策、服务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和现状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经历了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
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实践证明,这一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
但此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中国外汇市场发展简介与国际外汇场相比,中国外汇市场是在近30年内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形到无形、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目前已经初步发展成为人民币相关产品的定价中心,包括人民币拆借和债券市场。
但是这还只是形式上的。
本质上仍是以结售汇制度为基础的银行间外汇买卖市场。
外汇市场存在的前提是外汇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即拥有外汇的卖者和买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交易。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统收统支的外汇管理体制,一切外汇收入必须出售给国家,一切外汇支出都要由国家计划安排,因而不存在外汇的买者和卖者,也就不存在外汇市场,统收统支的外汇管理体制虽是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外贸的国家垄断体制相适应的产物,也是当时我国对外贸易规模较小,外汇收支数额不大的情况下保证外汇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必然要求。
而外汇市场80年开始从萌芽到逐步完善,也正是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开放型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客观要求。
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一、外汇调剂市场的萌芽与起步(1980-1985年)1978年12月18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大转折点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从此,推进对外开放、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进入探索实施阶段,客观上为外汇市场的萌芽创造了条件。
历史地看,外汇调剂市场的发展满足了当时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需要,对于整个外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严格来说,外汇调剂市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汇市场,只是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外汇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只能说是一种外汇市场的萌芽。
1985年底在深圳设立了外汇调剂中心,其后在其它经济特区也相继设立了一些。
尽管我国的外汇调剂市场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外汇市场,但是,作为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统收统支外汇体制的突破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市场机制,其开创性的意义是深远的。
后来经过改革开放的初步探索,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迅速扩大,但外汇供求矛盾仍很突出。
同时,由于社会总需求膨胀,国内物价上涨较大,出口换汇成本增加。
此时,外汇调剂市场产生阶段确立的限定价格已经不能反映实际供求。
这就造成了1985年调剂市场有行无市,非法高价买卖外汇的场外交易增加。
二、外汇调剂市场框架的形成阶段(1986-1993)1986年,我国外汇调剂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外汇调剂市场的主要改革为:(1)外汇调剂业务由中国银行移交给外汇管理局办理。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外汇调剂中心,办理本地外汇额度和现汇的调剂业务,在北京设立了全国外汇调剂中心,办理中央部门之间和各省市之间的外汇额度和现汇调剂业务,形成了一个初步的伞形结构外汇市场。
(2)1986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调剂外汇,扩大了调剂范围,允许地方政府的留成外汇,允许国营、集体企事业单位同外资企业之间进行外汇调剂,沟通了两个市场。
华侨、港澳台同胞的捐赠外汇进入外汇调剂市场,并从1991年12月1日起允许我国境内的中国公民以及定居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参加外汇调剂。
(3)提高了外汇调剂价格,由买卖双方自由议定,放开了外汇调剂价格,调剂价格根据外汇供求自由浮动。
(4)1992年开通了26家地方调剂中心组成的联合报价网络,建立了调剂价格及成交情况的信息网络。
这是我国外汇调剂市场向规范化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
同以前的内部调剂相比,它运用了更多的市场机制,如公开报价、竟价成交,不仅体现了公开化、市场化的原则,大大提高了外汇调剂交易的透明度,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经济商的作用,完善了信息的传导机制,创造了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与我国外汇调剂市场相对应的是我国外汇调剂成交额的逐年增加,1987年全国外汇调剂成交额累计为42亿美元,1988年增加到62.6亿美元,1992年达251.05亿美元。
四、市场化、规范化的银行间外汇市场阶段(1994-今)94年开始实行结售汇制度、1996年底经常项目可兑换市场、远期结售汇试点中资企业保留现汇,交易规模空前发展。
1、从交易载体上,1994年4月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成立运行,它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全国各地的分中心和调剂中心实行联网交易,外汇指定银行必须指派外汇交易中心认可的交易员进入交易中心的指定的交易场所进行外汇交易,从这个角度讲,当时我国外汇交易系统具有有形的特征,同时,由于外汇交易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易,这一点又于国际上成熟的外汇市场相似,因此,又具有无形市场的特征。
总之,我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外汇交易系统,它基本上统一了以前分割的外汇市场,使全国的外汇交易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和代理交易全部纳入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保证了外汇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市场信号合理流动。
2、在市场结构上。
外汇市场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第一次确立了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一是客户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市场,二是银行间外汇市场包括外汇指定银行相互之间以及外汇指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这种市场结构已基本上与国际规范的外汇市场相一致。
3、在市场组织形式上,实行统一的外汇市场实行会员制,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准许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经外汇交易中心审核批准后,均可成为外汇交易中心的会员,会员分为自营会员和代理会员,自营会员可兼营代理业务,而代理会员只能从事代理业务。
4、在交易方式上,中国外汇交易系统实行分别报价、撮合成交的交易方式,交易员报价后,由计算机系统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对外汇买入和卖出报价的顺序进行组合,然后按照最低卖出价和最高买入价的顺序撮合成交。
5、在清算方式上。
中国外汇交易系统实行本外币集中清算,本币实行二级清算,(即各分中心负责当地会员之间的清算,总中心负责各分中心的差额清算,人民币资金通过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的人民币帐户办理;外汇资金实行一级清算,即总中心负责各会员之间的清算,外汇资金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境外开立的外汇帐户办理。
)这一时期的意义具体表现在:首先,统一了人民币市场汇价,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联网运作,改变了以前各地调剂市场分割带来的人民币市场汇价不统一的局面,有利于企业的经营运作和进一步利用外资,同时也使中国在外汇管理方面更符合国际惯例,促进了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
其次,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可能,中央银行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外汇市场的建立使中央银行可以以普通会员的身份入场交易,以此调节市场供求,稳定汇率,从而在外汇领域基本形成了国家间接调控下的市场机制。
第三,有效保障了银行和企业结售汇业务的正常开展和新汇制的运行。
应该说,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是我国外汇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现有外汇市场模式从1994年至今,随着电子通讯手段快速发展,在人民银行的直接领导下,外汇交易中心对外汇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完善措施: 引入做市商制度外资为主22家左右、做市商报价形成中间价,波动幅度进一步放宽,快速推出多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产品,委托路透进行系统开发等。
竞价交易:也称匿名交易,指做市商将各种货币对的买卖价格报入交易系统,交易系统自动选择最优的买卖报价并匿名发布,会员通过一次点击(one click)、匿名询价(RFQ)或限价订单(limit order)方式与做市商匿名交易。
询价交易:会员选择有授信关系的做市商,双边协商交易的币种、金额、价格和期限等要素进行的交易。
会员也可以和有授信关系的非做市商会员进行询价交易。
即期:人民币外汇即期交易指会员以约定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在成交日后第二个工作日或第二个工作日以内交割的外汇对人民币的交易,包括TOM和TODAY的交易。
交易模式:竞价和询价远期: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指交易双方以约定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日期交割的外汇对人民币的交易。
交易模式:询价掉期:银行间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一前一后两个不同的交割日、方向相反的两次本外币交换,在前一次货币交换中,一方用外汇按照约定汇率从另一方换入人民币,在后一次货币交换中,该方再用人民币按照另一约定汇率从另一方换回币种相同的等额外汇;反之亦可。
其中交割日在前的交易称为交易近端,交割日在后的交易称为交易远端。
交易模式:询价 货币掉期: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是指在约定期限内交换约定数量人民币与外币本金,同时定期交换两种货币利息的交易。
货币掉期交易中人民币参考利率:应为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具有基准性质的货币市场利率,或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外币参考利率由交易双方协商约定。
将发布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指引,规定具体的交易参数。
交易模式:询价外币对:逐年下降,620亿左右,主要是三个货币对,欧元兑美元、美元兑港币、美元兑日元。
2008年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回顾一、市场概况(一)人民币对美元单边升值趋势中止,对其他货币受国际市场影响大幅波动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在经历了上半年快速升值之后,下半年呈现明显的双向波动。
1-6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大幅升值,从年初的7.2996快速升值至6月末的6.8591,累计升值6.4%,其中,1月份升值1.66%,是汇改以来最大的单月升幅。
7-12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速度显著放缓,双向波动特征更加突出,在6.80-6.87间反复震荡,半年累计升值仅为0.4%。
10月、11月整体上还呈现为贬值态势。
下半年126个交易日中,有56个升值日、69个贬值日(1个交易日持平),这也是汇改以来首次出现贬值日天数较多的半年。
图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走势人民币对非美货币中间价上半年总体较为平稳,但受国际市场影响,下半年人民币对日元、欧元和英镑中间价大幅波动,7-12月,人民币对日元贬值14.8%,人民币对欧元升值12.1%,人民币对英镑升值38.5%。
其中,人民币对英镑中间价在年底前两个交易日首度破10.0整数位。
(二)市场交易进一步活跃,币种和交易模式格局保持稳定2008年,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累计完成交易量同比增长72.6%,日均同比增长69.8%。
各子市场中,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是主要交易市场,同比增长81.9%。
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同比增长35.5%,其中,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同比增长39.6%,占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的96.2%。
图二: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逐月交易规模从交易币种上看,美元币种仍然是市场交易的主要货币。
占比99.5%,这一比例与上年度相同;港币币种成交折83.6亿美元,日元、欧元、英镑币种成交分别折11.4亿美元、44.7亿美元和1.5亿美元,四币种交易累计占市场的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