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局部修订(送审稿)final
- 格式:doc
- 大小:185.00 KB
- 文档页数:18
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地源热泵系统简介地源热泵技术是一项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建筑供能技术。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和深层的大地能量,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然能源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然后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的系统,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
抽取地下水水源热泵,但由于技术限制,全部回灌不易做到,监督实施也比较困难,而且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
在国外目前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是埋管式地源热泵技术,是充分利用浅层地热的最佳技术途径。
目前埋管式地源热泵在欧美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已被充分证明是成熟可行的技术,在我国,建设部和一些省市的建筑节能政策中明确提出要推广使用地源热泵。
(欧美普遍使用的是在别墅中,在冬天取暖、夏天空调的地区)234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工程勘察4 地埋管换热系统5 地下水换热系统6 地表水换热系统7 建筑物内系统8 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9 附录1 总则1.0.1为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工程勘察4 地埋管换热系统5 地下水换热系统6 地表水换热系统7 建筑物内系统8 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9 附录2 术语2.0.1地源热泵系统groud-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局部修订的
公告
佚名
【期刊名称】《北京房地产》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现批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总页数】1页(P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3
【相关文献】
1.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局部修订的条文及条文说明 [J],
2.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J],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加氢站技术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J],
4.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第386号 [J],
5.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加氢站技术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同意河北省《热泵系统工程技
术规程》地方标准备案的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0.05.31
•【文号】建标标备[2010]79号
•【施行日期】2010.05.3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同意河北省《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
程》地方标准备案的函
(建标标备[2010]79号)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你办《关于申请<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备案的函》(翼建标备函[2010]04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该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其备案号为:J11632-2010。
该项标准的备案公告,将刊登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二〇一〇年五月三十一日。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 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20XX-XX-XX 发布20X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修订说明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9] 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50366-2005进行局部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补充了中深层地埋管系统的工程勘察内容一节;2 补充了中深层地埋管换热系统一章;3 完善了浅层地埋管换热系统、地下水换热系统、地表水换热系统及建筑物内系统章节技术内容;4 完善调试、验收技术内容,补充了监测技术一节。
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修订对照表(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B.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GB 50366—20××条文说明2.0.7A浅层地埋管换热系统通过与岩土体间的热交换,可以作为热泵供热的低温热源和供冷的放热热汇,具有供冷、供热双重功能,岩土体深度一般为地表下200m以内,温度通常低于25℃。
长沙市工程建设地方技术规程(长沙市两型社会城乡建设标准体系)DBCJ003-201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长沙市实施细则(试行)2011-11-23 发布 2012年1月1日实施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前言为了引导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节能效益,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年版)》的基础上,针对长沙地区的地质、气候及资源特点,编制组对相应的条文进行了细化、补充和延伸,经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评审通过。
本细则在编制过程中,得到科研院校、企业和很多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向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反馈,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细则由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参编单位:华盛麓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能源与工程学院湖南工程学院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惟楚能源环境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排列)林宣军、林汉柱、刘和平、刘毅、肖双江、李念平、廖胜民李红、李明、李晓、汤远志、杨昌智、陈晓、胡武文、黄若文、张泉目录1 总则.........................................................32 术语.........................................................43 工程勘察......................................................83.1一般规定................................................83.2 地埋管换热系统工程勘察..................................93.3 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103.4 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144 地埋管换热系统..............................................164.1 一般规定.............................................164.2 地埋管管材与传热介质.................................164.3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174.4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194.5 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215 地下水换热系统..............................................245.1 一般规定.............................................245.2 地下水换热系统设计.....................................245.3地下水换热系统施工.....................................265.4地下水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305.5地下水换热系统的维护与管理.............................306地表水换热系统..............................................326.1一般规定...............................................326.2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原则.................................336.3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要点.................................336.4地表水换热系统施工.....................................356.5地表水换热系统检验与验收..............................377建筑物内系统.................................................397.1热泵机房设计...........................................397.2末端系统设计...........................................407.3建筑物内系统施工、检验与验收...........................418系统调试、试运行与验收.....................................429地源热泵系统的检测与评价...................................439.1一般规定...............................................439.2室内应用效果评价.......................................439.3热泵机组性能测评.......................................449.4输送系统能效测评.......................................459.5系统综合能效测评.......................................469.6地源侧环境影响测评.....................................479.7地源热泵系统监测.......................................48附录B缠丝过滤器和填砾过滤器滤料规格.....................53附录C热源井室平剖面图示意图................................55附录D成井工艺阶段验收单....................................56附录E地源热泵系统验收记录表..............................57(续)地源热泵系统验收记录表..............................58本细则用词说明...............................1总则1.0.1为了促进长沙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指导长沙市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经济合理以及更好地发挥其节能效益,特制定本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GB50366-2005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局部修订说明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文件的要求,于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对《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进行局部修订。
参编单位基本不变。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自实施以来,对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然而,随着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如何正确获得岩土热物性参数,并用来指导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约束。
因此,在实际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存在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1)简单的按照每延米换热量来指导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给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埋下了很多隐患;(2)没有统一的规范对岩土热物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和手段进行指导和约束,造成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结果不一致,致使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
为了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更加完善合理,统一规范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正确指导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本次修订增加补充了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及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条文进行了修订。
修订的条文如下:1)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第二章“术语”及其相应的条文说明中,增加五条术语:2.0.25 岩土热响应试验2.0.26岩土热物性参数2.0.27岩土的初始温度2.0.28岩土柱状图2.0.29测试孔(槽)2)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第三章“工程勘察”中第3.2节: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中,增加第3.2.3条和第3.2.4条;3)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条文说明第三章“工程勘察”中,对第3.2.2条进行了修订;4)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第四章“地埋管换热系统”中,增加第4.3.6条,将原4.3.6条及以后条文序号相应顺延;5)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第四章“地埋管换热系统”中,对第4.3.13条及其相应的条文说明进行了修订;6)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条文说明第四章“地埋管换热系统”中,对第4.3.14条中的公式(4)进行的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GB50366-2005局部修订(送审稿)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文件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16家单位对《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进行局部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相应做法。
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共同审查定稿。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一、增加岩土热响应试验相关术语;二、修改第3.2.2条条文说明;三、增加第3.2.3条和第3.2.4条;四、在原第4.3.6条前增加一条,作为第4.3.6条,将原4.3.6条及以后条文序号相应顺延;五、修改原第4.3.13条及其相应的条文说明;六、修改原第4.3.14条条文说明中的公式(4);七、增加附录C:岩土热响应试验方法。
本规范共分8章和3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工程勘察,地埋管换热系统,地下水换热系统,地表水换热系统,建筑物内系统及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本规范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山东建筑大学、际高建业有限公司、北京计科地源热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热能研究与推广中心、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湖北风神净化空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工程学院、克莱门特捷联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广州从化中宇冷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依科瑞德地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济南泰勒斯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徐伟、邹瑜、刁乃仁、丛旭日、李元普、孙骥、于卫平、冉伟彦、冯晓梅、高翀、郁松涛、王侃宏、王付立、朱剑锋、魏艳萍、覃志成、林宣军、朱清宇、沈亮、吕晓辰、李文伟、冯婷婷、苏存堂、顾业锋主要审查人员名单:局部修订说明《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自实施以来,对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在我国健康快速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然而,随着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如何正确获得岩土热物性参数,并用来指导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和约束。
因此,在实际的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存在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1)简单的按照每延米换热量来指导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给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埋下了很多隐患;(2)没有统一的规范对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指导和约束,造成岩土热物性参数测试结果不一致,致使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
为了使《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更加完善合理,统一规范岩土热响应试验方法,正确指导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本次修订增加补充了岩土热响应试验方法及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条文进行了修订。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工程勘察3.1 一般规定3.2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3.3 地下水换热系统勘察3.4 地表水换热系统勘察4 地埋管换热系统4.1 一般规定4.2 地埋管管材与传热介质4.3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4.4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4.5 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5 地下水换热系统5.1 一般规定5.2 地下水换热系统设计5.3 地下水换热系统施工5.4 地下水换热系统检验与验收6 地表水换热系统6.1 一般规定6.2 地表水换热系统设计6.3 地表水换热系统施工6.4 地表水换热系统检验与验收7 建筑物内系统7.1 建筑物内系统设计7.2 建筑物内系统施工、检验与验收8 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附录A 地埋管外景及壁厚附录B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附录C 岩土热响应试验方法CONTENTS1 General principles2 Nomenclature3 Field survey3.1 General rules3.2 Survey of 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s3.3 Survey of groundwater systems3.4 Survey of surface water systems4 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4.1 General rules4.2 Pipe and heat-transfer fluid of ground heat exchanger4.3 Design of 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4.4 Construction of 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4.5 Test and acceptance of 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5 Groundwater system5.1 General rules5.2 Design of groundwater system5.3 Construction of groundwater system5.4 Test and acceptance of groundwater system6 Surface water system6.1 General rules6.2 Design of surface water system6.3 Construction of surface water system6.4 Test and acceptance of surface water system7 Systems in buildings7.1 Design of systems in buildings7.2 Construction, test and acceptance of systems in buildings8 Integral operation, test and acceptanceAnnex A Outside diameter and wall thickness of ground heat exchanger Annex B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vertic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Annex C Method of rock-soil thermal response test2.0.25岩土热响应试验rock-soil thermal response test通过测试仪器,对项目所在场区的测试孔(槽)进行一定时间的连续加热(或吸热)试验,获得项目场区岩土平均热物性参数及岩土的初始平均温度。
2.0.26岩土热物性参数parameter of the rock-soil thermal properties是指不含回填材料在内的,地埋管换热器深度范围内,岩土的综合导热系数、综合比热容。
【条文说明】由于岩土各层土质不同,导热系数、比热容也不相同;对于工程设计而言,最为关心的是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换热能力,这主要反映在地埋管换热器深度范围内的综合岩土导热系数和综合比热容两个参数上。
2.0.27岩土的初始温度initial temperature of the rock-soil地埋管换热器深度范围内,岩土未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岩土自身的温度。
2.0.28岩土柱状图rock-soil histogram通过现场钻孔勘察,并综合场区已知水文地质条件,绘制钻孔揭露的岩土柱状分布图,获取地下岩土不同深度的岩性结构。
【条文说明】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差异性,需要通过实地勘测,绘制出柱状的岩层分布图,获取地下岩土不同深度的材料构成,以及地下水的情况。
2.0.29 测试孔(槽)vertical(horizontal) testing exchanger按照测试要求和拟采用的成孔方案,将用于测试的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称为测试孔,水平地埋管换热器称为测试槽。
3.2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3.2.2条文说明原条文说明中:现场测试法:现场测试岩土体应在测试埋管状况稳定后进行。
根据埋管深度或长度,测试一般应在测试埋管安装完毕72h后进行。
对两个勘探孔(槽)及两个以上勘探孔(槽)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取算术平均值。
更改后条文说明:现场测试法:现场测试岩土体应在测试埋管状况稳定后进行。
在测试孔(槽)完成后,放臵至少48h以上。
对两个测试孔(槽)及两个以上测试孔(槽)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取算术平均值。
通过对多个岩土热响应试验的考察,由于各个项目地质条件的差异性以及测试孔(槽)的深度不一,测试孔(槽)达到稳定时所需时间也不一致,通常在48h后测试埋管的状态基本稳定,将测试孔(槽)完成后放臵的时间规定为至少48h以上。
3.2.3岩土热响应试验测试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期内的检查合格证、校准证书或测试证书。
测试方法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条文说明】测试仪器所配臵的计量仪表,如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等,满足测试精度与要求。
3.2.4对于利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当总的应用建筑面积在3000 m2~5000 m2,宜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当总的应用建筑面积大于等于5000 m2时,应进行热响应试验。
4 地埋管换热系统4.3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4.3.6 对应用建筑面积在5000m2以上,或实施了岩土热响应试验的项目,应利用岩土热响应试验结果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
且应符合以下要求:1)夏季运行工况条件下,地埋管换热器侧进水温度宜低于35℃;2)冬季运行工况条件下,添加防冻剂的地埋管换热器侧进水温度宜高于-2℃;不添加防冻剂的地埋管换热器侧进水温度宜高于4℃。
【条文说明】利用岩土热响应试验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是将岩土热物性参数、岩土的初始温度和空调冷热负荷输入专业软件,在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运行条件下进行动态耦合计算,得出地埋管换热器侧的进出水温度,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
原4.3.13条文及条文说明:地埋管换热系统应根据地质特征确定回填料配方,回填料的导热系数不应低于钻孔外或沟槽外岩土体的导热系数。
【条文说明】保证地下埋管的导热效果,但对于地质情况多为岩石的区域,回填料导热系数可低于岩土体导热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