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渑池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78.50 KB
- 文档页数:10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育(bǔ)迭.起(dié)彭湃.(bài)气冲斗.牛(dǒu)B.彷.徨(páng)花圃.(pǔ)深邃.(suì)迥.乎不同(jiǒng)C.呜咽.(yàn)山涧.(jiàn)徘.徊(huái)锲.而不舍(qì)D.亘.古(gèn)愧.怍(kuì)踱.步(duó)叱咤.风云(c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屏障抱歉取谛心不在焉一泻万丈B.斑斓泛滥震悚大庭广众家喻户晓C.咀嚼烦锁卓越妇孺皆知酣然入梦D.惶恐懊悔诧异群蚁排衙鞠躬尽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__________永世长存。
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__________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__________。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__________历史的精神坐标。
A.功劳即使铭刻标注B.功勋即使铭记标记C.功绩无论铭刻标榜D.功勋无论铭记标注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电视剧《狂飙》讲述的是省督导组与京海市位高权重的贪腐分子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
B.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养成饭来张口,衣来身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下列各项中结合语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面临祸患而不忘国家,这是忠心的表现:想到危难而不放弃职守,这是诚信的表现: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置生死于度外,这是坚贞的表现。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教情学情诊断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7分)班级开展主题为“致敬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理解英雄内涵】①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爱全力以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厉害B.利益C.利害2.【铭记英雄历史】对联一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1933年,四川农民何永瑞为欢迎中国工农红军而作对联二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门上贴出此联对联三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人们为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而作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联一“劈开”“割断”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构思巧妙,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凸显了两位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D.三副对联对仗工整,都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3.【发扬英雄精神】这些天,同学们在阅读那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了解了朝鲜战场上战士们的英雄事迹。
大家联想到近期西南边疆官兵的故事,发出向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学习的热情。
抗美援朝的英雄曾激励了几代人,今天子弟兵续写着英雄的故事,继续激励着我们。
▲。
上面文字是同学写的学习体会,请帮助修改完善。
①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②填写在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要崇敬英雄,更要奋发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英雄B记录英雄故事的文章,常用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精神C解放军总是冲在抢险救灾第一线,是和平时代的英雄4.古诗文默写。
(1)《孙权劝学》中表现吕蒙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句子是:,,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
(3)《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
(4)《春夜洛城闻笛》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河南省三门峡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9九上·江油开学考)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纤夫(qiān)翘首(qiáo)屏息(píng)拒绝(jüé)B . 镌刻(juān)悄然(qiāo)不逊(xùn)匿名(nì)C . 诘责(jié)濒临(bīn)封锁(suǒ)锐利(ruì)D . 浸透(qìn)渗透(shèn)掠过(lüè)窒息(zhì)2.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截至14时30分左右,事故救援指挥部已针对8名被困矿工制定了施救方案,正布署力量全力打通大口径的3号、4号救生孔。
B . 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守艺术理想,弘扬“工匠精神”,创作出“又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
C . 走过苍黄的天底,眼前一片箫索荒凉的景象,顿时将我心底那浓浓的哀伤尽显,我就像提线木偶般,混沌前行着。
D . 与泰山相比,黄山显得要相对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的缭绕,像一位不谙世事的人,淳朴,自然,黄山总在不经意间带给人心灵上的振憾与感动。
3. (2分) (2017九上·翁牛特旗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汽车工业,盲目崇洋,妄自菲薄,不利自主品牌发展。
B . 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重蹈覆辙,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C . 惊闻姚贝娜癌症复发离世的消息,歌迷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有条不紊地召开了一场歇斯底里的聚会。
D . 门生想替老禅师服务,把他当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但这位不二法门的老禅师,那一天便因自己没做工而不肯吃饭。
4. (2分)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了《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B . 我从舷窗向外眺望,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读书,就像是隐身串门,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阅读感悟和体脸。
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鲜.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qiè()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zhì()痛的爱国情怀;读杨绛的《老王》,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在迟暮之年对车夫老王真诚的愧怍.之情……阅读让我们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变成了享受。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xiǎn zuòB.xiān zuòC.xiǎn zhuòD.xiān zhuò(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锲魄炽B.契迫炽C.契迫挚D.锲魄挚二、选择题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身边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B.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
C.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感触很多。
D.学校每天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①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①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①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①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如杨振宁笔下为我国做出巨大贡献的邓稼.先,臧克家笔下锲.而不舍的闻一多。
但优秀品格的光辉不仅见于杰出人物,也常常闪现在小人物身上。
如鲁迅笔下令儿时的自己像遇着霹lì般震悚起来的长妈妈,杨绛笔下那让她感到愧zuò的老王。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jiā qìB.jiā qièC.jià qìD.jià qiè(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霹lì( )愧zuò( )二、选择题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中的“哎呀”是叹词,表示感叹。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我却惊讶于这青青苔草:它弱不禁风,________________;它身处劣境,________________;它细小低微,________________。
①却饱含远大志向,寓微小于浩荡之中①却长出蓬勃绿意,展现自己的顽强①却和百花争艳,绽放自己的美丽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三、名句名篇默写4.古诗默写。
一言一行总关情。
“ ,,,”(北朝民歌《木兰诗》),木兰四处奔走为出征做准备,传递的是担当责任的一片孝心;“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在折柳曲中寄托的乡愁,饱含着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岑参《逢入京使》),岑参回望漫漫长路时洒下的泪水,寄托着对亲人的深沉眷恋。
河南省三门峡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郧落了。
但他是永生的。
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B .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C .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姿睢而生活。
D . 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惯通。
2. (2分)(2018·通辽)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大青沟闻名遐迩,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领略她的美景。
B .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 .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D . 毫无疑问,勤奋好学是他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郴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桂东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桂阳县少两倍。
B . 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感触很多。
C . 当我们登上苏仙岭的顶峰时,我们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D . 青年女教师张丽莉舍身勇救学生的事迹报道后,人们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她的身体恢复情况。
4. (2分)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A . 头脑聪明B . 活得长久C . 与人长得相似D . 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5. (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来得及将古镇覆盖,________。
河南省三门峡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9题;共34分)1. (2分)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惊骇(hài)孤蠕(shuāng)疮疤(chuāng)B . 掳去(1ǔ)惧惮(dàn)憎恨(zèng)C . 絮说(xù)诘问(jié)霹雳(pī)D . 粗拙(zhuó)烦琐(suǒ)陆玑(jī)2. (2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古都北京,笼罩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阴影下。
B .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C .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D . “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 (2分)(2014·扬州)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B .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大搜索行动令人叹为观止。
C . 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D . 被浮冰围困多日的中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船体前方一块大浮冰突然裂开,形成一条清晰的水道,真可谓柳暗花明.半小时后,“雪龙”号成功突围。
4. (2分) (2017八下·岳池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作为全国两会的压轴戏,总理记者会历来是媒体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之一。
B . 央视“成语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C . 班级图书角的书籍资源能否共享,是班级图书角良好运作的关键。
D . 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河南省三门峡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32分)1. (2分)(2016·临沂模拟)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A . 拎取/吝啬狡黠/威胁叨扰/惊涛骇浪B . 雾霾/埋怨聒噪/城廓休憩/锲而不舍C . 蓬蒿/膨胀搭讪/禅坐襁褓/牵强附会D . 嗔怒/箴言芥末/慰藉哂笑/嬉皮笑脸2. (2分) (2017九上·平顶山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萌发心坎廓然无累刻骨铭心B . 庸禄浩瀚断章取义黎民百姓C . 深邃文彩怒不可遏化为乌有D . 灵柩曙光原弛蜡象重蹈覆辙3. (2分) (2017七下·分宜期末)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B . 一个同学一下课就追问老师的问题,同学们在一旁议论,有的说是勤学好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
C . 7.1级强震让玉树县结古镇成为重灾区,那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少数站立的楼房也都有明显的裂痕,所见一片狼藉,让初到当地的专家叹为观止。
D . 看到电影《可可西里》中藏羚羊被盗猎分子枪杀而横尸荒野的惨状,我们无不感到义愤填膺。
4. (2分)(2017·都匀模拟)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A . 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B . 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C . 大家既然欢迎我表演一个节目,我就不怕献丑了,唱一支歌吧。
D . 小芳,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
5. (8分) (2016八下·姜堰期末)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耳闻不如目见,________。
②________ ,智者见于未萌。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河南省三门峡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5分)1. (4分)(2016·龙湖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_______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②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 zuò________。
③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________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④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shēn wù tòng jí________的文字。
2. (10分) (2016八上·修水月考)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①________,万物生光辉。
②树树皆秋色,________。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④木落雁南度,________。
⑤________,并怡然自乐。
⑥________,禅房花木深。
⑦《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⑧《爱莲说》表现了莲花的高洁傲岸,冰清玉洁.也借莲花展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 (2分) (2016九上·南昌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深秋的北京,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是游玩的好季节。
B . 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掀起了同学们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D . 我不管置身于多么混乱的环境,只要拿起一本好书,才会忘记一切4. (9分) (2017八下·荣成期中)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
三门峡市2022-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
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带领人民始终坚持在苦难和挫折中求索,在不断奋起、永不气馁.中前行,敢于挽狂① 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表现出百折不② 的英雄气概。
正是凭借矢志不③ 、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的民族才能顽强走到今天,进行了一场又一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něi qǔ
B. suí qǔ
C. něi qū
D. suí qū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澜②饶③喻
B.①斓②挠③喻
C.①斓②饶③渝
D.①澜②挠③渝
2. 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
(共8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
(岑参《逢入京使》)
(2) ,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3)《卖油翁》中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
”
(4)杜甫《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诗句是“ ? .”
(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
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 。
”
3. 名著阅读。
(4分)
请从《骆驼祥子》的下面两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概括其内容,并结合祥子的表现谈谈你对他的认识或对他命运的影响。
②怒辞杨宅
②孙侦探敲诈。
三门峡市渑池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加线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刑具(xíng)脚镣(liào)伫立(zhù)B . 咆哮(páo)波澜(lán)限制(xiàn)C . 污秽(huì)犀利(xī)景仰(jǐng)D . 暂时(zhàn)眩目(xuàn)稽首(qǐ)2. (2分)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让他们搬家行不行?”从上到下大家都那么说,可说得心有余忌,口气迟疑,因为对方是一个财大气粗的大公司。
B . 谁也没想到,这件事居然还有余波。
C . 本店将迁至某路某号,请新老顾客汇顾。
D . 一下子,娱论反过来了,不少人都责怪班委会多事。
3. (2分) (2017九上·揭阳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B . 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C . 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
D . 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4. (2分) (2017七下·无锡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性一致的一项是()A . 穿上妈妈送来的大衣,她感到十分温暖。
他的义举温暖了人们日渐冷漠的心灵。
B .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趁老师不注意,他悄悄离开了教室。
C . 为了生火,他抱进来一捆干草。
出发前,他将行李捆好了。
D .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了。
感人的场景朦胧了观众的眼睛。
5. (2分)选出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B . 为了避免类似的错误不再发生,大家要牢记这次深刻的教训。
C . 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使同学们认识到这次活动的重要性。
D . 能不能拥有坚强的意志,是大家能否改掉不良习惯的根本。
6. (2分)(2018·遵义) 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讨厌阿长的絮叨和繁琐规矩,但她对“我”讲述“长毛”的故事让“我”也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
B . 《简・爱》中,简・爱正沉浸在筹备自己婚礼的喜悦中,梅森突然出现了,他揭露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秘密―丹特上校的妻子还活着!C . 《水浒传》中,林冲不满王伦的做法,在宋江等人智激与协力下,一举杀死了王伦。
这一精彩的情节,突出了王伦的小肚鸡肠和宋江的老谋深算。
D .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而治”,兵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法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 (2017七下·安岳期中) 古诗词名句默写。
(1)月下飞天镜,________。
(2) ________,悠然见南山。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边塞壮观绮丽雪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5) 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6)《渡荆门送别》中描写长江出三峡,渡荆门,天开地阔的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过了一会工夫,汤姆把蓓姬的蜡烛拿来吹灭,这种节约意味深长,言辞是多余的,不用多解释,蓓姬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她的希望又破灭了。
她知道汤姆口袋里还有一根整蜡烛和几个蜡烛头——但他必须节约着用。
又过了一会儿,疲乏开始袭上心头,可两个孩子尽力想置之不理,因为现在时间就是生命。
他们连坐下来休息一下都不敢想。
只要往前走,往一个方向或者无论是往哪边走都算是前进,有可能会有结果;但千万不能坐下来,否则等于坐以待毙,好让死神降临得快些。
到后来,蓓姬柔弱的四肢再也支撑不住,她一步也走不动了。
她坐在地上,汤姆也坐下来陪她休息。
两人谈到家、那里的朋友、家里舒服的床铺,尤其是那灯光!蓓姬哭起来,汤姆想另换话题来安慰她,可是她已不止一次听到他这样鼓励,现在这些鼓励的话听起来倒像是在挖苦她。
蓓姬实在疲乏极了,她昏昏欲睡,汤姆见此很高兴,他坐在那里盯着她看,只见她在甜蜜的睡梦中脸上的表情逐渐由绷紧状态变得舒展了,笑容也慢慢地露出来。
那平静的脸庞给汤姆的心灵也带来了些慰籍。
于是,他的心思转到了过去的时光和梦一般的回忆上去了,他陷入沉思时,蓓姬在一阵爽快的微笑中醒来,可是笑容突然中止,接着就是一阵呻吟声。
“唉,我怎么睡着了呢!要是一觉睡过去那该有多好啊!不!不!汤姆,我不是这么想的!不要这样看!我不说了。
”“蓓姬,你睡了一觉,这很好;你会觉得休息好了,我们会找到出去的路。
”“我们可以试试,汤姆。
可我在梦中见到了一个美丽的国家,我想我们正是在去那儿的路上。
”“不一定,不一定。
蓓姬,打起精神来!我们再去试它一试。
”(1)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待了________(时长),他们后来在洞中遇见了________(人物)。
(2)联系前后情节,简述汤姆和蓓姬迷路的经过及结果。
(3)结合选段内容,说说你最欣赏汤姆身上的哪些品质,并说明理由。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9. (10分) (2019九下·嘉定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试题。
中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华医学典籍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针灸”还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推出的“全球疫情会诊室”直播,受到越来越多海外医疗机构的关注,他们纷纷提出要加入“会诊室”的申请,分享中国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疫情防控经验。
在“全球疫情会诊室”举行的第二场中医专场上,来自加拿大、英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中医师详细询问了中草药和中医疗法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李浩说:“早期的中药敢于对于疫情防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抗疫过程中,中医发挥了显著的优势。
”方舱医院的总顾问张伯礼院士团队的观察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比纯西医救治的疗效好。
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表示,中医疗法介入治疗重症患者,治愈率极高。
(1)以下最适合“全球疫情会诊室”直播宣传语的一句是()A . 走进会议直播室,共同分享中医抗疫经验。
B . 走近专家,了解中医传统文化。
C . 交流分享,传播非遗文化。
D . 救死扶伤,中医发挥治病优势。
(2)有人听了中医专家们的讲话很受鼓舞,于是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是“岐黄针石济后世”,请你将下联补充完整:“中华医术________”。
(3)以下针对学生了解中医的行为或倡议,不适合的两项是()A . 组织参观中医药博物馆B . 开展弘扬中医文化的征文活动C . 设计“中药知识知多少”的手抄报D . 治病时排斥西医而选择中医E . 开设中医药相关的基础拓展学科F . 天天喝网红中医养生汤(4)有人对我国传统中医价值持否定态度。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试从两方面说服对方。
(不超过50字)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诗歌鉴赏。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写景抒情诗,以“________”字统领全篇。
(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观”。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________,次写海面上的________,最后写天空中的________。
(4)请要点式地写出这首诗表达的思想内容。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1. (16分) (2018八上·龙港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游沙湖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①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②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③。
”是日剧饮而归。
【注释】①庞安常:名安时,字安常,宋代蕲水人。
世代从医,颇有名气。
②王逸少:东晋书家王羲之,字逸少。
③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1)给划波浪线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
①因往相田,得疾________②书不数字________③辄深了人意________④是日剧饮而归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4)结合以上古诗文,对苏轼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2. (20分)阅读含辛的《守在窗口的父母》一文,完成后面的题。
①我匆匆赶到家,客厅里空无一人。
我又跑到卧室,才发现他们跪在凳子上,像孩子一样把头伸出窗外东张西望。
②我赶紧喊了一声:“爹,娘,你们干吗呢?”③爹扭过脸看到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哦,你回来了。
天晚了,看你还没有回来,我们就在这里看看。
你看,你娘还在那里看呢。
”他像推卸责任一样,赶紧把目标转向我娘。
④娘的耳朵基本上听不见任何声音,所有的交流都靠手势,就像哑语。
我上前拉了拉娘的手。
娘回过头看到我,也笑了:“看了半天,咋没看到你呢?”⑤我说:“我骑摩托车,戴着头盔,跑得快呀。
”不知她听到没有,她舒了一口气,把身子抽回来,又一点点挪下凳子,搀着爹,一步步挪回客厅。
我跟着他们走回客厅,把电视机打开,眼里竟有一种酸涩的感觉。
⑥这是我参加工作16年来,第一次将父母接到身边住。
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房子,后来有了孩子没地方住,再后来是他们年龄大了不愿意动。
现在,在我的极力劝说下,他们终于勉强答应住半个月。
⑦来到城里之后,他们极不习惯。
房间本来就小,忽然增加两个人,空间就更显逼仄。
我们紧张,他们更拘束,手脚都不知道该怎样放。
除了睡觉,只能在客厅里看电视。
⑧爹已经“返老还童”,基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