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鉴赏
- 格式:doc
- 大小:97.50 KB
- 文档页数:3
版画教学知识点总结一、版画的概念和分类1.版画的概念版画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形式,是一种用刻刀、刀锉、雕刻等工艺在平面材料上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
其原始意义是刻印术的一种形式,是在平面材料上进行创作,然后进行印刷的艺术形式。
2.版画的分类(1)凸版画凸版画是指版面上的图案是浮起来的,这类印刷术主要有木刻版画和木口铜版画两种。
其中,木刻版画是在木头上进行雕刻,然后涂上颜料印刷的一种版画形式,而木口铜版画则是在金属铜片上进行雕刻形成图案,然后印刷。
这两种版画都是利用图案的高度差别来进行印刷的。
(2)凹版画凹版画是指版面上的图案是凹陷的,这类印刷术主要有铜版画、锌版画和雕版画。
其中,铜版画和锌版画是在金属板上进行刻划后进行印刷的,而雕版画是在塑料板上进行雕刻后进行印刷的。
这三种版画都是利用图案的凹陷部分接受油墨来印刷的。
(3)平版画平版画是指版面是平的,印刷是通过水墨分离进行的。
这类印刷术主要有平版石印画和平版水印画两种。
其中,平版石印画是在石膏板上进行绘画,然后进行印刷,而平版水印画是在水面上进行绘画,然后进行印刷。
这两种版画都是通过油墨与水的互相排斥来进行印刷的。
二、版画的工具和材料1.版画的工具(1)刻刀:负责在版面上进行刻划和雕刻的工具,有直刀、弯刀、V形刀等各种不同形状的刀具,用来切割材料形成图案。
(2)刀锉:负责在版面上进行修整和打磨的工具,用来修整图案的边缘和表面,使得印刷的效果更加清晰。
(3)雕刻刀:负责在平面材料上进行雕刻的工具,有平口刀、尖口刀等各种不同形状的刀具,用来雕刻出图案的细节和纹理。
(1)木板:用于木刻版画的主要材料,是以柔软、易刻的木材为基础制成。
(2)金属板:用于铜版画和锌版画的主要材料,是以硬质、不易变形的金属板材为基础制成。
(3)塑料板:用于雕版画的主要材料,是以柔软、容易雕刻的塑料板材为基础制成。
三、版画的制作过程1.设计稿的制作版画创作的第一步是设计稿的制作,设计稿是版画作品创作的基础和原型。
版画鉴赏指南:如何欣赏和评价一幅版画作品版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像绘画那样,是直接将颜料涂在画布上,而是通过将线条和形状刻印到版面上,再通过印刷技术转移到纸张上完成的。
这使得版画作品具有独特的质感和纹理,能够吸引人的目光。
那么如何欣赏和评价一幅版画作品呢?下面是一些版画鉴赏指南,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了解版画的基础知识在欣赏一幅版画作品之前,了解一些关于版画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版画的种类。
常见的版画有凸版画、凹版画和平版画。
凸版画是将线条和形状刻在木板或金属板上的版画;凹版画则是将线条和形状刻在铜版或锌版上的版画;平版画则是将线条和形状刻在石版或金属板上的版画。
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版画的印刷技术,如手印、压力印和蒸气印等,这些都将对版画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观察版画的构图和构造观察版画的构图和构造是进行版画鉴赏的重要步骤。
首先,要注意版画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版画常常采用简单、明确的线条和形状来表现主题,因此需要注意这些元素在构图中的位置和互动方式。
其次,要观察版画的明暗对比和纹理特点。
版画的纹理和质感是通过版面上的线条和形状来刻画的,在观察时需要注意这些线条的厚度和深度,以及它们在版面上的分布和互动方式。
三、注重版画的色彩运用版画的色彩运用也是进行鉴赏的重要方面。
不同于绘画的混合和调色,版画的色彩是通过分层印刷来实现的。
因此,在观察时需要注意版画的色彩分布和叠加效果。
此外,版画的色彩也受到印刷技术、纸张和所选的颜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注意这些因素对色彩效果的影响。
四、了解作者和版画的背景信息了解作者和版画的背景信息也有助于进行版画鉴赏。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能够帮助理解版画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而了解版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版画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版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欣赏和评价一幅版画作品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观察技巧。
版画的鉴赏鉴赏版画首先遵循美术鉴赏的规律,版画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表现手法和技艺都是品析的要素。
按照国际标准版画原作应由艺术家本人用铅笔在画面下方1cm处从左至右,签署印数、题目、姓名及创作年代。
印数是认定作品件数的证明,分母代表总印数,分子代表此件作品的编号,例如5/30,即这件作品印有30张,此件为第5张,通常除这种印数记录外,还有几种印数的签法,代表不同意义。
A.P(艺术家自留作品对内使用)P.P (艺术家赠给印刷技师的赠品)T.P (循环展览用作品)H.C (非卖品)E.A (试版作品)B.N (艺术家存增国家美术馆作品)L.C (艺术家存增图书馆作品)ATL (留工坊的样张)其中A.P作品同数字编号一样具有市场流通的价值或高于数字编号作品的价值,A.P作品通常占总印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版画的收藏与保存版画源自中国,为世界共享。
从西方艺术品的占有率,可以清晰的看到国内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走向,以及版画拥有的极大市场发展潜力。
当前,中国版画的价格稳步上扬,整体走向市场,其真正的价值正待开发。
版画同油画、国画等画种一样,是重要的绘画表现形式之一,同时,版画与中国画、日本画等民族绘画不同,他又是一个极具国际性的画种,起覆盖地域之广、受众面之大,非其他画种能比。
我国不仅是版画发明国、木刻版画的故乡,现今仍有一支较大的版画创作队伍,版画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是当前中国与世界水平差距最小的艺术品种之一,尤其是木版画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版画几乎是所有艺术投资品种类中最具增值潜力的品种,被誉为当今世界一流的“热门绩优股”。
版画收藏应以名家名作或具实力的艺术家作品为首选,注重作品的品质,包括主题、制作技艺、作品的印数、编号、艺术家签名的规范,及参展、获奖和收藏记录。
收藏版画应妥善保存。
版画画面的不变质保存期限约为500年,长于水彩、水粉画、油画等大约300多年的保存期。
保存方式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控制温湿度,避免光害。
中国版画名画赏析摘要:一、中国版画的概述与发展历程二、中国版画的代表作品及特点三、中国版画的鉴赏方法与技巧四、名画欣赏对个人素养的提升正文:一、中国版画的概述与发展历程中国版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起源于汉代的木刻画,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版画体系。
从题材上可分为宗教版画、民间版画、文人版画等,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二、中国版画的代表作品及特点1.宗教版画:以道教、佛教等宗教题材为主的版画,代表性作品有《地狱十王图》、《金刚经》等。
特点是线条流畅,构图严谨,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宗教氛围。
2.民间版画:以民间故事、风俗、山水等题材为主的版画,代表性作品有《水浒传》、《西游记》等。
特点是形象夸张、色彩鲜艳、寓意丰富,富有生活气息。
3.文人版画:以诗词、山水、花鸟等题材为主的版画,代表性作品有《卧游图》、《百骏图》等。
特点是构图优美、意境深远、笔墨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中国版画的鉴赏方法与技巧1.观察版画的线条、构图、色彩、题材等方面,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
2.分析版画中所表现出的技法、刀法、印制技艺,评价作品的技艺水平。
3.深入领悟版画中的寓意、情感、思想内涵,体会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
4.对比不同流派、不同艺术家的版画作品,探讨其风格异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四、名画欣赏对个人素养的提升1.提高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名画,培养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升个人审美水平。
2.增进文化修养:了解名画的创作背景、历史故事、艺术风格等,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3.培养情操:感受名画中的美好情感和寓意,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
4.激发创造力:借鉴名画中的构图、色彩、技法等元素,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培养创新能力。
总之,中国版画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欣赏和学习。
2018-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艺术鉴赏浅析套色版画中的“绝色之美”黄艳雁陈蕾(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00)摘要:绝版套色木刻有着其独特的制作方式,成为一种新的套色木刻表现形式。
而在绝版套色的过程中,色彩相互叠加出的画面效果,深深吸引着我,在绝版套色木刻的学习中,促使我去深究色与色碰撞出的火花。
关键词:绝版套色;色彩;叠加;意外中图分类号:J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026-01一、绝版套色与传统套色的区别制作方式来看,绝版套色木刻与传统套色木刻都是通过画稿、刻板、印刷来完成的,虽然传统套色可以全部刻完之后再开始印制,随时增加印刷的数量,但是却容易错版,而且刻板费力,整个过程枯燥乏味,只能按照规定的流程走下去,不能给人发挥的空间。
绝版套色在画稿上更加简练概括,色彩可以更丰富,它在某些方面上突破了传统套色的限制。
“绝”,顾名思义就是唯一性,就是将本来要用多版印刷完成的作品浓缩到了一张板子上完成,让套色木刻变得自由随意又不失美观,它的确是在传统套色木刻影响下的一种突破。
省去了古板的刻印步骤的绝版套色变得很自由,凹凸版随意的转换,使整个过程随着未知进行变得更神秘吸引人,透露着一种创作情怀在绝版套色作品中。
二、绝版套色的制作绝版套色木刻一般分为两种方法制作:第一种是黑底法,就是以深色为底色开始印直到最亮的颜色;另一种是白底法,就是反而行之,从浅到深的刻印,层层覆盖。
两种方式都是把想要留住的地方刻掉,每刻一层,就要套印一次,虽然步骤相似,但它们做出来的感觉却各有不同,用黑底法因为要用亮的颜色去覆盖重颜色,所以油墨在调制时要干一些,滚在版面上要多一些,这样才能压得住下面的颜色,一遍遍的叠加,画面就显得比较厚重。
而用白底法,颜色逐步加深,油墨比黑底法要调的稀一点,增加透明感。
黑底法的难度稍微小些,白底法给人感觉更灵活。
两者油墨都不能太厚,要一层层的叠印,施太厚的话油墨就会往上翻,所以要薄滚薄印,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来,直到最后做出连自己也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正是绝版的魅力。
版画人桥的艺术鉴赏资料稿子一嘿,亲!今天咱们来聊聊这幅超厉害的版画《人桥》。
你看这画面,是不是一下子就把你拉进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场景里?画面中的人物,那表情、那姿态,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每个人的肌肉都紧绷着,仿佛在呐喊:“冲啊!”再瞧瞧这线条,粗犷中带着细腻,把人物的轮廓勾勒得那么生动。
那种简单又直接的笔触,就像是战士们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毫不退缩。
色彩的运用也很绝啊!虽然没有那种花花绿绿的鲜艳,但这深沉的色调,反而更能衬托出战斗的紧张和凝重。
就好像在告诉我们,这不是一场轻松的游戏,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拼搏。
而且哦,这幅画最让我感动的,是它传递出来的那种团结和无畏的精神。
大家相互依靠,搭成人桥,为了共同的目标勇往直前。
这让我想到,在生活中咱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得像他们一样,团结一心,啥都不怕!啊,这幅《人桥》真的是太棒啦,每次看都能给我满满的力量!稿子二亲,咱们来聊聊那幅超震撼的版画《人桥》哈!一看到这幅画,哇塞,心里头就涌起一股热流。
画面里的那些人,一个个都那么英勇。
你看他们的姿势,有的弯腰,有的半蹲,紧紧地挨在一起,就为了搭成这座人桥。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毅,好像在说:“这点困难算啥,我们能行!”这画画得可真传神,细节处理得特别好。
比如说人物的衣服褶皱,还有那紧握的拳头,都能让你感觉到他们在使着劲儿。
色彩虽然不花哨,但是特别有感觉。
那种暗色调,就像是战场的硝烟,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我觉得这幅画最牛的地方,就是它能让你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了胜利不顾一切。
这不就是咱们生活中最需要的那种精神嘛,遇到啥难事,大家一起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每次欣赏这幅《人桥》,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给画中的英雄们点赞,也会告诉自己,要像他们一样勇敢坚强!咋样,你是不是也有同感呢?。
版画的深入知识点总结一、版画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版画是一种利用雕刻、凸版、凹版或平版等版式印刷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也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版画最早起源于中国,公元九世纪的唐朝。
当时的版画主要是用来印刷经书和佛教书籍。
之后,版画技术传入日本和韩国,逐渐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木刻版画和韩国版画。
欧洲的版画则起源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阿尔布雷希特·杜勃罗尼和荷兰的雷姆布兰特等艺术家开始使用木刻技术制作版画作品,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
版画的形式主要包括木刻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水印版画、平版画等。
木刻版画是将木板上的图案雕刻出来,然后涂上油墨印刷在纸上,常见于中国的传统版画和日本的木刻浮世绘。
铜版画通过在铜板上雕刻图案,再用酸蚀或凹版蚀刻的方式进行印刷,常见于欧洲的版画作品。
丝网版画是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的版画,常见于当代艺术中。
水印版画是通过在纸张内部制作水印图案,使得印刷出来的图案具有独特的质感和透明感。
平版画是一种利用平板印刷的版画技术,常见于现代印刷业。
二、版画的艺术特点1. 版画具有复制性。
版画作品可以通过印刷技术,制作出多份相同的作品,可以对艺术品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和推广;2. 版画具有工艺性。
版画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需要艺术家具备一定的技术功底和工艺技能;3. 版画具有材质性。
不同的版画技术和材料会给作品带来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质感;4. 版画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版画作品常常采用丰富的线条和阴影的表现方式,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5. 版画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很多版画作品通过图案和主题的表现,展现出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三、版画的制作过程1. 策划阶段。
艺术家首先需要策划版画作品的主题和风格,确定版画的构图和内容;2. 制版阶段。
根据版画作品的特点和要求,艺术家选择合适的版刻技术和材料,进行版刻的制作;3. 油墨准备。
选择合适的油墨进行调制,进行颜色的配比和调试;4. 印刷阶段。
西方版画鉴赏方法
西方版画的鉴赏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注意观察版画的形式和技法。
版画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版画形式和技法都有其特点。
比如木版画注重刀法,用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都会影响到画面的效果。
铜版画则注重线条的精细和明暗的变化,以及色彩的搭配。
2. 注意观察版画的构图和色彩。
版画的构图和色彩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好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而和谐的色彩搭配则能够让画面更加鲜明、有层次感。
3. 注意了解版画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版画往往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鉴赏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创作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4. 注意感受版画的艺术氛围和情感表达。
版画作为艺术品,不仅仅是技艺的体现,更是艺术家情感的表达。
在鉴赏时,要用心感受画面的情感氛围和艺术气息,体会艺术家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5. 注意鉴别版画的真伪和质量。
版画的真伪和质量对于鉴赏来说非常重要。
在鉴赏时,要注意观察画面的印刷质量、版纹深浅、纸张质地等方面,同时也要了解版画的历史和市场行情,以便更好地鉴别真伪和质量。
总之,鉴赏西方版画需要多方面的观察和了解,要从形式、技法、构图、色彩、创作背景、艺术氛围、真伪和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体会。
同时,
也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版画艺术。
教学设计课题:用版印的方式作画——中国木刻版画赏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习了解版画的特点及中国版画发展历程。
2 学习版画的制作方式,理解复制型版画和创作型版画的艺术内涵。
过程与方法:讲授——观察——感悟——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版画的发展概况,理解作品文化含义,陶情怡性。
教学重点:理解认识版画的艺术特点,掌握简单的版画作画方法。
教学难点:版画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及版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课前准备:PPT,版画作品,版画工具及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作品《手印画》问题1 作品是画出来的吗?2 可以复制一模一样的作品吗?用什么方式?(学生:回答并提炼关键词---刻,印,复数性,)达成目标:版画的特点二出示课题三出示版画作品和原版1版画的特点和材料?(学生根据导入环节的关键词回答)目标:版画与其它绘画作品的区别2什么是版画?3出示版画的定义。
四版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版画的起源学说2 出示(唐,宋,元,金,明,清)时期的版画图片(学生观察:不同时期的版画形式及出现的历史原因和意义)达成目标:版画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和出现的形式?教师小结:早期版画出现的意义3 早期版画的制作方式:复制型版画出示视频: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学生:早期的版画是分工还是独立完成?)教师:明清时期中国版画发展现状,国外版画发展情况五新兴木刻运动:1 版画作品《鲁迅像》(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认识)2新兴木刻运动兴起的缘由?3 新兴木刻作品欣赏(学生:谈感受)达成目标:创作型版画出现。
版画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
4 视频图片(木刻版画的工具及作画步骤)(学生:版画工具材料展示传阅,版画原版和版画作品)5步骤视频,版画的签名格式和要求(学生:感受版画的“刀味”和“印痕”体验“以刀代笔”作画之趣和印痕之美)六作品鉴赏1 教师示范作品《怒吼吧—中国》----李桦2(学生鉴赏作品《运草车》------古元)教师小结:版画艺术内涵和情感,情态价值观七现代版画的发展1教师谈自己的创作心得体会(套色木刻)学生:(套色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2异彩纷呈的版画作品欣赏(学生:观察作品的形式,内容和版种)八课堂测评1 .古代传统木刻版画与新兴版画(现代)在制作过程上的主要区别?2 . 版画的作画步骤?3 . 用关键词来形容版画的特点?4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是( )倡导的?说出一位新兴木刻版画家的名字及其作品.?九课堂小结:1、中国版画的发展历程:传统版画和新兴木刻2、版画的制作方式:复制性版画和创作性版画3、版画的工具材料,制作过程4、现代版画作品:欣赏本节课我们从以上四个环节学习了版画的基础知识,了解了版画创作特点、感受了版画的艺术特征,了解了我国版画艺术概况。
浅析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风格凯绥·珂勒惠支(K äthe Kollwitz)是一位德国著名的版画家,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而闻名。
凯绥·珂勒惠支通过她的版画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类苦难的关注,她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风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黑白对比鲜明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常常采用黑白对比鲜明的手法,这种对比强烈而富有冲击力,能够有效地表达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她常常使用深沉的黑色和明亮的白色,通过对比来突出作品的重要元素,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
这种黑白对比的手法使得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写实而又抽象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既富有写实感,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她善于捕捉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独特的构图手法,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版画作品常常通过几何化的形式和简化的线条来表现人物形象,使得作品更富有张力和表现力。
她的作品既能够让观者感受到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又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使得观者能够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感受和共鸣。
四、题材丰富而又深刻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涉及的题材非常丰富,她常常通过作品来表现人类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和现实问题。
她关注妇女和儿童的境遇,关注工人阶级和贫困者的生活,关注战争和苦难给人类带来的伤痛。
她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将这些题材表现得淋漓尽致,触动人心。
她的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使得观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还能够思考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创作风格独特而丰富,她的作品充满了情感和力量,富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她通过版画作品,表达了对人类苦难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使得她的作品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
浅谈力群木刻版画的艺术特征及构图手法一、力群木刻版画的艺术特征1. 鲜明的民族风格力群木刻版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画面中往往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比如古代建筑、传统服饰、民间活动等,都成为木刻版画中常见的题材。
这些题材不仅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更是力群木刻版画的独特魅力所在。
2. 线条简练清晰力群木刻版画的线条简练清晰,表现出简约大气的风格。
木刻版画的线条通常比较粗犷,具有一种朴拙的美感,给人以纯粹和质朴的艺术享受。
在构图上,线条的运用十分灵活,能够有效地表现出画面的层次和形态,使整个画面生动有力。
3. 色彩简单素雅力群木刻版画的色彩一般比较简单素雅,以黑白灰为主,有时也会添加少量的明亮色彩。
这种简单的色彩搭配,恰到好处地突出了木刻版画的构图和线条,使画面更加凝练和纯粹。
这种色彩的搭配也使木刻版画更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
4. 极富变化的表现形式力群木刻版画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多样,既有单色木刻版画,也有多色木刻版画,甚至还有木刻水印版画等不同的表现方式。
这种变化多样的表现形式,使木刻版画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题材和表现要求,展现出丰富的艺术魅力。
1. 交错叠加的构图方式力群木刻版画的构图多采用交错叠加的方式,让画面充满了层次感和立体感。
叠加的形式不仅可以增加画面的艺术张力,更能够让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观赏者的审美享受。
这种构图方式常常被用于表现复杂的场景和丰富的细节,是力群木刻版画的常见手法之一。
2. 对比鲜明的构图手法力群木刻版画的构图手法中,对比鲜明的表现方式常常被采用。
通过对比明暗、大小、形状、线条等因素的处理,使画面更具张力和冲击力。
这种对比手法能够有效地吸引观众的目光,使画面更加生动有力。
3. 脱离实际的构图手法力群木刻版画的构图手法中,脱离实际的表现方式也是比较常见的。
通过夸张、变形、畸变等手法,使画面更加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这种构图方式在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时尤为突出,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艺术感悟和审美追求。
版画艺术鉴赏
学院:xxx
专业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中国传统版画艺术发展及特点
版画:造型艺术之一。
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而成的一种绘画(木板、石版、铜版、锌版、麻胶版等品种);可有限制地复印出多份不影响其艺术价值的原作。
中外最早的版画的形式是木刻复制版画,如中国唐代咸通九年(868)刻制的《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等,系由技工根据画家画稿刻印的版画。
十八世纪起才开始有画家自己绘稿、自己制版、自己印刷的创作版画。
作为造型艺术的版画,是指创作版画。
由于版材受墨部位、版材性质与制版印刷方法等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品种。
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
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绘画种类之一。
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版画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
早期版画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
中国复制木刻版画已有上千年历史,创作版画则起自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提倡,后来取得了巨大发展。
在西方,16世纪的A.丢勒以铜版画和木版画复制钢笔画,到17世纪,伦勃朗则把铜版画从镂刻法发展到腐蚀方法,并进入到创作版画阶段。
木刻版画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是在19世纪。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
说、六朝以至隋朝说。
现存我国最早的
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
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
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
四川成都
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
“咸通”本早约百年。
唐、五代时期
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
现的作品。
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
神。
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宋元时
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
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
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
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婺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
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
元代的“平话”刻本是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
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版刻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
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一时佳作如雪,不胜枚举。
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流派的兴盛期。
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工匠,镌刻质朴。
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
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
以杭州为中心的武陵派,题材开阔,刻制精美。
以安徽徽州为中心的徽派在中国文化史上更具有源远流长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版画的发展始终与刻书业密切相关,宋元时代的中心在福建的建安和浙江的杭州,在明代的时候则转移到南京和北京。
但是真正使得版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徽派版画的兴起。
自15世纪以来,徽派版画即以刻制闻名于时,高手如林,尤其以黄、汪两个家族最为
突出。
明清两代新安黄氏一族所刻书达200余部,能图者有100多人,成为一支阵容庞大的队伍。
代表作品有《养正图解》、《古列女传》等。
在徽派版画以典雅、精巧的风格畅行于世的时候,金陵(南京)、武林(杭州)、苏州等地的版画插图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明代版画不仅用作书籍插图,而且也用于画家传授画法的“画谱”、文人雅士的“笺纸”、制墨名家的“墨谱”,以及民间娱乐用的“酒牌”。
画谱中的较早者是1603年杭州双桂堂所刊的《顾氏画谱》;墨谱的代表则为万历年间出版的丁云鹏参与绘制的《程氏墨苑》;热心酒牌版画创作的是著名画家陈洪绶,他和徽州黄氏高手合作的《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成为传世名作。
古代套色版画的出现,已知最早的是明刻的《萝轩变古笺谱》,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刊刻于1633年的《十竹斋画谱》和刊刻于1644年的《十竹斋笺谱》,它们的作者是明代的出版家、书画家胡正言。
清代版画除了徽派以外,北京的殿版也很有名。
代表作品有1696年北京刻手朱圭所刊焦秉贞的《耕织图》、1717年所刻冷枚画的《万寿盛典图》等。
而1679年运用分色水印木刻法所印制的《芥子园画传》初集,是由金陵画家根据李流芳的稿本缯辑而成的,其后又出版了二、三、四集,广为流传,成为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部绘画教科书。
在欣赏版画近千年发展过
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时,有以
下一些艺术特点值得注意:
1 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
色,显出木味。
2 巧妙利用“留黑”手法,
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获
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3 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
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
果。
4 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版画在历史长河中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郑振铎先生曾说:“梨枣图画,为推动文化,功高不可胜言”。
这是对版画艺术地位的恰当评价。
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瓷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等
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
按制作方法: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综合版等
版画的实用性功能在现代社会已经基本消退,但其艺术价值却不断凸显。
手与机器的根本区别在于,手总是与心相连,但机器则是无心的。
版画是一种手工艺术,手工艺作业中会发生奇迹,因为那不是单纯的手在劳动,背后有心的控制,使手制造物品,给予劳动的快乐,这才是物品美之性质的因素。
所以,手工艺作业也可以说成是心之作业。
没有比手更神秘的机器存在,我们有必要思索手工制品的艺术价值。
现代化的冲击,使传统的手工艺正从我们身边悄然逝去。
随之逝去的,还有人与物的沟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我相信版画未来有一束绚丽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