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输出监测的生理学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17
心输出量名词解释生理学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简称CO)是指心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把血液输出到全身各部位的量。
它描述的是一秒钟内心脏可以输出的血液的总量,是影响血液的流速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每次心脏舒张(systole)时,心脏收缩(diastole)时,心脏能够输出的血液的量就是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 =脏收缩期输出量(Cardiac Output During Systole,COS)+脏舒张期输出量(Cardiac Output During Diastole,COD)。
其计算公式如下:心输出量(CO)=脏收缩期输出量(COS)+脏舒张期输出量(COD),其中,心脏收缩期输出量(COS)=次心脏收缩后脉搏血量(Stroke Volume,SV)*搏频率(Heart Rate,HR),而心脏舒张期输出量(COD)=张期血流量(Diastolic Flow,DF)*搏频率(Heart Rate,HR)。
心输出量的大小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心室容量、心肌肥厚度、心脏收缩压力、心脏收缩期血液量、心搏频率以及血液粘度等。
心输出量是调控血液流量的关键因素,它受到来自紧张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和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的控制,并反过来影响全身的血液流量,有助于维持人体的血液供应状态平衡。
此外,心输出量还受到呼吸系统的影响。
呼吸系统的不同活动会改变胸腔的压力,从而对心输出量产生影响,即当呼吸系统活动加强时,心输出量会相应增加。
另外,心输出量也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例如,高温会导致人体失水,并且使血液变稀,影响心输出量的大小;同时,在高原环境下,心脏需要供应给更多的氧气,心输出量也会因此增大。
因此,心输出量的研究对于了解心脏功能至关重要,并可以帮助诊断和预测心脏疾病。
同时,心输出量也可作为考量患者情况是否可以承受手术或受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心输出量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心输出量是生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心脏每分钟向
体循环系统中泵出的血液量。
心输出量通常以升/分钟(L/min)为
单位进行测量,它受到心率和每搏输出量的影响。
心输出量的计算公式是,心输出量 = 心率× 每搏输出量。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而每搏输出量是指每次心脏
搏动时泵出的血液量。
心输出量的正常范围是4-8升/分钟,这个范
围可以根据身体的需要而有所变化。
例如,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会增加,以满足肌肉组织对氧气和营养的需求。
心输出量对于维持身体的生理平衡非常重要。
它直接影响着组
织和器官的血液供应,从而影响身体的功能和代谢。
通过了解和监
测心输出量,医生可以评估一个人的心脏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
在
临床上,心输出量的测量也被广泛应用于监护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休克和其他疾病状态。
总的来说,心输出量是生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心
脏泵血功能的有效性,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一)诸论1.兴奋性:生理学中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刺激:能使细胞或机体发生反应的一些环境因素的变化称为刺激。
3.兴奋:细胞功能变化由弱变强的过程称为兴奋。
4.抑制:细胞功能变化由强变弱的过程称为抑制。
5.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6.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7.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8.反应:活组织接受刺激后发生的功能改变。
9.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10.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11.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12.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13.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4.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15.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16.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17.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8.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二)细胞基本功能1.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3.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4.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尔形成的。
一、名词解释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
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7.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8.阈强度: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9.阈电位:能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10.局部反应: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阈下刺激时并非全无反应,只是这种反应很微弱,不能转化为锋电位,并且反应只局限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内不能传向远处,因此,这种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型的电紧张电位。
1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12.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速度,即以血浆柱的高度来表示。
1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14.血型:指血细胞膜上所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
通常所谓血型,主要是指红细胞血型,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进行命名。
15.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指血液从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16.房室延搁: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传导速度较慢,延搁时间较长,称之为房室延搁。
17.期前收缩:如果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心肌受到人工或来自异位起搏点的激动而产生的收缩称期前收缩。
18.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伴有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心输出量(CO)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存在大出血可能的手术、血管手术及伴有心室功能降低和瓣膜病变的患者,准确测定心输出量及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利于及时反映心血管系统状态并指导治疗.肺动脉插管监测技术在1970年引入临床后,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可为那些高死亡风险的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和临床麻醉.肺动脉漂浮导管以热稀释法测定心输出量是临床判断心功能最准确的方法,但由于费用昂贵,操作复杂并可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研究无创心输出量监测方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的进一步发展,生物阻抗、多普勒超声、部分二氧化碳重复吸入等无(微)创心输出量测定法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临床床边患者心输出量检测技术原理分析及进展(摘)2009年07月27日星期一 09:32 P.M./view_article.php?id=420随着危重医学学科的发展,作为血流动力学重要指标的心输出量(CO),目前临床监测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危重患者的抢救起到重要作用。
各种方式的检测技术也逐步成熟,就相关技术原理,检测方法和进展本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阐述。
1 检测方法分类和进展1.1 分类心输出量(CO)也称心排量,目前有多种检测方法和操作形式,从临床操作上可分为有创,无创和微创三种。
从检测技术上分为热稀释法,多普勒超声学检测,核素心血池显像,胸腔阻抗法,Fick法,染色剂稀释法,部分重复呼吸法。
检测方法上还可以分为直接、间接、连续和非连续测量,各种方法以下进行介绍和分析。
有创检测同样有连续和非连续监测二种,通过Swan-Ganz导管的热稀释法,Fick 法和染色剂稀释法属于有创方法;微创检测形式有经食道多普勒超声学检测和不通过Swan-Ganz导管的热稀释法;无创检测核素心血池显像,胸腔阻抗法和部分重复呼吸法。
1.2 进展测量心输出量的动脉脉搏轮廓法最初是由Otto Frank在1899年提出。
此后,建立了各种推算每次心脏搏动时射出血量的血压轮廓公式。
生理学基础第四章血液循环题库第四章血液循环1、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舒张期比收缩期长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正确答案)C、房室有共同的舒张期D、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E、心率对舒张期的影响更明显2、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 [单选题] *A、心房收缩朗B、等容收缩期(正确答案)C、快速射血期D、减慢射血期E、等容舒张期3、心室内压力达最高值在() [单选题] *A、心房收缩期末B、等容收缩期末C、快速射血期(正确答案)D、等容舒张期末E、心室充盈期末4、心动周期中,在下列那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 [单选题] *A、等容收缩期未(正确答案)B、等容收缩期末C、减慢射血期末D、快速充盈期末E、减慢充盈期末5、在心室等容收缩期时: () [单选题] *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正确答案)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6、在心室等容舒张期时: () [单选题] *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正确答案)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7、主功脉瓣关闭见于: () [单选题] *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正确答案)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8、房室瓣开放见于: () [单选题] *A、等容收缩期未B、心室收缩期初C、等容舒张朗初D、等容收缩期初E、等容舒张期末(正确答案)9、从房室瓣关闭到半月瓣关闭之间的间隔相当于: () [单选题] *A、心房收缩期B、心房舒张期C、心室收缩期(正确答案)D、心室舒张期E、等容收缩期10、从动脉瓣关闭到下一次动脉瓣开放的时间相当于心动周期中的() [单选题] *A、心室舒张期B、心室射血期C、等容收缩期D、心室舒张期+等容收缩期(正确答案)E、等容舒张期+等容收缩期11、心室容积最小在() [单选题] *A、等容收缩期末B、快速射血期末C、减慢射血期末(正确答案)D、等容舒张期初E、心室充盈期初12、心室容积达最大值在() [单选题] *A、心房收缩期末(正确答案)B、等容收缩期末C、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末E、心室充盈期末13、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出于: () [单选题]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回流C、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正确答案)E、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14、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液量约占心室总充盈量的() [单选题] *A、5%B、10%C、30%(正确答案)D、50%E、80%15、第一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 [单选题] *A、半月瓣关闭B、半月瓣开放C、房室瓣关闭(正确答案)D、房室瓣开放E、心房肌收缩16、第二心音产生主要是由于() [单选题] *A、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放B、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正确答案)C、房室瓣突然开放D、房室瓣突然关闭E、心房肌收缩17、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每搏量约为: () [单选题] *A、30m1B、50m1C、70ml(正确答案)D、90mlE、110ml18、每搏输出量占下列哪个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 () [单选题] *A、回心血量B、心输出量C、等容舒张期容积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心空舒张末期容积(正确答案)19、心输出量是指: () [单选题] *A、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B、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正确答案)C、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D、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E、一次心跳两侧心室同时射出的血量20、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约为: () [单选题] *A、2-3L/minB、4-6L/min(正确答案)C、6-8L/minD、9-10L/minE、11-12L/min21、心指数等于: () [单选题] *A、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C、心输出量×体表面积D、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E、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正确答案)22、影响心博出量的因素不包括: () [单选题] *A、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B、动脉血压C、心肌收缩能力D、心率E、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跨膜离子流动的种类(正确答案)23、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 [单选题] *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正确答案)B、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C、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容积或压力D、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容积或压力E、大动脉血压24、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 () [单选题] *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B、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正确答案)C、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D、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E、舒张末期动脉压25、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单选题] *A、心房压力B、大动脉血压(正确答案)C、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26、在心率、前负荷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心肌的后负荷,会使() [单选题] *A、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B、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C、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正确答案)D、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加快,每搏输出量增加E、等容收缩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减少27、在心肌的前负荷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后负荷可使: () [单选题] *A、等容收缩期延长(正确答案)B、射血期延长C、等容舒张期延长D、心室充盈期延长E、每搏输出量增加28、心肌的异长调节是指心脏每搏输出量取决于: () [单选题] *A、平均动脉压高低B、心率贮备大小C、心力贮备大小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大小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大小(正确答案)29、心肌的等长调节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 [单选题] *A、心肌初长度B、肌小节的初长度C、横桥联结的数目D、心肌收缩能力(正确答案)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30、下列哪项使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减少() [单选题] *A、心率一定程度减慢时B、外周静脉压与心房压之差加大C、心房压与心室压之差加大D、心肌收缩加强(正确答案)E、心房收缩能力加大31、正常人心率超过去180次/分时,主要影响下列哪些变化() [单选题] *A、心动周期缩短B、收缩期缩短C、舒张期缩短D、收缩期缩短明显E、舒张期缩短明显(正确答案)32、正常人心率超过去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 *A、快速充盈期缩短(正确答案)B、减慢充盈期缩短C、等容收缩期缩短D、快速射血期缩短E、减慢射血期缩短33、强体力劳动时,心输出量可以增加到静息时的: () [单选题] *A、2—3倍B、5—6倍(正确答案)C、10一15倍D、15—20倍E、20倍以上34、有关心力贮备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健康者与某种心脏病人若在静息时心输出量无差异,则他们的心力贮备也应一致(正确答案)B、收缩期贮备大于舒张期贮备C、心力贮备能力取决于心率及每博输出量D、心力贮备也称泵功能贮备E、心力贮备是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35、区分心肌快、慢反应细胞的依据是: () [单选题] *A、静息电位的大小B、0期去极化的速率(正确答案)C、平台期的长短D、3期复极化的快慢E、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3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是由于() [单选题] *A、Na+ 电导降低B、Na+ 电导增加(正确答案)C、Ca2+ 电导降低D、Ca2+ 电导增加E、K+ 电导增加37、心室肌动作电位1期复极是由于下列哪种离子流动的结果() [单选题] *A、K+ 外流(正确答案)B、K+ 内流C、Na+ 内流D、Ca2+ 内流E、Cl- 内流3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能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 [单选题] *A、Na+ 内流,Cl- 外流B、Na+ 外流,Cl- 内流C、Ca2+ 内流,K+ 外流(正确答案)D、K+ 内流 Ca2+ 外流E、Na+ 内流,K2+ 外流39、下列哪项不是心肌细胞平台期的特点() [单选题] *A、膜电位处于零电位水平B、是区别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C、心肌动作电位时程较长的主要原因之一D、它与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有关E、形成的离子是Na+缓慢内流(正确答案)40、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 [单选题] *A、持续时间短B、去极幅度小C、复极速度与去极速度相等D、升支与降支对称E、复极有平台期(正确答案)4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4期恢复细胞内外离子正常浓度梯度靠() [单选题] *A、细胞膜渗漏B、单纯扩散C通道易化扩散D、载体易化扩散E、钠-钾泵主动转运(正确答案)42、下列关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离子基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0期主要是Na+内流B、1期主要是Cl-内流(正确答案)C、2期主要是Ca2+内流与K+外流D、3期主要是K+外流E、1期主要是K+外流43、下面关于心室肌细胞Na+通道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 A.是电压依从性的B、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很快C、可被河豚毒所阻断D.选择性较强,只有Na+可以通过E.在去极化到-40mV时被激活(正确答案)44、关于心室肌细胞Ca2+通道的叙述,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激话、失活以及再复活所需时间均比Na+通道长B、选择性高,只允许Ca2+通透(正确答案)C、电压依从性D、激活的阈电位水平为-50—-35mVE、可被异搏定及Mn2+所阻断45、自律细胞区别于非自律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主要特征是() [单选题] *A、0期除极速度快B、平台期较明显C、1期复极速度慢D、3期复极速度慢E、4期有自动除极(正确答案)46、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大是由于() [单选题] *A、Na+ 电导增加B、Na+ 电导降低C、Ca2+ 电导增加(正确答案)D、Ca2+ 电导降低E、K+ 电导增加47、下面关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单选题] *A、最大复极电位为-70mVB、阈电位为-40mVC、无明显的复极1期和平台期D、除极幅度小于普肯耶细胞E、0期除极时程比普肯耶细胞短得多(正确答案)48、窦房结细胞的起搏活动是由于: () [单选题] *A、K+递减性外流B、Na+递增性内流C、K-递减性外流与Na+递增性内流(正确答案)D、Ca2+递增性内流E、K+递减性外流与Ca2+递增性内流49、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区别主要是() [单选题] *A、4期自动除极有无(正确答案)B、3期复极速度不同C、平台期持续时间相差较大D、1期形成机制不同E、0期除极速度不同50、关于普肯野细胞起搏电流If,错误的叙述是() [单选题] *A、主要离子成分为Na离子B、充分激活的膜电位为-100MvC、是一种超极化激活的电流D、可被铯离子所阻断E、可被河豚毒所阻断(正确答案)51、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 [单选题] *A、动作电位的幅值B、最大复极电位水平C、4期膜电位自动去极化速率(正确答案)D、阈电位水平E、0期去极化速度52、自律性最高的是() [单选题] *A、窦房结(正确答案)B、心房肌C、房室交界D、普肯耶纤维E、房室束53、在无神经和体液因素影响下,窦房结自动兴奋的频率为: () [单选题] *A、90/minB、80/minC、75/minD、100/min(正确答案)E、150/min54、心脏的潜在起搏点有: () [单选题] *A、窦房结B、心房肌C、房室交界区D、心室肌E、普肯耶纤维(正确答案)55、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 [单选题] *A、静息电位仅为-70mVB、阈电位为-40mVC、0期去极速度快D、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E、4期电位去极速率快(正确答案)56、下述关于超速压抑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单选题] *A.高频起搏点驱使低频起搏点进行低频率搏动(正确答案)B、频率差别愈大,抑制效应愈强C、窦房结停搏后,首先由受压抑程度铰小的房室交界起搏D.窦房结对心室的控制中断后,可出现一段时间的心室停搏E、为避免撤去超速抑制时诱发的心脏停博,中断人工起搏器使应逐步减慢其驱动频率57、轻度高血钾引起心肌兴奋性升高的原因是: () [单选题] *A、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导致距阈电位水平的差距缩小(正确答案)B、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导致距阈电位水平的差距增大C.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减小D.细脑膜对钙的通透性增大E.细胞膜对钠的通透性增大58、当血钾逐步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 () [单选题] *A.逐步升高B、逐步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正确答案)D、先降低后升高E、不变59、细胞外Ca2+浓度降低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快反应细胞阈电位下移,兴奋性升高B、细胞膜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C、0期去极速度增快D、0期去极幅度增高E、4期自动去极速度减慢,自律性降低(正确答案)60、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单选题] *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B、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C、阈电位水平的高低D、钠-钾泵功能E、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正确答案)61、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 () [单选题] *A、收缩期开始B、收缩期中间C、舒张期开始(正确答案)D、舒张中后期E、舒张期结束62、对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可产生局部兴奋B、阈上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正确答案)C、Na+通道失活D、此期相当于心室全收缩期舒张早期E、此期时间较长远63、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单选题] *A、心肌有自律性B、心肌呈“全或无”收缩C、心肌肌浆网不发达D、心肌对胞外Ca2+依赖性大E、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正确答案)64、心室肌出现相对不应期原因是: () [单选题] *A、膜电位绝对值仍低于静息电位,Na+通道的开放能力尚未恢复正常(正确答案)B、Ca2+通道已逐渐复活C、0期去极速度高于正常D、0期去极幅度高于正常E、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65、心肌细胞超常期内兴奋性高于正常,所以: () [单选题] *A、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B、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C、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快于正常D、刺激阈值低于正常(正确答案)E、自动节律性高于正常66、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 [单选题] *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B、窦房结的节律件兴奋少发放一次C、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大大减慢D、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E、窦房结一次节律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正确答案)67、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顺序是: () [单选题] *A、窦房结—房室交界—心房肌—心室肌B、窦房结—房室交界—心室肌—普肯耶纤维C、窦房结—心房肌—心室肌—普肯耶纤维D、窦房结—心房肌—左右束支—普耶纤维E、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和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心室肌(正确答案)68、兴奋在心脏内传导时,速度最慢的是() [单选题] *A、心室肌B、心房肌C、房室交界(正确答案)D、结希束E、浦肯野纤维69、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 [单选题] *A、使P波增宽B、使QRS波增宽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D、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E、使心房、心室不会产生收缩重叠(正确答案)70、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 [单选题] *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B、增强心肌收缩力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正确答案)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71、在下述关于心肌传导性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心肌细胞直径细小,传导速度慢B.动作电位幅度大,传导速度快C、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率慢,传导速度慢D.阈电位水平下移,传导速度快E、心肌处在超常期内,传导速度快(正确答案)72、下列哪项对心肌兴奋传导影响不大() [单选题] *A、细胞直径B、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C、邻近部位细胞膜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距D、邻近部位膜0期除极时钠或钙通道性状E、胞外Ca2+浓度(正确答案)73、正常心电图描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化B、QRS波代表两心室去极化C.P-R间期表示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的时间D.S-T段表明心室各部位间没有电位差存在E、心电图是心肌兴奋与收缩过程的反应(正确答案)74、关于心电图的描述,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B、心电图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C、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是心电图的来源D、电极放置位置不同,记录出来的心电图曲线基本相同(正确答案)E、心电图曲线与单个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曲线有明显区别75、弹性贮器血管指的是() [单选题] *A、大动脉B、微动脉C、肺动脉和主动脉(正确答案)D、微静脉E、静脉76、阻力血管主要是指: () [单选题] *A、大动脉B、小动脉及微动脉(正确答案)C、毛细血管D、小静脉E、大静脉77、关于微动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在调节动脉压中起主要作用B、在调节器官血流量中起主要作用C、其管壁厚度和管腔直径的比值比中动脉的大D、收缩时组织液的生成量减少E、其管壁平滑肌的张力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正确答案)78、总截面积最大的血管() [单选题] *A、毛细血管(正确答案)B、小动脉C、小静脉D、大静脉E、大动脉79、容量血管是指() [单选题] *A、动脉B、静脉(正确答案)C、毛细血管D、肺血管E、皮肤血管80、血量分配比例最高的部位是: () [单选题] *A、心脏及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正确答案)D、皮肤血管床E、肝脏及脾脏81、静脉系统成为外周的血液贮存库,主要是由于: () [单选题] *A、静脉管壁有可扩张性B、静脉管壁平滑肌少C、许多静脉位于皮下组织中D、静脉系统的容积大(正确答案)E、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度低82、关于静脉,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B、管壁平滑肌在静脉被扩张时发生收缩C、容纳了全身血量的一半以上D、回心血量不受体位变化的影响(正确答案)E、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83、下列关于各类血管功能特点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单选题] *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肉属于毛细血管前阻力部分,交感缩血管纤维的分布极少(正确答案)B、主动脉和大动脉有弹性贮器的作用,使血液能在血管系统内匀速流动C、微静脉口径不变时,微动脉舒张有利于组织液进入血液D、静脉的舒缩活动是促使静脉血回流入心脏的主要动力E、毛细血管分支多,总的截面积大,容纳了循环血量的60%以上84、对血流速度叙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各类血管中各段的总血流量相同,血流速度则不相同B、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较快(正确答案)C.主动脉中血流速度最快D.在封闭的循环管道系统,血流速度与血管总横截面积成反比E、心缩期动脉中血流速度比心舒期快85、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阻力() [单选题] *A、与血管的半径成正比B、与血管半径的立方成反比C、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正比D、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正确答案)E、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反比86、血流阻力主要来自() [单选题] *A、毛细血管B、微静脉C、微动脉和小动脉(正确答案)D、中动脉E、大动脉87、关于血流阻力,以下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与血管的长度成正比B、与血液的粘滞度成正比C、与血流量成反比D、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反比(正确答案)E、是由于血液流动时发生的摩擦造成的88、当血流通过下列哪一部位时,血压的降落最大? () [单选题] *A、主动脉和大动脉B、小动脉和微动脉(正确答案)C、毛细血管D、微静脉和小静脉E、大静脉和腔静脉89、收缩压相当于下列心动周期中哪期时的动脉内压力? () [单选题] *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朔(正确答案)C、减慢射血期D、快速充盈期E、减慢充盈期90、收缩压为100mmHg,舒张压为70mmHg,其平均动脉压均为() [单选题] *A、70mmHgB、75mmHgC、80mmHg(正确答案)D、85mmHgE、90mmHg91、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可以反映: () [单选题] *A、血管容积和循环血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B、体循环和肺循环容量之间的关系C、心脏射血与外周阻力之间的关系D、静脉血压与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E、血流与血流阻力之间的关系92、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而每搏输出量增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是() [单选题] *A、收缩压升高(正确答案)B、舒张压升高C、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幅度相同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93、影响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 [单选题] *A、大动脉弹性B、心输出量C、阻力血管口径的变化(正确答案)D、血液粘滞性E、血管长度94、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主动脉() [单选题] *A、口径大B、管壁厚C、管壁有可扩张性和弹性(正确答案)D、血流速度快E、对血流的摩擦阻力小95、老年人,主动脉弹性减退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单选题] *A、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B、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正确答案)D、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E、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变化不大96、老年人的脉压比年轻人大,这主要是由于: () [单选题] *A、老年人的心输出量较小B、老年人的循环血量较少C、老年人的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降低(正确答案)D、老年人的小动脉硬化E、老年人的血液粘滞性高97、老年人,主动脉弹性减退,并伴有小动脉硬化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单选题] *A、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B、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正确答案)D、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98、生理情况下对动脉血压影响不大的因素是: () [单选题] *A、外周阻力B、心率C、动脉弹性D、心输出量E、血液粘滞性(正确答案)99、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为: () [单选题] *A、4-12kPa(正确答案)B、0.4-12kPaC、0.4-1.2kPaD、1.2-4.0kPaE、0-0.4kPa100、使中心静脉压升高的是: () [单选题] *A、血容量增加B、周身血管舒张C、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正确答案)D、心脏射血能力增强E、循环血量减少101、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单选题] *A、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B、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正确答案)C、其正常变动范围为0.4—12kPa(4—12cmH2O)D、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状态的一个指标E、外周静脉广泛收缩时中心静脉压升高102、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因为: () [单选题] *A、动脉血压升高B、血流速度加快C、心输出量增加D、舒张期室内压低(正确答案)E、静脉压增高103、下肢肌肉运动时节律性地压迫下肢静脉() [单选题] *A、可驱使静脉内的血液向心脏和毛细血管两个方向流动B、是人在立位是下肢静脉回流的唯一动力C、可增加下肢组织的生成D、可减少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压力差E、加速静脉回流,减少组织液的生成(正确答案)104、下列因素中促进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是() [单选题] *A、心输出量增加B、外周阻力增C、动脉血压升高D、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E、心舒期室内压降低(正确答案)105、真毛细血管不具有下列哪一项特点? () [单选题] *A、管壁很薄B、血流缓慢C、管壁的通道性大D、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E、安静时,骨骼肌中大约有80%的真毛细血管处于开放状态(正确答案) 106、关于微循环直捷通路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血流速度较慢B、是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C、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正确答案)D、在骨骼肌组织中较少见E、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作用107、关于微循环直捷通路,下列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直捷通路经常处于开放状态B、直捷通路血流速度较快C、直捷通路主要功能不是进行物质交换D、直捷通路在皮肤中较多见(正确答案)E、直捷通路主要功能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108、影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活动的主要因素是() [单选题] *A、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B、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
1.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频率。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60~100次/min,平均75次/min。
2.心动过缓:心率<60次/min;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
3.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4.心动周期中心腔内四大状态的变化5.心音6.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7.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是评价心泵血功能的指标。
8.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9.(静息)心指数:(安静和空腹时)每m²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用于评定不同个体的心功能。
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搏出量:①心肌的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②心肌的后负荷:动脉血压;③心肌收缩能力;④:在一定范围内,心率越快,心输出量越多。
11.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有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无自律性。
12.特殊心肌细胞(自律细胞):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无收缩性。
13.普通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90mV,K+外流形成。
(2)①0期去极化:-90mV→+30mV,由Na+快速内流所致;②1期复极化:+30mV→0mV,由K+快速外流所致;③2期复极化(平台期):0mV,由Ca2+内流,K+外流所致;④3期复极化:0mV→-90mV,由K+快速外流所致;⑤4期复极化(静息期):-90mV,通过Na+–K+泵,摄K+排Na+、Ca2+。
14.自律细胞与心肌工作细胞生物电的最大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
15.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机械收缩特性-收缩性。
16.心脏正常起搏点:窦房结(自律性最高)。
17.窦性心律:由窦房结为起搏点所控制的心跳节律。
18.房室延搁:兴奋由心房传入心室时,在房室交界处耗时较长的现象。
19.房室延搁意义:使心房与心室交替收缩(不发生同步收缩),并使心室收缩前得到足够的血液充盈,有利于心脏的射血。
国际呼吸杂志2008年第28卷第6期IntJRespir,Mar.2008,V01.28,No.6中心静脉氧饱和度的监测及其应用郑伟浩萧正伦【摘要】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0z)是一个方便、可靠的方法,它能快速反映危重患者全身氧的供需平衡的瞬时变化,能早期发现组织缺氧,且优于其它传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是评估组织氧合充分与否的有用的间接指标,也是评估危重患者院内病死率及预后的重要指标;用ScV0。
、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来指导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可提高严重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存活率。
因此,ScV0z的监测对危重患者的评估和管理是非常重要和有用的。
【关键词】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混合静脉氧饱和度;氧监测Useandme髓urementofcentralveno吣oxyg明鼢turationZHENGV%i一矗口D,XjAoZ矗P咒g—Z“咒.G锄咒gz幻“f竹s£it札£eo,Respir口tor3,Dis8口ses,旃eFirs£A,厅zi口£8dHos乡i£口zo,G“岔咒gz矗oz‘Medic口zCDzz已ge,(孰口挖gz^o“510120,Ghi挖口【Abstract】Measurementofcentralvenousoxygensaturation(ScV02)fromcentralvenouscathetersisareliableandconvenientmethodwhichcouIdrapidlywarnofacutechangeintheglobaloxygensupply/demandratioofcritica“yillpatientsandwhichissuperiortoconventionalhemodynamicparameters,anditcandetecttissuehypo妇aearly.ScV02,asausefulindirectindexofadequatetissueoxygenation,isanimportantindicatorofin-hospitalmortalityrateandprognosesforcriticallyiIlpatients.Theearly_goaldirectedtherapyguidedbyScV02,meanarterialpressureandcentralvenouspressureisabletoincreasesurvivalinthepatientswithseveresepsisorsepticshock.Therefore,measurementofScV02isveryimportantandusefulforevaluationandmanagementofcriticallyi11patients.【Keywords】Centralvenousoxygensatufation;AⅡixedvenousoxygensaturation;oXimetry通过肺动脉导管所测得的混合静脉氧饱和度(miXedvenousoxygensaturation,&02)可准确反映全身氧供需平衡,是组织氧合的一个间接指标[1≈]。
麻醉设备学1-9章复习重点(1)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医学仪器基础知识1.模拟电路包括: 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电源电路、模数转换电路。
2、数字电路知识点: 常见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
3.传感器: 将生物体的物理(化学)量转换为电(磁)信号的能量转换部件;电极: 直接提取生物体电信号部件。
4.了解医学仪器的基本组成。
5、医学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准确度、精密度、输入阻抗、灵敏度、频率响应、信噪比、零点漂移、共模抑制比。
6、医疗器械分类: 诊断类设备、治疗类设备、辅助类设备。
第三章呼吸功能检测仪器(一)呼吸功能仪器监测的项目: 通气力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
(二)通气力学监测包括通气频率、气道压、通气量等力学指标→反映肺通气机制和储备能力是否充分, 通气力学监测为呼吸功能评估金指标。
(三)生物学监测包括呼吸气体或血中氧气、二氧化碳的监测→反映肺换气功能是否有效。
第一节通气频率监测1.电阻抗容积描记法(electrical impedance plethysmography): 呼吸运动过程中, 人体组织的容积发生相应变化时, 其电阻抗也将相应改变。
通过检测人体阻抗变化就可以间接测量相应的容积变化, 继而反映呼吸运动。
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电阻抗容积描记法。
2、阻抗式通气频率监测借用心电胸部电极, 同时进行呼吸(RESP)和心电监测。
第二节气道压监测1.机械通气(在机器的帮助下呼吸)时, 推动一定容量气体进入肺时所产生的压力, 称为气道压, 反映通气时所遇到的阻力。
肺顺应性正常的患者, 吸气时气道峰压约为15~20cmH2O。
(1cmH2O=0.1KPa)2.机械通气时: (了解内容不作考核)气道压过低: 提示呼吸机和气管导管的连接脱落、呼吸环路有漏气或潮气量过低;潮气量不变气道压过高:提示肺顺应性降低(麻醉深度不够、肌松不足使呼吸肌紧张;肺充血、水肿;肺脏病变所致的肺实变或纤维化;肥胖、俯卧位也可使胸肺顺应性下降等)或气道阻力升高(呼吸环路梗阻、气管导管扭曲、导管过细、痰或血块堵塞, 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等)。
心输出量名词解释生理学心输出量是指心动脉管道系统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将血液输出到全身的总量。
它也可以被定义为每分钟心室舒张期(systole)期间心脏向大血管输出的血液量。
心输出量由心室收缩期(diastole)期间心室内壁张力、心房收缩期(systole)期间心室内壁张力以及心室收缩期(systole)期间心室内壁张力等因素共同决定。
此外,心输出量还受血液密度和流动性的影响,并且随着心跳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心输出量的生理学意义在于它能反映出心脏的功能状态以及整个循环系统的整体情况。
它是衡量心血管系统整体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用来评估心脏病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
心输出量的变化可以用来检测心脏功能的改变,如心力衰竭、心脏病等。
心输出量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作用,包括血液中的毒物、氧气、电解质等,以及外界环境因素,例如气压、温度、湿度等。
此外,心输出量也受到内部体液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血液粘度、血液流动性、血清电解质浓度、血液酸碱度等。
心输出量是心血管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心脏功能的改变,因此,研究人员通常使用心输出量来评估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状态,从而去找出具体的治疗方法。
心输出量的变化可以由两种方式来表示,一是以每分钟的血液量计算,即心输出量(CO),二是以每毫升血小板计算,即心射量(SV)。
这两种表示方式的差别在于前者以血液量计算,而后者以血小板浓度计算。
心输出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功能的改变,如心力衰竭、心脏病等。
心输出量受到心脏功能、血液粘度、血液流动性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心输出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功能的改变,可以用来评估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帮助确定治疗方案。
心输出量还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以及整个循环系统的整体情况,是衡量心血管系统整体功能的重要指标。
心输出监测的生理学基础
第一节心脏泵血功能及其评价指标
心脏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器官之一。
心脏为了推动血液在体内作循环流动必然要消耗能量作功,将化学能转化为用于心肌收缩、血管运动和血液流动的机械能;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不但影响血管运动和血液流动,同时也受血管运动和血液流动的影响,因此心肌能量的产生、心肌的收缩与舒张、血管的运动及血液的流体等发生变化时均可引起心脏泵血功能的改变。
其中心脏作为一个泵血的动力装置,泵的前后负荷、泵的工作效率以及外周循环动脉血压的变化均可直接影响心脏血液输出的效率;血液循环作为一个功能性封闭体,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反过来也会对心肌细胞与血管细胞产生深刻的影响,导致心肌肥厚或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生。
一、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是一个由心肌组织构成并具有瓣膜结构的空腔器官,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
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心脏肌肉组织不断地作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心脏舒张时容纳静脉血液返回心脏,心脏收缩时则为心脏内的血液提供机械能使血液能从心脏射入动脉中,并在外周血管内流动。
在心肌节律性的收缩与舒张和心脏瓣膜规律性开启与关闭的配合下,心脏推动着血液沿单一方向在体内不停地作循环流动,心脏这种推动血液流动的作用方式与水泵工作的原理相近,因此可以把心脏看成是一个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
心脏泵血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心脏向外周血管输送血液量的多少,这是医疗实践和实验医学研究中经常遇到和关心的问题。
临床上将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以至于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称为心力衰竭,同时将心力衰竭的早期过程称为心功不全,心力衰竭往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变化的共同结果。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受心力衰竭发生部位的影响,按发生的部位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多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导致左心输出量减少、肺部淤血或水肿;右心衰竭见于肺心病、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疾病,并常继发于左心衰竭,结果表现有心输出量减少,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增加,常伴有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全身性水肿;全心衰竭是左右心室同时发生的一种心力衰竭,如心肌炎、心肌病等引起的全心衰竭,或继发于左心衰后并发的一种右心衰竭,结果表现既有左心衰又有右心衰的临床症状。
显然心输出量的减少与组织代谢对血液量的增加都会导致心功不全或心力衰竭,有时心力衰竭发生在心输出量并不减少甚至是升高但机体对血液量的需要增加使心输出量相对减少,因此心力衰竭可分为高输出和低输出两类心力衰竭。
总之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的严重失代偿表现,它可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因此在临床上需要有一套客观的指标来评价心输出量及其变化的程度以帮助临床上对心血管病人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
二、心输出量的评价
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通常按心脏搏动一次或工作时间在一分钟内射
出的血液量分为包括每博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两个基本指标,由这两个指标还可派生出其他相关指标,如静息时心指数、射血分数、博功等。
心脏完成一次收缩和舒张的活动(即搏动一次)所持续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成人平均每个心动周期大约需0.8秒钟,因此成人心脏每分钟搏动75次(简称心率)。
每博输出量为一个心动周期内左右心室一侧所射出的血液量,每分输出量为每分钟心率与每博输出量的乘积。
例如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心率平均每分钟75次,每博输出量约为65ml (60—80 ml),因此每分输出量为4升(约3.5-5.5升)。
低输出型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往往低于2.5升/分,高输出型心力衰竭时可能会高于5.5升/分。
正常情况下,心输出量与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适应,随性别、年龄、身材大小、体形以及其他生理状况的不同心输出量可能不一样。
女性比同体重男性心输出量略低,青年时期心输出量高于老年时期,心输出量在剧烈运动时可高达25-35升/分,静息情况下可降低到2.5升/分。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心输出量可受个体体表面积的影响,以单位体表面积计每分钟心输出量为心指数,一般中等身材成人体表面积大约为1.6平方米,静息时每分心输出量为5-6升/分,因此静息时心指数为3.0-3.5升/分/平方米。
静息时心指数正常值为2.5-3.5升/分/平方米,多数心力衰竭时心指数低于2.5升/分/平方米,但高输出型心力衰竭时心指数会高于3.5升/分/平方米。
以左心室为例,舒张期间内左心室为来自左心房的血液所逐渐充盈,至舒张末期时血液充盈量最大,舒张末期心室内的容积称为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经历舒张充盈后随即发生心室收缩射血,至左心室射血末左心室容积收缩到最小,这时心室内剩余的血液量所占的容积称为收缩末期容积,因此心脏每搏动一次的血液博出量实际上等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之差。
正常心脏的博出量始终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适应,即当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时博出量也相应增加,但在心室功能减退、或心室异常扩大的情况下血液博出量可能与正常人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它并不与收缩末期心室容积的改变相适应,若这时单纯依椐博出量来评定心脏泵血功能则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这时心室射出的血液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即射血分数明显减少,因此用射血分数评价心脏功能似乎更为合适。
健康成年人射血分数为55-65%,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肌收缩性减弱,每博输出量减少,而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不变,因此射血分数必然降低。
心脏输出血液的过程不仅仅是血液物质的空间位移,也是能量转移的过程,能量的转移必然涉及心输出过程中的耗能作功。
实际上心肌收缩所作功的大小等于血液在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动能和血液对动脉管侧壁的压强能。
心室每博动一次所作的功(简称博功)计算公式如下:
博功=心室内充盈压+血液流动动能
=博出量×(射血期左室内压-左室充盈压)+血液流动动能
公式中,血液流动的动能在左心室该值所占比例很小,尤其是机体在各种不同生理条件下射出血液的流速变化并不大,根据血液流动的动能等于1/2 X 血液质量X 流速2 关系可将血液流动的动能忽略不计;另外测定射血期左室内压和左室充盈压的方法一般有积分法和简易法,积分法较为复杂,可参考有关书籍;简易法是以平均动脉压代替射血期时左室内压,以平均左房压代替左室充盈压进行计算的,因此计算博功的公式可简化为:
博功(g-m)=博出量(cm3) X 1/1000 X (平均动脉压-平均左房压) (mmHg) X 13.6g/cm3每分博功(Kg-m/min)=博功(g-m) X 心率X 1/1000
平均动脉压可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计算,平均左房压可用心导管加以测定。
心输出量的改变是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现,以上评价指标揭示心脏功能的状况并不能充分反映心脏射血量(尤其是对高输出型心力衰竭)是否满足机体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对心脏射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简单的介绍。
第二节心脏泵血过程与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
如前所述,心脏的功能如同一个水泵,通过心脏肌肉节律性的舒缩活动,从静脉抽吸血液并把它射向肺动脉或主动脉内,维持一定的心输出量和动脉血管压力,从而保正全身各组织和器官代谢需要的血液供应。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电图、心音图、心脏房室压力及容积等均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按心房和心室容积的变化、心脏瓣膜的启闭以及房室内压力的不同,将一个心动周期依次分为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和心室舒张期三个过程。
一、心脏射血过程
以左心室单侧心脏房室收缩舒张过程为例心脏泵血过程如下。
1 心房收缩期心脏开始收缩之前心脏正处于全心舒张期,此时左心房内和左心室内的压力均较低,接近或低于大气压。
由于静脉血不断流入心房致使心房内压力逐渐升高,当相对高于心室压力时房室瓣(二尖瓣)处于开启状态使房室相通,血液顺房室压力梯度从心房排入到心室内,心室血液的不断充盈使心室内压力开始逐步升高,但当心室内压力在不足以使半月瓣打开时,心室腔与主动脉并不相连通,继续接纳来自心房的血液。
接着心房开始收缩,使心房容积缩小且房内压力升高,可进一步将心房内的血液挤入己经充盈了血液但仍然处于舒张状态的心室内,心房收缩持续约0.1秒,随后又进入心房舒张期。
2 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包括等容收缩和收缩射血二个时相。
在心房进入舒张期不久心室开始进入收缩期。
心室开始收缩时心室内压力升高,返流的血液随即关闭房室瓣,不再接受心房的血液,而心室肌继续进行强烈的收缩。
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压时半月瓣仍然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心室成一个独立的封闭腔体,血液容积不可压缩,因此这一时期称为等容收缩相,等容收缩相的特点是心室内压力继续升高且升高速度很快,大约持续0.05秒左右。
当心室内压力继续升高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半月瓣打开,等容收缩相结束随即进入收缩射血相。
收缩射血相可分为快速射血相和缓慢射血相。
在射血前1/3左右的时间内,心室肌仍在作强列的收缩,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液量很大,约占总射量的2/3,而持续时间为0.1秒;随后大量血液进入主动脉内,使主动脉压力相应增高同时心室内血液量减少和心室肌收缩强度减弱,因而心室射血速度减慢,此期射血量占总射血量的1/3,持续时间约占0.19秒。
心室收缩末期的容积和压力代表每次搏动射血后心室内剩余的血液量和残存压力,它的变动可直接影响心脏的博出量,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3 心室舒张期心室舒张期包括等容舒张和心室充盈两个时相,后者又可细分为快速充盈,减慢充盈和心室充盈三个阶段。
心室肌收缩结束后进入舒张期,心室内压力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