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第3章(1)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51
CH3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一、选择题1、SQL属于()数据库语言A、关系型B、网状型C、层次型D、面向对象型2、SQL中创建基本表应使用()语句A、CREATE INDEXB、CREATE TABLEC、CREATE VIEWD、CREATE DATEBASE3、SQL中创建视图应使用()语句A、CREATE SHCEMAB、CREATE TABLEC、CREATE VIEWD、CREATE DATEBASE4、关系代数中的Π运算对应SELECT语句中的()子句A、SELECTB、FROMC、WHERED、GROUP BY5、关系代数中的σ运算对应SELECT语句中的()子句A、SELECTB、FROMC、WHERED、GROUP BY6、WHERE子句的条件表达式中,可以匹配0个到多个字符的通配是()A、*B、%C、_D、?7、WHERE子句的条件表达式中,可以匹配单个字符的通配是()A、*B、%C、_D、?8、SELECT语句中与HA VING子句同时使用的是()子句A、ORDER BYB、WHEREC、GROUP BYD、无需配合9、与WHERE G BETWEEN 60 AND 100 语句等价的子句是()A、WHERE G>60 AND G<100B、WHERE G>=60 AND G<100C、WHERE G>60 AND G<=100D、WHERE G>=60 AND G<=10010、若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一个表student:CREATE TABLE student ( NO CHAR(4) NOT NULL,NAME CHAR(8) NOT NULL,SEX CHAR (2),AGE INT)可以插入到student表中的是()A、(‘1031’,‘刘华’,男,23)B、(‘1031’,‘刘华’,NULL,NULL)C、(NULL,‘刘华’,‘男’,‘23’)D、(‘1031’,NULL,‘男’,23)11、SQL语言支持建立聚簇索引,这样可以提高查询效率,但是,并非所有属性列都适宜建立聚簇索引,下面()属性列不适宜建立聚簇索引。
第3章 SQL语言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SQL语言是()的语言,易学习。
A.过程化 B.非过程化 C.格式化 D.导航式2.SQL语言是()语言。
A.层次数据库B.网络数据库C.关系数据库D.非数据库3.SQL语言具有()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4.关于SQL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数据控制功能不是SQL语言的功能之一B SQL采用的是面向记录的操作方式,以记录为单位进行操作C SQL 是非过程化的语言,用户无须指定存取路径D SQL作为嵌入式语言语法与独立的语言有较大差别5.对表中数据进行删除的操作是()。
D.DELETE A.DROP B.ALTERC.UPDATE6.SQL语言的数据操纵语句包括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等。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语句是()。
A.SELECTB.INSERTC.UPDATED.DELETE7.SQL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称为交互式SQL和()。
解释式SQL A.提示式SQL B.用户式SQL C.嵌入式SQLD.8.SQL语言中,实现数据检索的语句是()。
C.UPDATEB.INSERTD.DELETE A.SELECT9.下列SQL语句中,修改表结构的是()。
B.CREATEC.UPDATE D .DELETE A.ALTER10.在SQL中,用户可以直接操作的是()。
B 视图 D 基本表和视图C 存储文件 A 基本表11.在SQL的查询语句中,对应关系代数中“投影”运算的语句是()。
B FROM A WHEREC SELECTD HAVING12.在SELECT语句中,需对分组情况满足的条件进行判断时,应使用()。
B GROUP BYC ORDER BY A WHERED HAVING13.SQL中,与“NOT IN”等价的操作符是()。
第3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一、选择题1、SQL语言是的语言,易学习。
A.过程化 B.非过程化 C.格式化 D.导航式答案:B2、SQL语言是语言。
A.层次数据库 B.网络数据库 C.关系数据库 D.非数据库答案:C3、SQL语言具有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答案:B4、SQL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称为交互式SQL和。
A.提示式SQL B.多用户SQL C.嵌入式SQL D.解释式SQL 答案:C5、假定学生关系是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DE)。
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
A.S B.SC,C C.S,SC D.S,C,SC 答案:D6、若用如下的SQL语句创建一个student表:CREATE TABLE student(NO C(4) NOT NULL,NAME C(8) NOT NULL,SEX C(2),AGE N(2))可以插入到student表中的是。
A.(‘1031’,‘曾华’,男,23) B.(‘1031’,‘曾华’,NULL,NULL)C.(NULL,‘曾华’,‘男’,‘23’) D.(‘1031’,NULL,‘男’,23) 答案:B7、当两个子查询的结果时,可以执行并,交,差操作.A.结构完全不一致 B.结构完全一致C.结构部分一致D.主键一致答案:B第8到第10题基于这样的三个表即学生表S、课程表C和学生选课表SC,它们的结构如下:S(S#,SN,SEX,AGE,DEPT)C(C#,CN)SC(S#,C#,GRADE)其中:S#为学号,SN为姓名,SEX为性别,AGE为年龄,DEPT为系别,C#为课程号,CN为课程名,GRADE为成绩。
3.2 对于教学数据库的三个基本表S(S#,SNAME,AGE,SEX)SC(S#,C#,GRADE)C(C#,CNAME,TEACHER)试用SQL的查询语句表达下列查询:3.2.1检索年龄小于17岁的女学生的学号和姓名select s#,sname from Swhere age<17 and sex=F;3.2.2检索男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select c#,cname from Cwhere c# in (select distinct c#from SCwhere s# in (select s# from S where sex=M)) 3.2.3检索男生所学课程的任课老师的工号和姓名实用文档select t#,tname from Twhere t# in(select distinct t#from C实用文档where c# in(select distinct c#from SCwhere s# in(select s#from Swhere sex=1)));3.2.4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select s#from SCgroup by s#having count(c#)>=2;3.2.5检索至少有学号为S2和S4所学的课程和课程名select c#,cnamefrom C实用文档where c# in((select c#from sc where s#='S2')intersect实用文档(select c# from sc where s#='S4') );3.2.6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号select c# from cexcept(select distinct c#from scwhere s# =(select s# from s where sname='WANG'));3.2.7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号和课程名select c#,cnamefrom cwhere not exists(select s#from swhere c.c# not in (select c# from sc where sc.s#=s.s# ));实用文档3.2.8检索选修课程包含'LIU'老师所授课程的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select s#,snamefrom s实用文档where not exists((select c#from cwhere t#=(select t#from twhere tname='LIU')) except(select c# from sc wheresc.s#=s.s#) );3.4 设有两个基本表R(A,B,C)和S(A,B,C),试用SQL查询语句表达下列关系代数表达式:① R∪S ② R∩S ③ R-S ④R×S ⑤πA,BπB,C(S)⑥π1,6(σ3=4(R×S)⑦π1,2,3(R S)⑧R÷πC(S)解:①(SELECT * FROM R)UNION(SELECT * FROM S);②(SELECT * FROM R)3=3实用文档INTERSECT(SELECT * FROM S);③(SELECT * FROM R)MINUS(SELECT * FROM S);④SELECT *实用文档FROM R, S;⑤SELECT R.A, R.B, S.CFROM R, SWHERE R.B=S.B;⑥SELECT R.A, S.CFROM R, SWHERE R.C=S.A;⑦SELECT R.* (R.*表示R中全部属性)FROM R, SWHERE R.C=S.C;⑧R÷πC(S)的元组表达式如下:{ t |(∃u)(∀v)(∃w)(R(u)∧S(v)∧R(w)∧w[1]=u[1] ∧w[2]=u[2] ∧w[3]=v[3] ∧t[1]=u[1] ∧t[2]=u[2])}据此,可写出SELECT语句:SELECT A, BFROM R RXWHERE NOT EXISTS实用文档( SELECT *FROM SWHERE NOT EXISTS( SELECT *FROM R RY实用文档WHERE RY.A=RX.A AND RY.B=RX.B ANDRY.C=S.C));3.6 试叙述SQL语言的关系代数特点和元组演算特点。
第三章.数据库系统结构(jiégòu)习题(xítí):一.选择题1.数据库技术中采用分级方法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w èi le)提高数据库的(1)和(2)。
(1)A.数据独立性 B.逻辑(luó jí)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D.数据的共享(2)A.数据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luó jí)独立性 D.管理规范性2.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独立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3.数据库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A.数据的三级抽象和二级独立性B.数据共享性C.数据的结构化D.数据独立性4.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5.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它的存储结构6.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A.数据独立性B.数据(shùjù)安全性C.结构(jiégòu)规范性D.操作(cāozuò)可行性二.简答题1.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jiégòu),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2.定义并解释以下(yǐxià)术语:模式、外模式、内模式、DDL、DML。
3.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1)B (2)B5.C6.A7.D8.B9.A二.简答题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第一章习题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D砒aBase,简称DB):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简称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2.试述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答:从数据管理的角度看,数据库技术到目前共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特点:数据不保存,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数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特点:采用复杂的结构化的数据模型,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最低的冗余度,数据控制功能3.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
(1)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2)文件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联系,数据库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分离;(3)文件系统用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系统用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4)文件系统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论三、简答题1. 答:数据库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较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紧密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等特点。
2.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DBMS 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和面向对象型等。
3. 答:①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处理程序;②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或解释)程序;③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④实用程序。
4. 答: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面向应用的,一个文件基本上对应于一个应用程序,文件之间不存在联系,数据冗余大,数据共享性差,数据独立性差;数据库系统中的文件不再面向特定的某个或多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应用系统,文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减少了数据冗余,实现了数据共享,数据独立性高。
5. 答:①实现数据的集中化控制;②数据的冗余度小,易扩充;③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结构化;④避免了数据的不一致性;⑤实现数据共享;⑥提供数据库保护;⑦数据独立性;⑧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6. 答: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式的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
数据独立性一般分为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逻辑独立性是指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的改变(如修改数据定义、增加新的数据类型、改变数据间的联系等)不需要修改应用程序。
数据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的物理结构(存储结构、存取方式等)的改变,如存储设备的更换、物理存储格式和存取方式的改变等不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因而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改变。
7. 答: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是面向单个应用组织的,而是直接面向数据本身及数据间的内在联系来组织的,因此可以方便地供多用户多应用共享,这样,数据的冗余度就大幅度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