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4教案:《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2
发展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教学目标1、通过范文欣赏,掌握纵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和技巧。
2、尝试运用纵向展开议论的方法编写议论文写作提纲。
学情分析议论不深刻,议论浅显化是很多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困境,特开设此节课,希望能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深刻性作出有益的探索。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议论文纵向展开议论的思路结构,提升论证水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文学大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作者是从来不会乱走路的。
意思说的是一篇优秀的作品一定是有着清晰的思路结构的,议论文的写作更是如此。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个话题——议论文的纵向议论欣赏阅读文本《读书人是幸福人》,思考下面三个问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证的?这几个方面之间是什么关系?明确:第一段:读书人是幸福人。
(提出中心论点)第二段:阐述阅读能增加人的经历和经验,增广知识。
第三段:证明读书更能感化与陶冶人的精神第四段:进一步指出读书能使人向善避恶,变得情趣高雅,心灵纯净而富有正义感。
第五段:呼应开头,收束全文第二到第四段是逐层深入,如果把顺序颠倒了就不符合逻辑。
这是纵向展开议论应当注意的地方。
思考总结:什么是纵向议论?纵向议论有着怎样的特点?“纵向议论”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的层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体现递进关系。
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那么,对于一个话题应该如何展开纵向议论呢?纵向议论有哪些技巧方法呢?二、作品赏读一小议“慎独”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②“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教案目标: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的方法重点:议论文结构的纵向模式的特点时间:一课时过程:一:导入如果说“横向议论”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体现并列关系的话,那么“纵向议论”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的层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体现递进关系。
二:体会“纵”的魅力如课本74页《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文,提出观点后,分层阐述:阅读能增广人的经历和经验阅读能感化与陶冶人的精神阅读还能使人向善避恶,高雅正义(逐层深化)三:掌握“纵”的方法确定好中心论点,从某一个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地选出三四个分论点进行分述评析。
可以有这三种顺序:1、由点到面事物是由个体组成群体,由小群体构成大群体的。
我们看待问题,要有意识将视野放大,由一人一物一现象联想到逐层加大的群体。
如:个人的幸福——民族的幸福——国家的幸福练习:禁烟运动中的民族英雄林则徐,1838年升任两广总督后,亲笔在府衙内题了一副堂联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副对联历来为人传诵,赞不绝口。
上联是说要像大海那样有肚量,能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下联呢,更是振聋发聩的箴言。
请以上联中的“容”为话题,在5分钟内以由点到面纵向深化法列出作文的结构提纲。
(1)、个人能容,是一种为人的素质;关系和睦(2)、集体能容,是一种团体的成熟;凝聚力强(3)、国家能容,是一种民族的自信。
更加强大2、由表及里就要透过事物表面现象去探究和把握它的本质。
通过披文入里的分析,把握现象的本质,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由美可分外在美和内在美,后者是深化的方向。
比如分论点可设为——(1)-美可以是一种天生丽质;[列举各种自然美貌](2)-美更是一种自信风度;[体现各种生命风貌](3)-美更应是奉献精神!(将观点深化到某各精神品质的程度)由表及里的基本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步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教案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明确纵向展开议论的写作方式2、领会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深化主题的构思之道。
3、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
二、重点引导学生针对具体话题,分析选取材料、合理构思。
三、难点克服构思中平面罗列材料,缺乏纵深挖掘的毛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作文指导课目的是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的构思方法,课题是“登上幸福的阶梯”,通过对“发现幸福”的话题来了解纵向展开议论的方法。
(二)话题探讨人们对幸福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杜甫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才是人生的幸福;李白认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自由自在的幸福是他的人生写照;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古人对幸福的理解多么深刻呀,那同学们的幸福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列举一下自己的幸福。
归纳:家庭富有,家庭和睦,走读有父母接送,老师的奖励,勤奋读书,国富民强,学习进步,帮助同学,考上理想的大学,朋友的相知,吃美味大餐,体育锻炼,捐助贫困儿童,见义勇为,找到满意工作,父母的疼爱,穿上漂亮衣服,资助残疾人,外出旅游,健康、平安、平淡,参加公益活动,每天上网玩游戏,洽……问:这些幸福是不是都处于同一层面?有无大小高低之分?如果我们要用纵向展开议论的方式作文,构思中还需要完成一个什么环节?(给幸福分类,并分出层次)请同学们给这些幸福分个层次。
1 、物质的满足:吃美味大餐穿上漂亮衣服2、心灵的愉悦:父母的疼爱朋友的相知3、奋斗的收获:攻克难题考上理想学校4、付出的充实:关爱家人朋友捐助贫困儿童帮助残疾人5、奉献的伟大:为社会正义呐喊为国家富强努力为人类进步奋斗规律:设置好几个渐次深入的“点”纵向联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推理过程,就是纵向构思过程。
小结:对幸福的推演是由物质的满足到精神的愉悦,由获取到付出、奉献,由个人独享到与大家共享这样层层递进,对幸福的认识也步步深入的过程。
纵式作文《发现幸福_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案第一篇:纵式作文《发现幸福_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案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导入新课】1、阅读下列材料,给幸福分了层次,请你将这则材料的结论补充完整。
人们对幸福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杜甫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才是人生的幸福;李白认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自由自在的幸福是他的人生写照;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古人对幸福的理解多么深刻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富有,家庭和睦,走读有父母接送,老师的奖励,勤奋读书,国富民强,学习进步,帮助同学,考上理想的大学,朋友的相知,吃美味大餐,体育锻炼,捐助贫困儿童,见义勇为,找到满意工作,父母的疼爱,穿上漂亮衣服,资助残疾人,外出旅游,健康、平安、平淡,参加公益活动,每天上网玩游戏,和同学相处关系融洽…… 都是幸福。
这些幸福不是都处于同一层面的,既有大小之分,也有高低之别。
如果我们给这些幸福分个层次,那就是:1、物质的满足:吃美味大餐,穿上漂亮衣服,家庭富有;2、心灵的愉悦:父母的疼爱,朋友的相知,美景的欣赏;3、奋斗的收获:攻克难题,考上理想学校,获得满意工作;45、奉献的伟大:为社会正义呐喊,为国家富强努力,为人类进步奋斗。
可见,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由_____到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层层递进就是幸福的层次。
读书人是幸福人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
表达交流二《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教师版【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什么叫“纵向议论”?如果说“横向议论”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体现并列关系,那么,“纵向议论”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的层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体现递进关系。
纵向议论主要采用层进式结构, 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各层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的。
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或从一般到特殊等等。
层进式比并列式和对照式更能体现思维的缜密,能使文章更灵活,更具有个性化色彩。
2、纵向层进式议论文主要采用层进式结构:引论(提出论点和论题)分论点——( 是什么?) 递基本结构格式 本论 分论点——( 为什么?)分论点——( 怎么办?) 进结论(照应全文)“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为什么”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
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做”上多做文章,即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尝试学习题]阅读课本材料《读书人是幸福人》,初步感知纵向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论证结构是:①读书人是幸福人,拥有物质以外的精神世界。
(引论,提出问题。
)②读书人超越时空的经历和经验。
③读书人崇高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
(本论,分析问题。
)④读书人避恶扬善的高雅情趣。
⑤读书人是幸福人,回扣总结。
(结论,解决问题。
)【分析上述结构形式、结合文本内容,显而易见,第二至四段的论述不是并列的,而是逐层深入的,属阐释论点内涵的递进,从“为什么”的角度,由浅入深;从粗泛的人生经验,到具体的阅读体验;从一般的阅读体验到“更为重要的”“避恶扬善”的品格。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教案目标: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的方法重点:议论文结构的纵向模式的特点时间:一课时过程:一:导入如果说“横向议论”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体现并列关系的话,那么“纵向议论”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的层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体现递进关系。
二:体会“纵”的魅力如课本74页《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文,提出观点后,分层阐述:阅读能增广人的经历和经验阅读能感化与陶冶人的精神阅读还能使人向善避恶,高雅正义(逐层深化)三:掌握“纵”的方法确定好中心论点,从某一个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地选出三四个分论点进行分述评析。
可以有这三种顺序:1、由点到面事物是由个体组成群体,由小群体构成大群体的。
我们看待问题,要有意识将视野放大,由一人一物一现象联想到逐层加大的群体。
如:个人的幸福——民族的幸福——国家的幸福练习:禁烟运动中的民族英雄林则徐,1838年升任两广总督后,亲笔在府衙内题了一副堂联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副对联历来为人传诵,赞不绝口。
上联是说要像大海那样有肚量,能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下联呢,更是振聋发聩的箴言。
请以上联中的“容”为话题,在5分钟内以由点到面纵向深化法列出作文的结构提纲。
(1)、个人能容,是一种为人的素质;关系和睦(2)、集体能容,是一种团体的成熟;凝聚力强(3)、国家能容,是一种民族的自信。
更加强大2、由表及里就要透过事物表面现象去探究和把握它的本质。
通过披文入里的分析,把握现象的本质,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由美可分外在美和内在美,后者是深化的方向。
比如分论点可设为——(1)-美可以是一种天生丽质;[列举各种自然美貌](2)-美更是一种自信风度;[体现各种生命风貌](3)-美更应是奉献精神!(将观点深化到某各精神品质的程度)由表及里的基本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步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
高一必修四《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结构的纵向模式。
2、进行纵向层进式思维训练,学会运用纵向模式展开议论。
3、通过写作,认识幸福是什么,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幸福。
教学重难点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掌握议论文纵向展开议论的思路结构。
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一直在寻找幸福。
鲁迅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做《幸福的家庭》(《彷徨》);曾讽刺过出书的宋丹丹,也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走进幸福深处》;今年开播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生活》,把多少人留在电视机前;新近开播的上海东方卫视的专题节目《幸福魔方》,与观众一起用“魔方智慧”来寻找到全新的幸福之门,更是创下收视率的新高。
所有的人都关注幸福,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到底在哪里呢?到底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呢?二、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所读作品思考、回答:幸福到底在哪里?概括:幸福就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
在空间里。
如家庭、学校、公园、公司。
在时间里。
过去。
现在。
铁凝说幸福就是此刻。
未来,《等待三天》《幸福向前100米》。
在于爱好。
读书。
演唱。
郊游。
在于追求,创造。
在于知足。
在于心情。
幸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而大多受到时代影响。
幸福无处不在。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可以说:生活中不是没有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
三、如何把自己的观点有条理地说出来,并使读者接受你的观点呢?学生阅读巴克莱《幸福》,分析其结构。
横向展开议论。
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
不同角度之间是平行关系,平行展开,互不交叉。
可以颠倒顺序。
指导学生阅读《读书人是幸福人》,分析下面三个问题。
A、作者在文中的论点是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B、作者从哪个几方面展开论证的?第一段:读书人是幸福人第二段:阐述阅读能增加人的经历和经验第三段:证明读书更能感化与陶冶人的精神第四段:进一步指出读书能使人向善避恶,变得情趣高雅,心灵纯净而富有正义感。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纵向展开论证的层进式论证结构,进行纵向层进式思维训练,学会灵活运用纵向模式展开议论。
2.复习面例式和点例式两种构段模式,灵活运用两种构段法使论证缜密有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通过观看微课掌握层进式论证结构,通过观看微视频《以看促写——佳片有约》和阅读表达交流《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论证》,探讨“幸福”这一人文话题,领会幸福的真谛,然后完成关于“幸福”话题的构思并在作文的过程中逐步把握议论文的写作要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领悟幸福的深刻内涵。
2.解读幸福,发现幸福、感受幸福、学会感恩,领会幸福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二、学情分析经过必修三表达交流的学习,学生已能写出相对规范的、基本符合要求的议论文了。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是在必修3的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抽象思维能力,写出有一定独创性的、较有深度的议论文来。
但是由于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能力不够发达,社会生活经验有限,这就使他们写作的议论文时常显得思路不开阔,分析平面化,不够饱满、丰富,论证时逻辑思维不够缜密,再加上“幸福”这个话题比较难以把握,让学生对它们作纵向剖析可能会有困难,所以我借助微课翻转课堂,以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辅导与助推,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三、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掌握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和点例式的两种特殊构段模式,提高学生的论证水平。
2.引导学生挖掘话题“幸福”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纵向模式展开议论。
2.领悟幸福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四、教学过程(一)对话导入,激活思维其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幸福的。
只是,我们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幸福呢?分享老师、同学、名人以及中国最普通的人的幸福观,领会幸福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从而激活写作思维,拓宽写作深度。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教案目标: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的方法
重点:议论文结构的纵向模式的特点
时间:一课时
过程:
一:导入
如果说“横向议论”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体现并列关系的话,那么“纵向议论”就是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的层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议论,体现递进关系。
二:体会“纵”的魅力
如课本74页《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文,提出观点后,分层阐述:
阅读能增广人的经历和经验
阅读能感化与陶冶人的精神
阅读还能使人向善避恶,高雅正义(逐层深化)
三:掌握“纵”的方法
确定好中心论点,从某一个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地选出三四个分论点进行分述评析。
可以有这三种顺序:
1、由点到面
事物是由个体组成群体,由小群体构成大群体的。
我们看待问题,要有意识将视野放大,由一人一物一现象联想到逐层加大的群体。
如:个人的幸福——民族的幸福——国家的幸福
练习:
禁烟运动中的民族英雄林则徐,1838年升任两广总督后,亲笔在府衙内题了一副堂联自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副对联历来为人传诵,赞不绝口。
上联是说要像大海那样有肚量,能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下联呢,更是振聋发聩的箴言。
请以上联中的“容”为话题,在5分钟内以由点到面纵向深化法列出作文的结构提纲。
(1)、个人能容,是一种为人的素质;关系和睦
(2)、集体能容,是一种团体的成熟;凝聚力强
(3)、国家能容,是一种民族的自信。
更加强大
2、由表及里
就要透过事物表面现象去探究和把握它的本质。
通过披文入里的分析,把握现象的本质,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
以“美”为话题的作文,由美可分外在美和内在美,后者是深化的方向。
比如分论点可设为——
(1)-美可以是一种天生丽质;[列举各种自然美貌]
(2)-美更是一种自信风度;[体现各种生命风貌]
(3)-美更应是奉献精神!(将观点深化到某各精神品质的程度)
由表及里的基本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文章的各个层次之间,步步深入,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原因到结果。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由浅入深
六定式:
点:通过材料或简述,点出观点;
正:正面举例并分析;
反:反面举例并分析;
深:深入论述,体现层次和深刻;
联:联系当前生活实际,体现针对性和现实性;
结:总结观点,照应题目、话题或开头。
四:写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