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食品安全小班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86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园小班食品卫生安全教案(精选5篇教案一:认识食品安全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幼儿园健康领域《食品安全》单元第一节2. 详细内容:认识食品安全,了解食品的基本要求,认识食品包装上的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2. 能够认识食品包装上的基本信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认识食品的基本要求,食品包装上的基本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食品图片、食品包装实物、食品安全宣传册。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讨论食物的来源和食品安全。
2. 知识讲解:介绍食品的基本要求,食品包装上的基本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
3. 例题讲解:展示食品图片,让幼儿找出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种食品,分析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判断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5.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食品安全宣传册。
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2. 食品包装上的基本信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食品安全宣传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食品安全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对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识别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食品安全主题活动,提高家庭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加强与社区的互动。
教案二:学会洗手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幼儿园健康领域《卫生习惯》单元第二节2. 详细内容: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2. 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洗手液、肥皂、洗手盆、毛巾。
2. 学具:洗手图示、洗手歌谣。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洗手的经验,讨论洗手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幼儿园小班教案食品安全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5篇)食品安全幼儿园小班教案1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正确进餐的方法,初步研究吃鱼的正确方法。
2、理解词:“细嚼慢咽”。
二、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吃东西的时候》,操作卡片《吃东西的时候》三、活动过程:1、讲故事,让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想象小动物们发生事故的原因。
(1)讲故事的前半段。
熊猫妈妈的医院今天可忙了,刚送走了一位病人,又来了一歌猫妈妈带着小猫来了。
见小猫难受的样子,熊猫医生关心地问:“小猫,你哪儿不舒服?”小猫指指喉咙说不出话来,熊猫医生拿起手电筒和压舌板对小猫说:“张开嘴,让我瞧瞧。
”熊猫医生用压舌板压住小猫的舌头,打开手电筒一照,看见一根长长的鱼刺卡在了喉咙中间。
熊猫医生正要用镊子取出鱼刺,听见了小狗汪汪地叫着跑了过来,它不停地咳嗽,说是被骨头呛着了。
熊猫医生赶紧帮助它们取出了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和小骨头。
熊猫医生奇怪地问:“小猫、小狗,你们怎么会被鱼刺卡住,被骨头呛着呢?······”(2)请幼儿看操作卡片1、小猫为什么会被鱼刺卡住?2、谁来熊猫医院看病?3、小狗为什么会被小骨头呛着呢?(3)讲故事的后半局部。
猫妈妈说:“今天小羊过生日,它为好朋友们准备了许多它们喜欢吃的东西,朋友们非常高兴,就一边吃一边唱呀,说呀,玩呀,结果被鱼刺卡住了,被小骨头呛着了。
”熊猫医生对小猫、小狗说:“吃东西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能边吃边玩。
吃到嘴里的东西要细嚼慢咽,不要着急,记住了吧?”小猫、小狗记住了熊猫医生的话,又高高兴兴地参加小羊的生日祝贺会了。
帮助幼儿理解词语:细嚼慢咽。
2、了解安全进餐的方法,初步进修吃鱼吃蛋黄等的正确方法。
(1)请幼儿看挂图:熊猫医生提醒小猫、小狗在吃东西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怎样吃煮鸡蛋的蛋黄?小结:熊猫医生提醒提醒小猫、小狗在吃工具时不克不及边吃边说边玩,吃到嘴里的饭菜应细细地嚼烂,慢慢地咽下,不克不及着急。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本文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优秀10篇】。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明白小食品有优劣之分,明白不能随便吃东西。
2、明白一些辨别优劣食品的方法。
3、明白要到正规的商家购买食品,不能在小摊贩上购买不正规的食品。
活动准备:1、幼儿从家带小零食。
2、准备比较性较强的两种食品。
3、由劣质食品引起幼儿生病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
提问:1、图上的小朋友怎样了(生病了)2、为什么会生病呢导入故事《贪吃的毛毛》二、教师讲述故事《贪吃的毛毛》边看图片边讲述,讲完后提问:1、毛毛怎样了(生病了)2、为什么会生病呢(乱吃东西)3、他吃的东西在哪儿买的(小摊贩上)4、他都买了哪些食品(劣质的方便面,没有生产日期的果冻,面包,还有一些黑黑的辣丝等)5、这些东西能吃吗为什么6、医生对毛毛是怎样说的(毛毛的病是他贪吃,乱吃造成的,小朋友要吃干净有营养的食品,不能购买小摊贩上的“三无”产品,吃了不干净或细菌超标的食品就会引起人的身体不适的)7、毛毛之后是怎样做的(再也不多吃乱吃东西了)三、怎样辨别小食品的优劣呢教师出示一件劣质的小食品和一件正规厂家生产的小食品,引导幼儿观看:1、看外包装图案。
(是否鲜艳清晰)2、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
3、看里面的物品,优劣进行比较。
4、比较这些物品的购买处。
教师小结简单的辨别食品优劣的方法。
四、幼儿拿出自我带来的小食品。
1、引导幼儿查看外包装,进行初步辨别。
2、打开以后,看,闻。
3、介绍自我小食品的购买处。
五,教师总结劣质食品对人体的危害、如何辨别食品的优劣以及如何购买优质食品。
六、品尝带来的优质食品,将劣质的食品扔进垃圾桶。
小班饮食安全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知道食品袋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食用新鲜的食品。
幼儿园小班食品卫生安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1.《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第三章“我会洗手”,详细内容包括洗手的正确方法和洗手的重要性。
2.《可爱的身体》第四章“食物的秘密”,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类食物、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增进幼儿对各类食物的了解,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实物(水果、蔬菜、食品模型等)。
2. 学具:洗手液、毛巾、餐具、食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食物中毒的场景,让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引导幼儿关注食品卫生安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示范操作步骤。
(2)介绍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知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1)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洗手比赛,评选洗手小能手。
(2)展示各类食物,让幼儿进行分类,并说出其营养价值。
4.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洗手步骤图2. 食物分类图3. 食品卫生安全提示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洗手步骤图,并标注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答案:见附件。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份健康食谱,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
(2)组织幼儿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和卫生标准。
(3)开展“食品安全小卫士”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宣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补充说明:针对重点,教师应设计直观、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洗手比赛、食物分类游戏等,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点。
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幼儿园小班中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本教案将提供20个针对幼儿园小班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并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应能够:1.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掌握常见的食品安全知识。
3.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教学活动活动1:认识食品安全(适合第一周进行)目标: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1.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颜色的食物。
2.引导幼儿思考食物的来源以及食物如何保持新鲜。
3.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吃干净健康的食物?活动2:食品探索(适合第二周进行)目标:认识常见的食品1.带幼儿参观幼儿园食品库房,展示不同种类的食品。
2.通过观察、闻味、尝味等方式,让幼儿认识不同食品的特点。
3.组织幼儿进行食品分类游戏,将相似的食物放在一起。
活动3: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适合第三周进行)目标: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1.利用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幼儿展示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
2.提问幼儿如何避免食品受污染、如何正确使用刀具等。
3.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并解答幼儿的疑惑。
活动4:食品安全小达人(适合第四周进行)目标: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1.将幼儿分为小组,要求他们设计一个饮食卫生海报。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餐前洗手、正确使用筷子等。
3.每个小组展示并介绍自己设计的饮食卫生海报。
活动5:食物安全游戏(适合第五周进行)目标:巩固食品安全知识1.设计一个食品安全游戏,让幼儿通过问答、配对等方式进行。
2.游戏结束后,对幼儿进行奖励,并总结游戏中出现的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和正确答案。
四、评估方法通过观察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参与度以及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采用记录观察表、幼儿作品等方式进行。
五、拓展活动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制定食品安全规则,并进行签字。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40篇3、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区分不能食用的物品,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研究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不抓咬小朋友。
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能抓咬小朋友吗?二)讨论危害抓咬小朋友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伤害,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身体和感受。
同时,我们也要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抓咬。
三)游戏环节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你们能不能区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
四)讨论食品卫生安全除了不能抓咬小朋友,我们还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
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吗?五)总结今天我们研究了不能抓咬小朋友的重要性,同时也了解了食品卫生安全的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些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教学反思:通过游戏环节,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能食用的物品,并且在讨论食品卫生安全时也表现出了很好的思考和参与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课题时需要更加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活动过程改写: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食品发霉变质的能力。
2、知道发霉的食品是不能食用的。
3、激发幼儿持续科学探究的兴趣。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白面包数片、盘子、保鲜膜、水、冰箱、显微镜、纸、蜡笔、白纸活动过程:1、利用幼儿用书《发霉了》导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书籍,并集体讨论以下问题:这些食物是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你是怎么知道这些食物发霉了呢?发霉的食物还可以吃吗?为什么?2、分组进行试验。
教师将干面包和喷过水的面包分别放在盘子里,用保鲜膜封起来,并在上面贴上标签,写上日期。
然后将干面包和喷过水的面包一起放在科学活动区。
幼儿分组观察面包的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并用纸和蜡笔画出观察到的变化。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变化的原因。
3、观察发霉食品。
教师将一些发霉的食品放在显微镜下,让幼儿观察发霉的细菌。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发霉的原因和危害,并强调发霉的食品是不能食用的。
幼儿园小班健康食品安全教案(5篇教案一:认识食品安全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第12章2. 内容:认识食品安全,了解食品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标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食品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标准。
2. 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饮食习惯。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重点:掌握食品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标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食品安全图片、食品样本、食品安全宣传册。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孩子们观察和描述食品的特点。
2. 讲解:讲解食品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标准,如新鲜、无污染、煮熟等。
3. 实践: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食品,体验食品制作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2. 基本要求:新鲜、无污染、煮熟3. 安全标准:无毒、无害、无过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食品安全海报2. 答案:海报上要包括食品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标准,以及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是否让孩子们充分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和安全措施。
教案二:食品包装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第34章2. 内容:认识食品包装,了解食品包装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食品包装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2. 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食品包装使用意识和习惯。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食品包装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重点:掌握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食品包装样本、食品安全宣传册。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孩子们观察和描述食品包装的特点。
小班平安课食品平安教案〔精选14篇〕小班平安课食品平安教案〔精选14篇〕小班平安课食品平安教案篇1活动目的:1、观察食品发霉变质的过程。
2、知道发霉的食品是不能吃的。
3、培养持续科学探究的兴趣。
4、加强幼儿的平安意识。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历解决问题的才能。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发霉了》、白面包数片、盘子、保鲜膜、水、冰箱、显微镜、纸、蜡笔、白纸活动过程:1、请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发霉了》,集体讨论:这些是什么食物?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你是怎么知道这些食物发霉了呢?发霉的食物还可以吃吗?为什么?2、请幼儿分组进展试验:将一片干面包和一片喷过水的面包分别放在盘子里,用保鲜膜封起来,在上面贴上标签,写上日期。
将干面包和喷过水的面包一起放在科学活动区。
为每一位幼儿提供一份“实验观察记录表”,提醒幼儿每天去观察面包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按照日期记录下来。
3、等面包过几天后出现黑黑的霉菌,请幼儿一起分享他的观察与发现,并一起算算第几天开场发霉的,将天数记录下来小班平安课食品平安教案篇2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理解食品中毒的相关教育知识。
2、教育学生在食品平安工作中的考前须知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
(有腹泻、腹痛、呕吐等)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优良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____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认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平安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埋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病症: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2、预防食物中毒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惯。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优秀6篇)小班食品安全教案篇一小班健康活动:饮食安全一、活动目标: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会正确进食方法。
、2、知道吃饭时不包饭和裹饭,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不要一边吃一边说话。
二、活动准备:食物图片三、活动过程:(一)、教师通过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主题1.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都爱吃什么东西呢?零食是我们小朋友爱吃的东西,你们都吃过哪些零食呢?(引导幼儿回答)2、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很多自己爱吃的零食,那除了零食以外,我们还要吃饭菜,小朋友,你们吃过的饭菜又都有哪些呢?(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回答。
)(二)、引导幼儿了解进食可能遇到的危险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饭菜可口,零食好吃,但是如果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会很容易发生危险的哦!2、教师说一说因为饮食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如:有些孩子因为吃果冻造成窒息,有些小朋友中午把饭含在嘴巴里面睡觉也造成窒息等等。
3、教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说说你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哪些事情呢?4、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在进餐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方式,应该要怎么样做,才能够避免危险的发生。
5、教师小结:吃饭时不能含饭在嘴巴里面,吃鱼的时候应该慢慢吃,防止被鱼刺卡到;汤太烫的话应该等一会儿再喝等等。
只要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这些危险。
(三)、出示图片,进一步了解进食时要注意的安全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内容呢?图上面是怎么样提醒我们在进食的时候要注意的事情呢?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3、教师小结:细细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们在吃水果时要及时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时要慢慢吃,过热的食物要等到稍凉以后再吃。
(四)、活动延伸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并总结今天活动的内容,希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进食安全。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相关教育知识。
小班安全活动食品安全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安全活动》教材第五章——食品安全,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食品标签,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习如何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以及探讨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合理饮食,增强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重点: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食品标签的认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食品,食品标签,计时器。
学具:笔记本,笔,食品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食品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引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2. 讲解: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认识食品标签,如何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等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食品样品,让学生分组讨论,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并分享辨别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饮食情况,制定一份合理饮食计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调查家里的食品,辨别其新鲜程度,并制定一份合理饮食计划。
2. 答案:(1)食品新鲜程度的辨别方法:a. 观察食品的颜色、气味、质地等;b. 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c. 注意食品的存储方式和时间。
(2)合理饮食计划:早餐:牛奶、鸡蛋、面包、水果;午餐:米饭、鱼、蔬菜、豆腐;晚餐:面条、瘦肉、蔬菜、豆制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对食品新鲜程度的辨别还需加强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本教案中,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幼儿园小班健康食品安全教案(优秀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材第四章《饮食与营养》第三节《食品安全》,详细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如何辨别安全食品、食品安全五要点、食品保存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定义,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辨别安全食品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辨别安全食品,掌握食品安全五要点。
教学重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保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安全食品与不安全食品)、视频资料。
学具:学习卡片、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哪些是安全食品,哪些是不安全食品。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食品安全的定义,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分析实物展示中的安全食品与不安全食品,教学生如何辨别。
(3)讲解食品安全五要点:洗净手、洗净菜、煮熟食物、保持清洁、保持通风。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学习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图片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并进行小组讨论。
5. 互动环节(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的食品安全经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6. 视频观看(5分钟)观看食品安全教育视频,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定义2. 安全食品辨别方法3. 食品安全五要点4. 食品保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认为的食品安全五要点。
(2)请举例说明如何辨别安全食品。
2. 答案:(1)食品安全五要点:洗净手、洗净菜、煮熟食物、保持清洁、保持通风。
(2)例如:观察食品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向家长传播食品安全知识,共同营造安全的饮食环境。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小班食品安全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食品安全教案(通用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相关教育知识。
2、教育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
(有腹泻、腹痛、呕吐等)。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优良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认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预防食物中毒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4)尽量不吃剩饭菜。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总结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小班食品安全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正确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的正确方法。
幼儿园小班健康食品安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选购食品时能够注意辨别食品的质量,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食品安全问题的识别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食品安全知识PPT、常见食品模型、食品安全宣传册。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实例图片,引导幼儿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PPT,详细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食品选购注意事项等内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食品模型,让幼儿分组进行选购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4. 小组讨论(10分钟)5. 互动环节(10分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问答”活动,检验幼儿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知识框架图2. 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列表3. 食品选购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2)列举三个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
2. 答案:(1)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例子: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过期食品。
预防措施:购买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避免购买过期、变质的食品;合理储存食品,避免受潮、霉变等。
(3)注意事项:购买时查看食品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避免购买三无产品;注意食品的颜色、气味、口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讲解不清晰、互动环节不够充分等问题,并在下次课程中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座谈会,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家长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2)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活动,如制作食品安全宣传海报、举办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提高幼儿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小班健康食品安全教案20篇《小班健康食品安全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研究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健康食品安全教案20篇!(1)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不吃太多甜食》含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吃了太多甜食物会影响身体健康。
2、知道爱吃什么有助于健康。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PPT课件、糖果实物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糖果或甜食品后讲述故事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老师手里拿了一些什么啊?(糖果、饼干等)那小朋友们爱吃吗?(爱)。
2、教师讲述故事《不吃太多甜食》,幼儿倾听。
师:小朋友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听一听到听到了什么?小班健康教育教案《不吃太多甜食》含PPT课件4、教师小结并讨论不克不及吃太多并说说吃多了会有什么欠好的反1应。
师:如果老爱吃甜食物就会有好多不好问题出现。
(1)饭菜吃不下,肚子疼等。
(2)会长成小胖子,会蛀牙等。
5、活动总结:小朋友们!那以后你们要不要只爱吃甜食物,不爱用饭拉,假如还这样的话,身体就会愈来愈差的!所以我们要每次要吃也只能吃一点点!6、活动结束。
讲授反思: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
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研究积极性。
(2)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垃圾食品我不吃》含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及它的危害;2.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健康饮食的良好习惯。
2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意识。
活动重点:认识垃圾食品及其危害活动难点:拒绝垃圾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举动准备:课件《我知道的垃圾食品》举动过程:一、看一看1.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东西?出示:薯条、汉堡、碳酸饮料、蜜饯、爆米花、火腿肠、方便面等。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十篇教案一:认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食物的来源,例如植物、动物等。
2. 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食物种类,例如水果、蔬菜、肉类等。
3.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食物的图片,向学生介绍食物的来源,例如苹果来自于苹果树,鸡蛋来自于鸡等。
2.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他们根据老师描述的食物特征猜测食物种类。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最喜欢的食物,并让他们说出这些食物的来源。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食物的来源和种类的重要性。
教案二:认识食物的颜色和味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的颜色与味道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不同食物颜色和味道的敏感性。
3. 培养学生尝试不同食物的兴趣。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食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食物的颜色和味道。
2.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他们根据颜色和味道的描述猜测食物种类。
3. 实践:准备一些小食物样本,让学生尝试并描述它们的颜色和味道。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案三:认识食物的保存方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保存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保存食物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食物卫生的重视。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食物的图片,让学生讨论食物保存的方式。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食物保存方式,例如冷藏、冷冻、干燥等。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列举出不同食物应该采取的保存方式。
4.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正确保存食物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案四:认识食物的卫生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卫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食物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食物卫生问题的重视。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食物的图片,让学生讨论食物卫生问题。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食物卫生问题,例如生食、交叉污染等。
幼儿食品安全小班教案
【篇一:小班食品安全教案】
小班健康活动:饮食安全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吃各种食物(果冻、鱼、热汤、水果等)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会正确进食方法。
、
2、知道吃饭时不包饭和裹饭,细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不要一边吃
一边说话。
二、活动准备:
食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与幼儿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都爱吃什么东西呢?零食是我们小朋友爱
吃的东西,你们都吃过哪些零食呢?(引导幼儿回答)
2、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很多自己爱吃的零食,那除了零食以外,我们还要吃饭菜,小朋友,你们吃过的饭菜又都有哪些呢?(教师引
导幼儿积极回答。
)
(二)、引导幼儿了解进食可能遇到的危险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饭菜可口,零食好吃,但是如果我
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注意,也会很容易发生危险的哦!
2、教师说一说因为饮食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如:有些孩子
因为吃果冻造成窒息,有些小朋友中午把饭含在嘴巴里面睡觉也造
成窒息等等。
3、教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说说你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哪些事情呢?
4、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在进餐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方式,应该要
怎么样做,才能够避免危险的发生。
5、教师小结:吃饭时不能含饭在嘴巴里面,吃鱼的时候应该慢慢吃,防止被鱼刺卡到;汤太烫的话应该等一会儿再喝等等。
只要我们在吃
饭的时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会发生这些危险。
(三)、出示图片,进一步了解进食时要注意的安全
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内容呢?图上
面是怎么样提醒我们在进食的时候要注意的事情呢?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3、教师小结:细细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们在吃水果时要及时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时要慢慢吃,过热的食物要等到稍凉以后再吃。
(四)、活动延伸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并总结今天活动的内容,希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进食安全。
【篇二:幼儿园小班安全体验课程活动设计方案-食品安
全】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
小班安全体验课程——病从口入
一、活动名称:病从口入
一、活动对象:小班幼儿(3-4岁)
三、活动目标
1.知道发霉、变质、过期的食品不能吃,会通过颜色、气味、性状辨认发霉、变质、过期的食品;
2.知道吃东西前要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四、场景创设
1.教学课件准备
2.食物道具
五、活动开展
1.知识学习
(1)教师播放教学课件,画面呈现:一个小朋友正准备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但是突然肚子很疼,在地上打滚,他的脸上出现比较痛苦的表情,手捂肚子,嘴里说着“哎呦,哎呦,怎么肚子好痛啊!不行,我要去上厕所啦!”
教师提问
t:哎呀!画面中的小朋友怎么啦?
幼儿进行猜想,讨论小朋友怎么啦?
t:小朋友为什么会这样?
c:??
t:他可能吃不干净的东西了。
他可能吃东西时没洗手吧。
他可能吃了放坏的东西了。
(2)教学课件呈现小朋友二次出现的画面,痛苦的表情正在挂吊瓶。
t: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为什么会肚子痛,还要挂吊瓶吗?我们一起
看看是怎么回事呢?”
(3)观看教学课件:课件内容显示小朋友因为没有在吃东西前洗手
并且吃掉了发霉变质的食品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
教师提问:
t:他为什么会生病呢?
c:??
t:吃东西前没有洗手。
他吃的东西怎么啦?
c:??
t:他吃了发霉,变质,过期的面包。
这些东西能吃吗?为什么?
c:??
t:变质食物有细菌吃了会生病,有时严重还会中毒呢!
教师小结:画面上的小朋友的病是因为他不讲究饮食卫生,吃东西
前不洗手,吃了发霉变质的食品,吃了不干净或细菌超标的食品就
会引起人的身体不适的。
2.体验环节
(1)食物放大镜:认识什么样的食物不能吃?
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食物,让幼儿观察食物是否新鲜或变质。
(提示:展示的各种食物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到的或是经常食用的,食物
最少展示8—10种,这些食物有些是新鲜的,有些是变质的)
(2)全体总动员——学习5步洗手法
t::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我们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吃发霉变质的食物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那么究竟
怎样洗才能把手洗干净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5步洗手法。
先把双手放在水里浸湿。
(儿歌:湿湿手)
用洗手液将手心和手背都擦遍。
(儿歌:打肥皂)
搓搓手心,再搓搓手背,双手交叉搓一搓)。
(儿歌:搓搓手心,
搓搓手背,双手交叉一二三)用清水将手上的泡泡洗干净。
(儿歌:冲冲水,洗干净)
最后用干净的毛巾把手擦干。
(儿歌:甩甩手,擦擦干,我的小手
真干净)
3.测试(多媒体一体机以图片的形式出示题枝,教师请幼儿作答,
没有多媒体一体机的幼儿园也可用图片代替)
(1)请小朋友指出下面哪杯牛奶可以喝
a.变质的牛奶(图)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
b.未变质的牛奶(图)
(2)请小朋友选一选下面哪个面包不能吃?
a.有葡萄干的面包(图)
b.有小霉点的面包(图)
(3)下面小朋友在吃食物之前的行为中哪些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a.检查食物有没有霉点(图)
b.脏手拿食物(图)
(4)什么是变质的食品,不能吃的食品
a.发出难闻味道的食物(图)
b.长了小斑点的食物(图)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啦,小朋
友们一定要记住在吃食物之前,我们要确定食物是不是安全的,可
以先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一下有没有霉点,是不是变色了,还可以用
鼻子闻闻有没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
如果颜色和味道
改变,就说明这个食物坏掉了,不能吃了。
六、活动延伸
1.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在生活中让幼儿辨认发霉变质的食物,知道
过期食物与新鲜食物的不同。
七、附件
中国教育风险预控网
【篇三:安全教案防止食物中毒】
安全教案防止食物中毒
教者——黄嵩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
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2、让学生了解游泳时或不小心溺水的预防。
3、在学校安全教育中,要认识道路安全标志,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行走安全、外出乘车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陈述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
(有腹泻、腹痛、呕吐等)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
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
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
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
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
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
手液洗手 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c不吃变质剩饭菜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
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
2天 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
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
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
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
2002年起,对小麦粉、大米、
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2003年下半年,对方便面、膨化食品、罐头、冷饮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