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学习中的基本功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0.41 KB
- 文档页数:11
古筝学习中锻炼手指肌能的几种训练方法
1、快四点练习:可以训练手指位置相对固定,弹奏中避免发生碰撞。
尤其是大指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放在食指外侧,各行其道。
2、贴弦练习:手指不能扎桩,不能同时离开琴弦,训练手指主动的交替行走能力,为以后手指的滚动练习打好基础。
此练习强调两点:一是力度;二是速度,不能随便弹。
3、手指指序滚动练习:一定要在打好贴弦练习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此训练,否则手指的力度和速度以及控制能力都达不到新的要求。
通过这种训练方法,一定让手指积极主动,前一手指弹弦时,后一手指就要做好下落的准备,同时弹同时下落,手指弹弦不能间断。
尤其是对四指和二指要着重训练,因为这两个手指的肌能相对比较弱,注意先慢后快,逐渐加速,保持力度,而且力度要均匀,弹出的音色要统一。
经过这些系统训练才能让手指发挥它的主动性,使肌肉得到循序渐进的锻炼,在演奏快速技巧时才能快而不乱,最终达到甚至超过原有的速度。
古筝初学入门指法练习方法整理古筝初学入门指法练习方法对于初学者要能特殊的了解把握有关左右指法的弹奏技巧,这些基础的弹奏技巧是以后能更好的掌控古筝的前提。
下面我整理了古筝初学入门指法练习,一起来看看吧!古筝初学入门指法练习一、右手指法分为单指指法和组合指法1、单指指法:①拖,演奏时大指向外拨弦,即向低音的方向拨弦。
托的动作,是通过肩、臂、手及假指甲自然奇妙而协调全都的运动。
①抹,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
抹常用于协作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单音或上行音阶的拨弦。
①劈,演奏时大指向里拨弦,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拨弦。
劈的动作仍以大指连接手掌根部的关节为基点,略偏斜上方角度拨弦。
①挑,演奏时食指向外拨弦。
食指向外拨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指依附在食指第一关节上,借助大指的帮助力气,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自己第一、其次关节的拨动。
2、组合指法,即用两个以上单指指法协作拨弦的方法。
在组合指法中还可分为撮类指法、摇类指法和其它组合指法。
二、左手指法分为吟按指法和拨弹指法1、左手吟按指法,是筝最富有特色的指法。
古代弹筝有只用吟按指法不用左手拨弹的。
在筝曲中,表现出的细腻、委婉的情趣,与左手技法的奇妙运用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
2、双手协作拨弦指法:①轮抹:左右手用抹的指法快速交替拨弦。
拨弦的挨次,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
轮抹常用于演奏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表现跳动或急促的心情。
①这是一组双手协作拨弦的综合指法。
共有四次拨弦的动作:第一右手用三勾;其次左手用抹;第三右手用抹;第四左手用抹。
三勾轮抹常用于心情热闹的乐曲中。
①轮撮:左右手用撮的指法交替拨弦。
拨弦的挨次,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
轮撮常用于连续快速八度和音的演奏。
①双手琶音:用双手协作弹奏琶音,演奏分解和弦,取得如流水效果。
①左右手交替进行柱外刮奏。
它常用左手来拨奏,有时也用右手或左右手交替拨奏。
初学者在练习古筝的时候不要急于进度,而应当把指法练扎实再去学习曲子,在练习古筝的时候要明确练习目的。
古筝的指法练习方法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而要在古筝演奏中获得更好的发挥,熟练的指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古筝的指法练习方法,帮助大家提高古筝演奏技巧。
一、基础指法训练1. 手指位置在演奏古筝时,手指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
一般来说,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置在弦上,分别按压欲演奏的音阶对应的三根弦,而右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别弹奏三根弦。
练习时要注意保持手指的舒适、放松,避免过度用力或者过分贴近琴弦。
2. 指尖弹奏古筝演奏中,使用指尖弹奏是常见的技巧之一。
指尖弹奏可以产生明亮、清脆的音色,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指尖灵敏度。
练习时,可以先从弹奏音阶开始,逐渐提高弹奏速度和准确度。
同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指尖部位和力度,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3. 滑奏技巧滑奏是指在古筝演奏中,手指在弦上滑动以产生连续变化的音效。
滑奏技巧可以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
练习时,可以选择一段简单的旋律,尝试用手指在弦上滑动,以实现音高的变化。
初始时可能会感到手指不够灵活,但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正确的力度和角度,就能够实现准确的滑奏。
二、音阶和琶音练习1. 音阶练习音阶练习是指通过按下一组音阶的方式,培养手指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这是古筝演奏基础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按照不同的音阶顺序,从低音到高音或者从高音到低音进行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稳定的节奏和准确的音高,以建立起正确的音乐记忆。
2. 琶音练习琶音是指在演奏中,通过快速按动多个音符的方式,形成如同抚弦一样的效果。
琶音技巧的熟练掌握,可以让音乐更加流畅、连贯。
练习琶音时,可以选择一段简单的旋律,慢慢地按下琶音,注意每个音符的清晰度和力度的掌握。
随着练习的深入,琶音将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三、扫弦和颤音技巧练习1. 扫弦技巧练习扫弦是古筝演奏中一种常见的技巧,通过手指迅速滑动或者拨动琴弦,产生扫过多个音符的音响效果。
扫弦技巧能够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古筝的基本弹奏方法有哪些古筝是一种古老而美妙的乐器,在中国乐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筝的基本弹奏方法包括了音准调音、手指定位、琴码指法、音节节奏和表演技巧等方面。
以下是对古筝基本弹奏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音准调音古筝是一个调性乐器,所以在弹奏前需进行正确的音准调音。
常见的调弦方法有按身位弦法和按声音弦法两种。
按身位弦法是指通过调整古筝琴码与琴身之间的距离,使得琴弦产生正确的音高。
这种方法较为简单,适合初学者。
按声音弦法是依据敲弦时发出的声音来调整琴弦的准确性。
这种方法需要经验丰富的演奏者进行调音。
二、手指定位古筝的演奏需要靠双手指尖轻轻敲击琴弦,因此正确的手指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演奏者需要将十指放置在琴弦上,然后将指头弯曲成弓状,与琴弦保持适度的接触面积。
三、琴码指法琴码指法是古筝演奏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技巧。
琴码是指演奏者使用双手指尖敲击琴弦的位置。
琴码的选取与琴弦的音高有关,不同音高的琴弦对应着不同的琴码。
指法包括拨弦、搓弦、滑弦、虚拟和颤音等技巧。
四、音节节奏古筝演奏中的节奏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乐曲的表现力。
演奏者需要掌握丰富的节奏,如平均、连续、分激和飞指等。
五、表演技巧古筝不仅具有优美的音乐魅力,还能通过表演技巧提升演奏效果。
常见的表演技巧有指尖滑动、截弦、定音和弦法等。
一、古筝演奏的基本姿势正确的姿势有助于演奏者放松手臂和手指,提高演奏效果。
演奏者需要坐直身体,双肩自然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
二、古筝演奏的基本功练习古筝演奏需要较为灵活的手指,因此演奏者需要进行一些基本功的练习,如手指按压、手指屈伸、手指平移和手指跳动等。
三、古筝演奏技巧的学习和应用古筝演奏技巧非常丰富,演奏者可以学习一些高级技巧来提升演奏水平,如十指连音、轮指、交叉弹奏和指剌等。
四、古筝演奏艺术的修养古筝演奏不仅仅是音乐技巧,还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表达能力。
演奏者需要理解古筝乐曲的内涵和情感,并能通过演奏来传递给听众。
古筝初级技法
古筝是一种乐器,学习古筝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技法。
以下是古筝初级技法的一些要点:
1. 指法:古筝有右手和左手的指法。
右手的指法通常为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左手的指法则是用来调音和控制音高。
练习时要保持手指的柔软和灵活。
2. 弹奏技巧:古筝的弹奏技巧包括直弹、扫弹、滚弹等。
直弹是指用拇指、食指、中指等指尖直接弹奏弦音;扫弹则是手指轻轻划过一段弦,产生颤音的效果;滚弹则是用两个或多个手指按住多个弦,连续弹奏,产生连续音的效果。
3. 调音技巧:古筝有多种调音方式,最常见的是按A
(1,2,3,4,5,6,7,1)音调。
初学者可以使用电子调音器等工具来
帮助调音。
4. 运指技巧:古筝的音阶是非连续的,需要掌握好运指和间隔。
初学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熟悉常见的音阶和练习曲目来提高运指技巧。
5. 节奏感和音乐性:古筝演奏注重节奏感和音乐性。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节奏的规律,以及如何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感觉。
以上是古筝初级技法的一些要点,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
古筝基本功要点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魅力。
想要学好古筝,掌握基本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介绍古筝基本功的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
一、正确握筝姿势正确的握筝姿势对古筝演奏至关重要。
首先,双手轻轻张开,将筝拨放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筝拨。
接着,将手腕放松,手指自然弯曲,与筝弦保持适当的角度。
在演奏时,要注意保持手指的力度和灵活性,不要用力过猛。
二、正确的指法古筝的指法是古筝演奏中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常用的指法包括按、挑、滑和敲。
按指法是通过用指尖轻轻按住筝弦,然后迅速松开来发出音响。
挑指法是用指尖迅速挑动筝弦,发出清脆的音响。
滑指法是指在弹奏过程中,将手指轻轻滑过筝弦,产生连续的音响。
敲指法是用指尖轻轻敲击筝弦,发出短促的音响。
三、准确的音准控制古筝演奏中,音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要保持音准的准确性,需要通过耳朵的训练和手指的灵敏度来掌握。
在演奏时,要注意用力的大小和力度的均匀性,避免音准的偏差。
此外,要注意弹奏不同音高的音符时,手指的位置和力度的调整,以确保音准的准确性。
四、灵活的手指技巧古筝演奏需要灵活的手指技巧。
要想掌握好手指技巧,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和训练。
常用的手指技巧包括揉、打、按和弹。
揉是指通过用手指尖轻轻滚动筝弦来发出音响。
打是指用手指的指腹敲击筝弦,产生短促的音响。
按是指用手指的指腹按住筝弦,然后迅速松开来发出音响。
弹是指用手指的指腹迅速弹动筝弦,产生清脆的音响。
五、合理运用力度和音色在古筝演奏中,力度和音色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力度是指演奏时用力的大小和力度的均匀性。
要根据乐曲的风格和表现要求,合理运用力度,使音响更加丰富和生动。
音色是指演奏时产生的音响的音质和音色特点。
要通过手指的力度和揉弹的技巧,合理调整音色,使之更符合乐曲的要求。
六、良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古筝演奏需要有良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要想掌握好节奏感,需要通过多次的练习和训练来培养。
古筝演奏技巧与指法的训练方法古筝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音乐风格,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要想在古筝演奏中获得出色的表现,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和指法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古筝演奏技巧和指法的训练方法,帮助学习者提升演奏水平。
1. 指法基础训练指法是古筝演奏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演奏的准确性和表达力。
要提高指法技巧,首先需要掌握正确的手指姿势和力度控制。
将双手自然放在古筝上,指尖轻轻触碰琴弦,保持手指微微弯曲,不要用力过猛或过轻。
逐渐加大手指的力度,练习轻按弦、弹拨弦的动作,培养手指的灵活性和力度感。
2. 指法练习为了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协调性,可以进行一些指法练习。
例如,使用1-2-3-4的连续指法来按弹琴弦,从低音到高音,再从高音到低音,反复进行。
这样可以帮助手指更加熟悉琴弦的位置和力度,提高弹奏的准确性。
另外,还可以进行琴格练习,将琴弦分割成几个部分,分别用不同的手指按弹琴弦的位置,同时保持其他手指的放松,练习在不同位置的琴弦上按弹的准确性和平衡性。
3. 和弦和琶音的训练和弦和琶音是古筝演奏中常见的技巧,练习这些技巧可以提高演奏的流畅度和音乐表达力。
首先,可以从简单的三和弦开始练习,如C大三和弦(C-E-G),将三个音同时按下并弹拨,确保每个音的音量和力度都均衡。
接着,可以练习琶音技巧,将一个和弦的各个音逐个按下并弹拨。
需要注意的是,保持手指的独立性和准确性,不要让其他的手指在按弹的过程中受到干扰。
4. 快速演奏技巧的训练快速演奏是古筝演奏中提升技术水平的关键之一。
为了训练手指的迅速反应和协调性,可以进行一些速度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乐曲或练习曲,通过反复练习和渐进练习的方式,逐渐提高演奏速度。
另外,可以使用一些特定的指法来提高快速演奏的技巧。
例如,使用轮指法,即将不同的音按弹同时循环进行,使得演奏更加流畅和快速。
此外,还可以练习豁指法,即使用手指连续弹奏同一音符,以达到快速演奏的效果。
古筝教学基础训练的三个方面学习古筝是一项美妙的艺术,但在掌握高级技巧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基础训练。
在古筝教学中,有三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分别是手指训练、音乐理论和节奏感的培养。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方面的训练方法。
一、手指训练手指训练是古筝学习的基础,只有拥有灵活的手指技巧,才能更好地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指训练方法:1. 手指热身操在开始古筝演奏前,我们需要进行手指热身操。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手指运动,例如握拳、张开手指、旋转手腕等。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放松手指,增加手指的灵活性。
2. 手指轮换练习手指轮换是培养古筝演奏速度和准确性的重要训练。
通过将手指按一定的顺序轮换移动,例如1-2-3-4,1-3-2-4等,练习手指之间的协调性。
初始阶段可以从简单的轮换练习开始,然后逐渐增加难度。
3. 手指独立性训练手指独立性是古筝演奏中至关重要的技巧。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手指单独按弦的方式练习手指的独立性。
选择一个音符,例如C,然后分别用四根手指分别按下四个弦。
逐渐提高速度和难度,让手指能够独立地按下每个弦,确保音符的准确性。
二、音乐理论除了手指训练,音乐理论也是古筝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习音乐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风格,从而更好地演奏古筝。
1. 音名和音符了解音名和音符是音乐理论的基础。
音名指的是音乐中的音高,例如C、D、E 等,而音符则是表示音长的符号,例如全音符、二分音符等。
通过学习音名和音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乐谱,并能准确地演奏出标记的音符。
2. 音阶和和弦音阶和和弦是古筝演奏中常用的音乐元素。
音阶指的是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音符,例如C大调音阶、D小调音阶等。
而和弦则由多个音符组成,通过同时按下这些音符可以演奏和弦的声音。
了解不同的音阶和和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调性和和谐性。
3. 曲式和节奏曲式和节奏是音乐中的重要概念。
不同的曲式有不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例如AABB、ABAC等。
古筝基本功练习:包括9-10点第一点:套指练习,刚开始学的1 1 5 1就是。
第二点:大小撮练习,可以单练可以并练。
练习好了可以进行跳弦的大小撮练习。
前面两点要求右手弹的时候左手跟着大拇指走,右手的那个弦,左手怎么走?在左边摸弦练配合第三点:轮指指序:3561 3516 5613 5163 6135 1635 1356 6351 1653 6153 6531 1536 5316 5361 3165 3615,指序的练习3561分别采用打、勾、抹、托的手法,然后对应好什么音就是什么手指头,不允许乱跑,把这些音打乱来练,左手右手练四指,右手在比左手高一个音区弹,可以双手同时进行,练熟了再换音2356,也可以形成一个序列,但是前面的手法弹熟了照样可以。
切记:手指要固定好哪个音就是哪个手指,不允许乱换。
第四点:点弹,从高点到低音,再回来,另外再练5111 6111分别用右左右左,然后练熟了再往上走音,还可以练勾弦的点弹,中指勾一个低八度,左手点高八度,右手再点高八度,左手再点高八度,5 111 6111分别用右左右左两个手的食指进行轮换,右手和左手的食指找到这个音。
轮指的左右手一块弹,5111 两手找音,两个不同音区,5用右手,1用左手,全部用食指,勾低音的除外。
手指要固定好哪个音就是哪个手指,不允许乱换。
第五点:琶音,1351左手四个手指351右手三个手指,然后6236 236,5125 125,3613 613,2562 562,顺序往上弹。
第六点:练几个音组,主要练大、食、中指,6 5 3 5分别用托抹勾抹,然后再换成5 6 5 3用抹托抹勾,再换成3 5 6 5用勾抹托抹,换其他音也可以。
左右手一起练习。
第七点:轮指,什么是轮指,在一个音上分别用打勾抹托的指法,按顺序来大拇指和其他手指不要摆成传统的套指练习八度对称模式,而是放在一条线上,不允许用手腕和手臂推大拇指去够到那一根弦,要大拇指自身的本能去够。
学古筝必须要会的五个技巧学古筝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事情,但是只有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巧,才能更好地演奏古筝。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学古筝必须要会的五个技巧。
一、正确的手指姿势正确的手指姿势是学古筝的基础。
在演奏古筝时,手指应该自然弯曲,手掌应该平放在琴弦上,手指应该轻轻按下琴弦,而不是用力按下。
此外,手指应该尽可能地靠近琴弦,这样可以减少手指的运动量,提高演奏的准确性。
二、正确的指法指法是指演奏古筝时手指的运动方式。
在演奏古筝时,应该使用正确的指法,这样可以使演奏更加准确和流畅。
常用的指法包括:扫弦、拨弦、揉弦、挑弦等。
在学习指法时,应该注意手指的力度和速度,以及手指的协调性。
三、正确的节奏感节奏感是指演奏古筝时对节奏的感觉和掌握能力。
在学习古筝时,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节奏感,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曲子的节奏和节奏变化。
在练习时,可以使用节拍器或者节奏练习器来帮助自己掌握节奏。
四、正确的音准音准是指演奏古筝时音高的准确性。
在学习古筝时,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音准感,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曲子的音高和音高变化。
在练习时,可以使用调音器或者录音机来帮助自己掌握音准。
五、正确的表现力表现力是指演奏古筝时对曲子情感的表达能力。
在学习古筝时,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表现力,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曲子的情感和意境。
在练习时,应该注重曲子的情感和意境,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演奏中。
学古筝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正确的手指姿势、正确的指法、正确的节奏感、正确的音准和正确的表现力。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更好地演奏古筝,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希望本文对学古筝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的乐器有很多种,其中古筝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学习古筝了。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古筝似乎是一种比较难掌握的乐器。
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基本功的练习是经常被提到的。
初学者必备的五个基本功有哪些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手型手型是古筝基本技能中最为基础的一项,是古筝演奏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手型要求双手放在古筝的琴弦上,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力,使演奏者的双手能够自由地扫弦。
手指应该自然弯曲,手腕要稍稍向上弯,大拇指和食指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拇指略微向下,但是不能太大力,否则会导致手指僵硬不灵活,无法快捷地转换弦位。
二、基本描弦基本描弦是古筝基本技能的第二项,是真正开始演奏古筝的关键。
其实,外人看来潇洒自如的古筝演奏,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描弦技巧。
描弦又分为单描和双描两类。
单描即是一根手指扫过一根弦。
双描则是两根手指同时扫两根弦。
在描弦的过程中,手指要轻盈,弹性十足,要求不论是描木弦还是铜弦,都要使声音清亮、铿锵有力。
三、变音古筝演奏中,变音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
它能够使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更加自由,更加灵活。
变音分为半音和全音两种,双手弯曲时,手掌应该贴近拨片,手指应该按弦的中央位置,力道要强,出现变音时要注意手指的位置,尤其要保证同样的变音在重复演奏的时候手指的位置不变。
四、节奏感古筝演奏中的节奏感是不可或缺的。
节奏感是音乐语言中传达音乐思想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为演奏者提供良好、稳定的节奏感觉,并且保证在演奏时音乐的韵律和区分度,使听众在欣赏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五、调音一项技巧就是调音。
古筝是一种乐器,由于气候、温度等原因它的音量经常会发生变化。
演奏者要注意及时将古筝的音准调整到合适的阶段,以保证音色的美妙。
初学者必备的古筝基本功技巧。
这些技巧不仅仅适用于古筝,而是音乐领域中最为基础的技巧。
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古筝演奏者,练习这些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古筝演奏技巧,更深入地理解音乐这门艺术。
古筝基本功24指序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几千年的历史让它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古筝被视为文人雅士的象征,是他们展现才华、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而在现代,古筝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领域,它也成为了流行音乐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元素。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古筝都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关注。
古筝的基本功是学习古筝的重要基础,也是打好古筝基础的必经之路。
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指法和技巧,这些技巧包括了古筝的24个基本指法。
第一指:拨指。
拨指是最基本的指法,用拇指或食指向上或向下拨弦,音色清脆、明朗。
第二指:撮指。
撮指是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同时向上或向下撮弦,音色柔和、甜美。
第三指:滑指。
滑指是用拇指或食指向上或向下滑动弦,音色流畅、连绵。
第四指:勾指。
勾指是用拇指或食指向上或向下勾弦,音色圆润、柔和。
第五指:揉指。
揉指是用拇指或食指向上或向下揉弦,音色柔和、温暖。
第六指:颤指。
颤指是用拇指或食指在同一个弦上快速地反复拨弦,产生颤音效果,音色激昂、豪放。
第七指:按指。
按指是用食指或中指按住弦上某个位置,同时用拇指或其它手指拨弦,产生和弦效果,音色和谐、悠扬。
第八指:扫指。
扫指是用拇指或食指向左或向右扫过多个弦,产生和弦效果,音色丰富、华丽。
第九指:抹指。
抹指是用拇指或食指在同一个弦上快速地来回抹动,产生特殊的音效,音色清新、柔和。
第十指:弹指。
弹指是用拇指或食指向上弹动弦,产生特殊的音效,音色明亮、清晰。
第十一指:扣指。
扣指是用拇指或食指向下扣住弦,同时用其它手指拨弦,产生特殊的音效,音色清晰、有力。
第十二指:搓指。
搓指是用拇指或食指在同一个弦上来回搓动,产生特殊的音效,音色柔和、温暖。
第十三指:推指。
推指是用拇指或食指向上或向下推动弦,产生特殊的音效,音色清晰、明亮。
第十四指:拉指。
拉指是用拇指或食指向上或向下拉动弦,产生特殊的音效,音色浑厚、有力。
第十五指:磕指。
古筝基本功24指序教学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弹拨乐器之一。
而古筝基本功24指序则是古筝学习的入门关键,也是学好古筝的必要基础。
下面,我们将分步骤地阐述这一过程。
第一步:了解古筝基本功24指序的含义古筝基本功24指序是指古筝演奏中常用的24个手指动作,如握撇弦、拉银丝、托起指、控制力道等。
这些动作是古筝演奏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在演奏时形成美妙音乐的基础。
第二步:学习古筝基本手法在学习古筝基本手法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古筝的部位和名称。
古筝上面有29个弦,排列为7弦5排。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古筝的每个弦组成了五个音。
在弹奏时,我们需要用到的手法有握撇弦、掐拨弦、托指、控力、提指、滑指、比掌、冲挑、摆拨、涌弦、挑丝、绕弦、卡音、变音等。
第三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古筝演奏需要结合手指的灵活度和力度,因此需要进行手指灵活性的训练。
可以通过按摩手指、按摩手腕、轻轻捏捏手指、手指示范、逐渐放松手指等方法来提高手指的敏捷度。
第四步:弹奏基本曲目学习古筝基本功24指序之后,我们需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已有的曲子中。
最开始,我们可以从基本曲目入手,如《小桥流水》、《广陵散》等,然后逐渐提高难度。
总之,古筝基本功24指序的学习对于古筝演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掌握这些关键技能,我们就可以在演奏中更加流畅自如、更加生动立体地表达自我。
同时,古筝演奏也将随着我们的不断提高而变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充满挑战性。
所以,只要有毅力和耐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成为一名足以引以为豪的古筝演奏家。
古筝十大技法,熟练这些基本功弹奏不用愁!!1、指法:勾——中指、抹——食指、托——大指。
2、弹奏位置:距前梁二寸左右位置。
3、弹奏要领:(1)手型要保持手臂下垂时的放松状态。
(2)单个手指弹奏时,手指小关节要主动,手掌要稳固,尽量不要跳跃。
(3)弹奏时用假指甲的平面触弦,另外,假指甲不要插的太深。
【古筝十大技法之二:大撮小撮】1、指法:大撮——大指用托,中指用勾。
小撮——大指用托,食指用抹。
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相对拨弦。
2、弹奏要领:演奏时要求大中(食指)二指弹弦整齐,同出一声以及斜下方的触弦角度。
且忌大中(食指)二指弯曲而向上“扣弦”。
演奏时主要看大指上的指法。
3、大撮主要用于八度和音的演奏。
偶尔也用于五度、六度、七度和音的演奏。
小撮主要用于演奏三度、四度和音,有时也用于演奏二度、五度和音。
【古筝十大技法之三:刮奏】1、指甲片不能插入太深,也不适合太浅。
感觉就比平时弹琴的深度稍微浅一点2、掌和手肘的姿势和弹琴差不多,要抬起来,不能因为随意刮奏而失去了手型3、手和手臂要放松,大指刮奏时小关节要绷紧,中指刮奏时也要保持手型要其实这个要点在弹琴的每个动作上面都有要求。
4、注意几种情况(1)刮奏下一个指法是食指,刮奏是把前面全部音刮完;(2)刮奏下一个指法是大指,那就刮奏到弹奏位置,弹完大指音;(3)刮奏下一个指法是中指,不是把前面全部音刮完,结束位置看中指后的下一个音,下一个音多是前两种的一个,结束位置参看1)、2)。
【古筝十大技法之四:颤音】1、左手颤音一般加在右手旋律的大指、食指、大小撮等指法上,很少加在右手中指音上。
2、首先注意右手先弹,左手再颤并颤动均匀。
3、每次颤动完都应回到原音的起点。
4、左手颤一下,也是颤音派生出来的技法,称为点音,也是先弹后颤。
【古筝十大技法之五:左手练习】1、弹奏位置:距前梁约手掌张开一掌左右的距离。
2、演奏要领:与右手弹法一样,同样运用手指关节,避免手腕及大臂跳动。
古筝手指基本功练习有哪些方面手指基本功也就是手指触弦的技巧,是弹古筝的必背技巧,那要练好古筝的手指基本功,需要从哪几方面练习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古筝手指练习的四大方面1、独立性和灵活性。
每个手指都要有独立触弦的能力。
独立,并不是说一个手指抬起弹下,其他手指绝对不准动。
只是说,任何一个手指都能在需要时完成触弦动作。
在独立性的基础上才能发展灵活性。
独立而又灵活的手指,将能胜任各种速度音符的弹奏。
2、力量。
即弹下琴弦的动作要能够达到一定的力度,以及对力度大小的控制力。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弹下动作速度越快,力度越大。
反之亦反。
3、均匀。
十个手指天生能力不一,经训练后仍然会有差别。
但基本功要求的目标是十指要具有相同的能力。
也可以这样认为,某个手指能做到的,其余手指也应当能做到。
4、承受巨大重量的支撑力。
在弹奏各种强音时,都有赖于手指坚如磐石般的支撑力。
以上这些手指基本功所要求的手指能力,实际是两类。
一类是手指本身的活动力,一类是手指毫不动摇的稳定力。
这两种能力都是手指天生具有的,只不过是处于初级的、或潜在的状态罢了。
弹古筝弹久了的人手指特点双手都会戴义甲,但左手虽然戴甲,还是直接用食指、中指、四指这三个指肚去按弦的,(左手弹弦时才用指甲,按弦时用指肚),故,这三指指肚都会有明显的块状茧。
其次,因为要戴甲,所以其实手上的真指甲往往是要剪秃的,即使留,也只会是一点点,太长的真甲会影响弹奏。
(有个别传统大师,留很多的指甲,用真甲弹奏,但已经很少很少了,因为旧时琴是丝弦,可用真甲,现代琴都是钢丝弦,真甲HOLD不住)。
古筝必学技巧
学习古筝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这些技巧是提高演奏水平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必学的古筝技巧:
1. 坐姿和手型: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手型是古筝演奏的基础。
坐时要求两腿放于前,腰部挺直,身体稍微向前倾,以便更好地用手指弹奏。
手型应该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手指自然弯曲,指尖轻触弦线。
2. 指法:指法是古筝演奏的核心技巧之一。
基本的指法包括勾、抹、托、颤等,需要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指法技巧。
3. 手腕运用:手腕的运用对古筝演奏至关重要。
通过手腕的转动,可以控制音色的变化和力度的强弱,使演奏更加自然流畅。
4. 节奏感:培养良好的节奏感是提高古筝演奏水平的关键。
通过练习各种节奏型的曲目,可以逐渐培养出敏锐的节奏感。
5. 力度控制:力度控制是古筝演奏中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控制弹奏时的力度,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音色和情感,使演奏更具表现力。
6. 音准和音色:音准和音色是衡量古筝演奏水平的重要标准。
通过不断练习和听辨,逐渐提高音准和音色的准确性。
7. 表现力:古筝演奏需要表现力丰富。
通过深入理解乐曲的内涵和情感,将之融入演奏中,使演奏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总之,学习古筝需要持之以恒地练习和不断探索技巧。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乐曲的内涵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古筝教学入门基础手法古筝,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习古筝不仅能够培养音乐素养,还能够提升人的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基础的手法是学好古筝的关键。
一、正确的握筝姿势握筝是古筝演奏中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正确的握筝姿势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好地掌握力度和音色的变化。
1. 右手握筝:将右手自然地弯曲,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筝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伸直。
2. 左手扶筝:将左手平放于古筝的左边,覆盖住4、5、6弦,左手的手掌应该稍微有些弯曲,以便更好地触碰琴弦。
二、基础的默契与节拍默契与节拍对于古筝演奏而言同样非常重要,它们能够帮助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准确地把握音符的长度和节奏的稳定性。
1. 默契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先以慢速进行演奏练习,掌握每一个音符的时间长度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同一曲目来提高演奏准确度。
2. 节拍训练:使用节拍器或者节拍器音频,帮助自己掌握节奏感。
可以通过跟随节拍,逐渐增加速度和难度,提高自己的节奏能力。
三、基础的弹奏技巧古筝的弹奏技巧种类繁多,在入门阶段,可以着重练习以下几种技巧。
1. 手指滑动:通过轻轻地滑动手指,在琴弦上拉出和弦的音响。
这种技巧可以用在一些连续的音符之间,使音符之间更加流畅。
2. 手指扫弦:将手指带过琴弦,以快速的速度弹奏,发出清脆有力的声音。
这种技巧适用于一些需要重音的音符。
3. 挑弦:用沉重的力度快速挑动琴弦,产生明亮而有力的声音。
这种技巧可以用于一些需要突出音符的部分。
四、维护和调整古筝古筝是一种乐器,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调整,以确保其音色和稳定性。
1. 清洁:使用柔软的布轻轻擦拭古筝的琴面和琴弦,清除灰尘和污渍。
2. 调弦:定期检查古筝的音准,并使用调音器或者音频进行调弦。
3. 保护:避免古筝受到撞击或者长时间暴露在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环境中,以免损坏乐器。
总之,古筝作为一种优美的乐器,学习起来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坚持。
古筝学习中的基本功训练古筝内功与古筝外功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甚至更有一说,功夫在筝外。
练习基本功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多方面形成的整体,才能有助于练好基本功。
今天 ___为大家带来古筝学习中的基本功训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坐姿,手型。
这关系到以后学习高难度的曲子时能否正确的弹弦,发出需要的音色,关系到能否快速运指,灵活运指。
2.乐理知识的学习。
音乐也是一门学问,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有其独自的理论,专门的学科、术语,像音的时值的划分,休止符、符点音符、反复记号、常用的速度、力度术语含义……应该由浅入深的学习。
3.乐感的培养。
增加对音乐的感受力,能把握住乐曲的情感特征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绪,不至于听到一段音乐在情感意境上无动于衷或者理解错误。
4.基本的指法、指序、技巧、技能。
这些都是具体的散布在各个乐曲之中,不是学几首就能学全的,广泛的涉猎为好。
5.重视师承。
有些指法技巧在乐谱上是无法标示出来的,靠看谱、听录音也是摸不着头绪的,这就要有正确的师传师承,这也是弹筝学筝的一个特点。
6.对音乐语言的理解。
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准、音高、韵味……音乐是由这些要素组成的,不了解这些内容的含义,无法对音乐进行正确的表现。
7.对音的正确辨识。
知道哪些是乐音、噪音,进而能够区分出音色上的明、暗、亮、涩、净、噪、干、润、瘪、满、虚、实、僵、活、薄、厚……,这样音乐表演起来才能显出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和意境层次。
8.左右手各自的功夫,相互协调配合的功夫。
运指要流畅自然,具有爆发力,出指要干净利索、有线条感、颗粒感、做到轻、柔、缓、慢、快、急都能有效的控制和发挥。
9.听力的开发培养。
由于音乐是一种听的艺术,听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能够听出各种音乐语言在音乐中所表达的意思,用听力校正自己学习上的不足,让别人听好、自己首先要听好。
10.各种指法技法的练习曲。
练好指法练习曲,有助于攻克曲子中的重点难点,使技法在演奏过程中更加娴熟自然。
磨刀不误砍柴工,学好练习曲,对练好一首曲子是非常有意义的,不应该弃之而不为。
1.良好的学习习惯,刨根问底的求知欲望,不惧怕困难的品质,严谨的学习作风、善于思考学习的大脑。
2.毅力、耐力、集中力等等性格因素的校正培养。
3.有在生活中汲取营养的能力、懂得音乐情感情绪的实质内容、能够区分出情感表露的音乐内容内涵。
4.有较为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对历史、诗词、戏剧、美术、书法等等都比较感兴趣和广泛地涉猎。
5.艺术源求于生活,高于生活,能在生活中体会生活,这一点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悟到许多东西。
一、学习新作品阶段这一阶段以看谱为主,主要任务是读谱,使学生在大脑中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形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拿到一首新作品后,可分三步走:第一步,熟悉一下这首作品的调式音阶、琶音、和弦的音区位置;第二步,仔细阅读乐谱,看清调号、拍号、音高、节奏、奏法、句法、指法、力度记号、速度记号、表情术语等;第三步,看谱慢速视奏。
在学习新作品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眼看乐谱,少看琴和手看谱的过程是眼脑手耳并用、协调的过程。
在眼睛看到乐谱,通过大脑的思考,把信息传递给手指,手指在琴上弹出声音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需要学生根据准确的音程指距感、和弦把位感、不同音符的距离与相应的不同弦距离的对应关系,手指作出习惯性的条件反射,仅凭感觉就能找到音的位置。
学生应学会根据前一音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寻找后一音的位置,手千万不要在琴弦上无目的地来回移动。
当然,遇到远距离跳跃或自己感到没有把握的地方可以用眼睛的余光扫视琴弦,但切忌长时间低头看琴弦和手,要学会用大脑和耳朵指挥手。
2.设计合理而固定的指法看谱弹琴的开始阶段,设计合理而固定的指法是非常重要的。
采用合理的指法,会减少技术上的许多困难。
相反,若指法设计不合理,会导致一首作品的某些地方总是“卡壳”,使学生无法完整地表现作品。
此外,设计好合理的指法后,还要固定下来,如果每次练习时的指法都不相同,弹奏随时会发生“故障”,导致中断。
因此,在看谱弹琴的过程中,应使用合理而固定的指法,学生在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会产生正确的条件反射,从而为熟练地弹奏作品奠定基础。
3.培养“边弹边听”的习惯对于学习古筝弹奏的人来说,训练出一双具有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的耳朵是十分重要的。
在看谱弹琴阶段,要培养学生运用耳朵的听觉检验手的准确性,加快思想上的意图与琴弦上果断行为两者之间的联系。
边弹边听,时间长了,耳朵自然就会分辨出错音、错节奏,以及判断自己弹奏的音色是否符合作品的要求。
因此,学生在看谱弹琴的过程中,要用耳朵仔细倾听音符、节奏是否正确,弹出的音色是否美,声部是否清晰。
通过用耳朵去验证,不断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积累音乐感觉方面的体会,从而自我调整弹奏动作,减少错音、错节奏出现的概率,用手指弹出自己想要的感觉。
4.看谱与唱谱相结合在看谱弹琴的过程中,学生一边看、一边唱、一边弹,眼、脑、手、耳、嘴并用,不仅能训练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帮助学生记忆乐谱,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视唱水平。
因此,如果学生能边看谱,边唱谱,边弹奏,那么一定能提高练琴的效率。
二、弹奏熟练阶段这一阶段以看谱为主,尝试背谱,主要任务是解决一切弹奏技术问题,使作品弹奏流畅、熟练。
一首新的古筝作品在解决了基本的识谱问题后,面临的又一课题是如何通过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一些学生记忆力强,新谱看几遍,练几天,就已经可以背出来了。
于是在往后的练习过程中,凭着初步记忆,低头看着琴弦和手进行弹奏,结果是弹奏经常出错,不能完整从容地表达乐曲。
因此,这一阶段可采用看谱为主、尝试背谱的方法。
在弹奏熟练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看谱为主,尝试背谱在弹奏熟练阶段要求看谱弹奏,主要是为了避免有些学生因长时间背谱,掺进了许多个人因素,逐渐与乐谱的某些细节发生偏离。
同时有些学生因长时间脱谱背奏,养成了双眼紧盯着琴弦和手弹奏的习惯,双手一旦离开眼睛的视线就无法弹奏,长此下去,视奏水平会越来越差。
因此这一阶段仍应以看谱为主,即便初步背出来,也要看谱弹奏,尽可能少看手,以便熟练手在琴弦上的位置。
有些作品找到规律后,通过多次的练习,不知不觉就背出来了,根本不用刻意去背谱。
而有些作品的某一乐句或某一乐段很难找到规律,因而影响了弹奏的流畅性,这时学生就得用心地背一背谱。
较有难度的地方,速度比较快的作品,音符较多的地方,看谱来不及的地方,不妨把它背下来。
2.看谱要有提前量我们朗读一篇陌生的文章,眼睛走在嘴之前,读起来会比较顺畅。
同样,我们看谱弹奏一首新的古筝作品时,眼睛一定要走在手指之前,至少提前一拍或一小节向后看谱。
这是由于做具体的每一个动作的时间比视觉把信息反馈给大脑的过程要慢,因此学生手指在奏前一拍或前一小节的音时,眼睛应转向后一拍或后一小节的音。
眼睛的这种“超前意识”,对弹奏的流畅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养成连贯弹奏的习惯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注意力的短暂分散、弹奏技术上存在缺陷或心理素质不够好等原因,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这时千万不要中断,要尽力让音乐主体保持行进和运动的状态,以后面的良好弹奏来弥补前面的失误,使弹奏完整流畅。
4.重视困难片段的突破练习每一首作品都有技术难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应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反复练习,打“歼灭战”。
同时应采取分合交替(包括分句练习、分段练习、分手练习和分声部练习)、快慢交替(包括以多种不同的速度进行练习)、零整交替的方法,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突破技术难点,消除紧张心理,从而为熟练完整地弹奏作品创造条件。
练习中切忌每一遍从头至尾进行弹奏。
三、提升作品阶段这一阶段以背谱为主,看谱、背谱交替进行,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作品弹奏熟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断精雕细琢,更完美地演绎作品。
很多弹奏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只有背谱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去,就像从阅读诗篇进入朗诵诗篇的境界。
因此,在提升作品阶段,通过看谱、背谱的交替进行,反复练习,从而达到完美表现钢琴作品的目的。
在提升作品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看谱、背谱交替进行学生在作品弹奏熟练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表现音乐的更高境界,还需要背谱弹奏。
一味地看谱,不能全神贯注于音乐的表述;一味地背谱,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读谱方面的错误。
只有看谱、背谱反复交替进行,才能做到读谱正确、技巧上的准确无误和更好地再现作曲家真实的艺术风格。
提升作品阶段的看谱与学习新作品阶段的看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应主要放在理性分析上,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风格,把作曲家的作品经过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更好地表现出来。
2.采用科学的背谱方法背谱是完善演奏技巧的关键一步,背谱有很多种方法,如触觉记忆、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和分析记忆等。
触觉记忆是依靠手指的反复运动形成的触感惯性而完成的记忆,这是多数学生普遍采用的方法。
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在弹奏中一旦受到外界影响或注意力稍不集中便会使弹奏中断,很难接下去。
因此,建议学生有时间仔细阅读乐谱,使音符及各种记号(速度记号、力度记号和表情术语),通过视觉的反复练习背熟作品。
分析记忆则是一种更可靠的背谱方法,我们可以从作品的历史背景、旋律、调性、和声、织体、曲式和风格等诸方面进行分析记忆,找出作品的规律和异同。
这种背谱方法的优点是即使在演出时出现问题,也可以很默契地找到一个起点接着弹。
此外,耳朵灵敏的辨别能力也有利于手指作出正确的反应,可以强化记忆。
由此可见,以上四种记忆方法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要孤立地运用某一种方法,而要将多种记忆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与结合,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和古筝作品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使背出的乐谱清晰、准确、完整。
3.选择合适的背谱曲目背谱弹奏是训练脑部音乐思维,把精力更集中于调动耳朵、心灵对声音和结构的控制驾驭能力的有力手段。
背谱弹奏是一种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就要靠培养。
所以,背谱弹奏应该从学生初学琴时就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可以从篇幅短小、技术负担小的作品开始。
但是,学生由于练琴的时间有限,因此,不一定每首作品都背,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挑选一些艺术性高、有表演价值、学生喜爱的优秀古筝曲让学生背奏。
总之,背谱训练不可缺少,并要持之以恒。
良好的练琴方法,是打开进步大门的“金钥匙”,练琴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练琴的效率。
因此,我们在学习钢琴作品的不同阶段,应调整好看谱与背谱的比重,使学生的弹奏既流畅又富有表现力。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