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代培养中成纤维细胞的抑制
- 格式:docx
- 大小:22.48 KB
- 文档页数:6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是指从人牙龈组织中分离出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的培养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
1. 采集人牙龈组织样本,通常通过牙龈刮片或手术切取进行采集。
2. 将采集到的组织样本放入含有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的培养基中,以避免污染。
3. 组织样本经过消化酶的处理,将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
4. 将分离出的细胞转移到含有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
5. 在适当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条件下,将细胞培养在细胞培养箱中。
6. 观察和检测细胞的生长状态,通常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数量和细胞活力等指标。
7.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当细胞达到足够数量时,可以进行细胞传代,即将细胞从原培养瓶中转移到新的培养瓶中,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建立永久细胞库。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可以用于研究人牙龈组织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以及在临床牙周疾病和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中的应用。
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提取方法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是体外研究心血管疾病相关机制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技术基础实验中,与细胞系相比,原代心肌细胞的形态及电生理方面更接近在体细胞,因此,培养原代心肌细胞的质量直接关系实验的进程及结果。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离须注意以下几点:1. 鼠龄的选择:新生1-3d龄,最好半日龄。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在出生后3 d内具有部分的增殖能力,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则为终末分化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因此,大鼠出生时间越短,其心肌细胞分离后成活率越高,越容易贴壁生长。
建议选择1~3 d龄大鼠分离其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2.消化酶的选择: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混合使用(0.4%胶原酶:0.05%胰酶=2:1)。
常用的消化酶有2种:胰蛋白酶和胶原酶,胰蛋白酶作用较强,容易造成心肌细胞损坏,胶原酶作用较缓和,能消化细胞间质中的胶原纤维以释放细胞,对细胞损伤小。
3.消化程度的把握:组织由红转白呈半透明状态时,停止消化。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对消化酶极为敏感。
消化不足,细胞聚集成团,无法得到单层细胞,不利于观察和后续实验;消化过度可使肌原纤维出现萎缩,细胞死亡率增加或丧失贴壁能力及搏动能力;消化的适宜温度为35~37℃。
4.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加入BrdU,更换小牛血清。
分离出来的心肌细胞会伴有较多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具有较强增殖能力会干预心肌细胞的贴壁和增殖,需要尽量去除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较心肌细胞更容易贴壁,可以通过差速贴壁去除大部分成纤维细胞,但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混杂于心肌细胞之中。
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可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故常规使用BrdU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由于胎牛血清所含的促细胞有丝分裂的因子较多,BrdU很难完全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改用小牛血清则可克服这种现象的出现,获得高达90%以上的心肌细胞。
5.培养液pH值:pH范围在7.2~7.4之间。
操作过程:手持大鼠乳鼠(出生24h内),75%乙醇消毒皮肤,剪开胸部皮肤,再消毒1次,更换手术器械,弯镊提取心脏,置于盛有PBS(1:50双抗)的大皿中;将心脏表面附着的大血管剪去,剪去心房,放入5ml灭菌离心管中充分剪碎成肉泥状;加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 0.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8 min,自然沉淀,弃上清,再加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0.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10min;取上清,3000 rpm 5min,铺中皿加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记1),剩余沉淀中加入3ml左右胶原酶和1.5ml0.5%胰酶,充分吹匀,37℃消化10min;重复4的步骤4-5次,直至组织块消化完毕,记(2-5)放培养箱2到3小时待成纤维细胞贴壁后轻轻吹打培养基,所有的中皿上清移入离心管离心3000 rpm 5min,弃上清,加含有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以及Brdu(10mM)(1:80),铺中皿培养。
EGCG改善高浓度TNF-α对人皮肤创伤愈合中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余红梅;胡宏鸯;吴霞;方海云【摘要】AIM: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igh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 TNF - α ) level and pre - treatment of epigall o cat he chin - 3 gallate ( EGCG ) on the process of wound healing in dermal fibroblasts. METHODS: Primary dermal fibroblast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TNF -α at α concentration of 10μg/L for 24 h or co - treated with EGCG( 40μmol/L). The cell counting assay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proliferation. The cell migration was assessed by wound healing assay. 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collagen type I. RESULTS: High TNF - a level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dermal fibroblasts. However, EGCG pre -treatment attenuat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NF -α on the proliferation in a dose - dependent manner. The inhibited cell migration was also improved by EGCG. The expression of collagen type I was down - regulated by TNF -α and recovered by EGCG pre - treatment. CONCLUSION: EGCG abrogate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NF - a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dermal fibroblasts in wound healing. The expression of collagen type I is also improv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GCG has protective effect on wound healing.%目的:探讨高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皮肤创伤愈合中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干预效应.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以10 μg/L TNF-α作用24 h或联合EGCG预处理干预,用细胞计数试剂盒观察细胞增殖,细胞划痕愈合实验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迁移,Western blotting法研究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TNF-α显著抑制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EGCG呈浓度依赖性地改善TNF-α的增殖抑制作用,以EGCG(40 μmol/L)预处理后,TNF-α对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也得到恢复.Western blotting发现TNF-α还能抑制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而加入EGCG(40 μmol/L)后其表达有显著恢复.结论:EGCG能显著改善高浓度TNF-α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并恢复I型胶原的表达,从而促进皮肤创口的愈合.【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2(028)001【总页数】4页(P155-158)【关键词】成纤维细胞;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肿瘤坏死因子;伤口愈合【作者】余红梅;胡宏鸯;吴霞;方海云【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浙江,杭州,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浙江,杭州,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皮肤科,浙江,杭州,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浙江,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R641皮肤创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利用组织块可以成功地培养得到原代培养的人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
培养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①一般皮肤主要取白手术过程中切除的部分组织,方法似外科取断层皮片手术操作,但组织一般2—3cm 即可,注意取材时不要用碘酒消毒.此外,不要切取太厚,要尽量去除皮下组织,如果皮下脂肪太厚会影响组织块的贴壁,不易于日后细胞的游出.②尽量去除表皮,如有表皮未被完全剔除,则可能造成表皮细胞竞争生长,最为常见的为角质形成细胞的污染,它可以和成纤维细胞共同生长.虽说在今后的传代培养时可通过细胞纯化方法适当去除,但这种混和生长状态会对后续实验产生影响.所以,一旦发现细胞污染,应立即停止实验,重新培养.③在剪切组织块时要注意保持组织块湿润,可向其表面滴加几滴培养液,要始终保持其成湿润状态,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而且十分重要.剪切时要掌握好时间,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④组织块在最初贴壁时不是很牢固,所以开始加液不应太多,以刚刚浸没组织块为易,特别要注意,在最初几天时要减少移动培养瓶次数,避免过多晃动而造成组织块脱壁,最好在开始3 d内不换液.⑤文献报告成纤维细胞培养多在CO 培养箱内进行,培养箱内环境为CO 浓度50 ml/L,湿度95%,培养瓶为开放式.因其湿度,温度及氧气与人体内实际情况较为接近,所以适合成纤维细胞的成长.但开放式培养的同时也增加了细胞培养污染的机率,所以,可以根据自己实验室的条件选用合适的培养方法,如半开放式和充气后密闭瓶口,其效果也十分理想.但同时要密切观察培养液的pH变化,以保持适宜的酸碱度.⑥细胞培养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是污染,其中以微生物污染最常见,污染一旦明确,多数将无法救治,应尽快弃之,以防止污染扩大,影响其他细胞.因此,应在各个阶段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把好每一关口,尽可能禁止其他污染的物品进入操作环节,以避免造成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
综合选修0211概念4细胞工程02--3.3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试题及答案1.胚胎移植的概念:( )。
[单选题] *指将雌性动物体内的早期胚胎或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正确答案)2.胚胎移植的实质:( )。
[单选题] *从过程看,实际上是生产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共同繁殖后代的过程。
从结果看,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正确答案)3.胚胎移植在胚胎工程中的地位:( )。
[单选题] *是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最后一道“工序”。
(正确答案)4.胚胎移植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 )。
[单选题] *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正确答案)5.胚胎分割的概念:( )。
[单选题] *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份、4等份或8等份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技术,所得后代遗传物质相同。
(正确答案)6.胚胎分割的仪器设备:( )。
[单选题] *实体显微镜和显微操作仪。
(正确答案)7.胚胎分割的特点:( )。
[单选题] *后代遗传物质相同。
(正确答案)8.胚胎分割的操作程序:( )。
[单选题] *胚胎分割的操作程序:(1)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养皿中。
(2)用分割针或分割刀片切开胚胎,吸出其中的半个胚胎,注入空透明带或直接将裸半胚移植入受体。
此时还可用分割针分割滋养层,做胚胎DNA分析性别鉴定。
(正确答案)9.胚胎分割的注意事项:( )。
[单选题] *分割囊胚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正确答案)10.胚胎干细胞的概念:( )。
[单选题] *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
(正确答案) 11.胚胎干细胞的应用:( )。
[单选题] *胚胎干细胞的应用:(1)可以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症。
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基配方1.引言1.1 概述成纤维细胞是一类常见的细胞,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中,包括皮肤、血管、肌肉和内脏等。
在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基的配方变得越来越重要。
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基是一种提供养分和适宜环境的培养液,可以维持原代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基的配方包括多种关键成分,如培养基基础成分、生长因子、附加物等。
不同的组分可以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和信号物质,使细胞能够在体外环境下继续生长和繁殖。
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基配方的研究对于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培养基的配方,可以提高原代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速度和存活率,同时改善其功能和特性,为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工具和基础。
然而,目前关于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基的配方研究还比较有限。
不同实验室和研究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配方的选择和调整仍然依赖经验和试错。
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仍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基配方的概念和重要性。
我们将详细介绍培养基的组成、各种成分的作用机制,并总结现有研究的进展和局限性。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为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基的配方优化和应用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摘要和框架。
通过描述文章的组织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顺序。
首先,本文将介绍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基的概念和重要性。
这一部分将讨论成纤维细胞在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为什么培养基对于细胞培养的成功和细胞功能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本文将详细介绍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基的组成。
这一部分将讨论培养基中各种组分的作用和功能,如营养物质、生长因子、酶和血清的添加等。
读者将了解到培养基中各种组分的重要性和对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
第6章肿瘤细胞得培养肿瘤细胞培养就是研究癌变机理、抗癌药得敏感性、肿瘤细胞与癌分子生物学特性得重要手段。
癌细胞就是比较容易培养得细胞,当前所建立得细胞系中癌细胞就是最多得。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肿瘤研究具有许多优点:(1)可免受机体内环境因素得影响,避免了个体差异性,便于探索各种物理、化与生物因素对肿瘤细胞生命活动得影响。
(2)既便于从细胞水平上研究肿瘤细胞得结构与功能,又便于从基因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癌变得发生机理;(3)可长期传代、保存,便于观察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与遗传行为得改变。
(4)可用于快速筛选抗癌药物与研究耐药机理。
(5)研究周期短,比较经济。
但就是它也有缺点,如长期培养可使细胞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体外实验所得得结果不能完全代表体内得情况,应与体内试验结合研究更为合理等。
一、肿瘤细胞培养得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性状形态不规则,细胞界限淸晰,伸展较差,核膜、核仁轮廉明显,核仁多、核浆丰富、折光性强, 电镜观察细胞表而微绒毛多而细密,与肿瘤细胞具不左向运动与铺着不依赖性有关、2、生物特性癌细胞在无血淸或低血淸(2%~ 5 %)时仍能生长,营养要求不奇,因能自分泌促增殖因子, 在软琼脂培养时单个细胞能形成集落,生长方向性消失,再加上失去了接触抑制,癌细胞数量增多时可呈多层重叠生长,细胞饱与密度大,有丰富得三极有丝分裂,分裂指数髙,细胞倍增周期短。
3、永生性永生性也称不死性,在体外培养中表现为可无限制传代而不凋亡(Apoptos i s ),体外培养得肿瘤细胞系(株)都表现有这种特性。
但体外培养得永生性与体内肿瘤得恶性(包括侵润性) 就是两种性状,受不同基因调控得,因恶性肿瘤多数在体外培养时并不那么容易获得成功,生长增殖能力并不旺盛,有时只能传若「代,说明体外培养得永生性可在体外培养后获得得。
另外,体外培养得许多细胞系,如N 1H3T3、Rat -1 10T1/2等均具有永生性而无恶性。
但两者有相关性,永生性可能就是细胞恶性变得某一阶段。
原代心肌细胞-原代心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实验准备:昆明乳鼠25~30只;生物安全柜;巴氏吸管2支;培养皿2个;原代器械盒;15ml 离心管;50ml离心管各一支;胰酶;PBS;1%双抗;封口膜;酒精灯;Dhanks;实验主要分为两大步骤进行:第一天晚上1、培养皿内加入预冷的PBS+1%双抗。
2、取乳鼠酒精喷全身取心脏放到提前准备的培养皿中无需剪碎稍抖动清洗。
3、所有心脏取完,用巴氏吸管将培养皿中的心脏吸到15ml离心管中,稍等沉降,吸去液体。
4、加入Dhanks冲洗心脏,吸出弃去,将心脏上沾有的血尽量冲洗干净。
5、加入3mlDhanks和5ml胰酶。
封口膜封好,放到饭盒里,四度摇床8-12小时。
第二天上午1、配置二型胶原酶(16.8mg二型胶原酶+21mL DMEM,配好后放到水浴锅预热,微孔滤膜过滤,现用现配)2、8-12小时后,向装有心脏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5ml DMEM完全培养基中和胰酶。
之后小心吸去液体,加入7ml提前准备好的二型胶原酶。
放到37度摇床摇10min转速160r,摇10min后将上清吸到新的50ml离心管中。
这个过程重复3次,基本上心脏全部溶解,只有少量组织。
(每次可以少加二型胶原酶4-5ml多消化几次)3、将50ml离心管中3次收得的上清滤网过滤,离心1000r5min,弃上清,沉淀加入DMEM完全培养基,逐层吹起,加入到细胞培养瓶中。
5只鼠铺一个培养瓶。
4、1.5-2小时后差速,将培养瓶中的培养液转移到六孔板里。
心肌细胞10只鼠一个6孔板即可。
注:用心肌细胞的取6孔板中细胞培养48小时;用成纤维细胞的将培养瓶中差速的瓶用1000ul的枪冲洗30次得到的成纤维细胞相对较纯。
肺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基本步骤一、引言肺成纤维细胞是肺组织中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它们在肺部的结构和功能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
原代培养是研究肺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肺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基本步骤。
二、实验材料1. 无菌工具:无菌操作台、无菌吸管、无菌离心管等2. 细胞培养基:DMEM/F12(含10% FBS)、Penicillin/Streptomycin3. 消化液:Trypsin/EDTA4. 细胞收获液:PBS(含1% P/S)三、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皿和培养液将DMEM/F12培养液加入到6孔板中,每孔加入2ml。
然后将板放入37℃恒温箱中预热。
2. 收集组织样本从小鼠或人体组织中收集需要的肺组织样本,并迅速转移到含有PBS (含1% P/S)的离心管中。
3. 组织消化将组织样本切碎成小块,然后加入2ml的Trypsin/EDTA消化液,放置于37℃恒温箱中消化30分钟。
4. 细胞分离将消化后的组织样本转移到无菌离心管中,用DMEM/F12培养液洗涤2次。
然后加入2ml的DMEM/F12培养液,在37℃恒温箱中振荡5分钟,使细胞分散均匀。
5. 细胞计数和接种用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数量,并将细胞接种到预热好的6孔板中。
每孔接种1×10^4个细胞。
6. 培养和观察将6孔板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每天更换一次DMEM/F12培养液。
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在需要时进行下一步实验操作。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手术器械、培养皿和培养液必须严格无菌。
2. 组织样本必须迅速转移至含有PBS(含1% P/S)的离心管中。
3. 消化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对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4. 细胞接种密度要适当,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细胞生长。
5. 培养液必须每天更换一次,以保证细胞正常生长。
五、总结肺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是研究肺部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介绍了肺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培养皿和培养液、收集组织样本、组织消化、细胞分离、细胞计数和接种以及培养和观察等步骤。
实验-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一、实验目的1.掌握哺乳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中的取材、消化及无菌操作等基本实验技术与操作过程。
2.熟悉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与生长状况的方法。
3.了解细胞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自17世纪下半叶Robert Hooke提出“细胞”概念直至20世纪中叶,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才逐渐发展起来。
现代生命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提就是细胞的维持与增殖,因此,细胞培养不仅就是细胞生物学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与神经科学、甚至临床医学的重要内容。
细胞培养也就是细胞生物学延伸至相关学科的一条主要途径。
如今,细胞培养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最常用的基础技术之一。
细胞培养就是模拟机体内生理条件,将细胞从机体中取出,在人工条件下,使其生存、生长、繁殖与传代,进行细胞生命过程、细胞癌变、细胞工程等问题的研究。
细胞培养的直接目的就是维持或扩增细胞数量。
依据取材于动物组织或培养细胞,细胞培养分为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1.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就是从供体取得组织或细胞后在体外进行首次培养直至成功地进行首次传代之前的培养。
但实际上通常把第一代至第十代以内的培养细胞统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原代培养就是建立细胞系的第一步,其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组织块培养法与消化培养法。
组织块培养法就是指直接从机体取下组织与器官,通过组织块直接长出单层细胞,该培养法就是最常用的原代培养方法,其将刚刚离体的、生长活力旺盛的组织剪成小块接种在培养瓶中作为实验材料,一天后细胞可从贴壁的组织块四周游出并生长。
组织块培养法操作过程简便、易行,培养的细胞较易存活,适用于一些来源有限、数量较少的组织的原代培养。
消化培养法利用酶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在不加任何粘附剂的情况下,直接移植在培养瓶壁上,加入培养基立即进行培养的方法。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王晓华,王扬,蒋涛,付立业,姜又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研究所,沈阳110001)摘要:目的探索和建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方法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生长曲线及MTT 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生长周期及细胞增殖指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状态;HE 染色观察细胞爬片下的形态及着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中间丝波形蛋白;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体外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建立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传5代内细胞及传5代内冻存复苏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均很强;倒置镜下观察、HE 染色、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下观察鉴定培养细胞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符合成纤维细胞。
结论本研究确立了体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关键词:人;皮肤;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指数;细胞形态学中图分类号:R318.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8-4646(2010)12-1041-04Primary Culture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Skin Fibroblasts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出现松弛、干燥粗糙、弹性下降、皱纹增多等老化现象,这些现象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以及分泌合成功能下降或异常有关[1]。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是皮肤真皮网织层中最重要的细胞,是皮肤衰老和细胞受损后的主要修复细胞之一[2]。
它不但能够促进表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还能分泌大量的胶原蛋白、弹性纤维蛋白及多种细胞修复因子,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3],从而修复老化的皮肤。
成纤维细胞是维持皮肤弹性和韧性的重要细胞[4],因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在抗皮肤衰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拟通过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观察、总结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在细胞水平上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获得在体外稳定生长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成纤维细胞在医学美容除皱术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5]。
细胞原代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细胞原代培养实验,学习细胞培养技术,了解细胞生长特性和生理功能,以及评估细胞毒性和细胞增殖能力。
二、实验原理细胞原代培养是指从组织或器官中分离出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原代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
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类型的细胞生长特性、生理功能和分子机制。
在无血清条件下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可以避免血清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且有助于减少非特异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物品(包括培养皿、离心管、移液器、显微镜等)消毒,并将所有物品放置在无菌条件下。
2. 组织取样:选择需要研究的组织或器官,如肝脏、肺组织等,并将其切成小块。
3. 组织分离:将组织块放入含有酶类消化液(如胰蛋白酶)的培养皿中,将其放置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消化。
消化时间根据不同的组织类型而异,通常需要30分钟至1小时。
4. 细胞分离:将消化后的组织过筛,用离心管收集细胞沉淀,并用生理盐水洗涤。
5. 细胞培养:将细胞沉淀转移至含有完整培养基(如DMEM/F12)的无菌培养皿中,并加入适量的血清替代物(如B27),以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
将培养皿放置在37℃、5% CO2、95%湿度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传代培养。
6. 细胞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数量变化,并使用MTT法或CCK-8法评估细胞增殖能力。
同时可以使用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对细胞进行表型和功能分析。
四、实验结果通过原代细胞培养实验,我们成功地从肺组织中分离出了一种类型的原代肺成纤维细胞(primary lung fibroblasts)。
在无血清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后,我们观察到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并且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同时,我们使用MTT法评估了细胞增殖能力,并发现细胞在培养24小时后开始快速增殖,直到培养72小时时达到峰值。
此外,我们还使用流式细胞术对原代肺成纤维细胞进行了表型和功能分析,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合成和分泌基质蛋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