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方法定义及分解图示
- 格式:doc
- 大小:309.50 KB
- 文档页数:23
过程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启程智业高沣众所周知,如何保证管理体系建立、运行、认证的有效性一直是困扰体系认证管理部门、认证机构、咨询机构以及导入体系贯标的各个组织的棘手问题。
笔者力图从技术层面提出过程方法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案例,并希望读者通过展开、学习、整合,使之推广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为体系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过程方法研究1.过程方法是什么1.1 过程方法的提出2000版ISO9000的引言中0.2质量管理原则明确提出了过程方法的概念,然后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2.4过程方法中,引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它的基本形态是: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过程模式以调查、确定顾客需求为起点,通过四大过程的运作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
该四大过程可以视为一个更大的过程或一个系统,它始于顾客要求,终于顾客满意,在产品实现和支持过程中,顾客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1.2 过程方法的展开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引言中引用并展开描述了过程方法,2008版ISO9001标准给出了更加明晰的过程和过程方法定义。
“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同时标准4.1总要求中明确了使用过程方法建立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执行标准的各项要求。
1.3 过程方法的本质研究过程方法的定义可以清楚的发现它的本质体现了三个要素:过程的目标、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过程的管理。
四大过程可以分别依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分为更详细的子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都可以通过过程要求和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现出来。
四大过程覆盖了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过程、所有员工都能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员工都应当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去工作,并加以控制。
1.4 过程方法的瓶颈过程方法的引出和定义表明,它是一种体系管理的理念、原则和模式。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一)怎样了解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当然要了解什么过程,什么是系统,了解什么是过程方法,什么是系统方法,进行比较后知道区别。
一、.“活动”(activity)ISO的解释是something done in pursuit of an objective在追求一个目标中做一件事,一个或一组“活动”组成过程,过程就是活动,这组活动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这些活动是要使用资源,这些活动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输出会大于输入,过程增值。
一个过程的输出可能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入,某几个过程的某些输出可能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入。
二、.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理解对初学者有难度,因为“过程方法”提到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也就是说过程方法提到了系统应用,让人误解为过程方法是系统方法的一种,或者说过程方法就是系统方法,另外系统方法也提到过程的系统,其实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是有区别的。
三、过程方法的“主体”是一个过程或一组密切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或一组过程是“系统”的一个部分,为了这个“主体”关注在“系统”内其他过程“客体”(或称系统和系统中其他过程是“主体”过程的环境),不是其他所有的过程都需要去关注,只是关注与“主体”有作用影响关联的“客体”,目的是为了“主体”的期望的结果更高效得到。
“主体”是焦点之美女,“客体”是追美女的男士或美女心仪的男士。
因过程的特点才有过程方法,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和其他过程发生关系,得考虑有关系的其他过程,连续控制,“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和体系内其他过程发生关系,过程方法之考虑“客体”和焦点“主体”的关系,不去考虑“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过程方法是局部考虑,焦点“主体”。
过程方法还有一个特点是将相互关联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PDCA 模式以及过程方法关注的是过程要求、过程增值、过程结果、过程改进。
一、过程的定义
所谓过程,也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二、过程方法的定义
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
三、过程方法的目的是:
1、获得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并使组织的总体业绩得到显著的提高。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随后加以实施和管理并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来达到顾客满意。
四、组织应用“过程方法”原则将会获得如下益处:
1、可以促进管理体系的过程实现动态徝环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效益。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以及关键过程、重点过程的后续开发和持续改进,促进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形成和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3、有利于了解组织的所有过程和这些过程的相互间的关系,更加有效地分配和利用组织的现有资源。
4、组织可以将复杂的过程不断地简化,通过过程方法提出过程的输入要求,对过程的输出结果进行检查,提供必要的资源,把过程的各项活动展开,充分发挥过程所涉及的所有部门与人员的作用,进而简化总个过程。
根据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组织的管理体系过程主要由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等四个大的过程形成的。
过程的策划、控制与改进都是在四大过程的基础上的策划、控制与改进。
任何其它的过程活动都是四大过程活动的子活动与孙活动(也叫子过程与孙过程)。
子活动与孙活动既存在于职能之中,又可能跨越职能。
过程方法实施的三种方法(乌龟图、九宫格、过程标识卡)之九宫格“过程方法”,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七大原则之一,是组织高效实现其宗旨和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以往对“过程”进行分析时,大多采用一种叫做“乌龟图”的方法,关注了:输入、输出、人员、设备、方法、绩效等六个方面。
1)过程是一组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在ISO9001标准推荐采用过程模式进行系统管理中,就是把组织的工作系统看作是由一个个过程组成的。
根据系统的定义,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要素。
那么,我们把“过程”作为系统的“要素”组成系统进行管理。
系统的要素有时叫系统的组成单元。
所以,过程也就成了一个管理的单元。
这个单元可以用一个乌龟图来表示。
乌龟身体(过程),头(过程的输出)可以作为另外一个乌龟(下一个过程)的尾巴(过程的输入)。
这样,一个一个乌龟(过程)就组成了系统。
利用这样的系统管理,效率和效益都高。
2)乌龟的身体是“过程”头、尾和四个脚分别是:1、owner过程的主管,对该过程负责者。
2、resources资源。
活动必须要的资源。
包括人员、机器设备、工艺用材料3、procedure程序。
也就是操作方法、控制方法等。
4、KPI/PI关键指标/指标。
用来衡量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5、input 尾。
被加工的材料,或者接到加工的指令、要求等6、output 头。
过程的结果,产品(可能是半成品、零件、部件等)。
3)乌龟尾和四脚本身的质量,以及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质量,决定了乌龟头(过程输出)的质量。
最好针对以上五个因素,确定这些因素的PI,KPI,通过对它们的控制来确保乌龟头的质量。
而不是通过检验乌龟头(产品)中KPI来控制过程。
后者发现问题已经晚了。
有的地方乌龟的尾和四脚就用料、人、机、法、测量来表示。
有的把这个过程叫作业。
于是,就得到了一个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利用作业成本管理有关的信息对作业进行管理。
作业组成的更大一级系统,对这个系统的管理就叫作业管理。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了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为了深刻理解2000版ISO9001标准,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达到改进其总体业绩的目的,本文主要对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的概念、应用及相互关系和区别进行初探。
一.过程方法的概念1.过程的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由上可知:过程是活动,是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其目的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
对任何一项影响质量的、相对独立的要素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采用过程的方法进行管理。
过程可以组成一个网络,一个过程的输出往往是另一个过程或几个过程的输入,例如:设计过程的输出就是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的输入。
过程还应该是增殖的,也就是说输出应大于输入活动。
2.过程的特点(1)有输入和输出。
输入是实施该过程的基础、依据或要求,包括资源、条件和方法;输出是该过程完成后的结果,即中间产品或最终结果;(2)实施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使用与所开展的活动相适应的资源,包括人员、设施、工作环境、信息、资金等;(3)为了确保过程的质量,应针对该过程的活动规定实施方法,即制定程序。
并且认真执行程序开展活动,控制过程的质量;(4)应对输入、输出在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必要的测量,以证实他们的正确性、适宜性和符合性。
3.过程方法的含义所谓过程方法是指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内容包括:(1)站在系统和总体角度,识别有哪些过程;(2)确定的每个过程,识别与其他过程的关系;(3)管理过程和过程之间的关系,如何用PDCA循环方法管理。
4.过程方法的作用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得到期望的结果,包括节约资源、缩短周期、防止失误、降低成本和提高过程结果(输出)的有效性等,具体的作用是:(1)在方针和战略形成方面,在组织内利用规定的过程,可导致更可预测的结果、更好利用资源、更短的周期和更低的成本;(2)在目标制定方面,由于掌握了过程能力,可制定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和指标;(3)在运作管理方面,采用过程方法可减低成本、预防差错、控制变异、缩短周期、得到更可预测的结果;(4)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建立更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如采用聘用、教育和培训等方法,使这些过程更符合组织的需要,建立一支更能干的员工队伍。
过程方法定义及分解图示
一、过程的定义
所谓过程,也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二、过程方法的定义
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
三、过程方法的目的是:
1、获得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并使组织的总体业绩得到显著的提高。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随后加以实施和管理并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来达到顾客满意。
四、组织应用“过程方法”原则将会获得如下益处:
1、可以促进管理体系的过程实现动态徝环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效益。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以及关键过程、重点过程的后续开发和持续改进,促进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形成和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3、有利于了解组织的所有过程和这些过程的相互间的关系,更加有效地分配和利用
组织的现有资源。
4、组织可以将复杂的过程不断地简化,通过过程方法提出过程的输入要求,对过程的输出结果进行检查,提供必要的资源,把过程的各项活动展开,充分发挥过程所涉及的所有部门与人员的作用,进而简化总个过程。
根据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组织的管理体系过程主要由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等四个大的过程形成的。
过程的策划、控制与改进都是在四大过程的基础上的策划、控制与改进。
任何其它的过程活动都是四大过程活动的子活动与孙活动(也叫子过程与孙过程)。
子活动与孙活动既存在于职能之中,又可能跨越职能。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3课《分解问题步骤》教案(一)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浙教版(2023)【教材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线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网上能随时收看名篇,有机会与名师答疑解惑,与科学家直接对话,自主控制学习进度,能更好地促进学习者自主发展。
本课内容分为分析与分解问题和呈现分析结果两大块,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分解的方法和用图示画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一、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三年级学生。
三年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生活中时时刻刻有在线的活动。
在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能打开在线平台,下载资源,结合图标或文件信息了解文件的类型,会分类整理资源,在线分享资源,在线查询信息和收集信息,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问题分解的方法。
用图示画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素养指向:将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大问题变成小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问题分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图示画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方法策略以学生实践为基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学为本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辅以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发展计算思维。
五、教学流程(一)生活场景,导入新知联系生活,引出课题为了解智能家居的发展史,学校计划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
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解问题,从而引入本课主题。
(二)案例学习,学习新知分析与分解问题案例展示:展示一个关于智能家居的研究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这个大问题分解成多个小问题。
教师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掌握问题分解的基本方法。
呈现分析结果图示绘制:指导学生用图示的方式画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展示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图示,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问题分解的重要性和方法。
(三)实践活动,巩固新知实践活动:布置一个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分解一个实际问题,并用图示表示出来。
一、过程的定义
所谓过程,也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二、过程方法的定义
组织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
三、过程方法的目的是:
1、获得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并使组织的总体业绩得到显著的提高。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随后加以实施和管理并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来达到顾客满意。
四、组织应用“过程方法”原则将会获得如下益处:
1、可以促进管理体系的过程实现动态徝环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效益。
2、通过识别组织内的关键过程、重点过程,以及关键过程、重点过程的后续开发和持续改进,促进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形成和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3、有利于了解组织的所有过程和这些过程的相互间的关系,更加有效地分配和利用组织的现有资源。
4、组织可以将复杂的过程不断地简化,通过过程方法提出过程的输入要求,对过程的输出结果进行检查,提供必要的资源,把过程的各项活动展开,充分发挥过程所涉及的所有部门与人员的作用,进而简化总个过程。
根据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组织的管理体系过程主要由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与改进等四个大的过程形成的。
过程的策划、控制与改进都是在四大过程的基础上的策划、控制与改进。
任何其它的过程活动都是四大过程活动的子活动与孙活动(也叫子过程与孙过程)。
子活动与孙活动既存在于职能之中,又可能跨越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