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2.4概率的简单应用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3
《2.4概率的简单应用》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概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不确定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概率正是研究这种现象,揭示其统计规律并帮助我们形成决策的数学工具.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概率的思想和方法在现实生活和科学预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学好概率的初步知识,逐步提高对等可能性事件发生规律的认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已学会求简单事件的概率及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的几个领域的应用,提升学生的随机观念与概率思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概率知识与方法解决如中奖预测、游戏公平性、人寿保险等领域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对问题过程分析与理解的过程,渗透转化思想和估算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概率计算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概率在决策、判断、计划、论证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概率的实际应用.难点:对实际生活中问题情境的理解,如在保险业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课前先帮老师一个忙,找一找班级里姓陈的同学在哪里?知道老师为什么找他们吗? 生:老师姓陈. 师:对,因为老师也姓陈,所以姓陈的同学不要有压力,再怎么说我们500年前是一家,希望今天你们有更好的表现,我们班有多少人? 生:43人.师:那么随机点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恰好是姓陈的同学的概率是多少呢?生:433. 师:如何得到的呢?概率的公式是?生:()nmA P =,其中m 表示事件A 发生的可能结果数,这里符合条件的是3,n 表示事件发生的所有结果总数,这里是43,因此可以得到恰好是姓陈同学的概率是433.师:根据公式显然n m ≤,同时概率的范围是10≤≤P .师:人们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知道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例如:抽奖后希望知道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游戏时希望知道自己的胜率有多大,出门旅游时希望知道天气是否晴朗等.可见,概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帮助人们对许多事件作出判断与决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4概率的简单应用》. 2、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师:首先来看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是陈老师家的小区平面图,一共有几个门? 生:四个.师:我和你恰好在同一门相遇的概率是多少?生:41. 师:如何求出的呢?我们前面已经学过,如果情境较复杂,通常用哪两种方法来统计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 生:列表法或画树状图.师: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试一试,并求出相遇的概率. 师:我看大部分同学都画的是树状图,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比列表法简便.师:画好树状图,并求出概率的举手.那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有几种选择?你有几种选择?共有几种结果总数?同时在1、2、3、4号门相遇的可能结果数为4,PPT 呈现树状图,那么恰好在同一个门相遇的概率是多少? 生:41164==P .师: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列表法表示.回答正确的请举手. 一共有37位,这题的正确率是多少? 生:4337. 师:错误率是多少? 生:436. 师:两者相加等于1.师:宁波正在创建文明城市,老师来考考大家知道垃圾分类吗? 生:有四类,分别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师:陈老师家小区也在积极响应号召,楼下分别放置了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这三个垃圾桶,并分发了垃圾袋,要求大家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我如果把垃圾分装在三个袋子中任意投放,每个垃圾桶只能投放一袋垃圾,那么把三袋垃圾都放对位置的概率是多少? 生:(思考片刻).师:为了方便书写我们可分别记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为A 、B 、C ,当我走到其它垃圾桶时手上有三袋垃圾,有几种投放的可能? 生:三种.师:当我走到厨余垃圾桶时,此时手上还有几袋垃圾,如何投放呢? 生:两袋.师:请一位同学上来试一试. 生:(上来画树状图).师:最后走到可回收物桶时,还剩下最后一袋,所以又该怎么投放呢? 生:(补充完最后的树状图).师:树状图画完整后,概率就比较容易得到,因为三袋都对的可能结果只有一种.所以概率为多少? 生:61=P . 师:那能求三袋都放错位置的概率吗? 请一位同学来帮助大家分析一下都放错位置是如何投放的?生:B 放入A ,C 放入B ,A 放入C ;C 放入A ,A 放入B ,B 放入C.一共有两种结果,所以概率为3162==P . 师:很棒,那我们可以把问题再改一改吗?比如:恰好只有一袋放错位置的概率是多少? 生:又或者求恰好有两袋放错位置的概率?师:课后大家可以把问题改一改,求出相应的概率. 3、合作交流, 拓展应用师:看来要创建文明城市并不是那么简单,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来做个转盘游戏.转盘分成面积相等的4个区域,分别用1、2、3、4表示,先后转动转盘两次,当转盘停止时,若两次指针所指数字积为奇数,则我获胜,若积为偶数,则你获胜;若指针指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我先做个示范,点击奖开始,需要停止时再点击一次奖.这就为一次转动,请大家帮我喊开始. 生:开始.师:(转动转盘).生:停.师:(停止转盘).有没有同学想来试一试?要不先让姓陈的同学来试一试?还有其他同学想上来试一试吗?生:(请举手的同学上来试一试,获胜的可得到相应的奖品).师:好像老师输得有点惨哦,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呢?能用学过的概率知识来个完美的解释,输也要让我输得心服口服.生:分别计算两者获胜的概率.(画树状图,并计算你我双方获胜的概率).师:难怪我输得那么惨!这就是概率在游戏公平性的应用,分别计算每个事件的概率,若概率相等则公平,否则就不公平.请大家帮个忙,在转动两次的前提下稍微调整游戏规则,使游戏公平.同桌讨论游戏规则,有方案的即可举手,方案越多越好.生1:若两次指针所指数字和为奇数,则我获胜,若和为偶数,则你获胜.师:嗯,那请你上去算一算,给出说明概率是否相等,大家才可以认同.(等生1计算好),有没有跟他一样的游戏规则?嗯有很多同学认同你的观点,还有吗? 生2:若两次指针所指数字差为奇数,则我获胜,若差为偶数,则你获胜.(想了一会儿)又补充到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师:在做减法时,会出现负数,-2是偶数吗?0是偶数吗?生:是.师:对,只要能被2整除的数就是偶数,所以你最后的游戏规则是?(面对生2)生2:那就两个数的差.师:请你上去算一下概率.(生2计算中),哦,原来他是用第一次减去第二次,结果为偶数的有几个?生:8,所以游戏是公平的.生3:若两次指针所指数字积是4的倍数,则我获胜,否则,则你获胜.生3:若两次指针所指数字积小于等于4,则我获胜,否则,则你获胜.生4:若两次指针所指数字积是能被4整除,则我获胜,否则,则你获胜.师:果然人多力量大,呈现了不同的方案,如果还有其他规则可以课后再讨论交流,现在我们来看下一类应用.概率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下表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寿保险经验生命表的部分摘录,生命表又称死亡表,是人寿保险费率计算的主要依据,这个表格的信息量较大,需要理解年龄、生存人数、死亡人数这三列的含义,为了理清关系,我们以30周岁为例,对于出生的每1000000人,活到30岁的人数l30=984635人(x=30),这一年龄死人)..),()(431612)(,41164)(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你获胜我获胜,你获胜我获胜∴≠====PPPP利用生命表我们可以得到:1.某年龄死亡的概率公式: (x 为当年年龄);2.从x 岁活到y 岁的概率公式: .师、生:(以30周岁为例,得出当年死亡的概率公式,以30周岁活到80周岁为例,得出从x 岁活到y 岁的概率公式).师:根据表格和公式估算下列概率(精确到0.0001). (1)某人当年死亡的概率. (2)某人活到82岁的概率.在坐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多少周岁? 生:14~15周岁.师:第一、二组计算14周岁的,第三、四组计算15周岁的.算好的举手到黑板上来示范. 生1:生2:0007.0992********15≈==ld P 4098.09925694067631582≈==l l P师:虽然今天在课堂上用了计算器,但在平时学习中依旧要加强心算、口算、笔算的能力. 4、回顾盘点, 画龙点睛 师: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下课铃声即将响起,最后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生2:概率可以用来判断游戏是不是公平的.生3:人们在生产、生活、科学领域中常常用到概率,概率无处不在. ……师:概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0007.09932256561414≈==ld P 4095.09932254067631482≈==ll P x xl d P =xyl l P =于生活.学无止境,概率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希望同学们能多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愿同学们在数学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好数学,谢谢大家!【课后反思】本节课是概率的最后一节课,概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帮助人们对许多事件作出判断与决策,因此,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教学设计中,我从班级里姓陈的同学有几位,本班共有多少人,那么随机点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恰好是姓陈的同学的概率是多少引入新课,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又让学生真切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重点环节是在应用和拓展,从三个方面四道题中展现了概率在日常生活中、游戏公平性、保险业中的应用,学会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分析事件的各种可能的结果.宁波创建文明城市,垃圾分类与我们息息相关;游戏环节同学们积极投入转盘游戏和修改游戏规则中,不断涌现出新的游戏规则让游戏更公平;生命表又称死亡表,这个表格的信息量较大,从具体的例子出发共同归纳出某年龄死亡的概率公式和从x岁活到y岁的概率公式,并增加了与同学们年龄接近的数据,估算与自己相关的概率,减少了对生命表的陌生感.整个教学以问题为载体,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用问题推动教学的开展,从上课的反馈情况来看,同学们掌握的还不错,从总体上来看,本节课做到了重点落实,难点突破.。
《概率的简单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概率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概率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采用抽签、观察、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重视程度。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概率的计算方法。
(2)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2)运用概率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向学生提问:“你摸到的是黑桃A的概率是多少?”学生集体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How do you know(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用什么方法可以计算这种情况下的概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接触到概率的概念。
2.概念引入(15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指其中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师以抛硬币为例,让学生思考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各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1/2(2)教师向学生讲解事件的分类:“事件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三种。
”教师通过例题和思考让学生明确事件分类的原则,强化学生对事件分类的理解。
3.计算方法(20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事件A的概率P(A)等于事件A内部所有可能的结果数n(A)除以样本空间内所有可能的结果数n(S)。
”教师通过例题和解析法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2)教师通过实例展示方法的运用:班级学生参加足球比赛,共有30人,其中有15人打进了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计算打进球的概率。
4.实际问题(30分钟):(1)教师出示一道实际问题:“小明参加了一个抽奖活动,奖品有5个,参加抽奖的人有10个,问小明中奖的概率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计算中奖的概率。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概率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概率的简单应用》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概率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概率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知识,对概率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将概率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概率的基本概念。
2.如何将概率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2.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概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案例和练习题目。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
3.练习题目:准备一些练习题目,用于巩固学生对概率知识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概率的基本知识,如概率的定义、计算方法等。
然后,引入本节内容,说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呈现(1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实际的案例,如抛硬币、抽奖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案例中概率的应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已学的概率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3.操练(2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
这些问题涉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浙教版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上册《概率的简单应用》评课稿引言《概率的简单应用》是浙教版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上册的一篇教材课文。
本文旨在对该课文进行评课,探讨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对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评价。
课文概述《概率的简单应用》是初三数学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概率的定义和简单应用。
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让学生了解概率的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并帮助学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课文内容分析1. 引入概念的生活例子这篇课文以幸运抽奖为例引入概率的概念,通过抽奖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事件的发生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从而引发他们对概率的兴趣和思考。
2. 概率的定义和基本计算方法课文详细介绍了概率的定义,即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计算步骤向学生展示了如何计算概率,如何使用分数和百分数表示概率,以及如何判断某一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大小。
3. 实际问题的应用课文提供了一些实际问题,并通过运用概率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如抽奖概率、扔骰子的概率等。
这些问题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综合运用课文还通过一个综合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多个事件的组合概率计算,既考验了学生对基本概率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1. 问题引入和启发性问题教师通过抛出引人入胜的问题和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这种启发性问题的引入,使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小组活动、实验活动、游戏活动等,让学生参与进来,积极动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提供多样化的练习和拓展课文中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探究题,覆盖了各个难度层次。
这样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给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一定的拓展空间。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 简单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 简单事件的概率》是学生在学习了概率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探究简单事件概率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事件的概率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他们对概率的概念和意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对如何正确运用概率公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概率公式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简单事件的概率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概率公式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简单事件的概率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正确运用概率公式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简单事件概率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涵盖本节课重点内容的PPT,以便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生活中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简单事件概率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概率相关的图片,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是否存在某种规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简单事件的概率。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讲解简单事件的概率定义及其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材料中的具体问题,运用概率公式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问1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中奖的概率是多少?解:因为10000张奖券中能中一等奖的张数是10张,所以1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又因为10000张奖券中能中奖的奖券总数是1+10+100=111(张)所以1张奖券中奖的概率:P=答:1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中奖的概率是练一练:如图所示,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可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这个好对准红、黄和绿色区域,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
(1)甲顾客购物80元,他获得转动转盘的机会的概率是多少?学生试着运用以前的知识进行解答师生完成练一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解答问题,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
(2)以顾客购物180元,他获得转动转盘的机会的概率是多少?他得到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的机会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解:(1)因为80<100,所以甲获得转动转盘的机会的概率是0;(2)因为100<180<200,所以乙获得转动转盘的机会的概率是1,即得到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P(获得100元购物券)=,P(获得50元购物券)=,P(获得20元购物券)==.例2.生命表又称死亡表,是人寿保险费率计算的主要依据,如下图是,某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寿保险经验生命表,(2012-2013年)的部分摘录,根据表格估算下列概率(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1)某人今年61岁,他当年死亡的概率.(2)某人今年31岁,他活到62岁的概率.解(1)由表知,61岁的生存人数l61=867685,61岁的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提示解答的思路以及方法。
通过例题的解答,让学生真正掌握概率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变相思考问题的能力。
死亡人数=d6110853,所以所求死亡的概率P=(2)由表知,l31=975856, l62=856832,所以所求的概率:P=l62l31=856832975856≈0.8780答:他当年死亡的概率约为0.01251,活到62岁的概率约为0.8780练一练:根据生命表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80岁的人在当年死亡的概率是多少?(2)一个61岁的人,他活到82岁的概率是多少?(3)如果有10000个80岁的人参加寿险投保,当年死亡的人均赔偿金为a元,那么估计保险公司需支付当年死亡的人的赔偿金额为多少元?解:(1)根据表格数据可得:P=(2)根据表格数据可得:P=(3)因为一万人在80岁当年死去的人数为:10000×0.0731=731人,所以保险公司应支付赔偿金为731a元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给予订正。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 简单事件的概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 简单事件的概率》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定义和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体会事件的随机性,培养学生的概率观念,提高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计算方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概率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体会事件的随机性,培养学生的概率观念,提高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实践等方式,掌握概率知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例和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
3.实例分析:分析多个实例,让学生体会事件的随机性,引导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4.方法讲解:讲解如何将概率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2024年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简单事件的概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简单事件的概率》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定义和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概率的基本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简单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例子,制作好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的内容,准备好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例如:“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本节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抛两枚硬币,两枚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例如:“抛三枚硬币,至少有两枚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拓展问题,例如:“在抛硬币的过程中,出现正面的概率是否会随着抛硬币的次数的增加而改变?”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的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2024年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概率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概率的简单应用》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概率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率知识,对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概率的基本概念,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概率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内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2.案例材料: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概率问题,作为教学案例。
3.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概率的基本知识。
2.呈现(15分钟)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概率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戳穿“摸彩”的骗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话有对的一面,也有不对的一面,对的是,说出了事物发生的偶然性.不对的是,夸大了偶然的成份,忽视了偶然中的必然规律和量的关系,给人笼罩上一种不可知论的阴影.举例说,在世界上火车与汽车相撞的事件,时有发生.然而,却几乎没有人由于担心火车与汽车相撞,不去乘火车、汽车而宁愿步行.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在现实中,这种相撞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在世界上千千万万次的车祸中,能找到的也只是极少数几例.又如,人遭遇车祸,这种可能性通常要比火车与汽车相撞的可能性大不知多少倍.然而,在人们亿万次的外出中,遭遇车祸毕竟还是占少数.这潜意识包含了一条极重要的原理——小概率原理,即一个概率很小的事件,一般不会在一次试验中发生.下面给你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如果你新到一个班级,那么你完全可以大言不惭地对你班上49名新伙伴,作一次惊人的宣布:“新班级里一定有人生日是相同的!”我想大家一定会惊讶不已!可能连你本人也会感到难以置信吧!因为首先,你对他们的生日一无所知,其次,一年有365天,而你班上只有50人,难道生日会重合吗?但是,我必须告诉你,这是极可能获得成功的.这个游戏成功的道理是什么呢?原来,班上的第一位同学要与你生日不同。
那么他的生日只能在一年365天中的另外364天,即生日选择可能性为364365;而第二位同学,他的生日必须与你和第一位同学都不同,可能性为363365;第三痊同学应与前三人的生日都不同,可能性为362365;如此等等,得到全班50名同学生日都不同的概率为:364363362316365365365365⨯⨯⨯⨯…. 用计算器或对数表细心计算,可得上式结果为:()0.0295P =全不相同.由于50人中有人生日相同和全不相同这两件事,二者必居其一,所以()()1P P +=有相同全不相同.因而()1()10.02950.9705P P =-=-=有相同全不相同,即你的成功把握有97%,而失败的可能性不足3%,根据小概率原理,你完全可以断定这是不会在一次游戏中发生的. 目前,在一些小市镇可以看到一种“摸彩”的招徕广告.这实际是一种赌博,赌主利用他人无知和侥幸心理,有恃无恐地把高额的奖金设置在极小概率的事件上.赌客纵然一试再试,仍不免一次次败兴而归,结果大把的钞票,哗哗流进了赌主的腰包.我们应当戳穿这种骗局.有人见过一个“摆地摊”的赌主,他拿了八个白、八个黑的围棋子,放在一个签袋里.规定说:凡愿摸彩者,每人交一角钱作“手续费”,然后一次从袋中摸出五个棋子,赌主按地面上铺着的一张“摸子中彩表”给“彩”.这个“摸彩”赌博,规则十分简单,赌金也不大,所以招徕了不少过往行人,一时围得水泄不通.许多青年不惜花一角钱去碰“运气”,结果自然扫兴者居多.下面我们深入计算一下摸到“彩”的可能性.87654()0.01281615141312P =⨯⨯⨯⨯=五个白; 87658()50.12821615141312P ⎛⎫=⨯⨯⨯⨯⨯= ⎪⎝⎭四个白; 87657()100.35891615141312P ⎛⎫=⨯⨯⨯⨯⨯= ⎪⎝⎭三个白. (读者如果一时弄不清计算的方法,可以只看结果),现在按摸1000次统计;赌主“手续费”收入共100元,他可能需要付出的连纪念品在内的“彩金”是:[]()2()0.2()0.051000P P P ⨯+⨯+⨯⨯五个白四个白三个白[]0.012820.12820.20.35890.05100069.19=⨯+⨯+⨯⨯=(元).赌主可望净赚30元.我想看了以上的分析,读者们一定不会再怀着好奇和侥幸的心理,用自己的钱,去填塞“摸彩”赌主那永填不满的腰包吧!。
2.4 概率的简单应用-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掌握概率的简单计算方法;3.理解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概率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 教学内容1.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概率的计算方法;3.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2个课时,预计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课堂导入(5分钟)•概率的定义(10分钟)•概率的基本性质(10分钟)•计算概率的方法(35分钟)•教学小结(5分钟)第二课时•课堂回顾(5分钟)•概率的应用举例(25分钟)•概率的综合应用(20分钟)•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教学小结(5分钟)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当你抛一次硬币,会出现正面或反面吗?或者让学生估算在一堆卡片中取一张黑色卡片的概率是多少。
2. 概率的定义老师可以讲解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用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数来表示。
如果某个事件肯定会发生,那么它的概率是1;如果某个事件不可能发生,那么它的概率是0。
3. 概率的基本性质老师可以介绍概率的基本性质,包括:•概率不会超过1,也不会小于0;•把可能发生的所有事件的概率加起来,等于1;•如果两个事件A和B互相独立,那么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它们分别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4. 计算概率的方法老师要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包括:•等可能性概型;•非等可能性概型。
针对等可能性概型,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如抛硬币、掷骰子等,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
针对非等可能性概型,老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进行讲解。
5. 概率的应用举例老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雨伞的使用率;•计算赌博的胜率;•银行卡密码被猜中的概率。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 简单事件的概率》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 简单事件的概率》是学生在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之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概率论的一个章节。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以及如何求解事件的概率。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概率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率基础,对概率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求解事件概率时,仍然容易混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同时在计算概率时,也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清晰地区分各种事件类型,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概率计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概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及概率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正确地区分各种事件类型,并熟练地进行概率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概率计算方法。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例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定义,以及如何进行概率计算。
3.实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实例,让学生掌握概率计算的方法。
4.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概率的简单应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应用,使学生能够:1. 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掌握概率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复习:要求学生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如事件、概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等。
2. 实践操作:设计几个简单的概率实验,如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计算事件的概率。
3. 情景应用:设计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设计一个抽奖活动,让学生计算中奖的概率;或者设计一个彩票购买策略,让学生分析购买不同类型彩票的中奖概率。
4. 作业题目:布置一定量的习题,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以巩固学生对概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实践操作部分:学生需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2. 情景应用部分:学生需根据所给情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3. 作业题目部分: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题目,注意审题,理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同时,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步骤清晰,答案准确。
4. 作业提交时,需附上实验记录和解题过程,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实践操作部分:是否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数据是否准确,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理论预期。
2. 情景应用部分: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提出的见解和解决方案是否合理。
3. 作业题目部分:是否独立完成作业题目,答案是否准确,步骤是否清晰,书写是否规范。
4. 综合表现:学生是否认真对待作业,是否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错误和不足,并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同时,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率知识。
第十二讲 用频率估计概率 概率的简单应用2.3-2.4 用频率估计概率 概率的简单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2.会通过重复试验,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3.学会运用概率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基础知识】一、频率与概率 1.定义频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n 次实验,事件A 发生的次数m 与实验总次数n 的比值.概率:事件A 的频率nm接近与某个常数,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作P (A ). 2.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当重复试验的次数大量增加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就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用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要点:(1)事件的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频率是不确定的,当试验次数较少时,频率的大小摇摆不定,当试验次数增大时,频率的大小波动变小,并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可见,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2)频率和概率在试验中可以非常接近,但不一定相等;(3)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实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两者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也是经常的. 三、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当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一般用统计频率的方法来估计概率. 要点:用试验去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应尽可能多地增加试验次数,当试验次数很大时,结果将较为精确.【考点剖析】例1.某鱼塘里养了1600条鲤鱼,若干条草鱼和800条鲢鱼,该鱼塘主通过多次捕捞试验后发现,捕捞到草鱼的频率稳定在0.5左右,则该鱼塘捞到鲢鱼的概率约为( ) A .23B .12C .13D .16【答案】D 【解析】根据捕捞到草鱼的频率可以估计出放入鱼塘中鱼的总数量,从而可以得到捞到鲤鱼的概率. 解:∵捕捞到草鱼的频率稳定在0.5左右 设草鱼的条数为x ,可得:0.51600800xx=++,∴x =2400,经检验:2400x =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捞到鲢鱼的概率为:8001160080024006=++,故选:D . 【点睛】本题考察了概率、分式方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概率的定义,通过求解方程,从而得到答案.例2.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50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都完全相同.小明同学做摸球试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它的颜色后放回袋中,然后再重复进行下一次试验,当摸球次数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接近于( ) A .150B .126C .125D .12【答案】B 【解析】根据概率的求法,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 包含其中的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mn,列式求解即可.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50个黑球,2个白球,∴摸到白球的概率为215226=, ∴摸到白球的频率为:126.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求法,熟悉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例3.太原市林业部门要考察某种幼苗的移植成活率,于是进行了试验,表中记录了这种幼苗在一定条件下移植的成活情况: 移植总数n 400 1500 3500 7000 9000 14000 成活数m 3691335 3203 6335 8073 12628 成活的频率m n0.9230.8900.9150.9050.8970.902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这种幼苗移植成活的概率是( ) A .0.80 B .0.85C .0.90D .0.95【答案】C 【详解】 略例4.如图是一副宣传节约用水的海报,海报长1.2m ,宽0.6m .小明为了测量海报上“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八个字所占的面积,在长方形海报上随机撒豆子(假设豆子落在海报内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经过大量试验,发现豆子落在“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八个字上的频率稳定在0.2左右.由此可估计海报上“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八个字所占的面积约为( )A .20.35mB .20.7mC .20.144mD .20.2m【答案】C 【解析】长方形宣传海报的面积为()21.20.60.72m⨯=.∵豆子落在“节约用水 从我做起”八个字上的频率稳定在0.2左右,∴“节约用水 从我做起”八个字图案占长方形宣传海报的20%.∴海报上“节约用水 从我做起”八个字的面积约为()21.20.60.72m⨯=.例5.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若干个同一型号的白色乒乓球,小明想通过摸球实验估计盒子里有白色乒乓球的个数,于是又另外拿了9个黄色乒乓球(与白色乒乓球的型号相同)放进盒子里.每次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去,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黄色乒乓球的频率稳定在30%,估计原来盒子中白色乒乓球的个数为()A.21 B.24 C.27 D.30【答案】A【解析】设原来盒子中白色乒乓球的个数为x,根据摸到黄色乒乓球的频率稳定在30%得99x+=30%,解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设原来盒子中白色乒乓球的个数为x,根据题意,得:99x+=30%,解得:x=21,经检验:x=21是分式方程的解,∴原来盒子中白色乒乓球的个数为21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与频数的关系,熟知频率=频数数据总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6.一个暗箱里放有a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这a个球中红球只有4个,若每次将球搅匀后,任意摸出1个球记下颜色再放回暗箱,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在20%附近,那么可以推算出a大约是()A.25 B.20 C.15 D.10【答案】B【解析】由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即可知其概率,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推算出a的大小.【详解】由题意可得4100%20% a⨯=,解得20a=.经检验:a=20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用频率估计概率,熟记概率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例7.笼子里关着一只小松鼠(如图),笼子的主人决定把小松鼠放归大自然,将笼子所有的门都打开,松鼠要先经过第一道门(A,B,或C),再经过第二道门(D或E)才能出去.问松鼠走出笼子的路线(经过的两道门)有()种不同的可能?A.12 B.6 C.5 D.2【答案】B【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析两道门各自的可能性情况,然后再进行组合得到打开两道门的方法,这类题要读懂题意,从中找出组合的规律进行求解,本题不同的是首先分析每道门的情况数,然后整体进行组合即可得解.【详解】解:因为第一道门有A、B、C三个出口,所以出第一道门有三种选择;又因第二道门有两个出口,故出第二道门有D、E两种选择,因此小松鼠走出笼子的路线有6种选择,分别为AD、AE、BD、BE、CD、CE.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所有可能性统计,通过列举法可以举出所有可能性的路径.例8.如图,小明在操场上做游戏,他在沙地上画了一个面积为15的矩形,并在四个角画上面积不等的扇形,在不远处的固定位置向矩形内部投石子,记录如下(石子不会落在矩形外面和各区域边缘):投石子的总次数50次150次300次600次石子落在空白区域内的次数14次85次199次400次石子落在空白区域内的频率725173019930023依此估计空白比分的面积是()A.6B.8.5C.9.95D.10【答案】D【解析】根据投在空白区域内的频率得到概率的大小,由此计算空白区域的面积. 【详解】由表格可知:当投石子的次数越来越多时,石子落在空白区域的频率越接近23,即空白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3,∴空白部分的面积=215103⨯=,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是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当实验次数越多时,某事件的频率越接近于该事件的概率,这是利用频率计算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关检测】一、单选题1.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红球、黄球共40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小明通过多次试验发现,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25左右,则袋子中黄球的个数最有可能是( ) A .10 B .15C .20D .30【答案】D 【解析】设袋子中红球有x 个,根据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在0.25左右列出关于x 的方程,求出x 的值,从而得出答案.解:设袋子中红球有x 个,根据题意,得:40x=0.25, 解得x=10,∴袋子中红球的个数最有可能是10个,黄球有40-10=30(个)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重复试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2.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10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从盒子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其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摇匀,重复上述过程,共试验400次,其中有240次摸到白球,由此估计盒子中的白球大约有( ) A .6个 B .10个C .15个D .30个【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试验可求出白球所占的频率,设盒子中的白球大约有x 个,列出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共试验400次,其中有240次摸到白球, ∴白球所占的频率为240400=0.6, 设盒子中的白球大约有x 个,则0.610xx =+, 解得:x=15,∴盒子中的白球大约有15个,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关键是根据白球的频率得到相应的等量关系.3.某科研小组,为了考查某河野生鱼的数量,从中捕捞200条,作上标记后,放回河里,经过一段时间,再从中捕捞300条,发现有标记的鱼有15条,则估计该河中野生鱼有( ) A .8000条 B .4000条C .2000条D .1000条【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300条鱼中发现有标记的鱼有15条, ∴有标记的占到15300, ∵有200条鱼有标记, ∴该河流中有野生鱼200÷15300=4000(条); 故选B .4.为了解某地区九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地区1000名九年级男生的身高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身高/cm x 160x <160170x ≤<170180x ≤<180x ≥人数60260550130根据以上统计结果,随机抽取该地区一名九年级男生,估计他的身高不低于170cm 的概率是( ) A .0.32 B .0.55C .0.68D .0.87【答案】C 【解析】先计算出样本中身高不低于170cm 的频率,然后根据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求解. 【详解】解:样本中身高不低于170cm的频率5501300.681000+==,所以估计抽查该地区一名九年级男生的身高不低于170cm的概率是0.6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到的是近似值,随实验次数的增多,值越来越精确.5.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红色、黑色、白色的玻璃球共有4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若小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黑色球的频率稳定在0.15.和0.45,则该袋子中的白色球可能有()A.6个B.16个C.18个D.24个【答案】B【解析】先由频率之和为1计算出白球的频率,再由数据总数×频率=频数计算白球的个数,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摸到红色球、黑色球的频率稳定在0.15和0.45,∴摸到白球的频率为1-0.15-0.45=0.4,故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可能是40×0.4=16个.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6.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的射击成绩记录如下:则该运动员“射中9环以上”的概率约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A.0.7 B.0.75 C.0.8 D.0.9【答案】C【解析】用频率估计概率解答即可.【详解】解:∵从频率的波动情况可以发现频率稳定在0.8附近,∴这名运动员射击一次时“射中9环以上”的概率大约是0.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7.如图显示了用计算机模拟随机抛掷一枚硬币的某次实验的结果下面有三个推断:①当抛掷次数是100时,计算机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是47,所以“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47;②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总在0.5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③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此实验,则当抛掷次数为150时,“正面向上”的频率一定是0.45.其中合理的是()A.①B.②C.①②D.①③【答案】B【解析】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总在0.5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当抛掷次数是100时,计算机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是47,“正面向上”的概率不一定是0.47,故错误;②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总在0.5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5,故正确;③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此实验,则当抛掷次数为150时,“正面向上”的频率不一定是0.45,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明确概率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某小组在“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中,统计了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图,那么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最有可能的是()A.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这张牌是“红色的”B.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时结果是“正面朝上”C.在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不透明袋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D.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落地时面朝上的点数是6【答案】D【解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试验结果在0.17附近波动,即其概率P≈0.17,计算四个选项的概率,约为0.16者即为正确答案.【详解】解:A、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这张牌是“红色的”的概率是12>0.17,故此选项不符合要求;B、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时结果是“正面朝上”的概率=12=0.5>0.17,故此选项不符合要求;C、从一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的袋子中任取一球,取到白球的概率是23≈0.67>0.17,故此选项不符合要求;D、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落地时面朝上的点数是6的概率=16≈0.17,故此选项符合要求.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同时此题在解答中要用到概率公式.9.2019年8月上旬某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单位:μg/m3)如下表所示,空气质量指数不大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小王8月上旬到该市度假一次,那么他在该市度假3天空气质量都是优良的概率是().A.58B.35C.25D.23【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题意可以求得3天空气质量都是优良的概率.【详解】解:由表格可得,所有的可能性是:(1,2,3),(2,3,4),(3,4,5),(4,5,6),(5,6,7),(6,7,8),(7,8,9),(8,9,10),∴小王在该市度假3天空气质量都是优良的概率是58;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列举法求概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相应的概率.10.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形势下,现有A、B两种新玉米种子,为了了解它们的出芽情况,在推广前做了五次出芽实验,每次随机各自取相同种子数,在相同的培育环境中分别实验,实验情况记录如下:下面有三个推断:①当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时,两种种子的出芽率均为0.99,所以A、B两种新玉米种子出芽的概率一样;②随着实验种子数量的增加,A种子出芽率在0.97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A种子出芽的概率是0.97;③在同样的地质环境下播种,A种子的出芽率可能会高于B种子.其中合理的是()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答案】D【解析】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据此解答可得.【详解】①在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可以用一个事件出现的概率估计它的概率,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数量太少,不可用于估计概率,故①推断不合理;②随着实验种子数量的增加,A种子出芽率在0.97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A种子出芽的概率是0.97,故(②推断合理;③在同样的地质环境下播种,A 种子的出芽率约为0.97,B种子的出芽率约为0.96,A种子的出芽率可能会高于B种子,故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n个小球,他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其中有3个红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中的球摇匀,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中,通过大量重复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于0.2,那么可以推算出n大约是________.【答案】15【解析】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解.【详解】解:由题意,得:3n=0.2,解得:n=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求概率及简单的概率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红球的频率得到相应的等量关系.12.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4个黄球和若干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小东为估计袋子中白球的个数,经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0.2附近,则袋子中大约有________个白球.【答案】96【详解】∵经过多次摸球试验后,摸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0.2附近,∴袋子中所有小球的总数约为240.2120÷=(个),∴白球的个数约为1202496-=(个).13.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n个小球,其中有6个黑球,从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其颜色,称为一次摸球试验,之后把它放回袋中,搅匀后,再继续摸出一球,以下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摸球试验次数与摸出黑球次数的列表:根据列表,可以估计出n的值是____.【答案】12【解析】利用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求解即可.【详解】解∵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后发现,摸到黑球的频率稳定于0.5,∴6n=0.5,解得:n=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本题利用了用大量试验得到的频率可以估计事件的概率.关键是根据黑球的频率得到相应的等量关系.14.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13个黑球和若干个黄球,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其颜色,再把它放回口袋中摇匀,重复上述过程,共试验500次,其中有240次摸到黄球,由此估计袋中的黄球有________个.【答案】12【解析】先计算出黄球频率,频率的值接近于概率,再计算黄球的概率.【详解】解:黄球的概率近似为24012 50025=,设袋中有x个黄球,则12 1325xx=+,解得x=12,经检验:x=12是原方程的解,答:估计袋中的黄球有12个,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要理解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5.一个不透明的箱子中装有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2个红球和3个黄球,从箱子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并放回,大量重复该试验,则摸到黄球的频率会趋向稳定为_________.【答案】3 5【解析】求出摸到黄球的概率,根据“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可以估计概率”直接写出答案即可.【详解】解:∵一共5个球,2个红球,3个黄球,∴摸到黄球的概率为35,∴大量重复实验后,摸到黄球频率趋向稳定为35,故答案为35.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知识,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 16.已知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110,大量重复做这种试验,事件A 平均每100次发生的次数约为_______次.【答案】10 【解析】根据概率的意义解答即可. 【详解】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110,大量重复做这种试验,则事件A 平均每100次发生的次数为: 100×110=10 故答案为:10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7.下面是某小区随机抽取的10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情况统计表: 240x240300x350x 350400xx 5223115从中任意抽出一个家庭进行用电情况调查,则抽到的家庭月用电量为第二档(用电量大于240小于等于400为第二档)的概率为__________. 【答案】0.8. 【解析】根据用电量大于240小于等于400为第二档,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由表格可知这100户中,有22273180++=户为第二档人, ∴800.8100P ==, 故答案为:0.8.【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问题,正确读懂表格是解题的关键.18.小明参加了一个抽奖游戏: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1个红球,2个蓝球,4个黄球,8个白球,这些小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布袋里摸出1球,摸到红球、蓝球、黄球、白球可分别得到奖金30元、20元、5元和0元,则小明摸一次球得到的平均收益是________元.【答案】6【解析】求出任摸一球,摸到红球、黄球、绿球和白球的概率,那么获奖的平均收益可以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求得.【详解】解:1248 30+20+5+015151515⨯⨯⨯⨯=2+4=6(元)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考查概率的计算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理解获奖平均收益实际就是求各种奖项的加权平均数.19.如图,用两个可自由转动的转盘做“配紫色”游戏:分别转动两个转盘,若其中一个转出红色,另一个转出蓝色即可配出紫色,那么可配成紫色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3【解析】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和能配成紫色的情况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共有6种等可能的情况数,其中配成紫色的有2种, 则配成紫色的概率是2163=. 故答案为:13.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0.现有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0,1,2,3,4,5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字记为a ,则使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2a x x -+=有实数根,且关于x 的分式方程11222ax x x -+=--有解的概率为______. 【答案】16【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求出a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分式方程有解,求出a 的取值范围,综合两个结果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一元二次方程2202ax x -+=有实数根, ∴4402a-⨯≥. ∴2a ≤, ∴0a =,1,2, 关于x 的分式方程11222ax x x -+=--的解为:22x a=-, 且20a -≠且2x ≠,解得:2a ≠且1a ≠, ∴0a =,∴使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2a x x -+=有实数根,且关于x 的分式方程11222ax x x -+=--有解的概率为:16. 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分式方程有解和概率的计算公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和分式方程有解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为测量平地上一块不规则区域(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画一个对角线为AC 和BD 的菱形,使不规则区域落在菱形内,其中AC=8m ,BD=4m ,现向菱形内随机投掷小石子(假设小石子落在菱形内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经过大量重复投掷试验,发现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频率稳定在常数25%,由此可估计不规则区域的面积是_____m 2.【答案】4. 【解析】首先确定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概率,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得其面积即可. 【详解】∵经过大量重复投掷试验,发现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频率稳定在常数25%附近, ∴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概率为0.25, ∵AC=8m ,BD=4m , ∴面积为12×8×4=16m 2, 设不规则部分的面积为s , 则16s=0.25, 解得:s=4, 故答案为4.。
浙教版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精选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浙教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概率的简单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2、紧密结合实际,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如果有人买了彩票,一定希望知道中奖的概率有多大.那么怎么样来估计中奖的概率呢?2.出门旅行的人希望知道乘坐哪一中交通工具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小?指出:概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二、例题分析:例、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每张奖券获奖的可能性相同,以每10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问1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中奖的概率是多少?分析:因为10 000张奖券中能中一等奖的张数是10张,所以一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就是;而10000张奖券中能中奖的奖券总数是1+10+100=111张所以一张100011000010 奖券中奖的概率是.10000111年龄x生存人数lx死亡人数dx0 1 1000000 997091 2909 2010 30976611755例、生命表又称死亡表,是人寿保险费率计算的主要依据,如下图是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寿保险经验生命表,(1990-1993年)的部分摘录,根据表格估算下列概率(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1)某人今年61岁,他当年死亡的概率. (2)某人今年31岁,他活到62岁的概率. 分析:(1)解释此表的意思;(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61岁的生存人数为867685,61岁的死亡人数为10853,所以所求概率为01251.0867685108536161≈==l d p (3)根据表中数据得=975856,31l =856832,62l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8780.09758568568323162≈==l l p 三、小结:学会调查、统计,利用血管的概率结合实际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事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用优化原则作决策,解决实际问题.四、作业:见课堂练习.31 975856 789 61 62 63 64 867685 856832 845026 832209 10853 11806 12817 13875 79 80 488988 456246 32742 33348 81 82422898 38914133757 33930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2.3概率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
2、紧密结合实际,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以及增强自身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如果有人买了彩票,一定希望知道中奖的概率有多大.那么怎么样来估计中奖的概率呢?
2.出门旅行的人希望知道乘坐哪一中交通工具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小?
指出:概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例题分析:
例1、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每张奖券获奖的可能性相同,以每10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问1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中奖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因为10 000张奖券中能中一等奖的张数是10张,所以一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就是
1000
1
1000010=
;而10000张奖券中能中奖的奖券总数是1+10+100=111张所以一张奖券中奖的概率是10000
111。
例2、生命表又称死亡表,是人寿保险费率计算的主要依据,如下图是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寿保险经验生命表,(1990-1993年)的部分摘录,根据表格估算下列概率(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1)某人今年61岁,他当年死亡的概率. (2)某人今年31岁,他活到62岁的概率. 分析:
(1)解释此表的意思;
(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61岁的生存人数为867685,61岁的死亡人数为10853,所以所求概
率为
01251.0867685
10853
6161≈==
l d p
(3)根据表中数据得31l =975856,
62l =856832,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8780.0975856
8568323162≈==
l l p
三、课内练习:课本第41页第1、2题和作业题第1题2题。
四、小结:学会调查、统计,利用血管的概率结合实际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事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用优化原则作决策,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