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职称考试水利知识课后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二节典型例题解析1.气候变化影响,改变降水时空分布及强度,极易造成极端气候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干旱、洪水的频次及强度增加,影响水资源供需平衡。
A.水分多少B.水量大小C.降水时间D.水分循环2.从山麓到山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A.风力B.岩石结构C.水分D.土壤第三节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将我国地形明显地分成。
A.一级阶梯B.二级阶梯C.三级阶梯D.四级阶梯2.青藏高原属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 m 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A.5500 B.4000C.3500 D.50003.我国的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带,而牧草地、未利用土地主要集中在地带。
A.北部B.西部C.南部D.西北部4.地球上植被分布的地带性,不仅表现在因纬度和经度的不同而呈现的水平地带性,还表现在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呈现出的。
A.纬向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经向地带性D.气象地带性5.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富还是匮乏,主要取决于,它是水资源的补给来源。
A.地表水B.地下水C.降水D.降雨6.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耕地面积的以上处于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A.1/2 B.1/3 C.1/4 D.1/57.我国约的耕地面积位于洪水威胁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干旱和洪涝引发的自然灾害,是我国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A.1/2B.1/3C.1/4 D.全部8.我国地处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地形复杂,疆土辽阔。
A.东北部B.西北部C.西南部D.东南部9.秦岭、淮河以南属亚热带至热带地区,由于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气温和雨量自北而南递增,土壤带基本上随变化,自北而南是黄棕壤、红壤和黄壤、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
A.经度B.纬度C.海拔高度D.地形10.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逐渐下降,平均海拔每升高m,温度下降0.5~1℃。
水利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共 40 道) 1、我国将每年的( A 3月22〜28日 5月22〜28日 A、 C、)定为中国水周。
B 、 4月 22〜28日 D 、 7月 22〜28 日 B 2、 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 A 、灌溉用水 B 、生态用水 C 、采矿用水 3、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更新 B 、开采 C 、储存 D 、消耗 4、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A 、多年平均降水量 B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C 、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 、多年平均蒸发量 5、 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 A 、地表水和地下水 B 、淡水和海水 C 、地表水和土壤水 D 、江河水和地下水 6、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 )。
D 、航运用水 ( A )的淡水资源。
(B )。
)。
A 、 81B 、 51C 、 91D 、 13、 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 止对 ( A )造成破坏。
A 、生态和环境 B 、交通 C 、通信设施 D 、农业 14、 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水利部 B 、流域管理机构 ( 71 )%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 A ) 负责解释。
C 、建设部门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15、 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A 、直接从地下取水C 、直接从湖泊取水16、 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 D )。
B 、直接从江河取水D 、为畜禽饮用取水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 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 、补给量 C 、天然资源量 17、 国家保护水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A 、环境污染 C 、大气污染 18、 国家建立饮用水B 、可开采量 D 、降水入渗补给量 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 B ), A 、水质 B 、水量19、 水污染会导致 ( CA 、资源型缺水C 、水质型缺水 B 、水体污染D 、土壤污染 )保护区制度。
水利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共40道)1、我国将每年的( A )定为中国水周。
A、 3月22~28日B、 4月22~28日C、 5月22~28日D、 7月22~28日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B )。
A、灌溉用水B、生态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B )。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多年平均蒸发量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 )。
A、地表水和地下水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D、江河水和地下水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 A )%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81B、51C、91D、71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 A )造成破坏。
A、生态和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业1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负责解释。
A、水利部B、流域管理机构C、建设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
A、直接从地下取水B、直接从江河取水C、直接从湖泊取水D、为畜禽饮用取水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B、可开采量C、天然资源量D、降水入渗补给量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 ),改善生态环境。
A、环境污染B、水体污染C、大气污染D、土壤污染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
A、水质B、水量C、水源D、水域19、水污染会导致( C )。
A、资源型缺水B、工程型缺水C、水质型缺水D、浪费性缺水30、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 C )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一、单项选择(共 40 道) 1 、我国将每年的( A )定为中国水周。
A 、 3月22〜28日B 、 4月22〜28日C 、 5月22〜28日D 、 7月22〜28日2 、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 B ) 。
A 、灌溉用水B 、生态用水C 、采矿用水D 、航运用水3、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的淡水资源。
A 、更新B 、开采C 、储存D 、消耗4、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 B)。
A 、多年平均降水量B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 、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 、多年平均蒸发量 5 、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 )。
A 、地表水和地下水B 、淡水和海水C 、地表水和土壤水D 、江河水和地下水6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 ( A A 、 81 B 、 51 C 、 91 D 、 7113 、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 ,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 止对 ( A )造成破坏。
A 、生态和环境B 、交通C 、通信设施D 、农业14 、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 A)负责解释。
A 、水利部B 、流域管理机构C 、建设部门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15 、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 D)。
A 、直接从地下取水B 、直接从江河取水C 、直接从湖泊取水D 、为畜禽饮用取水16 、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 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 、补给量 C 、天然资源量 17 、国家保护水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B 、可开采量 D 、降水入渗补给量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 B ),A 、环境污染 C 、大气污染18 、国家建立饮用水 ( 30 、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 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水利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共40道)1、我国将每年的( A )定为中国水周。
A、3月22~28日B、4月22~28日C、5月22~28日D、7月22~28日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B )。
A、灌溉用水B、生态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B )。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多年平均蒸发量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 )。
A、地表水和地下水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D、江河水和地下水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 A )%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81B、51C、91D、71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 A )造成破坏。
A、生态和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业1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负责解释。
A、水利部B、流域管理机构C、建设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
A、直接从地下取水B、直接从江河取水C、直接从湖泊取水D、为畜禽饮用取水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B、可开采量C、天然资源量D、降水入渗补给量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 ),改善生态环境。
A、环境污染B、水体污染C、大气污染D、土壤污染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
A、水质B、水量C、水源D、水域19、水污染会导致( C )。
A、资源型缺水B、工程型缺水C、水质型缺水D、浪费性缺水30、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 C )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水利部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防洪、灌溉、发电B. 灌溉、发电、航运C. 防洪、发电、航运D. 防洪、灌溉、航运答案:A2.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哪一个?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A. 总量控制B. 优化配置C. 节水优先D. 污染治理答案:D4. 我国水利工程中,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是?A. 都江堰B. 京杭大运河C. 郑国渠D. 灵渠答案:A5. 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A. 南多北少B. 北多南少C. 东多西少D. 西多东少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水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A. 污染源控制B. 污水处理C. 水土保持D. 过度开采答案:D7.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A. 6%B. 8%C. 10%D. 12%答案:A8.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多少?A. 2000立方米B. 2500立方米C. 3000立方米D. 3500立方米答案:A9. 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A. 三峡工程B. 小浪底工程C. 葛洲坝工程D. 龙羊峡工程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水利工程的主要类型?A. 蓄水工程B. 引水工程C. 防洪工程D. 交通工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包括哪些?A. 总量丰富B. 分布不均C. 人均占有量少D. 季节性变化大答案:BCD2. 以下哪些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A. 修建水库B. 引水灌溉C. 地下水开采D. 污水处理再利用答案:ABCD3. 我国水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保障供水安全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护水生态环境D.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答案:ACD4. 以下哪些是水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A. 污染源控制B. 污水处理C. 水土保持D. 过度开采答案:ABC5. 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哪些?A. 水资源短缺B. 水污染严重C. 水资源浪费D. 水资源分布不均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水利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共40道)1、我国将每年的(A)定为中国水周。
A、3月22~28日B、4月22~28日C、5月22~28日D、7月22~28日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B)。
A、灌溉用水B、生态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B)。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多年平均蒸发量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A)。
A、地表水和地下水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D、江河水和地下水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A)%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81B、51C、91D、71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A)造成破坏。
A、生态和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业1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负责解释。
A、水利部B、流域管理机构C、建设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D)。
A、直接从地下取水B、直接从江河取水C、直接从湖泊取水D、为畜禽饮用取水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B、可开采量C、天然资源量D、降水入渗补给量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改善生态环境.A、环境污染B、水体污染C、大气污染D、土壤污染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
A、水质B、水量C、水源D、水域19、水污染会导致(C)。
A、资源型缺水B、工程型缺水C、水质型缺水D、浪费性缺水30、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C)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A、前期补偿、补助B、后期扶持C、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D、生产扶持与生活扶持相结合31、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包括发明专利、(B)、工程设计。
水利系统职称考试1、单选在汛期,对水库汛期限制水位以上的库容运用实行统一调度和监督;大型的,由()负责,必要时可以由其授权的防汛指挥机构负责。
A、省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B、设区的市人民(江南博哥)政府防汛指挥机构C、市以上水行政主主管部门正确答案:A2、问答题何谓拉尼娜现象?正确答案:拉尼娜是指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水表面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C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冷水事件。
3、问答题应急预案工作的原则是什么?正确答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全力抢险。
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
4、单选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消息,未来台风有可能影响我市,启动()响。
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正确答案:C5、判断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输水的要求。
正确答案:对6、单选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A.8级B.9级C.10级正确答案:A7、判断题干旱灾害按照区域耕地和作物受旱的面积与程度以及因干旱导致饮水困难人口的数量,分为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干枯四级。
正确答案:错8、填空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四十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需要制定防御洪水方案。
正确答案:有防汛抗洪任务的县级以上9、问答题在统计上报洪涝灾害过程报时,除了上报规定的报表外,还应上报哪些材料?正确答案:还应同时随报表上报灾情综述(包括雨情、水情、灾情、灾害影响情况、抗灾减灾行动等文字叙述,限1000字以内),对重大突发灾害的灾情须附典型灾害照片(不少于3张,分辨率不低于500万像素)。
10、多选请选出下列哪几座水库为我市现有的大型水库()。
A、南一水库B、峰头水库C、龙潭水库E、眉力水库正确答案:A, B11、判断题水库的总库容是按水库的正常蓄水位确定的。
水利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共40道)1、我国将每年的(A)定为中国水周.A、3月22~28日B、4月22~28日C、5月22~28日D、7月22~28日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B)。
A、灌溉用水B、生态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B).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多年平均蒸发量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A)。
A、地表水和地下水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D、江河水和地下水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A)%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A、81B、51C、91D、71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 A)造成破坏.A、生态和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业1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负责解释。
A、水利部B、流域管理机构C、建设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A、直接从地下取水B、直接从江河取水C、直接从湖泊取水D、为畜禽饮用取水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B、可开采量C、天然资源量D、降水入渗补给量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改善生态环境.A、环境污染B、水体污染C、大气污染D、土壤污染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A、水质B、水量C、水源D、水域19、水污染会导致(C)。
A、资源型缺水B、工程型缺水C、水质型缺水D、浪费性缺水30、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C)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水利部职称考试水利知识试题水利部职称考试水利知识试题水利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共40道)1、中国将每年的(A)定为中国水周。
A、3月22~28日B、4月22~28日C、5月22~28日D、7月22~28日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B)。
A、灌溉用水B、生态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B)。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多年平均蒸发量5、中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A)。
A、地表水和地下水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D、江河水和地下水6、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A)%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81B、51C、91D、71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 A)造成破坏。
A、生态和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业14、中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负责解释。
A、水利部B、流域管理机构C、建设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A、直接从地下取水B、直接从江河取水C、直接从湖泊取水D、为畜禽饮用取水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B、可开采量C、天然资源量D、降水入渗补给量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改进生态环境。
A、环境污染B、水体污染C、大气污染D、土壤污染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
A、水质B、水量C、水源D、水域19、水污染会导致(C)。
水利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共40道)1、我国将每年的(A)定为中国水周。
A、3月22~28日B、4月22~28日C、5月22~28日D、7月22~28日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B)。
A、灌溉用水B、生态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B)。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多年平均蒸发量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A)。
A、地表水和地下水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D、江河水和地下水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A)%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81B、51C、91D、71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 A)造成破坏。
A、生态和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业1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负责解释。
A、水利部B、流域管理机构C、建设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A、直接从地下取水B、直接从江河取水C、直接从湖泊取水D、为畜禽饮用取水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B、可开采量C、天然资源量D、降水入渗补给量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改善生态环境。
A、环境污染B、水体污染C、大气污染D、土壤污染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
A、水质B、水量C、水源D、水域19、水污染会导致(C)。
A、资源型缺水B、工程型缺水C、水质型缺水D、浪费性缺水30、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 C)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水利部职称考试水利知识目录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2)第一章自然地理 (2)第一节考试大纲 (2)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2 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3第四节模拟试题 (3)第二章水文水资源 (4)第一节考试大纲 (4)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5 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6第四节模拟试题 (6)第三章水利工程 (8)第一节考试大纲 (8)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8 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10 第四节模拟试题11第四章水利政策法规 (12)第一节考试大纲 (12)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13)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 (15)第四节模拟试题 (16)第五章水利科技 (21)第一节考试大纲 (21)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21)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22)第四节模拟试题 (22)第六章水利经济 (25)第一节考试大纲 (25)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25)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25)第四节模拟试题 (25)第二部分水利专业知识 (27)第一章水资源 (27)第一节考试大纲 (27)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27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 (28)第四节模拟试题 (29)第二章防洪抗旱 (30)第一节考试大纲 (30)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31第三节典型例题 (31)第四节模拟试题 (32)第三章农村水利 (33)第一节考试大纲 (33)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34)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35)第四节模拟试题 (36)第四章、水土保持 (38)第一节、考试大纲 (38)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38)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 (38)第四节模拟试题 (38)第五章、水力发电 (40)第一节、考试大纲 (40)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40)第四节、模拟试题 (42)第六章水工建筑物 (44)第一节考试大纲 (44)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44)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46)第四节、模拟试题 (47)第七章、机电排灌 (49)第一节考试大纲 (49)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49)第三节、典型例题解析 (50)第八章水利工程施工 (51)第一节考试大纲 (51)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52)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55)第四节模拟试题 (55)第九章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57)第一节考试大纲 (57)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57)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59)第四节模拟试题 (59)第十章水利征地与移民 (62)第一节考试大纲 (62)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 (62)第三节、典型例题分析 (63)第四节模拟试题 (63)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章自然地理第一节考试大纲1我国地势、地貌●地势、地貌基本特征●地势、地貌对河流的影响2我国气候●气候总体特征●气候区、气候带的划分●降水量及其区域分布●气候变化对水旱灾害的可能影响3我国土壤、植被及土地利用●土壤的区域分布●植被的地带分布●土地利用现状4我国水系主要水系●淡水湖及其调蓄作用●主要江河、流域及其特点●主要跨界国际河流第二节主要知识点概述一、我国地势、地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水利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共40道)1、我国将每年的(A)定为中国水周。
A、3月22~28日B、4月22~28日C、5月22~28日D、7月22~28日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B)。
A、灌溉用水B、生态用水C、采矿用水D、航运用水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B、开采C、储存D、消耗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B)。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D、多年平均蒸发量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A)。
A、地表水和地下水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D、江河水和地下水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A)%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81B、51C、91D、71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 A)造成破坏。
A、生态和环境B、交通C、通信设施D、农业1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负责解释。
A、水利部B、流域管理机构C、建设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A、直接从地下取水B、直接从江河取水C、直接从湖泊取水D、为畜禽饮用取水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了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B、可开采量C、天然资源量D、降水入渗补给量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改善生态环境。
A、环境污染B、水体污染C、大气污染D、土壤污染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
A、水质B、水量C、水源D、水域19、水污染会导致(C)。
A、资源型缺水B、工程型缺水C、水质型缺水D、浪费性缺水30、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 C)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水资源1.电导率可以间接表示出水中的A.溶解盐含量2.湖泊水质区别于河水水质和地下水质的最显著差异是D.垂直差异3.行业用手定额规定的A.用水量是取水量审批的重要依据。
4.陆地上普遍存在的淡水水体分别是地表水、地下水、C.土壤水。
5.水资源A.是指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水、苦咸水等。
6.地表水资源数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的地表水量,D以河径流量表示。
7.地下水资源数量应当按照不同的A.水文地质单元分别进展计算。
8.水资源调查评价D.包括水资源数量调查评价、质量调查评价以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其影响评价。
9.我国目前试行的水功能区划有D.4类水功能一级区。
10.我国目前试行的水功能区有A.7类水功能二级区。
11.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全国水功能区的划分,并制定《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导那么》。
12.水功能区划经批准后不得擅自变更。
确需调整的,报C.原批准机关审查批准。
13.在灌溉水质评价中,水中离子态物质的总含量称为A.盐度。
14.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性质中有H+浓度,以PH值表示,中性水的PH值是B.7。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水域功能划分为B.5类。
防洪抗旱1.“98长江大洪水〞和“98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都是由C.暴雨洪水形成的。
2.《中华人民##国防洪法》规定,当江河、湖泊的水清接近保证水位或者平安流量,水库水位接近设计水位,或者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时,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可以宣布进入B.紧急防汛期。
3.国家B.鼓励开展洪水保险。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在汛期组织堤防保护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B.义务出工,对河道堤防进展维修加固。
5.在洪水期,当入库流量B.等于出库流量时,水库出现最高洪水位和最大下泄流量。
6.水库正常运用时,汛期到来之前库水位应降到D.防洪限制水位。
7.兴建水库后,进入水库的洪水经水库拦蓄和阻滞,使得其洪峰流量和泄流过程分别A.削减、延长。
水资源1.电导率可以间接表示出水中的A.溶解盐含量2.湖泊水质区别于河水水质和地下水质的最显著差异是D.垂直差异3.行业用手定额规定的A.用水量是取水量审批的重要依据。
4.陆地上普遍存在的淡水水体分别是地表水、地下水、C.土壤水。
5.水资源A.是指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水、苦咸水等。
6.地表水资源数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的地表水量,D以河径流量表示。
7.地下水资源数量应当按照不同的A.水文地质单元分别进行计算。
8.水资源调查评价D.包括水资源数量调查评价、质量调查评价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
9.我国目前试行的水功能区划有D.4类水功能一级区。
10.我国目前试行的水功能区有A.7类水功能二级区。
11.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全国水功能区的划分,并制定《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导则》。
12.水功能区划经批准后不得擅自变更。
确需调整的,报C.原批准机关审查批准。
13.在灌溉水质评价中,水中离子态物质的总含量称为A.盐度。
14.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性质中有H+浓度,以PH值表示,中性水的PH值是B.7。
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水域功能划分为B.5类。
防洪抗旱1.“98长江大洪水”和“98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都是由C.暴雨洪水形成的。
2.《中华人民国防洪法》规定,当江河、湖泊的水清接近保证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库水位接近设计水位,或者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时,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可以宣布进入B.紧急防汛期。
3.国家B.鼓励开展洪水保险。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在汛期组织堤防保护区域的单位和个人 B.义务出工,对河道堤防进行维修加固。
5.在洪水期,当入库流量B.等于出库流量时,水库出现最高洪水位和最大下泄流量。
6.水库正常运用时,汛期到来之前库水位应降到D.防洪限制水位。
7.兴建水库后,进入水库的洪水经水库拦蓄和阻滞,使得其洪峰流量和泄流过程分别A.削减、延长。
8.在蓄滞洪区或跨蓄滞洪区建设非防洪项目,必须依法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编制C.洪水影响评价报告。
9.在蓄滞洪区建造房屋应当采取C.平顶式结构。
10.江河下游沿岸,经长期洪水泛滥冲积而成的平原区,其中未建堤防的自然平坦区,在高洪水位时被洪水淹没。
这些地区在防洪体系中称为D.洪泛区。
11.随着水文预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C.防洪预报调度将是提高防洪效益的有效途径。
12.对于防洪区紧靠水库下游、水库至防洪区的区间面积小、流量不大或者变化平缓,区间流量可以忽略不计或看作常数的情况,水库一般采用A.固定泄洪调度。
13.由国务院、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或流域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的蓄滞洪区是B.重要蓄滞洪区。
14.干旱系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定义为年蒸发量和B.年降水量的比值。
15.根据土壤对水分吸力的大小来判断土壤含水量多少的方法是D.负压计法。
农村水利1.A.土壤水是与作物生长关系最密切的水分存在形式。
2.液态水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液态水分,是土壤水分存在的主要形态,对农业生产意义最大的是C.毛管水。
3.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衡量灌溉水水量损失情况的指标,其计算式为D.灌入田间的水量/渠首引入的水量。
4.渠系水利用系数是衡量输配水过程中水量损失情况的指标,是指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与A.干渠引进的总水量之比值。
5.下渗的水分运动,是在B.重力作用下进行的。
6.水分生产率是集中反映作物对水分利用效率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指D.单位面积平均产量除以单位面积平均灌溉水量与有效降水量之和的比值。
7.为了确定设计灌水率,推算渠首的引水流量或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常要绘制灌水率图。
灌水率图的纵坐标为灌水率,横坐标为B.时间。
8.沟灌时,灌水沟的间距视土壤性质而定,一般轻质土壤灌水沟的间距应比黏质土壤灌水沟的间距 A.窄。
9.波涌灌溉是一种在传统沟、畦灌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灌水技术,与沟、畦灌溉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C.灌水均匀性好。
10.水稻最适宜采用的灌水方式是C.淹灌。
11.当渠道穿过河沟、道路时,如果渠道水位高出路面或河沟洪水位,但渠底高程却低于路面或河沟洪水位时,需修建B.倒虹吸。
12.《中华人民国水法》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城乡居民的A.饮用水质量。
13.由于降雨过多,使旱田地面积水、稻田淹水过深,造成农业欠收的现象,称之为B.涝灾。
14.设计排涝模数是A.设计排涝流量与排涝面积的比值。
15.下渗是水分通过土壤表面向下进入土壤的过程。
一般A.下渗初期的下渗速率大于下渗后期。
水土保持1.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A.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2.泥石流是在B.水力和重力作用下的一种侵蚀形式。
3.下列几项中,C.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比较剧烈。
4.当沟道侵蚀仍在发育阶段,直接危害周围农、林、牧用地及城镇交通道路、水利工程、工矿的安全,需要D.综合治理。
5.谷坊属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中的C.沟道工程措施。
6.梯田的规格,主要是指B.田面宽度。
7.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容主要包括:A.水土流失现状、自然侵蚀、人为侵蚀、治理效益、治理成果、重要水源地。
8.土壤是以各种风华产物或松散堆积物为母质,经过A.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9.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B.人类活动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叠加的结果。
10.在我国,有分布广泛的水土流失区和沙漠化地区。
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危害土壤侵蚀形式主要有A.水蚀和风蚀两种。
11.允许土壤流失量是指小于或等于C.成土速度的年土壤流失量。
也就是说允许土壤流失量是不至于土地生产力降低而允许的年最大土壤流失量。
12.降雨雨滴的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它是降雨物理特征的函数,降雨雨滴侵蚀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C.降雨性质。
13.在坡耕地治理的规划中应将坡面小型蓄排工程与A.梯田保水保土耕作法。
14.灌排引水工程中对于排水沟断面设计根据设计频率暴雨坡面D.最大径流量,按照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
1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中对林地、草地等流失轻微但有流失潜在危险(坡度在15°以上)的采取A.预防为主的保护措施。
水力发电1.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近7亿KW,居世界A.第一位。
2.按照B.水量利用程度不同,水库年调节可分为完全调节和不完全调节。
3.按照调节性能不同,水电站分为B.日调节、周调节、年调节、多年调节。
4.按照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装机容量B.50~300MW的称为中型水电站。
5.水电站按装机容量的多少可分为D.小型、中型、大型。
6.在某些河段上修建取水和输水建筑物,来集中河段的自然落差,用于发电,这种电站称为D.引水式水电站。
7.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任务在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称为D.特征水位。
8.实施农村电站优化运行的具体要求包括:加强电站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与维修,设备完好率和主要设备完好率应达到A.95%,100%。
9.农村水电站群的优化运行应以B.年发电总效益最大。
10.水库的供水方式中属于变动供水方式的是B.水电站电力负荷供水。
11.水库群调节中,为了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提高总保证流量和总保证出力,径流调节通常采用的一种调节方式是B.弃水流量调节。
12.农村水电是指为农村电气化建设提供电能,装机容量在B.50MW及以下的水电站。
13.比设计洪水位低,而比正常蓄水位高的特征水位是B.防洪高水位。
14.水库水量损失,是指由于水库蓄水后改变了河流天然状态和水温地质条件而引起的额外水量损失,包括蒸发损失、A.渗漏损失、结冰损失等。
15.修建拦河坝或闸来集中河段的自然落差,用以发电,这种电站称为C.坝式水电站。
第六章水工建筑一、单选1.拱坝河谷形状特征常用坝顶高程处的(宽高比)表示。
2.溢流堰大致沿河岸等高线布置,水流经过溢流堰进入与堰大致平行的槽,称之为(侧槽)溢洪道。
3.泄水隧洞按其进口高低可分为(表孔)隧洞和深孔隧洞。
4.通常,下列坝身泄水建筑物(表孔)泄流能力大。
5.采用无坝取水方式时,渠首应选在河道的(凹岸顶点偏下游)。
6.提水泵站的核心建筑物是(泵房)。
7.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根据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5)等。
8.水工建筑物设计的两类极限设计状态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9.水利工程按百年一遇的洪水位标准进行设计,其设计频率、安全率、破坏率各为(1%,99%,1%)。
10.河谷型狭长水库,在计算吹程时,一般用(5)倍的平均水面宽度为限。
11.在重力坝的荷载计算中,计算地震动水压力时的水位,一般取(正常蓄水位)。
12.作用在水工建筑物上的荷载,按其性质分为(基本荷载)和特殊荷载两种。
13.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指水用量与(水泥)用量之比。
14.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依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
15.用以拦截河流,形成水库或雍高水位的建筑物称为(挡水建筑物)。
16.(纯拱法)将拱坝视为有一系列各自独立、互不影响的水平拱圈所组成的。
17.水工结构设计时,当采用分项系数极限状况设计方法,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代表值应采用作用的(标准值)。
18.有压隧洞的过流能力与(隧洞底坡)无关。
19.与重力坝相比拱坝的(温度荷载),上升为基本荷载。
20.(褥垫排水)排水伸入坝体部,能有效的降低浸润线,常用于下游水位较低或无水情况。
21.过堰水流与泄槽轴线一致的岸边溢洪道,称为(正槽式溢洪道)。
22.枯水期下闸挡水,丰水期开闸泄水,这个闸是(节制闸)。
23.侧槽溢洪道的底坡一般设计成(缓坡)。
24.水工建筑物的基本荷载一般包括坝体自重,以及相应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扬压力等。
25.黏滞性是沥青材料的一项重要物理力学性质,表示黏稠石油沥青黏度的指标有(针入度)。
第七章机电排灌一、单选1、当水源水位变幅△H小于水泵有效吸程H效吸,而且安装的水泵单泵流量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泵站类型为(分基型泵房)。
2.水泵总效率等于(机械效率、容积效率与水力效率的乘积)。
3.水泵的有效汽蚀余量是指(水泵进口)处液体所余出的高出其汽化压力能头的那部分能量。
4.当水泵机组数目较多时,或者挖方土方工程量较多,主机组的布置形式可采用(双列交错式)。
5.在排灌泵站设计中,要根据(泵站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来选择水泵。
6.水泵装置效率的提高和诸多因素有关,下列(进水池结构)不是其影响因素。
7.泵站进出水池设计水位的高差值是指(净设计扬程)。
8.离心泵站在抽清水时,其装置效率不宜低于(60%)。
9.当离心泵的安装泵轴线高于进水池水面抽水时,以下启动离心泵的正确操作是(泵体灌满水后再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