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基础知识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
- 格式:pdf
- 大小:18.26 MB
- 文档页数:121
知识整理的常用方法知识整理是一种将信息和知识进行系统化组织和梳理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加深理解和促进创新思维。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知识整理方法:1.分类法:将知识按照相似性或相关性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主题,可以使用树状图、思维导图或分类表格等方式进行分类整理。
分类法可以帮助我们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的框架。
2.时间顺序法: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或知识的发展历程进行整理,可以使用时间线、时间表格或时间轴等方式进行时间顺序整理。
时间顺序法有助于我们了解知识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
3.归纳总结法: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和归纳,提取共性和规律。
可以通过总结提炼关键概念、制作摘要或写下笔记等方式进行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法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比较对照法:将相似或对立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和对照,揭示其异同之处。
可以使用对比表格、对比图或对比分析等方式进行比较对照。
比较对照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5.逻辑关系法:将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整理和连接,形成逻辑链条。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流程图或概念图等方式进行逻辑关系整理。
逻辑关系法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逻辑推理。
6.故事叙述法:将知识点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叙述,加强记忆和理解。
可以通过编写故事、制作动画或演讲等方式进行故事叙述。
故事叙述法有助于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有趣的叙事。
7.行动实践法:将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生活或实际问题中,通过实践来巩固记忆和理解。
可以通过解决问题、开展实验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行动实践。
行动实践法有助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经验。
8.映射关系法:通过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映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可以使用概念地图、关系图或树状图等方式进行映射关系整理。
映射关系法有助于形成全局性的知识结构。
9.反思回顾法:在学习和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和回顾,总结经验和教训。
可以通过写日记、做笔记或进行小结等方式进行反思回顾。
反思回顾法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热学计算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思路】由于本轮复习是架建于第一轮基础知识点复习上的一项专题复习,将遵义中考中易出现的热学计算部分考试形式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及归纳。
在这部分我将按照:知识构架→例题练习→学生讲解→方法归纳,四个层次进行:知识构架:构建框架,将热学计算的各种方式构建出来,以备后面归纳。
例题练习:由基础题型出发准备6个有关热学的计算题。
学生讲解:让学生上来对6个题目进行讲解。
方法归纳:在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过程中完成知识构架。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根据遵义中考考纲实施意见:1、了解内能和热量。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2、了解比热容,能计算物体吸放热。
3、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
针对性的进行例题练习,并归纳总结有关热学的所有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经过了第一轮复习的学生来说对系统知识和解题方法都有基础,这次的复习是将所有的热学题型进行系统的归纳,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讲解为主,老师将计算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够通过简单的吸放热的计算区分m与V。
2、能够计算太阳能辐射热的题目并归纳方法。
3、能够从热学出发结合电学、做功的热学计算,以及能量转换或转移的效率。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练、自己讲的方式进行复习,以期达到强化作用,并能培养其他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燃料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太阳能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热学的计算,区分m与V。
难点:电热、力热、太阳能热的综合计算。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归纳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对近四年的遵义中考进行分析。
让学生知道中考考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对这部分进行专项复习。
新课教学一、关于吸热与放热的计算展示热学部分思维导图,给学生归纳吸热的计算公式tcm∆=吸Q,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公式qmq VQQ==放放或,以及吸、放热之间的关系:热平衡(不计热损失)放吸QQ=,热效率100%QQη放吸⨯=。
六年级下册外研版9 10模块思维导图今天我们来学习下册910模块思维导图,学完这部分之后,孩子就可以轻松地将它们用在学习上了。
这个过程就是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思维引导。
通过导图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孩子们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了,他们有哪些兴趣爱好呢?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哪些特征也在我们今天介绍!这些地方你一定要重视哦!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和分享哦!一、这一部分的思维导图主要包含了下列的知识点:1、水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12世纪。
2、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南北半球。
3、太阳——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地球的全部能量。
4、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湖泊、河流、湿地、高山、森林、草原等;5、动物:蝴蝶、猴子、松鼠、骆驼、蜗牛、蜘蛛等()。
6、动物种类:鸟类主要有几种:天鹅、乌鸦、野鸭、啄木鸟、金钱豹、狮子、海豹、鲸鱼、大嘴海豹、大龙虾、海龟等6种。
1、“地球是个什么地方”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地球的直径大约有48万公里(一个直径约为2万公里),这个直径是地球的三分之二。
地球有多大?我们说:地球直径约为36000公里左右。
它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68倍。
(其中土星距离地球为5.6亿公里)。
那么“地球是个什么地方”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如果地球从外太空看去像地球,那它就是一个宇宙。
2、“水”的属性:()A、水的性质:①固态:无色透明液体,无色或淡黄色;②液态:不透明;③气态;④固态;⑤气态②固态:气态与液态、气态与固态:液态、固态水或固体;固液共存等。
①固态:指固态水;②液态、气态;③固态:固体;④固态。
④液态:无色透明液体或半固态水。
②液态水的主要成分;③②③固态:水;④气态。
③固态:液态水(气态——固态)或液态水(固态——半固态);④气态——液态水。
①溶质与气固相;②气态的水里含有一种叫“盐类”的东西,在水中溶解后才形成固体。
②离子型:纯浊物。
③溶于水中的气体:水、空气、氧气、氢气等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主要介绍了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区域发展的特点、规律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从而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地展示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和地理空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区域发展与合作这一抽象的地理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案例和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区域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区域间的合作方式;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区域合作案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关注地理现象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区域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区域间的合作方式。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区域发展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区域发展问题。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区域合作案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分析区域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合作方式。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劣势及合作意义,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4.知识拓展:介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区域合作案例,拓宽学生视野。
第一单元心和脑落实课标要点1、举例说出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
(10.1)2、简要描述脑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10.3)3、举例说出为保护脑的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比如,人需零充民的腰职,需要避免长期的横神凭少防止外界的刺赏冲撞,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等。
(10.4)4、列举睡眠、饮食、运动等影响健康的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0.5)单元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人脑具有高级功能,简要描述脑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2、知道神经系统是由脑烽髓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的;知道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和作用。
3、了解人体是怎样保护脑的;了解保护脑的主要方法。
科学探究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分析人的行为和情感表现,总结脑的功能,通过交流讨论,知道大脑有不同的区域,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2、能基于所学的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人体怎样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的信息。
3、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保护脑的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脑。
科学态度1、表现出对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当在多人实验结果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初步了解所学的脑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人类对脑功能的好奇和社会需求是脑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材分析教科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了本单元知识体系,即人脑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保护脑健康的主要措施、心脏的结构和保护措施以及血管的种类和保护措施。
《我们的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活动一:谁”在支配人的行为和情感?活动二:认识我们的脑。
第一部分:认识脑的结构。
教科书呈现了两幅人脑的示意图(左图是从后面看,右图是从侧面看),还呈现了正文文夫“脑分为大威小脑脑干三个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