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解连环》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pàn)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注释]
1.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2.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这里指人去楼空。
3.床:放琴的架子。
4.杜若:芳草名。
5.拼:不顾惜,舍弃。
[评析]
本词写景抒怀,上片叹人去楼空情义断绝的怨恨。
首句挚领全文,是主题所在,下片写对情人的怀念与希望。
全词多用“纵”、“想”、“料”、“望”等领字,表达无法解脱的复杂情怀,抒情逐层推进,由怨恨之深始至爱恋之极至,曲折回荡,写痴情淋淳酣畅,与一般相思怨别大异其趣。
“想移根换叶”三句用倒装笔法略点昔日共栽之花也面貌全非。
下片开头三句写欲把杜若赠远人,却无地址可寄。
“漫记得”四句是恨极怨极之语,正是爱极痴极之表现。
“水驿春回”三句再转回前情,既然我无法给你寄杜若,而我的住址未变,你总该给我寄回一枝梅花吧。
暗用南朝陆凯赠范晔诗之典故。
最后三句则表斩钉截铁般的决心,即使你终身不归,我也要豁上今生今世守着花儿喝酒,宁可为你伤心落泪。
这种情景该多么感人,意同《红楼梦》曲子中的《枉凝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本词抒写居人念远之情,情致缠绵悱恻,十分感人。
周邦彦:解连环导语:《解连环》
周邦彦
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
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
似风散雨收,
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
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
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
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
把闲语闲言,
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
望寄我江南梅萼。
拼今生对花对酒,
为伊泪落。
赏析:
此词为访情人旧居,抒发怀人痴情之作。
上片写访情人旧居。
“怨怀”六句写情人之绝情和自己失恋的怨伤,发端突作怨语,横绝无端,总揽全篇,传达出失恋后的极度感伤和无所寄托。
伊人一去无信,故生“怨怀”。
接着连用两喻,谓爱情如飘风阵雨,过眼烟云,但情网困缚却无法开解。
以下借用关盼盼故事和低徊于伊人手植芍药,倾泻人去楼空、睹物思人之感。
下片写对情人的相思痴恋。
“汀洲”三句睹物思人,写当年汀洲情人送别之地长出香草杜若,欲折杜若以赠情人,岂料她舟依曲岸,人已远在天涯,无可寻觅。
再想当日海誓山盟、彩笺锦字,全属空言,总当烧却。
收拍无限痴情感人肺腑。
全章怨中传情,爱中含怨,深婉真切地表达出词人对“情人断绝”的怨爱交集的痴顽心理。
《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二、《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翻译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一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三、《解连环·怨怀无托》作者介绍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
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
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
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
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
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
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3)原文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这两句回应下片过拍汀洲渐生杜若。
意思是说:我虽有心寄信、物给你,因你行踪不定,欲寄而势有不能;而我仍居原处,只要你肯寄则无有不能。
何况现已春暖冰消,水驿通航,你怎不能把江南的春梅寄我一枝聊解苦忆呢?《荆州记》:吴之陆凯自江南寄梅至长安,赠好友范晔,并寄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其实望寄我江南梅萼的望不过是奢望而已,明知情人断绝,信音辽邈,还如此奢望不已,岂非痴顽而何?但人间无物似情浓(张先《一丛花令》)所以才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这样的痴情洒向人间惹人去寻绎玩味!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词人用这句极凄凉、极清醒又极真实的话语作为全词的结尾,却把情感推进到高峰。
哀莫大于心死,今去者决绝,无可挽回,却又不能勿复相思而与君绝,对花对酒尚且为伊泪落,那么无花无酒更当奈何?这些不尽之情留在词外,令人玩索。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北人。
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
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
书省正字。
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
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
卒,赠宣奉大夫。
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
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原文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散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对酒,为伊泪落。
【注释】①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②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这里指人去楼空。
③床:放琴的架子。
④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竹壳菜⑤拼:不顾惜,舍弃。
【简析】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于昔日情人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委曲回宕,情思悲切,悱恻缠绵。
上片由今及昔,再由昔而今;下片由对方而己方,再写己方期待对方。
开头三句,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写怨恨产生的根由;结尾三句,拚今后,对花对酒,为伊泪落,是最后的结论;中间的文字则交错变换地描写失恋者的思绪,全篇结构层次清楚。
上片反复表示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怨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情人断绝而且信意辽邈,致使满腹的哀怨无所寄托,无法排遣。
用连环比喻相思之情,谓相思恰如连环,本不可解,纵然妙手能解,那也还不免藕断丝连,就像风散雨收之后,仍然会残留下轻雾薄云一样。
接着又用关盼盼燕子楼的典故述说纵然是人去楼空,也还剩得一床弦索。
床,是古代的一种较矮的坐具:弦索,总指乐器。
弦索仍然摆满床上,蒙着一层灰尘,那是关盼盼的遗物,睹物思人,以喻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下面写芍药花,又寓含着往日的欢乐与离别后的凄楚。
芍药,是有特殊含义的。
《经。
溱洧》: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又,芍药一名将离,行将别离之意。
移根换叶与旧时红药相关合,手种则是以亲自栽种芍药来象征精心培植。
过片用《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句意,表示离别与怀念。
汀洲,是水边送别之地。
人已乘舟而去,且远天角,如今伊人不见,离去久远,汀洲之杜若渐次成丛,而欲寄无出,亦似愁绪之与日俱增,而欲诉无地。
诗词赏析: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的意思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的意思纵使今生今世不能遂愿,我亦甘愿空对鲜花饮美酒,为你落泪。
《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赏析】本篇为寻访情人旧居抒写怨情之词。
上片写去昔日聚会的燕子楼不见伊人的怅惘。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点明了词人怨恨的原因,表明相思之情绵绵不绝,而之所以怨恨,则是因为情人“信音辽邈”,致使自己满腔的愁怨无处可寄。
中间几句描写了一系列悲凉的景物,燕子楼空荡荡,琴筝布满厚厚的灰尘,表现了词人对情人的思念和怨恨。
用连环比喻相思之情,意思是相思之情就像连环,即使用妙手解开了,还是难免藕断丝连。
这和雨散后有轻雾薄云残留的情景一样。
“燕子楼”则是化用了关盼盼的典故,形象贴切。
结尾写楼前的花草早就变了,她亲手种的芍药花已不见了踪影。
下片写对伊人的怀念和矢志不移的忠贞。
开始三句借用《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句意,表达离愁别绪。
汀洲指的是水边送别之地。
伊人乘舟离开已经很长时间了,连汀洲的杜若香草也长得郁郁葱葱了,就像自己的愁绪一样绵绵不绝,无法排遣。
后面几句词意陡转,要和伊人断绝来往。
这是词人的负气之言。
接着又调转笔锋,请求伊人给他寄来江南梅花。
古时候,梅花是爱情的象征。
结句表明自己的痴心,点明题旨。
本词以写情为主,景中见情,笔法细腻,想象丰富,结构巧妙,用往复回旋的手法表现对情人怨爱交集的痴情,真切委婉,深挚感人。
译文满怀的幽怨无所寄托,只叹那心上人绝情而去,音信渺茫。
纵然有高超妙手能解开连环锁,我心中依然如风雨过后仍有薄云轻雾,不能忘情。
燕子楼中空无一人,尚有满屋的琴筝。
宋词三百首周邦彦经典词《解连环·怨怀无托》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以写情为主,写主人公与情人断绝之悲。
抒发了主人公的是由于“怨怀无托”而生发出来的种种曲折、矛盾的失恋情结。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宋词三百首周邦彦经典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拜星月慢·夜色催更词牌名:拜星月慢|朝代:宋朝|:周邦彦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
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
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
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词牌名:绮寮怨|朝代:宋朝|:周邦彦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
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
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
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去去倦寻路程。
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何须渭城?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尉迟杯·离恨词牌名:尉迟杯|朝代:宋朝|:周邦彦隋堤路。
渐日晚、密霭生深树。
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
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
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
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西河·金陵词牌名:西河|朝代:宋朝|:周邦彦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词牌名:瑞鹤仙|朝代:宋朝|:周邦彦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
解连环原文赏析解连环原文赏析解连环原文赏析1解连环·孤雁原文楚江空晚。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译文及注释译文在空阔的楚江夜晚,我痛心突然被惊散后,自己已脱离雁群万里之远。
顾影自怜,想到飞下寒塘,只见地面一片眼前草枯沙净,江水平阔伸向遥远天边。
孤单一只的我无法排成字形,只能寄去相思情意的一点。
还生怕这样徘徊迁延会耽误北地吞毡嚼雪的故人,传达他们眷念故园的心愿。
有谁会可怜我长途飞行的艰难?让我想起深夜孤居长门宫的皇后,锦筝弹着心中无限的幽怨。
料想自己的伴侣还栖宿在芦花中,他们是否正惦念我在春前,会转程从旧路飞回北边。
我仿佛听到他们在暮雨中声声呼唤,只怕在边塞突然相见。
这样当双燕归来后栖息于画帘半卷的房檐,我也不会羞惭。
注释楚:泛指南方。
恍(huǎng)然:失意貌。
自顾影:对自己的孤独表示怜异之意。
自顾影:顾影自怜,对自己的孤单表示怜惜。
下寒塘: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写不成书:雁飞行时行列整齐如字,孤雁而不成字,只像笔画中的“一点”,故云。
这里还暗用了苏武雁足传书的故事。
因循:迟延。
残毡拥雪:用苏武事。
苏武被匈奴强留,毡毛合雪而吞食,幸免于死。
这里喻指困于元统治下有气节的南宋人物。
荏苒(rěn rǎn):形容愁苦连绵不绝。
谩:漫,徒然的意思。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冷宫。
这里用长门宫的寂寞冷落来形容孤雁的凄凉哀怨。
锦筝:筝的美称。
古筝有十二或十三弦,斜列如雁行,称雁筝,其声凄清哀怨,故又称哀筝。
《晋书·桓伊传》“抚哀筝而歌怨诗”。
蓦地:忽然。
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北方。
周邦彦词作鉴赏周邦彦词作鉴赏生平简介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周早年“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
元丰初,“游太学,有俊声”。
神宗时擢为试太学正。
元四年(1089)出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
绍圣四年(1097)还朝,任国子主簿。
徽宗即位,改除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
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
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宁波)任入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宣和二年(1120)移知处州(今浙江丽水),值方腊起义,道梗不赴。
未几罢官,提举南京鸿庆宫,辗转避居于钱塘、扬州、睦州(今浙江建德)。
卒年六十六。
《宋史》、《东都事略》与《咸淳临安志》均有传。
《宋史·艺文志》著录其《清真居士集》十一卷,已佚。
清人厉鹗《宋诗纪事》辑得其佚诗六首,今人罗忼烈又辑得古近体诗三十四首。
周邦彦“负一代词名”(张炎《词源》卷下),其词“浑厚和雅”(《词源》),“缜密典丽”(刘肃《陈元龙集注〈片玉集〉序》,对后世影响较大。
●少年游周邦彦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桃枝。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周邦彦词作鉴赏此词作于元祐八年以前作者流寓荆州时。
词中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我交融,上片情春怨别,情牵旧事,下片歌唱明媚的春光,抒发重聚的欢娱。
全词于艳情中寄身世遭遇之慨,感情极为浓烈深挚。
上片所写乍看好象是记眼前之事,实则完全是追忆过去,追忆以前的恋爱故事。
“朝去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
”一个逼仄的小楼上,漠漠朝云,轻轻细雨,虽然是春天,便春天的景色并不秾艳。
他们就这样的环境中相会。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三句说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连燕子都因为拖着一身湿毛,飞得十分吃力。
这是门外所见景象。
“泣”与“啼”,使客观物景染上主观情感色彩,“迟”,也是一种主观设想。
周邦彦:解连环(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第 1 页共3 页周邦彦:解连环《解连环》周邦彦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解连环解连环~~~周邦彦怨怀⽆托,嗟情⼈断绝,信⾳辽邈。
纵妙⼿、能解连环,似风散⾬收,雾轻云薄。
燕⼦楼空,暗尘锁、⼀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种红药。
汀洲渐⽣杜若,料⾈依岸曲,⼈在天⾓。
漫记得、当⽇⾳书,把闲语闲⾔,待总烧却。
⽔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译⽂及注释译⽂幽怨的情怀⽆所寄托,哀叹情⼈天涯远隔,⾳书渺茫⽆着落。
纵然有妙⼿,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样消散,云雾⼀样轻薄。
佳⼈居住的燕⼦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全是,她亲⼿所种的红芍药⾹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在天涯海⾓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书寄我,⽽今那些闲⾔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灰末。
春天⼜回到⽔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流泪。
注释1.解连环:词牌名。
双调,⼀百零六字。
前段⼗⼀句,五仄韵,五⼗三字。
后段⼗句,五仄韵,五⼗三字。
⼜名《望梅》、《杏梁燕》。
双调⼀百零六字,仄韵。
《词谱》卷三四:“此调始⾃柳永,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来,望明艳遥知⾮雪’句,名《望梅》。
后因周邦彦词有‘妙⼿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2.信⾳:⾳信,消息。
3.辽邈(miǎo):辽远。
4.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5.燕⼦楼空:燕⼦楼在今灌输徐州。
楼名。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相传为唐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之爱妾关盼盼居所。
张死后,盼盼念旧不嫁,独居此楼⼗余年。
后以“燕⼦楼”泛指⼥⼦居所。
这⾥指⼈去楼空。
6.暗尘:积累的尘埃。
7.床:放琴的架⼦。
8.移根换叶:⽐喻彻底变换处境。
9.红药:芍药花。
10.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叶莲、⼭⽵壳菜。
11.梅萼:梅花的蓓蕾。
12.拼:不顾惜,舍弃。
收起译⽂及注释︿简析 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对于昔⽇情⼈⽆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解连环·怨怀无托宋·周邦彦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注】燕子楼:唐代张建封的爱妓关盼盼,在张死后独居燕子楼,因顾念旧情而一直不嫁。
后用此典称女子寡后只身独处的居处。
1.上阕中“_____”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示爱情。
词作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昔日情人的_____之情。
2.简析这首词的抒情方式。
【答案】1.红药(燕子楼)相思2.①直抒胸臆,词作开篇直接表达“怨”情,并点明“怨”由;①借景抒情,词作用空楼、弦索、红药、杜若等意象,表达怨情;①借用典故抒情,“燕子楼”等典故表达相思情怀;①通过对比抒情,词作在今昔情感对比中表达“怨”情;①运用联想、想象抒情,词作借助想象对方的行为,以讥讽口吻写对方对分手的态度,以此表达自己的怨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及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写芍药花,又寓含着往日的欢乐与离别后的凄楚。
芍药,是有特殊含义的。
芍药一名“将离”,行将别离之意。
“移根换叶”与“旧时红药”相关合,“手种”则是以亲自栽种芍药来象征精心培植爱情。
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于昔日情人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结合注释内容分析可知,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这里指人去楼空。
“燕子楼”也可以用来表示爱情。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开头三句,“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写怨恨产生的根由,直抒胸臆。
接着又用关盼盼“燕子楼”的典故述说纵然是人去楼空,也还剩得“一床弦索”。
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
这里指人去楼空。
借用典故抒情。
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2)原文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这四句一变愤懑语气,转为无限思量。
如今人去楼空,乐器生尘,种种旧事旧情不由自主地又重上心头。
燕子楼是唐武宁军节度使张愔为爱妾关盼盼所建。
张愔卒后,盼盼念旧日恩爱而不嫁,其事绮艳感人。
燕子楼空暗寓往昔缠绵之情已随人去,借用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句意,以托怀念之情。
再望庭中红药正发,较当年手种之时已根移叶换,光阴之速,人情之变,触处皆是,教人怎生忘怀?红药即芍药,是古代爱情誓约的象征物。
《诗经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郑《笺》: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
唐李贺《许公子郑姬歌》:先将芍药献妆台,后解黄金大如斗。
即源于《溱洧》之俗。
移根换叶在诗词中暗示情侣分散。
程垓《意难忘》词:相逢情有在,不语意难忘。
些个事,断人肠。
怎禁得恓惶。
待与伊、移根换叶,试又何妨俞平伯《清真词释》解:移根换叶三句云:然无论如何换,如何移,我总记得分明,实是当时香泥亲护,玉手相将,共同扶植者也。
(俞平伯《论诗词曲杂著》643页)似稍欠斟酌。
盖此词上片之红药与下片之杜若、梅萼,各占一事,各领一意,且都有出典。
尤其移根换叶喻情侣分散已见苏词,俞老所解恰与句意相违,恐它日不能明辨,相沿辗转,特缀数语以兹后来参证。
词中红药句意既已辨明,尚须就词中情感的变换加以点破。
燕子搂空两句是怀念旧时恩爱,想移根换叶二句虽忆旧事,却因此而又生怨恨。
回忆当初手种红药之时,曾相誓永结情好,伊今毁誓背盟,更置誓言于何地?由此可见,伊人不只妙手能解连环,而且背信弃义,无所不用其极,是可为而何事不可为?至此可谓怨之已极。
下片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如果将这三句所表达的怀念之情,与上片歇拍诅咒詈骂之语加以比照,几乎判若出自两人之口。
男女之爱发之于情,情之为物是不可理喻的。
所以诅咒也好,詈骂也好,都是出自一片爱意。
来临,汀洲之上杜若渐萌,于是心中又打点起,为负心而去的情人料理一切的准备。
【经典诗句】“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的词意: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
出自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
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
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注释解连环:词牌名。
双调,一百零六字。
前段十一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后段十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又名《望梅》、《杏梁燕》。
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
《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柳永,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名《望梅》。
后因周邦彦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信音:音信,消息。
辽邈(miǎo):辽远。
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楼名。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相传为唐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之爱妾关盼盼居所。
张死后,盼盼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
后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
这里指人去楼空。
暗尘:积累的尘埃。
床:放琴的架子。
移根换叶:比喻彻底变换处境。
红药:芍药花。
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
梅萼:梅花的蓓蕾。
拼:不顾惜,舍弃。
参考译文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古典诗词鉴赏: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赏析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译文】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一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注释】1.解连环:词牌名。
双调,一百零六字。
前段十一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后段十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又名《望梅》、《杏梁燕》。
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
《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柳永,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名《望梅》。
后因周邦彦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2.信音:音信,消息。
3.辽邈(mio):辽远。
4.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5.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楼名。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相传为唐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之爱妾关盼盼居所。
张死后,盼盼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
后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
这里指人去楼空。
6.暗尘:积累的尘埃。
7.床:放琴的架子。
8.移根换叶:比喻彻底变换处境。
9.红药:芍药花。
10.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
11.梅萼:梅花的蓓蕾。
12.拼:不顾惜,舍弃。
【赏析一】这首词与一般写相思别情的情词不同。
相思离情还有可托情怀之人,如今却是怨怀无托。
词中抒发的便是由于怨怀无托而生发出来的种种曲折、矛盾的失恋情结。
上片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这三句把心中郁结已久的幽怨和盘托出,来势突兀,说明心中的痛楚已经到了难以抑制、无可忍受的程度。
这一痛楚是因为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往日情人不仅绝情而且断信,毫不留恋地弃他而去。
负心如此,岂是常情所可猜度。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尤怨至极无以平愤,遂以讥刺口吻以泄怨怒。
意思是说:这抛我而去的负心女子,把本不可解的爱情,就像古代齐王后解玉连环那样,椎破(砸碎)解之。
解连环的故事,见《战国策·齐策六》:秦昭王尝遣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而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臣,臣不知解,君王后引锥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这本来是一次齐国与秦国的外交斗争,秦国有意示威,齐王后并不示弱,暗示的方法非常决断而巧妙,所以说:信妙手能解连环。
但以此来指女子的毅然绝情,便有讥刺对方的意味。
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句中的云、雨历来暗喻男女缠绵难解之情,典出《高唐赋》。
风散、雾轻暗喻这一负心女子寡情无义,她对浓如云雨的男女之恋,视为可聚可散的风与雾,毫无依凭可言。
怨怀至此本应断绝痴情,但睹物思人,依然旧情难已。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这四句一变愤懑语气,为无限思量。
如今人去楼空,乐器生尘,种种旧事旧情不由自主地又重上心头。
燕子楼是唐武宁军节度使张愔为爱妾关盼盼所建。
张愔卒后,盼盼念旧日恩爱而不嫁,其事绮艳感人。
燕子楼空暗寓往昔缠绵之情已随人去,借用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句意,以托怀念之情。
再望庭中红药正发,较当年手种之时已根移叶换,光阴之速,人情之变,触处皆是,教人怎生忘怀?红药即芍药,是古代爱情誓约的象征物。
《诗经·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郑《笺》: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
唐李贺《许公子郑姬歌》:先将芍药献妆台,后解黄金大如斗。
即源于《溱洧》之俗。
移根换叶在诗词中暗示情侣分散。
程垓《意难忘》词:相逢情有在,不语意难忘。
些个事,断人肠。
怎禁得恓惶。
待与伊、移根换叶,试又何妨俞平伯《清真词释》解:移根换叶三句云:然无论如何换,如何移,我总记得分明,实是当时香泥亲护,玉手相将,共同扶植者也。
(俞平伯语)似稍欠斟酌。
盖此词上片之红药与下片之杜若、梅萼,各占一事,各领一意,且都有出典。
尤其移根换叶喻情侣分散已见苏词,俞老所解恰与句意相违,恐它日不能明辨,相沿辗,特缀数语以兹后来参证。
词中红药句意既已辨明,尚须就词中情感的变换加以点破。
燕子搂空两句是怀念旧时恩爱,想移根换叶二句虽忆旧事,却因此而又生怨恨。
回忆当初手种红药之时,曾相誓永结情好,伊今毁誓背盟,更置誓言于何地?由此可见,伊人不只妙手能解连环,而且背信弃义,无所不用其极,是可为而何事不可为?至此可谓怨之已极。
下片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如果将这三句所表达的怀念之情,与上片歇拍诅咒詈骂之语加以比照,几乎判若出自两人之口。
男女之爱发之于情,情之为物是不可理喻的。
所以诅咒也好,詈骂也好,都是出自一片爱意。
春天来临,汀洲之上杜若渐萌,于是心中又打点起,为负心而去的情人料理一切的准备。
伊已别去经年,行舟沿着曲曲不尽的水岸渐行渐远,料想如今已在海角天涯。
即便有信有物想寄给她又寄到何处?杜若是香草,用以象征情人之间的寄赠之物。
《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所以汀洲渐生杜若是见杜若而生将以遗兮远者之情,并非要寄什么香草,人愈远而思愈切,其情之苦可想而得。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因为人去日远,所以更加盼望去者寄来只言片语的消息以慰望眼。
但这一切又化为空望。
回忆当初热恋之时,红笺密字音书不断,至今仍置怀袖珍如至宝。
事至今日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闲言淡语,真想付之一炬以解愤恨。
乐府古辞《有所思》:闻君有他心,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已往,勿复相思而与君绝。
(《乐府诗集》230页)情人反目往往会把平日视为至宝的纪念物撕毁烧掉以泄怨愤。
乐府《有所思》所写便是如此,但这首词却与《有所思》的人物心态有所不同,词中虽然也说道待总烧却,然而只是这么想并未这么做。
其痴迷之情岂不有甚于付诸行为的真的烧却吗?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这两句回应下片过拍汀洲渐生杜若。
意思是说:我虽有心寄信、物给你,因你行踪不定,欲寄而势有不能;而我仍居原处,只要你肯寄则无有不能。
何况现已春暖冰消,水驿通航,你怎不能把江南的春梅寄我一枝聊解苦忆呢?《荆州记》:吴之陆凯自江南寄梅至长安,赠好友范晔,并寄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其实望寄我江南梅萼的望不过是奢望而已,明知情人断绝,信音辽邈,还如此奢望不已,岂非痴顽而何?但人间无物似情浓(张先《一丛花令》)所以才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这样的痴情洒向人间惹人去寻绎玩味!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词人用这句极凄凉、极清醒又极真实的话语作为全词的结尾,却把情感推进到高峰。
哀莫大于心死,今去者决绝,无可挽回,却又不能勿复相思而与君绝,对花对酒尚且为伊泪落,那么无花无酒更当奈何?这些不尽之情留在词外,令人玩索。
【赏析二】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于昔日情人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委曲回宕,情思悲切,悱恻缠绵。
上片由今及昔,再由昔而今;下片由对方而己方,再写己方期待对方。
开头三句,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写怨恨产生的根由;结尾三句,拚今后,对花对酒,为伊泪落,是最后的结论;中间的文字则交错变换地描写失恋者的思绪,全篇结构层次清楚。
上片反复表示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怨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情人断绝而且信意辽邈,致使满腹的哀怨无所寄托,无法排遣。
用连环比喻相思之情,谓相思恰如连环,本不可解,纵然妙手能解,那也还不免藕断丝连,就像风散雨收之后,仍然会残留下轻雾薄云一样。
接着词人又用关盼盼燕子楼的典故述说纵然是人去楼空,还剩得一床弦索。
床,是古代的一种较矮的坐具:弦索,总指乐器。
弦索仍然摆满床上,蒙着一层灰尘,那是关盼盼的遗物,睹物思人,以喻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下面写芍药花,又寓含着往日的欢乐与离别后的凄楚。
芍药,是有特殊含义的。
《诗经。
溱洧》: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又,芍药一名将离,行将别离之意。
移根换叶与旧时红药相关合,手种则是以亲自栽种芍药来象征精心培植爱情。
过片用《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句意,表示离别与怀念。
汀洲,是水边送别之地。
人已乘舟而去,且远天角,如今伊人不见,离去久远,汀洲之杜若渐次成丛,而欲寄无出,亦似愁绪之与日俱增,而欲诉无地。
谩记得以下几句,笔锋陡,忽作狠心决绝之辞,谓昔日往还音书,不过是些闲语闲言,人已断绝,留它何用,点个火儿烧掉算了。
这是暗用汉乐府《有所思》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句意,以示从今以往,无复相思之决绝态度。
可是,紧接着又拉回来,再暗用南朝乐府《西洲曲》折梅寄江北句意,请求对方把象征爱情的江南梅花寄来。
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啊。
最生总收一笔,表明至死不变的痴心,写得极其凄苦。
拚今生,已站好退身步,作了终生不能遂愿的准备:对花对酒,是说今后虽然有花可赏,有酒可饮,却唯独意中人不得相见,那么,也就只好为伊泪落了。
此词以写情为主,写主人公与情人断绝之悲。
善用单字领起下文,如纵、想、料、望,拼诸字,都使感情深化,文势折,有助于达难达之情。
【简介】周邦彦(1056年-1121年),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集》传世。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
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
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
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
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
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
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从词的搜求、审定、考证方面来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整;从创作风格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