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11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第二、三学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助研助学金评选办法(试行)根据《兰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兰州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和《兰州大学助研助学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结合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评选办法。
第一条指导思想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奖励优秀、发挥导师作用、分层管理和动态调整为基本原则,达到增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激发研究生科学研究热情,鼓励研究生多出科研成果的效果。
第二条参评对象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包括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和强军计划研究生。
第三条评定条件1.按照学校文件规定,有下列情况的学生不参评:(1)违反法律或校纪校规者;(2)在学术研究中,有弄虚作假等违背学术道德行为者,或者在科研工作中,造成重大事件及损失者;(3)学位课程考试有一门不及格者;(4)自费出国留学者。
2.公派出国者不参加助研助学金评选。
第四条评定细则(一)非外聘导师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和助研助学金评选办法相同。
1.总分100分,其中科研业绩满分70分,研究所导师打分20分,学院研工组打分10分。
2.英语成绩:原则上,博士研究生申请一等奖助学金者要通过CET6(425分),或证明同等及以上水平,包括发表SCI论文,PETS 4(合格)及以上,IELTS(6.0及以上),或TOEFL(75及以上)等。
原则上,硕士研究生申请一等奖助学金者要通过CET4(425分),或证明同等及以上水平,包括发表SCI论文,PETS 3(合格)及以上、IELTS(5.0及以上),或TOEFL(65及以上)等。
3.研究生科研业绩,共70分:(1) 参评科研成果第一署名单位为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或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为第二单位。
(2)科研成果为已正式发表或已授权(不含公示期)。
(3)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研究生直接作为一等学业奖学金和特等或一等助研助学金的候选人:国家级科技奖励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的获奖人;科技类省部级二等奖排名前三的获奖人;新品种排名前三的发明人。
兰州⼤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才招聘启事为了进⼀步加强兰州⼤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作,现⾯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教师。
⼀、学科专业1.植物育种2.动物营养3.啮齿类动物与⿏害防控4.昆⾍学与草地⾍害防控5.农业经济与管理⼆、基本条件(⼀)学术带头⼈和学术⾻⼲1.学术带头⼈年龄在40周岁以下,学术⾻⼲年龄在35周岁以下;2.具有博⼠学位;3.胜任核⼼课程教学,能够承担研究⽣培养和本科⽣教学任务;4.学术造诣深,在科学研究⽅⾯取得国内外同⾏公认的重要成果,或主持过重⼤科研项⽬;5.有较⼤的发展潜⼒,对本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创新性设想。
(⼆)应届博⼠研究⽣1.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学位,本科阶段为“211⼯程”或“985⼯程”⾼校全⽇制毕业⽣(回国留学⼈员条件可适当放宽);2.发表过SCI学术论⽂;3.⼝头与⽂字表达能⼒较强,能胜任教师岗位⼯作;4.⾝体健康(正式聘⽤前需在兰州⼤学体检合格)。
三、相关待遇1.引进的⾼层次⼈才,按照《兰州⼤学萃英⼈才建设计划(修订)》,享受相应待遇。
详情请登录兰州⼤学⼈事处站()。
2.选留的博⼠研究⽣聘任为,享受相应⼯资、津贴以及科研启动费。
四、应聘材料1.申请表引进的⾼层次⼈才,按照《兰州⼤学萃英⼈才建设计划》,需填写《兰州⼤学拟引进⼈员情况登记表》并提供填表说明中的附件材料。
应届博⼠研究⽣需填写《兰州⼤学选留研究⽣情况登记表》并提供填表说明中的附件材料。
详情请登录兰州⼤学⼈事处站()。
2.本⼈简历、近期免冠1⼨照⽚1张;3.应聘者需提供近五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及复印件;4.其它相关证书等重要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五、联系⽅式联系⼈:范成勇电话:************传真:************E-mail:****************.cn地址: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兰州⼤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办公室邮编:730020兰州⼤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〇⼀⼀年⼆⽉⼆⼗五⽇。
兰州大学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推荐获奖学生第一批名单数学与统计学院博士:张宏武刘淑雅赵琳黄水波硕士:周晗时聪王俊超赵晶缑天祥蔡圆曹佳峰步真会李龙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吴巍炜白所王星辉张俊丽付春娥李小东童庆军硕士:曹霑董家奇顾陇刘金妹刘小涛罗飞龙王霄钟寅朱承泉王江涛池啸冯娜王高学冯尔玺王倩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向练硕士:梁文娟梁传江刘泉影盛勇张民徐艳丽马翔杜谨泽田毅化学化工学院博士:董明董亚蕾陆大班李树文张锋伟杨柳青张晓明陈自胜陈志敏焦志威丁三元夏晓峰祝海涛李葆生硕士:侯风萍张茜孙鑫何立鹏王建伟周继安屈季春叶晓亮冯晴亮周敏唐鹏翼薛小玲姬丽琴黄银娟赵旭波王阳李泽江钟美金何霆艾勇罗晓宏徐国强孙建王海博高喜爱陈文琳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秦倩倩武磊马涛樊经纬谢田朋张辉尹红菊胡岩峰张根蒋爱伍李海韵硕士:苏淼黄妍汪兵郝媛媛荐圣淇姜德纯杨智永杨青党春艳杜维波刘荣直南琼王东王林清施丽敏戴昕鹏孟帆张笑薇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博士:贾佳何建华刘建宝曹泊硕士:周非飞邱巨龙杨颖张晓王冬梅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博士:张振粉于惠田莉华硕士:张灵菲吴永娜王翀张树振杨有俊陈晓鹏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博士:刘小靖景泽叶晓燕张明硕士:何安姚金艳高配峰夏劲刘洪佑谢裕江樊成意郭斌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龚恒风刘作业王小山李平硕士:谢芹洪鹏飞罗老永包小军段小江基础医学院博士:王媛硕士:刘陆平袁苗苗孙绕李婉刘燕飞口腔医学院硕士:胡晓潘安应飞药学院硕士:孙陶利张艳刘燕妮尚晓娜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士:丁辉硕士:李宁荫任旋靳佳欣桂惠明郭凌云韩冬冬杨小龙李菲菲王石雄民族学研究院博士:拉毛吉李元元刘嘉尧硕士:贾陈亮张峰峰赵海军李超哲学社会学院硕士:罗小芳彭洋黄凌飞张丽外国语学院硕士:王阿菊安心汪春梅经济学院博士:咸春林昝国江硕士:颜咏华白媛媛谢恒何明辉范宪伟刘晨烨盛小娇赵婷程辞陈昊管理学院博士:王学军硕士:廖玲玲刘鹏惠春华张绪涛王鹤赵雷孙权程素杰夏爱玲李丹赵进宫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张智硕士:董沁泽韩笑刘一凡王琰郝相赟教育学院硕士:叶杰孙志强艺术学院硕士:秦文浩。
草类作物育种实习日志指导老师:张建全谢稳刚小组成员:杨玉婷邓霞罗开嘉苏波波孙阳辉草类作物育种试验结束了,回顾我们这几天的试验经历,在两位老师指导下,我们合作完成三组实验。
一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的扦插和禾本科分株繁殖实验;二是紫花苜蓿有性杂交和自交实验;三是育种试验设计——完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
多年生豆科牧草的扦插和禾本科分株繁殖实验日期: 7月19日天气:晴实验记录: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土地除草,平整。
最终根据纸上设计成形,四周堆好田埂,中间小路间隔。
①豆科牧草扦插选取紫花苜蓿做豆科牧草扦插实验,割取一定数量生长状况良好的紫花苜蓿,以带芽的生长点作为扦插枝上端,下方5—10cm处斜剪,每个扦插枝横向间隔20cm,竖向间隔5cm扦插。
②禾本科分株繁殖挖取早熟禾草皮禾本科分株繁殖实验,分株时尽量不伤害根系,间隔同苜蓿扦插相同,但每个位点可以一株或多株。
实验总结:实验过程中,水一定要浇透。
因为扦插枝的剪取比较精细,所以要比较耐心的完成。
注意分工配合,做到每个人有事可做,节省时间。
紫花苜蓿有性杂交和自交实验日期: 7月20日天气:晴实验记录:苜蓿地,每人选取3个花序上一定数目小花,去雄后授以其他父本花粉,套袋标记,定期观测。
实验总结:实验比较简单,但分辨雄雌去雄授粉,这些步骤都非常考校耐心和仔细程度,因为用到拨针等工具,过程注意安全。
育种试验设计——完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日期: 7月20日天气:晴实验记录:土地平整,划出小区,选用4个一年生豌豆品种,按照试验设计的4次重复的随机区组田间实施播种。
实验总结:土地因为起伏颇大,平整量不小,都很辛苦。
在按照设计丈量土地时,一是严格按照事先设计,二是灵活运用勾股定理,确定直角。
土地丈量,确定边界结束,播种之时,因为共有四个品种,严格控制播种边界,防止串种,影响实验结果。
总的来说,三个实验比较成功,大家团结互作,分工合理,在天气炎热,实验繁琐的情况下比较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草业信息学实验课讲义(修订版)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2年3月一、课程概况课程名称:草业信息学实验总学时数及课程安排:本实验课共36学时,共3个学分,分9次实验课,每次4学时,本学期6-14周每周四上午上课。
学生专业及人数:草业科学专业20人、草业科学基地班30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39人,共计89人教学条件:榆中校区可容纳100人的计算机机房(C10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示范和上机练习相结合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草业信息学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草业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草业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运用草原学、生态学和信息学等科学的理论与技术,重点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在草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草业信息的数字化与可视化表达、处理、分析、集成和应用等。
草业信息学实验课是草业信息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由一系列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递进式习作构成,可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草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特别是通用的空间分析功能。
内容包括空间、属性信息查询,遥感图像处理、专题地图制作、数据输入,地图输出,邻近分析,叠置分析,网络分析,不规则三角网的应用等,涉及矢量、栅格、TIN三种数据模型,最后用综合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草业信息学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草业信息学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深入理解草业信息学在草业科学研究领域的作用和角色。
熟悉信息学,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在草业科学领域的应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掌握草业信息学在草业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方法,学习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常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草业信息学的理论和方法。
四、教学参考书1. Kang-tsung Chang著,陈健飞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五版).科学出版社,2010.2. 汤国安,杨昕编著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五、考核和评价方式采用随堂作业打分和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安排4次随堂作业,1次随堂考试,其中随堂作业占40%,随堂考试占60%。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简要介绍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成立于1963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街120号。
现有在职职工164人,其中科技人员117人,在科技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8人;有博士学位的2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8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21人。
研究方向与任务:以我国的4亿公顷草地为研究对象,以解决草地生态环境问题、提高草地生产力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以促进我国草业科学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重研究牧草遗传资源与育种,天然草地保护与改良,人工草地建植与管理技术,草地鼠虫病害、雪灾、火灾等灾害监测与综合防控,草地生产力的动态监测与评价,草地综合发展与宏观决策研究;饲草料加工、调制及反刍动物营养;草地改良与牧草加工机械的研制和草产品开发及城市草坪绿化等。
机构设置:通过科技体制改革,草原所现已形成了科技创新、科技开发和后勤服务保障三个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由办公室、人事处、科技处、条财处四个职能管理部门和牧草资源与育种、草地生态与监测、草地生产与管理、草地综合发展、草地工程机械五个研究室以及草业科技信息中心、牧草及草产品检测与分析测试中心构成;科技开发体系由内蒙古中农草业发展有限公司构成;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由后勤服务中心构成。
科技优势: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经过近50年的建设,已成为科研实力雄厚、学科设置合理的草业科学研究基地。
承担国家、部门各类研究项目489项;收集、保存了一批优良、珍贵的草类种质资源,培育出17个优良牧草品种;建立了草地资源信息系统,可以进行快速大面积草地估产、草畜平衡估算和草地灾害评估;建立了草地资源、草类种质资源信息网站;在天然草地合理利用、退化草地综合治理、人工草地的建植与利用、草地保护与减灾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研究制造出适合于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植和牧草收获、加工近20种机械。
大学科学野外试验台站暂行管理办法野外试验站是我校开展科研试验、教学实习、科技示范推广、人员培训和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野外综合平台。
XX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已建设有“XX大学XX草地农业实验站”、“XX大学XX黄土高原草地农业试验站”和“XX大学XX草地农业试验站”等。
为加强草业科学专业试验站(以下简称试验站)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避免试验与教学安全事故,保障试验站各类仪器设备设施的安全顺利运行,使其更好为科研和教学服务,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XX大学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建设与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试验站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管理办法:第一条:长期、定点、系统地观测记录试验站所在区域的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种质资源和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并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
第二条:系统连续的收集整理试验站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和人文等基础资料,并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
第三条:建立完善的“土-草-畜-人”四维一体草地农业综合试验体系,配套完整的试验监测设备,以保障各类科研项目的野外试验的顺利实施。
第四条:试验站由学校统一规划建设,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组织实施我院的科研和教学计划。
第五条:为XX大学及相关兄弟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涉农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为相关专业的基层研究人员提供培训基地。
第六条:建立示范基地,转化推广国内外草地农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当地或相关区域草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第七条:试验站实行XX大学领导下的站长负责制。
站长由相同研究领域或方向学术带头人兼任。
副站长和各个研究单元的负责人由站长根据工作需要提名,报依托单位聘任。
站长在依托单位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领导下全面负责组织领导试验站的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工作。
站长任期内若因工作变化或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等原因,可由依托单位提出变更调整意见报学术委员会批准或上报学校有关部门批准。
第八条:试验站工作实行网络化无缝管理,站长、副站长和各个研究单元负责人实行目标责任制,各职能单元实行定人、定岗、定任务的岗位责任制。
草业科学框架纲要任继周;侯扶江【期刊名称】《草业学报》【年(卷),期】2004(013)004【摘要】草业科学是研究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3个要素群,3 个主要界面和 4 个生产层.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群居于核心地位,非生物因子群是生态系统的自然立地条件,社会因子群是草地农业系统所处的社会立地条件,草业科学需要分别设立相应的基础课,以探讨各个因子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草业科学最重要的3个界面是草丛-地境界面、草地-家畜界面、草畜-社会界面,它们是系统最活跃、最敏感、功能最密集的部分,是草业科学新的分支学科的生长点,草业学科针对3个界面及其功能的特异性和必要性设立专业基础课,而且针对生产需要,对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加以综合,开设专业课.3个界面,连缀了草业生产前植物、植物、动物和外生物4个生产层,根据社会生产的要求,草业科学按照4个生产层可将相关课程重组成二级专业,或沿着生产流程,按照有关学科的内在联系,重组成二级学科.【总页数】6页(P1-6)【作者】任继周;侯扶江【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相关文献】1.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纲要与框架——《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纲要》自序 [J], 周明星2.草业科学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框架刍议 [J], 任继周3.草业科学框架结构与教学实践 [J], 任继周4.大运河“世遗”框架与《纲要》框架涉及城市比较研究 [J], 丁煦诗5.《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框架下的海外港口建设 [J], 俞正;余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地培育学>考试试题题库(共110分钟)题库一一. 简答(25分)1.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8分)2.什么是草地(8分)3.草地退化(9分)二.简述草地生态系统中土-草-畜各组分间的关系(25分)三.提高人工草地持续生产能力的技术和途径(25分)四.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和目标(25分)题库二一.简答题(20分)1.草地培育学任务(10分)2.草地退化及表征(10分)二.试述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家畜之间的相互关系(25分)三.建立人工草地的环节、步骤及相关管理和环境因子有那些?(25分)四.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改良的原则和目标(30分)题库三一、概念(20分)1.草地(5分)2.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5分)3.草地退化及表征(5分)4.草地演替(5分)二、简答题(45分)1.牧草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格局与草地利用的关系(10分)2.采食对草地植物的影响(10 分)3.草地改良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10分)4.在我国建立人工草地的意义(10 分)三、叙述题(35分)1.运行GrazFeed 软件,你对草地质量与畜产品质量及数量的关系有什么进一步的理解?(15分)2.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和目标(20分)题库四一、概念(20分)1.草地(5分)2.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5分)3.草地退化及表征(5分)4.草地演替(5分)二、简答题(45分)1.牧草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格局与草地利用的关系(10分)2.采食对草地植物的影响(10 分)3.草地改良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10分)4.在我国建立人工草地的意义(10 分)三、叙述题(35分)1.运行GrazFeed 软件,你对草地质量与畜产品质量及数量的关系有什么进一步的理解?(15分)2.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和目标(20分)题库五一.概念1.草地培育学及其任务(5分)2.草地(5分)3.草地退化及表现(5分)4.划区轮牧(5分)二、简答题(60分)1.草地正向演替或逆向演替的表现(10 分)2.牧草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格局与草地利用有什么样的关系(10分)3.建立人工草地对我国草地畜牧业和环境发展有何意义(10 分)4.家畜-草地之间的互作关系(20分)5.运行GrazFeed 软件,你对草地质量与畜产品质量及数量的关系有什么进一步的理解? (10 分)三、叙述题请叙述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原则和目标(20分)题库六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1.天然草地每年每公顷能吸收的CO2的量是( )。
土壤学实验讲义(修订版)吴彩霞王静李旭东2012年10月目录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实验二、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实验三、土壤速效钾的测定实验四、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实验五、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实验六、土壤酸度的测定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说明为开展土壤科学实验,合理用土和改土,除了野外调查和鉴定土壤基础性状外,还须进行必要的室内常规分析测定。
而要获得可靠的科学分析数据,必须从正确地进行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和制备做起。
一般土样分析误差来自采样、分样和分析三个方面,而采样误差往往大于分析误差,如果采样缺乏代表性即使室内分析人员的测定技术如何熟练和任何高度精密的分析仪器,测定数据相当准确,也难于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故土样采集和制备是一项十分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二、实验方法步骤(一)土样采集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
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1.土壤剖面样品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发生分类。
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图1 土壤剖面坑示意图2. 土壤混合样品混合土样多用于耕层土壤的化学分析,一般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按地块分别采集混合土样。
一般要求是:(1)采样点应避免田边、路旁、沟侧、粪底盘以及一些特殊的地形部位。
(2)采样面积一般在20—50亩的地块采集一个混合样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样品数。
(3)采样深度依不同分析要求而定,一般土壤表层取0-10cm,取样点不少于5点。
可用土钻或铁铲取样,特殊的微量元素分析,如铁元素需改用竹片或塑料工具取样,以防污染。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业科学基地班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草业科学,专业代码:090701一、专业简介草业科学基地班属草业科学学科,于2007年获准建立甘肃省草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后成立,是兰州大学“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毕业后授予兰州大学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体系:依据草业系统的4个生产层和3个界面的理论,构建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设有草学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阵容: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人,部、省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萃英特聘教授1人、萃英特聘讲席教授3人,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
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89.6%,出国工作、学习一年以上的占71.4 %。
实践平台:建有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草业农业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西部草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和临泽草地生态试验站等12个野外观测站和示范基地。
科研与实力: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重大重点项目26项,包括我国首个牧草学领域“973”项目。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
出版著作9部,发表论文55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5篇。
国际交流:与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公司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
有国家“草地农业创新引智基地”。
新西兰梅西大学出资设立了任继周教授奖学金,用于鼓励两国学生、学者的交流。
2名特聘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有草业科学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草地农业系统耦合与管理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完成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2项。
特色与优势:培养模式科学化:建立了教室-教学实验室-野外实验站-实习基地相结合,以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体,英语与人文社科知识为两翼,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教育教学导师化:依托强大的师资阵容,对基地学生实行导师制。
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基地学生配备具副高职称以上或承担有科研项目的教师作为导师,指导学生的方向选择、课程选修、科研训练、就业以及进一步深造等。
培养方式国际化:发挥国际交流活跃的优势,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出国深造交流、聘请外籍教师授课、邀请国外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学院每年选拨约3-4名学生在第4学年赴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基地学生具有优先权。
科研训练实战化:借助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优越的实践平台,基地学生自第3学年起即可参与科研项目,深入学科最前沿,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设有“基地学生科研训练基金”资助学生的兴趣科研活动。
资助保研优先化:在遵循学校基地班相关倾斜政策的基础上,优先基地学生的奖助和免试推荐研究生。
目前,学院设有“钱学森草产业奖学金”和“爱心互助基金”等奖助项目。
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定位:培养掌握草业科学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草业科学研究、管理、开发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草业科技创新能力、适应草业科学学科发展的学术型人才。
目标: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具有草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术型专门人才,为继续攻读研究生奠定基础,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天然草地规划与利用、生态旅游设计、自然保护区建设、农区草业建设、城市草坪绿地与运动场建植与养护,以及草畜产品加工和草原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基本要求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1、思想积极进取,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2、具备基本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知识以及社会公德与文明礼仪修养。
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强烈的责任意识、自我激励和发展意识。
具备良好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含)以上水平。
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和书籍,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熟练计算机及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具有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4、扎实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化学、生物学、农学等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系统掌握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理论,并理解其实质和精髓。
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熟悉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生产实际、最新成果、理论前沿与发展趋势。
6、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有科研创新能力。
可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7、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学制、学分和学位学制:4年。
弹性学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时间最长不超过8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6年。
学分:166学位:完成本方案规定内容,并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兰州大学农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主干课程: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草地保护学、草地培育学、草原生态化学、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草坪学、草类作物育种与生物技术特色课程:草地农业系统学概论、草坪绿地规划与设计、草业信息学、高尔夫与运动场管理、草原生态化学、草地保护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草地保护学甘肃省级精品课程;草地培育学、草原生态化学、草业信息学。
二、课程体系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1. 课程体系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2. 公共基础课学时学分分配表注:学生入学后进行信息技术基础水平测试,合格者可免修《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3. 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分配表4. 专业课学时学分分配表5. 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分配表为了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兼顾个人兴趣和能力,专业提供以下专业选修课程,学生至少选修28学分。
对于有能力的学生,经学院教学部门核准后,允许通过自学方式完成1-2门课程的学习。
6. 通识选修课着眼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兼顾个人兴趣和能力,学生需跨学科选修其他专业通识课程(含公共选修课)至少10学分。
7.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1)毕业论文:必修,8.0学分。
应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兰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完成,统一在第8学期进行,为期14周。
(2)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课:必修,1.0学分。
统一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为期2周。
军事理论课在军事训练期间完成。
(3)专业实习:必修,3.0学分。
统一在第6学期末进行,为期3周。
(4)科研创新:必修,至少达到0.5学分,最高可获3.0学分。
详细学分认定办法如下:①完成导师指导的科研创新项目,并经导师和学院教学部门审查合格计0.5学分。
②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兰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专项经费支持的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人才培养基地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科学研究项目等每项目计3.0学分,兰州大学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每项计2.0学分。
③获得国家级大学生专业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个奖项分别3.0、2.0、1.0学分。
获得国际级大学生专业性比赛奖项的学分转换由学院参照本办法认定。
④SCI、EI收录期刊以及国内外权威刊物论文每篇计3学分,发明专利每项计3.0学分,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计2学分,其他公开发行的刊物论文每篇计1.0学分;学生均应为第一作者或发明人。
以上各项学分均由项目组成员共同分配,最多计3人。
(5)思想政治课实践:必修,2.0学分。
由相关课程统一安排。
(6)课外学习与活动:虽不做学分要求,但作为授予学位的审查指标。
每学期早操签到率在90%以上,参加人文讲座2次、英语讲座2次、科技讲座2次、公益劳动1次、文体活动2次(含)以上,不可重复计算,由院学生工作组进行考核。
8.其它学生在校期间,所修各门课程均要进行成绩考核,并取得学校规定的相应学分。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
提倡灵活多样的考试、考查形式,可采用期中、期末考试与单元测验、小论文撰写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课堂知识考试与创新能力考查相结合等,以达到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实习、实验课考核,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实验报告和实习单位的鉴定综合评定。
毕业论文需由院评审小组审查通过,由指导教师评定论文成绩。
对在攻读双学位、副修第二专业时未取得证书但经考核合格的课程,可以等学分置换为选修课程。
在国内外高校交流学习的课程等,可以等学分置换为相近课程。
七、专业教学计划总体安排一览表(见附件3)八、副修、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为满足部分复合型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本专业副修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所修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必修课。
草业科学专业副修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双学位总学分不得低于50学分,所修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必修课、专业学术型选修课。
草业科学专业双学位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九、课程教学大纲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