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有时要上下肢一起测
- 格式:docx
- 大小:16.25 KB
- 文档页数:2
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
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床边肢体血压测量法:适用于躺在床上或手术台上的患者。
将血压计一侧的袖带套在患者的肢体上,然后按照正常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2. 臂腿比值法:通过使用专门设计的袖带和血压计,在患者的上臂和下腿进行血压测量,并计算出两者之间的比值。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估计下肢动脉血压。
3. 股动脉血压测量法:通过放置一个袖带在股动脉附近(通常在大腿中部),然后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
这种方法比较直接,但需要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下肢血压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动脉硬化、血管阻力变化等,因此,在测量下肢血压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以得出准确的评估。
下肢血压测量流程一、准备工作。
咱要测量下肢血压呀,得先把东西准备好。
这就好比要出门旅行,得先收拾好行李一样。
首先得有一个合适的血压计,那种专门可以测下肢血压的血压计最好啦,如果没有,普通的血压计加上一个合适的袖带也行哦。
袖带要足够宽,能包裹住大腿的那种,一般比测量上肢血压的袖带宽很多呢。
然后找个舒服又安静的地方,让被测者可以放松地接受测量,就像找个舒服的角落打盹儿一样惬意。
还得准备个小凳子或者小椅子,这可是有大用处的呢。
二、被测者的姿势。
接下来就轮到被测者上场啦。
让被测者平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把腿伸直,这时候可不能弯着腿哦,就像士兵站岗一样笔直笔直的。
不过呢,要是在床上测量,最好在腿下面垫个小薄垫子,这样会更舒服一些。
要是在椅子上测量,那就要把脚平放在地上,稳稳当当的,可不能晃来晃去。
这姿势摆好了,测量才能更准确呢。
三、袖带的放置。
现在就到袖带出场啦。
把准备好的宽袖带缠在被测者的大腿下部,大概离腘窝两到三厘米的地方。
这个位置很关键呢,就像钥匙要插进正确的锁孔一样。
缠袖带的时候可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了被测者会不舒服,就像被绳子勒住了一样,太松了测量就不准啦,松松垮垮的怎么能行呢。
要缠得恰到好处,就像给大腿穿了一件刚刚好的衣服。
四、测量过程。
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测量啦。
把血压计的听诊器放在腘动脉搏动的地方,这个地方要找准确哦,就像寻宝一样,找到了就能听到很清晰的声音啦。
然后开始慢慢给袖带充气,眼睛要盯着血压计的汞柱或者数字显示屏。
充气的时候要匀速,就像小火车平稳地开一样。
当听不到腘动脉搏动的声音后,再继续充气,让汞柱或者数字再升高个20 - 30mmHg左右。
这时候就可以慢慢放气啦,放气的速度也要均匀,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一边放气,一边听着腘动脉搏动的声音,当听到第一声搏动音的时候,这个数值就是收缩压啦,就像听到了比赛开始的哨声一样。
继续放气,当搏动音消失或者声音突然变得很微弱的时候,这个数值就是舒张压啦。
如何进行下肢血压测量科室:消化肿瘤科作者:张金花高娅芬发布日期:2012-01-06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护士,我左上肢留了PICC管,右侧乳腺癌手术做了,医生交代不能测血压的,怎么办?”是呀!有文献报道PICC留置侧肢体避免测量血压,而乳腺癌手术后患侧测量血压或抽血会引起淋巴水肿。
然后,我们护士告诉她们说:“没关系,可以测下肢血压。
”测量下肢血压的具体操作如下:体位: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方法:具体有3种说法:1、病人取平卧位或俯卧2、病人取仰卧、俯卧或侧卧3、病人取俯卧或屈膝仰卧位。
概况起来有4种卧位: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屈膝仰卧位。
其中对俯卧位都一致认可,而对其他卧位有不同的争议。
准备:患者休息5分钟以上。
俯卧位时不能用力,下肢肌肉放松,裤口宽松。
方法:袖带平整缚于大腿下部,气囊纵轴中线压于腘动脉上,下缘距腘4cm 处,松紧以伸进1指为易;听诊器胸件置于腘窝中点腘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左手固定,勿塞于袖带下。
右手挤压气囊,轻轻加压,使水银柱逐渐上升,当达23-25kPa(200mmHg)时放气,放气速度以每秒0.5kPa,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中途不能再次打气,以一次为准。
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下肢低于上肢血压,见于主动脉缩窄。
血压长时间增高同样会导致靶器官损害。
4.警惕桡动脉搏动消失时血压的不可靠性主动脉弓综合征,又称无脉症,是由于头臂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以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雷诺氏病、糖尿病为多见。
遇到以上情况可测下肢没有狭窄或闭塞的腘动脉、胫动脉等加以分析。
5.注意心律失常时血压的变化当心率很不规则时,每次心跳的心搏量和血压可以差别很大,应测量几次并取其平均值。
比如有心房纤颤时,2~24小时动脉观察,可提供相似于正常心律者的数据;有严重心动过缓时,放气应比通常慢,以免低估SBP和高估DBP。
鉴于不准确测量的后果,包括过度治疗及治疗不足带来的危险,建议加强对负责临床观察和分析血压的临床医务人员的训练,并将测量部位记载道门诊和病房的病历中。
测血压时两臂血压都要量近日,《柳叶刀》杂志刊登了一项研究表明(The Lancet, Early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16/S0140-6736(11)61710-8),左、右手臂收缩压相差15毫米汞柱以上会增加2.5倍周边血管疾病、动脉缩小或堵塞的风险,也增加了脑血管疾病60%的风险、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70%的风险。
受访专家李艳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汪芳,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伸出一只手臂量血压,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场景。
不过,世界顶尖级医学专业杂志柳叶刀日前刊登的最新研究成果提示大家,除了血压指数以外,两个手臂的收缩压(高压)压差值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有密切相关。
这个压差值,同样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预警器”。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无论是在门诊测量还是居家自测,我们通常测量的都是单臂血压值,很少涉及双臂血压测量。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艳芳说。
这除了与患者众多、兼顾不到有关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两亿高血压人群中90%都是原发性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双臂血压差在10mmHg内,对于需要确定发病原因的继发性高血压,则需要测量上下肢血压。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解释说。
双臂血压值尤其对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项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非常重要。
《柳叶刀》研究数据显示,左、右手臂收缩压相差15毫米汞柱以上会增加脑血管疾病60%的风险。
不过,“双臂收缩压压差最好不要超过10mmHg。
”汪芳说,“如两侧血压在10mmHg范围内,属正常生理范围。
如果收缩压差值高于20mmHg则提示患者有可能存在大动脉炎等继发性高血压可能性。
”这项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针对长期高血压特别是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除易出现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也可出现周围动脉的硬化、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运动功能障碍。
而这项研究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双臂血压差与周围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测量下肢血压的正确方法
嘿,大家知道吗,测量下肢血压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操作呢!那到底怎么正确测量下肢血压呢?听我细细道来呀。
首先,要让被测量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下肢伸直并轻度外展。
然后把袖带平整地缠在大腿下部,其下缘距离腘窝 3 到 5 厘米,松紧适度哦。
接着,把听诊器放在腘动脉处,快速充气,使汞柱上升到 200mmHg 左右,然后缓慢放气,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时汞柱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的刻度即为舒张压。
哎呀呀,这里面的注意事项可不少呢!比如袖带的宽窄要合适,太窄测得的值会偏高,太宽又会偏低。
还有放气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不然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哟。
另外,测量前被测量者要安静休息一段时间,不然测出来的可不准啦!
说到这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呀!只要严格按照步骤来操作,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啦。
就像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的,就不会摔跤呀。
而且专业的医护人员操作,那更是让人放心得很呢!
那这测量下肢血压有啥用呢?应用场景可多了去啦!比如对于一些怀疑有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测量下肢血压就能提供很重要的诊断依据呢。
还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也需要关注下肢血压呀。
它的优势就在于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这就好比多了一双眼睛去观察病情,不是很棒吗?
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呢,有个患者一直觉得下肢不舒服,医生就给他测量了下肢血压,结果发现和上肢血压有很大差异,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原来是下肢血管有问题呢。
如果没有测量下肢血压,可能就发现不了这个问题,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呀!
所以呀,测量下肢血压真的很重要呢,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了它哟!。
如何进行下肢血压测量科室:消化肿瘤科作者:张金花高娅芬发布日期:2012-01-06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护士,我左上肢留了PICC管,右侧乳腺癌手术做了,医生交代不能测血压的,怎么办?”是呀!有文献报道PICC留置侧肢体避免测量血压,而乳腺癌手术后患侧测量血压或抽血会引起淋巴水肿。
然后,我们护士告诉她们说:“没关系,可以测下肢血压。
”测量下肢血压的具体操作如下:体位: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方法:具体有3种说法:1、病人取平卧位或俯卧2、病人取仰卧、俯卧或侧卧3、病人取俯卧或屈膝仰卧位。
概况起来有4种卧位: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屈膝仰卧位。
其中对俯卧位都一致认可,而对其他卧位有不同的争议。
准备:患者休息5分钟以上。
俯卧位时不能用力,下肢肌肉放松,裤口宽松。
方法:袖带平整缚于大腿下部,气囊纵轴中线压于腘动脉上,下缘距腘4cm 处,松紧以伸进1指为易;听诊器胸件置于腘窝中点腘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左手固定,勿塞于袖带下。
右手挤压气囊,轻轻加压,使水银柱逐渐上升,当达23-25kPa(200mmHg)时放气,放气速度以每秒0.5kPa,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中途不能再次打气,以一次为准。
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下肢低于上肢血压,见于主动脉缩窄。
1、下肢腘动脉测量法:腘动脉处测量血压的方法与上肢肱动脉测量法相同。
(1)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暴露一侧下肢。
(2)血压计的袖带应比用于上肢的袖带宽2cm,将袖带下缘沿腘窝上3-5cm处平整缠妥。
若肥胖者,袖带不够缠时,可在袖带外包一宽布带,缠于肢体上,将听诊器胸件放于腘动脉波动处。
(3)如用测上肢的袖带来测量腘动脉血压时,收缩压比肱动脉血压高2.6~5.3kpa,记录时,应注明下肢血压,以免误解。
腘窝测量法:测量下肢血压时要使用不同规格的袖带,相对来说宽袖带比窄袖带更可取,围径32-42cm,适用于长度至少为32cm,宽度为17cm的袖带气囊。
高血压患者应当测测双臂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高血压患者应该定期检测自己的血压,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有一点很多高血压患者可能忽视了,那就是双臂血压不对称的情况。
事实上,双臂血压不对称在高血压患者中并不少见,而且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高血压患者应当定期测测双臂血压,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
我们需要了解双臂血压不对称的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人的两只手的血压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可以相差5mmHg以内。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两只手的血压相差很大,甚至超过10mmHg,那就有可能出现双臂血压不对称的情况。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导致。
一是动脉硬化。
由于高血压长期存在,会导致动脉硬化,从而影响了血管的弹性和扩张性。
如果动脉硬化的情况在一侧较严重,就可能导致双臂血压不对称。
二是肱动脉狭窄。
肱动脉是我们测量血压时通常会使用的动脉,如果肱动脉出现了狭窄或者堵塞的情况,就会导致双臂血压不对称。
三是其他原因。
双臂血压不对称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体位、情绪、时间等。
如果发现双臂血压不对称,应该考虑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那么,双臂血压不对称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双臂血压不对称是高血压并发症的一个预警信号。
研究表明,双臂血压不对称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如果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存在双臂血压不对称的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双臂血压不对称也会影响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由于双臂血压不对称可能会导致血压监测的不准确,从而影响医生对患者血压状况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及时发现并解决双臂血压不对称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不佳。
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测测双臂血压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血压计。
在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种类的血压计,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最好选择那种能够同时测量双臂血压的血压计,以便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双臂血压情况。
正常人下肢血压范围正常人下肢血压范围如下:下肢血压是指在腿部测量的血压值,通常包括下肢收缩压和下肢舒张压两个指标。
下肢收缩压的正常范围为110~159mmHg,下肢舒张压的正常范围为90~119mmHg。
在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下肢血压会比上肢血压高出20~40mmHg。
这种现象是由人体内的血压调节机制决定的,以确保心脏输出的血液能够满足身体各个部位的需求。
当前往医院进行下肢血压测量时,如果发现下肢血压数值在上述正常范围内,通常提示身体状况良好。
然而,如果测量结果发现下肢收缩压低于110mmHg,或者是高于159mmHg,下肢舒张压低于90mmHg,或者是高于119mmHg,这通常提示可能存在一些病变,如主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
下肢血压异常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1.血管病变:如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导致血管腔狭窄,影响了正常的血压水平。
2.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失衡,可能导致血压异常。
3.心脏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病变等,影响心脏泵血功能,从而导致下肢血压异常。
4.内分泌失调: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导致下肢血压升高。
5.药物或中毒: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或中毒现象也可能导致下肢血压异常。
当下肢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时,通常无需采取特殊的处理。
但要注意定期测量下肢血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来保持健康的下肢血压: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制饮酒,合理饮食,增加锻炼,以降低发病风险。
2.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适当减轻体重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3.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了解身体状况。
4.预防便秘:长时间用力排便可能导致下肢血压升高,保持排便顺畅有助于下肢血压的控制。
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波动较大时,也可能引起血压波动,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血压稳定。
当下肢血压不在正常范围内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目前测量血压常用的血压计是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它由血压计、气袖带、橡皮球囊组成,测量时需配用听诊器进行测量。
测血压的部位,一般指测量人体两人臂肱动脉的压力。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以下条件:情绪应稳定,应在安静的室内休息10-15分钟以消除疲劳、紧张等对血压的影响,检查前5分钟内不要做体位变动;室内温度应以20℃左右为宜,太冷、太热对血压高低都有影响;检查血压前半小时内,应避免进食,不吸烟、不饮酒,排空膀胱(解小便1次)。
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应分以下几个步骤:测量前,测量者先将水银式血压计袖带内的气体排出,使血压计汞柱位于“0”。
被测者取坐姿,露出左上臂(或右上臂,肘下可垫一小枕)。
注意上臂和血压计与被测者的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袖带缠于上臂应平服紧贴,气囊中间部位正好压住肱动脉,气囊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
打开血压计开关,快速充气,待触知桡动脉脉搏消灭后再加压30mmHg(4kPa)。
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然后放松气阀,使压力以每秒2-3mmHg的速度下降。
当水银柱在下降过程中,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个心搏音时数值即为收缩压;当听诊器里心搏音消失时的数值即为舒张压。
如果水银柱到零位心搏音仍不消失,则以变音时数值为舒张压。
放松气囊阀门,使水银柱回到零位,关闭血压计开关,把所测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记录下来。
参考值:1.正常: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66-5.3kPa(20-40mmHg)。
2.异常: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血压者,见于主动脉缩窄。
戴好听诊器,把听诊器的听筒放在动脉搏动处(肘关节的外侧)。
关紧打气球上的螺旋帽,用手捏气球将空气打入袖带,使血压计的水银柱上升到16kPa左右(120mmHg),再慢慢旋松螺旋帽,使水银柱慢慢下降,同时仔细听诊,当听到第一次脉搏跳动时,水银柱上的刻度便是收缩压。
变音或声音消失时就是舒张压。
如用弹簧血压计,可用上述方法记录弹簧血压表上的刻度即可。
血压有时要上下肢一起测
*导读:如果患者双上肢血压相差在10mmHg以上,则要引起注意,可能存在一些血管疾病,比如血压偏低的一侧可能存在动脉狭窄或大动脉炎。
……
捋袖子、伸右臂,一说要测血压,人们都会下意识地做出上述准备动作。
其实,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血压测量方法,但不是惟一方法。
对于首诊为高血压,以及有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需要测量双侧上肢血压,有些还需要在测量上肢血压后,再量一量下肢血压。
国际通行的测量血压的标准是,正常人的血压测量部位一般选在右上臂。
而对于初诊病人,应分别测量左、右两侧上肢血压,以做对照,如果双侧血压相差不大(小于10mmHg),以后只测量右上臂血压就可以了。
如果患者双上肢血压相差在10mmHg以上,则要引起注意,可能存在一些血管疾病,比如血压偏低的一侧可能存在动脉狭窄或大动脉炎。
测量下肢血压也很重要。
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的血压一般比上肢高出20~40mmHg。
但当下肢血压低于或者等于上肢血压的时
候,往往提示主动脉或股动脉有动脉硬化、动脉狭窄等病变。
此外,高血压患者一旦感到下肢疼痛、痉挛或冰冷,也应该在测量上肢血压的同时再测量下肢血压。
如果测量结果显示上肢血压明显偏高,而下肢血压偏低,甚至无血压,可能存在外周动脉疾病或动脉狭窄等病变。
患者需要到医院做超声波扫描及其它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
心脏病变都写在“脸”上为何IT人士总是易“猝死”牙有多
黑血管就有多“黑”高血压患者不能吃的食物降脂:蔬菜中
的“降脂大将”高血压:家里自测血压诀窍多要想心脏健康走好这七步!高血压平安度夏牢记6要点高血压患者饮茶亦有道!若要治好高血压 7点必看!
更多心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血管疾病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