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命名中文
- 格式:ppt
- 大小:322.00 KB
- 文档页数:78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nomenclature)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真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书籍、期刊中经常使用普通命名法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UnionofPureandAppliedChemistry)命名法,后者简称IUPAC命名法。
一、链烷烃的命名1.系统命名法(1)直链烷烃的命名直链烷烃(n alkanes)的名称用“碳原子数+烷”来表示。
当碳原子数为110时,依次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
碳原子数超过10时,用数字表示。
例如:六个碳的直链烷称为已烷。
十四个碳的直链烷烃称为十四烷。
烷烃的英文名称是alkane,词尾用ane。
表1列出了一些正烷烃的中英文名称:表1正烷烃的名称以上20个碳以内的烷烃要比较熟悉,以后经常要用。
烷烃的英文名称变化是有规律的,认真阅读上表即可看出。
表中的正(n)表示直链烷烃,正(n)可以省略。
(2)支链烷烃的命名有分支的烷烃称为支链烷烃(branchedchainalkanes)。
(i)碳原子的级下面化合物中含有四种不同碳原子:①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一级碳原子,用1C表示(或称伯碳,primarycarbon),1C上的氢称为一级氢,用1H表示。
②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二级碳原子,用2C表示(或称仲碳,secondarycarbon),2C上的氢称为二级氢,用2H表示。
③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三级碳原子,用3C表示(或称叔碳,tertiarycarbon),3C上的氢称为三级氢,用3H表示。
④与四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四级碳原子,用4C表示(或称季碳,quaternarycarbon)(ii)烷基的名称烷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部分称为烷基。
英文名称为alkyl,即将烷烃的词尾ane改为yl。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nomenclature)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真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书籍、期刊中经常使用普通命名法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命名法, 后者简称IUPAC命名法。
一、链烷烃的命名1. 系统命名法(1)直链烷烃的命名直链烷烃(n−alkanes)的名称用“碳原子数+烷”来表示。
当碳原子数为1−10时,依次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
碳原子数超过10时,用数字表示。
例如:六个碳的直链烷称为已烷。
十四个碳的直链烷烃称为十四烷。
烷烃的英文名称是alkane,词尾用ane。
表1列出了一些正烷烃的中英文名称:表1 正烷烃的名称以上20个碳以内的烷烃要比较熟悉,以后经常要用。
烷烃的英文名称变化是有规律的,认真阅读上表即可看出。
表中的正(n −)表示直链烷烃,正(n −)可以省略。
(2)支链烷烃的命名有分支的烷烃称为支链烷烃(branched −chain alkanes )。
(i )碳原子的级下面化合物中含有四种不同碳原子:CH 3CCH 33CCH 3CH CH 3(i)(i)(i)(i)(i)(ii)(iii)(iv)① 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一级碳原子,用1˚C 表示(或称伯碳,primary carbon ),1˚C 上的氢称为一级氢,用1˚H 表示。
② 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二级碳原子,用2˚C 表示(或称仲碳,secondary carbon ),2˚C 上的氢称为二级氢,用2˚H 表示。
③ 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三级碳原子,用3˚C 表示(或称叔碳,tertiary carbon ),3˚C 上的氢称为三级氢,用3˚H 表示。
(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nomenclature)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真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容。
现在书籍、期刊中经常使用普通命名法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命名法, 后者简称IUPAC命名法。
一、链烷烃的命名1. 系统命名法(1)直链烷烃的命名直链烷烃(n−alkanes)的名称用“碳原子数+烷”来表示。
当碳原子数为1−10时,依次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
碳原子数超过10时,用数字表示。
例如:六个碳的直链烷烃称为已烷。
十四个碳的直链烷烃称为十四烷。
烷烃的英文名称是alkane,词尾用ane。
表1列出了一些正烷烃的中英文名称:表1 正烷烃的名称以上20个碳以的烷烃要比较熟悉,以后经常要用。
烷烃的英文名称变化是有规律的,认真阅读上表即可看出。
表中的正(n −)表示直链烷烃,正(n −)可以省略。
(2)支链烷烃的命名有分支的烷烃称为支链烷烃(branched −chain alkanes )。
(i )碳原子的级下面化合物中含有四种不同碳原子:CH 3CCH 33CCH 3CH CH 3(i)(i)(i)(i)(i)(ii)(iii)(iv)① 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一级碳原子,用1˚C 表示(或称伯碳,primary carbon ),1˚C 上的氢称为一级氢,用1˚H 表示。
② 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二级碳原子,用2˚C 表示(或称仲碳,secondary carbon ),2˚C 上的氢称为二级氢,用2˚H 表示。
③ 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三级碳原子,用3˚C 表示(或称叔碳,tertiary carbon ),3˚C 上的氢称为三级氢,用3˚H 表示。
中文IUPAC命名法无机化学命名法说明•此命名法遵循IUPAC命名法。
•此命名法参考了《无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中国化学会),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1993(IUPAC),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Chemistry,2005(IUPAC)。
•还未统一中文命名的名称,以IUPAC英文命名标注,后加括号内有建议使用的中文名称。
目的•本命名法的目的是:1.确定元素的名称2.建立一套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法,使根据这套命名法定出的名称,能够确切而简明地表示无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3.统一化学命名,避免产生混淆。
•希望大家遵照此命名法规范命名。
总则化学介词•化合物的系统名称是由其基本构成部分名称连缀而成的。
•化学介词,在文法上就是连缀基本构成部分名称以形成化合物名称的连缀词。
化合代聚基和根一般的基名和根名基和根一般均从其母体化合物命名,称其为某基或某根。
例:特定的基名和根名基和根也可以联缀其所包括的元素名称来命名,价已满的元素名放在前面,未满的放在后面。
例如:个别的基和酸,为了命名简便起见,给有特定名称。
无机化合物中常用的特定根、基名称不多,在这里全部列出如下:某酸的全部—OH均已去掉时,就从酸名命名为某酰(基);如果只去掉m个—OH基,则称为某酸m酰(基),基字通常可以略去。
注意:醯字今简化为酰例如:•H3PO4:磷酸o H2PO3—:磷酸一酰(基)o HPO2=:磷酸二酰(基)o HPO≡:磷酰(基)•HNO3:硝酸,NO2—:硝酰•HNO2:亚硝酸,NO—:亚硝酰•H2C2O4:草酸,HC2O4—:草酸一酰,C2O2=:草酰(基)离子元素的离子带电原子团•带电的原子团,已如上述成为某根,若需指明其为离子时则称为某离子或某根离子:o NH4+:铵离子o HSO4−:硫酸氢根离子o SO42−:硫酸根离子o SiF6−:氟硅酸根离子o PO43−:磷酸根离子特定的词头如:NH—叫氨基;NH=叫亚氨基•过:—O—O—称为过氧基,—S—S—成为过硫基有机物命名法一般规则取代基的顺序规则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
有机化合物中文系统命名法总结0910943 沈天阳 09级分子科学与工程一班在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非常重要的,在一般文献与化工等重要领域中有很多应用,但教材上的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的介绍会因为语言的表达方式在某种情况下会令人感到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本学期的有机化学的论文中选择了这个题目,对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以自己的理解进行粗略的总结,以助于帮助理解和记忆有机化合物的中文系统命名法。
一、次序规则次序规则是确定取代基的优先顺序的依据,在有机物命名中取代基的书写位置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优先列举。
步骤:1.将取代基上与主链直接相连的原子(一级原子)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大者为“较优基团”,若存在同位素,将质量高者定为较优基团,未供用电子对规定为最小(Z=0)。
2.若一级原子相同,在比较与其相连的原子(二级原子)的原子序数,若仍相同,依次外推,直至比较出较优基团。
3.有双键或三键时视该原子连着两个或三个相同原子,对于由于共振引起的非定域双键的集团,取二级原子序数的平均数作为二级原子序数。
二、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命名有机化合物命名时需要选择还有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母体,在有机物含有多个官能团时需要按照规定选择有机化合物的母体名称。
步骤:1.按照“有机化合物官能团优先次序”确定较优官能团,根据官能团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母体。
主要官能团优先次序(降序,括号中为母体的命名方式):羧基(羧酸)>磺酸基(磺酸)>酯基(羧酸酯)>酰卤>酰胺>氰基(腈)>醛基(醛)>羰基(酮)>醇羟基(醇)>酚羟基(酚)>巯基(硫醇)>氨基(胺)>碳碳三键(炔)>碳碳双键(烯)>醚键(醚)>硫醚>卤原子(卤代烃)>硝基(硝基化合物)2.命名时以除母体外的官能团作为取代基,按照编号规则为取代基编号。
3.将取代基位次、个数、名称按“次序规则”的规定一次排放在母体名称前,较优基团后列出,为此之间用逗号“,”分隔,位次与取代基间用半字符“-”隔开。
天然化合物命名和翻译郑礼胜;江纪武;赵丽嘉;崔艳丽;华洁【摘要】天然化合物是新药的源泉,数量很大,名称混乱,须进行规范化以利信息传布,避免误导.提出了规范化的化合物命名原则和命名方法,并举出实例进行阐释.对一些难度较大特殊化合物之名称进行追根溯源,做出了规范的命名.天然化合物名称按其规范化程度可分为三类:正名(规范名)、异名(非规范名)、误名(错误的名称,禁止使用,并在其名后注上"误名"二字,加以防范,以免以讹传讹).【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术语》【年(卷),期】2017(019)003【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天然化合物;青蒿素;新药;正名;异名;误名【作者】郑礼胜;江纪武;赵丽嘉;崔艳丽;华洁【作者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193;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193;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193;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193;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4;H059;R92015年,屠呦呦因发明抗疟新药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这青蒿素即是来自天然药用植物青蒿的天然化合物。
天然化合物数量巨大(有数十万种),然而名称混乱,有待规范。
关于天然化合物的命名和翻译已见报道[1-5],笔者就天然化合物的命名和翻译原则、方法、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以及正名、异名、误名等问题进行阐述。
1.三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科学化和系统化是前提和基础,目的是达到规范化,并成为国家标准。
2. 新化合物俗名按植物拉丁学名命名,已知化合物不可再命名新俗名,以免一物多名。
3. 新命名的俗名要求简练易记,字数有所限制。
建议外文名不多于3个音节,中文名不多于6个汉字。
4. 天然化合物名称规范化程度可分为三类:①正名:即规范化名,推广使用。
②异名:规范化程度较低,不推荐使用。
③误名:错误的名称,严禁使用。
5. 开放性,不能闭塞道路,如-in素,命名时不宜用苷、醇、酮……,以免堵了-oside、-ol、-one等化合物的命名之路。
第6章 各类化合物的命名本章为前述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命名规则在各类具体化合物中的应用。
6.1. 卤素,硝基,亚硝基,偶氮,重氮,叠氮化合物 (halogen, nitro, nitroso, azo, diazo, and azido compounds)6.1.1. 卤素化合物 (halogen compounds)某些俗名仍是保留外(见下表),其它卤素化合物按照二个方式进行系统命名。
分子式中文 英文 CHF 3氟仿 Fluoroform CHCl 3氯仿 Chloroform CHBr 3溴仿 Bromoform CHI 3碘仿 Iodoform COCl 2光气 Phosgene CSCl 2硫光气 Thiophosgene 表6-1-1. 保留俗名的卤素化合物取代操作法命名时采用在母体化合物名称前加前綴 ‘氟代’,‘氯代’,‘溴代’,或‘碘代’,前缀中的代字通常省略。
例:CH 3-CH 2-CH 2-CH 2-CH-CH 3Cl612345 2-氯己烷 (2-chlorohexane)(CH 3)3Si -[SiH 2]3-SiHCl 315 1,1,1-三氯-5,5,5-三甲基戊硅烷(1,1,1-trchloro-5,5,5-trimethylpentasilane) Cl-CH 2-CH 2-Br12 1-溴-2氯乙烷 (1-bromo-2-chloroethane)NF 2-CO-NF 2四氟脲 (tetrafluorourea) N Br 213 3-溴吡啶 (3-bromopyridine)官能团类别命名则由有机‘基团’后随类别名 ‘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或‘碘化物’而形成,通常‘化物’二字省略。
若需要,加上位次前缀。
例:CH 3-I 甲基碘 (methyl iodide)C 6H 5-CH 2-Br苄溴 (benzyl bromide) (CH 3)3C-Cl 叔丁基氯 (tert -butyl chloride)Br-CH 2-CH 2-Br乙叉二溴化物 (ethylene dibromide)6.1.2. 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 (nitro, and nitroso compounds)含有一个–NO 2 或 –NO 基团化合物的命名可采用分别加前綴‘硝基’或‘亚硝基’。
化合物的命名⼀、⽆机化合物命名离⼦化合物的命名Nomenclature of ionic compounds1. 阳离⼦(cation)(1)单⼀价态阳离⼦:与元素名称⼀样。
Na+: sodium; Mg2+: magnesium; Al3+: aluminum(2)多价态阳离⼦a. 元素名称后⾯括号中注明价态:Fe2+ : iron(II); Fe3+: iron(III);b. 低价的词根+后缀ous,⾼价的词根+后缀ic。
(且原名取拉丁⽂名)Cu+: cuprous; Cu2+: cupricFe2+: ferrous; Fe3+: ferricSn2+: stannous; Sn4+: stannic(3)特殊阳离⼦:NH4-:ammonium2.阴离⼦(anion)(1) ⼀元阴离⼦将元素名后半部分做更改,以-ide结尾H–: hydride; O2 –: oxide; N3–: nitride; Cl–: chloride(2) ⼆元和多元阴离⼦a. 特殊命名:(以“化”做连接词的以-ide结尾,以“酸”做连接词的以-ate结尾)OH–: hydroxide; CN–: cyanide; CH3COO–: acetate;C2O42–: oxalate;Cr2O72-(重铬酸根):dichromate;⽢氨酸跟(gly-):glycinateSCN-:thiocyanate [thio- 与硫有关的]b. 中⼼原⼦只有⼀个价态:词根+ate。
CO32–: carbonatec. 中⼼原⼦有两个价态,低价态:词根+ite;⾼价态:词根+ate。
NO2–: nitrite, NO3–: nitrate;SO32–: sulfite, SO42–: sulfate.d. 中⼼原⼦有三个价态。
最低价态:hypo+词根+ite,PO23–: hypophosphite次磷酸盐;中间价态:词根+ite,PO33–: phosphite,亚磷酸盐最⾼价态:词根+ate,PO43–: phosphate,磷酸盐e. 中⼼原⼦有四个价态。
有机化合物中文命名器
有机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器是一种工具,用于帮助人们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转换为中文名称。
这种工具通常基于有机化学命名规则,如IUPAC命名法或者常用名称法,通过识别分子中的功能团和碳原子数等信息来生成化合物的中文名称。
有机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器可以帮助化学学习者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记忆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提高他们的化学命名能力。
此外,对于化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来说,这种工具也可以提高他们处理有机化合物命名的效率,避免命名错误。
在使用有机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器时,用户通常需要输入化合物的结构式或者化学式,然后工具会根据输入的信息自动生成相应的中文名称。
这种工具的设计旨在简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命名过程,使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化合物的中文名称。
总的来说,有机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器是一种便捷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转换为中文名称,提高化学学习者和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