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居士传归纳(复习专用)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六一居士传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谪.滁山谪:贬谪,降职远调岂.不为六一乎岂:难道名.者乎名:名声D.聊.以志吾之乐尔聊:聊一聊解析:此题考查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由于文言实词绝大局部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
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
具体讲,就是要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同形异义等现象。
D项中“聊〞是“姑且〞的意思,题中那么把它混淆于现代汉语的“聊天〞了,犯了以古释今的错误。
答案:D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解析:(1)中要注意“仕〞“休〞“待〞的正确解释;(2)要注意“虽〞“九奏〞的正确解释和壮语后置。
答案:(1)读书人年轻时出来做官,到老了退休,大概不一定要等到七十岁吧。
(2)即使九韶之乐在洞庭的原野演奏。
3.以下对原文的表达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前者用于他任滁州知州时,后者用于他准备退休定居颖水之后;B.“六一居士〞中“六一〞指的是: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翁一人;C.欧阳修不断更换称呼的原因是:想借此扩大自己的名声;D.欧阳修曾屡次上表请求告老还乡,他对辞官归隐后的生活充满向往。
解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有一定的难度。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找出某个观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开展导致的结果等等,结合原文,可知C项判断不正确,由“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三句可知,作者改换称呼,只是想记录下自己的乐趣,而不是为扩大自己的名声。
答案:C4.欧阳修,字_____________,号醉翁,又号_____________,北宋_____________家,文学家,_____________家,著有_____________等。
六一居士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高中诗词、文言文集、古文杂谈、国学典籍、古文拼音、诗词赏析、古文作者、寓言诗词、小学诗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high school poetry, classical Chinese essays, ancient essays, Chinese classics, ancient pinyin, poetry appreciation, ancient writers, allegorical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poetry,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六一居士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自传性散文。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现如今,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欧阳修《六一居士传》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自传性散文。
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
六一居士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1,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2,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3以来金石遗文4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5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6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7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8;虽响九奏9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10,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11劳12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13于朝者三年矣,一日14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15,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16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17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18,区区19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20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第6课 六一居士传梦回两宋,月光如歌女之白练,拂过百姓的熙熙攘攘、士大夫的醉生梦死和宋王朝的靡靡之音,诉说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浮躁奢靡。
透过历史的尘沙,我看到了宛如月之清辉的你——欧阳修。
你心素志简,那案牍之劳、名利之累、富贵之倦与你何干?你寄情山水,与清风朗月、孤松磐石为伴。
大江东去,淘尽了千古风流、王侯将相;唯独你,独居时光一隅,千年来以不变的姿态潇洒人间!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等。
他状物写景及记事的散文《醉翁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这方面的佳作。
欧阳修的《秋声赋》也极具特色。
欧阳修又是个博通古今的大学者。
他与宋祁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著有《欧阳文忠集》等。
二、背景资料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任蔡州,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
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作者的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其思想中的主导。
所以作者在文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之情。
文白对照六一居士初 谪 滁山, 自号醉翁。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山时,自号醉翁。
错误! ⎦⎥⎥⎤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年四十岁。
谪:贬官降职。
既老而衰且病,年老体弱,又多病, 将退休 于颍水之上, 则又更 号六一居士。
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既:已,已经。
而:表并列关系。
且:又。
于:往,去。
颍水:淮河支流。
则:便。
客有 问曰:“六一,何谓 也?”居士曰:“吾家藏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书一万卷,⎣⎢⎢⎡⎦⎥⎥⎤何:什么。
《小石城山记》知识归纳一、重点词语1.其一少.北而东. 少:2.有积石横当其垠.。
垠:3.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睥睨:4.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数:偃:类:5.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更:售:伎:6.神者傥.不宜如是傥:7.或.曰或:8.而独为是.物是:二、通假字1.其一少.北而东2.不得一售其伎.3. 神者傥.不宜如是三、词类活用1.其一西.出2. 其一少北.而东.3. 环.之可上.4.有怪.其不为之于中州四、特殊句式1.投以小石2.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3.是固劳而无用五、一词多义1.其一少北而东2.土断而川分3.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4.益奇而坚5.是固劳而无用6.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1.其上为睥睨梁之.形2.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3.是二者,余未信之.六、翻译1.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2.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3.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黄州快哉亭记》知识归纳一、实词1.其势益张..益张:2.即.其庐之西南为.亭即:为:3.以览观江流之胜.胜:4.东西一舍.舍:5.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玩:6.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睥睨:7.周瑜、陆逊之所骋骛..骋骛:8.王披.襟当.之披:当:9.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变:与:10.将何往而非病.?病:11.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性:适:12.今张君不以谪.为患.谪:患:13.揖.西山之白云揖:14.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胜:15.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16.朔.日:朔:二、虚词1...盖.亭之所见盖:2.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所以:3.玉之言,盖.有讽焉。
盖:4.乌.睹其为快也哉! 乌:三、通假字1.风云开阖.四、词类活用1.南.合沅、湘,北.合汉沔12.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3.动.心骇.目4...西.望武昌诸山5.冈陵起伏,草木行列..6.亦足以称快..世俗7.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8.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五、古今异义1.江.出西陵江:2.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其中:3.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会计:六、特殊句式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欧阳修《六一居士传》原文及鉴赏【导语】:〔北宋〕欧阳修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六一居士(居士:①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②在家信佛、信道的人。
)传欧阳修六一居士初(最初“初(当初),鲁肃闻刘表卒;初一交战,(刚一交战)”)谪(贬谪)(省略介词“于”,被动句)滁山(初谪滁山: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年四十岁),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既…而…且:又…又…又),将(打算,将要)退休(辞退官职)于颍水之(的,结构助词)上(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修建房屋,准备退休于此),则(连词)又更(更改,改变,更换)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应“六一,谓何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指夏商周)以来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所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
欧阳修撰有《集石录》,为在国现存最早的著录金石的专著。
)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放置,摆)酒一壶。
”客曰:“是(这)为(是,只是)五一尔(通“耳”,罢了),奈何(怎么)?”居士曰:“以(把,介词)吾一翁,老于(在)此五物之间,是(这)岂(难道)不为(是)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者乎?而(连词,因而)屡易(更改,改变)其号。
此庄生所(…的人)诮(讥笑)畏影而(却)走(跑)乎(介词,同“于”)日中者(《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副词,快)而影不离身。
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
绝力而死。
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从前)有个因为害怕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脚印而逃跑的人,(他)抬脚次数越多脚印就越多,跑得再快影子还是不会离开,(他)自认为自己跑得还不够快,快跑不停,用尽气力后死去。
(他)不知道呆在阴处就没有了影子,静止不动就没有脚印,实在是蠢得可以啊!)”庄生,指庄子。
诮:讥诮畏:害怕走:古:跑今:指人的脚交互向前移动)也(…也,表判断);余将见子疾(副词,快速的)走大喘渴死,而(却)名不得逃也。
六一居士传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六一居士传知识点总结导语:通过学习六一居士传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一居士传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重点字词:初谪滁山: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年四十岁。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修建房屋,准备退休于此。
三代:指夏商周。
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所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
欧阳修撰有《集石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著录金石的专著。
逃名:避名声而不居。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庄子·渔父》说:“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shuò,疾速)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
绝力而死。
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庄生,指庄子。
诮,讥笑。
九奏:即“九韶”,虞舜时的音乐。
阅大战于涿鹿之原:《史记·五帝本纪》记皇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隧擒杀蚩尤事。
轩裳珪组:分指古代大臣所乘车驾,所着服饰,所执玉板,所佩印绶,总指官场事物。
一日:一旦,终有一天。
赐其骸骨:比喻皇帝同意其告老退休。
庶几:大概,差不多;或许可以。
佚:安逸,安乐。
不待七十:古代规定官员七十岁退休(“致仕”“致政”),欧阳修写本文时为六十四岁,所以用他人也有不到七十就告退的作为自解。
用于时:指出仕。
无称: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
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违背自己的平生志向而说话不算话。
欧阳修早在皇祐元年任颍州知州时,已萌归田退休之意。
后在《归田录序》中明确表示了“退避荣宠,而优游田亩”的心愿。
素志,一向的志向。
更:更换。
是:这,这个。
固:本来,当然。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志:记下、记住。
特殊句式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被动句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状语后置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宾语前置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此吾之所以志也固定句式累于彼者已劳矣被动句吾其何择哉宾语前置宜去一也判断句复何道哉宾语前置原文翻译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的原文与译文赏析欧阳修《六一居士传》的原文与译文赏析《六一居士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自传性散文。
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1,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2,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3以来金石遗文4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5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6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7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8;虽响九奏9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10,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11劳12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13于朝者三年矣,一日14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15,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16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17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18,区区19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20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21矣,而讫无称22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23,宜去三也。
吾负24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六一居士传》归纳一、重点实词1.则又更.号六一居士2.子欲逃名者.乎3.而屡易.其号4.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5.吾固.知名之不可逃6.聊.以志.吾之乐尔聊:志:7.吾之乐可胜.道哉8.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方:其:9.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10.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11.尚何暇.于五物哉12.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13.庶几偿其夙.愿焉庶几:夙:14.此吾之所以志也15.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置:区区:较:16..已而叹曰17.夫士少.而仕.少:仕:18.而讫.无称焉19.乃以难疆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20.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其:素:21.吾负.三宜去二、通假字1.是为五一尔2.太山在前而不见3.累于此者既佚矣4.乃以难疆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三、古今异义1.将退休于颍水之上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3.乃以难疆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4.为其得意于五物也得意:浸沉┉之中四、词类活用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2.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3.使吾形不病.而已悴4.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5.累.于彼者已劳矣五、特殊句式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3.六一,何谓也?4.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5.老于此五物之间6.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7.聊以志吾之乐尔8.方其得意于五物也9.响九奏于洞庭之野10.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11.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 12.累于彼者已劳矣13.吾其何择哉?14.吾尝用于时矣15.复何道哉!六、句子翻译1.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3.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4.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5.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6.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字词:
初谪滁山: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年四十岁。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修建房屋,准备退休于此。
三代:指夏商周。
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所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
欧阳修撰有《集石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著录金石的专著。
逃名:避名声而不居。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庄子·渔父》说:“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shuò,疾速)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
绝力而死。
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庄生,指庄子。
诮,讥笑。
九奏:即“九韶”,虞舜时的音乐。
阅大战于涿鹿之原:《史记·五帝本纪》记皇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隧擒杀蚩尤事。
轩裳珪组:分指古代大臣所乘车驾,所着服饰,所执玉板,所佩印绶,总指官场事物。
一日:一旦,终有一天。
赐其骸骨:比喻皇帝同意其告老退休。
庶几:大概,差不多;或许可以。
佚:安逸,安乐。
不待七十:古代规定官员七十岁退休(“致仕”“致政”),欧阳修写本文时为六十四岁,所以用他人也有不到七十就告退的作为自解。
用于时:指出仕。
无称: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
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违背自己的平生志向而说话不算话。
欧阳修早在皇祐元年任颍州知州时,已萌归田退休之意。
后在《归田录序》中明确表示了“退避荣宠,而优游田亩”的心愿。
素志,一向的志向。
更:更换。
是:这,这个。
固:本来,当然。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志:记下、记住。
特殊句式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被动句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状语后置
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宾语前置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
此吾之所以志也固定句式
累于彼者已劳矣被动句
吾其何择哉宾语前置
宜去一也判断句
复何道哉宾语前置
虚词“而”用法
既老而衰且病又
而名不得逃表转折,但
太山在前而不见表转折,却
疾雷破柱而不惊表转折,却
而不知五却之累其心乎却
夫士少而仕表承接,就
翻译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
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
”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
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
”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
”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情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也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
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
”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不是这样。
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
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
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
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
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